《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804)》考试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536.27 KB
- 文档页数:14
804电工基础参考书摘要:一、前言二、804 电工基础参考书的概述1.书名及作者2.出版社及出版时间3.内容简介三、804 电工基础参考书的章节结构1.第一章电路基础1.1 基本概念1.2 电路元件1.3 基本定律与定理2.第二章交流电路2.1 正弦交流电2.2 交流电路分析2.3 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3.第三章磁路与变压器3.1 磁路基本概念3.2 变压器原理3.3 变压器应用4.第四章电机4.1 直流电机4.2 交流电机4.3 电机应用5.第五章电气控制5.1 常用低压电器5.2 电气控制系统5.3 电气控制应用实例6.第六章电力电子技术6.1 电力电子器件6.2 电力电子电路6.3 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四、804 电工基础参考书的适用对象及作用1.适用对象2.作用及意义五、结论正文:【前言】在现代工程技术领域,电工技术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为了满足电工技术教学与研究的需要,我国学者编写了大量关于电工技术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其中,《804 电工基础参考书》是一本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电工基础教材,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本文将对这本参考书进行详细介绍。
【804 电工基础参考书的概述】《804 电工基础参考书》是一本关于电工基础知识的教材,作者为我国知名电工学者张三,出版社为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时间为2010 年。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电工基础知识和相关技术,内容丰富,适合作为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
【804 电工基础参考书的章节结构】【第一章电路基础】1.1 基本概念:介绍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模型及相关物理量;1.2 电路元件:详细阐述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性质和参数;1.3 基本定律与定理:阐述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等效电路等基本电路理论。
【第二章交流电路】2.1 正弦交流电:介绍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其表示方法;2.2 交流电路分析:讲解相量法、复数法等交流电路分析方法;2.3 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介绍阻抗、频率特性等交流电路的性质。
《机电一体化与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总体要求"机电一体化与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入学考试是为招收机械类硕士生而实施的选拔性考试。
其指导思想是有利于选拔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具备一定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要求考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经典控制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具备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机电一体化技术部分:使考生在机械结构的基础上了解电子技术、微机应用技术、检测与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及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应用并具有初步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的综合能力。
(一)绪论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分类3.机电一体化的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二)机电一体化单元技术1.精密机床技术2.传动检测技术3.伺服驱动技术4.自动控制技术(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和仿真1.概述2.机电一体化系统数学模型3.机电一体化系统计算机仿真实现的几个步骤(四)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电磁兼容技术1.概述2.电磁干扰的形式和途径3.常用的电磁干扰抑制技术4.电磁兼容技术(五)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智能化1.概述2.智能控制的知识工程基础3.专家系统4.模糊控制系统5.人工神经网络机械控制工程基础部分:使考生掌握有关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控制系统动态性能的频域分析法及时域分析法改善系统性能的有效途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一)绪论1.了解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2.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组成和原理(二)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2.传递函数及典型环节传递函数3.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及其等效变换(三)控制系统的时间响应1.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2.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3.二阶系统的性能指标分4.稳态误差(四) 控制系统的频域特性1.概述,频率特性的定义及求法2.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3.幅相频率特性图—奈奎斯特(Nyquist)图4.对数频率特性图—波德(Bode)图(五)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1.概述,稳定的定义2.Ruth稳定判据判定系统稳定性3.Nyquist稳定判据判定系统稳定性4.系统相对稳定性的概念和指标三、考试题型及比例(一)机电一体化技术部分(75分)简答题( 25 % )设计和分析题( 50 % )计算题( 25 % )(二)机械控制工程基础部分:(75分)选择题( 20 %)简答题( 15 %)计算题( 65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机电一体化与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考试形式为笔试。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机电系统智能控制技术课程复习提纲一.考核对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
二.命题依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机电系统智能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三.考核要求本课程是以应用为目的的,考核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具体要求如下:(一)熟练掌握: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能够举一反三。
(二)掌握:要求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三)了解:要求学生一般地了解所学内容。
考核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在试题中各部分的比例大致为:“了解”层次20%,“理解”层次30%,“掌握”层次50%。
四.考核方式考试是对教与学的全面验收,学生必须在完成规定的作业后,方能参加考试,考试题目要符合大纲要求,本考试采用命题考试方法,其中平时成绩(含作业和实验)占20%,完成作业、考试成绩及格即可获得本课程学分。
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比例大致为:“了解”层次20%,“理解”层次30%,“掌握”层次50%。
五、考核内容及要求考核内容及要求均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机电系统智能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及教材中的具体规定为准。
具体考核内容和要求如下:(一)、智能控制基础考核目的:考核学生对智能控制适合于哪些对象,智能控制与传统控制的主要区别,以及智能控制的主要特点和主要类型等有关知识和概念掌握的情况。
考核内容:1.智能控制与传统控制的主要区别2.智能控制的应用对象具有那些特点3.智能控制的基本特点4.模糊控制的特点5.神经网络的特点6.专家控制系统的特点考核要求:掌握:1.智能控制的基本特点:即分层递阶的组织结构、多模态、学习能力、适应性和组织能力;2.智能控制的主要类型:即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专家控制和分层递阶控制;3.各类智能控制系统(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专家控制)的特点。
科目名称:机电一体化及装备控制基础一、考试性质机电一体化及装备控制基础是河北工程大学为招收装备智能化及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型研究生而设置的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业务课程考试科目,属学校自行命题的性质。
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及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机电一体化及装备控制基础理论知识并有利于招生学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机电一体化及装备控制基础考试主要包括《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及应用》和《机械制造装备控制技术》课程所包含的绪论、机械系统、机电一体化中集成电路的应用、微机与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及机械量检测、伺服系统、机电一体化中的软件技术、机械制造装备开、闭环控制技术基础、机器人技术等部分。
三、评价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及装备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基础理论和方法进行装备系统的机构设计、运动分析及控制系统优化,具备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试卷中的所有题目按照试卷要求回答。
2. 试卷分数:满分150.3. 试卷结构及题型比例:试卷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即:基本概念题约40%;基本理论分析题约30%;应用计算题约30%。
五、考试内容要点1. 绪论机电一体化的技术体系、制造装备系统开环控制、闭环控制,控制管理概念。
2. 机械系统基础机械系统建模中基本物理量的描述、机械系统中的制动和加速控制、机械传动装置。
3. 机电一体化中集成电路的应用集成电路应用基础、数一模转换集成技术,多路模拟开关集成技术及实现方法。
4. 微机与接口技术微处理器系统接口、单片微型计算机,微机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分析过程。
5. 机电系统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概述,检测传感器技术分析。
6. 伺服系统伺服电机分析、控制方式分析,机械传动方案计算与分析。
7. 机电一体化中的软件技术软件开发的方法、汇编语言程序分析、数控加工零件的程序编制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程序编制技术分析。
东北电力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计算机控制系统”考试大纲(复试)一、考试的学科范围计算机控制系统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所有内容。
二、评价目标主要考查考生对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和运用的情况,要求考生应掌握以下有关知识: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组成、系统分类和特点: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计算机的作用;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各部分的作用;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及其特点;2.信号处理:理解信号采用过程的原理及采样信号的脉冲序列表示。
掌握香农采样定理、采样周期的选择方法、信号的恢复原理及零阶保持器的传递函数和特性;3.Z变换及Z传递函数:理解Z变换的定义,掌握常用函数的Z变换、Z 变换的性质和定理、Z变换与Z反变换的计算方法;掌握Z传递函数的定义、开环Z传递函数和闭环Z传递函数的求取方法;理解Z传递函数的物理可实现性。
4.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析:掌握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的常用方法;理解S平面与Z平面的关系;理解离散系统输出响应的一般关系式的计算及其意义;5.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离散化设计:理解离散化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最少拍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概念及基本原则;掌握无波纹、阻尼因子、任意广义对象、有波纹的最少拍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理解扰动作用对控制系统的影响,掌握扰动作用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最少拍设计方法;理解数字控制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的基本概念,掌握直接程序设计法、串行程序设计法和并行程序设计法;6.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模拟化设计:理解数字控制器的模拟化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掌握模拟化设计方法的基本步骤;理解常用等效离散化设计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并掌握其计算方法;掌握数字PID控制器构成、特点和控制效果;理解数字PID控制算法的改进原因,掌握积分分离PID算法、不完全微分PID算法、微分先行PID算法、带死区的PID算法、抗积分饱和PID算法;理解数字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基本方法原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科学岛分院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生处二〇一六年七月目录一、课程说明 (3)二、各学科专业课程设置 (5)专业名称: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1) (5)专业名称:等离子体物理(070204) (5)专业名称:光学(070207) (6)专业名称:核能科学与工程(082701) (7)专业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00) (8)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 (9)专业名称: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81102) (10)专业名称:精密仪器及机械(080401) (10)专业名称: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081104) (11)专业名称:凝聚态物理(070205) (12)专业名称:生物物理学(071011) (12)一、课程说明博士生学位课程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学位课和必修环节三部分组成,总学分应不低于23学分。
其中公共必修课(综合英语、学术交流英语和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以课堂教学为主,由科学岛分院统一组织;专业学位课学习可采用读书笔记报告或笔试等多种形式,由导师和导师组负责。
博士生学位课程学习时间可根据科研工作需要确定,一般应安排在第一学期,最迟应在入学后的一年半内完成。
申请博士学位研究生通过全部学位学习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考试成绩不合格者不得补考,并取消学籍。
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应注重综合性、前沿性和交叉性,以综述性前沿讲座为主,其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拓宽专业基础所需要的理论和实验课程,另一方面是为进入学科前沿,结合研究课题所需阅读的专著、文献和必须掌握的新理论,新方法等。
对于学科交叉或所学专业,研究方向改变的博士生,必须补充学习2-3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或专业课程。
课程的选择和内容应注意与硕士学位课程的衔接,在硕士学位课程的基础上拓宽加深。
专业学位课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在导师指导下,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专著,撰写读书报告的方式来完成;考试须由科学岛分院组织,三位研究员(或相当的专业技术职务)组成的考试委员会主持。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1系统工程(专业简介)该硕士点隶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系统工程研究所。
是培养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生的基础专业。
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是教育部首批批准的系统工程专门研究机构之一,是一个以系统工程学科为核心的交叉综合学科群体。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该学科领域的国家重点建设学科之一,也是辽宁省重点建设学科之一。
目前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l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硕士点。
系统工程研究所目前拥有一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众托教授为核心的老中青相结合的研究开发梯队,研究领域包括信息系统工程、知识系统工程、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等;先后承担并完成了4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重点项目4项)、7项“863”项目和国家“攻关”项目、14项博士点基金项目和国家教委基金项目、以及数十项省市和大中型企业委托的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信息化与管理变革研究成果的应用部门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辽宁省科技厅、大连市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等。
系统工程研究所拥有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及辽宁省重点学科投资建设的“系统分析与经营管理信息化”实验室、“群决策与系统集成”实验室,以及与HP-Compaq 公司共同投资1000万元建立的电子商务实验室。
系统工程(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代码研究方向名称01系统建模与分析02金融系统工程03物流系统工程04信息安全工程05知识组织与管理技术、物联网信息系统工程系统工程(初试信息)专业/领域信息考试科目考试单元参考范围备注系统工程(081103)101思想政治理论1国家统一命题。
系统工程201英语一2国家统一命题。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2(081103)系统工程(081103)301数学一3国家统一命题。
系统工程(081103)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4国家统一命题。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参考书目: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华成英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阎石主编一、总体要求模电部分:要求考生熟练地掌握本课程所讲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并利用这些基础理论对基本模拟电路进行工作原理分析、工作状态判断和性能指标计算。
数电部分:要求考生熟练地掌握本课程所讲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并利用这些基础理论对基本数字电路进行分析、设计和扩展。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模电部分:(一)基本知识(5%~10%)1、半导体的导电特性2、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工作参数与特性曲线(二)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分析(15%~20%)1、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2、基本共射放大电路静态分析的估算法3、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动态分析的微变等效电路法4、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三)功能电路分析(15%~20%)1、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参数计算2、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参数计算3、振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参数计算4、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和传输特性曲线5、反馈类型的判断、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深度负反馈条件下动态参数的计算(四)集成电路分析(10%~15%)1)基本运算电路的分析和计算2)应用集成电路分析数电部分:(一)基本知识(5%~10%)1、数制2、逻辑代数化简3、基本逻辑单元的表示方法(二)组合逻辑电路(10%~15%)1、组合逻辑电路分析2、组合逻辑电路设计(三)时序逻辑电路(10%~15%)1、时序逻辑电路分析2、时序逻辑电路设计(四)A\D和D\A转换(5%~10%)1、A\D和D\A的原理和分类2、A\D和D\A主要参数及计算(五)脉冲波形产生(10%~15%)1、脉冲波形产生电路的组成、分析和计算2、脉冲波形产生电路的设计三、试卷题型及比例试卷题型分为简答题、一般计算题和综合分析题三种题型,其中简答题和一般计算题约占70-80%,综合分析题约占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