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健康教育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健康教育对社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影响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围绕绝经的一段时期,即绝经过渡期至最后1次月经后1年,妇女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至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1]。
症状轻者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度过,而症状严重者将会影响到个人健康、家庭幸福及创建健康社区和正常人的人际关系。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2],因此让患者获得有关疾病,自我预防保健知识,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我们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做法。
资料与方法2008年8月~2009年10月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并确诊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48例,年龄39~55岁,平均48.5岁。
均未得到系统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教育。
资料评估:收集与患者有关的详细资料,包括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一般情况;了解患者的学习需要及是否有在学习上遇到的障碍。
以问卷形式完成对患者的优先评估。
健康教育的方式:①讲座:每月召集社区内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与她们进行交流,针对患者缺乏的知识,采取疑问解答或循环重复的方法进行教育,消除她们的恐惧与疑虑,以积极和乐观的态度对待。
②座谈:每半年召集她们及其家人进行座谈,主要是对她们的丈夫进行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帮助他们了解妇女出现的症状,应给予关怀、安慰、鼓励和同情,大家坐在一起畅所欲言,谈饮食、运动习惯,让患者及丈夫从多种渠道受到教育。
③健康咨询:发放给每位患者社区医护人员联系卡,可随时咨询,定期走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从而达到和减轻患者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缩短病程,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健康教育的内容基础知识的教育:对病情轻仅出现一般症状,如头痛、头晕、心悸、失眠者可给予耐心解释、安慰,以消除其顾虑。
帮助她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她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进行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和适度的文娱活动。
同时可根据病情给予以下药物:安定5mg睡前服用,谷维素30~60mg/日分3次服用,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围绝经期妇女的护理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一系列躯体、精神心理病症。
目前绝经期最明显的变化是卵巢功能的衰退,导致血中雌、孕激素水平降低,从而影响下丘脑、垂体的功能,是引起绝经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一、护理评估〔一〕健康史对40岁以上的妇女,假设月经增多或不规那么阴道出血,并出现精神神经病症,必须详细询问并记录病史,包括月经史、生育史、肝病、高血压及其他内分泌疾病等。
〔二〕身体状况1、近期病症〔1〕月经紊乱:是绝经过渡期的常见病症,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那么,经期持续时间长及经量的增多或减少,个别妇女可表现为直接闭经。
〔2〕血管舒缩病症:主要表现为潮热,由雌激素降低所致。
〔3〕自助神经失调病症:常有心悸、眩晕、头痛、失眠等病症。
〔4〕精神神经病症: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如易焦虑、冲动,有时出现抑郁、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等。
也有一些妇女认为绝经后解脱了妇女生理上的烦恼,反而可以焕发青春的活力。
2、远期病症〔1〕泌尿生殖道病症: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道萎缩的病症〔2〕骨质疏松〔3〕阿尔茨海默症:表现为老年痴呆、记忆丧失、失语失认及性格行为改变等。
〔4〕心血管病变〔三〕辅助检查1、妇科检查2、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检查3、心电图及血脂检查4、宫颈刮片5、分段诊断性刮宫6、其他〔四〕心理社会评估患者常因不自主的血管舒缩病症及精神神经病症的出现而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大多会出现情绪低落、抑郁等。
有些患者由于家庭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加重身体和精神负担,如子女长大离家自立、父母年迈或去世、自己容貌的改变、工作改变等引起心情不愉快、孤独、忧虑、多疑等。
〔五〕诊断与治疗要点1、诊断要点:根据病史、年龄及出现典型的血管舒缩病症和精神神经病症,那么可诊断;临床病症结合激素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2、治疗要点:〔1〕一般治疗〔2〕激素替代治疗二、护理措施〔一〕首要护理1、配合医生治疗的护理告知雌激素替代疗法的有关知识。
(⼀)合理安排⽣活、保持⼼情舒畅,加强营养
(⼆)做好有关围绝经期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
(三)注意个⼈卫⽣
(四)学会并加强⾃我监测掌握健康的标准和常见病的早期症状提⾼⾃我监测能⼒,定期进⾏⾃我监测和记录,能及时发现⾃⼰⾝⼼健康的偏异和及早发现疾病,及早进⾏矫治,维护健康。
(五)建议或⿎励妇⼥每半年或⼀年进⾏⼀次体检
包括作宫颈粘液涂⽚细胞学检查,及早发现⽣殖器肿瘤。
并针对个⼈具体情况选择性地进⾏其他项⽬的检查,如⼼电图、B超、肝肾功能、⾎糖化验等,做到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性可以在30岁以后开始进⾏HPV-DNA检查。
检查结果为阴性的,说明你没有被HPV感染,因⽽你在很长⼀段时间内都不会有患⼦宫颈癌的危险。
所以,你可以隔3年再作此项检查。
检查结果为阳性的,也不⼀定就会发展成⼦宫颈癌,因为你体内的免疫系统有可能将病毒消灭掉。
但你毕竟有发展成⼦宫颈癌的可能,所以,你⾸先应该再作⼀个⼦宫颈涂⽚检查,看⽬前有没有已经异常的⼦宫颈细胞。
如果没有,你应每年复查这两项检查。
⼀旦发现异常马上进⾏治疗,这样就可以将⼦宫颈癌消灭在萌芽状态。
(六)进⾏有关性知识的宣传教育、预防性功能衰退。
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健康教育
(一)疾病简介
围绝经期是指围绕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开始,至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的因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
绝经分为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人工绝经者更易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
病因包括内分泌因素,神经递质和个性特征、文化水平等其他因素。
其临床表现有月经紊乱、潮红、心悸、失眠、耳鸣、焦躁不安、记忆力减退、高血压、冠心病、性交痛、尿急、尿失禁等。
处理原则选择心理治疗配合对症治疗或激素治疗。
(二)健康指导
1.绝经是一个生理过程,家属应予理解,自身可做好心理准备。
2.保持外阴清洁。
3.摄取足够的钙质和维生素D。
4.规律的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可促进血液循环。
维持肌肉良好张力,延缓老化速度,还可以刺激骨细胞的活动,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是能有效减轻症状的一种措施。
5.正确对待性生活。
6.定期检查,早期发现围绝经期常见病。
7.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药物存在相关副作用,长期使用性激素者接受定期随访,如出现子宫不规则出血或严重不良反应时及时就医。
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指导围绝经期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期间由于激素水平的波动可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异常,文章旨在通过对围绝经期妇女实施保健指导以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健康,提高妇女围绝经期的生活质量。
标签: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指导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围绝经期妇女保健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围绝经期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是每个家庭都会面临的问题,围绝经期是女性一生中生理、心理变化的重大转折时期,围绝经期保健的目的不仅是关心疾病问题,而是使围绝经期妇女能在更高的生活质量中度过。
开展围绝经期的保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老年型社会的一个突出需求,是医务工作者、社会工作者面临的新的课题[1]。
1围绝经期妇女生理与心理改变围绝经期是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直至完全消失的一个过度时期,指从接近绝经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1年内的期间,一般发生于45~55岁,部分妇女在围绝经期可出现一系列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不同程度的内分泌、躯体和心理方面的变化,临床上表现为月经紊乱及一系列雌激素下降引起的相关症状:其中月经紊乱为常见症状,半数以上妇女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则、持续时间长、月经量增加或减少。
①血管舒缩症状--潮热:反复出现的面部和颈部皮肤阵阵发红,伴有轰热,继之出汗,可历时1年,有时长达5年或更长。
②精神神经症状--情绪、记忆、认知功能症状明显下降,常出现激动易怒、忧郁、不能自控;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③泌尿生殖道表现为萎缩症状:性交困难、反复发生阴道炎、反复发生排尿困难、尿路感染,可伴有张力性尿失禁。
④心血管疾病: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高血压、脑出血,而且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
⑤骨矿含量改变及骨质疏松:围绝经期雌激素下降,骨质丢失变疏松,骨骼压缩、身材变矮,易骨折。
⑥一些生殖道肿瘤也好发于围绝经期妇女,如子宫肌瘤外阴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2]。
2常规治疗2.1一般治疗围绝经期精神症状可因神经类型不稳定或精神状态不健全而加剧,故应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
浅淡围绝经期的健康保健和护理对策【摘要】围绝经期妇女由于性激素减少导致一系列躯体和精神心理症状,使患者的身心健康、社会能力、工作能力、生活质量均受到很大影响,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负担。
因此,如何有效地采取措施,使围绝经期妇女平安度过这一非常时期非常重要。
本文对围绝经期妇女生理、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予以分析,并指出了护理方法。
【关键词】围绝经期;护理方法;影响因素1 女性围绝经期生理及心理特点围绝经期由于内分泌功能减退,女性激素分泌减少,引发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伴有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症状,例如: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月经量多或经血淋漓不尽导致贫血;心悸、感觉障碍、神经性高血压等;精神方面的变化引起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易怒、焦虑不安,对生活失去兴趣;还有出现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如阴道干涩、阴道皱襞减少、性交疼痛,以及反复发生的老年性阴道炎、尿道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阴道前后壁膨出、子宫脱垂等;卵巢雌激素分泌不足,骨丢失迅速加快,导致骨质疏松;脱发、皮肤干涩、松弛、乳房脱垂;性欲减退等[2]。
2 女性围绝经期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2.1 生理因素据资料显示,雌激素水平下降是影响女性绝经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2.2 社会因素2.2.1 负性生活事件围绝经期是女性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个年龄的女性往往遭遇到较多的生活事件,绝经本身就是重要的生活事件,再加上如工作晋升、退休、下岗,父母年迈多病需要照顾,与“空巢综合征”有关的一些事件,如子女升学就业或成家立业而离开家庭、父母去世等。
许多围绝经期女性对上述生活事件比较敏感,易产生负性情绪,造成围绝经期女性心理压力过大,对健康构成危害。
2.2.2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作为社会心理刺激的缓冲或中介因素,对健康起间接保护作用。
若在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的情况下,围绝经期女性得不到社会支持作为社会心理刺激的缓冲,承受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会影响健康[3]。
2.2.3 经济收入经济收入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经济困难造成患者生活贫困、负担过重,许多女性为了生活、子女教育、疾病就医、老人赡养等问题而忧虑,继而出现相应症状。
女性朋友到了绝经期以后,可能会认为不会那样的令人担忧了,因为少了月经的麻烦,一些事情都会比较的简单。
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因为在围绝经期的时候,女性朋友会出现与绝经相关的分泌物。
该怎样的保证围绝经期女性朋友的健康,这一直以来都是很多的更年期女性思考的问题。
1、围绝经期保健,主要被容:①合理安排生活,重视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摄入,保持心情舒畅,注意锻炼身体②保持外生殖器的清洁,预防感染③防治绝经前期月经失调,重视绝经后阴道流血;④每年定期进行妇女病于肿瘤的普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⑤应避免知道月经停止12个月以上⑥为防治绝经期综合症、骨质疏松。
心血管疾病等发生,可考虑应用激素替代疗法,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同时又预防绝经期血脂絮乱、骨质丢失等作用⑦补充钙剂,防骨质疏松;⑧体内支持组织及韧带松弛,容易发生子宫脱垂及张力性尿失禁,应行肛提肌锻炼,用力做收缩肛门括约肌的动作,每日3次,每次15分钟。
2、绝经后妇女保健。
绝经后。
芜湖丹凤朝阳妇科医院的专家说,妇女经过十多年逐渐进入老年期(60~65岁为老年前期、65岁以后为老年期)、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进一步下降,仍有少量雄激素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激素进一步升高,常出现高血压,肥胖。
血胆固醇升高等,到了老年期还可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衰退等,临床上常表现为:泌尿。
生殖器官萎缩,易出现阴道与尿路感染、尿失禁。
全身逐渐衰落。
因肥胖而腹部或臀部增大,因骨质疏松而变矮,并易发生骨折,皮肤变薄,弹性下降,出现皱褶,皮脂腺分泌减少。
毛发脱落变细;冠状动脉粥化硬化性心脏病发生率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