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城市水景的生态驳岸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1
水是园林中重要的造景要素,古典园林中人们很早就形成了“石令人古,水令人远。
园林水石,最不可无。
”的观点,现代园林中水景仍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景观驳岸作为水域和陆域的交界线,驳岸设计的好坏决定了滨水区能否成为吸引游人的空间,并且作为城市中的生态敏感带,驳岸的处理对于滨水区的生态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驳岸是亲水景观中应重点处理的部位,驳岸与水线形成的连续景观线能否与环境相协调直接关系到水景的效果是否独到或是否人性化。
驳岸的处理方法有多种多样,怎样合理处理其与水体、周边环境的关系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美的表达,今天就与大家一起分享,驳岸设计的美。
驳岸处理主要分为规则驳岸和不规则驳岸(一)规则驳岸立体驳岸这种驳岸一般用在水面和陆地的平面差距很大或水面涨落高差较大的水域或者因建筑面积受限没有充分的空间而不得不建的驳岸。
一般采用木平台或混凝土堆砌的平台。
(二)不规则驳岸不规则驳岸中,则具体分为阶梯入水驳岸、砌石驳岸、生态驳岸、复合式驳岸和自然式驳岸。
1.阶梯入水驳岸满足游人亲水需求,是有互动性的景观。
要求驳岸(池岸)尽可能贴近水面,以人手能触摸到水为最佳,水质要有较高要求。
2.砌石驳岸砌石驳岸是园林工程中最为主要的护岸形式3.生态驳岸生态驳岸采用软式稳定法代替钢筋混凝土和石砌挡土墙的硬式河岸,其恢复后具有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
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
生态驳岸把滨水区植被与堤内植被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
4.复合驳岸多采用在居住区和公园内5.自然式驳岸适当运用块石、鹅卵石、木桩等营造一个岸线曲折,岸坡起伏的状态,可在某种程度上打破景观呆板、僵硬,使其趋于自然,实现生物多样性。
有更多艺术考研问题及内部资料可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亚当设计研究中心留言咨询即可,我们有专业老师进行回复。
以上是景观设计之驳岸处理的相关内容,南昌亚当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积淀,旗下两大设计品牌——“亚当设计手绘”“亚当设计软件”主要以“设计手绘·考研快题·方案设计·室内设计·景观园林设计·建筑规划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设计软件”为教学目标的专业培训机构,现有师大瑶湖校区、南大前湖校区及农大下罗校区。
城市水景驳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以城市公园生态驳岸设计与施工为切入点,分析了现阶段城市水景驳岸存在的问题,从驳岸的岸线设计、断面设计、材料选择及施工做法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城市水景;驳岸;设计;施工水是生命之源,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喧嚣的城市里的人们,渴望着回归自然,因此,水景成了城市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城市滨水景区不但能满足人们活动的需求,还能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环境的愿望,是城市中最具活力的部分。
驳岸是水域和陆域的交界线,驳岸设计和质量的好坏决定了滨水区能否真正吸引游人,满足人们的需求。
同时,滨水区作为城市中的生态敏感带,驳岸的处理直接影响着滨水区的生态。
1 城市水景驳岸存在的问题目前,大部分城市公园驳岸虽然打破了人工硬质驳岸的单一形式,利用水生、湿生植物与硬质铺装结合,力图使岸线更加优美,更加接近原生态景观,但即便如此,仍存在诸多问题。
1.1 驳岸水陆缺乏整体感某些城市公园驳岸采用砖石、砖石灌浆和混凝土预制板等建成硬质堤岸护坡,岸边种植水生植物。
这种驳岸虽稳定性好、抗冲刷,但它缺乏整体感,将水陆直接分开,渗透性差,阻碍了水土交换,水生植物往往不能很好的生长,鱼虾的繁衍空间受限,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水体污染严重,从而影响到了景观的生态效应。
1.2 空间营造缺乏亲水性水体是城市公园的主要观赏点,更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驳岸是连接水陆的纽带,对亲水性的营造至关重要。
某些城市公园驳岸尺度设计很不合理,材料选择失当,导致亲水性缺失。
主要体现在驳岸形式单一缺少趣味性,吸引不了人们与水亲近;驳岸高度过高于水面,使人们在心理上感觉到水体对自己的威胁,不愿意与水亲近;单一的硬质材料人为地将人与水隔离开来,缺乏软性景观的过度,人工气息太浓。
1.3 违背节约原则有些公园为了体现“高档次”,大量使用钢筋混凝土砖石材料,并为追求异域景观,从外地引进景观效果好的置石和名贵植物品种。
这种只追求视觉的美感,而没有考虑施工和养护成本的做法,违背节约型园林的原则,也体现不出地方特色。
目前,城市河道驳岸的做法多为块石浆砌或者干脆是水泥灌注桩,驳岸的垂直面直接裸露十分不美观。
另外由于过分考虑防洪的要求,驳岸的标高都做的很高,陆地和水面被人为的隔离。
所谓的生态亲水做法受土地的限制存在诸多的困难。
因此,如何美化现有驳岸,软化生硬的河岸线就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例如采用什么植物,垂直绿化的施工手法,后期养护管理等园林驳岸按断面形状可分为整形式和自然式两类。
对于大型水体和风浪大、水位变化大的水体以及基本上是规则式布局的园林中的水体,常采用整形式直驳岸,用石料、砖或混凝土等砌筑整形岸壁。
对于小型水体和大水体的小局部,以及自然式布局的园林中水位稳定的水体,常采用自然式山石驳岸,或有植被的缓坡驳岸。
自然式山石驳岸可作成岩、矶、崖、岫等形状,采取上伸下收、平挑高悬等形式。
园林驳岸是起防护作用的工程构筑物,由基础、墙体、盖顶等组成,修筑时要求坚固和稳定。
驳岸多以打桩或柴排沉褥作为加强基础的措施。
选坚实的大块石料为砌块,也有采用断面加宽的灰土层作基础,将驳岸筑于其上。
驳岸最好直接建在坚实的土层或岩基上。
如果地基疲软,须作基础处理。
近年来中国南方园林构筑驳岸,多用加宽基础的方法以减少或免除地基处理工程。
驳岸常用条石、块石混凝土、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作基础;用浆砌条石、浆砌块石勾缝、砖砌抹防水砂浆、钢筋混凝土以及用堆砌山石作墙体;用条石、山石、混凝土块料以及植被作盖顶。
在盛产竹、木材的地方也有用竹、木、圆条和竹片、木板经防腐处理后作竹木桩驳岸。
驳岸每隔一定长度要有伸缩缝。
其构造和填缝材料的选用应力求经济耐用,施工方便。
寒冷地区驳岸背水面需作防冻胀处理。
方法有:填充级配砂石、焦渣等多孔隙易滤水的材料;砌筑结构尺寸大的砌体,夯填灰土等坚实、耐压、不透水的材料。
其施工工序为:测量放样——土方开挖———基础施工———驳岸施工——回填滤料土方1.测量放样:人员及机械进场后,首先按设计图纸进行总体上的放样,并用石灰线放出驳岸的土方开挖样线,并按施工规范引测水准测量点,沿线每50-100米即设一临时水准点。
浅谈水景驳岸的处理手法摘要:本文从园林水景驳岸处理的目标出发,分析了驳岸设计时必须从安全性、亲水性及观赏性3个方面入手,驳岸需要结合周边的环境,采用规则式或自然式的处理手法,因地制宜的营造宜人的水景岸线,最后提出自然式驳岸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水景;规则式驳岸;自然式驳岸;生态;亲水空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的周围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人造园林水景,这些生动的水景为我们的居住空间增添了靓丽的色彩,给人以舒适安逸的心情,营造出宜人的居住环境。
而如今园林水景的质量参差不齐,而水景营建中最重要的便是驳岸的处理,只有合适的岸线才能营造出宜人的亲水空间。
1 水景驳岸处理的目标水景驳岸的处理的目标是为因地制宜的营造出宜人的亲水空间,发挥园林水景最大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在驳岸设计时必须从安全性、观赏性及亲水性3个方面考虑。
1.1 安全性安全性要求使水景驳岸和环境构成一个良好的景观效果的同时必须满足景观安全的要求。
受到水压和流水冲刷引起的岸坡崩塌是水景驳岸的重要威胁,地基沉降、驳岸倾覆和水平滑坡是驳岸最容易发生的岸坡破坏现象。
对于园林水景驳岸,解决好这3个问题能满足使用的要求,因此在设计之中必须首先对安全性进行考虑。
1.2观赏性观赏性则要求水景驳岸必须具备一定的观赏价值和艺术特征,水景驳岸必须结合周围环境的艺术风格,而不是简单胡乱的堆砌而成。
整个景观空间的构成也要满足人的整体视觉观赏需要, 通过各种营造手法,形成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
在修筑水景的同时,若忽略了水景本身艺术性的驳岸,将会使整体景观显得生硬而突兀,不能给人们带来视觉享受。
1.3亲水性亲水性则注重人的参与性,更多地考虑人与生俱来的亲水特性,提供更多位置能直接接近水面的空间。
亲水作为一个活动概念,要求参与者通过和水体的亲密接触,获得心理和情感上的满足。
同时,亲水驳岸也可具有戏水、垂钓等娱乐功能,让人真切的和大自然融入一体。
驳岸工程做法有几种驳岸工程做法有几种?行走在水景旁,往往发现各种款式、各种模样的水岸衔接处理工艺,这种建于水体边缘与陆地交界处,为防止岸壁被水体冲刷或水淹破坏而设置的垂直构筑物叫驳岸。
在生态景观营造手法不断创新的今天,驳岸工程的施工工艺也在不断革新中。
一、自然驳岸世界之大驳岸很多但大致可归纳为自然驳岸和规则驳岸两种今天小编就来带来看看驳岸工程做法有几种?通过使用植物或植物和非生命植物材料的结合,减轻坡面及坡脚的不稳定性和侵蚀,恢复为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流特点的可渗透性的驳岸,同时实现多种生物的共生与繁殖。
常见类型有景石驳岸、缓坡驳岸和松木桩驳岸。
▲自然驳岸示例施工要点(1)缓坡驳岸——河岸的坡度应在自然安息角以内,并对河岸的泥土进行碾压处理。
▲缓坡驳岸施工图解(2)景石驳岸——相似于溪流景观的施工工艺。
①溪道放线——用石灰、黄沙或绳子等在地面上勾画出小溪的轮廓,同时确定小溪循环用水的出水口和承水池之间的管线走向。
由于溪道宽窄变化多,放线时应加密打桩量,特别是在转弯点,各桩要标注清楚相应的设计高程,变坡点要做特殊标记。
▲景石驳岸②?溪槽开挖——按设计要求开挖,与地形改造相结合,尽量做到土方平衡,在凹地挖河,有利汇水又省土方。
溪槽最好挖掘成U 型坑,并需要留出种植植物的区域。
溪流在落入下一段之前都应有至少增加10cm的水深,挖溪道时每一段最前面的深度都要深些,以确保小溪的自然。
▲景石驳岸③溪底施工——溪道挖好后,必须将溪底基土夯实,溪壁拍实。
如果溪底用混凝土结构,浇筑时须一次浇筑成型。
▲叠石驳岸④水生植物配置:◆水生植物与水边的距离要有远有近、有疏有密,切忌沿边线等距离种植,要留出必要的透景线;◆要注意植物群落配置后的立体轮廓线与水景的风格相协调;◆对视觉作用不大的水面,可加大植物的配置密度,以形成绿色景观;◆栽植的植物应严格控制其蔓延,可设置隔离绿带,也可缸栽放入水中;◆要考虑水面的镜面作用,水面植物不能过于拥挤,一般不要超过水面的三分之一,以免影响水面的倒影效果和水体本身的美学效果;◆近岸的地方要考虑安全,种植水生植物,不宜太深,一般0.4~0.6m,中部要考虑养殖、底坡稳定和水体自净,不能过浅,按河宽一般深至2m之内。
驳岸解决措施引言驳岸是常见的河道和湖泊护岸工程中的一种形式,其主要作用是增加水域的有效容积,稳定河岸,保护岸线免受侵蚀。
然而,驳岸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水质污染、生态破坏、自然景观破坏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驳岸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水质污染措施沉淀池建设沉淀池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设施,它能够减少水中悬浮物的含量,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我们可以在驳岸的水域附近建设沉淀池,将部分沉淀物截留其中。
通过定期对沉淀池进行清理和维护,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域污染,改善水质。
生态滤池建设生态滤池是一种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的自然处理方式,能够有效地净化水质。
在驳岸水域周围建设生态滤池,利用植物的吸收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质。
生态滤池不仅可以改善水质,还能提供一个适宜生物生长的环境,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破坏措施植被保护驳岸上的植被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它能够稳定土壤、防止岸边的侵蚀。
因此,在进行驳岸工程时,必须对原有的植被进行保护。
我们可以采取覆盖保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对植被进行覆盖保护,减少植被的破坏。
植物绿化为了恢复驳岸的生态环境,我们可以进行植物绿化,增加植被的覆盖率。
选择适合生长在岸边环境的植物,将其种植在驳岸附近,形成一个完善的植被带。
这样不仅可以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还可以保持土壤的稳定性,减少侵蚀,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
自然景观破坏措施岸边景观设计在驳岸工程中,我们可以考虑将岸边设计为一个自然景观,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植物的选择,打造一个美丽的河岸风景线,使驳岸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这样既可以减少对自然景观的破坏,又能够提升驳岸的使用价值。
生物多样性保护驳岸周围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在进行工程改造时,我们应该注重保护生物多样性。
通过设置生态廊道和人工湿地,为当地的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境。
还可以引入一些珍稀濒危的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丰富岸边的生态景观。
城市水景的生态驳岸设计1不同河道断面的选择河道断面的处理和驳岸的处理有密切的关系。
河道断面处理的关键是要设计一个能够常年保证有水的河道及能够应付不同水位、水量的河床,这一点对于北方城市的河道景观尤为重要。
由于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平时河道水量很小。
但洪水来时又有较大的辽流量,从防洪出发需要较宽的河道断面,但一年内大部分时间河道无水,景观很差。
为解决这种矛盾,可以采取一种多层台阶式的断面结构,使其低水位河道可以保证一个连续的蓝带。
能够为鱼类生存提供基本条件,同时至少满足3—5年的防洪要求;当较大洪水发生时,允许淹没滩地。
而平时这些滩地则是城市中理想的开敞空间环境,具有较好的亲水性、适于休闲游憩。
美国加州山裘斯格达鲁普河滨公园设计,即在河道断面处理上采取了多种形式:它根据河道断面所处位置的不同,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生态驳岸的选择(1)自然原型驳岸对于坡度缓或腹地大的河段,可以考虑保持自然状态,配合植物种植,达到稳定河岸的目的。
如种植柳树、水杨、白杨、揍树以及芦苇、芭蒲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由它们生长舒展的发达根系来稳固堤岸,加之其枝叶柔韧,顺应水流,增加抗洪、护堤的能力。
我国传统的治河六柳法即是这方面的总结。
(2)自然型驳岸对于较陡的坡岸或冲蚀较严重的地段,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以增强堤岸抗洪能力。
如在坡脚采用石笼、木桩或浆砌石块(没有鱼巢)等护底,其上筑有一定坡度的土堤,斜坡种植植被。
实行乔灌草相结合,固堤护岸。
(3)台阶式人工自然驳岸对于防洪要求较高、而且腹地较小的河段,在必须建造重力式挡土墙时,也要采取台阶式的分层处理。
在自然型护堤的基础上、再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确保大的抗洪能力,如将钢筋混凝土柱或耐水原木制成梯形箱状框架,投入大的石块、或插入不同直径的混凝土管,形成很深的鱼巢、再在箱状框架内埋入大柳枝、水杨枝等;邻水则种植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使其在缝中生长出繁茂、葱绿的草木。
水体驳岸处理方法1水体驳岸设计的指导思想水体驳岸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为使用者提供舒适宜人的供游憩,其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人,而人的活动则又构成了社区活动的主要最佳景观。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不仅要体现人们的文明程度,而更重要的还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使之适应各种环境的需要。
力求在一定时间内尽量满足人们对环境的不同需求。
我们在设计中应把生态效益放在首位,随着人们对环境关系的认识的日益提高,对环境的需求也逐渐提高。
因此园林生态已成为整体园林建设发展的主要趋势,而水体作为园林的要素之一,它的生态性依然重要,因此在我们的设计中园林建筑也要体现它的“绿色”将之建为绿色建筑来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要。
2水体驳岸设计的原则城市水体建设应以体现城市的特色风貌,反映地方文化及体现开放、发展的时代精神为规划设计的基本点,立足山水园林文化的特征创造具有时代感的、生态的和文化的景观。
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应把握以下原则:2.1坚持生态化原则。
把握人与自然的设计主题,在保护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高度结合,使之具有很高的园林艺术观赏价值,体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的融合。
2.2坚持自然化原则。
造园方式上要依地就势,追求自然古朴,体现野趣。
既要考虑到工程的要求,又要考虑景观和生态的要求,不能简单的把园林设计搬到水边,要依照地形特点设计出各具特色的园林设计搬到水边来,要依照地形特点设计出各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2.3坚持整体性原则。
把城市使水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各段相互衔接、呼应,各具特色,联成整体。
并体现考虑城市居民的要求,建设一些与城市整体景观相和谐的水体公园,使城市河流两岸周边的空间成为最引人入胜的休闲娱乐空间。
3水体驳岸的分类园林驳岸是在园林水体边缘与陆地交界处,为稳定岸壁,保护湖岸不被冲刷或水淹所设置的构筑物。
园林驳岸也是园景的组成部分。
在古典园林中,驳岸往往用自然山石砌筑,与假山、置石、花木相结合,共同组成园景。
城市水景的生态驳岸设计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水景也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
水景作为城市的绿肺,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够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人们的生活需求等。
然而,由于城市水景的人为破坏以及开发利用,导致水景环境生态系统的恶化,水质污染问题的严重,生态驳岸设计就成为增强城市水景生态功能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城市水景的生态驳岸设计的原则、设计要素以及具体的设计实践。
二、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生态驳岸设计应优先考虑保护和恢复水景生态系统的功能,确保水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2.美观原则:生态驳岸设计应注重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提高人们的观赏体验,增强驳岸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性。
3.安全原则:生态驳岸设计应注重防止水土流失、岩石崩塌等问题,确保驳岸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设计要素1.岸线形态:生态驳岸设计应根据水域的特征和功能需求,确定岸线的形态,通常包括护岸带、浅滩带和湿地带等。
这些不同形态的岸线可以提供多样性的生态环境,满足不同生物的生活需求。
3.材料选择:生态驳岸设计应选择环保材料,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材料,如使用可再生材料或回收利用的材料。
4.水质处理:生态驳岸设计应考虑到水景的水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水质处理,如利用湿地植物进行生物除去等。
5.交通和活动设施:生态驳岸设计应考虑到人们的需求,根据具体的场地和功能需求,设置相应的交通和活动设施,以提高水景的利用率和观赏体验。
四、设计实践1.疏浚工程:对于已经被污染的水景,可以采取疏浚工程的方法,将淤泥和污染物清理出去,恢复水域的清澈和透明。
2.护岸工程:根据环境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护岸材料,采取合理的护岸设计,保护水景的岸线不被侵蚀和冲刷。
3.植被恢复工程:根据水域的特点和生态需求,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进行恢复,增加水景的生物多样性。
4.湿地建设:根据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合理利用湿地植物进行水质净化,提高水景的水质和生态效益。
5.活动设施建设:根据具体的场地和功能需求,设置合适的观赏台、步行道、休闲座椅等活动设施,提供人们的生活和娱乐需求。
景观施工这5种驳岸,让园林美得动人心魄驳岸是什么?在园林工程中,驳岸定义为建于水体边缘和陆地交界处,用工程措施加工岸而使其稳固,以免遭受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破坏,保护风景园林中水体的设施。
景观离不开灵动的水体,有水的地方,当然更离不开驳岸的设计。
驳岸是亲水景观中应重点处理的部位。
它与水线形成的连续景观线是否能与环境相协调,关系到景观的最终效果。
在我们游览各种景观的时候,常常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游玩于湖水间留恋往返。
驳岸就是衔接岸于水之间的设计,一个设计非常精秒的美岸能提升园林景观的美感,激发人们游玩的兴趣。
景观园林美不美,主要看他的驳岸设计是否给人留下深刻的影响。
常见的驳岸有哪些⊙自然式驳岸⊙砌石驳岸⊙阶梯驳岸⊙垂直驳岸(木平台驳岸、混凝土堆砌驳岸)⊙复合驳岸这5种类型的驳岸各有特点,它们结合环境与各自的特点,融入景致中,常常能让人产生园林美得动人心魄的效果。
一、自然式驳岸自然式驳岸适当运用块石、鹅卵石、木桩等材料营造一个岸线曲折,岸坡起伏的自然状态,在某种程度上打破景观呆板、僵硬,使其趋于自然,能实现生物景观的多样性。
二、砌石驳岸砌石驳岸即用石块对园林水景岸坡的处理。
砌石驳岸是园林工程中最为主要的护岸形式。
它主要依靠墙身自重来保证岸壁的稳定,抵抗墙后土壤的压力。
驳岸结构由基础、墙身和压顶三部分组成。
整齐、规整是砌石驳岸最大的特点。
三、阶梯入水驳岸阶梯入水驳岸满足游人亲水需求,是最具互动性的驳岸景观。
阶梯入水驳岸要求驳岸(池岸)尽可能贴近水面,以人手能触摸到水为最佳,因为要满足亲水的特性,所以阶梯入水驳岸设计对水质要求较高。
阶梯入水驳岸通常能让景致充满乐趣。
四、垂直驳岸垂直驳岸按材质又分为木平台驳岸和混凝土堆砌平台驳岸。
>>>>木平台驳岸木平台驳岸故用木桩堆砌的驳岸。
木平台驳岸对木材的选用要求高,使用木桩时还需对木桩做特殊处理。
一般用耐腐蚀的杉木作为木桩的材料,木桩入土前,还需在入土的一端涂刷防腐剂,涂刷沥青(水柏油),或对整根木桩进行涂刷防火、防腐、防蛀的溶剂。
一、沿岸的处理方式许多城市中最具生命力、最富魅力的地方,并非城市中规整的街区,而是市区中不规则的水岸空间与许多不规则的绿地所串联出来的绿廊。
例如纽约曼哈顿南端之中国城与砲台公园、波士顿市中心婉蜒的查里士河。
我国有许多自然风景资源,在城市化过程中被铲平,成为新区、开发区、居住区或商业娱乐场所,许多借水岸整治之名而重新规划设计的河川地,变成所谓“水岸公园”,设置了大面积以硬铺面为主的广场、亲水步道等等“非常景观”。
现在,随着生态环境意识的加强,以及对于各地风土资源特色的挖掘,我们是否应留给城市一片自然原真的水岸空间。
水岸的整治再生应还原土地的自然风貌,并提供给鸟类、两栖动物、水生植物等滋生的栖息地。
现状堤岸处理的主要问题有:形式单调:目前水岸类型主要是两种:一种是斜坡式护砌,一种是垂直式护岸,很多部分都年久失修。
护岸目标单一—防洪功能,不具备市民休闲、娱乐的亲水功能;更不具备城市河道自然生态系统恢复的功能与视觉审美上的河道景观功能。
景观单调:许多堤岸设计采用传统的工程措施,硬质护坡、高筑河堤等,使河道本来的自然风光与亲切感消失。
堤岸给予人一种不安全的恐惧感,不能得到良好的亲水性。
物种单调:这种典型的“U”字型与“V”字型硬质河道,改变了河道的自然生态系统特征,破坏了两岸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岸边的水生植物、两栖类动物、昆虫种类单调。
绿化单调:河、湖作为城市中的绿色廊道,是市民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场所,两岸绿地景观建设也是城市绿地建设成功的基础。
河、湖岸边现状绿地面积很小,结构单一,不能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要求。
在我们设计中应该遵循的一些原则为:最小的干扰,在驳岸稳固的前提下,水际处理的越简单越好。
保持水流平稳,避免阻碍水流和水波的运动。
应用耐恶劣气候和耐水性强的材料。
防止污染源进入水体,污染源应被截留和处理或提前过滤。
二、水体净化和湿地技术1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概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目前世界最廉价的低投资、低能耗、行之有效的处理与利用污水的系统工程,是在长期应用天然湿地净化功能基础上发展的水净化资源化生态工程处理技术,脱氮除磷效果明显,可作为污水二级处理的替代技术。
城市水景中的驳岸设计共3篇城市水景中的驳岸设计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的水环境变得越来越重要。
城市的水文环境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城市的美丽程度,将水景融入城市规划,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形象,还能制造出许多城市绿景。
驳岸作为城市水景中的一种重要景观形式,它不仅具有防洪排涝的重要职能,同时还是城市绿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城市水景中的驳岸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针对城市水景中的驳岸设计,探讨其设计原则和分析其设计技术。
一、驳岸设计原则1、防洪排涝原则驳岸作为城市水景中的一种构筑物,其重要职能之一就是防洪排涝。
因此,在驳岸的设计中需要考虑防洪排涝的因素。
首先,驳岸需要有足够的高度,以防止洪水冲过驳岸造成灾害。
其次,驳岸底部需要有足够的宽度,以满足排涝的需求。
对于河道较宽的地方,还要考虑设置泄洪孔以避免洪水冲毁驳岸。
2、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城市水环境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保护水环境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在驳岸的设计中需要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因素。
首先,驳岸的外形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以避免出现突兀的景观形态。
其次,驳岸上的植被要与周边的植被相协调。
如果是城市公园或绿地,应该考虑种植符合当地气候、土壤和水流情况的本土植被,以提高水景的生态效益。
还应该注意避免化学污染物的排放,避免破坏水体生态环境。
3、美化环境原则水景驳岸不仅是城市的防洪排涝的一种方式,还是城市绿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驳岸的设计中需要考虑美化环境的因素。
首先,驳岸的形态设计要符合当地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在设计时,可以通过设计人工瀑布、跌水、喷泉等水景设施来增加水景的美观程度。
其次,驳岸上的景观植物要分布合理,以达到绿色效果。
驳岸上的树木、草坪、景观灯光等设施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整体美观的效果。
二、驳岸设计技术1、驳岸结构设计驳岸结构的设计原则是在保持结构稳定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节约建设材料。
一般来说,驳岸结构类型相对较单一,但是其细节设计相对复杂。
太子湾公园驳岸处理方式太子湾公园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公园,位于某市中心区域。
这个公园的一个主要特色是它的湖泊和水岸景观。
然而,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和人为因素的干扰,公园的一些湖岸出现了严重的侵蚀问题。
为了保护湖岸的稳定和美观,公园管理部门决定采取一系列的驳岸处理措施。
公园管理部门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评估工作,确定了湖岸侵蚀的原因和程度。
经过专家团队的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湖岸的土壤质量较差,抗侵蚀能力较弱。
此外,游客的踩踏和水流的冲刷也加剧了湖岸的侵蚀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公园管理部门决定采取以下驳岸处理方式:1. 植被恢复:公园管理部门在湖岸附近种植了一系列适宜的植物,如水生植物、湿生植物和抗侵蚀植物等。
这些植物能够有效地固定土壤,增强湖岸的抗侵蚀能力。
同时,植被的生长还可以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源,促进湖岸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平衡。
2. 建设护岸结构:公园管理部门在湖岸边设置了一系列的护岸结构,如石块和混凝土块等。
这些护岸结构能够有效地抵御水流的冲刷,保护湖岸的完整性。
同时,护岸结构还可以增加湖岸的景观效果,提升公园的整体美观度。
3. 加强管理措施:为了减少游客对湖岸的踩踏和破坏,公园管理部门加强了对公园的巡逻和监管力度。
他们设置了警示标志,禁止游客进入湖岸区域,同时加强了对游客的宣传教育,提醒他们保护湖岸的重要性。
4. 增加湖水的补给:为了保持湖岸的稳定,公园管理部门增加了湖水的补给量。
他们改善了湖泊的排水系统,增加了湖水的流入量,保持了湖岸的湿润度。
这样不仅能够促进湖岸植被的生长,还可以稳定湖岸的土壤,减少侵蚀的风险。
通过以上的驳岸处理措施,太子湾公园成功解决了湖岸侵蚀的问题。
现在,公园的湖岸更加稳定和美丽,成为游客们欣赏风景和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公园管理部门也将继续加强对湖岸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确保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
大家可以放心地前往太子湾公园,享受湖岸的美景和宁静。
常见城市水景的生态驳岸处理
1、不同河道断面的选择
河道断面的处理和驳岸的处理有密切的关系。
河道断面处理的关键是要设计一个能够常年保证有水的河道及能够应付不同水位、水量的河床,这一点对于北方城市的河道景观尤为重要。
由于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平时河道水量很小。
但洪水来时又有较大的辽流量,从防洪出发需要较宽的河道断面,但一年内大部分时间河道无水,景观很差。
为解决这种矛盾,可以采取一种多层台阶式的断面结构,使其低水位河道可以保证一个连续的蓝带。
能够为鱼类生存提供基本条件,同时至少满足3―5年的防洪要求;当较大洪水发生时,允许淹没滩地。
而平时这些滩地则是城市中理想的开敞空间环境,具有较好的亲水性、适于休闲游憩。
美国加州山裘斯格达鲁普河滨公园设计,即在河道断面处理上采取了多种形式:它根据河道断面所处位置的不同,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生态驳岸的选择
(1)自然原型驳岸
对于坡度缓或腹地大的河段,可以考虑保持自然状态,配合植物种植,达到稳定河岸的日的。
如种植柳树、水杨、白杨、揍树以及芦苇、芭蒲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由它们生长舒展的发达根系来稳固堤岸,加之其枝叶柔韧,顺应水流,增加抗洪、护堤的能力。
我国传统的治河六柳法即是这方面的总结。
(2)自然型驳岸
对于较陡的坡岸或冲蚀较严重的地段,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以增强堤岸抗洪能力。
如在坡脚采用石笼、木桩或浆砌石块(没有鱼巢)等护底,其上筑有一定坡度的土堤,斜坡种植植被。
实行乔灌草相结合,固堤护岸)。
(3)台阶式人工自然驳岸
对于防洪要求较高、而且腹地较小的河段,在必须建造重力式挡土墙时,也要采取台阶式的分层处理。
在自然型护堤的基础上、再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确保大的抗洪能力,如将钢筋混凝土柱或耐水原木制成梯形箱状框架,投入大的石块、或插入不同直径的混凝土管,形成很深的鱼巢、再在箱状框架内埋入大柳枝、水杨枝等;邻水则种植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使其在缝中生长出繁茂、葱绿的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