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环境
- 格式:ppt
- 大小:4.58 MB
- 文档页数:54
第二章环境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
随着人类的生产发展,越来越多的因素引起环境污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也产生危险。
因而有关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因此,作为医疗卫生领域的一员,护士有必要掌握有关环境与健康的知识,充分利用环境中对人群健康有利的因素,消除和改善环境中的不利因素,才能增进人类的健康,提高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在工作中更好的承担保护人民健康的责任。
第一节环境与健康人类的健康与环境息息相关,人类的一切活动离不开环境,并与之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良好的环境可以帮助患者康复促进健康。
恶劣的环境条件和人为的环境破坏对人类健康具有很大威胁。
据统计,人类所患疾病中有许多与环境中的致病因素有关,因此人类在不断适应环境的同时,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也逐步深入,并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人类既需要改造自然环境,又要有环境保护意识,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两者协调发展,保持平衡,才能使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方向发展,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一、环境概述(一)环境的概念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环境对支持人类生命、生存及其活动十分重要,人与环境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表现在机体的新陈代谢上。
机体与环境不断进行了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和转移,使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
即集体从空气,水,食物等环境中摄取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后,通过一系列体内过程合成细胞和组织的各种成分并释放出热量,保证生命活动的需要。
同时,机体还进行分解代谢,所产生的分解产物经各种途径排泄到外环境如空气,水和土壤中对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作为营养成分吸收利用,从而形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在护理学中环境是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之一,护理学家们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含义。
护理学创始人南宁格尔认为“环境是影响生命和有机体发展的所有外界因素的总和,这些因素能够缓解或加重疾病和死亡的过程”。
基础护理学环境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温度对病人的影响,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过高的环境温度可导致病人脱水B. 过低的环境温度可导致病人体温过低C. 环境温度对病人的生理功能没有影响D. 适宜的环境温度有助于病人的康复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基础护理学中环境的要素?A. 物理环境B. 社会环境C. 心理环境D. 经济环境答案:D3. 在护理工作中,下列哪项不是创造良好环境的目的?A. 促进病人舒适B. 促进病人康复C. 增加病人的医疗费用D. 减少病人的不适感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病人睡眠的环境因素?A. 噪音B. 光线C. 温度D. 病人的个人习惯答案:D5. 病人的隐私权在护理工作中如何体现?A. 随意讨论病人的病情B. 在病人同意的情况下讨论病情C. 公开病人的所有医疗信息D. 未经病人同意不得泄露其个人信息答案:D6. 以下哪项不是病房环境管理的内容?A. 保持病房整洁B. 定期进行空气消毒C. 限制病人家属的探视D. 提供适宜的温湿度答案:C7. 病人对环境的适应性如何影响其康复?A. 适应性差,康复快B. 适应性好,康复慢C. 适应性差,康复慢D. 适应性好,康复快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护理人员在病房环境管理中的责任?A. 确保病房安全B. 提供舒适的环境C. 忽视病人的个人需求D. 促进病人的舒适和康复答案:C9. 病人对环境的感知能力如何影响其护理需求?A. 感知能力强,护理需求少B. 感知能力弱,护理需求多C. 感知能力强,护理需求多D. 感知能力弱,护理需求少答案:C10. 以下哪项不是病人对环境的适应性表现?A. 能够识别环境变化B. 能够应对环境变化C. 对环境变化无反应D. 能够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影响病人舒适度的环境因素包括哪些?A. 噪音B. 光线C. 温度D. 湿度答案:A、B、C、D12. 护理人员在病房环境管理中应采取哪些措施?A. 保持病房整洁B. 定期进行空气消毒C. 提供适宜的温湿度D. 限制病人家属的探视答案:A、B、C13. 病人对环境的适应性包括哪些方面?A. 能够识别环境变化B. 能够应对环境变化C. 对环境变化无反应D. 能够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答案:A、B、D14. 病人的隐私权在护理工作中应如何保护?A. 未经病人同意不得泄露其个人信息B. 在病人同意的情况下讨论病情C. 随意讨论病人的病情D. 公开病人的所有医疗信息答案:A、B15. 病人对环境的感知能力如何影响护理措施的制定?A. 感知能力强,护理需求少B. 感知能力弱,护理需求多C. 感知能力强,护理需求多D. 感知能力弱,护理需求少答案:B、C结束语:以上是基础护理学环境考试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环境对病人护理的重要性。
基础护理学重点内容(整理)1 .何谓环境?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体。
2 .请说出环境的范围有哪些?内环境:指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外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组成。
3.请简述对健康有影响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社会制度、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劳动条件、人际关系。
4 .请简述护理人员在保护环境维持人类健康中所应承担的职责是什么?(1)帮助发现环境对人类的不良彩响和好的影响。
(2)告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有害物质。
(3)如何保护环境资源。
(4)与卫生当局共同f办作,提出住宅污染对健康的威胁。
(5)帮助社区处理环境卫生问题。
(6)参加研究和提供措施,以早期预防各种有害于环境的因素。
5 .护理的基本任务有哪些?护理的基本任务有:促进健康、预防疾病、t办助康复、减轻病痛。
6 .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什么?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性、舒适性、整洁性、安静性。
7 .医诧的物理环境包括哪些方面?医院的物理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线、音响、装饰等。
8 .医院适宜的温度是多少?过高或过低会带来什么影响?(1)医院适宜的温度是:一般病室的温度保持在18〜22'C:新生儿、老年科室及治疗检查时温度保持在22〜24C。
(2)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使人烦躁,影响体力恢及:室温过低则因冷的刺激,使人畏缩,缺乏动力,又可能会造成患者在诊疗护理时受凉。
9 .何谓湿度?湿度是指相对湿度指在单位体枳的空气中,一定温度的条件下,所含水蒸汽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含量的百分比。
10 .适宜的病室湿度是多少?过高或过低会带来什么影响?适宜的病室温度为50—60%。
当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弱,可抑制出汗,患者感到气闷不适,尿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对患有心、肾疾病的患者又为不利;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表现,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患者不利。
护理基础学环境的名词解释护理基础学环境是护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护理基础学环境中的一些关键名词进行解释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护理基础学环境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1. 护理护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以照顾、关爱和促进人类健康为核心任务。
护理通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提供对患者的综合性服务,包括预防疾病、促进康复和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工作。
护理既关注个体的生理需求,也注重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2. 基础学基础学指的是护理学这门学科中的理论基础和知识体系。
它包括护理学的核心概念、原理、模型和理论框架等,为护理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
基础学为护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论,帮助护士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护理知识。
3. 环境环境是指护理实践发生的具体场所和条件。
护理环境包括了医疗机构、病房、诊室等物理空间,以及患者、家属、其他医疗人员等人的存在。
环境还包括了护理实践中的生物、化学和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因素。
4. 名词解释护理基础学环境的名词解释是指对护理基础学环境中的相关名词进行解释和阐述。
这些名词包括了护理实践中的各个要素和概念,如伦理、文化、传播、科技等。
伦理是指道德和职业规范对护理实践的指导和约束。
护士在实践中需要遵循道德准则,尊重患者的权益、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保密等。
文化涉及到护理实践中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护士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需要尊重和理解患者的文化差异,提供文化敏感的护理服务。
传播是指护士与患者、家属和其他医疗人员之间的互动和信息交流。
护士需要有效地与患者进行沟通,提供清晰的信息,以便与患者共同制定护理计划并获得患者的合作。
科技在护理基础学环境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护理实践更加精确和高效。
护士需要熟悉和应用各种医疗设备和技术,以提供安全和有效的护理服务。
总结起来,护理基础学环境是一个包含多个方面的综合性概念。
通过了解和理解其中的关键名词,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护理实践的重要要素,为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总结(一)第二章环境一、医院环境的特点服务的专业性,安全舒适性,管理统一性,文化特殊性二、医院环境的分类按环境的性质划分:物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医疗服务环境,医院管理环境按环境地点划分:门诊环境,急诊环境病区环境。
三、环境的调控(一)医院物理环境的调控空间:一般情况下,每个病区设30~40张病床为宜,每间病室设2~4张病床或单床,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1m。
温度:普通病室的温度保持在18~22℃为宜,新生儿、老年病室、产房和手术室以22~24℃为宜。
湿度:适宜的病室湿度为百分之50~60%通风:一般通风的时间为30分钟即可达到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噪声:白天理想的噪声强度是35~40dB(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光线:紫外线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可以促进机体内部分合成维生素D,对辅助治疗颇有意义装饰:防滑等级通常分为三级,一级是指不安全,防滑系数小于0.50,二级是指安全防滑系数为0.50到0.79,三级是指非常安全防滑系数不小于0.80。
(二)医院社会文化环境的调控:包括人际关系和医院的规章制度1.医院门诊环境的调控门诊的设置和布局,门诊环境的管理医院急诊环境的调控急诊设置和布局急诊环境的管理:预检分诊的护士要做到“一问二看三检查四分诊”。
抢救工作中的抢救物品,准备所有抢救物品,必须要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专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2.医院病情环境的调控病区的设置和布局,每间病室设2~4张病床,病床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m,每个病区最好设30~40张病床第三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第一节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或医疗相关感染,是住院病人在医院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存在,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一、医院感染的分类(一)按病原体的来源分类内源性医院感染:又称自身医院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病人在医院内遭受到自身固有病原体的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护理基础学环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心理影响B. 生理影响C. 社会影响D. 所有以上选项2. 护理工作中,环境控制的目的是什么?A. 促进患者康复B. 提高护理效率C. 减少医疗事故D. 所有以上选项3. 以下哪个不是医院环境的特点?A. 清洁B. 安全C. 舒适D. 混乱4. 护理人员在进行环境消毒时,通常使用哪种消毒剂?A. 酒精B. 碘酊C. 漂白粉D. 所有以上选项5. 护理工作中,如何维护患者的隐私权?A. 避免在公共场合讨论患者病情B. 将患者信息公开C. 随意透露患者病情D. 以上都不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护理环境中的“五常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护理人员在进行环境清洁时,应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8. 简述护理工作中如何营造一个有利于患者康复的环境。
9. 描述护理人员在医院环境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
10. 解释护理人员在环境管理中的责任和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论述护理人员在维护医院环境安全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重要性。
12. 分析当前医院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13. 某医院发生一起由于环境管理不善导致的交叉感染事件,请分析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答案:一、选择题1. D2. D3. D4. D5. A二、填空题6. 清洁、整齐、有序、安全、舒适7. 定期清洁、彻底消毒、保持通风三、简答题8. 护理工作中营造有利于患者康复的环境,首先需要保持病房的清洁和整洁,避免细菌滋生;其次,要保证病房的安静和舒适,减少噪音干扰;再次,要保证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宜,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最后,要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
护基名解1.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围绕和影响个人或集体行为与发展的所有外在因素的总和)2.分级护理:是指根据对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自理能力的评估结果,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
特级护理(红)--病情危重,随时变化--24h不间断一级护理(红)--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不能自理病情不稳的患者--1h/次二级护理(黄)--病情稳定;部分自理--2h/次--病情稳定或恢复,完全自理--3h/次3姿势,称之为主动卧位。
(见于轻症患者、术前及恢复期患者)(常见于昏迷、极度衰弱的患者)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称之为被迫卧位。
(肺心病患者必须采取端坐卧位)6.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7.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作用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而非杀灭微生物8.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9.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和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10.无菌技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或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11.隔离(※):将传染源、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12.清洁区:凡病人不进入、未被病原体污染的区域,如治疗室13.半污染区:有可能污染的区域,如医护办公室14.污染区: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如病房、患者洗手间15.关节活动范围(ROM):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常以度数表示,又称关节活动度。
16.ROM联系:关节活动度练习,是指根据每一特定关节可活动的范围,通过应用主动或被动的联系方法,维持关节的正常活动度,护肤和改善关节功能的联系方法。
17.体温过高(※):一般而言,当腋下温度超过37℃或口腔温度超过37.5℃,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体温过高18.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19.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20.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又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21.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则,且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22.心动过速: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超过100次/min。
基护知识点总结环境护理是医疗团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员,他们负责照顾病人的生活、饮食和个人卫生等方面。
为了正确的进行护理工作,护士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下面就来总结一下护理工作中的一些基础知识点。
一、人体解剖生理知识1. 人体的构造:人体由头、躯干和四肢组成,头包括颅骨和面部,躯干包括胸、腹和骨盆,四肢包括上肢和下肢。
2. 人体器官:心脏、肺、肝、胃、肾等。
3. 人体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
4. 生理功能:呼吸、循环、消化、排泄等。
二、常见疾病及护理措施1. 呼吸系统疾病: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
护理措施:保持空气清新、定时通风、适量饮水等。
2. 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护理措施:定期测血压、饮食健康、定期锻炼等。
3. 消化系统疾病:胃炎、消化不良、胃溃疡等。
护理措施:小餐多餐、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等。
4. 泌尿系统疾病:尿路感染、肾结石、膀胱炎等。
护理措施:多饮水、避免憋尿、避免过度劳累等。
5. 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
护理措施: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定期进行康复训练等。
三、常见的护理技能1. 睡眠护理:保持室内环境安静、幽暗、温暖。
帮助患者做好睡前准备,如洗脸、洗脚等。
2. 饮食护理:根据病人的疾病情况,调整合理的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3. 洗浴护理:帮助患者进行身体清洁,防止皮肤受到感染。
4. 换床护理:定期为患者更换床单、枕头套等用品,保持室内清洁。
四、急救知识1. 心肺复苏:在突发心脏骤停状况下,进行心肺复苏,保持患者的呼吸和心脏跳动。
2. 外伤处理:对伤口进行简单包扎,避免感染。
3. 骨折处理:对骨折患者进行固定,并及时送医院就诊。
五、安全知识1. 防火安全:定期开展消防演练,熟悉使用灭火器的方法。
2. 预防跌倒:保持室内整洁,避免随意乱放物品。
3. 防感染:严格遵守各种消毒规范,保持手部的卫生。
基础护理学环境考研题库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一些基础护理学环境考研题库的内容,供同学们复习参考:一、单选题1. 护理学中,环境的定义是什么?A. 指医院的物理环境B. 指病人所处的所有内外环境C. 仅指病房的布局D. 指护理人员的工作氛围2. 以下哪项不是护理环境中的物理因素?A. 温度B. 湿度C. 噪音D. 病人的心理状态3. 护理人员在评估病人环境时,应首先考虑哪一项?A. 病人的个人卫生B. 病人的隐私需求C. 病人的个人信仰D. 病人的居住环境4. 以下哪项不是护理人员在病房管理中应遵循的原则?A. 保证病人安全B. 促进病人舒适C. 减少病人的活动D. 维护病房秩序5. 护理人员在进行病人环境护理时,以下哪项操作是错误的?A. 保持病房清洁B. 调整病房光线C. 限制病人的社交活动D. 保持病房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二、多选题6. 护理环境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包括哪些?A. 病人的宗教信仰B. 病人的生活习惯C. 病人的个人价值观D. 病人的家庭成员7. 护理人员在进行病人环境护理时,应考虑哪些方面?A. 病人的生理需求B. 病人的心理需求C. 病人的社会需求D. 病人的安全需求8. 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病房的安全性?A. 确保病房内没有尖锐物品B. 定期检查病房内的医疗设备C. 限制病人的访客数量D. 为病人提供足够的隐私空间三、判断题9. 护理人员在病房管理中,应优先考虑病人的生理需求。
(对/错)10. 护理人员在进行病人环境护理时,不需要考虑病人的心理状态。
(对/错)四、简答题11. 简述护理人员在病房管理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2. 描述护理人员如何评估和改善病人的居住环境。
五、案例分析题13. 假设你是一名护理人员,面对一位长期卧床的病人,他感到非常孤独和焦虑。
请描述你将如何通过改善环境来提高他的生活质量。
第二张环境1属于人的生理范畴:呼吸功能
2属于心理环境范畴:精神紧张的程度
3成年人肺泡总面积:100
4为保证病人医院病床之间距离不得少于:1m
5病室最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18~22,50~60。
6病室湿度过低病人出现:口渴咽痛
7为达到置换空气目的,通风时间:30min
8病室通风目的不合适的是:少热量散失
9不属于医院社会调控范畴:病室装饰
10护士的基本任务不包括:抢救生命
11有关噪声说法正确:与生活环境和精力有关
12光线对人的作用不正确:心理无作用
13关于医疗服务环境:医院的规章制度
14病室温度过低病人:肌肉紧张
15不属于医院规章制度:满足病人需求
16某病人行气管切开术,病室环境:适宜的温湿度17破伤风病人阵发性抽搐,病室环境错误:光线明亮张女士72岁心肌梗死入院
18病室温度:22~24。
19病室色调:奶色
20日间病室噪声:40db。
第二章 环境⭐第一节 环境与健康一、环境概述(一)环境的概念:1. 南丁格尔认为环境是“影响生命和有机体发展的所有外界因素的总和,这些因素能够缓解或加重疾病和死亡的过程。
”2. 韩德森认为环境是“影响机体生命与发展的所有外在因素的总和”。
3. 罗伊把环境定义为“围绕和影响个人或集体行为与发展的所有外在因素的总和。
”(二)环境的分类⎪⎪⎩⎪⎪⎨⎧⎩⎨⎧⎩⎨⎧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外环境心理环境生理环境内环境环境 护理学家纽曼认为:人是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生长发育等因素相互关系的动力合成体。
罗伊认为:人是生物、心理和社会的结合体。
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一)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具根本性的。
1.气候对健康的影响2.地形地质对健康的影响:A. 环境中缺碘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
B. 环境中氟过量会导致氟骨症。
C. 地方性砷中毒D. 克山病4. 自然化境因素失衡对健康的影响:(1)空气污染1)毒物由呼吸道进入机体时的危害最大。
大气中有刺激作用的有害物(如烟尘、二氧化硫、硫酸雾、氯气、臭氧等)会刺激上呼吸道粘膜表层的迷走神经末梢,引起支气管反射性收缩和痉挛、咳嗽、打喷嚏等。
在低浓度毒物的慢性作用下,呼吸道的抵抗力逐渐减弱,会诱发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2)室内空气:室内环境是人们接触最频繁、最密切的外环境之一。
大量能会发出有害物质的各种建筑材料、装饰材料、人造板家具等民用化工产品进入室内,成为重要的室内污染源之一。
(2)水污染1)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水体受化学物质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进入人体即可造成中毒。
污染物所引起的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是水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主要方面。
2)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3)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2)土壤污染(3)噪声污染(4)辐射(二)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1. 社会经济2.社会阶层3.社会关系4.文化因素5.生活方式6.卫生服务体系(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护理的基本任务: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
1.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2.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和。
包括外环境和内环境。
3.健康:WHO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4.社会学健康观:从个体的社会性角度来反映生命活动的客观性及其本质规律,指出健康是一个人具有正常的社会角色功能,具有执行其社会角色和义务的最佳活动状态,它包括个体、家庭和社区的不同层次水平,包括健康平衡和健康潜能两个重要方面。
5.护理:1980年美国护士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6.护理管理: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护理工作的诸要素-人、财、物、时间、信息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7.护理科研:运用观察、科学实验、调查分析等方法揭示护理学的内在规律,促进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的更新。
8.个案护理:一名护士护理一位患者,即由专人负责实施个体化护理。
9.功能制护理:以工作为导向,将患者所需的护理活动,依工作性质机械地分配给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完成医嘱和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10.小组制护理:以小组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护理。
11.责任制护理:由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按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整体护理,其结构是以患者为中心,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期间的所有护理始终由一名责任护士实行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制。
12.系统化整体护理: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方式。
13.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
14.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族、经济、社会、风俗、规范,特别是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
基础护理学重点内容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基础护理学重点内容(整理)1.何谓环境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体。
2.请说出环境的范围有哪些内环境:指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外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组成。
3.请简述对健康有影响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社会制度、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劳动条件、人际关系。
4.请简述护理人员在保护环境维持人类健康中所应承担的职责是什么(1)帮助发现环境对人类的不良影响和好的影响。
(2)告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有害物质。
(3)如何保护环境资源。
(4)与卫生当局共同协作,提出住宅污染对健康的威胁。
(5)帮助社区处理环境卫生问题。
(6)参加研究和提供措施,以早期预防各种有害于环境的因素。
5.护理的基本任务有哪些护理的基本任务有: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协助康复、减轻病痛。
6.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什么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性、舒适性、整洁性、安静性。
7.医院的物理环境包括哪些方面医院的物理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线、音响、装饰等。
8.医院适宜的温度是多少过高或过低会带来什么影响(1)医院适宜的温度是:一般病室的温度保持在18~22℃;新生儿、老年科室及治疗检查时温度保持在22~24℃。
(2)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使人烦躁,影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因冷的刺激,使人畏缩,缺乏动力,又可能会造成患者在诊疗护理时受凉。
9.何谓湿度湿度是指相对湿度指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一定温度的条件下,所含水蒸汽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含量的百分比。
10.适宜的病室湿度是多少过高或过低会带来什么影响适宜的病室湿度为50---60%。
当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弱,可抑制出汗,患者感到气闷不适,尿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对患有心、肾疾病的患者又为不利;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表现,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患者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