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并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实验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409.30 KB
- 文档页数:3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
实验一观察并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定量叶片泵性能实验所用的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
2、分析定量叶片泵的性能曲线,以了解叶片泵的工作特性。
二、实验项目
1、测定叶片泵的流量与压力关系。
2、测定叶片泵的容积效率及总效率与压力的关系;
3、测定叶片泵的功率与压力的关系;
4、绘制叶片泵的综合曲线。
三、实验台原理图:
油泵性能实验液压系统原理图
1—空气滤清器,2—泵,3、6—溢流阀,5—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9、13—压力表,12—调速阀,14—节流阀,18—电动机,19—流量计,21—液位温度计,22—过滤器,23—油箱。
液压压力机的液压系统分析实训报告液压压力机的液压系统分析实训报告液压气动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动实验项目:填写下面给出的实验名称实验时间:xx-12-15、xx-12-16、xx-12-17实验组号:1组:1-10号;2组:11-20号;3组:21-30号;4组:31-40号;5组:41-实验地点:工程215实验报告中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部分写思考题。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一、实验目的理解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的正确拆卸、装配及安装连接方法;掌握常用液压泵维修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工具实习用液压泵:齿轮泵。
工具:内六方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卡簧钳等。
三、思考题1.齿轮泵由哪几部分组成?各密封腔是怎样形成?2.齿轮泵的困油现象的原因及消除措施。
3.齿轮泵中存在几种可能产生泄漏的途径?为了减小泄漏,该泵采取了什么措施?4.齿轮、轴和轴承所受的径向液压不平衡力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解决?5.单作用叶片泵与双作用叶片泵有什么区别?实验二液压阀拆装一、实验目的1.了解方向阀、压力阀、流量阀等的结构特点;2.熟悉各阀的主要零部件;3.熟悉各种液压阀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器材直动式溢流阀、直动式顺序阀、先导式溢流阀、干式电磁换向阀、手动换向阀、单向阀等各种液压阀,拆装工具等。
三、实验过程1.拆开液压阀,取出各部件;2.分辨各油口,分析工作原理;3.比较各种阀的异同;4.按拆卸的相反顺序装配各阀。
四、思考题1.画图并说明直动式溢流阀的工作原理。
2.如果先导式溢流阀主阀芯阻尼孔堵塞,液压系统会出现什么故障?为什么?3.比较直动式溢流阀、直动式顺序阀的异同。
实验三液压基本回路演示一、实验目的1.了解小型基本回路实验台的构造和各元件的连接关系;2.阅读分析液压原理图;3.阅读分析各回路原理图,熟悉各回路的组合。
二、实验器材实验室小型基本回路实验台。
实验原理如下图所示。
三、实验过程1.了解小型基本回路实验台的构造;2.分析各回路原理,并与实物相对应;3.分析系统总原理图,并与实物相对应;4.启动操作,观察换向回路、调压回路、调速回路工作过程。
国开电大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观察并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液压传动系统是一种利用液体来传递动力的机械传动系统。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并分析了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总结了一些关键点。
液压传动系统由液压泵、液压执行器、液压控制阀和液压传动管路等组成。
首先,液压泵是液压传动系统的动力源,它通过机械作业产生压力,并将液压油泵入系统。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电动马达驱动的液压泵。
其次,液压执行器是液压传动系统的执行机构,其作用是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液压缸作为液压执行器。
液压缸有一个活塞,液压油的作用力将活塞推动,从而产生机械运动。
然后,液压控制阀是液压传动系统的控制中心,其作用是控制液压油的流动。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单向阀、电磁换向阀和液压电控阀等液压控制阀。
最后,液压传动管路是连接各个液压组件的管道系统。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根液压软管和配套的接头将液压泵与液压执行器连接起来。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液压泵将压力油泵入液压传动管路。
然后,液压控制阀根据控制信号的输入控制油的流动,使液压缸作出相应的运动。
最后,通过适当的控制和调节,液压执行器可实现希望的运动轨迹和力。
液压传动系统有许多优点,例如传动效率高、传动精度高、反应灵敏、装置紧凑等。
尤其对于大功率和大扭矩的传动系统,液压传动系统是一种理想选择。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理解了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液压元件和控制阀来设计和构造液压传动系统,实现预期的运动控制效果。
实验一液压元件模型拆装实验1.实验目的(1)熟悉液压泵、液压阀等的结构组成;(2)掌握各液压泵以及液压阀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和特点;2.实验器材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等各种液压泵;直动式溢流阀、直动式顺序阀、先导式溢流阀、先导式减压阀、节流阀、调速阀、电磁换向阀、手动换向阀、行程阀等各种液压阀;固定扳手、活动扳手、内六角扳手、卡钳、十字起、一字起。
3.实验内容(一)外啮合齿轮泵拆装分析(1)结构组成泵体、前、后泵盖、主动轴、从动轴、齿轮(2)工作原理两啮合的轮齿将泵体、前后盖板和齿轮包围的密闭容积分成两部分,轮齿进入啮合的一侧密闭容积减小,经压油口排油,退出啮合的一侧密闭容积增大,经吸油口吸油。
(3)拆装步骤拆除螺栓——取出定位销——打开泵盖——取出齿轮和轴——分离齿轮和轴(4)主要零件分析齿轮:一对几何参数完全相同的齿轮、齿宽为B、齿数为z主动轴:对齿轮起定位作用,将电能转化能机械能(5)职能符号(二)先导式溢流阀拆装分析(1)结构组成先导阀(阀芯、调压弹簧、调节杆、调节螺母)、主阀(阀芯、阀体、复位弹簧、阻尼孔)(2)工作原理液体压力达到先导阀的调定压力时,先导阀阀芯打开,液流流过主阀中的阻尼孔,使主阀上下两端形成压差,主阀阀口开启,开始溢流,此时液流阀进口压力基本上为定值。
(3)拆装步骤去除管口——卸掉调节螺母和调节杆——取出先导阀芯和调压弹簧——打开主阀底部封盖口——取出主阀芯和复位弹簧(4)主要零件分析调压弹簧:弹性刚度比较大,起调压作用复位弹簧:弹性刚度比较小,起主阀复位作用主阀芯:为滑阀,内有径向孔和轴向孔,用来把进口压力油引入主阀测压面,阻尼孔用来是主阀芯上下两端形成压差(5)职能符号(三)先导式减压阀拆装分析(1)结构组成先导阀(阀芯、调压弹簧、调节杆、调节螺母)、主阀(阀芯、阀体、复位弹簧、阻尼孔)(2)工作原理(3)拆装步骤去除管口——卸掉调节螺母和调节杆——取出先导阀芯和调压弹簧——打开主阀底部封盖口——取出主阀芯和复位弹簧(4)主要零件分析调压弹簧:弹性刚度比较大,起调压作用复位弹簧:弹性刚度比较小,起主阀复位作用主阀芯:为滑阀,内有径向孔和轴向孔,用来把出口压力油引入主阀测压面,阻尼孔用来是主阀芯上下两端形成压差(5)职能符号实验二顺序动作回路实验1.实验目的(1)了解顺序动作回路的构成和特点。
实验一节流调速回路性能实验1实验目的通过对节流阀进口节流调速和出口节流调速两种调速回路的实验,得出它们的调速回路特性曲线,并分析比较它们的调速性能。
(速度-负载特性和功率性能)2实验装置RCYCS-B液压综合测试实验台,秒表。
3实验内容及原理节流调速回路是由定量泵、流量控制阀、溢流阀和执行元件等组成,它通过改变流量控制阀阀口的开度,即通流截面积来调节和控制流入或流出执行元件的流量,以调节其运动速度。
节流调速回路按照其流量控制阀安放位置的不同,分为进口节流调速、出口节流调速和旁路节流调速三种。
图1-1 进油节流调速回路原理图图1-2回油节流调速回路原理图在加载回路中,当压力油进入加载液压缸右腔时,由于加载液压缸活塞杆与调速回路工作液压缸的活塞杆将处于同心位置直接对顶,而且它们的缸筒都固定在工作台上,因此工作液压缸的活塞杆受到一个向左的作用力(负载F L),调节溢流阀Ⅱ可以改变F L的大小。
在调速回路中,工作液压缸的活塞杆的工作速度v与节流阀的通流面积α、溢流阀调定压力P1(定量泵供油压力)及负载F L有关。
而在一次工作过程中,α和P1都预先调定不再变化,此时活塞杆运动速度v只与负载F L有关。
v与F L之间的关系,称为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
α和P1确定之后,改变负载F L的大小,同时测出相应的工作液压缸活塞杆速度v,就可测得一条速度负载特性曲线。
4实验步骤a.根据液压原理图在实验台上将回路连接好。
b.按下定量泵启动按钮启动定量泵,调节溢流阀Ⅰ手柄,缓慢旋紧,通过观察压力表P1将定量泵的出口压力调节到3.5-4MPa。
c.按下变量泵启动按钮启动变量泵,调节溢流阀Ⅱ手柄,缓慢旋紧,通过观察压力表P3将变量泵的出口压力调节到0.5MPa。
d.按下按钮Y1和Y2 ,可分别伸出工作缸和加载缸,反复控制两个油缸前进或后退几次,观察缸杆的运动是否正常。
e.将工作缸退回,按下按钮Y2,将加载缸伸出顶到工作缸,在加载缸运行过程中,通过观察压力表P4,记录加载缸工作腔压力值。
实验报告1:观察并分析液压传感系统的
组成
引言
液压传感系统是一种将压力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常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液压传感系统的组成,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
实验方法
1. 实验器材:
- 液压泵
- 压力传感器
- 调压阀
- 油管和接头等
2. 实验步骤:
- 将液压泵与压力传感器通过油管连接起来。
- 将调压阀连接到液压泵的出口。
- 打开液压泵,并逐渐调节调压阀以增大或减小压力。
- 观察压力传感器的反应并记录数据。
- 断开油管连接,完成实验。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所得数据,我们观察到液压传感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液压泵、压力传感器和调压阀。
液压泵通过创建压力来推动液体流动,压力传感器用来测量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变化,而调压阀则用于调节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
结论
液压传感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自动化控制装置,通过将压力转化为电信号,实现对液压系统的控制和监测。
我们通过观察和分析液压传感系统的组成,了解了其工作原理和应用,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液压传感系统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某液压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研究》,XXX,20XX年
[2] 《液压传感系统的设计与应用》,XXX,20XX年。
液压气动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液压和气动实验装置的搭建与测试,了解液压和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性能和应用,并通过实验结果掌握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解决方法。
2. 实验原理液压系统是利用液体传递能量的装置,主要由液压泵、执行元件和液压阀等组成。
液压泵通过输送压力液体使执行元件运动,完成一系列工作。
气动系统类似,但它是利用气体传递能量。
3. 实验装置本实验采用液压气动综合实验台,由液压工作台和气动工作台组成。
实验台包含了液压和气动系统各项组件,并配备了测量传感器、执行元件和控制面板等,能够模拟实际工作场景。
4. 实验过程与结果4.1 液压部分实验4.1.1 实验前准备将液压泵开关置于“ON”状态,观察液压泵是否能正常工作。
然后检查执行元件和液压阀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4.1.2 实验步骤①打开液压泵,并调节压力阀,使得压力达到设定值。
②执行元件运动测试:通过控制面板调节执行元件的运动方向和速度,观察执行元件是否正常工作。
③水压测量:连接压力传感器和压力表,记录液压系统的压力变化。
④液压阀调节:通过调节液压阀,实现液压系统的流量调节和方向控制,观察并记录系统响应。
4.1.3 实验结果在不同压力和流量下,记录液压系统的响应时间和压力变化情况。
通过分析结果,得出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并评估其适用范围和限制。
4.2 气动部分实验4.2.1 实验前准备将气动泵开关置于“ON”状态,观察气动泵是否能正常工作。
然后检查执行元件和气动阀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4.2.2 实验步骤①打开气动泵,并调节压力阀,使得压力达到设定值。
②执行元件运动测试:通过控制面板调节执行元件的运动方向和速度,观察执行元件是否正常工作。
③压力测量:连接压力传感器和压力表,记录气动系统的压力变化。
④气动阀调节:通过调节气动阀,实现气动系统的流量调节和方向控制,观察并记录系统响应。
4.2.3 实验结果在不同压力和流量下,记录气动系统的响应时间和压力变化情况。
观察并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实验报告液压传动系统是利用液体作为能量传递媒介的一种传动方式。
它具有传递效率高、传动力矩大、反应灵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航空航天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下面是对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进行观察和分析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1.了解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观察不同组件的工作状态和相互作用;3.掌握液压传动系统的调试方法和故障排除技巧。
实验原理:液压传动系统主要由液压泵、液压执行器、液压缸、液压阀等组件组成。
其中,液压泵负责将液体压力能源转化为机械能,液压执行器将压力能转化为位移或力,液压阀用于控制液路的开关和流量等。
实验步骤:1.搭建液压传动系统实验装置;2.首先观察液压泵的工作情况,注意观察泵的转速、压力和流量等参数。
通过观察发现,液压泵的转速越高,液压系统的输出效果越好;3.接下来观察液压执行器的工作情况,注意其位移和力等参数的变化。
液压执行器可以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工作机构的运动;4.最后观察液压阀的工作情况,注意该组件在控制液路的开闭和流量调节方面的作用。
液压阀可以根据控制信号的变化,实现多种工作方式和动作序列。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液压传动系统的各个组件之间相互配合,完成了液压能的传递和转化。
在液压泵的作用下,液体被加压并输送到液压执行器,然后通过液压执行器的工作,实现了工作机构的运动。
液压阀则起到控制和调节作用,通过改变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实现不同的功能和动作。
实验总结:液压传动系统具有传递效率高、传动力矩大、反应灵敏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液压泵、液压执行器和液压阀等组件,搭建出稳定可靠的液压传动系统。
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观察各个组件的工作状态和相互作用,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液压传动系统的正常运行。
总之,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液压传动系统的调试方法和故障排除技巧。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机器的基本构成及其各部分的功能。
2. 掌握不同类型机器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
3. 通过组装模型,加深对机器构成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机器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零件组成的,通过这些零件的协同工作,实现特定的功能。
机器的基本构成包括: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控制系统和辅助系统。
三、实验内容1. 动力系统:了解常见的动力源,如内燃机、电动机等,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 传动系统:研究齿轮、皮带、链条等传动方式,掌握其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
3. 执行系统:熟悉各种执行机构,如电动机、液压缸、气压缸等,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
4. 控制系统:了解各种控制方式,如手动控制、自动控制、计算机控制等,掌握其原理和应用。
5. 辅助系统:研究润滑系统、冷却系统、排气系统等辅助系统,了解其作用和重要性。
四、实验步骤1. 观察与了解:通过观察实物或模型,了解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2. 组装模型:根据实验指导书,将各部分组装成一个简单的模型。
3. 测试与验证:通过手动或自动控制,测试模型的工作效果,验证各部分的功能。
4. 分析与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动力系统:通过观察内燃机模型,了解其工作原理,发现动力输出与转速、负载等因素有关。
2. 传动系统:通过组装齿轮模型,发现齿轮的齿数、模数等参数对传动比有影响。
3. 执行系统:通过组装液压缸模型,了解其工作原理,发现液压缸的输出力与压力、面积等因素有关。
4. 控制系统:通过手动控制模型,发现控制方式对模型工作效果有直接影响。
5. 辅助系统:通过观察模型,了解辅助系统对机器工作的重要性。
六、实验结论1. 机器的构成包括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控制系统和辅助系统。
2. 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实现机器的功能。
3. 通过组装模型,加深了对机器构成的理解。
七、实验体会1. 实验过程中,需要掌握各部分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才能顺利完成实验。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1实验名称:观察并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姓名:学号: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一、实验目的(1)观察驱动工作台的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过程;(2)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指出各液压元件的名称;(3)能够说明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在机构中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主要对元件或系统的描述)下图为驱动工作台的液压传动系统,通过转换换向阀手柄,改变油路的方向,实现液压缸活塞杆驱动的工作台运动的方向。
它由油箱、滤油器、液压泵、溢流阀、压力计、节流阀、换向阀、液压缸以及连接这些元件的油管、接头组成。
图机床工作台液压系统图1—驱动工作台的液压缸2—换向阀3—压力表4—溢流阀5—液压泵6—滤油器7—油箱三、主要实验步骤(认识性实验略)解析:四、实验小结(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实验的意见和建议等)从机床工作台液压系统的工作过程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能够正常工作的液压系统,应该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四个主要部分来组成,此外还需要传动介质——液压油。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2实验名称:齿轮泵结构拆装实验姓名:学号: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一、实验目的(1)正确选取拆装工具;(2)齿轮泵主要零件分析;(3)掌握齿轮泵的拆卸步骤;(4)掌握齿轮泵的组装步骤。
二、实验内容(主要对元件或系统的描述)掌握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而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三、主要实验步骤(认识性实验略)1.按次序选择不同的元件,拆卸齿轮泵。
(1)切断电动机电源,并在电气控制箱上打好“设备检修,严禁合闸”的警告牌。
(2)旋开排出口上的螺塞,将管系及泵内的油液放出,然后拆下吸、排管路。
(3)用内六角扳手将输出轴侧的端盖螺丝拧松,并取出螺丝。
(4)沿端盖与本体的结合面处将端盖撬松,将端盖板拆下。
(5)将主、从动齿轮取出。
2.按次序选择不同的元件,组装齿轮泵。
(1)将啮合良好的主、从动齿轮两轴装入左侧(非输出轴侧)端盖的轴承中,切不可装反。
液压气动实验报告液压气动实验报告引言:液压气动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高效能动力传输技术。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液压气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并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和应用性。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验,达到以下目的:1. 了解液压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 熟悉液压气动系统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3. 掌握液压气动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法;4.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和应用性。
二、实验设备和材料1. 液压气动系统实验装置:包括液压气动泵、油缸、气缸、压力表等;2. 液压气动元件:包括液压阀、气动阀等;3. 实验介质:液压油、压缩空气等;4. 测量仪器:包括压力表、流量计等。
三、实验过程1. 实验一:液压系统的性能测试通过调节液压泵的转速和调节阀的开度,测量液压系统的压力和流量,并绘制压力-流量曲线。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液压系统的功率和效率,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2. 实验二:气动系统的性能测试通过调节气缸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时间,测量气动系统的推力和工作时间,并绘制推力-时间曲线。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气动系统的功率和效率,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3. 实验三:液压气动系统的协调控制通过调节液压阀和气动阀的开度和工作时间,实现液压气动系统的协调控制。
通过观察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测量系统的性能指标,评估协调控制的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的结果分析:根据绘制的压力-流量曲线,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液压系统的压力和流量呈线性关系。
通过计算液压系统的功率和效率,发现实验值与理论值相符,说明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实验二的结果分析:根据绘制的推力-时间曲线,可以看出气动系统的推力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并在一定时间后达到稳定值。
通过计算气动系统的功率和效率,发现实验值与理论值相符,说明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实验三的结果分析:通过调节液压阀和气动阀的开度和工作时间,实现了液压气动系统的协调控制。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传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 掌握不同类型传动的原理和特点;3. 了解传动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4. 提高对传动系统故障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实验原理传动系统是指将动力传递到工作机械的一种机械装置,它由动力源、传动机构、执行机构和控制系统组成。
传动系统按照传递动力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电气传动和气动传动等。
三、实验内容1. 机械传动(1)实验目的:了解机械传动的原理和特点,掌握不同类型机械传动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2)实验设备:齿轮减速器、皮带轮、链条传动装置等。
(3)实验步骤:a. 观察齿轮减速器的结构,了解齿轮的齿形、模数、压力角等参数;b. 观察皮带轮的结构,了解皮带轮的直径、宽度等参数;c. 观察链条传动装置的结构,了解链条的型号、节距等参数;d. 比较不同类型机械传动的优缺点,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范围。
2. 液压传动(1)实验目的:了解液压传动的原理和特点,掌握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
(2)实验设备:液压实验台、液压泵、液压缸、阀门、压力表等。
(3)实验步骤:a. 观察液压实验台的结构,了解液压系统的组成和连接方式;b. 观察液压泵、液压缸、阀门等液压元件的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c. 进行液压系统的安装和调试,观察液压系统的工作过程;d. 分析液压系统的故障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3. 电气传动(1)实验目的:了解电气传动的原理和特点,掌握电动机的控制方法和变频调速技术。
(2)实验设备:电机、变频器、控制器、电流表、电压表等。
(3)实验步骤:a. 观察电动机的结构,了解电动机的类型和额定参数;b. 学习电动机的控制方法,如正反转、调速等;c. 学习变频调速技术,观察变频器的工作过程;d. 分析电动机的故障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4. 气动传动(1)实验目的:了解气动传动的原理和特点,掌握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
实验报告1观察并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实验报告1观察并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主控制元件、执行元件和辅助元件。
今天,我们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来研究液压传动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及他们的工作原理。
图一为电液控制换向阀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该阀是液压泵供给的压力油使活塞杆向右移动而输出的,它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密封性好等特点,但其流量不大,仅为几升每分钟,且不可调节。
所以在这里就不做更多的描述了,同学们自己想象一下吧!请看表2-3:下面介绍这三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①当泵从油箱吸油时,活塞杆便带着负载往左运动(即换向);②换向后的压力油推动油缸内的活塞向右运动,进入另一油路去推动负载往右运动;③最终的结果是让被换向的油路转回到原始状态。
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活塞的往复运动是由于高压油的推动,因此也叫“液压马达”。
以上这些动作都是依靠活塞来完成的,所以活塞又称“液压缸”。
同学们看书,了解一下什么叫液压缸吧!液压缸除了有活塞的运动机构外,还有能将活塞杆伸出或缩回的液压马达。
如图二,通过油管4与高压油源连接,再把回油管接到油箱,可以把高压油送回油箱,进行润滑和冷却。
活塞的运动速度取决于负载大小,负载越大,运动速度越快。
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合适的型号。
这次的实验过程对我们本身也是一种锻炼,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丰富了生活经历,增长了课外见闻。
希望大家认真体会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其中的秘密有待你们慢慢发现哦!液压传动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体积小重量轻惯性小,反应灵敏精度高,易于提高制造精度保证安全卫生操纵方便,维修容易和费用低廉,能在高温、低温条件下工作等。
故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军事等领域,且日益扩展到民用设施、交通运输、商业、医疗和家庭生活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微处理器的迅猛发展,为现代液压系统开辟了新的途径,产生了各种智能化、数字式的新型液压元件,其控制系统亦趋向于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向着自动化、智能化、模块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实验一液压元件结构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典型的常用液压元件的拆装,了解液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用途,可加深对液压元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了解。
并能对液压泵的加工及装配工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实验用工具及材料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常用的液压泵及液压元件三、实验内容拆解各类液压元件,观察及了解各零件在液压元件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
液压泵:CB齿轮泵,YB叶片泵,YBP限压式变量泵。
液压阀:先导式溢流阀(管式,板式)、顺序阀;节流阀、调速阀;电磁换向阀、液动换向阀、单向阀。
下面简单介绍其中几个液压元件1.齿轮泵型号:CB---B型齿轮泵结构图见图1—1图1-11)工作原理在吸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从对方齿谷中退出,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增大,完成吸油过程。
在排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进入对方齿谷中,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减小,实现排油过程。
2)实验报告要求(1)根据实物,画出齿轮泵的工作原理简图。
(2)简要说明齿轮泵的结构组成。
3)思考题(1)齿轮泵的密封工作区是指哪一部分?由哪几个零件的表面组成的?(2)泵体两端面上的铣槽b为何能减少两端盖上的螺钉拉力?(3)齿轮泵的困油是如何产生的?困油现象会产生什么后果?如何减少或消除困油现象?2.双作用叶片泵型号:YB---10型叶片泵结构图见图1---2图1-21)工作原理当轴3带动转子4转动时,装于转子叶片槽中的叶片在离心力和叶片底部压力油的作用下伸出,叶片顶部紧贴与顶子表面,沿着定子曲线滑动。
叶片往定子的长轴方向运动时叶片伸出,使得由定子5的内表面、配流盘2、7、转子和叶片所形成的密闭容腔不断扩大,通过配流盘上的配流窗口实现吸油。
往短轴方向运动时叶片缩进,密闭容腔不断缩小,通过配流盘上的配流窗口实现排油。
转子旋转一周,叶片伸出和缩进两次。
2)试验报告要求(1)根据实物画出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简图。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总结概述液压与气压传动是工程领域中常用的能量传递方式,通过液体或气体的压力传递来实现机械运动。
在这篇实验报告总结概述中,我将介绍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实验过程以及我的观点和理解。
一、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通常是油)作为工作介质,通过液体在封闭系统中的传递压力来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控制。
在液压系统中,液压泵通过产生高压油将能量传送到执行元件,例如液压缸或液压马达,从而实现力的传递和工作机构的运动。
液压传动具有以下优点:1. 力矩大:液压系统可以通过增大液压泵和液压缸的尺寸来增加输出力矩。
2. 传动效率高:液压传动的机械效率一般在90%以上,能量损耗相对较小。
3. 传动平稳:液压传动具有压力稳定、传动平稳的特点,适用于需要平稳运动的工作场合。
二、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气压传动是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工作介质,通过压缩空气在气压系统中的传递来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控制。
在气压系统中,气压源将空气压缩并输送到执行元件,例如气缸或气动马达,从而实现力的传递和机构的运动。
气压传动具有以下优点:1. 重量轻:相比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的元件更加轻便,适用于一些要求轻量化的应用场景。
2. 使用方便:气压源普遍易得,气压源输送的空气可以通过简单的气路控制来实现机械的运动和停止。
3. 安全可靠:气压传动中的压缩空气对环境和操作人员相对安全,有较高的安全性。
三、实验过程本次实验旨在实际观察液压和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验数据和实际操作来分析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1. 实验装置搭建:根据实验要求,搭建液压装置和气压装置,并确保安全操作。
2. 测试液压传动:将液压泵连接到液压缸的进油口,通过操作液压泵使液压缸产生运动,观察液压系统的工作效果。
3. 测试气压传动:将气压源连接到气缸的进气口,通过气动开关操作气压传动装置,观察气压系统的工作效果。
4. 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如液压或气压的压力变化、液压缸或气缸的运动距离等。
液压实训报告液压实训报告实习报告一实习的目的和意义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大四时一个关键的时期,理论与实践的一个过渡。
大四是毕业的最后一个学期,面临着毕业还有一个毕业设计,我的课题是“单斗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设计”。
我的社会阅历较少尤其是这种大型机械的内部构造,这个学期我有幸在工厂完成了这个设计,通过现场的观察是我知道许多不是课本多能提供到的,做为一名学生,就需要我们有良好的沟通和学习的能力,通过多问多学多去动手,这才是实习的意义。
二实习单位简介我实习的单位在大连,是一家大型化工机械厂大连市旅顺口区佐竹机械厂。
主要生产重型机械,我做的这个课题就是工厂里面的一个项目,挖掘机的回路设计。
企业凭借实力铸品牌,以诚信求发展,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建立完善的质保体系,依托日本、韩国先进液压技术,研制生产适合国情的高配置、低价位、高性价比的优良产品。
三实习的内容和时间三月中旬,我来到工厂开始正式接触这个课题的内容,我由工厂的师傅带领参观了车间的每个工作流程,这是我从来没见过的。
设计液压回路首先要知道内部的构造和用途,先从液压油开始,这是一个关键的所在。
工程机械使用的液压油,主要是抗磨液压油,液力油为液力传动油。
每台设备有其指定标号的用油,这主要考虑系统的工作条件,如液压泵的类型(齿轮泵、柱塞泵、叶片泵)、工作压力、温度、液压元件使用的金属、密封件的性质。
液压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及元件的寿命与系统用油的清洁有极密切的关系;另外,为保证油的质量,加注或更换油时须过滤,保持清洁,防止水或异物进入,液压系统维护或更换新的液压元件,也要非常注意清洁。
中、小型液压挖掘机的液压系统有向变量系统转变的明显趋势。
因为变量系统在油泵工作过程中,压力减小时用增大流量来补偿,使液压泵功率保持恒定,亦即装有变量泵的液压挖掘机可经常性地充分利用油泵的最大功率;当外阻力增大时则减少流量(降低速度),使挖掘力成倍增加;采用三回路液压系统,产生三个互不成影响的独立工作运动,实现与回转机构的功率匹配,将第三泵在其他工作运动上接通,成为开式回路第二个独立的快速运动。
液压与气压传动——Array(观察并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观察驱动工作台的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过程;
(2)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指出各液压元件的名称;
(3)能够说明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在机构中的
作用。
二、实验内容(主要对元件或系统的描述)
下图为驱动工作台的液压传动系统,通过转换换向阀手柄,改变油路的方向,实现液压缸活塞杆驱动的工作台运动的方向。
它由油箱、滤油器、液压泵、溢流阀、压力计、节流阀、换向阀、液压缸以及连接这些元件的油管、接头组成。
图机床工作台液压系统图
1—驱动工作台的液压缸 2—换向阀 3—压力表 4—溢流阀 5—液压泵 6—滤油器 7—油箱
三、主要实验步骤(认识性实验略)
解析:
四、实验小结(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实验的意见和建议等)
从机床工作台液压系统的工作过程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能够正常工作的液压系统,应该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四个主要部分来组成,此外还需要传动介质——液压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