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
- 格式:docx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鄂教版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期期末试卷(一)(全卷共三大题, 满分150分, 120分钟完卷)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班级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一、语言的积累和运用(45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的字注音。
(4分)A、你们在“向钱看”的社会风气中感觉到zhìxī(),不正是说明你们的理想起了作用吗?B、我想那piāo miǎo()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C、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吹跑了呢。
D、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2、下列的出现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
(4分)虚情假义虚无飘缈海市蜃楼呱呱堕地叹为观止新成代谢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战士们虎视眈眈....地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要靠我们持久奋战,不可能一蹴而就....。
C、李明在书摊中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三个火枪手》,真是妙手偶得....。
D、金庸的武打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广大读者。
4、下列有关作家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寻找理想》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巴金,他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代表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寒夜》)、随笔集《随想录》等。
B、《背影》出自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之手,作品主要记叙了父亲车站送别儿子的事情,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C、《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他名轼,字子瞻,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D、都德是德国作家,他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中的主人公小弗郎士其实就是作者本人。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电视连续剧对我来说有较大的兴趣。
鄂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I)卷一、默写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5八上·江苏期中) 诗歌默写。
①________,一览众山小。
②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
③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④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⑤《钱塘湖春行》中从动物的角度写早春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二、书写 (共1题;共4分)2.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油麻地家底最hòu shi________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
(2)杜雍和现在只是要求它们向前游去,不停顿地游去,不肯给它们一点觅食或xī nào________的可能。
(3)但,这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qū chú________杜小康的恐慌。
(4)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xiē sī dǐ lǐ________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三、选择题 (共2题;共4分)3. (2分)(2014·十堰)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他治学严谨,勤奋敬业,对工作精益求精,锱铢必较。
B .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参赛小选手,聪明伶俐,贻笑大方,小小年纪就记得很多汉字和词语,深受观众喜爱。
C . 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俸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栩栩如生的交响乐。
D . 由于他刻苦练字,锲而不舍,所以他的书法艺术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 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B . 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C . 2016年4月4日,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
八年级(下)语文期末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4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汉字注音(6分)狼jí( ) 嫣红chà()紫ge( )膜qi( )祷xian( )熟chou()怅寒jin...()脍zhi...()人口he()然wan( )尔2、选词填空(只写字母)(4分)○1因为文言文用字比白话文(A简洁B简约),一个字弄不明白,解释就会发生错误。
○2我和母亲也都有些(A惘然B茫然),于是又提起闰士来。
○3我从前没有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A懊丧、B懊悔)。
○4他再三(A嘱咐B嘱托)茶房,甚是仔细。
3、在横线上填写古诗句子。
(6分)○1,凭君传语报平安。
○2,长河落日圆。
○3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绘出一个美妙幽寂的环境,含蓄表达对更高思想境界追求的句子是,。
○4请写出《白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春天梨花盛开之景来描写冬雪的美景的句子,。
《渔家傲·秋思》既写出作者思念家乡,借酒浇愁,又写出他不建功立业决不回归的复杂心情的句子是:,。
乌鸦归巢,流水绕村,西风飒飒扬起古道的灰尘,见此情景,会让人想起《天净沙·秋思》中著名的诗句:,,。
4、运用语法知识修改语段。
(6分)○1当我们骑马越过崇山峻岭驶向阿根廷一侧时,在参天大树形成的绿色拱顶下碰上了一个障碍。
○2那是一棵大树的根。
○3它阻断了我们的去路,比我们的坐骑还高。
○4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动用了斧子,才得以穿过。
○1句子成分残缺的一句是:。
改法:○2语序不当的一句是:。
改法:○3动词运用不当的一句是:。
改法:5、请选出对课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3分)A、《背影》一文中,最集中、最突出、最感人的还是车站送别时,父亲买橘子过铁路攀月台的背影,它不仅使作者终身铭记,而且让每一个读者心灵震憾,不能忘怀。
B、《天上的街市》的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创造了鲜明形象,用奇妙的幻想,构成了耐人寻味的意境,从而抒发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幸福、自由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字词书写 (共1题;共7分)1. (7分)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1)划线字“妩”的正确读音是()A . fǔB . wǔ(2)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躁B . 燥(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tián qián________静________诚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2. (5分)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A . 两岸石壁,五色交晖。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B . 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C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D .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如梦来。
E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F . 不宜妄自菲薄,引瑜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根据课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题只选4题作答)①________,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②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③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
(李白《行路难》)④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
(《醉翁亭记》)⑥________,老木沧波无限悲。
(陈与义《登岳阳楼》)(3)根据下图提供的有关信息,将恰当的诗句填入空格中。
①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②________(苏轼《江城子》)③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④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三、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3. (1分)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其与前面的语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关爱是一个眼神,给学生无声的祝福;________,________;关爱是一句问候,给学生春天的温暖。
一、基础知识(共20分)1.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
(3分)A. 祈祷(qí)诧异(chà)婉转(wǎn)义无反顾B. 呼吁(yù)后裔(yì)敦厚(dūn)狼奔豕突C. 暇想(xiá)徜徉(cháng)契机(qì)沁人心脾D. 贮蓄(zhù)澄清(chéng)恣睢(zì)嫣红姹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执勤的岗位上。
B. 听完雷锋的故事后,我由衷地佩服这位共产主义战士。
C. 石缝间刚强不屈的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D. 国外处罚出售他人信息的行为,对未构成犯罪。
3. 下列各句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A. 这座城市的夜晚,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
B. 她的笑声,像清泉一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C. 那个孩子,像一只小兔子一样活泼可爱。
D. 他们的友谊,像钢铁一样坚不可摧。
4. 下列各句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A.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
B. 夜晚,星星在黑暗中闪烁着光芒。
C. 这朵花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D. 春风轻拂,柳枝摇曳。
5. 下列各句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A. 我们要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B. 沙漠、海洋、高山,大自然赋予了人类无尽的宝藏。
C.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亲情如歌。
D. 那个孩子,聪明、活泼、可爱。
二、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甲】那年的秋天,我在农村体验生活。
有一天,我来到一个山村里,看到一位老农正在地里劳作。
他满头白发,皮肤晒得黝黑,但精神矍铄。
我走过去,想向他请教一些关于农业的知识。
老农停下手中的活儿,微笑着说:“年轻人,你想知道什么?”“我想知道,您为什么这么辛苦,还要坚持种地?”我好奇地问。
八年级语文(下)(湖北教育版)期末检测题(120分钟 120分)一、(4分,每小题1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嘶哑.(yǎ)栈.桥(jiàn)狩.猎(shòu)毛骨悚.然(sǒnɡ)B.妩.媚(wǔ)抽噎.(yē)诅.咒(zhǔ)迥.乎不同(jiǒnɡ)C.恣睢.(suī)不逊.(xùn)行.辈(hánɡ)千山万壑.(hè)D.篡.逆(cuàn)凫.水(fú)涟漪.(yī)风雪载.途(zǎi)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米粟驻足狡黠芒刺再背B.隔膜幅射噩耗藏污纳垢C.俚语能耐制裁变幼多姿D.平衡博学嘹亮五彩斑斓3.下面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这家敬老院有卫生室、棋艺室、台球室、电视室、健身房……可以说设施。
(2)她到底是文墨小康之家出身,虽没上过学,却也得一身书香,识文断字。
(3)酒后驾车导致的交通事故不断发生,所以新《刑法》把“醉驾”定为犯罪。
A.完备熏陶骇人听闻B.完善陶冶不可思议C.完备陶冶不可思议D.完善熏陶骇人听闻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好几遍,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
B.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C.我,一个芸芸众生....,虽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但我有一双巧手和一颗不服输的心。
D.面对公安机关的审问,这个犯罪分子刚毅不屈....,拒不承认自己入室抢劫的罪行。
二、(42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7分)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一.(4分)扫描书写卷
亲爱的同学,漂亮的卷面如同人美丽的面庞,请你注意书写。
二.(22分)语言操练营
1.根据拼音在后面括号里填写汉字。
(2分)
①他都一定不会忘记而且越来越xián( )熟地深àn( )自己的母语——汉字,那是毫无疑问的。
②三是下巴。
“解yí( )”尚可,竟至“脱hàn( )”,要请正骨大夫给“拿”一“拿”才行。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词语。
(2分)
①这就是我们中国汉字的魅力,几乎是( )的魅力。
②众人见孔明( ),尽皆失色。
③下联指明:诗文的妙出,是不易获得的,只有不遗余力地追捕,才能猎取( )的乐趣。
④在这里最( )的应当是被称为千古之谜的石前巨石阵。
3.填空,完成成语。
(4分)
①强( )夺理②寻( )摘句
③新陈代( ) ④( )炙人口
⑤良师( )友⑥忍俊不( )
⑦不( )余力⑧苦口( )心
4.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能够与上联对应的三个字。
(2分)
屋后松竹添秀色门前梅兰
5.默写联句。
(4分)
①大漠孤烟直,。
② ,人不寐,。
鄂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30分)张一、(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项是()A、恣睢.(suī)脚踝.(huái)契.(qì)机刽.(kuài)炙人口B、后裔.(yì)祈祷.(dǎo)诧.(chà)异莘莘.(xīng)学子C、佞.(nìng)言猖獗.(jué)寰.(huán)宇义愤填鹰.(yīng)D、社稷.(jì)帝胄.(zhòu)深谙.(ān)皓.(hào)首穷经2、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是()(1)、随着从事制售“地沟油”犯罪的不法分子纷纷落网和一批“黑工厂”“黑作坊”被摧毁,“地沟油”犯罪对人民群众食用油安全的现实危害得到有效。
(2)、小说中的典型形象虽然有生活的______,但仍属于虚构的形象。
(3)、正确与错误之间的______,有时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分清的。
A.遏止原形界限 B.遏制原型界限C.遏止原型界线 D.遏制原形界线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B.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C.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
D.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某一地区特定时间内游客数量超过其接待能力,是造成该地区旅游业种种问题的重要原因。
接待能力若不提高,再美的湖光山色也会黯然无光,(),再好的微笑服务也会丧失魅力。
A.再好的投入和开发也无济于事 B.再浓厚的游览兴趣也会逐渐消失C.再迷人的青山绿水也会索然无味 D.再多的人文景观也会失去风采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人类技术的报复效应①人类对技术的乐观或悲观倾向由来已久,但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家爱德华〃泰讷的说法可能会使你大吃一惊:技术不仅没有给人类缔造福祉,反而极大地报复了人类。
②泰讷写道:就在我们欢庆又把自然世界的混乱削减了几分之时,我们制造的新机器开始脱离我们的控制,获得自身生命,通过“报复效应”让我们尝到屈辱的教训。
报复效应与副作用不同,副作用是坏的影响。
例如,服用抗抑郁药会导致腹泻。
而报复效应的影响也很坏,但坏得让人啼笑皆非:抗抑郁药让人变得更加抑郁。
核能发电是一种有效的能源,但它会产生污染,这是一种副作用;然而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爆炸的发生,却是由于该电站在试验一种新的安全防护系统,这就是典型的“报复效应”。
泰讷拿出了许多事实证明他的论断。
③火蚁是生活在美国东南部的一种毒蚁,因人被这种蚁咬伤后,会产生烧灼般的痛感,故名。
伴随着DDT及其他强力杀虫剂的发明,美国政府曾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东南部地区大量喷洒杀虫剂,试图一举灭绝火蚁。
但30年后,政府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
由于杀虫剂杀死了火蚁的各种天敌,事实上反而帮助了火蚁的繁衍。
在这场人类技术对火蚁的大战中,技术被证明是它自身最大的敌人。
④美式足球的头盔,最初设计时是用来在激烈的对抗中保护运动员头部的,但在引进赛场之后,却造成了大量脊柱受伤的事故,原因是运动员们自动地把他们的新装备当作进攻的工具。
旨在使足球运动更安全的技术实际应用起来,反而增加了该运动的危险性。
⑤最熟悉的例子也许莫过于抗菌素的使用了。
本世纪早期,在抗菌素研制方面所取得的突破使一些人乐观地预测说,长期以来困扰人类的一些古老疾病将被彻底消灭。
而现在,抗菌素的大量使用使细菌的抗药性空前提高,我们面对一波又一波致命的“超级虫”,却拿不出新的抗菌素来击败它们!⑥根据同样的逻辑,围绕着一个城市所修建的道路越多,交通就越拥挤。
据澳大利亚的一份报告,在过去10年,电脑技术非但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创造出无纸办公室,反而使纸张的耗费量增加了4倍。
这份报告说,每名办公室人员平均一年要用掉30公斤纸。
为了满足商界对纸张的需求,1995年澳洲有165万棵树被砍伐。
报告说,70%的普通办公用纸被扔掉后,没有得到循环利用,而是被当作填埋凹地的垃圾。
⑦技术反噬人类的事例,还可以举出许多。
但我们与其把泰讷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不如把它视为一种警告。
日益复杂的技术文明常常会带来无法预料的结果,这些结果与人们当初的良好愿望大相径庭。
然而无论如何,科学要向前发展,人类也日益进步。
5.根据文意,下列对“报复效应”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技术不仅没有给人类缔造福祉,反而极大地报复了人类。
B.我们制造的新机器开始脱离我们的控制,让我们尝到屈辱的教训。
C.旨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技术,反而使这些问题更加难以解决,并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D.核能发电是一种有效的能源,但它会产生污染。
6.文章第四段说“泰讷拿出了许多事实来证明他的论断”,下列各项,不能证明他的论断的一项是()A.美国政府试图用杀虫剂灭绝火蚁,反而帮助了火蚁的繁衍。
B.美式足球的头盔,本意是用来在激烈的对抗中保护运动员头部的,却造成了大量脊柱受伤的事故。
C.抗菌素的大量使用使细菌的抗药性空前提高,我们却拿不出新的抗菌素来击败一波又一波致命的“超级虫”。
D.澳洲70%的普通办公用纸被扔掉后,没有得到循环利用,而是被当作填埋凹地的垃圾。
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技术给人类带来如此严重的报复,因此人类应该停止科技发展。
B.技术的报复效应虽然无法预料,却不能阻挡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C.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就是人类技术带来的报复效应。
D.抗菌素的大量使用有很大的危害,因此我们生病之后千万不要使用抗菌素。
三、(共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0题。
张良计封雍齿上①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争功,未得行封。
上居南宫,从复道②上见诸将往往耦语③,以问张良。
良曰:”陛下与此属共取天下,今已为天子,而所封皆故人所爱,所诛皆平生仇怨。
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为不足用遍封,而恐以过失及诛,故相聚谋反耳。
”上曰:”为之奈何?”良曰:”取上素所不快,计群臣所共知最甚者一人,先封以示群臣。
”三月,上臵酒,封雍齿,因趣④丞相急定功行封。
罢酒,群臣皆喜,曰:”雍齿且侯,吾属亡患矣!”注释①上:皇上。
指刘邦。
②复道:天桥。
③耦语:相对私语。
④趣:同“促”,催促。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相聚谋反耳故:所以 B.陛下与此属共取天下属:类C.从复道上见诸将往往耦语诸:各、众 D.先封以示群臣示:示威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以”与“而恐以过失及诛”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以.君之力 B.杀黑龙以.济冀州 C.若以.与我 D.臣是以.无请也10.下对张良的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A.善于谋略 B.忠心 C.正直 D.敏于观察第Ⅱ卷(非选择题,90分)四、(14分)11、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所封皆故人所爱,所诛皆平生仇怨。
(2)罢酒,群臣皆喜,曰:”雍齿且侯,吾属亡患矣!12、填空。
(共8分,每小题2分)⑴,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⑵,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⑶王维《使至塞上》中诗句“,”刻画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相间,互相映衬,表现雪天天寒的诗句是,。
五、(18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第13—16题。
狠爱徐立新学校离家只有500米的距离,可就是这短短的500米,对她来说,却是布满艰难和荆棘的万水千山。
因为双脚有严重残疾,9岁的她,不能像其他的孩子一样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就连稳稳当当地走,她都不行,她的脚踝处有明显的扭曲变形,脚掌根本着不了地,因此,身体的重量几乎都压在脚的外侧,每挪一步,她都是晃晃悠悠。
好在,出门就是一条小巷,路的两边都有一堵墙,她只能用一双小手使劲地扒扶着墙,借力艰难地一点点,一步步地向前挪,慢得出奇,不一会儿,汗水便从她身上的各个部位冒出。
短短的一条巷子,她不知用了多长时间,才勉勉强强算是通过,总算大汗淋漓地挪到路口,学校就近在咫尺,胜利在望,可此时,她的脸上却露出更加悲伤和绝望的表情——接下来的路,再也没有任何可扒扶和借力的东西了。
之前,她曾试着歪歪扭扭地蹭过去,可是,事实上,那不是蹭,而是摔,一路跌跌撞撞地摔过去的,全身青一块,紫一块,有了那一次经历后,她害怕了,再也不敢了……她坐在地上,低头小声呜咽,乞求路边的帮助。
这一幕看着让人揪心,终于有人过来帮忙了,把她抱了起来,打算送她到学校,毕竟只是举手之劳。
可就在这时,一个面目狰狞的女人突然冲了上来,怒气冲冲地从路上的怀中,将她夺了下来。
然后,“啪”的一声,狠狠地将她扔在地上,大声地怒吼道:“自己走过去!”所有的人,都被女人的这个突然举动给吓呆了。
而,她也在一边开始大声哭泣,并且不愿意挪步,显然,她觉得眼前的这个女人,对她太过于……(A)她的哭泣和不听从,引来女人更大的愤怒,她开始对她下狠手,使劲地推打她,一边打,一边怒问道:“每天都等待别人的可怜,你不觉得耻辱吗,每次都等待别人的帮助,你不觉得羞愧吗?你脚有残疾,难道心也有残疾吗?!”没有人怀疑,女人就是她的母亲,因为,也只有母亲,才敢对她这个残疾的可怜人下如此重的手。
痛,身体痛,心上痛,她嗷嗷地叫着。
随后,一边哭喊着,一边慢慢朝学校爬去,为了躲开母亲的推打。
可是,这却招来了母亲更大的不满,母亲将她狠狠地拽了起来,怒吼道:“你是人吗?是人就得直立行走,只有动物才在地方爬,给我堂堂正正地走过去!”直立行走,堂堂正正地走过去,对于她,该是多难呀!但是母亲完全不顾这些,在母亲的一声怒责下,在接连摔倒过14次后,她终于直立“走”进了学校……此时,站在她身后的母亲,泪如雨下。
此后,她再也不坐在路上等待别人的帮扶了,与此同时,她宁可一次次地摔倒,也不也不愿意爬着去上路。
因为母亲告诉过她,别人只能扶你一次,却不能永远扶着你。
………9年前,母亲因为耳瘤手术造成面部神经受挫,扭曲地吓人,几成狰狞,几乎是在同时,又遭遇了难产,错过剖腹产的时间条件,她最后被用仪器硬吸出来,早产儿往往容易发生脑型瘫痪,她成了不幸的孩子,医生的权威诊断是,她患上的是“马蹄内翻足”,不发生奇迹的话,今生只能爬着走。
那一刻,母亲伤心欲绝,母亲把她带到这个世界,却没有能给她一个健康的身体。
为了帮她治病,母亲帮人烧过锅炉,刷过盘子,甚至在工地上当过力工,只要有人雇她,什么累活脏活她愿干。
可是她的病情却一点不见好转,十几年来,母亲见到的最多的,最熟悉的,是女儿的无能的无助,以及别人的同情和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