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17常用免疫学检查.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6
免疫学检查第一篇:免疫学检查是一种用于评估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检测方法,通过分析免疫系统的活性和功能状态,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与免疫相关的疾病。
本篇文章将介绍常见的免疫学检查方法及其应用。
1. 免疫细胞计数:免疫细胞计数是一种用于确定不同类型免疫细胞数量的检查方法。
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使用流式细胞术等技术对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进行计数,并计算出细胞比例。
这些数据可以反映免疫系统的整体状况,例如免疫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免疫缺陷等。
2. 免疫球蛋白检测:免疫球蛋白是免疫系统产生的重要抗体,其功能是识别和中和入侵体内的病原体。
通过检测血液中不同类别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等)的浓度和水平,可以评估特定抗体的产生情况,判断免疫功能是否正常。
这种检测方法常用于评估免疫系统的功能性异常,例如免疫缺陷病、风湿性疾病等。
3. 细胞因子检测:细胞因子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调节分子,参与调控免疫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等过程。
通过检测细胞因子的浓度和种类,可以了解免疫系统的炎症反应情况以及机体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
细胞因子检测在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的诊断和疾病进展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4.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是通过激活免疫细胞,观察和评估其对病原体的反应能力。
这种检测方法常用于评估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杀伤能力。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免疫监测和治疗疗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免疫学检查是通过对免疫系统的不同方面进行检测,评估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和疾病相关的免疫异常。
这些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与免疫相关的疾病,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精确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免疫学检查结果需要综合考虑,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免疫学检测法汇总免疫学检测法是现代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通过检测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抗原-抗体反应来确定疾病的存在与否,以及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免疫学检测法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药物监测和研究等领域。
以下将对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法进行汇总。
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ELISA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利用酶标技术来检测抗原或抗体的存在。
ELISA分为直接ELISA、间接ELISA、竞争ELISA和间接荧光ELISA等多种类型,适用于检测各种疾病,如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
2.免疫磁珠技术:免疫磁珠技术是通过抗体与磁性颗粒结合,然后利用磁力分离的原理实现对抗原或抗体的检测。
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常用于病原微生物的检测、蛋白质的分离等。
此外,免疫磁珠也可用于药物检测、生物分子的富集等。
3. 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蛋白质印迹是一种用于检测蛋白质的存在和表达水平的方法。
首先将蛋白质分离并转移到膜上,然后利用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结合,最后通过荧光标记或酶标记的二抗进行信号的检测。
该方法常用于疾病的诊断和研究,如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和鉴定。
4.免疫组织化学(IHC):免疫组织化学是一种通过对组织切片中特定抗原的免疫反应进行染色来检测该抗原的存在和分布的方法。
该技术应用广泛,在病理学诊断中常用于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级、鉴别不同组织类型等。
5.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通过检测细胞表面或内部抗原的免疫反应来对细胞进行分类和分析的方法。
流式细胞术结合免疫标记物和激光技术可以实现对单个细胞的快速高通量检测,常用于免疫细胞亚群的检测、免疫细胞活性的评估等。
6.荧光免疫检测:荧光免疫检测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或荧光探针与靶分子结合来检测目标物的存在和表达水平。
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多重检测的优势,常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
除了上述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法外,还有ELISPOT(酶联免疫斑点法)、免疫电镜(Immuno-EM)等特殊的检测方法,用于对特殊细胞亚群或抗原的检测。
免疫学检验常用的方法
免疫学检验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主要用于诊断疾病的发病机制、检测疾病的标志以及评估疾病的预后。
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免疫学检验方法: 1. 抗体检测:抗体检测是免疫学检验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主要用于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特定病原体的抗体,例如乙肝抗原抗体检测、艾滋病抗体检测等。
2. 抗原检测:抗原检测是指通过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特定抗原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例如,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可用于诊断季节性流感。
3. 免疫荧光检测:免疫荧光检测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验方法。
它主要用于检测细胞内的蛋白质、抗体等分子。
例如,免疫荧光染色可用于检测宫颈鳞状细胞中 HPV 病毒的存在。
4. 聚合酶链反应 (PCR) 检测: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是一种用于检测病原体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它主要用于诊断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
例如,PCR 检测可用于诊断 HIV 感染。
5. 免疫细胞检测:免疫细胞检测是一种用于评估免疫系统功能的方法。
它主要用于检测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例如,流式细胞术可用于检测免疫细胞的表型。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免疫学检验方法。
除此之外,还有免疫印迹法、生物传感器法、纳米颗粒法等先进的检测技术,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还可以降低检测的成本。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验方法引言免疫学是研究机体抵抗外界病原体入侵,维持体内稳态的一门学科。
而免疫学检验方法则是通过检测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状态,以及诊断和监测某些疾病的方法。
在临床中,免疫学检验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医生确定诊断、评估疾病进展以及衡量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临床常用的免疫学检验方法。
1. 血清蛋白电泳血清蛋白电泳是一种常用的检测免疫系统功能的方法。
通过将血清样品电泳分离,可以评估血浆中不同类型蛋白质的比例和绝对量。
在正常情况下,血清蛋白主要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可溶性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
蛋白电泳可以帮助诊断多种免疫相关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免疫缺陷病等。
2.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是评估机体免疫系统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常规检测方法。
通过检测血清中IgA、IgG和IgM的浓度,可以评估机体的免疫功能。
免疫球蛋白测定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监测,如免疫缺陷病、感染性疾病等。
此外,免疫球蛋白测定还可用于评估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应答。
3. 细胞免疫学检测细胞免疫学检测是通过检测机体免疫细胞的数目、功能以及表面标记物的变化来评估免疫功能的方法。
常用的细胞免疫学检测包括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细胞介导细胞毒性检测等。
细胞免疫学检测可以帮助评估免疫系统的整体功能状态,并在免疫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4. 自身抗体检测自身抗体检测是通过检测机体产生的自身抗体来评估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
自身抗体是机体产生的针对自身组织的抗体,由于免疫系统紊乱而产生。
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可以帮助诊断和监测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
5. 免疫组化技术免疫组化技术是一种通过检测组织切片中特定蛋白质的表达量和分布来评估疾病发生机制和诊断的方法。
通过对组织切片进行抗原抗体反应,可以定位并分析特定蛋白质的表达情况。
免疫组化技术在癌症的诊断和分子靶向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还可用于研究免疫系统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7常用免疫学检查一、名词解释1.M蛋白 2.ASO 3.肥达反应 4.类风湿因子5.抗核抗体 6.肿瘤标志物 7.C-反应蛋白二、填空题1.血清M蛋白阳性提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殖性疾病,可见于、、、重链病和半分子病等。
2.血清中最多的一种Ig为,大多数抗细菌、抗病毒、抗毒素抗体为类免疫球蛋白,含量最少的免疫球蛋白为。
3.补体C3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和移植物排斥反应时增高。
4.检查梅毒抗体的定性试验有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不加热血清反应素玻片试验(USR)和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VDRL法为WHO推荐使用,这类试验敏感性高、特异性。
5.TORCH是一组病原微生物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缩写组成的,它们是孕期感染的主要病原微生物。
T代表,O代表,R代表,C代表,H代表单纯疱疹病毒。
6.确有溶血型链球菌感染,但ASO不见增高可因该溶血型链球菌株不产生或产生很少量的链球菌溶血素O,此时应联合检查或以提高阳性率。
7.类风湿因子检测主要用于的辅助诊断,但并不是该病独有的特异性抗体,其它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等亦可阳性,还可见于某些感染性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等。
8.某30余岁女青年,面部及手部出现不规则形红斑,并有严重关节疼痛及胸闷,做ASO检测,阴性,•RF阳性(中等滴度),抗核抗体阳性,可初步诊断为。
9.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和受者的组织相容性,其中型别是否相符起关键作用。
10.传统的方法和细胞学分型方法有许多不足之处,随着科技的进展,技术已经成为HLA分型的主流。
三、判断题1.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通过自然被动免疫使新生儿获得免疫抗体。
()2.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Ig呈多克隆性增高。
()3.补体C3、C4的水平可用于反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活动程度,在活动期增高。
()4.AIDS患者CD4+细胞减少,CD4/CD8比值降低,甚至倒置(<1)。
一、名词解释1.M蛋白2.ASO 3.肥达反应4.类风湿因子5.抗核抗体6.肿瘤标志物7.C-反应蛋白二、填空题1.血清M蛋白阳性提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殖性疾病,可见于、、、重链病和半分子病等。
2.血清中最多的一种Ig为,大多数抗细菌、抗病毒、抗毒素抗体为类免疫球蛋白,含量最少的免疫球蛋白为。
3.补体C3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和移植物排斥反应时增高。
4.检查梅毒抗体的定性试验有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不加热血清反应素玻片试验(USR)和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VDRL法为WHO推荐使用,这类试验敏感性高、特异性。
5.TORCH是一组病原微生物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缩写组成的,它们是孕期感染的主要病原微生物。
T代表,O代表,R代表,C代表,H代表单纯疱疹病毒。
6.确有溶血型链球菌感染,但ASO不见增高可因该溶血型链球菌株不产生或产生很少量的链球菌溶血素O,此时应联合检查或以提高阳性率。
7.类风湿因子检测主要用于的辅助诊断,但并不是该病独有的特异性抗体,其它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等亦可阳性,还可见于某些感染性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等。
8.某30余岁女青年,面部及手部出现不规则形红斑,并有严重关节疼痛及胸闷,做ASO检测,阴性,•RF阳性(中等滴度),抗核抗体阳性,可初步诊断为。
9.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和受者的组织相容性,其中型别是否相符起关键作用。
10.传统的方法和细胞学分型方法有许多不足之处,随着科技的进展,技术已经成为HLA分型的主流。
三、判断题1.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通过自然被动免疫使新生儿获得免疫抗体。
()2.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Ig呈多克隆性增高。
()3.补体C3、C4的水平可用于反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活动程度,在活动期增高。
()4.AIDS患者CD4+细胞减少,CD4/CD8比值降低,甚至倒置(<1)。
( )5.T淋巴细胞表面有多种特异性抗原,称白细胞分化抗原(CD),例如CD3代表总T 淋巴细胞,CD4代表T抑制细胞(T S),CD8代表T辅助细胞(T H)等。
( ) 6.由于A群溶血型链球菌感染后,血清中ASO持续数月到半年才下降至正常水平,故一次测定结果偏高,不一定就是近期感染的佐证。
( )7.早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在伤寒沙门菌感染时,肥达反应可出现假阴性。
()8.肥达反应单次效价增高,判断的可靠性较差,动态观察对诊断伤寒沙门菌感染意义更大。
()9.检查梅毒螺旋体特异性IgG抗体,可用于观察判断疗效。
()10.HIV抗体筛查试验呈阳性反应的患者,结合临床可确定为HIV感染。
()11.检查结果RF阴性则可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
()12.抗Sm抗体是SLE的特异性标志之一。
()13.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也称为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抗TPO)。
()14.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广泛用于前列腺癌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以及转移和复发判断,也用于高危人群的筛查,是目前最重要的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
()15.各种急性感染性疾病,血清中CRP水平均增高。
()四、选择题A型题1.在外分泌系统(如呼吸道、消化道)有重要免疫功能的免疫球蛋白是()A.IgG B.IgM C.IgE D.血清型IgA E.分泌型IgA 2.含量最少的免疫球蛋白,与变态反应、寄生虫感染及皮肤过敏有关的是()A.IgG B.IgM C.IgE D.IgA E.IgD3.下列血清免疫球蛋白多克隆性增高的疾病,错误的是()A.肺结核B.肝硬化C.系统性红斑狼疮D.慢性肝炎E.多发性骨髓瘤4.血清补体C3活性增高见于:()A.营养不良B.慢性肝病C.组织损伤D.皮肌炎E.狼疮性肾炎5.T细胞花结形成试验中,T细胞的数量降低常见于:()A.甲状腺功能亢进B.甲状腺炎C.慢性活动性肝炎D.SLE活动期E.恶性肿瘤6.测定淋巴细胞功能的指标是()A.CD4+T细胞B.CD8+T细胞C.T细胞花结形成试验D.CD3+T细胞E.T细胞转化试验7.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被激活的关键补体成分是()A.C3B.C4 C.B因子D.C lq E.C28.血清补体C3活性降低见于:()A.急性炎症B.恶性肿瘤C.组织损伤D.传染病早期E.狼疮性肾炎9.下列作为TORCH的常见病原体错误的是()A.弓形虫B.风疹病毒C.单纯疱疹病毒D.麻疹病毒E.巨细胞病毒10.肥达反应O升高,H正常,可能是()A.不久前曾患过伤寒B.伤寒发病早期或其他沙门菌感染的交叉反应C.伤寒可能性大D.可能为副伤寒E.伤寒疫苗接种后,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11.某男患者,23岁。
持续发热20余日,体温38℃~39℃,腹胀,腹泻2~3次/日,胸前可见充血疹,肝肋下2cm,脾于肋下1cm。
WBC 3.3×109/L,ALT 60U/L,尿蛋白(±)。
可初步诊断为()A.流行性出血热B.伤寒C.急性病毒性肝炎D.急性肾炎E.血液病12.能进一步确诊上述病例的检查是()A.血培养B.肥达反应C.肝炎血清标志物D.骨髓细胞学检查E.肾脏穿刺活检13.下列诊断风湿热活动的指标,错误的是()A.链球菌培养B.CRP C.ESR D.RF E.ASO 14.某男,发热剧烈腹泻20余天,近期表现为反复感染、消瘦、衰竭,有输血史。
血常规检查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肝功能及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查正常或阴性,粪便常规检验发现隐孢子虫,此时可进一步检查哪种指标对疾病诊断更为重要。
()A.血培养查找病原微生物B.电解质检验监控脱水程度C.粪便培养及药敏试验D.检查HIV抗体E.纤维结肠镜检查判断是否为过敏性结肠炎15.斑疹伤寒的诊断主要依靠哪种血清学检查。
()A.肥达反应B.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C.外斐反应D.抗链球菌溶血素E.嗜异性凝集试验16.下列哪种自身抗体对诊断重症肌无力最有意义。
()A.抗平滑肌抗体B.抗核抗体C.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D.抗线粒体抗体E.抗DNA抗体17.患者为青年女性,持续发热6天,面部出现水肿性皮损,伴膝关节肿痛,下肢浮肿,有散在的瘀点。
有关血液检查结果:WBC 5×109/L,Hb 80g/L,血小板45×109/L,网织红细胞10%,ESR 89mm/h,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尿液检查:尿蛋白(++),隐血(±),RBC 4~11/HP。
为明确诊断,该患者应进一步检查()A.抗链球菌溶血素“O”B.抗双链DNA抗体、抗核抗体C.肾穿刺病理检查D.骨髓检查E.血小板抗体检查18.上例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风湿热B.SLE C.慢性肾炎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E.ITP 19.有关类风湿因子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是针对机体自身变性IgG分子的抗体B.RF主要为IgM型C.目前常采用IgG吸附的胶乳颗粒凝集试验,只能检出IgM类RFD.RF滴度可判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性,持续高滴度的RF提示处于活动期E.RF阴性能否定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20.在抗ENA抗体谱中,SLE的特异性标志是()A.抗RNP抗体B.抗Sm抗体C.抗组蛋白抗体D.抗Scl-70抗体E.抗JO-1抗体21.高滴度的抗RNP抗体主要见于哪种疾病()A.混合性结缔组织病B.SLE C.类风湿性关节炎D.系统性硬化病E.干燥综合症22.在高危人群普查原发性肝癌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应是()A.B超B.AFP检查C.肝脏CT D.肝脏MRI E.同位素肝扫描23.前列腺特异抗原阳性主要见于()A.前列腺癌B.结肠癌C.肝癌D.肺癌E.胰腺癌24.神经母细胞瘤的标志物是()A.AFP B.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C.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D.PSA E.癌抗原12525.关于AFP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胎儿早期由肝脏和卵黄囊合成,胎儿出生后不久即消失B.在电场中泳动于清蛋白和α1球蛋白区之间C.AFP广泛用于原发性肝癌的高危人群普查D.在非恶性肝脏病变,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AFP水平不增高E.孕妇血清中AFP异常增高,应考虑有胎儿神经管缺陷的可能性26.某患者,男,47岁,在一次体检时B超发现肝右叶有1.8cm×2.0cm占位性病变,无其他临床表现。
下一步检查宜首先选择的项目是()A.AFP检测B.肝功能检查C.腹部CT D.CEA E.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27.关于CEA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一种胎儿性蛋白B.在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CEA测定的敏感性高于其他肿瘤标志物,为首选指标C.是恶性肿瘤术后治疗监测和预后判断的有用指标D.能作为诊断结肠癌和直肠癌的特异性指标E.少数吸烟者可见血清CEA轻度升高28.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型试验的目的主要是检测()A.供者的血清是否存在抗受体淋巴细胞的抗体B.受体的血清是否预先存在抗供者淋巴细胞的抗体C.检测受体血清是否存在特定细胞群反应抗体D.待检者淋巴细胞表面具有与分型血清中抗体相对应的抗原E.被检淋巴细胞HLD-DP抗原29.下列哪种情况CRP升高不明显。
()A.病毒性感染B.细菌性感染C.急性心肌梗死D.风湿热活动期E.严重创伤30.冷球蛋白是病理性免疫球蛋白,多为()A.IgM B.IgG C.IgA D.IgD E.IgE B型题问题1-4A.CD3 B.CD19 C.CD8 D.CD4 E.CD201.代表总T淋巴细胞的是()2.代表T辅助淋巴细胞的是()3.代表T抑制淋巴细胞的是()4.全部B细胞共有的表面标志是()问题5-9A.抗SS-A和抗SS-B抗体B.抗平滑肌抗体C.抗线粒体抗体D.抗Scl-70抗体E.抗JO-1抗体F.抗组蛋白抗体5.多发性肌炎的标记抗体()6.系统性硬化病的标记抗体()7.药物性狼疮常出现()8.对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的自身抗体()9.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常出现()问题10~13A.AFP B.SCC C.NSE D.PSA E.细胞角蛋白19片段10.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11.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标志物()12.前列腺癌的首选标志物()13.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X型题1.血清免疫球蛋白降低常见于:()A.肝硬化B.体液免疫缺陷病C.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D.慢性肾炎E.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2.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增高常见于()A.活动性风湿热B.风湿性关节炎C.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D.急性上呼吸道感染E.皮肤和软组织感染3.关于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检测,正确的是()A.ASO滴度升高表示病人近期有A群溶血型链球菌感染B.一次测定结果偏高,就是近期感染的佐证,不用多次动态检查C.抗体滴度恒定在高水平时,多为相关疾病的活动期D.试验结果存在假阳性的可能E.假阴性可见于发病早期用过大量的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4.有关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的血清学检查评价正确的是()A.生殖器官的HSV感染多由HSV-2型引起B.常用的ELISA试验不能区分HSV-1和HSV-2两个血清型的抗体C.单纯疱疹型病毒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有HSV感染D.IgG抗体对诊断价值大,也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E.如果单纯疱疹病毒IgG抗体滴度在双份血清升高4倍以上,提示近期感染5.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下列哪些抗体可为阳性:()A.抗Sm抗体B.抗ds-DNA抗体C.类风湿因子D.抗核抗体E.抗ss-DNA 抗体6.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价值包括()A.辅助诊断B.疗效观察C.预后的评价D.鉴别诊断E.排除恶性肿瘤7.诊断前列腺癌时,可选择检测的肿瘤标志物是()A.AFP B.CEA C.前列腺酸性磷酸酶D.前列腺特异抗原E.癌抗原15-38.关于常见肿瘤与首选肿瘤标志物的搭配,正确的是()A.原发性肝癌——AFU B.胰腺癌——CA19-9 C.胆道癌——CA19-9D.卵巢癌——CA125 E.乳腺癌——CA15-39.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见于:()A.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B.恶性肿瘤C.急性心肌梗死D.病毒性感冒E.器官移植急性排异反应五、问答题1.血清免疫球蛋白降低常见于哪些情况?2.简述抗核抗体阳性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