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泽国-老年骨科麻醉
- 格式:pdf
- 大小:3.59 MB
- 文档页数:63
药物与临床DOI:10.16662/ki.1674-0742.2023.25.109研究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麻醉的临床价值陈云鹤,玄春月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医院麻醉科,河北秦皇岛066000[摘要]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麻醉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治疗的26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134例,对照组给予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研究组给予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右美托咪。
对比不同麻醉方式的干预效果。
结果研究组T1、T2、T3、T4时段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麻醉后,研究组应激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T2、T3时间段的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睁眼时间(21.23±3.03)min、定向力恢复时间(23.13±3.66)min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06、12.336,P<0.05)。
结论运用右美托咪定辅助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麻醉,在提升麻醉效果的同时,亦可维持患者生命指标处于稳定状态下,降低应激指标。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老年髋部骨折;应激指标;血压;心率[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3)09(a)-0109-04Study on the Clinical Value of Dexmedetomidine for Anesthesia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CHEN Yunhe, XUAN Chunyue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Qinhuangdao Haigang Hospital, Qinhuangdao, Hebei Province, 066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dexmedetomidine for anesthesia of elderly hip fracture patients.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68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s who were treated at Haigang Hospital in Qin⁃huangdao City, Hebei Province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22 were retrospective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study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13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spinal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epidural anesthesia, while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spinal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epidural anesthesia and dexmedetomidine. Compared the inter⁃vention effects of different anesthesia methods. Results The pain scores of the study group during T1, T2, T3, and T4 period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anesthe⁃sia, the stress indicator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during the T2、T3 time period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tudy group had shorter eye opening time (21.23±3.03) minutes and orientation recovery time (23.13±3.66) minute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10.806, 12.336, P<0.05). Conclusion Dexmedetomidine-assisted lumbar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epidural anesthesia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 is worth applying to improve the an⁃esthetic effect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maintain the patients' vital indexes in a stable state and reduce the stress in⁃dexes.[Key words] Dexmedetomidine; Elderly hip fracture; Stress indicators;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作者简介] 陈云鹤(1973-),男,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麻醉。
气压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应用的专家共识2020版马建兵王东信王庚王强王天龙(负责人)王秀丽(共同执笔人)冯泽国卢志方(共同执笔人)米卫东(负责人)吕建瑞许鹏孙绪德闵苏董补怀(负责人)张兰张育民陈绍辉李军拉巴次仁杨瑞高昌俊高子军(共同执笔人)郝阳泉胡彬郭政郭向阳(负责人)袁红斌徐懋章放香董海龙舒海华薛荣亮气压止血带(pneumatic tourniquet,以下简称止血带)是外科手术常用的止血装备,尤以骨科四肢手术应用居多,可阻断血液流向远端肢体,创造“无血”的清晰手术视野,减少围手术期失血量。
但常因使用不当,引发相关并发症,目前国内缺乏相应指南,为规范临床管理,结合国内外最新文献、我国实际情况及临床实践经验制订本指南,以期在围手术期对我国止血带临床应用的规范化开展起到更好的指导及促进作用。
一、概述止血带常用于四肢手术,其优点是维持清晰的手术视野,为手术创造便利条件,利于操作、缩短手术时间,节约用血。
但是,目前对于部分四肢手术是否使用止血带仍存在争议:例如在一些膝关节镜手术与膝关节置换手术中的研究认为,术中使用止血带不能减少术后出血,肺栓塞发生率和总的住院时间也无差异,甚至延迟了关节功能的恢复[1-2]。
使用止血带获得收益的同时,也可能造成以下并发症及不良反应:1.即使限定压力和时长,仍可能导致术后肌肉肿胀、肌力下降和肌肉萎缩,可能影响术后肢体、关节功能恢复[3]。
2.皮肤、血管、神经损伤[4]。
3.增加下肢静脉血栓风险及心、脑、肺栓塞的可能[1, 5]。
4.肢体的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甚至导致远处器官——肾脏、肝脏、肺脏等受损[5]。
5.增加术后疼痛程度[6]。
6.内环境变化,如乳酸酸中毒、高钾血症等。
因此手术团队成员包括外科医师、麻醉科医师、巡回护士在内,由外科医师主导制定手术计划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身体状况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因素,决定手术过程中是否使用止血带。
在使用止血带过程中如出现并发症,麻醉科医师和巡回护士应积极协助外科医师进行治疗。
中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2017)2017-12-13 06:41 来源:未知编辑:点击: 203王天龙(共同负责人)王东信王秀丽严敏冯泽国李民李军肖玮张兰陈绍辉欧阳文袁红斌徐懋郭向阳(共同负责人)梅伟(执笔人)髋部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外伤性疾病。
该类患者常伴发多种并存疾病和合并症,麻醉及围术期管理不当,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
本指导意见根据相关文献、专家共识和指南制定,提出改善患者转归的若干建议,包括手术时机选择、术前评估和准备、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麻醉和镇痛方案选择、术中呼吸循环管理以及术后康复计划等方面,以加强该类患者的围术期管理。
一、发病率和预后髋部骨折常见于老年女性患者,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发生率在女性和男性分别为957.3/10万和414.4/10万,髋部骨折中年龄大于70岁的老年患者占75%。
由于对骨质疏松和跌倒的有效预防,自1995年到2005年十年间,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率在女性和男性分别下降了24.5%和19.2%。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全身性疾病。
最常见的并存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35%)、呼吸系统疾病(14%)、脑血管疾病(13%)、糖尿病(9%)、恶性肿瘤(8%)和肾脏疾病(3%)。
约70%患者为ASA Ⅲ~Ⅳ级,35%患者至少并存一种疾病,17%并存两种疾病,7%并存三种以上疾病。
由于并存疾病的存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死亡风险比同龄人群高3倍。
调查显示该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为2.3%~13.9%,术后6个月死亡率增至12%~23%,男性患者死亡率高于女性,约3/4老年患者的死因与其并存疾病有关。
转归不良的主要相关因素依次为高龄(>90岁)、器官储备功能下降、并存疾病和合并症多。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率比择期髋关节置换术高6~15倍。
近年来由于临床诊疗技术和流程的改进,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活动能力恢复困难,能完全恢复术前活动能力的仅占1/3,50%患者术后需要长期借助辅助装置生活,25%患者需要长期家庭护理。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前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观察吴松;王林【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24(48)1【摘要】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前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
方法将446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前方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n=176)和对照组(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n=270)。
观察两组相关指标。
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部分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1周,两组Harris、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均升高,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髋关节活动度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髋关节活动度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
结论前方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增大髋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感,并发症少且生活质量高,整体效果优于后外侧入路。
【总页数】3页(P103-105)【作者】吴松;王林【作者单位】山阳县人民医院骨科;商南县医院骨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4【相关文献】1.直接前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在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半髋置换的应用效果2.直接前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3.后外侧与前方入路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4.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探究5.直接前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中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2017)中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2017)2017-12-13 06:41 来源:未知编辑:点击: 203王天龙(共同负责人)王东信王秀丽严敏冯泽国李民李军肖玮张兰陈绍辉欧阳文袁红斌徐懋郭向阳(共同负责人)梅伟(执笔人)髋部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外伤性疾病。
该类患者常伴发多种并存疾病和合并症,麻醉及围术期管理不当,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
本指导意见根据相关文献、专家共识和指南制定,提出改善患者转归的若干建议,包括手术时机选择、术前评估和准备、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麻醉和镇痛方案选择、术中呼吸循环管理以及术后康复计划等方面,以加强该类患者的围术期管理。
一、发病率和预后髋部骨折常见于老年女性患者,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发生率在女性和男性分别为957.3/10万和414.4/10万,髋部骨折中年龄大于70岁的老年患者占75%。
由于对骨质疏松和跌倒的有效预防,自1995年到2005年十年间,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率在女性和男性分别下降了24.5%和19.2%。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全身性疾病。
最常见的并存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35%)、呼吸系统疾病(14%)、脑血管疾病(13%)、糖尿病(9%)、恶性肿瘤(8%)和肾脏疾病(3%)。
约70%患者为ASA Ⅲ~Ⅳ级,35%患者至少并存一种疾病,17%并存两种疾病,7%并存三种以上疾病。
由于并存疾病的存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死亡风险比同龄人群高3倍。
调查显示该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为2.3%~13.9%,术后6个月死亡率增至12%~23%,男性患者死亡率高于女性,约3/4老年患者的死因与其并存疾病有关。
转归不良的主要相关因素依次为高龄(>90岁)、器官储备功能下降、并存疾病和合并症多。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率比择期髋关节置换术高6~15倍。
近年来由于临床诊疗技术和流程的改进,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25例体会胡跃;王子田;周进林;马健【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12(036)011【总页数】3页(P998-1000)【作者】胡跃;王子田;周进林;马健【作者单位】解放军第四十四医院骨科,贵阳55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2老年人骨质疏松及日常生活中身体不灵活,摔倒后易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如何能够更好地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给骨科医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PFNA为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在保证粗隆间稳定固定的同时,能够有效防止抗旋钉的脱出[1],在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我科于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使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5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25例单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患者选择标准:(1)老年患者;(2)损伤原因为日常生活中的摔伤;(3)患者具有良好依从性。
25例患者中,其中男8例,女17例,平均年龄72.5岁。
根据AO分型,25例患者中,6例患者为A1型,12例为A2型,7例为A3型,25例中,4例患有糖尿病,6例患有高血压病,其中2例同时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2例曾患脑血栓;3例患有冠状动脉综合征;5例患有肺部疾病。
1.2 术前准备所有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病情给予股骨髁上牵引或小腿皮牵引,防止肢体短缩的同时减轻患者痛苦。
对患有内科疾病的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
指导患者进行术前功能锻炼,如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吹气球练习,增加肺活量,防止术后发生坠积性肺炎。
嘱患者多饮水,预防长期卧床可能导致的泌尿系统感染。
完善术前相关检查,每位患者行包含患侧股骨全长的髋关节正侧位片,充分了解骨折情况,确定髓内钉的长度及直径。
术前仔细制定手术步骤,有助于减少手术时间,降低老年人手术风险。
老年髋部手术围术期风险因素
周全红
【期刊名称】《上海医学》
【年(卷),期】2014(37)1
【摘要】世界许多国家都面临着社会老龄化的问题,中国也已迈人高龄化社会,老年性骨折已成为常见病。
北京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1]结果显示,在2002—2006年70岁以上女性髋部骨折患者的数量较1990—1992年增加3.37倍,【总页数】5页(P78-82)
【关键词】老年性骨折;髋部手术;风险因素;围术期;流行病学调查;社会老龄化;骨折患者;高龄化
【作者】周全红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
【相关文献】
1.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围术期营养风险与营养摄入现况调查 [J], 金占萍;朱迎春;王哲洋;谢浩芬;徐琴鸿;费惠;冯波;刘飞舞;叶姗妮
2.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特点及手术疗效的危险因素分析 [J], 杨立辉;安立琨;柳伟;孔晓川;藏磊;王瑞
3.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手术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 [J], 曾日祥;马勇;张耀强
4.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风险因素和风险管理研究 [J], 李泽芹
5.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风险因素及风险管理方式分析 [J], 车宇虹;李巧云;马丽;张莉;徐宏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8 年第 5 卷第 38 期2018 Vol.5 No.3864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不同手术麻醉效果的分析闫宏宇1,张桂菊2 (1. 成武县人民医院骨科,山东菏泽 274200)(2. 成武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山东菏泽 274200)【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股骨颈骨折不同手术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
方法 对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全身麻醉方式进行手术的47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手术的47例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2.03±0.34、麻醉起效时间5.87±2.26min、术后清醒时间6.69±2.14min、术后意识恢复时间9.97±1.85min,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 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效果优于全身麻醉。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不同手术;麻醉效果【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38.64.02股骨颈骨折是创伤外科中常见的下肢骨折之一,并且多见于50~70之间的老年人群,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比较脆弱,因此轻微的跌倒,就容易引发骨折。
而手术是临床中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方法,但多数老年患者对手术麻醉的耐受性比较低,这极大的增添了围手术期风险,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麻醉安全,我院对腰-硬联合麻醉及全身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进行了临床资料对比,现研究报告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临床调查研究资料,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7人,女性患者30例,男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区间为56岁~72岁,平均年龄为64±1.4岁,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手术。
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老年患者的麻醉管理一例
冯龙;刘耀鸿;刘琳;陈华鑫;黄应思;袁维秀;徐龙河;冯泽国;张宏
【期刊名称】《临床麻醉学杂志》
【年(卷),期】2022(38)12
【摘要】患者,男,67岁,185 cm, 75 kg, 因“嗜睡伴双眼睑下垂7 d”入院。
患者于2021年9月出现嗜睡伴有睁眼困难,左侧肢体无力,左上肢可抬举过肩,左下肢抬腿费力。
既往有高血压病10余年,BP最高达200/100 mmHg, 每日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富马酸比索洛尔2.5 mg, 控制BP 140~150/80~90 mmHg, 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10余年,吸烟30余年,无饮酒史,无家族遗传病史。
【总页数】2页(P1336-1337)
【作者】冯龙;刘耀鸿;刘琳;陈华鑫;黄应思;袁维秀;徐龙河;冯泽国;张宏
【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麻醉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麻醉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疼痛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麻醉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麻醉体会
2.显微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与口唇下-鼻中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3.显微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与口唇下-鼻中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4.显微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与口唇下-鼻中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5.七氟醚
-舒芬太尼麻醉与异丙酚-舒芬太尼麻醉在经鼻蝶窦入路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中的临床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右美托咪定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地氟醚吸入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的镇痛药物,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地氟醚吸入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就该药物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地氟醚吸入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局麻药和全身麻醉辅助药物,它具有镇痛和缓解焦虑的作用,并且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因此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地氟醚吸入麻醉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显著降低术后疼痛的程度,减少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并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影响较小,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备受医生和患者的喜爱。
在老年患者中,右美托咪定的合理应用可以缩短麻醉恢复时间、减少手术期间的应激反应,降低治疗相关性的并发症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这对老年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发现右美托咪定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手术体验,降低手术中的疼痛感,还可以减少麻醉相关的并发症。
在老年患者的麻醉管理中,右美托咪定还能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降低手术期间的麻醉深度,减少麻醉中枢系统对老年患者的负担。
这意味着右美托咪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术后的恢复期,并且提高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右美托咪定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地氟醚吸入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它不仅可以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疼痛感,还可以减少麻醉相关的并发症。
我们有理由相信右美托咪定将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麻醉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多的临床研究结果,验证右美托咪定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完善老年患者的麻醉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