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羧酸减水剂中小分子单体残留量的测定
- 格式:pdf
- 大小:224.47 KB
- 文档页数:3
聚羧酸化验室检测要求第一篇:聚羧酸化验室检测要求原材料:OX608:无色透明液体,含固量≥60%,微波炉,中低火加热35min丙烯酸(AA):含量>99.6%,做小试检测Vc:做小试检测双氧水:滴定法,小试(GBT6684-2002)TGA(巯基乙酸):小试检测过程检测: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操作,不做检测半成品检测:中和前初检流动度≥250mm(0.3%~0.4%C,87g 水),PH=6~7,烘含固量成品检测:PH=6~7,比重(参考值1.080,,42℃),流动度,减水率辅料加入母液时间无规定,取样两次,第一次检测合格后,搅拌5~10min,第二次取样留样。
辅料:名称掺量葡钠防霉剂1.2‰~1.5‰AOS(引气剂)0.1%~0.2%α-烯基磺酸钠文莱胶(增稠剂)0.4%~0.5%~1.0%4-甲氧基-2-硝基苯胺检测标准:引气剂:褐色液体,PH≥11,含固量:10%,比重:1.05±0.03 g/ml起泡≥10cm,消泡≥2D,水溶性良好防霉剂:无色到淡黄色液体,比重:1.072±0.02,PH=3~5 OXAC608:无色半透明液体,含固量≥60%,比重:1.094~1.1(20℃)配料计算方法:1000g中,以干粉计算,PC-4=56g,PC-5=14g,PN=35g,AOS=0.2 文莱胶=1.2(280,70为掩饰数据,都要除以5得到真实掺量)聚羧酸外加剂的储存:由于PC外加剂容易发霉,导致发霉的原因有温度、存放时间、防霉剂的用量等等。
配料池中有白色的颗粒,有可能是细菌,加入甲醛可以杀菌,一般加甲醛量为1kg/T。
细菌:细菌种类很多一般悬浮在液体中,加入甲醛可以杀菌,20~25℃时细菌繁殖旺盛。
霉菌:一般是浮在液面上,长毛,加入防霉剂可以抑制。
酵母:PC-4流动度差10几个,可以加入0.5%的文莱胶调节佛山管桩:PC-4 +防霉剂1.2%,含固量10% 实际应用1:聚羧酸一般不会泌水,而且聚羧酸和易性没有问题,一般都是减水率问题。
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分子量1. 什么是聚羧酸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它能够在混凝土中起到减少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的作用。
聚羧酸减水剂的主要成分是聚羧酸单体,它通过与水泥颗粒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覆盖在水泥颗粒表面的稳定吸附膜,从而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保水性和分散性。
2. 单体分子量对聚羧酸减水剂性能的影响单体分子量是聚羧酸减水剂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聚羧酸减水剂分子链的长度。
单体分子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聚羧酸减水剂的性能和应用效果。
2.1 单体分子量与分散性能聚羧酸减水剂的分散性能是指其在混凝土中分散水泥颗粒的能力。
单体分子量较低的聚羧酸减水剂分子链相对较短,分散效果较差;而单体分子量较高的聚羧酸减水剂分子链相对较长,分散效果较好。
因此,较高的单体分子量有助于提高聚羧酸减水剂的分散性能。
2.2 单体分子量与保水性能聚羧酸减水剂的保水性能是指其在混凝土中吸附水分的能力。
单体分子量较低的聚羧酸减水剂分子链较短,其吸附水分的能力有限;而单体分子量较高的聚羧酸减水剂分子链较长,可以吸附更多的水分。
因此,较高的单体分子量有助于提高聚羧酸减水剂的保水性能。
2.3 单体分子量与流动性能聚羧酸减水剂的流动性能是指其改善混凝土流动性的能力。
单体分子量较低的聚羧酸减水剂分子链较短,其改善流动性的能力有限;而单体分子量较高的聚羧酸减水剂分子链较长,可以更好地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
因此,较高的单体分子量有助于提高聚羧酸减水剂的流动性能。
3. 单体分子量的测试方法聚羧酸减水剂的单体分子量可以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来测定。
该方法通过将聚羧酸减水剂溶解在溶剂中,然后通过色谱柱分离出不同分子量的聚羧酸单体,并利用检测器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从而得到单体分子量的信息。
4. 单体分子量的选择与应用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分子量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条件、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要求等。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检测中的相关问题探析作者:韩红立来源:《建材发展导向》2013年第06期摘要:文章介绍了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性能特征,并根据GB8076-2008标准,对11种样品进行了试验,其中包括减水率、泌水率比、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四个方面的内容,并得出相应的数据,对比2007年检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
希望通过这样的试验分析,能够让人们对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性能有更加全面的认识,能够为制定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产品标准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坍落度;凝结时间之差;减水率;泌水率比近些年来,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和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尽管在实际运用中积累了相应的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人们的实际期望值存在着差距,可能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合格,影响其最佳性能的发挥。
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试验检测工作,促进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在工程建设中最佳性能的发挥。
1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性能特征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是随着科研的深入和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而出现的一种新型高性能减水剂,与传统的减水剂相比而言,它具有多方面的优势特点,主要表现为:掺量低,减水率高;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度保持性好;与水泥的相容性好;配制的混凝土收缩率小,能够改善混凝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生产和使用中不会出现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是性能良好的绿色外加剂。
由于具有上述这些方面的优势和特点,因而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例如,上海悬浮桥、东海大桥、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等等。
我们可以预见,将来在工程建设中,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必将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其良好性能将会在工程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优势。
2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性能检测方法检测内容主要包括混凝土性能的检测,运用两种不同的配合比分别进行试验,得出相应的测试结果。
(1)依据GB8076-2008标准,基准和受检混凝土配合比a:水泥360kg/m3,砂814kg/m3,碎石:996kg/m3,坍落度(210±10)mm。
聚羧酸减水剂母液检测方法1. 引言1.1 背景介绍聚羧酸减水剂是一种在混凝土行业广泛应用的添加剂,可显著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同时减少水泥用量。
随着混凝土行业的不断发展,对聚羧酸减水剂母液的检测方法也越来越重要。
母液中的有效成分含量不仅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还关系到工程质量和安全。
目前,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光谱法、质谱法等。
不同的检测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讨和改进聚羧酸减水剂母液检测方法,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实验验证,确定最佳的检测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和分析。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希望进一步探讨聚羧酸减水剂母液检测方法的改进和优化,为混凝土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结束】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聚羧酸减水剂母液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及优缺点,并通过实验验证不同的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效果。
通过比较不同的检测方法,找出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也旨在探讨现有检测方法的改进空间,提出可能的方法改进方向,并展望未来聚羧酸减水剂母液检测方法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提高聚羧酸减水剂母液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促进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2. 正文2.1 聚羧酸减水剂母液检测方法聚羧酸减水剂母液检测方法是指对聚羧酸减水剂母液中各种成分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
一般来说,这些方法包括物理检测和化学分析两种方式。
在物理检测方面,常用的方法包括密度测定、粘度测定、表面张力测定等。
这些方法可以直接反映出母液中溶质的含量和性质,是较为简便和直观的检测方法。
而在化学分析方面,常用的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质谱法(MS)、红外光谱法(IR)等。
这些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分析母液中的各种组分,对于复杂的母液体系有较好的分析效果。
优缺点比较方面,物理检测方法简单快速,但对于某些特定的成分可能无法进行准确分析;化学分析方法精确度高,但操作复杂、耗时较长。
谈谈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检测方法一、引言当今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早已进入了高速發展的阶段,混凝土外加剂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大,相应对外加剂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众多种类的外加剂中,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Polycarboxylate Superplasticizer,以下简称PS剂)以其低掺量、优良的减水效果、所配制混凝土具有优异的工作性和良好体积稳定性以及耐久性等诸多特点逐渐替代传统的萘系高效减水剂,迅速成为了减水剂市场的主流产品[1];因此,对于PS剂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就变得尤为重要,但是在检测工作中不难发现GB 8076等外加剂标准中所列试验方法以及指标并不十分适用,依此进行检测所得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其性能的优劣,所以改善试验方法、修正指标取值范围对于评价PS剂的性能是很有必要的。
二、检测试验方法的探讨1 材料由于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种类很多,其结构和分子量也各有区别,因此不同PS剂的减水率对于材料的变化(主要是砂和石子的含泥量波动)表现也不尽相同。
选用相同水泥和骨料、相同外加剂掺量,在相同的配合比下配制混凝土,仅是中砂含泥量发生变化,不同PS剂样品所测得的减水率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取两种砂子泥含量分别为0.5%和1.0%的样品编号1-5,测得减水率结果:(1)前者28.7%,后者25.6%;(2)前者32.1%,后者32.0%;(3)前者26.8%,后者25.3%;(4)前者26.2%,后者25.7%;(5)前者28.3%,后者28.3%。
这主要是由于不同PS剂的抗泥性有强弱差别。
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中砂含有的泥土会吸附一部分PS剂,从而导致减水成分减少,影响了减水效果,因此在试验前必须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尽可能保证所测得减水率准确有效。
另一方面,拌制混凝土所用拌合水的温度也应当注意。
对于使用PS剂进行混凝土拌制,加入温度过低或过高的拌合水都会影响PS发挥效果,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因此试验开始前,最好提前24h准备好拌合水放置在试验室内,拌合水温度大约保持在(20±3)℃为宜。
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分子量(实用版)目录一、聚羧酸减水剂单体的概念及特点二、聚羧酸减水剂单体的分子量三、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分子量的重要性四、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分子量的测量方法五、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分子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六、结论正文一、聚羧酸减水剂单体的概念及特点聚羧酸减水剂单体是一种由含有羧基的不饱和单体,与含有其他官能团的不饱和单体共聚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
它可以使混凝土在减水、保塌、环保等方面有优良性能。
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具有梳形分子结构,其超分散性能强,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二、聚羧酸减水剂单体的分子量聚羧酸减水剂单体的分子量是指其分子中包含的原子数量。
分子量越大,聚羧酸减水剂单体的分子链越长,其分散性能和减水性能也越强。
通常情况下,聚羧酸减水剂单体的分子量在几千到几十万之间。
三、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分子量的重要性聚羧酸减水剂单体的分子量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分子量越大,聚羧酸减水剂单体的减水性能和分散性能越强,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然而,分子量过大会导致聚羧酸减水剂单体的溶解性变差,影响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因此,在制备聚羧酸减水剂单体时,需要合理控制其分子量,以达到最佳的减水性能和分散性能。
四、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分子量的测量方法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分子量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渗透法:通过测量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在半透膜上的渗透速率,从而计算出其分子量。
2.激光光散射法:通过测量聚羧酸减水剂单体溶液的激光光散射信号,推算出其分子量。
3.凝胶渗透色谱法:通过测量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在凝胶柱中的渗透速率,计算出其分子量。
4.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测量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在高效液相色谱柱中的保留时间,计算出其分子量。
五、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分子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分子量对混凝土性能有重要影响。
分子量越大,聚羧酸减水剂单体的减水性能和分散性能越强,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A.0.1 聚羧酸减水剂含固量快速测试方法适用于室温下聚羧酸减水剂含固量的快速测试。
A.0.2 仪器设备1手持折射仪:测量范围0~60%,分辨率(室温)±0.2%;2滴管,绒布等辅助工具。
A.0.3 试验环境条件1 测试环境应在光线明亮处。
2 调整基准和测量溶液应在同一环境温度下进行。
若温度变化,应每30分钟调整一次基准。
A.0.4 试验步骤1 调节焦距用手平端手持折射仪,对准光线明亮的方向,眼睛贴近目镜,旋转调节手轮,调节焦距,至刻线清晰可见为止。
2 调整基准首先掀开盖板,在棱镜表面滴1-2滴蒸馏水,压上盖板,用螺丝刀旋转调节螺钉,使视野中的明暗交界线与零刻度线重合。
部分型号的折射仪需使用特定浓度的标准蔗糖溶液,调节读数与溶液浓度一致。
3 测量掀开盖板,用柔软的绒布,擦净棱镜表面,将1-2滴被测溶液滴在棱镜表面上,压上盖板,从视野中观察明暗交界线的位置,记录明暗交界线刻度的数值。
重复三次,测量值分别记为X1,X2和X3。
4 结果表示含固量X固按下式计算:X 固=X1+ X2+X33(A.0.4)式中:X固——含固量,%;X1——第1次测量值;X2——第2次测量值;X3——第3次测量值。
B.0.1 聚羧酸减水剂含固量测试方法(标准法)适用于液体聚羧酸减水剂含固量测试。
B.0.2 试验所用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天平:分度值0.0001g;2 真空干燥箱:温度范围:室温+10℃~250℃;达到真空度:<133Pa;3 带盖称量瓶:65mm×25mm;4 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
B.0.3 试验方法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将洁净带盖称量瓶放入真空干燥箱内,于100℃~105℃烘30min,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后称量,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恒量,其质量为m0。
2 将被测液体试样装入已经恒量的称量瓶内,盖上盖称出液体试样及称量瓶的总质量为m1。
试样称量宜为3.0000g~5.0000g。
粉状聚羧酸减水剂检测指标
粉状聚羧酸减水剂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用于改善混凝
土的工作性能。
对于粉状聚羧酸减水剂的检测指标,主要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1. 外观和颜色,外观应为白色或类似白色的粉末状物质,无结块、结晶或异物。
2. 固体含量,粉状聚羧酸减水剂的固体含量是指其干燥后的质
量百分比。
固体含量的测定可以采用加热干燥法或称重法进行。
3. PH值,PH值是指粉状聚羧酸减水剂溶液的酸碱度,通常在6.0-9.0之间为合格范围。
4. 主要成分含量,主要成分包括聚羧酸及其衍生物,通过化学
分析方法测定其含量。
5. 减水率,减水率是指粉状聚羧酸减水剂在一定配合比下对混
凝土的减水效果,一般采用混凝土试块的制作和测试方法进行评定。
6. 其他性能指标,包括溶解性、离子含量、氯离子含量、挥发物含量等,这些指标会影响减水剂的使用效果和对混凝土的影响。
综上所述,粉状聚羧酸减水剂的检测指标涉及其外观、固体含量、PH值、主要成分含量、减水率以及其他相关性能指标,这些指标对于评价减水剂的质量和适用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检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方法进行检测,确保粉状聚羧酸减水剂的质量符合要求。
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分子量摘要:1.聚羧酸减水剂简介2.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分子量的重要性3.影响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分子量的因素4.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分子量与性能的关系5.提高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分子量的方法6.总结正文:聚羧酸减水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混凝土行业的优质减水剂。
它具有减水效果显著、混凝土性能优良等特点,从而在建筑、交通、水利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分子量的重要性,分析影响分子量的因素,并阐述分子量与性能的关系。
一、聚羧酸减水剂简介聚羧酸减水剂是一种由聚合物单体通过聚合反应而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其主要成分为聚羧酸盐,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和高度的稳定性。
在混凝土中,聚羧酸减水剂可以显著降低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能。
二、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分子量的重要性聚羧酸减水剂的性能与其单体分子量密切相关。
分子量越大,减水剂的分散性能越好,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抗压强度等性能指标越优。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选择适宜分子量的聚羧酸减水剂是至关重要的。
三、影响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分子量的因素1.聚合反应条件:聚合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等因素都会影响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分子量。
通常情况下,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会使分子量分布变宽,分子量降低。
2.单体浓度:单体浓度对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分子量有一定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体浓度越高,分子量越大。
3.催化剂: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对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分子量也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催化剂用量增加,分子量降低;催化剂活性增强,分子量分布变窄。
四、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分子量与性能的关系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分子量与性能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分子量适中时,减水剂具有较好的分散性能,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而过高的分子量会导致减水剂流动性差,影响混凝土的施工性能。
另一方面,分子量分布宽的聚羧酸减水剂性能较不稳定,不利于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耐久性。
五、提高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分子量的方法1.优化聚合反应条件:通过调整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实现对聚羧酸减水剂分子量的控制。
聚羧酸减水剂国家标准聚羧酸减水剂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水性能。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发展,聚羧酸减水剂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规范聚羧酸减水剂的生产和使用,我国制定了《聚羧酸减水剂国家标准》,以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和安全。
《聚羧酸减水剂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了对聚羧酸减水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使用等内容。
其中,技术要求是标准的核心部分,它规定了聚羧酸减水剂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使用性能等方面的要求,确保产品能够满足混凝土工程的需要。
在聚羧酸减水剂的技术要求中,包括了外观、固体含量、PH值、氯离子含量、凝结时间延长率、保水率和流动度保持率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要求既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又能够满足不同混凝土工程的需要。
同时,标准还规定了聚羧酸减水剂的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以确保产品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除了技术要求外,《聚羧酸减水剂国家标准》还对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这些规定旨在保证产品在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有效地防止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
总的来说,《聚羧酸减水剂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聚羧酸减水剂的生产和使用,保障混凝土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生产和使用聚羧酸减水剂,才能够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生产企业和施工单位都应当严格遵守《聚羧酸减水剂国家标准》,共同维护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实际生产和使用中,应当加强对《聚羧酸减水剂国家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标准意识和质量意识。
同时,加强对聚羧酸减水剂产品的监督检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聚羧酸减水剂国家标准》的作用,推动混凝土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标准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混凝土外加剂,它能够显著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泵性,同时还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标准,包括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质量控制等内容。
一、技术要求。
1. 外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应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无机悬浮物和机械杂质。
2. 固体含量,固体含量应符合生产厂家的技术要求,一般在40%~50%之间。
3. PH值,PH值应在6~8之间。
4. 液体密度,液体密度应在1.10~1.20g/cm³之间。
5. 其他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生产厂家的技术要求。
二、试验方法。
1. 固体含量的测定,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干燥至恒定质量,用天平称重,计算固体含量。
2. PH值的测定,用PH计测定样品的PH值。
3. 液体密度的测定,用密度计测定样品的液体密度。
4. 其他试验方法,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生产厂家的技术要求进行。
三、质量控制。
1. 原材料的选择,应选择优质的聚羧酸单体和缩合剂作为原材料,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2. 生产工艺的控制,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和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3. 产品质量的监控,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对产品的外观、固体含量、PH值、液体密度等指标进行全面监控。
4. 产品质量的评定,对生产的产品应进行全面评定,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总结,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混凝土外加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质量。
因此,对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标准要求、试验方法和质量控制都应严格执行,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为工程施工提供优质的混凝土材料。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试验检测报告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是一种常用于混凝土中的添加剂,可以显著降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泵性,并且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为了评估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性能,我们进行了以下试验检测。
一、物料与试剂准备:1.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按照厂家提供的规定比例配制。
2.水泥:采用标准硅酸盐水泥。
3.砂:细度模数为2.6的天然河砂。
4. 砾石:粒径范围为5mm~20mm的骨料。
5.进料过筛机:用于筛分试验用的砂和砾石。
二、混凝土配制与试件制备:1.混凝土配比:按照设计配比确定水泥、砂、砾石和减水剂的用量比例。
2.混凝土搅拌:将水泥、砂和砾石按照设计配比放入搅拌机中,开始搅拌,搅拌30s后加入减水剂,再搅拌30s。
3.试件制备: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模具中,并利用振动台进行振动,均匀分布混凝土,并排除气泡。
4.养护:试件制备完毕后,放置在湿润环境中养护。
三、试验方法:1.初凝时间测定:使用初凝仪进行测定,记录凝结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计算初凝时间。
2.流动度测定:采用洛阳漏斗进行测定,记录漏斗流出的时间,计算流动度指数。
3.压实度测定:使用压实度仪进行测定,记录试件的长度和压实度。
4.压缩强度测定:采用取样试件挤压仪进行测定,记录试件在规定时间内的抗压强度。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根据上述试验方法进行实验后,得到了以下结果和分析:1.初凝时间:初凝时间与减水剂的用量有关。
随着减水剂用量的增加,初凝时间逐渐延长。
初凝时间的变化范围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满足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2.流动度:减水剂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试验结果显示,减水剂的使用可以使混凝土的流动度指数达到规定标准以上,满足施工要求。
3.压实度:减水剂的使用对混凝土的压实度影响不大。
试验结果显示,试件的压实度在规定的范围内,符合混凝土的设计要求。
4.压缩强度:减水剂的使用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没有明显的影响。
223-2017聚羧酸减水剂标准223-2017聚羧酸减水剂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聚羧酸减水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标准。
下面是与该标准相关的参考内容。
1.聚羧酸减水剂的定义和分类:聚羧酸减水剂是一种由聚羧酸基团为主要水化孪离态离子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减少混凝土用水量、提高混凝土可泵送性、减少混凝土塌落度变化、改善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
根据其使用性能的不同,可将聚羧酸减水剂分为常规聚羧酸减水剂、高效聚羧酸减水剂和超高效聚羧酸减水剂三类。
2.聚羧酸减水剂的技术要求:聚羧酸减水剂应具有一定的固体含量、液体外观、凝结时间、塑性保持率、减水率、坍落度保持率、干燥气泡负荷、氯离子迁移率等技术指标。
其中,凝结时间应符合建筑施工的工期要求,塑性保持率应在规定时间内保持一定的剂量,并保持混凝土塌落度的稳定性。
3.聚羧酸减水剂的试验方法:223-2017标准中详细介绍了聚羧酸减水剂的试验方法,包括固体含量的测定、液体外观的检验、凝结时间的测定、塑性保持率的测定、减水率的测定、坍落度保持率的测定、干燥气泡负荷的测定、氯离子迁移率的测定等。
这些试验方法可以帮助用户准确评定聚羧酸减水剂的质量和性能。
4.聚羧酸减水剂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标准规定了聚羧酸减水剂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聚羧酸减水剂应附有标志,标志上应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家的名称和地址、执行标准号等信息。
包装应符合运输和贮存的要求,保证产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到损坏。
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剧烈晃动、碰撞和阳光直射。
贮存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
总之,223-2017聚羧酸减水剂标准给出了聚羧酸减水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指导,有助于确保聚羧酸减水剂的质量和性能,并促进其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这些参考内容对于生产厂家、质检部门以及施工方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