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歌曲《过年》托班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7.34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园歌曲《过年》托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感受过年的欢乐氛围。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音准感和集体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过年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名称:《过年》2. 歌曲歌词: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熬一熬,里边放入红枣、莲子、花生、小米……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并能参与表演。
2. 教学难点:歌词中长句子的吐字发音和节奏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教学卡片、挂图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有利于幼儿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活跃气氛。
2. 新歌教学:a) 教师播放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b)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发音准确、节奏感强。
c)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歌曲,巩固学习成果。
3. 歌曲练习:a) 教师分组,让幼儿进行歌曲接龙练习。
b)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演唱,提高集体合作能力。
4. 创意活动:a) 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用动作、表情等表现歌曲内容。
b) 幼儿自由发挥,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过年的欢乐氛围。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次教学内容,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演唱歌曲,增进亲子关系。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歌词记忆、节奏感、音准感等方面。
2. 教师通过课后作业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的歌曲演唱情况及家长的参与度。
3. 学期末举办歌唱比赛,评估幼儿在歌曲演唱方面的进步。
七、教学延伸1. 开展关于春节的主题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春节的习俗和传统文化。
2.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增进亲子关系。
3. 邀请社区文艺工作者进行春节文化讲座,拓宽幼儿的视野。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幼儿的安全,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
幼儿园歌曲《过年》托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感受过年的喜庆氛围。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兴趣,锻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庭、亲朋好友的感恩之情,增进幼儿之间的感情交流。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名称:《过年》2. 歌词内容:主要包括春节传统习俗和家庭团聚的场景,如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过年》,了解春节习俗。
2. 难点:音准和节奏感的培养,感受歌曲的喜庆氛围。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过年》乐谱,录音机或音响设备,相关春节图片、视频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有利于幼儿活动。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引入主题(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春节的习俗,引导幼儿了解过年的喜庆氛围。
3. 学习歌曲(10分钟):a. 教唱歌曲《过年》,注意音准和节奏感,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唱。
b. 分组进行歌曲练习,鼓励每个幼儿积极参与。
4. 实践活动(10分钟):a.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团聚、贴春联、放鞭炮等场景。
b. 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过年的喜悦之情。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教师进行总结。
6. 结束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肌肉放松等。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其他关于过年的歌曲或故事,下节课分享。
2. 社区活动: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参加社区举办的春节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幼儿对春节习俗的了解、歌曲演唱能力、参与活动积极性等。
2. 评价方式:教师观察、家长反馈、同伴评价等。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 注重幼儿安全教育,如放鞭炮时的注意事项。
2024年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过春节》
一、教学目的
1.认识春节,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2.培养幼儿对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3.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节奏感。
二、教学准备
1.CD或其他音频设备。
2.扬声器。
3.音乐《过春节》的音频。
4.春节的相关图片或道具。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首先,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什么是春节,以及春节在中国的重要性。
展示相关图片或道具,并与幼儿进行交流讨论。
2. 引入音乐
播放音乐《过春节》,让孩子们跟着节奏摆动身体,熟悉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3. 学习歌词
逐句教唱《过春节》的歌词,帮助孩子们掌握歌曲内容,让他们渐渐能够跟上歌曲的节奏。
4. 合唱练习
让孩子们分组,练习合唱整首歌曲,调整节奏和声部,培养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5. 表演环节
安排孩子们表演《过春节》音乐,让他们展示学习成果,鼓励他们展示自信和表现能力。
四、拓展活动
1.给孩子们分发春节相关的图画,让他们进行涂色,并鼓励他们介绍自
己对春节的理解。
2.让孩子们拼装模仿春节特色活动的场景或物品,组织一场小型的展示
活动。
五、总结
通过这堂音乐课,让孩子们不仅认识了春节,还学会了一首春节音乐,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希望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继续保持对音乐的热情,并能够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文化。
教学目标:
1.学习唱响《过年》这首优美的中华民族传统音乐。
2.理解这首歌曲中所传递的节日气氛和中国文化的内涵。
3.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开发幼儿的音乐潜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1.播放一段中华民族传统音乐《花好月圆》。
2.询问幼儿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并引导幼儿描述歌曲中的情景。
3.介绍今天要学习的歌曲《过年》,并简单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二、学唱歌曲
1.播放歌曲,并让幼儿跟着节奏摇晃身体,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逐句教唱歌词,注意发音正确并重复练习。
3.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旋律鼓励幼儿进行模仿和创新唱法,让孩子感受到音乐的多样性。
三、理解歌曲
1.引导孩子聆听歌曲中的乐器声和合唱声,积极感受歌曲中的情感表达。
2.让孩子了解歌曲中所描述的传统春节习俗和文化内涵。
3.通过回答问题等互动方式,检查孩子对歌曲理解的程度。
四、创意表现
1.让孩子分角色表演歌曲中的情节,让孩子充分感受歌曲中所展现的生动场景。
2.利用舞台、道具等资源,进行多种形式的创意表现。
五、结束活动
1.进行总结性讲解,总结今天的活动内容和学习收获。
2.播放适合幼儿的音乐,放松身心,清除疲惫。
教学反思:
教学关注点: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讲,其音乐发展程度大多数还属于初期阶段,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简单易懂、讲解清晰,注重提高孩子的兴趣和参与度。
在教唱过程中,要让孩子自由发挥,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唱法,在唱歌和表演中激发他们的音乐潜力。
教学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让孩子强化所学内容,提高自我学习和反思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过年》教案(5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过年》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过年》教案1活动来源:新年过后,孩子们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有的说“过年的时候到处都很漂亮”、有的说“我过年穿的新衣服”、“我看了耍龙灯”、“我去钻了龙”、“我过年每晚都放了鞭炮才睡”……他们一边说着,还一边比划着。
有几个孩子干脆拿纸条学起了舞龙,其他孩子兴奋地又叫又跳。
有些孩子还问:“老师,人们为什么要过年呢?…‘老师,年是什么?”“过年为什么要舞龙灯呢?”等等,听到孩子们的议论和疑问,我想,“春节”是我们国家的最传统的节日,“过年”也有很多的风俗习惯,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春节这个节日的真正含义,了解“过年”这一民俗。
因此,我们设计了“过年啦”这一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1、感受中国传统的节日——“春节”,了解“年”这一民俗的传说。
2、体验舞龙带来的快乐,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为自己是中国人——龙的传人骄傲、自豪。
3。
通过舞龙活动逐步形成节奏感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小龙人》、《新年好》的音乐;舞龙课件;故事《年的传说》;布袋;各种辫子、彩条、布带等;一面鼓。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过新年,放鞭炮(玩一玩)(幼儿和老师一边做游戏,一边进入活动场地)儿歌:“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一边后踢步跳跃,二边拍手)砰!做开合的动作)二、教师故事讲述:《年的传说》(听一听)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这是为什么呢?听老师讲故事。
砰!砰!”(双脚跳跃转圈,双手有力地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三、师生讨论:认识“春节”和“年”——过“春节”的含义;“舞龙的意义,(说一说)(1)年是什么?年被赶走了,大家的心情怎样?(2)人们是怎样庆祝的?(3)在我们隆昌又是怎样庆祝年被赶走的呢?(4)小结:隆昌用舞龙的方式欢庆“年”被赶走!同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幼儿园歌曲《过年》托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感受过年的喜庆氛围。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兴趣,提高幼儿的音准和节奏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过年》,了解春节的习俗。
2. 教学难点:幼儿音准的把握和节奏感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歌曲《过年》音频文件、挂图、春节习俗卡片。
2. 环境准备:干净整洁的教室,适当的装饰,营造过年的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唱歌曲《新年好》,引起幼儿对过年的兴趣。
2. 新课教学:教师播放歌曲《过年》,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
随后,教师讲解歌曲中的春节习俗,如放鞭炮、贴对联、吃年夜饭等。
3. 歌词学习: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帮助幼儿掌握歌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挂图和卡片,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词中的习俗。
4. 歌曲练习: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练习,注意纠正幼儿的音准和节奏感。
五、作业布置1. 家长协助幼儿在家里练习歌曲《过年》,巩固所学内容。
2. 家长引导幼儿了解家里的春节习俗,与幼儿一起体验过年的喜庆氛围。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与同伴的互动情况。
2. 歌曲掌握评价:通过幼儿的歌唱表现,评价他们对于歌曲《过年》的音准、节奏和歌词记忆情况。
3. 习俗理解评价:通过问答环节,评估幼儿对春节习俗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七、教学延伸活动1. 手工活动:让幼儿制作春节装饰品,如剪纸、灯笼等,增强幼儿对春节氛围的体验。
2.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进行春节习俗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和感受春节习俗。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存在的问题,如幼儿对音准的掌握情况、对歌词的理解程度等。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九、家长沟通建议1. 向家长介绍歌曲《过年》的学习内容和春节习俗,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唱歌,增强亲子互动。
篇一:过新年音乐教案《过新年》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新年的由来和春节习俗,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能用欢快、活泼、明亮的声音来演唱《过新年》这首歌曲,体验孩子们过新年愉悦的心情。
3、认识打击乐器“鼓”、“钹”,通过节奏训练,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表演。
创编律动表现音乐情绪,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春节的基本习俗,并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过新年》。
2、能积极完成各项律动、参与表演。
教学难点:能正确演唱歌曲《过新年》,体会过年时喜悦和热烈的气氛。
教学准备:多媒体、鼓、钹、一、导入1、看动作猜一猜(教师表演鞭炮的动作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2、人们都在什么时候大鞭炮(看一看大鞭炮的画面,引出过新年)师:有位小朋友小朋友也在大鞭炮,轻笑朋友们看一看、想一想,他为什么要大鞭炮?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引出春联)小结:过年了,人们打起欢快的鞭炮,把心愿写在火红的春脸上来装扮自己的房子,希望来年能够吉祥如意!二、送春联熟悉歌词1、齐唱《新年好》师:今天的音乐课就让我们一起在教室过一个欢欢喜喜的春节吧!(播放鞭炮声及《新年好》音乐营造过年氛围)2、送春联瞧,我也为你们送来了一副春联呢!课件出示:上联:鞭炮声声锣鼓响下联:唱歌跳舞多欢畅!3、按节奏读春联(突出音乐课的特点熟悉音乐节奏)4、提出要求:读出节奏的强弱(课件对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加粗)5、为春联出横批(引出课题《过新年》)三、学唱歌曲《过新年》1、初听歌曲学锣鼓声(1)听出锣鼓声师:你们为春联取了这么好听的名字,他们高兴地请来两位好朋友,一起为你们演唱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听一听这两位朋友是谁?(2)介绍小锣和小鼓师:今天我把小锣和小鼓两位朋友也请到了教室,听一听先出场的这位是谁,它是这么唱歌的?你能模仿吗?(3)敲一敲小锣和小鼓的节奏(师引导学生演奏小锣和小鼓的节奏为歌曲锣鼓声做准备)(学生个别上台演奏敲击锣鼓声——食指和中指并拢在桌上演奏锣的声音——用双手拍激代替小锣的声音——分组演奏——全班齐奏)2、用锣鼓声为春联的歌声伴奏(1)二次听音乐分清锣鼓声的特点师:小锣和小鼓是这么配合春联的?春联和锣鼓谁先唱歌?(2)师唱歌曲,学生唱锣鼓声——师生反过来试一试(3)配合锣鼓动作及节奏边唱边演奏3、三听音乐:锣鼓和春联是用什么样的心情来唱歌的?(课件出示本课歌曲的歌纸,提示听的时候要认真、安静)4、教师范唱歌曲,学习难句(1)师初唱,听一听哪一句是唱得最开心的?(师边唱边演,动作提示:歌曲的末句)(2)学习歌曲末句前半句:幸福的生活甜呀甜又香!师:这么开心的音乐,你也来演一演唱一唱这一句吧!(3)学习后半句:锣鼓声师:这么好听欢快的旋律,小锣鼓是这么回答的?生:咚锵 |咚锵 0 |咚咚 |锵 0||教授方法:你能唱唱吗?(师我有两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更欢快?通过对比演唱帮助学生分辨,并提示休止符的作用)(4)一起用快乐的声音唱一唱这句吧!(5)加上锣鼓的动作唱一唱5、在旋律线中学唱歌曲(1)用课件出示歌曲的旋律线师:小锣和小鼓不仅歌声好听,它们还会画画呢!听一听,看一看它们的图画有什么特点?(根据歌声的高低、长短和快慢进行画画)(2)拿出手指和锣鼓一起画一画吧!(3)用你的歌声画出美丽的旋律图(学生初唱,师钢琴伴奏)(4)唱出歌曲欢快的感觉师:能把歌声再唱得欢快些吗?加快速度哦!(5)分组演唱歌曲(两组唱两组用双手伴奏——调换)(6)歌曲的伴奏中完整演唱(7)播放歌曲flash,带上锣鼓边唱边演,和人民一起欢度新年吧!6、背唱歌曲(1)锣鼓是调皮的小乐器,它要和大家玩个捉迷藏的游戏呢!瞧!你还能唱出它们的歌声吗?(掩盖锣鼓声,背唱)(2)增加难度背唱全曲(再次掩盖歌曲前半句歌词)篇二:歌曲《过新年》教学设计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音乐表演3、课时:1课时4、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二、教学课题与目标:教学课题:音乐表演《过新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唱歌曲,能熟练地演唱歌曲《过新年》,唱准音高和节奏;2、能力目标: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对音乐作品的创新能力;及敢于展示自我的能力;3、情感目标:能从歌曲中感受到欢快的情绪,并快乐的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天。
音乐教案二年级:如何指导孩子唱出《过年》的韵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过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除了热闹的场面,还有长辈对年幼儿童的贴心教导。
而对于小学生们来说,也有着过年的特殊课程,让他们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春节的习俗和气氛。
其中,唱歌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如何指导孩子唱出《过年》的韵味呢?一、了解歌曲的音乐特点我们需要明确这首歌的音乐特点。
《过年》属于一首优美的民歌,曲调相对简单,旋律也较为单一。
其中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是曲风古朴廉洁,富有浓郁的中国年味。
是这首歌的情感特点。
歌词中贯穿着中国年的传统美好愿望,即“弟兄和睦,姐妹相亲,平安快乐”的寓意。
二、练习歌曲的发音和节奏在学唱这首歌时,要让孩子们先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不断听、唱、记。
要注意训练孩子们的发音,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声音发音法,避免唱错了歌词,歌曲的整个韵味会受到严重影响。
节奏感也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教孩子们先学唱起伏不定的歌词,通过把握歌曲中的语调和音调,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歌曲的节奏感。
三、加强情感表达唱这首歌的关键在于情感表达。
要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首歌所传达的情感,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不断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情感,充分表达歌曲所蕴含的情感。
还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唱这首歌的快乐和幸福,让孩子产生情感共鸣,更好地表达歌曲所传达的感情。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我们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宣传片、图片等等,帮助孩子们感受过年的气氛。
还可以配合视唱练耳、声乐指导等综合方式,辅助教学,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学唱这首歌。
五、创造学唱歌曲的环境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还需要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感受到愉悦和自信。
我们可以设置一些简单而有趣的“比赛”,比如谁先将歌唱熟练等等,同时尝试给孩子们更多的表现机会,让他们放开喉咙,为过年渐入佳境的活动开头带来愉悦的氛围。
充分理解唱歌所表达的情感,指导孩子们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时机,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创造愉悦的学习环境,这些都是在指导孩子们唱出《过年》的韵味时需要关注的要点。
幼儿园歌曲《过年》托班教案设计意图:过新年是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十分高兴的大事。
如今,虽然新年还未正式到来,但在我们幼儿园已到处洋溢着热闹的新年气氛。
我们这些小小的托班宝宝也被这些情景和气氛感染了,他们也请爸爸妈妈带来一些新年布置的材料,甚至请来妈妈把我们教室里装扮得格外得漂亮。
有宝宝带来一棵新年树,于是,孩子们每天来到幼儿园后,总围在树旁。
他们用手轻轻碰着树上的装饰品,嘴里讲着“这个是红的,那个是黄颜色的……”,其中有一些小包装礼物状的东西,这些宝宝竟也饶有兴趣地猜着里面的东西”里面有糖的。
”“有玩具宝宝的”……孩子们对此兴趣十足,结合新课程中“新年树”的主题,我便设计了本次活动“过新年”。
活动中主要是引导幼儿在游戏与观察中感知新年礼物的颜色,在看看、讲讲、玩玩、乐乐中体验过新年的快乐。
活动目标:1、感知礼物的颜色,对颜色感兴趣。
2、体验过新年的快乐。
活动准备:礼物盒(红、黄、蓝、绿)若干、毽子(红、黄、蓝、绿)若干、新年帽若干、音乐磁带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师生每人戴一顶新年帽进教室)(教室地毯上放有好多大大小小,各种颜色的礼物盒)师:宝宝,过新年啰!看,新年老爷爷给我们宝宝送来了许多许多礼物,真高兴呀!二、观察交流:1、(围坐)师:宝宝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你最喜欢新年老爷爷带来的哪个礼物?(引导幼儿说出礼物的颜色特征)(幼儿可集体自由说说:也可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认一认)2、师:宝宝猜一猜,这些盒子里会有什么礼物呢?——幼儿自由猜想,老师肯定每一个幼儿的想法。
三、游戏分享:1、每个宝宝选一个小盒子,拆开看看小盒子里是什么礼物?——幼儿拆礼物观察宝宝拆盒的过程,适时地进行引导。
2、师:盒子拆开了,里面藏的是什么呀?(毽子)这些毽子是什么颜色的呀?(老师引导幼儿观察毽子的颜色,并讲出毽子的颜色)3、幼儿玩毽子师:宝宝,我们一起和毽子做游戏吧!(可采用多种方法分别玩各种颜色的毽子,如:抛毽子、顶毽子、踢毽子等)如:我们先找一个红颜色的毽子,“红毽子,红毽子,抛起来。
幼儿园托班音乐《过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感受过年的气氛。
2. 技能目标:通过唱歌、跳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集体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体验过年的快乐。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过年》的学习:让幼儿学会唱《过年》这首歌曲,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春节习俗。
2. 舞蹈动作的练习:教授与歌曲相对应的舞蹈动作,让幼儿在唱歌的进行舞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唱《过年》这首歌曲,并能够进行舞蹈表演。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符和节奏的掌握,以及舞蹈动作的协调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音乐播放设备、歌曲《过年》的乐谱、舞蹈动作图示。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方便幼儿活动。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让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活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活跃气氛。
2. 教学导入(5分钟):向幼儿介绍春节的习俗,引导幼儿谈论过年的快乐事情。
3.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唱《过年》这首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和音符,让幼儿多次跟唱。
4. 舞蹈教学(10分钟):教授与歌曲相对应的舞蹈动作,让幼儿分组进行舞蹈练习。
5. 总结与展示(5分钟):让幼儿总结今天学习的歌曲和舞蹈,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幼儿的参与和体验,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集体合作意识。
六、教学延伸1. 创意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过年的感受,可以是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
2. 家庭作业:教师可以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其他关于春节的歌曲或舞蹈,增加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教师可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的学习。
八、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评价幼儿在歌曲学习和舞蹈表演方面的掌握程度,以及幼儿在集体合作中的表现。
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和理解节日音乐的功能和意义;2.能够通过模仿和参与实际操作,掌握《过年》这首节日歌曲的歌词、旋律和动作;3.能够通过学习和表演这首歌曲,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录音机或者音响设备;2.音乐教材或指导教具;3.装饰画报、红纸、春节的相关物品等。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教师准备一些春节的相关物品,如红纸、年画等,放在教室或教学区的显眼位置,引起幼儿的兴趣。
2.教师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家过年的情况,了解他们对“过年”这个节日的认知和感受。
第二步:唱歌学习(15分钟)1.教师给幼儿播放《过年》这首歌曲的音乐,让幼儿先听一遍。
2.教师一边放歌一边带领幼儿一起拍手、跺脚、拍打教具等,表现出春节热闹的气氛。
3.教师分段教唱歌曲的歌词,让幼儿跟着学唱。
第三步:动作学习(15分钟)1.教师分段示范歌曲中的动作,让幼儿模仿学习。
2.教师反复练习每段动作,确保幼儿能够理解和掌握。
第四步:合作表演(20分钟)1.教师将幼儿分成几组,每组编排一段或一部分的动作和唱歌,准备表演给其他幼儿观看。
2.教师给予幼儿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完成表演的准备工作。
3.每个小组表演完后,其他幼儿可以鼓掌加油,教师给予肯定和评价。
第五步:反思总结(10分钟)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学习的内容,询问他们对《过年》这首歌的看法和感受。
2.教师引导幼儿展示他们自己的作品,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
教学延伸:1.给幼儿带来一些关于春节的绘本、动画和视频,深入了解春节的文化和传统。
2.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一起制作与春节相关的手工作品,如剪纸、贴窗花等,增加孩子们的参与感和创造力。
教学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幼儿对歌曲和动作的学习情况,检查幼儿的参与情况、掌握程度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幼儿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每个幼儿的潜力和特长,鼓励他们在表演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个性。
幼儿园托班音乐《过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过年的传统习俗,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
2. 技能目标: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过年》:让幼儿学会唱这首歌曲,感受过年的喜庆氛围。
2. 舞蹈动作:教授与歌曲相应的舞蹈动作,让幼儿在跳舞中体验节日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唱歌曲《过年》,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歌词的含义,引导幼儿用愉快的情绪唱歌和跳舞。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过年》乐谱,舞蹈动作图示。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足够的活动空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过年的传统习俗,引导幼儿谈论过年的趣事。
2. 学习歌曲:教师教唱歌曲《过年》,讲解歌词的含义,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唱。
3. 学习舞蹈动作: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引导幼儿跟着音乐一起跳舞。
4. 实践环节: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舞蹈表演,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节日的快乐。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总结教学内容。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耐心指导。
2.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意识。
3. 教学过程中,注意安全事项,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
4. 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价幼儿对歌曲《过年》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记忆、旋律演唱。
3. 观察幼儿在舞蹈过程中的协调性、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4. 通过家长的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于教学内容的实践和表现。
七、家园共育:1. 教师通过家长会、群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告知家长教学内容和目标。
2. 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唱歌、跳舞,创造亲子互动的机会。
幼儿园春节教案《过春节(音乐)》背景介绍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幼儿园教学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以音乐为主线,让小朋友们在欢快的音乐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心。
教学目标1.了解春节的由来和相关习俗;2.认识春节的主要文化符号(如春联、年画、灯笼等);3.学会表达对春节的祝福;4.能够在音乐中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气氛。
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过春节》•音乐简介:《过春节》是一首融合了中国传统的“春节音乐”元素和现代音乐的作品。
旋律优美动感,既保留了传统的中国元素,又带有现代流行的节奏。
•活动流程:1.老师放上《过春节》的音乐,让孩子们听一遍;2.介绍音乐中的乐器、曲调特点及所表现的春节气氛;3.孩子们跟着音乐节奏自由舞动,感受春节的快乐气氛。
2. 贴春联•活动流程:1.分发红纸黄纸、毛笔、颜料等制作工具,让孩子们自由发挥涂色;2.老师展示春联样板,让孩子们认识春联的基本形式,然后根据自己绘制的画,选用自己喜欢的祝福语书写春联;3.收集各位小朋友的春联,整理出漂亮的布景。
3. 制作年画•活动流程:1.准备彩纸、毛笔、颜料、剪刀等材料,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展开创作;2.教师介绍年画的起源、风格、制作工艺等相关知识;3.收集各位小朋友的年画,整理出漂亮的布景。
4. 灯笼制作•活动流程:1.准备彩纸、剪刀、胶水、铁线等材料,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创作;2.教师介绍灯笼的历史、种类、寓意等相关知识;3.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制作,最后集体摆放灯笼,共同构建一个温馨欢乐的春节氛围。
教学反思整节课的方案设计主要以音乐为主线,通过舞动的节奏,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欢乐气氛,同时有规律的音乐音节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课程设计中,鼓励孩子们各显其能,自由发挥创作,从而达到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和启发。
同时对于传统文化的知识点进行了简单生动的介绍,让孩子们在轻松欢乐的气氛中,渗透了传统文化和节日精神的基本常识。
过年歌大班教案7篇教案的多样性设计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详细的教案能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有条不紊,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过年歌大班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过年歌大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观看图片,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春节)的热闹气氛,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与认识。
2、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自己的意愿绘画过年的快乐场景。
3、激发幼儿向往新年新气象的愉快心情。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有关过年热闹气氛的图片、绘画工具、教师范画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天气渐渐凉了,转眼呀冬天就要到了,冬天带给小朋友最难忘的是什么呀?(堆雪人、打雪仗、放寒假等)冬天的到来也预示着我们就快要过年了。
师:过年了,小朋友在过年的时候都会干些什么呢?(收红包、包饺子、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等)二、观看图片,找一找过年印象深刻的愉快场景师:下面呀,就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看一些图片,看看过年了,图片上的小朋友是不是也做了跟我们一样的事情?(教师根据自己提供的图片简单叙述)示范与创作三、示范与创作根据小朋友的意愿,绘画过年的快乐场景师:老师知道小朋友呀过年的时候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收压岁钱,还有放鞭炮了。
那么,小朋友想不想用自己的画笔把这快乐的时光画下来呢?那就跟着老师一起画一画把!师:冬天特别的寒冷,小朋友都带上了暖和的帽子,然后是头,五官。
因为点鞭炮的时候是侧着身体的,所以我们要画出侧面的小朋友;手上还拿了一根长长的竹竿,上面挂着一串长长的鞭炮,我们可以在鞭炮的下面画一些像云一样的形状,这样看起来,鞭炮就像爆炸一样;最后画上腿以及衣服的花纹;还有的小朋友收到了红包非常的高兴,奔跑着向别的小朋友炫耀呢。
这个奔跑着的小朋友是正面的,还是一样,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画出正面小朋友的头及五官,奔跑的动作有一点点难度,手跟脚同时张开,手上拿了一个大大的红包,最后画上衣服的花纹。
幼儿园托班音乐教案:过年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并了解和感受节日的气氛和内容。
2.帮助幼儿理解春节中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
3.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和节日意识。
二、教学准备1.《恭喜恭喜》、《贺新年》等节日歌曲。
2.一些和春节相关的道具,如红包、窗花、灯笼等。
3.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和手语。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步:春节习俗介绍通过介绍春节的来历、民间传说、除夕、拜年等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可以让幼儿了解春节的重要意义和内容。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年龄、认知水平进行相应的讲解,让幼儿能够简单易懂地理解春节的民俗文化。
第二步:学唱春节歌曲教师给幼儿讲解和演唱春节歌曲,并引导幼儿模仿,学习歌曲并加以理解。
可以分别教唱《恭喜恭喜》、《贺新年》、《喜洋洋》等春节经典歌曲。
在学唱过程中,教师要重点指导幼儿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以及歌曲所表达的意义。
第三步:制作窗花、灯笼等与春节相关的一些道具,如窗花、灯笼等,都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元素,可以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让幼儿亲身参与其中,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春节的认知。
第四步:编排舞蹈表演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行为特征,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和手语,让幼儿模仿演练,并编排成一段简单而富有节日氛围的舞蹈,为春节增添更多的欢乐气氛。
四、教学方法1.言传身教法:老师通过讲解、演唱、示范等方式传授知识。
2.游戏化教学法:采用游戏、玩耍等方式,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3.听说结合法:将听、说、读、写等语言功能有机结合,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视觉感官法:通过幼儿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和感受教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1.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等因素,选择恰当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更富有趣味性和针对性。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与幼儿互动,鼓励幼儿参与,让幼儿在积极参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幼儿园托班音乐教案:过年背景过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国家法定节假日。
对于幼儿来说,通过过年习俗的学习和体验,可以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情感交流能力。
音乐是幼儿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幼儿良好情感的一种手段。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篇幼儿园托班的音乐教案,以过年为主题,组织幼儿参与到过年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体验中来。
教学目标•认知过年的由来和意义•了解和掌握过年的一些传统习俗和民俗文化,如贴年画、挂灯笼、包饺子、放鞭炮等•发现和欣赏过年音乐中的美,培养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接受小组合作的训练,发扬团队合作、互助友爱的精神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步:学习歌曲选择一首形式简单、易学易唱的歌曲,如《恭喜恭喜》,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
教师可以通过鼓掌、喊口号、分组练唱等方式,让幼儿更加感受到音乐的欢乐和活力。
同时,在学习歌曲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歌曲内容,逐渐向幼儿介绍贴春联、挂灯笼、包饺子等过年习俗。
第二步:制作乐器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让幼儿制作简单的乐器,如手拍、铃铛、鼓等。
教师可利用材料和媒介,提高幼儿对乐器的认知程度,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第三步:演奏表演安排幼儿分组,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指定的歌曲,配合制作的乐器,进行舞蹈表演和演唱。
在表演中,让幼儿感受到音乐和舞蹈的和谐,培养幼儿对音乐表现和创新的能力。
第四步:课堂反思通过课堂反思,让幼儿逐步领会到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反思自己的表现和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自我鉴定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重视幼儿意见的反馈,设法满足幼儿愿望,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他们充分感受音乐的乐趣和快乐。
教学评估通过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小组合作情况、成果展示和反思的过程,对幼儿的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同时,教师也要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为幼儿园音乐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过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节日之一,是培养幼儿爱国情感和文化自觉的重要时期。
幼儿园春节教案《过年了》一、教学背景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全民欢庆的日子。
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第一站,在这里,幼儿可以感受到浓郁的节日气氛,了解年节的传统文化。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了解春节文化,促进其中华文化认知,我们特别设计了《过年了》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1.了解春节的由来和习俗;2.认识春节相关的物品、食品;3.通过游戏等形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1.师生互动问候;2.引导幼儿们回顾印象中的春节,问:“你们过春节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二)感知1.向幼儿们介绍春节的起源和意义,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感知;2.引导幼儿们通过五官、肢体感知春节相关的物品,如:爆竹、春联、红包等。
(三)认知1.向幼儿们介绍春节习俗,如:除旧迎新、添福加寿等;2.通过游戏等形式,让幼儿认知春节相关的物品、食品。
(四)表达1.鼓励幼儿自由创作,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节;2.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在春节期间的社交场合中的语言表达。
(五)反思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和活动,表扬幼儿的表现,并指出需要加强的地方,以便下一步的教学改进。
四、教学活动1.观看视频:介绍春节的Meaning;2.有趣的闹年活动:比赛谁做得更快、谁抢到的红包最多、谁跑得快等;3.绘画活动:让孩子们自由创作,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节;4.角色扮演: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在春节期间的社交场合中的语言表达。
五、教学评估教师对学生进行口头评价,评估学生以下能力:1.学生能否理解春节的起源和意义;2.学生能否通过五官、肢体感知春节相关的物品和习俗;3.学生是否能够认识春节相关的物品、食品,了解春节习俗;4.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情况。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游戏、绘画、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了春节的相关知识。
孩子们在互动中感受到了节日的欢乐和祝福,增进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
幼儿园歌曲《过年》托班教案
设计意图:
过新年是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十分高兴的大事。
如今,虽然新年还未正式到来,但在我们幼儿园已到处洋溢着热闹的新年气氛。
我们这些小小的托班宝宝也被这些情景和气氛感染了,他们也请爸爸妈妈带来一些新年布置的材料,甚至请来妈妈把我们教室里装扮得格外得漂亮。
有宝宝带来一棵新年树,于是,孩子们每天来到幼儿园后,总围在树旁。
他们用手轻轻碰着树上的装饰品,嘴里讲着“这个是红的,那个是黄颜色的……”,其中有一些小包装礼物状的东西,这些宝宝竟也饶有兴趣地猜着里面的东西“里面有糖的。
”“有玩具宝宝的”……孩子们对此兴趣十足,结合新课程中“新年树”的主题,我便设计了本次活动“过新年”。
活动中主要是引导幼儿在游戏与观察中感知新年礼物的颜色,在看看、讲讲、玩玩、乐乐中体验过新年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知礼物的颜色,对颜色感兴趣。
2、体验过新年的快乐。
活动准备:
礼物盒(红、黄、蓝、绿)若干、毽子(红、黄、蓝、绿)若干、新年帽若干、音乐磁带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