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旅游介绍

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旅游介绍

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旅游介绍
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旅游介绍

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旅游介绍

坚定文化自信,奋力推进新时代文化繁荣兴盛;传承中华文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以下是职场范文网整理的两份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旅游介绍,欢迎大家查阅!

篇一陕西袁家村

袁家村位于中国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坐落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北面的举世闻名的唐太宗李世民昭陵九嵕山下。周边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距袁家村一公里的唐太宗昭陵是全国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园。袁家村现已形成以昭陵博物馆、唐肃宗建陵石刻等历史文化遗迹为核心的点、线、带、圈为一体的旅游体系。

1993年,袁家村成立了农工贸为一体的集团型企业袁家农工商联合总公司。目前,袁家村有400多口人,村资产已达到1亿多元。

走进村子,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幅幅近似于原生态的农家生活画面。使游人恍惚中有种穿越时空之感,仿佛回到了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

走进古朴典雅的小巷,两边店铺林立,作坊鳞次栉比。有油坊德瑞恒、醪糟坊稻香村、豆腐坊卢氏豆腐、辣子坊天一阁、面坊五福堂、茶坊童济功、醋坊五

味斋、布坊永泰和、药坊同顺堂......醋坊中,一坛坛、一瓶瓶手工酿造的纯粮醋,散发着诱人的清香;面坊中,兴致勃勃的游人饶有趣味的推动着沉重的石磨,白白的面粉缓缓地溢出来;布坊里,满面沧桑的老妈妈坐在古老的织布机前细心地织着漂亮的土布;油坊中,那巨大的老木制成的榨油器令人叹为观止;药坊中飘出的淡淡药香若有若无地在鼻间萦绕……踩着脚下仿古的青石板,欣赏着颇具关中风味的明清式建筑。

出了古巷,走进"现代巷"。只见宽敞的街道两旁松树顶天立地、郁郁葱葱。松树后边是两排整齐的楼房。这些楼房既有现代气息,又有古代风格。门面都是仿古建筑,砖木建构,雕梁画栋,非常气派。里面则古今结合,设备齐全。家家都是农家乐,户户窗明几净、厨香萦绕。即使是刚用过餐的游人此时都会食欲大增,忍不住要尝一尝袁家村的绿色食品!

时至今日,这个村还没有包产到户,照样是社会主义的"大锅饭"。一切事宜都是由村委会带领大家去操办,甚至村民娶媳妇都必须经过领导审批。

如今,这个村正朝着环保、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转变,村委会一班人正带领全体村民大力开发无烟工业、旅游业,创建民俗、民风体验一条街。用民俗一条街来集中展示关中农村自明清以来村民生活的演变过程。这条街也就成了一本关中民俗演变的历史书!

篇二南安梅山镇灯光村

国庆节前夕,我们驱车来到了南安市梅山镇灯光村,竖立于村路口“灯光欢迎您”的指示牌,告诉你目的地已经快到了。

从进村的路口开始,每隔几米的路灯上就悬挂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还有一排排整齐的楼房,两旁的树木随风摇曳,好像在欢迎你的到来。

有国才有家。国庆期间,这个小村庄成了“国旗村”,一户人家一面国旗,凝聚一个村庄的人心,掀起全民爱国的场景,引领村庄蝶变。

如今的灯光村,红色已成为这个村庄的主旋律。村里高扬的五星红旗,不仅是灯光村独特的精神标识,更是老百姓最朴素的信仰。村里举行悬挂国旗活动,是对村民的爱国主义教育,让村民对国旗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是村民们送给祖国最衷心的祝福。

走进灯光村,作为全省首个“智慧农村”项目的受益者,灯光村通过整合广电网络云平台、互联网和家居智能化终端,让村民享受到城市里的便捷,同时也让村庄的生活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会发现免费的WiFi信号全村覆盖,“智慧灯光”微信公众号的二维码被贴在醒目的位置,扫码即可了解村里的各项信息。灯光村拥有农村中少见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在村部前和村部路口各设有一个公共自行车点,群众扫码即可骑行。

值得一提的是老少同乐园,对青少年来说,这里有乡村中罕见的科技乐园,科技活动室内摆满模拟机床、乐高益智积木、各种物理原理演示仪等设施,为青少年提供趣味益智活动场所。

走进灯光村,智慧公厕,智慧视频监控安防中心,智慧党群直播教室,智慧党建展厅,“智慧灯光”项目展厅,智慧调解室,智慧灯光彰显的高科技应用随处可见!

走在灯光村的木栈道新时代文明宣传长廊上、漫步在休闲广场、欣赏着户外显示屏,相信这是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所向往的。

还有就是近年来新建成的灯光村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以及灯光村慧民百姓书房。这里的藏书超过1万册,政治、文学、历史、经济、儿童读物等书籍应有尽有,无论什么年龄阶段的读者都能找到合适自己阅读的书籍。

纵观这里的百姓书房,古色古香的格调,温馨舒适略带小资的情调,在弥漫的书香中品书阅读,舒缓生活节奏,这样的随意自在赋予百姓书房特殊的服务功能。

同时,老人们更注重的是依托村卫生所建设的健康小屋,他们可以在这里免费体检,测量血压、血糖等,检测结果系统会自动记录、保存在电子健康档案里,

方便老年人复检。

灯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江川介绍到,“智慧灯光”项目分为村居、家庭、个人3大版块,以手机、电视机和微信公众号作为互联互通的载体。

其中,村居模块则是将村务、财务、党务公开,随时随地接受监督;家庭版块包括家庭监控在内的智慧家居、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个人版块包括智慧健康、信息发布、电视收看等。通过电视机、手机、计算机、户外显示屏的全覆盖,老少中青各群体的可参与,灯光村的生活更敞亮了。

域内有高金庙、资安堂、龙凤宫等多座寺庙。站在高金庙门口,放眼望去一片都是绿油油稻田,引来成千上万的白鹭栖息休养。它们成群结队忽而在稻田上空盘旋飞翔,忽而落在稻田中捕食,生态稻田胜似“湿地公园”,成为白鹭最喜欢的栖息地。

看到这如诗如画般的景色,相信都会喜欢的,在高金庙周边,建设有园林景观、健身器材、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目前已成为附近村民们日常主要有活动场地,也是群众活动比较频繁的一个好去处。

还有三个可供乡村休闲旅游的水库,那波光粼粼的水波,碧绿清澈的水,四壁是连绵不断的群山,时而从远处传来几声鸟的鸣叫让水库显得更加幽静。

乡镇建设美丽乡村工作总结

乡镇建设美丽乡村工作总结今年以来,我市按照“一市一品牌,一县一主题,一路一特色,一村一景致,一派好风光”的工作要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展顺利。以下是由聘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阅读。 为贯彻落实南办发〔XX〕5号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的工作任务。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抓紧布置相关整建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现将上半年总结报告如下: 一、制定方案,成立机构 结合本镇实际情况,制定了《忍水镇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以镇长黄兴文同志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岳军、副镇长杜超同志任副组长,各办、站、所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统筹美丽乡村建设的协调、指导、推动等各项工作。 二、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工作任务 1、确定了本年度创建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并于XX 年4月3日下午召开全镇动员大会,将实施方案下发至各村委会及辖区各驻镇单位,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总体部署,发挥政府主导和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全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我镇各村分别相应召开了美丽乡村建设动员会。成

立以村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两委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将责任层层落实,保证实施到位。重点加强了对全村范围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具体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时间安排表和明确任务目标。落实专人,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经费,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各村委会、辖区各重点单位采取组织召开党员干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方式,就创建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通过广播、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多种方式深入宣传发动。在9个村委会、镇政府所在地、人口聚集区等地方悬挂了30余条宣传横幅。各村、组干部入户宣传,发放宣传资料320余份,张贴标语170余张,让全镇干群了解和参与美丽乡村共建,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文明意识、卫生意识和道德意识。 四、明确创建目标,稳步推进实施。 1、按照XX年全镇重点建设程扁、黄河、陈湾3个美丽乡村启动村,同时其余各村要抓好美丽乡村前期相关建设工作任务。针对3个村存在的村容村貌脏、乱、差现象,于4月15日,组织了全镇干部、村两委成员近60余人,对3个村主要道路、对新勉公路沿线、公共场所等地集中整治进行了全面的环境卫生整治。筹措了XX元资金,在公路沿线新添置了6个垃圾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紧接着,张营、汪

特色小镇的规划与开发

特色小镇的规划与开发 到2020年,我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批示:“抓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对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各地对特色小镇进行了大量探索,做出了一些成绩。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委明确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 那么,如何搞好特色小镇的规划与开发? 我想结合自己10多年来对国内外特色小镇研究和策划设计实践,谈谈如下体会: 一、什么是特色小镇? 我认为:特色小镇,就是有特色的小地方。“有特色”主要是指产业有特色,不管是制造还是服务,也不管是文化还是旅游,其实都是产业,都必须有特色;“小地方”主要是指有一定数量的人口,集聚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地理空间上。这个空间不一定就对应某个行政区划,但在这个空间里活动的主体,一定有极为紧密的经济、社会和人文的联系。由业而聚人,由人而兴文,由文而引游,最后自然地、历史地发展成为一个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的有机体,生态、生产、生活有机融合的生态圈。 大如小城,小如街市,远离都市繁华,却不乏市井里弄的韵味,虽偏居一隅,却从不乏人气,这是世界各地特色小镇留给乐游者们的最深印象。由于特色小镇设施齐全、景色动人,又各自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它作为一种人类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呈现的同时,它还被视为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形态,备受青睐,引得游人纷至沓来,乐而忘返。小镇强劲的旅游功能及由此带来的自身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二、开发建设特色小镇的独特意义 特色小镇的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尤其是在目前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将

镇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简介

镇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简介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xxx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简介 今年来,我们紧抓xxx的机遇,积极打造xxx的目标,按照“净化先行、绿化跟进、硬化基础、美化提升、亮化增色”的思路,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镇域镇貌新发展,农民生活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 一是高标准整治环境卫生。投资200万元,组织xx公路沿线xx个村整村联动集中整治,群众投劳3万余人次,出动车辆1万余台次,搬运砖块300余万块,平整土地80余亩,清理垃圾2万余方,拆除厕所、违法建筑560座,硬化道路2 公里,xx、xx、xx村安装路灯58盏。对xx路和主干公路沿线的130户群众实施了土墙换砖墙和门头改造。同时组建了40名保洁员队伍,公路沿线放置垃圾缸70个,购置垃圾桶70个,配备保洁车22辆,各村建设了垃圾屋,制定了村规民约和环境卫生公约。 二是高品位建设文化墙。按照“一村一特色、一墙一风景”的原则,突出“xxxx”这一主题,主要宣传“农耕文化、湖山美景、苹果产业、文化娱乐、孝道文化”等正能量,投资100万元,建设文化墙2.2万平方米,人工手绘墙体画280副,把文化墙体建成群众欢迎的政策明白墙、科技指导墙、文化传承墙、美德教育墙、环境美化墙,提升群众生活的品位。 三是高起点建设绿色长廊。投资230余万元,从xxx村到xx村15公里U型旅游环线建成绿色文化长廊,栽植各种花树22万余株,其中雪松2510株、红叶李1100株、黄杨球600株、冬青球2376株、大叶女贞500株、单枝冬青20万枝,种植三叶草6000平方米,建设花坛1.2万平方米,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建成xx、xxxx、个重点示范村。

特色小镇6大盈利模式分析

特色小镇6大盈利模式分析 特色小镇,作为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它是一个集合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之功能于一体的一个新型部落体,是以产业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相互融合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的一个特定区域。特色小镇的开发与建设绝不是单一的项目,它是综合产业链体系。在这条产业链体系之上,如何盈利一直是众人关心的问题。特色小镇能够作为创新平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信息、环保、健康、旅游、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速产业升级;也能通过大型集团企业长期投资、吸引聚集特色产业、改造历史经典产业等方式推动产城融合、产城互利,改造、改进当前我国小城镇的面貌。 据统计,第一批特色小镇中部分小镇的平均投资额达65 亿元(浙江省规划每个特色小镇投资原则上不低于50亿元),按照住建部规划,到2020 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的小镇,那么到时候总投资将远超万亿。根据各地方政府出台的特色小镇建设规划,到2020年特色小镇总计建设1900 个左右,按照省份、经济条件等具体细拆,总投资至少4.8 万亿元。 六大盈利模式 一、工程收益-建造收益是开发的前提 这里主要是指土地整理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工程建设收益。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公共道路、供电厂、供排水厂、供热网络、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学校、医院、公园、广场、文化体育设施、综合服务区、游客接待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 如华夏幸福受政府委托对小镇范围内的土地进行统一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并进行适当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变毛地为熟地后,通过政府回购,获得盈利。 二、土地升值-区域开发是小镇开发的基础和核心 这里主要指一级开发,也就是由政府主导的方式。

特色小镇的发展成熟必将带来周边土地的溢价,政府通过土地财政可以获得大量收入。 除了这些财政收益以外,特色小镇将为地方带来更多无形的收益,如城市环境的优化、民生的改善、城市影响力的提升、产业生态圈的形成、就业增加和更多高素质人才的聚集等等,这些难以用金钱衡量的社会经济环境改善,是政府大力推动特色小镇开发的重要动力。 以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为例,该小镇根据金融人才国际化、精英型的特点,坚持市场化运作、产业链招商、生态圈建设的模式,通过联合政府性行业组织、龙头企业和知名中介,开展海内外招商及合作业务,快速推动私募金融集聚发展,一批涵盖股权投资、商品期货、固定收益等方面的金融精英汇聚小镇。自2015年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正式揭牌之后,已经有1000多家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在小镇注册,资金管理规模达5800亿元(约合840亿美元)。由于一般的基金公司都可以得到30%的税费补贴,更增加了其吸引力,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现在已然成为上海、北京和深圳之外中国最大的对冲基金聚集地。2015年税收超过4亿元,而2016年第一季度税收就超过了3亿元,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其与杭州云栖小镇一样都是由政府主导开发和经营环境,通过特色产业(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以对冲基金为主导产业,云栖小镇以云计算为主导产业)培育、主导产业企业聚集、产业优惠政策和优质环境塑造,使小镇经济迅猛发展,税收猛增,并带动小镇及周边土地的溢价。 三、房产收益-房地产是产城,一体化中必需的蛋糕 这里主要指二级开发,即企业通过地产销售和自持物业经营获利。包括工业地产租售、居住地产租售、商业地产租售、休闲地产租售。 虽然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以地产运作的理念去打造小镇是为人排斥的,从企业角度来看,这的确是一个快速实现投资回报的模式,且通过特色小镇政策可以获得土地,这也是不少房地产等开发商进入特色小镇开发的原动力,因此这也是一种较为重要和普遍的盈利模式,更多的是由地产商或地产主导的投资商操盘,在开发地产的同时,配套度假型项目实现盈利,由于休闲度假市场和传统商业地产之间存在利益博弈和磨合,所以这类小镇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阿那亚是此类型的典型代表,通过地产销售以及后期多元度假活动业态消

乡村振兴与特色小镇建设产业融合研究

乡村振兴与特色小镇建设产业融合研究 发表时间:2019-09-11T15:49:30.0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作者:胡利芬 [导读] 摘要:党的十九大做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特色小镇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经,特色小镇的兴起同时也是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4 摘要:党的十九大做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特色小镇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经,特色小镇的兴起同时也是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由之路。从特色小镇发展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乡村振兴与特色小镇建设产业融合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特色小镇;产业融合 1特色小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要素和分工的欠缺。 要素禀赋是分工专业化的基础。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分工产生的基础进行了深刻分析:分工并非人们自然衍生的智慧抑或政府干涉产生的结果,而应该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这一自然行为的结果。但是,许多特色小镇的要素极其匮乏,绝大部分乡村的主导产业是农业种植,无法深入挖掘特色小镇的“特”字内涵,二三产业基础不牢固无法为特色小镇提供相应的现代化服务,如交通、供水、供电以及网络提供等方面。产业链各个阶段的企业没有充分的互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的层次网络。集聚经济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经济没有体现。 1.2空间邻域内产业个体的排斥现象。 特色小镇特色产业下的各个企业存在竞争大于合作现象,产业内部组织松散,甚至根本未形成组织,更不要谈合作了。许多企业盲目跟风,但更多的是互损而不是共赢。由于企业从特色小镇的集聚效应中获利是不均等的,出现龙头企业不倾向于和小企业集聚,而小企业倾向于集聚;龙头企业倾向于和同类型企业集聚,小企业倾向于集聚在龙头企业附近。导致龙头企业缺乏带动和辐射能力,小企业也干脆进行偷工减料、仿制、低价出售等不正当的竞争行为。 1.3消费集聚而不是产业聚集。 由于新兴产业小镇缺乏基础,容易停留于表面,旅游观光、历史文化小镇容易避实就虚,倾向于直接利用小镇现有的产业资源,而非结合产业进行创新建设,到最后就是没有产业集聚。事实上特色小镇的支撑点和落脚点就是产业集聚,一味地强调环境、旅游、文化等,而忽视了特色小镇的“特”字和具体的产业创新。如,许多的人文历史和主打环境的小镇,未能以真正的内涵吸引消费者进行消费,无法实现产业的创新,而这些所谓的特色小镇在本质上和一般的景点同质化,与特色二字相去甚远。这些实质上的非产业集聚最终都会因为没有核心竞争力,而失去吸引力和市场。 1.4产业配套措施落后 交通压力大,建筑物粗制滥造,消费品结构单一,劣质施工。住房条件差、卫生状况差、水电等供应系统不完善,导致游客体验差。创意差、设计粗、品位低,体现不出文化品位和地方特色。有些单纯模仿、复制克隆,以至于主题雷同、题材重复,使游客在大量的赝品面前审美疲劳,缺乏吸引力。不同的特色小镇有不同的产业系统,相关部门不能用一把尺子对所有的小镇进行绩效考核。同时,不同的小镇内部的管理制度也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本地产业的特殊性,进而制定相关的规章条例,不能一以贯之。 2乡村振兴与特色小镇建设产业融合措施 2.1打造主导产业,塑造发展支柱 主导产业的繁荣是特色小镇生计的基础,也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基础。立足地域特点,精准把握主导产业,从主导产业出发打造完备产业链,逐步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这些成为本土居民的生计保障。当前特色小镇的建设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农业型小镇;二是产业型小镇;三是旅游特色小镇。由于各乡镇或街道产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特色城镇的产业发展必须定位精准,错位竞争,不能一哄而上。这些小镇不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而且其产业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成为当地居民的重要生计来源。 2.2促进业态融合,推动整体发展 特色小镇建设通过就地城镇化方式提高了当地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了生活质量。在原有产业集中至聚集过程中,通过发挥小镇的载体作用发展特色产业,注重与乡村特色风貌相融合,优化各类高端要素的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以农业为主的特色小镇,要从信息、经济、金融、旅游、环保、健康和时尚等新产业及历史经典产业中,选择最有基础、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来建设发展。为寻求高附加值,必须对特色小镇产业链进行高起点打造,发展高端产业、转型传统产业、产业链向两端不断延伸并与其他产业相融共生。比如,文化旅游型小镇可以尝试融入特色农业、健康养老、旅游休闲等产业,在强化主导产业的同时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本土居民增收创造了更大的空间。此外,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必然践行绿色理念,设定生态红线和研究生态的承载能力。 2.3融入地方文化,助力乡村治理 特色小镇建设是重构农村社区的过程,还需注意小镇的文化元素与当地的乡土民情相结合,一方面社会文化融入到小镇产业发展之中;另一方面小镇的建设、运营和管理经验提升了农村社区的治理水平。在当地的民风民情和地方文化基础上建设起来的特色小镇体现出就地城镇化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赋予小镇以独特的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首先,将优秀文化元素融入特色小镇创建全过程。很多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其特色小镇打造特色产业的同时,要特别重视文化的保护、再造与传承。最终使小镇形成自己的人文标识,让小镇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继续滋养民风民情;其次,通过特色小镇运营改善乡村治理。一是充分运用特色小镇先进的基础设施,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乡村生产生活的便利化、现代化。二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使其成为农村社区治理的新型主体。三是在特色小镇创建中,改良传统民风,宣传现代法治知识,形成以自治基础,结合法治和德治的特色小镇治理体系和乡村社区治理体系。 2.4落实服务型政府职能,为特色小镇发展保驾护航 (1)为小镇建设提供物质支持。当地政府在小镇建设初期要指派专业人员进行考查,确保建设方案的合理有效,为小镇提供资金、人才和技术上的支持,为特色小镇做广泛的宣传和要素动员。政府要为小镇的产业发展提供各种优惠政策来扶持其发展,帮助小镇打造产业链和关系网,帮助小镇的产业建立宽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关系。为小镇的进一步发展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人才和各种技术。(2)妥善处

生态旅游特色小镇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旅游特色小镇可行性研究报告随着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的过渡,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等传统旅游形式与现代休闲娱乐相结合,使城镇旅游焕发新的活力,这类旅游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和开发潜力。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基本背景 (一)项目范围 项目区域南与湿地保护区隔水相望,东距XX市中心20公里,北至G205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可建设用地:约19.1平方公里。 (二)研究内容 按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要求,本项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背景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依据;项目建设条件分析;旅游市场现状及预测分析;项目建设的内容和规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进度安排;项目组织运作;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项目的生态效益分析及评价。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与意义

XX旅游特色小镇项目的建设是生态环境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的需要,是旅游景区发展到的必然趋势。小镇的建设直接带动当地人文氛围的活跃,带动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旅游外部经济的发展,对于地方旅游与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是能进一步提升XX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吸引力,为壮大XX市域旅游提供强有力的支撑,XX旅游特色小镇项目以人居、养生文化为主题,湿地生态环境为特色的,将后现代主义与自然主义从风格上融合,是以商务、度假、居住及景点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地产项目,在旅游由长线旅游向中短线以及郊外旅游的趋势下,本项目能为XX市城郊的重要休闲度假基地。 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新型城镇更快转向特色与专业城镇和现代化城镇意义重大,该项目的开发要摆脱单纯景点建设的套路,将区域所有资源纳入旅游资源体系,构建特色旅游区域,形成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吸引,通过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通道开拓,形成旅游深层次开发,突出以旅游带动主导产业的优势产业,强化房产、休闲、渔业、旅游等各行业在产业链中的连带关系,从而强力带动村镇的城市化进程。 三是能迅速集聚人气,实现城镇的中心化和整体土地价值的升值,将景区开发深化为区域发展的策划思路对于处在城乡结合部的旅游区也具 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城乡结合部的开发区既有乡村的自然环境,又有城市的生活便利,如果借区域旅游开发进行新镇完善功能的建设,利用城市扩张的大环境,迅速打通产业链,打造有特色的旅游新镇。

乡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乡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xx美丽乡村是安徽省20xx年度省级中心村,位于郭庙镇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6公里,有260户居民,1003口人,耕地1260亩,其中土地流转860亩,主要产业有西瓜、草莓、薄荷等,经济效益明显,居民收入快速增加,群众生活富足,乡风文明,环境清洁,美丽乡村建设基础扎实、群众拥护。 二、主要做法 明确思路,科学规划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先行,在建设之初,郭庙镇党委、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的标准要求,聘请xx县规划局技术人员多次现场测绘,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全面征求群众意见,集思广益,编制了高标准规划方案。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成立了由郭庙镇党委书记xx任组长的xx美丽乡村建设指挥部,抽调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具体负责,村三委班子、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积极参与、齐心协力,为美丽乡村建设献计出力,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尚书记高度重视,每周召开一次推进会,现场协调、指导、督促,发现问题及时研

究解决,确保了美丽乡村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 创新机制,群众参与 建设美丽乡村,群众是主体,全民参与是关键。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聘请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担任义务监督员,确保了工程质量,在庭院整治方面,我们向村民发放倡仪书,每周开展一次清洁、最清洁户评选,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对评选最清洁的户,采取以奖代补的措施,提升了居住品味。在垃圾处理上,聘请卫生保洁员和垃圾清运员,户户配备垃圾筒,实行户收集村处理,达到了村庄整洁效果。在乡风文明方面,我们根据xx庄实际,制订了村规民约,大家共同遵守,每月开展一次张西好人评选活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我们郭庙有一位盲人教师--郭岳,去年12月被评为“安徽好人”。 产业发展,助力脱贫 近几年,xx村西瓜产业迅速发展,仅xx村西瓜种植面积已超过1500多亩,亩均纯收入在6000元以上,另外,草莓、薄荷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土地流转率在70%以上,我们注重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为贫困群众提供技术指导和就业岗位,千方百计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三、取得成效

2017年房地产行业特色小镇分析报告

2017年房地产行业特色小镇分析报告 2017年6月

目录 一、中国城市化已进入大城市+特色小镇的发展阶段 (4) 1、大城市+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有望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4) 2、特色小镇追求“小而美” (5) 3、浙江是特色小镇的发展先驱 (6) 二、政策积极扶持,已公布第一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9) 1、发展特色小镇获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支持 (9) 2、住建部发布特色小镇名单,旅游发展型小镇占比最高 (11) 3、旅游发展型及产业发展型是当前主流小镇模式 (13) 三、产业是核心,特色是竞争优势,融资是关键 (17) 1、开发主体仍以政府为主,PPP 模式试点推进 (17) 2、特色小镇的核心是产业,竞争优势是“特色” (20) 3、融资是关键,目前融资方式仍偏于单一 (22) 4、特色小镇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 (23) 四、各类公司积极布局特色小镇 (25) 1、各类公司积极参与特色小镇开发,其中以房企为主 (25) 2、特色小镇要求开发商从周转思维向运营思维转变 (27) 五、有利于提前布局并有成功先例的企业 (28) 六、主要风险 .......................................................................................... 29 29 1、后续扶持政策不及预期 .................................................................................. 2、过度开发导致小镇发展不及预期 (29) 附录:中国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明细 (30)

经验材料:特色小镇成为乡村振兴集成平台

特色小镇成为乡村振兴集成平台 近年来,浙江省丽水市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发挥自身资源和禀赋优势,推进“文态、生态、城镇业态”三态融合,有效提升了小镇品味,推动了产业发展,增强了发展后劲,使特色小镇成为加快城乡融合,推动乡镇振兴的集成平台。 一、小镇建设全域覆盖特色鲜明 目前,丽水特色小镇发展已经构成全域覆盖、“两轮”驱动的形态布局。2017年新增丽水绿谷智慧小镇、青田千峡小镇、遂昌汤显祖戏曲小镇、云和木玩童话小镇等4个省级创建小镇,丽水微纳小镇等1个省级培育小镇。丽水全市共有12个小镇列入省级创建名单,4个列入省级培育名单,创建个数位居全省第二,总个数位居全省第三。从小镇分布情况看,各县(市、区)都有1~2个省级创建小镇以及2~3个市级特色小镇,实现了省级特色小镇县(市、区)全覆盖,并形成了以省级特色小镇为龙头、市级特色小镇为支撑的“两轮”驱动创建形态。莲都古堰画乡小镇连续两

年获评省级考核优秀等次,龙泉青瓷小镇列入省级示范小镇名单,庆元香菇小镇成为全国香菇价格指数、发展指数和景气指数的发布地。 大部分小镇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投资。畲乡小镇累计完成50.2亿元,遂昌汤显祖戏曲小镇累计完成18.2亿元,千峡小镇累计完成29.56亿元,部分项目基本建成,小镇雏形初现。而且,部分小镇还在加大投入建设。例如,青瓷小镇与上海道铭公司签订协议,计划用5年时间投资30亿元,对青瓷小镇进行战略合作开发。松阳茶香小镇与云谷科技正式签约,搭建大宗商品线上交易平台,拟到2022年实现线上交易额达2000亿元。据统计,2017年,丽水全市特色小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0.53亿元,其中非政府投资占比83%,特色产业占比80%,并实现旅游接待总人数658.02万人次,累计入驻企业1706家,“新四军”(指年轻大学生、出国留学归来的创业人员、大企业高管和连续创业者以及科技人员)创业人数764人,税收收入6.91亿元,呈现出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积极态势。仅2018年一季度,丽水全市特色小镇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3亿元。

特色小镇旅游小镇规划案例分析

旅游小城镇是指以开发当地具有价值的自然或人文景观或在此基础上开展旅游服务的小城镇。旅游小城镇具有一般小城镇所不具备的特征: 1、经济特征——旅游是支撑产业 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旅游小城镇以旅游业为支柱型产业,旅游业对于小镇经济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通过“住、购、食、娱”等元素的建设,来促进小镇经济的发展。 2.规模特征——精致是一种美 “精致是一种美”主要是体现在旅游小城镇的规模特征上。旅游小城镇由于其面积有限,并不追求规模宏伟或者建筑华丽,而是专注于在合宜的尺度构建旅游吸引物。 3.功能特征——休闲是生活方式

当前旅游市场已经从传统的单纯观光游转向休闲度假体验游,旅游小镇的兴起正是迎合了市场需求的这种转变。 由于我国高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人们对追寻与城市景观迥异的旅游地的兴趣越来越高。 “给城市里的人在小城镇找个心灵归宿”所代表的休闲度假功能成为旅游小镇最主要的功能。 4.文化特征——文化是形象符号 旅游小城镇所拥有的特殊文化,能转化为旅游小城镇独特的形象特征。 徽州地区的众多古村落就是文化生成小镇形象符号的典型代表。徽 州当地徽文化所特有的谨慎、保守,体现在建筑上就转化为“高墙小窗”、“马头墙”等特征,而这些建筑特征最终成为代表徽州地区众多古村落的形象符号,让游客产生一种“见到小窗、马头墙就是到了徽州”的感受,“小窗”、“马头墙”也就成为徽州古村落的形象符号。 5.商业特征——消费是经济业态 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依靠的就是游客在当地的消费。

不论是古镇游,还是生态小镇游,都鼓励人们慢下来、住下来、轻松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所起到的都是引导消费的过程,吸引人们通过消费去释放、去体会一种和平时不同的生活方式。 案例模式 1、束河模式—企业参与的旅游小城镇开发模式 案例简介: 位于的束河是世界文化遗产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5年入选CCTV“中国魅力名镇”。

最新最全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_美丽乡村建设策划书

2015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我镇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提升我镇整体形象,根据《县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的总体部署和《镇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规划(2014-2016年)》,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目标 按照“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打造精品”的总要求,打造团山、万宝、新发、延河 4个产业精品村,打造“团山—万宝—新发—延河—兴安”22公里美丽乡村示范带,培育星光、盘龙2个文化特色村,形成“平安—盘龙—星光”等村庄连片重点特色旅游区块,通过以点带面、以线带面,全面提升我镇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水平,力争创建哈尔滨市“美丽乡村”建设先进镇。 二、主要任务 (一)着力推进村庄优化整合。按照“规划科学布局美” 的要求,建立健全规划体系、分类推进村庄整治,努力提升农民居住条件。 1、建立健全规划体系。依托县级总体规划,结合清源镇 实际,进一步完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形成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为龙头,精品村(万宝村、团山村)、特色村(星光村、盘龙村)、中心村(延河村、平安村)、提档村(新发村、顺兴

村)村庄发展规划为基础的规划体系,在编制规划过程中,注重把产业发展、旅游开发、环境保护、民生工程等有机结合,使规划引领美丽乡村科学发展。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实施自来水改造工程。彻底改善城镇居民吃水状况。投资238.2万元,启动供水新管网建设,延河中心村建自来水井房1座、配套供水设施,入户管线18930延长米。万宝、团山、新发3个村铺设管线14400延长米。二是实施道路硬化工程。投资983.2万元,硬化延河村屯内路7.6公里(中心村4.7公里、西岗屯2.9公里),达到城镇内道路硬化全覆盖。延河中心村铺步道板22800平方米,延河村、万宝村、新发村铺边沟17120延长米。 (二)着力推进人居环境提升。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 的要求,健全机制,突出重点,努力构建优美的农村人居环境。 1、深入实施环境整治行动。深入推进以“两清两治一绿”(清理垃圾、清理河道、治理污水、治理六乱、村庄绿化)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延河中心村等重点村成立专职环卫队,配备环卫设施,配足配强保洁员,加强环卫一体化建设,延河村、万宝村、新发村建垃圾填埋场各1个,安装垃圾箱160个,重点抓好日常垃圾“日日清”工作,重点抓好资金保障和督查考核工作,初步形成农村环卫长效管理机制。 2、加强农村优美环境建设。投资550万元,延河中心村建

理论文章: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的区别

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的区别 “美丽乡村”与“特色小镇”都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催生的发展途径,同时“美丽乡村”与“特色小镇”双重内涵的注入为当代乡村建设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然而二者在实践中表现出一定的差别和联系,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概念特征、产业定位、建设主体和发展目标与要求四个方面;而联系主要表现于两者在时代背景下体系的共同本质,包括建设本质、发展本质与民生本质。 美丽乡村与特色小镇协同发展具备生态与民生的可持续发展、乡镇旅游发展与区域竞争力提升、优秀本土产业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愿景。 同时美丽乡村与特色小镇两种发展方式因地制宜的协同发展是中国乡镇发展与复兴的可行途径。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小镇想象——远离都市,人情尚未淡,没有堵车、高房价、空气污染的烦恼,生态优美,容易触摸到自然山水;与此同时,又不因远离都市而丧

失活力,拥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且经济条件不差,能找到堪比都市的就业岗位。 而从2015 年开始兴起的特色小镇建设,让这种过去多出现在电影里的小镇场景有了全国铺开的可能。 特色小镇强调园区、社区和景区的多维打造,其在特色产业集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镇化进程、在地文化的挖掘等多个层面的价值,已在全国范围内被重视。 特色小镇在走出浙江杭州之后,其模式早已不限于大都市周边,远离都市的乡村地区的探索案例正在不断增多。这种远离都市的特色小镇,有的结合原有乡镇基础进行升级,也有不少是在原来的乡村地区新建。不可避免地,这类特色小镇会和美丽乡村的建设有着非常大的交集。 一、美丽乡村与特色小镇的历程与内涵 我国的乡村建设兴起于20世纪初,先后经历了乡村自治阶段和乡村改造运动,发展最为兴盛时有600余个学术团体和教育机构参加,建立试验区多达1000多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是早期乡村建设思想和理论探索的成

特色小镇旅游开发策划研究

特色小镇旅游开发策划研究 满都户镇位于辽中区中部,紧邻区政府辖区,东邻辽河,水体资源丰富。当地特产寒富苹果远销内地,镇区第一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同时,区政府规划建设的农产品保税加工区已经投入建设,省道30 4、106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满都户镇在辽中的区位镇区紧邻辽河的五个村镇具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内部有汉、满、蒙、回、锡伯五个少数民族居住。满族人口占六成以上,少数民族资源优势明确,适宜发展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小镇内部村落极具特色,依托当地的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自然资源,适宜进行特色旅游开发的建设。 2现状概况满都户镇域大面积是农耕用地,村镇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在辽河河畔,辽河径流量较大,水利资源开发便捷,镇域镇村体系较为分散,开发潜力巨大。 2、1资源分析该镇属于富水区,东侧为辽河,水资源丰富,是发展农业的一大优势。辖区光、热、水等气候资源富足,具有发展生态农业、都市农业的优势。因此,满都户镇适宜在不同季节开发特色生态旅游资源项目,也能为当地的居民创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夏季可以开发农家避暑旅游、冬季可以开发冰雪主题旅游、春秋两季可以开发种植采摘旅游等等。

2、2产业分析小镇的产业优势资源富饶,蔬菜种植业、养殖业已成规模,主要发展以黑木耳为主的特色农业经济。未来发展将小镇打造成为东北部具有特色的“寒富苹果”特产之乡、“宜居乡村”示范镇和“区域发展”中心镇。同时,依托食品加工产业园构建立足辽西、辐射周边地区的农产品“商贸物流中心区”。 2、3旅游资源依据上位规划的旅游资源以辽金遗址、珍珠湖、近海绿洲、古墓葬群作为“主要旅游发展方向”。通过实地调研,满都户镇主要旅游资源为古城子村兴隆寺,它是原东北地区较大的佛教胜地,也是关中第一大寺。据记载,在清朝同治年间重修了兴隆寺碑记、是独具特色的镇寺之物,即:卧式圆耳对头狮和一些散存在民间的石刻、碑文等物件。对于独居特色的寺庙,在未来的规划中欲使其重塑活力,重新恢复辉煌。首先应该修复建筑本体。 同时,改变其在人们心中的破旧形象,注入宗教元素符号,修复佛像达到信仰不灭,香火不断,从而扩大庙会规模,使人们可以体验穿越百年的古老文化、食物、技艺等。在未来的参观游览中,配相应解说员和历史文献介绍,使游客能够完整的了解古寺、见证历史。借着兴隆寺昔日的余晖再次打造以渡口为中心的水路生态旅游产业,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为当地的旅游业创收。

心得体会: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的突破口(最新)

心得体会: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的突破口(最新) 建设特色小镇是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农村生活服务设施,提高农村居民幸福指数,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五新”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 我市高度重视特色小镇建设,举全市之力,倾力打造特色小镇,全面构建具有陕南特色的“节点式”“网格化”特色小城镇集群,奋力开启乡村振兴之路,有力促进了新型城镇化、全域旅游和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X年,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52.7%,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260.52亿元,同比增长28%,6.69万人实现稳定脱贫,走出了一条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群众幸福指数明显增高的健康发展之路。 特色小镇异军突起 X特色小镇快速崛起,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最活跃的板块之一,已建成命名的特色小镇环境优美、人才齐聚、商铺云集、游人如织,处处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批国家级特色名镇名不虚传。围绕壮大特色产业,凸显地方文化特色,全面提升服务设施,一批特色小镇分获国家部委表彰命名。镇安云盖寺镇,累计投资18.5亿元,修复了古景点,建成了中小企业孵化园、红豆杉基地、移民搬迁点,吸引了500余户企业、个体户前来投资发展,带动了2000余人就业,并获批4A级景区,X年8月被住建部认定为全国特色小镇。柞水营盘镇投资15.6亿元,打造了终南山寨、骑行绿道、国家青少年攀岩运动基地,吸引了一批企业前来投资建设,带动了3200多人就业,X年10月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首批运动休闲小镇,其朱家湾村还获“全国最美乡村”称号。 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华丽现身。依托旅游资源、名人效应和宗教文化,抓项目、优环境、育产业,一批特色小镇享誉省内外。X棣花文创小镇,围绕挖掘贾平凹文化名人效应,先后投资12.6亿元,打造了平凹文学馆、作家村,复原了贾平凹获茅盾文学奖作品《秦腔》里的“清风街”“千亩荷塘”,打造了实景演艺《棣花往事》,带动127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前来投资发展,并获批4A级景区,受到省内外广泛关注,X年底被省政府纳入创建类特色小镇名单。山阳法官秦岭原乡农旅小镇,先后投资14.3亿元,建成了秦岭原乡门户区、梯田及荷塘观赏区、民宿文化体验区、特色小吃街区等,形成了吃、住、购、娱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增加就业岗位2000多个,

XX乡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XX乡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XX乡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1】南溪镇XX年被列入美丽乡村整县推进试点的村有3个,分别是国家级示范点丁埠村、省级示范点横畈村、县级自主建设点石寨村。自 4月8日县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下达XX年度第一批建设项目以来,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积极推进全镇美丽乡村建设,镇党委书记亲自挂帅,镇长一线指挥,除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分管外,每个示范村还明确了一名班子成员直接联系、驻村镇干配合,镇村组三级联动,相互配合,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态势,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选准带头人,成立理事会 在宣传发动阶段,各示范点严格按照“五个一”要求,认真组织召开了一个户主大会、选好一个理事会、签订一个承诺书、制定一个建设章程、组建一个建设班子。通过理事会强化了群众与镇村两级的交流与沟通,将我们的想法转化成了群众的意愿和需求,正确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最终达到群众受益最大化的目的。村民理事会的参与极大地减缓了镇村干部的工作压力,更能直接客观地反映群众的需求与意愿,是美丽乡村建设能否顺利推进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二、“三清四拆”到边到拐

“三清四拆”是村容整洁的前奏,是各类项目能否顺利实施的前提,所以各村一开始就高度重视“三清四拆”工作,由理事会牵头,以农户为主体,以拆危拆旧为重点,全面推进清垃圾、清杂物、清污泥和拆危房、拆违建、拆旱厕、拆旧猪圈等工作,为明确责任、细化任务,各示范点实行“一户一档”明确每户需拆需清的任务,将镇村干部直接包保到户并限期完成,决不留死角死面。村有档案、公开栏有每周序时进度、镇每月有奖惩考评细则,对率先完成“三清四拆”任务的农户可优先享受卫生改厕、房屋立面改造、入户道路、集中式猪舍等项目,在理事会的带动下,农户积极配合各示范点“三清四拆”进展迅速,效果明显,为中心村庄项目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三、项目谋划,科学合理 依据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各示范点结合农村宅基地改革、两个搬迁及中心村庄建设在充分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将美丽乡村建设内容与项目一次规划到位,分期分批予以实施,在“三清四拆”的基础上,各示范点第一批首先实施了群众生产生活急需的道路、卫生改厕、猪舍、污水管网、立面改造和入户道路等项目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同时也初步提升了村容村貌,群众十分拥护并积极参与,下一步各示范点将实施以广场、停车场、供电、排水、池塘清淤、污水处理、垃圾收集、村庄标识、健身步道等为主要内

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特色小镇发展策略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特色小镇发展策略研究作者:周天沛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年第27期 摘要:全域旅游强调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正在成为指导国内旅游业发展新的战略。旅游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的内涵有很高的契合度,因此本文对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特色小镇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策略。 关键词:全域旅游;旅游特色小镇;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27-0227-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需要进行调整,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第三产业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而旅游产业又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全域旅游这一理念因其强调产业之间深度融合正在成为指导国内旅游业发展新的战略。为了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农村人口脱贫问题,特色小镇应运而生。在这其中,旅游特色小镇作为特色小镇的一个重要类型和组成部分,对于特色小镇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将产业聚集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合而为一的旅游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的内涵有很高的契合度,因此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特色小镇发展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在认真分析旅游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发展策略进行了认真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 全域旅游的内涵 传统的旅游业仅限于旅游业自身的发展,与其他产业的互动较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这种发展模式的弊端也显露出来。于是全域旅游这一新的理念被提出,所谓全域旅游,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以旅游业为核心产业,同时与其他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双方产生联动效应,使各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形成以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其他产业反哺旅游产业的有机互动局面,最终实现该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可见,全域旅游改变了传统旅游业单打独斗的局面,更加强调的是在该区域内的社会资源、旅游资源、人力资源的有机整合和协调发展,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共同管理和共同开放,最大限度地进行旅游产品的推广和传播,以满足不同游客的差异化需求。

乡镇建设美丽乡村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乡镇建设美丽乡村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凝心聚力,打造和谐美丽新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乡地处皖浙交界,与接壤,面积平方公里,辖村社区,人口万余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村位于我乡南部,是一个竹产业支撑型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3405人。近年来,我乡始终坚持以“ 争创省级新农村示范乡、打造最宜居住乡村”统揽全局,立足于乡域特色,认真谋划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把握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有序地在全乡各村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村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三新一带动”,即全村竹产业新发展,农民生活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一是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扶持、指导和规范,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乡长任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组,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并驻村指导组织实施;二是从政府各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服务;三是明确了村两委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立了村组户三级网络。现我乡已初步建立“政府指导,村组主导,全民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机制。 (二)明晰思路,科学规划 一是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发展要求,结合村的村情,通过多次会议讨论和调查研究,并带领经充分论证后明确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争创全省一流,打造4a旅游景区”,并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来抓。二是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依托村文化生态资源的优势,先后编制了三个层次的规划:首先聘请专家编制了高起点的《村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尔后聘请专家编制了具体的景观节点开发、建设及保护性规划;围绕打造“三a”旅游景区目标,组织编制《村旅游发展建设总体规划》。同时,我们十分注重规划的权威性,严格按规划办事,将规划落到实处。 (三)完善机制,开拓创新

心得体会:如何认识和发挥特色小镇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最新)

心得体会:如何认识和发挥特色小镇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最新) 一、如何认识推进乡村振兴中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农村产业发展水平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实现乡村振兴必须牢牢立足产业兴旺,紧密结合城市发展,实现城乡资源的双向流动。特色小镇的新兴产业是带动乡村产业兴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特色小镇的建设要求以特色产业为核心,借助特色小镇建设的东风,原有特色产业的小镇就可以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提高竞争力,同时原来没有形成特色产业的小镇通过打造特色产业则可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发展水平。特色小镇不仅具有提供旅游服务及相关产品的功能,还具有非常重要的一个独特功能,即特色小镇优越的生活设施、优美的生态环境、完善的公共服务,更容易跨界融合产生新兴产业。特色小镇建设的产业融合发展既有“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也有“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制造化”。正是具有了这些新兴的产业,特色小镇才能持续确立

竞争优势,也才能够吸引更多资金、技术和人才。现有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主要分为“消费服务型”和“生产服务型”两大类。消费服务型特色小镇以生活服务、健康服务为主导,构建流程标准化、企业个性化的公共服务平台,面向个人和家庭,创造出满足不同消费者个性化新产品或新服务。生产服务型特色小镇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面向企业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服务、辐射一定区域范围和市场范围。由于特色小镇与乡村联系紧密,在地理空间上一体化,在经济关系上资源互补,在产业链上相互协作。所以,特色小镇能够成为当前带动乡村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在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城镇产业发展有机衔接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二)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长期以来城市作为人口、经济、信息、科技等的集聚空间,一直是现代、先进、方便、快捷、高效、卫生等的代名词,而农村虽然随着科技和农业的发展有了较高的发展,但是与城市相比,其发展速度慢,发展水平落后,农村居民享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也远落后于城市居民。特色小镇的建设可以带动一大批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