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考研复习第三章重点内容详
- 格式:docx
- 大小:20.37 KB
- 文档页数:2
第三章近代文学第四章第一节概述识记日本各种文学流派、印度各种语言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知识解读] (1)日本文学。
1885年出现了对整个日本近代文学具有指导作用的文艺理论著作《小说神髓》,其作者为坪内逍遥。
重要的文学团体有占据资产阶级文坛主导地位的“砚友社”文学集团,主要领导人是尾崎红叶,代表作品是《金色夜叉》。
另一个重要文学团体是“文学界”,代表人物有北村透谷、岛崎藤村等人。
1885年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产生,标志着近代文学走向成熟。
这个时期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比较有才能的作家主娶有岛崎藤村、田山花袋、德天秋声、正宗白鸟等人。
岛崎藤村的代表作是《破戒》,田山花袋的代表作是《棉被》20世纪第一个十年,文坛先后出现了唯美派、白桦派和新思潮派等文学流派和团体。
受洲唯美主义文学影响,日本出现了唯美主义思潮。
他们以杂志《昴星》的创作为标志,主张艺术至上,追求文学技巧的完美,代表作家是永井荷风和谷崎润一郎等。
芥川龙之介是新潮作家中,最富才华、最有成就的代表作家。
早期取材于历史故事的《罗生门》和《鼻子》成为他登上文坛的标志,并成为其早期代表作。
中期的中篇小说《地狱图》反映了作家心中艺术追求与现实约束间的矛盾和苦闷。
晚年发表的小说《河童》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观察与无情批判。
(1)印度文学。
19世纪50年代后,具有强烈反殖、反封建精神等新内容和新艺术形式的作品开始出现,其中特别突出的是孟加拉文学,近代孟加拉文学创始人是般吉姆.查特吉,代表作是《阿难陀寺院》;另一位特别突出的是萨拉特.查特吉,其代表作是《斯里甘特》。
近代印地语文学与民族解放活动紧密相连,代表是戏剧家、诗人帕拉登杜.赫利谢.金德尔。
他的独幕剧《按吠陀杀生不算杀生》嘲笑了封建统治的虚伪,《印度惨状》充满爱国主义精神。
他被誉为“印度的月亮”。
理解白桦派、自然主义文学、唯美派、新思潮派[知识解读]白桦派:1.白桦派因近代日本一些作家创办的同名刊物《白桦》而得名。
外国文学史复习大纲第一章古代文学一、古代希腊罗马文学古希腊罗马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
揭示人与命运之间的矛盾,表现人与命运的抗争,在摆脱命运的束缚中显示人的价值和力量是古希腊罗马文学的主旋律。
古希腊文学概况:古希腊文学分三个时期:1、荷马时代:文学成就:神话和史诗(《荷马史诗》)。
之后还出现了赫西俄德的教谕诗《工作与时日》,以及《神谱》,其中《神谱》使希腊神话由零散走向体系化。
2、古风时期:文学成就主要是抒情诗和寓言。
抒情诗代表诗人有:萨福、阿那克瑞翁、品达。
寓言:《伊索寓言》。
3、古典时期:文学成就:希腊戏剧(悲剧、旧喜剧)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散文和文学理论4、希腊化时期:文学成就包括米南德的“新喜剧”古罗马文学概况:早期有喜剧作家普劳图斯(代表作《孪生兄弟》、《一坛金子》等)、泰伦斯;中期有诗人维吉尔(史诗《埃涅阿斯纪》,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奥维德(《变形记》)、贺拉斯(《诗艺》,第一次提出“寓教于乐”);晚期有塞内加的悲剧、阿普列尤斯的小说《金驴记》等。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与《奥德赛》的基本内容;主要人物形象;史诗的思想内容;史诗的艺术特征。
古希腊戏剧: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瑞斯忒斯》(三部曲)等。
创作特点:风格庄严雄浑,悲壮有力,剧中的人物像神一般高大雄伟,作品具有哲理性和抒情性,而且语言优美,比喻丰富。
索福克勒斯:代表作《俄狄浦斯王》(在戏剧主题与戏剧结构方面历来被认为是希腊悲剧的典范,结构的特点)、《安提戈涅》。
创作特点:结构的精巧、人物性格的塑造。
欧里庇得斯:代表作是《美狄亚》(美狄亚、伊阿宋)。
创作特点:写实手法、心理描写戏剧:阿里斯托芬,代表作:《阿卡奈人》、《鸟》等。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术语解释:普罗旺斯抒情诗:(1) 骑士抒情诗的中心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
(2) 普罗旺斯所所抒情诗受民间诗歌影响较大,主要是写骑士和贵妇人的爱情故事。
自考“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第三章)
第一节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概述
1.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7世纪初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这是封建制度开始解体、资本主义关系形成过程中的产物,首先出现在意大利。
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资产阶级借用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人文主义和现世思想,来反对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以建立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
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武器是人文主义。
这一运动猛烈地冲击了教会神权统治,在意识形态和文化科学领域取得了空前伟大的成就,是人类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对欧洲和世界文学艺术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新的资产阶级世界观。
其思想的基本内容是:
a.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人性反对神性;
b.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以现世幸福反对来世思想;。
第3章19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3.1 复习笔记一、概述(一)自然主义自然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至欧美和世界各国。
1.理论基础自然主义在思想上受到实证主义、遗传学说和决定论的深刻影响。
(1)孔德的实证哲学只研究具体的事实和现象,不追究事实和现象的本质与规律。
(2)吕卡斯的《自然遗传论》认为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病例都与遗传有关,一个家族成员的过失可能影响整个家族。
(3)克洛德·贝尔纳的决定论认为在研究任何实物的性质时必须探讨实物的特性和环境。
2.理论主张在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作家看来,文学创作的目的是“科学研究和科学课题”,其理论主张具体体现在:(1)作家要从生理学、遗传学角度来研究人物行动和命运发展。
(2)创作要引入科学方法,进行扎实细致的实地考察和认真的调查研究。
(3)叙述要追求客观、中立的风格,“不要夸张,不要强调,只要事实”。
3.创作特征(1)文学创作的首要条件是真实性和客观性。
(2)通过描写一段历史时期来反映整个社会历史。
(3)从生理学、遗传学的观点去表现人,理解人行动的原因。
4.艺术特点(1)力图巨细无遗地描绘现实,排斥虚幻的想象,给人一种实录生活和照相式的印象。
(2)擅长描写群众场面,注重群体的写照,逐渐忽略典型的创造,只追求人物的气质特点和变态心理。
(3)淡化情节,主张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反映现实。
(4)将某些压迫人、扭曲人的社会现象拟人化,这是物对人的异化的初步描写。
5.发展历程(1)产生: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①爱德蒙·德·龚古尔和于勒·德·龚古尔是自然主义的倡导者。
他们自称是描绘当代生活的小说家,乐于描写下层阶级,偏爱于研究病理学的特殊病例,追求一种精细的“艺术文笔”,并打乱句法的逻辑因素。
②左拉是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在其影响下形成了自然主义流派,核心为“梅塘集团”,莫泊桑是其中的重要作家。
名词解释:多余人“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这些形象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接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厌倦上流社会的生活,渴望有所作为,他们的出现是社会意识觉醒的一种体现。
但是这一类形象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行动的能力和勇气,因此在社会上无所适从,结局是悲剧性的。
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人都属于这一类典型。
小人物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艺术形象。
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卑微,地位低下,生活贫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已,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显赫的大人物治下被侮辱、被损害的牺牲者。
普希金以其短篇小说《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的先河。
随后,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都在自己的创作中塑造了“小人物”形象。
批判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在法国出现,后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欧美具有极大影响的一种文学思潮。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突出特点就是真实和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深刻地揭露现实矛盾和批判社会罪恶;同情社会下层的小人物,反映他们的悲惨命运和内心痛苦;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注意细节的真实。
但不少作家以抽象的人道主义为出发点来批判黑暗现实,难以找到准确变革社会的道路。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各种文学体裁均有佳作,其中尤以长篇小说为最。
优秀作家众多,如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易卜生等。
人物再现法巴尔扎克独特的艺术手法之一。
他通过顺叙、倒叙、对比、侧写等再现方式,让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
《人间喜剧》中的再现人物共有400多个,散见在75部作品之中。
这样前后呼应,相互联系,就把数量庞大的作品联结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刻画出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全过程。
《人间喜剧》《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主要创作的总称,内分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类。
【关键字】考研第三章第5节威廉¡¤莎士比亚(一、生平➢出生于英国爱汶河畔斯特拉特福镇一个富商家庭,后家道中落。
➢文法学校时期,学习拉丁文和古典文学。
14岁辍学。
➢18岁时与富裕自耕农的女儿安¡¤哈特维结婚,生子,出走。
➢伦敦剧院打杂,担任角色,为剧院修改和改编戏剧脚本。
➢1590年开始创作。
➢向贵族献诗与出入宫廷(御前大臣剧团,王上供奉剧团)。
➢成功,成为剧院股东,在故乡置产业。
➢1610/1612回乡。
➢逝世,葬于镇上的¡°三一¡±教堂。
二,创作➢37个剧本,2部长诗,154首十四行诗。
创作分期➢创作活动从1590年开始,至1612年结束,大约经历了三个时期:➢1590¡ª1600:历史剧、喜剧,诗歌。
➢1601-1607/1608:悲剧和悲喜剧,创作高峰期。
➢1608/1609¡ª1612:传说剧。
创作分类➢历史剧10,喜剧10,悲剧10,悲喜剧3,传说剧4历史剧-1➢取材于霍尔编著《兰开斯特与约克两大显贵家族的联合》,霍林希德《英格兰与苏格兰编年史》。
➢13-16世纪历史。
割据纷争→中央集权。
歌颂英明君主,拥护中央集权,谴责僭主、昏君与纷争。
历史剧-2➢按年代关联,构成¡°两个四部曲¡±+2部独立剧:➢《约翰王》➢《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上、中、下篇和《理查三世》➢《亨利八世》喜剧-1➢¡°浪漫喜剧¡±或¡°抒情喜剧¡±➢早期喜剧具有模仿和试验性,《错误的喜剧》《驯悍记》➢《仲夏夜之梦》标志走向成熟。
➢创作高峰是三部¡°欢快喜剧¡±:《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
➢《威尼斯商人》是讽刺喜剧与抒情喜剧的巧妙结合。
外国文学一、名词解释1、心灵辩证法:托尔斯泰善于通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他最感兴趣的是这种心理过程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它能描述出一些感情和心理怎样转变成另外一些感情和心理,展示心理流动形态的多样性与内在联系。
这就是车尔尼雪夫斯基评价托尔斯泰心理描写技巧时所说的心灵辩证法。
2、哲理小说:哲理小说是18世纪启蒙运动法国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
这种小说虽有人物、情节,但它不注意环境与人物的细致描写,它以人物活动为主线,穿插描写了多方面的内容,把叙事、议论、抒情、讽刺融为一体,表现作家关于政治、法律、道德、文学方面的启蒙观点,富于哲理性。
如:伏尔泰《老实人》、《天真汉》等3、湖畔派诗人:湖畔诗人(The Lake Poets),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
他们的诗作中的词句赞美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抒发缠绵的爱情、歌颂纯真的友谊,多带有清新自然、青春亮丽、富有哲理的特点。
代表诗人英国的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三位浪漫主义诗人4、多余人:“多余人”一词源自19世纪的俄罗斯文坛,是对当时一种文学典型的命名。
他们属于贵族知识分子,但既不满足于自己的上流社会,又不能跳出这种生活的小圈子与人民结合,所以在他人看来就成了社会上“多余”的人。
“多余人”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多数出身于没落的名门望族,素受文化教养,不为官职钱财所利诱;也能看出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弊病和缺陷,在反动专制和农奴制下深感窒息。
他们虽有变革现实的抱负,但缺少实践。
他们生活空虚,性格软弱,没有向贵族社会抗争的勇气,只是用忧郁、彷徨的态度对待生活,在社会上无所作为。
5、拜伦式英雄:"拜伦式英雄"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
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时又显得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
例如,抒情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贵公子哈洛尔德,《东方叙事诗》之一《海盗》中的主人公康拉德,哲理剧《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
第3章现代主义文学3.1复习笔记一、概述(一)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1.产生背景(1)外在因素①科技因素欧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刷新了西方文明的面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
②文化因素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促使现代主义文学产生。
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等理论和学说使现代主义文学具有非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特征。
(2)内在动因①19世纪后期一些作家开始抛弃传统文学对客观外在真实的刻意追求,转而重视对主观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示。
②随着文学观念的变化,现代主义文学具有明显的反传统特征。
这种“反传统”显示了对传统文学的超越,但这种超越本身也是传统文学演变的结果。
2.基本特征(1)思想特征①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20世纪现代主义作家不再坚守传统的理性原则,而是站在生命本体论的立场,思考世界与人类的前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行深刻的反思。
②突出表现异化主题现代主义文学对文化与文明的批判基于西方人试图摆脱异化走向自然的愿望,因此,异化成了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主题。
这种异化主题,主要从自然与个人、社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自我这四方面表现出来。
a.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指物质世界对人的异化,表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对立。
b.社会与人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指社会对个体的人的异化,表现了整体的人与个体的人的对立。
c.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指他人对个人的异化,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关系。
d.人与自我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指人的个性的异化、自我的消失,表现出现代主义作家对自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怀疑。
(2)艺术特征①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现代主义作家认为客观实体是非真实的,心灵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世界。
文学创作应表现内心世界的真,应追求超现实的、抽象的、形而上的真。
这种看法拓展了文学表现的领域,改变了传统的艺术思维模式。
②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为了实现对内在真实的表现,现代主义文学常常运用象征与隐喻,创造性地借用西方神话传说,实现对西方文化的反思,象征性地表现隐藏在表象后面更为本真的真实。
《外国文学史》考研笔记古希腊罗马文学1. 俄林波斯神系俄林波斯神系分为两大神系:前俄林波斯神系和俄林波斯神系。
古希腊人认为,天地未分时,神先于人出现在宇宙中,首先出现的是天地混沌神哈俄斯。
从混沌神中产生地母该亚,接着出现了黑喑神厄瑞波斯和黑夜女神诺克斯。
厄瑞波斯打倒混沌神后娶黑夜女神为妻,生下光明和白昼。
这时地母该亚又生出天神乌拉诺斯。
乌拉诺斯娶该亚为妻,生了六男六女,总名为十二提坦巨神,乌拉诺斯把儿子一个个打入地下,最小的儿子克洛诺斯起来反抗打败乌拉诺斯做了天神,娶妹妹瑞亚为妻,生了三男三女,并吞掉他们,最小的儿子宙斯被其母换下,最后打败了其父克洛诺斯。
这就是前俄林波斯神系。
宙斯自立为神王,娶姐姐赫拉为妻,建立庞大的神的家庭。
宙斯是众神之父,天后赫拉掌管婚姻,哥哥波赛冬是海神,哈得斯是冥神,姐姐得黑忒耳是农神;儿子阿波罗是太阳神,阿瑞斯是战神,赫耳墨斯是神使,赫淮斯托斯是火与铁匠神;女儿雅典娜是智慧女神,阿弗洛狄忒是爱神,阿耳忒弥斯是月神。
另外还有酒神狄俄尼索斯,三个摩伊拉是命运女神,九个缪斯是文艺女神等。
相传俄林波斯山上有一神系,神王宙斯等一系列神居住在那里,神具有高度的人格化,与人的区别仅仅在于神长生不死,具有无比的法术和智慧,有超乎凡人的神力,没有主宰人的力量。
2. 文人史诗古罗马奥古斯都时期的杰出诗人维吉尔写了代表作《埃涅阿斯纪》被称为第一部文人史诗。
《埃》与荷马史诗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它却是最早的文人作品。
作品的思想感情是敬神、爱国、为了民族的利益压抑克制个人感情的优秀品质。
塑造了一个民族英雄、理想君主的美好愿望。
3. 荷马式的比喻是古希腊最早的史诗荷马史诗使用的比喻,因为这种比喻生动形象,往往借用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来比喻人,很具有特点,被后人誉为荷马式的比喻。
4. 为什么说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武库和土壤?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文学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这是因为:第一,希腊的各种文学艺术都是从希腊神话中取材,所以神话是武库;第二,希腊神话散见于各种文学艺术样式中,没有一本希腊神话的书,所以神话是土壤。
外国文学史(第三章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考点】一: 世纪末出现的三个文学流派: 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和前期象征主义。
1. 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是产生于批判现实主义之中的一种文学思潮和流派, 19世纪下半叶至20 世纪初在法国兴起, 。
在70—80年代达到盛期。
然后波及欧洲一些国家。
其特点是第一, 强调写真实, 再现自然, 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不重典型化。
第二, 强调客观性, 要求作家不介入, 不作价值评判, 只做解剖家。
第三突出科学性即自然法则, 认为人的性格、欲望、行为都受制于生物规律, 尤其是遗传规律。
作为创作方法, 自然主义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 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 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 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 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 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
代表作家是法国的左拉和贡古尔兄弟。
2. 唯美主义: 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一种形式主义文艺思潮, 最初产生于绘画领域, 后来扩展到诗歌、小说、戏剧领域。
这些艺术家反对浪漫主义的情绪外露诗风, 也不满现实主义的真实化倾向, 明确主张为艺术而艺术, 走进艺术的“象牙之塔”。
代表作家有佩特, 王尔德等人。
3. 象征主义: 从浪漫主义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文学思潮和派别, 也是现代主义文学产生最早、影响最大、波及面最广的一个文学流派。
出现于1886年。
年轻诗人让莫雷亚斯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一篇文学宣言, 主张用“象征主义者”来称呼当时的前卫诗人。
这份宣言标志象征主义流派的诞生。
在西欧的文学史上, 19世纪后期的象征主义称前期象征主义, 以与20世纪的象征主义相区别。
象征主义重视借助外在具体事物表达内心感受, 注重联想、暗示, 讲究诗歌的神秘性、音乐性以及“交感”手法。
代表诗人有兰波、魏尔伦、马拉美。
事实上, 在此之前, 象征主义作为新的创作方法, 早在浪漫主义盛行的时期已经萌芽。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第一节概述一、历史背景14世纪到17世纪初,欧洲出现了一次全欧性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即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是指14世纪至17世纪初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帜,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打破了中世纪的神权统治,开创了欧洲文明的新纪元。
它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也是人类历史伟大的变革时期,对欧洲乃至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14世纪开始,欧洲封建社会内部陆续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和环球航行的成功,使新兴的资产阶级获得了愈加广阔的活动天地,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从而更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但是当时的封建生产关系还占统治地位。
这样新兴的资产阶级要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就必然要与阻碍他们发展的封建制度发生尖锐冲突。
而在中世纪占主导地位的是基督教思想体系,它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维护着封建的生产关系。
所以新兴的资产阶级不仅要用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以求得自身的发展,而且还要用一种新的思想文化体系来反对封建的和宗教的精神禁锢,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
这种社会历史的原因,从根本上导致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对人的关注是其核心精神。
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用人性反对神权。
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中世纪教会鼓吹以“神”为本,宣扬神高于一切、主宰一切,并宣称自己是神的代表;而人则是渺小的,只能忠顺地听任神的摆布,当神的奴仆。
人文主义者则与之针锋相对,主张以人为本,竭力歌颂人的价值、尊严和力量,认为人有理性,有崇高的品质,有无穷的求知能力,可以创造一切,坚信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基于这种认识,许多人文主义作家着力塑造无论是智力还是体力上均具有巨人风采的崭新形象,以此与教会鼓吹的神学权威相抗衡。
外国文学简明复习大纲第一章:古希腊罗马1,古希腊罗马文学概况,分期。
2,希腊神话:内容、特征和意义。
3,荷马史诗:荷马问题、史诗的成书、史诗的内容、人物形象、艺术特色、两部史诗的比较。
4,古希腊的戏剧:戏剧的起源、三大悲剧诗人与代表作品、重点讲授《俄底浦斯王》。
第二章:中世纪欧洲文学1,中世纪初期的欧洲文学(教会文学、民间文学)、中世纪中期的欧洲文学(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市民文学)。
2,但丁与《神曲》:《神曲》的构成、思想艺术的双重性。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学1,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与人文主义文学,《十日谈》。
2,塞万提斯与《堂吉诃德》:形象、意义与艺术特点。
3,莎士比亚:(本节为教学重点)。
第一时期:特征、《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
第二时期:特征、四大悲剧、《麦克白》、《奥赛罗》。
关于《哈姆莱特》:形象分析、性格特征、悲剧原因及艺术特点、文学史的地位。
第四章:十七世纪欧洲文学1,古典主义文学,各国文学。
2,莫里哀与《伪君子》:形象,艺术特点。
第五章:十八世纪欧洲文学1,启蒙运动与启蒙主义文学,“狂飚突进”运动,各国文学。
2,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人物与艺术特征,《浮士德》人物,情节结构与思想意义,艺术特点。
第六章:十九世纪前期的欧洲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湖畔派”诗人,各国文学。
2,拜伦:“拜伦式”的英雄与“东方故事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的人物形象与诗歌的艺术特点。
3,雨果: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创者,《巴黎圣母院》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
重点为《悲惨世界》:冉阿让的形象,人道主义的主题,艺术特征。
4,普希金:主要作品与诗歌风格,《驿站长》。
重点为《叶甫盖尼·奥涅金》:主题、人物形象、“多余人”的典型,达吉亚娜的形象、艺术特点。
第七章:十九世纪中期的欧洲文学(上)1、批判现实主义,各国文学。
2、司汤达:主要作品。
《红与黑》,小说社会政治内容,于连形象分析及艺术特点。
第3章近现代亚非文学3.1 复习笔记一、概述(一)近现代亚非文学的概况1.发展历程(1)近代——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
(2)现代——20世纪20至40年代。
(3)当代——20世纪50年代以后。
2.文学类型(1)近代亚非文学①启蒙主义文学启蒙文学从政论散文和政治小说起步,批判宗教迷信和封建专制主义,宣传民主、自由和人道,起到了唤醒民众,改良社会的作用。
启蒙文学以为人生、为大众的新的文学观念实现了亚非文学向现代的转折。
②民族主义文学民族主义文学揭露了垄断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暴行,歌颂反抗侵略的民族英雄,讴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推动了民族独立斗争,符合时代潮流。
但有某种走极端、盲目排外的倾向,往往以民族群体意识压倒个人意识,大都缺乏个性色彩,艺术上显得粗糙。
(2)现代亚非文学亚非现代文学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繁荣标志其成熟;社会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发生显示其新的发展方向。
①浪漫主义文学a.发展历程萌生于近代时期,勃发于20世纪30年代。
b.创作特征第一,张扬个性,崇尚情感,反抗压迫,追求自由,主张以自由诗体打破传统格律。
第二,具有悲观色彩和感伤情调。
②现实主义文学a.发展历程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20至30年代达到繁荣。
b.创作特征第一,内容上,注重文学的客观性和社会性,具有忧患意识。
第二,体裁形式上,以长短篇小说为主。
第三,人物形象上,突出遭受不幸的小人物和具有叛逆精神的社会改革家。
③社会主义文学a.产生原因马列主义的传播和无产阶级政党或组织的领导。
b.主要地区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朝鲜的新倾向派和“卡普”,印度的进步主义文学,缅甸的“红龙书社”。
④现代主义文学a.发展时间20世纪20至40年代。
b.主要流派日本的新感觉派和新心理主义,印度的“超现代派”和“实验主义”等。
(3)二战后的亚非文学①战后左翼文学植根于亚非近现代文学的进步传统,鲜明地反帝反封建,否定和批判资本主义,描写歌颂无产阶级的不屈斗争和无私境界,与资产阶级文学划清了界限。
第三章⽂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学
⼀、基本要求
了解⽂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学的发展概况,掌握⼈⽂主义⽂学的基本特征;了解塞万提斯的⽣平与创作,分析《堂吉诃德》的⼈物形象与艺术成就;了解莎⼠⽐亚的⽣平与创作分期,分析《哈姆莱特》的⼈物形象、莎⼠⽐亚戏剧的艺术成就。
⼆、重点及难点
⽂艺复兴;⼈⽂主义;流浪汉⼩说;⼈⽂主义⽂学的基本特征;堂吉诃德与桑丘形象;哈姆莱特形象;莎⼠⽐亚戏剧的艺术成就。
三、重点复习内容
第⼀节概述
⼀、⽂艺复兴与⼈⽂主义;⼈⽂主义⽂学的基本特征。
⼆、意⼤利是⽂艺复兴的发源地;彼特拉克的《歌集》与薄迦丘的《⼗⽇谈》。
三、法国⽂艺复兴的特点及⼈⽂主义⽂学的两种倾向;拉伯雷的《巨⼈传》。
四、西班⽛⽂艺复兴的特点;维伽及《⽺泉村》;流浪汉⼩说。
五、英国的⼈⽂主义⽂学代表了⽂艺复兴时期欧洲⽂学的成就;乔叟、托马斯?莫尔、斯宾塞;⼤学才⼦派.
第⼆节塞万提斯
⼀、⽣平与创作。
⼆、《堂吉诃德》的情节、⼈物(堂吉诃德、桑丘)、艺术成就。
第三节莎⼠⽐亚
⼀、⽣平与创作;戏剧创作的三个时期及各时期的重要作品。
⼆、《哈姆莱特》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哈姆莱特形象分析。
三、莎⼠⽐亚戏剧的艺术成就;莎⼠⽐亚化.。
外国文学考研复习第三章重点内容详解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的xx文学
一、基本要求
了解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文学的发展概况,掌握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了解塞万提斯的生平与创作,分析《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与艺术成就;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与创作分期,分析《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
二、重点及难点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流浪汉小说;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堂吉诃德与桑丘形象;哈姆莱特形象;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
三、重点复习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二、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彼特拉克的《歌集》与薄迦丘的《十日谈》。
三、法国文艺复兴的特点及人文主义文学的两种倾向;拉伯雷的《巨人传》。
四、西班牙文艺复兴的特点;维伽及《羊泉村》;流浪汉小说。
五、英国的人文主义文学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成就;乔叟、托马斯?莫尔、斯宾塞;大学才子派.
第二节塞万提斯
一、生平与创作。
二、《堂吉诃德》的情节、人物(堂吉诃德、桑丘)、艺术成就。
第三节xx
一、生平与创作;戏剧创作的三个时期及各时期的重要作品。
二、《哈姆莱特》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哈姆莱特形象分析。
三、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莎士比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