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人物画》课程
- 格式:ppt
- 大小:8.67 MB
- 文档页数:45
写意人物画教案图文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写意人物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2.掌握写意人物画的基本技法;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4.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写意人物画的表现手法;2.掌握写意人物画的基本技法。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2.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写意人物画的范例、教学课件、教学实物;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绘画纸张。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写意人物画的概念和特点,展示一些写意人物画的范例,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学习写意人物画的基本技法(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写意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包括线条运用、墨色运用、构图和比例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并示范一些基本的写意人物画技法。
3.学生实践(30分钟)。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自由绘制写意人物画,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和风格,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展示作品(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意人物画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5.作品欣赏(1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写意人物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6.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多多练习,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写意人物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绘画技法,培养了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但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绘画基础参差不齐,需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待进一步培养,需要多进行绘画实践和作品欣赏。
因此,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绘画基础训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赣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3课写意人物画》教案1一. 教材分析《第13课写意人物画》是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以人物画为主题,引导学生学习中国画的笔墨技法,通过写意的方式表现人物形象。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人物画的基本技法介绍,又有对名画的欣赏分析,还有创作练习。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绘画技能。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人物画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写意人物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写意人物画的基本技法,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写意人物画的基本技法,掌握笔墨运用。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审美素养。
3.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写意人物画的基本技法。
2.运用笔墨表现人物形象和神态。
五. 教学方法1.讲解法:教师对写意人物画的基本技法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并掌握。
2.示范法:教师现场作画,演示写意人物画的具体步骤和技法。
3.练习法:学生通过实践,反复练习,提高绘画技能。
4.欣赏法:学生欣赏名画,分析其艺术特点,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写意人物画的课件和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毛笔、墨水、宣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人物画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写意人物画的课件和示范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艺术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现场作画,演示写意人物画的具体步骤和技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跟随练习。
4.巩固(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幅写意人物画作品,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5.拓展(5分钟)学生相互欣赏作品,交流创作心得,分享绘画乐趣。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写意人物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感受人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产生的不同的动态美;②学会观察人物动态的方法,即观察什么和怎样观察人物的动态特征,能够用语言进行简要描述。
③参照照片,应用速写的方式塑造人物动态形象。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欣赏图片和美术作品,感受多样的人物动态美和美术作品中塑造的丰富人物动态形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人物动态,架起课程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②通过体验、观察、比较人体在静态和动态情况下的区别,学会观察人物动态特征的方法,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出人物的动态特征;③通过观摩教师示范,学会用线概括人物动态结构的步骤和方法,进而掌握用速写描绘人物动态形象的步骤和方法;④学生依据体验、观察、比较、描述等环节中自己的参与度和实践成果进行多元评价。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欣赏图片,使学生发现人在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丰富的动态美,进而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动态形象;②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和实践创作,让学生体会塑造生动的艺术形象始终是艺术创作追求的目标;③激发学生观察和创作人物动态速写的兴趣,感受速写创作的乐趣与成功。
学情分析学生对人物动态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包括生活、学习、运动等方面,由于贴近学生生活,所以学生乐于表现人物的动态。
学生欣赏过很多著名的表现人物动态的美术作品,比如《掷铁饼者》、《说唱俑》、《拾穗者》、《千年土地翻了身》等,学生在生活中也可以接触到很多表现人物动态的美术作品,比如学生生活地区街头巷尾有很多表现人物动态的雕塑作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了学生探索和表现人物动态的兴趣。
由于人体结构和运动方式比较复杂和多变,人在动态过程中不易捕捉,使学生观察人物动态特征存在困难,主要表现在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观察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四方面,进而不能更深入的理解人物动态规律。
学生由于知识能力有限,表现人物动态不能顾全大局,致使塑造的人物形象容易出现不符合人体的比例和运动规律的问题。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用线概括人物动态结构的步骤和方法。
中国写意人物画的用笔技法一前言二笔锋的运用1 中锋2 偏锋3 顺锋4 逆锋5 散锋三行笔方法1 勾勒2 皴擦3 点4厾5 线的对比写意人物画的用墨技法前言墨色浓淡对比墨色的干湿对比墨性墨色布局墨法1 浓墨法2 淡墨法3 破墨法4 积墨法5 泼墨法6 渲染写意人物画的用色技法1 原色法2 调和色法3 色墨混合法小结写意人物画的临摹一前言1 研究传统的造型规律2 研究传统的表现规律3 研究传统的审美情趣临摹步骤:二示范 11选本读本2打稿3上墨4渲染上色三、示范21打稿 2 墨3渲染上色四、示范31勾墨线2收拾上色五、示范41先用色再上墨2上色3画配景及细部五、小结写意人物画的造型技法一前言1工笔线描的粗笔化和自如化2打破了工笔画的用线规律,使工具材料的性能进一步得到发挥3强调人的主观性和作画时的偶然性二写意人物画的各种形式1北派2南派3传统派以意象为造型原则以线为造型手段三写意人物画的特点自如性即兴性情感性四写意人物画的特点要求写生方法五示范1 以勾勒为主2 须眉画法3 大写意画法4 势与质“书画同源”与写意人物画用笔简论王锦霞共1页 [1][摘要] 书画同源之说古已有之。
学习绘画,借助书法用笔的特点,通过经常性.的书法练习,来加强对毛笔性能的把握,以及在书法训练中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要求,对学习绘画大有裨益。
[关键词] 书画同源;水墨写意;人物画;用笔[中图分类号]J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8—0139(2006)04—0153—02“书画同源”,其说古已有之。
元代“神仙中人”赵子昂在其题画诗中有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王世贞云:“石室(文同)以书法画竹,山谷道人乃以画竹法作书。
”两位艺术家卓有成效的实践给书画同源理论提供了有力的实证。
那么书画何谓同源?中国文字起源于象形,是同源的根据。
但这只是“源”同,而要如子昂所说的“石”、“木”、与“籀”和“飞白”之间的“如”,应不仅是“源”的问题,“流”也应该是同一的。
写意人物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教学设计适用于赣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章节为《写意人物画》。
本章主要涉及写意人物画的表现方式、技法和审美作用,同时也介绍了中国画大师庞蓝的生平和代表作品,让学生通过接触到形式美,掌握写意人物画的基本构成与审美标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写意人物画的历史渊源和表现方式;2.掌握写意人物画的画法和技法(线条调整、点染、写意);3.学会欣赏中国画大师庞蓝的代表作品,提高审美水平。
2.能力目标1.理解写意人物画的创作意图和审美要求;2.能自主设计并完成写意人物画作品,体现笔者的创作风格和审美意识。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感受中国画艺术的美感;2.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增强学生的人文情怀。
三、教学重点1.了解写意人物画的特点和表现方式;2.掌握写意人物画的画法和技法;3.学会欣赏中国画大师庞蓝的代表作品,提高审美水平。
四、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写意人物画的创作意图和审美价值;2.如何运用不同的画法和技法表现人物形态和意境;3.如何自主设计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写意人物画作品。
五、教学方法本课堂教学将采用讲解、演示、欣赏、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注重学生实际动手操作。
六、教学步骤1. 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教学材料和相关图片,有目的地唤起学生对写意人物画的兴趣,同时向学生简单介绍中国画大师庞蓝。
2. 正文(35分钟)1.讲解写意人物画的特点和表现方式(10分钟)。
2.演示画法和技法,并让学生跟随老师练习(15分钟)。
3.通过欣赏庞蓝的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写意人物画的价值和审美标准(10分钟)。
3. 练习(50分钟)1.学生自主设计创作写意人物画作品(30分钟)。
2.学生相互交流,互相评价并修改自己的作品(20分钟)。
4. 作品展示和总结(10分钟)通过学生作品展示和简要总结,让学生对今天的教学内容有所回顾和总结,促进学生对写意人物画的理解和欣赏。
七、教具准备1.写意人物画的教材、图片及庞蓝代表作品;2.画笔、水墨、绘画纸等绘画工具。
《写意人物画》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传统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以及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征。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领略传统中国人物写意画的传神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3.使学生对中国绘画人物题材的多样性有一个初步了解,在接受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关注,并能大胆地用彩墨人物画的技法临摹一幅戏曲人物画,或用写生的方法画画自己最熟悉的人。
教学重难点:能够准确的描绘出人物的神态,色彩搭配方面能够准确的把握。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二、欣赏《泼墨仙人图》中国人物画到了宋代,在工整细腻的工笔画基础上创造出了豪放淋漓的写意画技法,成就最突出的是课本中所选宋代画家梁楷运用简笔画法和泼墨画法所作的写意人物画《泼墨仙人图》。
此画是梁楷的传世之作,画中这位仙人形象很滑稽,体胖、身矮、头大、颈短。
画家有意识地把仙人的五官位置压缩到脸的下半部,额头显得特别宽大,绝妙地表现了仙人不同凡俗的精神状态。
画家不用线条,而是用粗阔的笔势与浓淡水墨来塑造形象,头部用淡墨横笔拖扫,画出脸形,宽袍用浓墨以奔腾的笔势向下方横扫而过,又以淡墨画出左臂长袖,衬托出胸脯和凸出的肚皮、肥大的裤子。
画家运用酣畅的泼墨画法,绘出了仙人步履蹒跚的醉态;用简括细笔夸张地描绘出带有幽默感的沉醉人物的形象,将中国画人物“以形传神”、“气韵生动”的艺术特点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第二课时一、欣赏《戏剧人物图》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有人独树一帜,把表现“国粹”作为艺术人生的不懈追求,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就是以水墨写意技法表现京剧人物而驰名的画家——课本所选《戏剧人物图》的作者关良。
画家历经60个春秋,致使两种“国粹”在他的艺术中得以完美结合并形成鲜明的风格,开创了中国画戏曲人物的新流派。
他画中的人物造坦稚拙生动,富有情趣,泼墨敷彩简洁随意,深受人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