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j新课标
- 格式:ppt
- 大小:2.08 MB
- 文档页数:19
一、解课标,说教材:【课标解读】新课标强调诗歌教学应加强诵读涵咏,引导学生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以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
同时,新课标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体验,应珍视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创造学生、文本、教师三者平等对话的机会,注重学生直接经验和感受,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内涵,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培养他们鉴赏诗歌的能力和兴趣。
【教材概述】《将进酒》为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的赏析示例课,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培养学生通过诵读进入诗词的情感世界。
作为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将进酒》对后面的诗歌学习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学生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学习并掌握“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才能在后面的诗歌赏析中更好地运用并实践它。
《将进酒》是李白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李白当时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饮酒悲歌,一吐心中块垒,既有治国齐家的理想,又有怀才不遇的苦闷,但他傲世的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又使全诗悲而不伤,忧而不愁。
二、说三维目标:高二阶段的语文学习,特别是古诗词的学习,不仅要求读懂,还要求学生学会鉴赏。
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自身特点和学生现有知识能力储备,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和古诗文的名句,提高古诗文文学素养。
(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等名句)。
2、理解李白诗歌中比兴、夸张的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声情并茂、准确传达情感的朗读能力2、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抓住关键词进行分析的能力3、反复朗读成诵,整体感知课文。
从中体会诗人感情的起落,感受诗人充实深厚的内在情感及潜在的郁怒情绪。
[学习目标]1.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2.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诗风。
[学习重点]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
[学习难点]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天天预习]1.课内诗句积累(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3),莫使金樽空对月。
(4),千金散尽还复来。
(5),但愿长醉不愿醒。
(6)古来圣贤皆寂寞,。
(7)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出换美酒,!【答案】(1)奔流到海不复回(2) 朝如青丝暮成雪 (3)人生得意须尽欢(4)天生我材必有用(5) 钟鼓馔玉不足贵 (6)惟有饮者留其名 (7) 与尔同销万古愁3.文学常识【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身上兼有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诗以抒情为主,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杜甫称赞其“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作品有《李太白集》。
【写作背景】本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年)李白“赐金还山”之后。
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这首诗可能是三人饮酒宴上的祝酒辞。
因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功业无成,“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悲愤填膺,在酒酣胸胆开张之时,借《将进酒》之调,吟出此千古绝唱。
《将进酒》本是汉乐府的曲调之一,是为劝酒而唱的歌辞。
[文本研读]1. 请从诗中找出表达情感的字词。
这种复杂的情感表象是什么?真相又是什么?悲、欢、乐、愁,欢乐,悲愁。
2.诗的开头“黄河”与“人生”之间有什么联系,这四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感情?明确:“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两句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兴手法。
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所以从黄河起兴。
《将进酒》说课稿一、说课程标准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是把握正确教学方向的前提,所以我首先对课程标准进行分析:《新课标》对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是: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如何帮助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我从如下几个方面说一下我的设计。
二、说教材分析吃透教材的编排和对教材内容的加工处理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所以我简单说下我对本节课教材的分析。
本课内容出自部编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板块。
学生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学习并掌握“以导促学、以读悟韵”的方法,才能在后面的诗歌赏析中更好地运用并实践它。
三、说学情分析只有合理把握学情,才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做了如下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二学生,学生对李白的诗歌积累较多,对《将进酒》也很熟悉,但还只是停留在积累名言佳句的层面上,很少体味诗歌的“韵味”,还缺乏审美品位和文学鉴赏能力。
四、说教学目标根据课标、教材以及学生基本情况,我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1.掌握诵读的要领:掌握关键字的读音、语句的节奏、语气,体会作品情韵美;思维发展与提升:2. 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正确评价诗中作者的情感。
审美鉴赏与创造:3.鉴赏诗歌中的表现手法以及李白淋漓畅快的豪放浪漫主义诗风。
文化传承与理解:4.体味李白狂放不羁的性格及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精神。
五、说教学重难点综上所述,确定本节课了教学重难点。
(一)学习重点:鉴赏诗歌、背诵诗歌、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二)学习难点:深入理解诗人李白形象,领会李白骨子里的傲岸。
六、说教学方法为了突破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设置的教法学法如下:在六步教学法的基础上,融入朗读法;提问法;合作讨论法;联读法等。
七、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置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请大家猜一个简单的谜语:酉时下大雨。
将进酒说课稿(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将进酒说课稿将进酒说课稿(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统编版新教材《将进酒》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统编版新教材《将进酒》这首古诗。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二单元《诗歌鉴赏》中的第二章《豪放与婉约》,其中详细内容为对李白的《将进酒》进行解读、分析和鉴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将进酒》的背景、意境和表达手法。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珍惜时光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将进酒》中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重点:分析《将进酒》的表达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将进酒》诗句卡片、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李白的画像,引导学生谈论对李白的了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将进酒》。
2. 诗词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将进酒》,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背景介绍:讲解李白创作《将进酒》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
4. 诗句解析:逐句解析诗句,分析其中的豪放与婉约风格,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表现出的豪放,“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体现的婉约。
5. 例题讲解:分析题目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
6. 随堂练习:发放诗句卡片,让学生进行组词、翻译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将进酒》2. 主要内容:诗句解析豪放与婉约表达手法3. 重点、难点提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翻译《将进酒》中的名句。
(2)分析《将进酒》中的豪放与婉约风格。
2. 答案:(1)名句翻译略。
(2)豪放与婉约风格分析示例: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表现出的豪放风格,通过对黄河的描绘,展现了壮阔的景象;而“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体现的婉约风格,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和鉴赏《将进酒》,提高了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但部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仍不够深入,需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
统编版新教材《将进酒》精品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统编版新教材《将进酒》,涉及古诗文鉴赏的章节,详细内容为对李白的《将进酒》进行深入解读,分析其艺术特色、时代背景和哲理意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将进酒》的字词、句式和韵律特点,提高古诗文鉴赏能力。
2. 引导学生理解李白以诗言志的创作风格,体会作者豪放不羁的个性。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将进酒》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哲理意蕴的把握。
教学重点:字词、句式、韵律特点的分析,以及李白创作风格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将进酒》鉴赏指南、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李白吟诵《将进酒》的片段,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李白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作者和时代背景。
3. 课文学习:(1)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分析诗歌的字词、句式特点,如对仗、夸张等修辞手法。
(3)解读诗歌的哲理意蕴,探讨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4.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艺术特色。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首以自然景物为主题的古体诗,运用所学的字词、句式和修辞手法。
六、板书设计1. 《将进酒》2. 内容:(1)作者:李白(2)时代背景:唐朝(3)艺术特色:字词、句式、韵律(4)哲理意蕴:人生观、价值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将进酒》中的修辞手法,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解读。
2. 答案示例:诗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运用了夸张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豪放态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古诗文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推荐阅读:李白的《庐山谣》、《望庐山瀑布》等诗作。
(2)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古代诗词的发展历程。
统编版新教材《将进酒》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统编版新教材《将进酒》这首古诗。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二册第四章《唐诗撷英》中的《将进酒》一诗。
详细内容包括诗句解析、诗歌背景、作者简介、词牌特点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熟读《将进酒》这首古诗,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
2. 分析诗句的意境和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 了解唐代诗人李白的生平和创作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诗句意境的理解和赏析。
重点:诗句的朗读和解析,以及作者李白的相关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歌曲《将进酒》,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朗读:学生齐读《将进酒》,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解析:教师详细解析诗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意境。
4.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意境。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的意境。
6. 背景介绍:讲解唐代诗人李白的生平和创作特点。
7. 赏析: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对仗、夸张、比喻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将进酒》2. 板书内容:诗句解析诗歌背景作者简介艺术特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诗句意境,写一篇《将进酒》的鉴赏短文。
2. 答案示例:《将进酒》这首诗以豪放、奔放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生动地描绘了人生无常和无奈,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将进酒》,使学生感受到了古诗的魅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课后可以让学生继续阅读李白的诗歌,深入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比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句意境的理解和赏析;2. 诗歌背景及作者生平的介绍;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一、诗句意境的理解和赏析“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人生无常和无奈。
小学新课标古诗目录# 小学新课标古诗目录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素养和文化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古诗文的学习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下是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古诗目录,这些古诗涵盖了不同朝代,不同风格,旨在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广泛兴趣和深入理解。
一年级1. 《春晓》 - 孟浩然2. 《静夜思》 - 李白3. 《登鹳雀楼》 - 王之涣4. 《悯农》 - 李绅二年级1. 《咏鹅》 - 骆宾王2. 《望庐山瀑布》 - 李白3. 《绝句》 - 杜甫4. 《江雪》 - 柳宗元三年级1. 《江南》 - 汉乐府2. 《望天门山》 - 李白3. 《春望》 - 杜甫4. 《游子吟》 - 孟郊四年级1. 《出塞》 - 王昌龄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3. 《赠汪伦》 - 李白4. 《枫桥夜泊》 - 张继五年级1. 《望岳》 - 杜甫2. 《春夜喜雨》 - 杜甫3. 《江畔独步寻花》 - 杜甫4. 《早发白帝城》 - 李白六年级1. 《赤壁》 - 杜牧2. 《滕王阁序》 - 王勃3.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附加篇目(供拓展阅读)1. 《将进酒》 - 李白2. 《静夜思》 - 李白3. 《长恨歌》 - 白居易4. 《琵琶行》 - 白居易5. 《登高》 - 杜甫6. 《乌衣巷》 - 刘禹锡7. 《题临安邸》 - 林升8. 《题西林壁》 - 苏轼这些古诗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背诵、赏析等方式,深入理解古诗文的内涵,感受古诗文的魅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古诗文,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
一句至理名言,千古流传,虽然简单却有着深刻的道理,而这句话的主人公——“酒”,如今成为了人们于疲惫的工作后或生活中的休闲时所添置的调节品。
而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对“饮酒”和“会醉”绝口不谈,却忘了“酒”本身的文化和内涵,今天我们要一起深入学习《将进酒》这一篇名篇,珍惜中华文化。
一、文本阅读《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通过描述宴会盛景,赞美友谊、从而描绘了赤壁江滩的壮美风光。
文章流畅,表达了诗人不屈不挠的个性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1.全文分析这首诗是“调年华·江南好”的变体,由于它的诗句朗朗上口、气势磅礴,并有着浓厚的民族色彩,在古代被广泛流传,是一篇脍炙人口,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诗歌佳作。
2.节选分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此处李白通过黄河之水、高堂明镜的写法展示了生命之短暂和历史之沉淀,以反衬众人的庸俗与无知,而“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文字却传递了慷慨激昂、豪迈的诗歌情调,此处透露出诗人的个性。
从文中李白的“我”“君”看来,他几乎是用自己和亲友的实际经历,寄托情感,并以此论述乐观的生活观与人生哲学。
二、情感教育《将进酒》通过写宴会、提倡饮酒,来表达人生短暂,而“得意须尽欢”成为了人们实践的人生哲学。
本文形象地展示了人类对自由、快乐向往的精神追求,进一步传递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以及人的生命意义的探求,强调了人生的宝贵、时间的珍贵,同时深刻地教育我们做人且要“志”高、气质高,荡气回肠。
《将进酒》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朴素而充满哲理。
三、语言教育1.押韵古代诗歌中韵律较为重要,也是李白《将进酒》最明显的特点之一。
诗中的平仄、递进递出、咏史抒情、押韵对偶,全部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诗歌构架。
2.修辞《将进酒》充满修辞手法,比如夸张、排比、对仗、反问等等,使诗中内容更加丰富,文字更加深刻、瑰丽。
新高考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精编高考新课标指定背诵目作为一名高中生,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成长和成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高考中,古诗文也是必考的内容之一,因此背诵古诗文不仅可以增加文学修养,还可以提升语文考试成绩。
下面是新高考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精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登高》-唐朝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将进酒》-唐朝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3.《赋得古原草送别》-唐朝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长恨歌》-唐朝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5.《芙蓉楼送辛渐》-唐朝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6.《水调歌头》-唐朝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江雪》-唐朝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枫桥夜泊》-唐朝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9.《游子吟》-唐朝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0.《清平调·红蔷薇》-唐朝李白红蔷薇,初见便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