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一(中国旅游地理)YYY
- 格式:ppt
- 大小:5.40 MB
- 文档页数:47
中国旅游地图揽胜-台湾基隆通过中国旅游地图来看中国的旅游景点,领略中国大好河山。
第三十二篇台湾台湾省:简称“台”。
在中国的东南部。
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和龟山岛,火烧岛,兰屿、彭佳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岛屿。
面积3.6万平方公里,人口2270万人。
自古以来为中国领土。
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相连,后因地壳运动分隔成岛。
据考古发掘,台湾古人类渊源于祖国大陆。
隋唐以后,大陆人民和台湾的关系密切,南宋时,澎湖已隶属福建路晋江县,元明设巡检司于澎湖。
明天启四年和六年,荷兰和西班牙殖民者分别侵入台湾。
明末收复台湾。
清置台湾府,属福建省。
1895年为日本侵占,1945年归回中国。
山地占2/3。
北回归线穿过中部,气候热湿,属热带、亚热带气候。
火烧寮年降水曾超过8000毫米,是中国降水最多的地区。
夏、秋两季多台风。
矿产以煤、石油、天然气、铜、金、银、锰为主。
农产以稻、甘蔗、茶叶、水果为主。
有纺织、电子、制糖、塑胶、电力等工业。
特产天然樟脑和香茅油。
基隆市,隶属于台湾省。
基隆市地处台湾岛东北角,毗邻新北市,临近台北市,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曾是台湾省万商云集的重要港口。
全市面积133平方公里,人口37万人。
为台湾北部重要的国际商港,加上境内岛屿、港湾、山陵兼具,繁华的港都则局促于山海之间。
基隆景点:杠子寮炮台、野柳风景区、和平岛、鹅銮鼻灯塔一、杠子寮炮台位于基隆市东北方的杠子寮山区,与二沙湾、狮球岭、白米瓮等炮台形成犄角之势,护卫着基隆港;炮台历经中法战争、乙未割台战役等洗礼,是一处已逾百年的古战场。
杠子寮炮台占地宽广,全区共分三区。
第一区规模较小,有三处房舍遗迹及两座碉堡,房舍仅存残破砖墙,概为一般营舍,碉堡则由石材叠砌而成,顶以拱形混凝土覆盖,因而保存完整。
第二区基地为扇形石垣所包围,两侧各有一房舍地基,后方土丘下则隐蔽着作为指挥所的大型碉堡,堡身全部由石材建造,墙身及堡顶均厚达1.5公尺,为炮台区之外最坚固之工事;碉堡对面有两座相连的隧道,隧道另一头视界开阔,八斗子一带风光尽览无遗,然洞内黑暗湿滑,且出口为险崖绝壁,不宜贸然进入。
台湾省岛详细资料大全台湾省岛——中国第一大岛,战略要地。
位于东海南部,西依台湾省海峡(属于东海),距福建省海岸75~220海里;东濒太平洋;东北与琉球群岛为邻,距冲绳岛约335海里;南隔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望,距吕宋岛约195海里。
岛形狭长,从最北端富贵角到最南端鹅銮鼻,长约394千米;最宽处在北回归线附近,约144千米。
面积3.58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逾99%,为台湾省省主岛,在世界大岛中列第38位。
人口约2300万(2006年)。
其中汉族约占98%,高山族等约占2%。
基本介绍•中文名:台湾省岛•面积:3.58万平方千米•人口:2300万(2006年)•位置:中国东海南部,西依台湾省海峡历史沿革,自然条件,经济交通,地理,军事意义,地质与地貌,气候,山脉与河流,自然资源,土地,资源,自然地理区,经济交通,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原住民文化,殖民文化,历史沿革台湾省的历史至少可上溯至7000年前。
7000年前起到大约400年前,南岛语系原住民的祖先先后、陆续的漂流到台湾省来,成为目前所知台湾省最早的居民。
台湾省岛台湾省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
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省),吴人沉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省最早的记述。
公元12世纪中叶,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戌守。
元、明两朝 ... 在澎湖设巡检司。
明朝后期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
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乘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 ... 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省。
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省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1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省沦为荷兰的殖民地。
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权。
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省。
经过激烈战斗和围困,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