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彭淑清版 第一章 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29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学时及学分 4适用专业(群)导游与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执笔人王红玲课程组审核院(部)审核二〇一七年二月《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课程性质:《中国旅游地理》是高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和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旅游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1.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设计课程本课程设计的理念是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为标准的课程体系,系统地把各项要求做为训练的目标来完成,在达到技能鉴定水平的同时,应用于本专业的实践,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有利于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技能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2.教学与实践结合,以实训项目为主导,重点培养学生的背记和讲解能力本课程采用教、辅、练一体化教学,边教边练,边练习边辅导,以教学带动练习,以练习主导教学,相辅相承,在定向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实训实操教学,在提高学生背记和讲解能力的同时,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提高职业水平。
3.采用目标教学与目标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践性与针对性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本课程共分为十一章,共设计了五十四个工作任务,每一个工作任务都采取基础知识掌握及定向题型目标训练,以目标训练为实训内容,以鉴定要求为教学要求,对各项基础知识和技能从学习到掌握再到熟练,到达到相应景点讲解要求,制定完整的训练计划,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系统训练,以达到由量变到质变的能力突破。
4.坚持培养实用性、应用性人才,实现大众化教育的开发课程理念本课程在设计与开发过程中依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与技能鉴定考核机构共同探讨教学模式,共同开发设计课程。
三、课程目标1.素质目标(1)通过课程的分组模拟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2)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奉献精神和职业道德2.能力目标(1)能进行基本的景观鉴赏和景点解说(2)能进行基本的旅游线路规划(3)能进行基本的旅游行程制定3.知识目标(1)了解旅游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基本关系(2)了解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和学科性质(3)了解旅游的客源与客流的形成(4)掌握可持续发展对旅游的重要意义和策略(5)熟悉全国各旅游资源的分布与特征(6)掌握旅游资源的分区(7)掌握各区重要旅游景点与旅游精品线路(8)掌握各区重要旅游景点的解说和旅游精品线路的安排四、课程内容、要求与教学设计课程代码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型理论课(含实践)课程学分 4 总学时72 理论学时52 实践学时20前导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文化知识、导游基础后续课程无适用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教学内容及具体要求课程授课计划表周别/学时授课内容(章/节/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授课方式授课场所第一学期第 1周(共4学时)第一章旅游与地理学初步掌握旅游及其要素构成、旅游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中国旅游地理的产生与发展,以提高学生对本学科课程的学习兴趣,为提高学生的旅游科学文化素质和旅游地理科学素质奠定基础。
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彭淑清、彭晓风复习题及答案本考点属于中等难度的旅游地理学科,对于旅游地理中的一些基础知识点有一定的考查,为了方便大家复习该考点,下面整理了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彭淑清、彭晓风复习题及答案。
本考点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1)旅游地理学与环境地理学。
考查自然基础知识、城市空间形态、城市景观和区域经济等内容。
(2)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在世界旅游强国中,我国是全球第一大目的地国。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旅游业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产品结构比较均衡,并在服务质量方面有所提升;国内消费市场需求旺盛;外国游客的增长潜力较大,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同时,我国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3)中国旅游地理中存在不确定因素:虽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旅游已有较为全面和系统的了解,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有部分国家对旅游地理研究不够、经费不足、人才匮乏等问题。
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1)中国旅游业综合实力排名:中国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综合实力和全球竞争力位居世界前列,但总体上还处于发展中国家,处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2)中国旅游产业规模:2016年,中国国民出境旅游人次达7.76亿人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2.3万亿元人民币;入境出境旅游人次达7.86亿人次;全球游客总数达5.75亿人次,占全球游客总数的26.7%;人均国内出游次数4.8次。
(3)中国旅游结构:2016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达5.8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8%,比2010年提高1.2个百分点;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7万亿元人民币。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旅游业尚处于发展期。
从国际视角看,随着全球旅游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发展与就业效应,将给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提供巨大动力。
中国文旅融合、生态环境保护等政策将成为拉动国内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动力。
二、景区及旅游线路的特征景区主要是指为人提供游览观光等游览活动的特定区域,它既是一个地区的自然景观,也是一个地区的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