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书出版与印制工艺流程质量控制

图书出版与印制工艺流程质量控制

图书出版与印制工艺流程质量控制
图书出版与印制工艺流程质量控制

图书出版与印制工艺流程质量控制

在图书的出版、印制过程中,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读者对于图书的选择、使用与图书的内容、设计、编校、印制过程的质量控制密不可分,做好图书的出版、印制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是图书出版工作的重要内容。

图书质量包括图书的内容质量、装帧设计质量和印制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读者购买图书已经不仅仅只注重内容的好坏了,图书的装帧设计和印制质量也成为他们衡量图书好坏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高质量的设计印刷水平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增强其对图书内容的信赖感,最终受到读者喜爱并购买。

图书印制质量也是评价图书质量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内容和形式(外观)是图书的两大要素。图书的印制属于图书的外观生产。好的外观能更好地表现内容,对内容的表达起促进作用;相反,不好的外观不仅不能很好的表达内容,还会对内容产生消极的影响。

1 出版环节的质量控制

出版环节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图文的设计与制作。在印前制作过程中,图文的输入、编辑、输出、印制后工序工艺设计、装帧设计等等环节都是影响图书质量的重要因素。

1)图片的扫描输入

图像的扫描和处理质量是保证图像最终颜色和阶调复制的重要前提,对图像进行准确、高质量的处理,尽可能保留原稿上的阶调、层次、反差和饱和度等图像信息,是衡量图像质量的基本标准。

现在的图书通常插图较多,在对作者提供的插图进行检查过程中(包括彩图、黑白影像图、线画图等),应注重插图的质量:彩图和黑白图图稿必须图像清晰、层次感强,其中彩色图色彩要鲜艳,线画图的线条清晰、饱满。在对图片进行扫描定

标时,应区分照片、印刷品、手绘缟、正片、负片等不同类型的原稿的特性,准确定标。扫描时对于层次丰富、饱和度高、反差强烈的原稿,要尽可能准确地还原原稿,如果原稿质量不是很好,有偏色或饱和度偏低等情况,就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使扫描出来的图像比原稿更加亮丽、真实。

扫描分辨率要满足出版要求,印刷品图像的扫描分辨率一般设置为网点线数的1.5~2倍,通常彩色图书采用的扫描分辨率为300dpi,网点线数为150lpi,精细画册采用的扫描分辨率为350dpi,其印刷网点线数一般为175~200lpi。扫描中还要合理针对承印纸张、印刷设备的不同选定相应分色参数,确定黑白场定标参数,对图像阶调进行适当调整。

2)图片的处理

目前,数码相机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采用数码相机等数字图片,这也对图像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符合印刷工艺的特点,还要考虑对数字图片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

在对图片进行处理时,要对原稿色彩、阶调不好的部位进行调整,通常利用专业的软件如美国Adobe公司的Photoshop软件,进行形态变换、颜色变换、层次校正、图像修饰、特殊效果设计等处理方法,使其色彩准确、阶调均衡,同时对于很多的线画图一般也都要用相应的图形处理软件(如Freehand、CorelDRAW等)

重新绘制,如果图省事将不合乎要求的插图带到印刷阶段,势必影响印刷质量。网络下载照片层次少、锐化过度、色彩不准、像素数低,印刷复制后效果不好,应少用、慎用。

另一方面,对图片进行处理时,要考虑印刷工艺的要求,通过软件对图片进行阶调调整,拉长中间调,将主要层次集中在10%~60%的视觉敏感区,保证高光和暗调部位的层次质量,将其层次压缩到印刷有效的范围以内,使原稿的阶调最大限度地与印刷所能再现阶调相对应,以使图像清晰真实。

原稿种类、层次范围各不相同,内容、色彩千差万别,复制完成风格一致、满足印刷要求的照片,是扫描和处理工作的中心任务。这项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忠实

于原稿,高于原稿并力求风格统一。

3)图书设计与印刷工艺流程的匹配

出版社应同印刷企业一道,选择合理的印刷工艺,以达到最佳图书印制效果。

①开本与印张选择

有时为了突出图书的多样性、新颖性,出版社会选择一些异形开本,但在印刷企业的印制过程中,由于异形开本尺寸与正常开纸幅面不一致,会加大印刷生产的难度,周期延长,导致成本增加,所以选择开本时,最好选择正常开本,选择纵向开本。在确定印张时,最好不要出现0.125印张、0.875印张等零印张,因为零印张同样也会导致印刷工序增加,周期延长,生产费用增加的情况。

②特殊工艺的使用

图书印刷一般采用平版印刷,内文印刷在工艺上一般没有特殊的要求,而对于封面的装帧制作,出版社常采用一些特殊工艺,如覆膜(光膜,哑膜),烫金、UV 上光、压印、特殊印刷等。在装帧设计采用这些特殊工艺时,一定要考虑所承印的纸张或材料的不同情况,有的材质烫金效果不好,不容易烫上去,容易花糊,不仅损耗增加,还增加了印制成本,却达不到想要的效果,还会导致周期延长。

③书脊

确定书脊的宽度的方法有多种,比较好的方法是先用同样的内文纸张,按照确定的印张数配一本毛本,来确定书脊厚度,但考虑到图书在重印时纸张厚度会有变化,同一纸张不同批次都会有差异的情况,设计书脊时应有一定余量,而且书脊尽可能不要采用与封一、封四颜色不同的色条或色带,在封面、封四和书脊上不要设计线框,书脊字相比书背宽度不要太大、太满,这样的设计,既方便了印厂的生产,也容易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④版面设计

一些设计人员为了追求效果,会将一些小字(五号以下),特别是笔画比较细的宋体字或是一些细线条设计成四色字或反白字,这样的设计会大大增加印刷、装订工序的难度,如果采用胶版纸印刷时容易产生套印不准、糊字、漏白等质量问题。

印刷在复制中性灰时,色彩不易把握,常常容易造成偏色,这对于重印书来说,特别突出,所以在印前制作过程中,建议将一些用四色叠加形成的灰色,制作成专色比较好,而且专色所表现的色域要比四色印刷表现的色域宽,可以实现CMYK 四色印刷油墨无法呈现的颜色。

⑤装订工艺的设计

无线胶订是目前普遍采用的装订工艺,但书脊特别薄或者特别厚的书不适合无线胶订。因为胶订所采用的热熔胶拉力强度不好保证,抗老化程度差,耐持久性差,对于需要长久保存使用的图书就会造成书芯中间打不开,翻阅不便,还有可能造成中间开胶掉页的质量问题,所以不适合用无线胶订的方法,而必须要采用锁线再胶包的工艺方法。书脊特别薄的书(一般小于3mm)也不适合胶订设备工艺加工参数,因为书脊太薄,容易造成书脊圆背及书脊字歪斜的质量问题。

虽然装订工艺加工是在最后一道工序,但在版面设计的前期就应该考虑好拼版时版芯的位置以及预先留出胶订铣口位置,对于略厚的骑马订图书,内页容易产生版芯″外移″现象,为校正内页″外移″的毛病,必须调整版芯页码内移量,此时就应该考虑版芯随外帖到内帖不断缩进的位置,以确保整书的视觉感受一致。

对于跨页图文设计,在不同的装订方式上要求也不相同,应分别对待。胶订产品不但要考虑预留2~3mm铣切量,还要考虑封面与书芯的黏结处预留5~8mm的包封侧胶位置。否则,跨页图像就可能出现断接、错位、文字缺失、内容被铣掉等现象。封面采用覆膜方式的书本若没有设计勒口,封面很容量产生翘边现象,内芯易脏,且外形也不美观。

2 印刷环节的质量控制

印刷质量控制的要素是:网点、颜色复制的真实程度,以及印刷过程的稳定性。其中叠印区的网目值(网点大小)是最重要的控制要素。当然还有其他影晌印刷质量的因素如环状白斑、糊版、起脏、套印不准等。对于客户,令其不满意的原因是:原稿与印刷图案存在色差。

1)胶片质量控制

胶片上的黑色实地的密度值应达到3.5,低于这个值,在晒版时,网点就透光,引起感光层曝光,造成印版上的网点不坚实,印刷时密度偏低,而且网点容易掉落,造成掉网。

在印刷前对胶片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除后期印刷的重大隐患,否则,等到印制过程中或印制完成后才发现问题,那将会带来很大的损失。

2)晒版控制

晒版时,要按照要求严格控制曝光量了,如果曝光时间过长,将会造成印版上网点不坚实甚至丢失,印刷时掉网。晒版时,要保证3%的小网点不丢失,95%的网点不糊,这样,才能保证印刷过程中层次和阶调的完美再现。

操作者应根据情况,配合测试条在不同条件下确定出不同的曝光量。晒版的环境要规范、整洁、晒版前要清洁原版和晒版玻璃,以免微小异物造成抽气不均匀,图文发虚。其次,对显影过程的控制也是晒版质量的重要因素。显影液浓度必须严格按要求配制并控制好显影速度,以免因显影液浓度高、温度高或速度快而使小网点丢失,或因为显影液浓度低,速度慢或温度低而造成版上脏,糊版的现象。

3)网点大小控制

网点大小是决定印刷质量的一个决定因素,制版、胶印过程均会使网点发生变化,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好各工序的网点扩大、锐化、变形、重影。我们可用印刷控制条及放大镜来监测网点的变化,胶印过程中,会发生网点扩大现象,这就要求印

刷过程中不断地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设备。

4)色差控制

色差指的是印品与原稿之间颜色的差距大小,只有把它控制在一定的允差范围之内,印品才是合格的。采用分光光度仪来测量印品与原稿的CIELAB值和色差数值,然后将得到的色差值与色差允许范围描绘在坐标图上,得到色差允许图,如此可以用来估计产品合格与否的程度。通常情况下,是依据人的视觉感受及顾客对印品的满意或拒绝程度来判定印品的合格性。

5)墨层厚度

印品墨层厚度对印品质量有很大影响。印品墨层的厚度与油墨的粘度和流动性有关。油墨的粘度过大,墨层较厚,印刷时会发生拉脱纸毛现象;反之,墨层较薄,墨辊转动时易打滑导致墨杠,使网点增大、图像失真、印品表面光泽度差。一般情况下,在不发生背面蹭脏的前提下,墨层尽可能印得厚一点,在印刷机速度较快时,适当加厚墨层才能达到理想的墨色,此外,当印刷的纸张表面粗糙、吸墨性较强时,墨层也应适当加厚,版面才不容易发花。

6)印刷过程的稳定性

为保持印刷过程的稳定性,需要定期检查印刷设备。随着季节的变化,机器长时间不停运转,印刷滚筒之间的压力,墨辊之间水辊之间的压力等各部分的压力都会发生微小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对印刷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机台和维护人员,每半个月必须对胶辊压力和滚筒压力进行检查一次,发现问题随时调整和解决。

加强图文检查工作,特别是在印前工序中,应对软片进行检验,及时发现问题和质量隐患,杜绝不必要的浪费。印刷中的检验更是不可缺少的,它是控制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印刷中检验的重点应放在对印刷质量的控制上,如检查开印样、落版样、换版样与原样是否相同,核对页码顺序及图文质量,检查是否有掉字等,从而有效地控制印刷质量,防止各种质量事故的发生。

7)纸张的选择及控制

纸张的表面强度太低,容易造成印刷过程中因油墨的粘附拉力作用而出现纸张表面拉毛和脱粉现象,印刷质量低劣。选用具有较高表面强度的纸张,才能获得较好的印刷质量。为了保证良好的印刷质量,采用表面强度较高的纸张,或适当降低印刷压力,或适当调整油墨的粘度。所以,有必要在纸张相关标准中提出具体要求,比如,在国标GB / T18359-2001中,规定了A等、B等和C等涂布白纸板的表面强度依次为2.8m / s以上、1.6m / s以上和1.0m / s以上,以此作为使用依据,还应根据不同风格、不同品级正确选用纸张,以保证印刷质量。

纸张的含水率过高时纸张变软,膨胀,抗张强度降低,塑性增强,印刷过程中造成印迹不能及时干燥;或含水率过低,纸张脆硬,收缩,容易破损和断裂,并且易产生静电,影响印刷的正常进行。纸张的伸缩造成套印不准。纸张的含水率除受环境温湿度影响,还与纸张的性质和用料有关。一般地,在相同的温湿度条件下,纸张紧度越大,施胶量越大,浆料中长纤维越多,则含水率越低。在纸张的储存和印刷过程中,控制适当的含水率是关键。例如,为了将纸张的含水率控制在4~8%,控制环境温度应在18~24℃,相对湿度在40~55%RH。

白料裁切在质量控制中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裁切的尺寸及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印刷的规矩及质量,裁切时操作不当,就会引起尺寸不对。

3 装订质量控制

装订是图书成书的最后一个生产过程,主要有折页、配页、锁线订联、包封、整饰等过程。装订工序极为复杂,其复杂程度是任何一道工序所无法比拟的。装订工艺流程有十几道之多,且大部分没有共性,据了解,很多装订质量问题都发生在已装订完成或书籍已发送到客户手上时。因此,装订生产过程中要做好预防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一旦质量问题发生应及时处理解决,以免无形中造成浪费。

1)装订材料的影响

装订的材料种类、式样上百种,每种材料涉及到的知识非常多,如封面材料有

10多种,质地各有不同,这些不同材料又涉及到粘结材料的使用,而粘结材料的不同又关系到粘结的对象与粘结的牢固效果。材料使用是否正确得当就直接影响书籍的牢固程度与保存寿命等。目前,无线胶粘订所出现的掉页、书背不平、书芯断裂、气泡、孔眼、溢胶等质量问题就与使用EVA热熔胶的材料有着直接关系。

封面纸质选材不当折痕断裂。现在封面的厚度越来越大,200g / m2以上的卡纸或纸张设计有勒口工艺,当压痕后折缝断裂漏底,破坏书籍外观质量。实际上200g / m2以上的封面再要折前口,那么会使书籍的装订加工非常困难,且无法保证质量。

封面纸质与书芯纸质厚度悬殊。为了提高书籍装帧效果,现在有许多书籍的封面厚度与书芯纸张厚度或是重量?雪相差悬殊,造成二者拉力不等,当无线胶订后封面掀起将书芯第一页拉开露出胶底,造成不合格品。这类产品如果在封面与书芯第一页之间加一克重厚度适中的环衬或扉衬页便可解决漏胶底现象,但很多出版者为了降低成本,不愿做此打算,也不考虑加工效果。

2)无线胶订铣背质量控制

无线胶订不用铁丝,不用线,而是用胶粘剂粘合书芯,其工艺流程大致为:配页、进本、撞齐、铣背、拉槽、上背胶、上侧胶、包封面、成型、干燥、分切、裁切成品、堆积光本、检验成品、捆扎。

无线胶订中,铣背、拉槽是关键的一道工序。铣背要根据纸张的厚薄、折页次数的多少而定,一般要铣去2.5mm~3mm,拉槽的深度要求在1.0mm~1.5mm。若铣背和拉槽的深度不够,必然影响胶的渗透,从而造成脱页、散页的质量缺陷。如果在胶订前的整理工序中书贴未闯齐、捆扎不平、不压实就转入铣背,也会导致书页铣不开,造成胶渗透不好、掉页、散页、牢固度不够等质量缺陷。

3)热熔胶对图书质量的影响

胶订上胶的部位在书背和侧边,背胶和侧胶所用的热熔胶也有区别,二者性能也有差异,使用温度也各不相同,掌握好合适的工艺参数,才能确保胶订质量。胶

温对胶订的质量尤为重要,熔胶的温度偏高,会使熔胶过稀而粘度不足,熔胶温度偏低,会使胶过浓而无法渗透、流动,有的还会呈小粒状块附于脊面或侧边面,使封面皱折、空脊。根据不同机型,一般背胶温度控制在160~180°C之间,侧胶温度控制在145~165°C之间,通常情况下,上胶后,以书脊胶能渗透、填满铣沟为宜,干燥后背胶厚度在0.8~1.3mm 之间。

印后装订工序不但是一个复杂的加工工序,也是一个艺术加工工序,当今的书籍不但是阅读品,同时也是一种礼品、艺术品、有价值的保存品;它不但为人类增加知识,还带给人们艺术上的享受。在过去的几十年,出版业搞设计特别是美编?雪的人员经常与装订加工厂的技术人员、老师傅相互联系,吸取装订工人的意见,以改进和提高装帧设计方案,在设计上、选用材料上、尺寸规格上等方面避免了许多问题,达到设计预想与产品完成的一致性,做出了许多高质量的产品。所以出版社与印厂之间,特别是与装订工序之间应有更多的交流,大家互相学习,设计人员可以多了解各种装订工艺,以便更好更多地设计出优秀的作品。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社和印厂都对提高图书印制质量负有责任,出版和印制应成为图书印制质量管理工作的协作部门,出版社除认真做好图书的印前制作外,还要对印刷企业所承印的图书进行严格的管理,印刷企业也应在整个印制环节中对图书质量进行控制。出版社和印厂应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进行沟通,各负其责,密切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提高图书的印装质量,为读者提供内容与形式完善统一的精品图书。

印刷质量控制

印刷质量控制 1、检测印刷品质量最常用的方法是(A) A、目测法 B、密度计法 C、控制条法 D、色度计法 2、四色印刷中,实地密度最大的应是(D) A、Y B、M C、C D、K 3、2、四色印刷中,实地密度最小的应是(A) A、Y B、M C、C D、K 4、精细印刷品套印误差应小于(A)mm。 A、0.1 B、0.2 C、0.3 D、0.05 5、精细印刷品应能再现的小网点是(B)% A、1 B、2 C、3 D、4 6、主观评价因人而异,客观评价稳定性好、有利于数据化管理。(√) 7、墨膜湿密度要大于干后密度。(√) 8、实地密度只能控制墨膜厚度,不能准确反映颜色差异。(√) 9、布鲁纳尔信号条50%粗网段可用于检测网点搭角情况。(√) 10、印刷过程中控制印刷质量的主要手段是墨色调节。(√) 11、校色的基本要求就是实地密度符合标准,印刷品上墨层厚度处处相同。(√) 12、校色的方法就是经常抽样检查,发现偏差马上进行相应调节。(√) 13、墨色调节后不能马上抽样检查,必须经过一定印数后才能抽样比较墨色。(√) 14、印刷品吃墨量大,墨量调节反映越慢。(×) 15、油墨干燥过快导致结皮是墨皮产生的重要原因。(√) 16、墨皮最容易粘附在印版上,一般可自动消除。(×) 17、墨皮最容易出现在网点处。(×) 18、纸毛纸粉一般粘附在橡皮布上。(√) 19、印刷品上的纸毛一般很快会自动消失。(√) 20、预防纸毛故障的主要措施是选用高表面强度的纸张、降低油墨黏性,降低印刷速度。(√) 21、油墨过小最容易出现糊版现象。(×) 22、糊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干水造成的。(√) 23、预防糊版的关键是控制好水量墨量。(√) 24、以下哪项操作会使印版水量增大。(C) A、停机时间过长 B、印刷机空转 C、印刷速度增大 D、水辊润湿不够充分 25、当水量过大时,应首先关闭水量开关。(√) 26、机器空转也开水易造成水量过小。(×) 27、水辊清洗后未把水挤干易造成印刷时水量过小。(×) 28、印刷压力越大,网点增大越少。(×) 29、油墨越稀,网点增大越小。(×) 30、墨量越大,网点增大越小。(×) 31、控制好印刷压力是控制好网点增大的关键。(√) 32、网点边长越长,网点增大越多。(√) 33、网点增大是印刷中的正常现象。(√) 34、以下哪项操作有利于墨色的稳定。(D) A、输纸时开时停 B、水墨平衡不稳定 C、墨色调节不当 D、始终对照同一样张检查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系统使用说明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系统使用说明 一、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系统的使用范围: 目前,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系统仅包括铝合金门窗安装和卫生间防水工程。 二、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系统的内容: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系统作为加强关键工序过程控制的管理工具,要求项目工程管理部门对关键工序施工过程中的各质量控制点进行检查、验收、记录、存档。同时将系统记录的电子文档上传集团总部管理平台。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系统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平面图; 2、施工验收记录表; 3、过程监控照片记录。 三、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平面图的使用说明:(详附件一中的二层铝合金门窗工程质量控制平面图.doc) 1、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平面图由甲方代表在施工前准备,

质量控制平面图应包含检查验收所需的必要内容,如验收部位的楼层平面位置、验收对象的指示编号,验收对象必要标注的示意或说明等; 2、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平面图要求链接对应检查的验收记录附表; 3、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平面图制作时应考虑施工验收的程序及计划,尽量对验收对象按类别、户型、进度、部位进行合并以便于质量控制资料的整理。 四、施工验收记录表使用说明:(详附件一记录附表中的施工验收表-二层铝合金门窗 1 表.doc) 1、施工验收记录表格的具体填写方式见附页的填表说明; 2、表格的验收内容可根据工程的具体设计要求和总部颁发的施工验收标准进行调整,以求符合项目实际施工情况,但表体格式及验收标准不得改动; 3、验收记录表格应与质量控制平面图及相关照片记录链接对应; 五、过程监控照片记录文档的拍摄、编辑说明:(详附件一

中的监控照片-铝合金窗 1 .doc) 1、过程监控照片记录文档应与被验收的对象对应,并与施工验收表格对应链接; 2、过程监控照片的内容应能够如实反映该道工序质量控制点隐蔽之前情况,如卫生间防水工程主要反映面层施工之前各层做法施工过程的情况,铝合金门窗工程主要反映洞口抹灰收口前的隐蔽情况; 3、过程监控照片由施工方质量负责人现场拍摄,拍摄时要求在图像内表明验收的时间、部位及对象名称、编号,并有监理工程师及甲方代表在场; 4、过程监控照片记录文档由一张或多张过程监控照片嵌入组成,照片的格式要求为jpg格式,分辨率为640×480像素。 六、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系统资料的整理与上报: 1、关键质量控制系统的验收记录及监控照片等原始资料由甲方代表、监理工程师各整理一份,工程部资料员应对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系统资料(纸面文档和电子文档)存档备查。 2、关键质量控制系统资料的电子文档由甲方代表随原始资料的积累及时整理、编辑而成,质量控制系统资料的电子文档

印刷质量控制技术方案

印刷质量控制方案 制定:品管部 二零零七年九月一日一、印前准备印刷主任 1、根据生产计划和物料状况安排各机台的生产,针对不同的客户及订单明确其质量要求 2、各机台调校OK后负责确认首件 印刷机长:根据主任的安排,按生产流程指引进行产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机器运作状况,执行及维护保养 2、阅读工程单、样书,检查锌版 3、明确并分配各组员的工作及职责,监督组员不得乱动职责外的机器与零部件(例:双张控制器必须为机长调校, 任何二手不可随意调动更改) 4、按要求校版,校好版通知主任签样后方可批量生产 印刷二手: 1、阅读工单、样品,清楚其要求标准 2、根据分配的职责与分工进行机器的调校(装拆印版、补充油墨、调校飞达、装纸等) 3、对印刷纸张数量的确认 二、印刷过程 印刷主任:对各机台进行不定期的巡视稽查,避免过程中产生明显的色差和其它异常 印刷机长: 1、根据确认的首件进行批量生产,把握过程质量的控制,确保印张质量的稳定 2、根据客户要求、产品允收标准、排除过程产生的不良品 3、对车头数进行正确把控,防止订单欠数 印刷二手:除完成生产过程的机器操作外应根据其职责对过程质量的检查与控制 三、印后事项: 1、印刷完毕,机长确认此板产品为OK品即挂上产品标识卡 2、产品标识卡的填写工程包括:客户名称、工程单号、货品名称、订单数、此板产品实数、生产机台、机长 姓名、印刷完成时间、可收纸时间、质量确认、第几板共几板等 四、质量责任划分与处理细则 4.1时间划分的定义 质量责任确认时间:机长确认该板产品质量OK,挂上产品标识卡之时起,为质量责任有效确认时间 质量损耗时间:机长印刷完毕该板时所填写的可收纸时间以外的耗时为质量损耗时间(如:点墨屎、全检等) 可收纸时间:印出之后至印张表面层油墨干燥至不拖花、过底的时段为可收纸时间【通常受产品表面的墨量及吸墨性能而决定(粉纸类一般为3H,咭纸类一般为2H,书纸类一般为1H)】注:特殊情况除外,例如后加工急等着做货交客需特殊对待;如大墨位、大墨量且其表面吸墨性能又差的产品其干燥时间可适当延长。

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质量保证措施

目录 (一)保证测量精度与准确的措施 (二)钢筋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三)模板质量控制措施 (四)砼质量控制措施 (五)预留埋施工措施 (六)保证砖砌体施工质量的措施 (七)防治粉刷及地面起壳的措施 (八)防治楼地面起砂的措施 (九)防止外墙面砖脱落措施 (十)防治屋面漏水的措施 (十一)防治外墙涌水措施 (十二)防治楼地面、阳台地面、落水口和立管洞处渗水的措施(十三)防治管道漏水的措施 (十四)防治装饰粗糙的措施

(一)保证测量精度与准确的措施 1、本工程测量人员是具有丰富施工检验,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的专业人员,曾在多个大型工程施工中任专业测量。因此能胜任本工程的测量工作。 2、我公司在本工程中使用目前先进的测量仪器,如自动安平水平仪,铅垂直仪均为进口仪器,设备先进,精度高。 3、施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经研究同意后实施。 4、坚持技术复核制度,对于工程主轴线、标高基准点在放线完成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复核,对于一般轴线,标高由技术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复核。确保无误后,放可继续施工。 (二)钢筋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质量管理点的设置:包括钢筋品种和质量;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钢筋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接头位置、弯钩朝向;焊接质量;预留洞孔及预埋件规格、数量、尺寸、位置;钢筋位移;钢筋保护层厚度及绑扎质量。 2、预控措施:应检查出厂质量证书及试验报告,必须保证材料指标的稳定;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熟悉施工规范要求和基本常识;认真执行工艺标准,严格按技术交底要求施工;严格按照图纸和配料单下料和施工,弯钩朝向应正确;施工前应预先弹线,检查基层的上道工序质量,加强工序的自检和交接检查;对使用工具经常检测和调整,并检查焊接人员有无上岗证;正式施焊前须按规定进行焊接工艺试验,同时检查焊条、焊剂的质量,焊剂的质量。焊剂必须烘干;对倾斜过大的钢筋端头要切除,焊后夹具不宜过早放松,根据钢筋直径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通电时间;每批钢筋焊完后,按规定取

质量控制流程图

3.1.1 现场质量控制流程图 施工准备 项工程施工计划施工方案 工程质量控制指标 检验频率及方法 材料、机械、劳动力、现 场管理人员准备 分项开工报告 批准 分项开工批复单 每道工序施工 施工测量放线 报告 检验试验报告设计施工复核 不批准 分析原因,及时修复改正或返工 材料检查工艺流程检查测量检测试验检测质检工程师检查 自检结果 工序交接报告 不合格 抽样检查资料检查试验抽测测量检测工序检验记录检查 交工报告 不合格 合格 交工证书 现场质量控制流程图

3.1.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流程图 指挥长 生产副指挥长 质量安全 总工程师 材 料 厂 科 程 工 安全质量 试 验 室 指挥部质管 工程师 质量安全 委员会办 指挥部质管 工程师 工 程 队 队 程 工 程 队 工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流程图

3.1.3 质量检验总流程图 原材料取样 不 合 标准试验格 试验结果评定、是否合格 试验报告 实施控制检验 成品抽样检验 试验结果评定、是否合格 合格不合格 作业结论分析原因 结束提出处理意见 质量检验总流程图

3.1.4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流程图 承包单位填写 《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单》 方法: 承包单位另选不合格 监理工程师审核 合 格 1.审核证明资料 2.到厂家考察 3.进场材料检验 4.进行验证复试承包单位使用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流程图

3.1.5 技术质量主要工作流程图 图纸会审 参加设计交底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师审批 工程物料确认 进场验收 技术复核 分部工程验收 技术交底工程定位交接 甲方、监理确认工程师确认 隐蔽验收质量验收 资料审核 甲方、乙方、设计联合验收 交付使用送交资料和竣工图 回访维修 技术质量主要工作流程图

印刷质量控制方案

印刷质量控制方案 制定:品管部二零零七年九月一日

一、印前准备 印刷主任 1、根据生产计划和物料状况安排各机台的生产,针对不同的客户及订单明确其质量要求 2、各机台调校OK后负责确认首件 印刷机长:根据主任的安排,按生产流程指引进行产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机器运作状况,执行及维护保养 2、阅读工程单、样书,检查锌版 3、明确并分配各组员的工作及职责,监督组员不得乱动职责外的机器与零部件(例:双张控制器必须 为机长调校,任何二手不可随意调动更改) 4、按要求校版,校好版通知主任签样后方可批量生产 印刷二手: 1、阅读工单、样品,清楚其要求标准 2、根据分配的职责与分工进行机器的调校(装拆印版、补充油墨、调校飞达、装纸等) 3、对印刷纸张数量的确认 二、印刷过程 印刷主任:对各机台进行不定期的巡视稽查,避免过程中产生明显的色差和其它异常 印刷机长: 1、根据确认的首件进行批量生产,把握过程质量的控制,确保印张质量的稳定 2、根据客户要求、产品允收标准、排除过程产生的不良品 3、对车头数进行正确把控,防止订单欠数 印刷二手:除完成生产过程的机器操作外应根据其职责对过程质量的检查与控制 三、印后事项: 1、印刷完毕,机长确认此板产品为OK品即挂上产品标识卡 2、产品标识卡的填写项目包括:客户名称、工程单号、货品名称、订单数、此板产品实数、生产机 台、机长姓名、印刷完成时间、可收纸时间、质量确认、第几板共几板等

四、质量责任划分与处理细则 4.1时间划分的定义 质量责任确认时间:机长确认该板产品质量OK,挂上产品标识卡之时起,为质量责任有效确认时间质量损耗时间:机长印刷完毕该板时所填写的可收纸时间以外的耗时为质量损耗时间(如:点墨屎、全检等) 可收纸时间:印出之后至印张表面层油墨干燥至不拖花、过底的时段为可收纸时间【通常受产品表面的墨量及吸墨性能而决定(粉纸类一般为3H,咭纸类一般为2H,书纸类一般为1H)】注:特殊情况除外,例如后加工急等着做货交客需特殊对待;如大墨位、大墨量且其表面吸墨性能又差的产品其干燥时间可适当延长。 4.2损耗的定义 4.2.1正常损耗:指校机时所需及生产过程因中途停机再开机所需的损耗 4.2.2异常损耗:指在生产过程中因异常所产生的损耗 4.2.3合理损耗:指校机及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损耗不超过公司或订单规定的放数,均视为合理损耗4.2.4特殊损耗:指因产品生产工艺难度大,正常损耗的放数不足于过程的损耗,经公司高层确认同意增加的损耗均可视为特殊损耗 4.2.5突发损耗:因机器故障等突发性情况所产生的损耗统称为突发损耗 4.3质量责任的划分: 4.3.1对发现未按流程规定进行作业(如未签首件批量生产、未阅读清楚工单、样书而生产、未对机器进行保养与性能调试便生产等)而未造成直接损失的给予责任机长、部门主任各20元/次予以扣款4.3.2对发现未按流程规定进行作业(如未签首件批量生产、未阅读清楚工单、样书而生产、未对机器进行保养与性能调试便生产等)而造成直接损失的将按以下三种情况予以处理: A 第一次给予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的30%扣款(机长:20%、主管/二手各5%) B 第二次给予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的60%扣款(机长:40%、主管/二手各10%) C 第三次给予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的100%扣款(机长:60%、主管/二手各20%) 4.3.3对于校版纸、白页等致命缺陷的不良品流入到后加工的按10元一张计予扣款,对于流入到客户处的则给予20元一张的扣款(机长:60%、二手40%) 4.3.4因校版纸、白页等致命次品和客户不能接受的严重不良品导致返工的则按返工人数* 每人实际返工时数* 平均每人每小时的实际工资费用给予责任人扣款 4.3.5因校版纸、白页等致命次品和客户不能接收的严重不良品导致客户投诉则给予责任机长30元、责任二手20元每次的责任扣款 4.3.6因校版纸、白页等致命次品和客户不能接收的严重不良品导致客户退货的则按实际经济损失给予责任人扣款(处理原则参照4.3.2与4.3.4) 4.3.7异常损耗以补纸单上的金额损失给予责任人追究责任(处理原则参照4.3.2),突发性损耗超过500PCS将根据4.3.2的原则标准予以处理。

成品质量控制流程图

1.目的 对于公司生产过程有关的各项因素进行控制,确保各生产过程按规定方法在受控状态下进行,达到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满足客户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 3.术语 过程:指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个或多个受控的活动。 关键工序:形成产品特殊特性的过程或工序。 作业标准书:描述为完成某一功能所进行工作的作业文件。 工作环境:围绕影响产品制造及质量的过程条件总和,通常指清洁、照明、噪音、保温、通风、安全等。 4.职责 4.1生产部: 4.1.1负责产品制造的归口管理,负责编制产品生产计划; 4.1.2组织人员、物料实施生产计划; 4.1.3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4.1.4保持现场清洁。 4.2技术部: 4.2.1负责编制图纸和工艺; 4.2.2负责工程变更的实施与监控; 4.2.3负责按APQP要求编制试产、批量生产的控制计划。 4.3 生物管课: 4.3.1负责按生产计划要求组织物料供给。 4.4 品质课: 4.4.1负责过程检验和试验; 4.4.2编制检验指导书和产品检查基准书; 4.4.3反馈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信息;过程监控,绘制控制图。 5.工作流程及内容 序号流程工作说明责任 部门使用表单 5.1 5.1收到客户的订单经合同评审后,编制销售计划并发给相关部门。供销部 5.2 5.2生产部结合库存状况编制生产计划。生产部《生产计划表》 5.3 5.3根据生产计划和材料库存状况,准备生产物料。生物管课 5.4 5.4生产部制造课根据生产计划编制《加工命令流程卡》安排的生产任务。制造课《加工命令流程卡》

5.5.1各车间操作员在作业初次运行、材料更换、加工方法更改时进行作业准备验证,检查确认人、机、料、法、环是否符合作业标准书的要求。 5.5.2 操作者在生产前应对设备进行点检,确认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班组长负责按作业标准书调整和记录生产设备参数。 5.5.3每个工作班,产品转换后生产的首件产品,应进行首件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后续生产。 5.5.4生产过程的所有人员都须经过对口岗位技能、工艺规程培训合格后上岗,其中所有质检员、特殊工序的操作人员必须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车间《作业准备验证记录表》《首检和巡检记录单》 序号流程工作说明责任 部门使用表单 5.6 5.6.1操作者按照作业标准书的要求进行自检,并作好工艺参数记录。 5.6.2巡检员按照作业标准书的要求进行巡检。 5.6.3生产过程中按《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对材料、半成品、产成品进行标识。 5.6.4 生产过程中,操作者或班组长发现原材料或半成品出现不合格时,应及时通知品质课,品质课负责组织协调处理。具体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 5.6.5当生产过程中出现供应中断、劳动力短缺、关键设备故障、动力中断等紧急情况时,生产部按应急计划措施执行。 5.6.6顾客财产按附件1《顾客财产管理办法》控制。 5.6.7生产设备、工装、模具按《设备控制程序》和《工装控制程序》实施。 5.6.8产品防护按《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实施。 5.6.9 生产现场按5S要求控制。车间《5S检查表》 《工艺参数记录表》 5.7 5.7.1 用Xbar-R图进行控制,过程能力应达到Cpk≥1.33。 5.7.2公司的过程控制必须保持(或超出)批准PPAP时的过程能力,除非顾客另有要求。过程能力指数应符合:a)对于长期稳定的过程能力,Cpk值应大于1.33;b)对于短期过程能力研究,Ppk值应大于1.67;C)当顾客要求较高或较低的过程能力或性能时,控制计划必须作相应的注释(即在APQP控制计划中“产品/过程规范公差”栏中注出)。

不同材质的系列印刷品质量控制方法

不同材质的系列印刷品质量控制方法 在包装印刷工艺上,常常有采用不同的材料印刷相同或相似的版面,如产品的内外包装、商标、说明书等系列性的印刷产品,一般印刷版面图文或标志的颜色设计基本相同,但由于承印物特性的差异,有些产品所采用的印刷设备、油墨性能和工艺形式也不一定一样,而客户往往要求系列产品的印刷颜色要求基本达到一致,不能出现明显的色差。生产实际工艺情况表明,不同材质的系列印刷品墨色质量的控制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工艺技术上精心设计和操作技术的认真把关,才能获得较好的印刷质量效果,满足客户的质量要求。 、系列印刷品的特点分析和工艺确定方法 所谓系列印刷品就是指同样的一种产品内外包装物的规格不同或成套的产品采用的印刷材料不一样,但是,图文版面结构或颜色相同或相似。由于材料特性或印刷版面规格的差异,印刷工艺的适应性也截然不同。如外包装的瓦楞纸箱、彩盒面层印刷材料有白板纸、牛皮卡或箱板纸等,纸盒包装材料则有白板纸、牛皮卡、白卡、玻璃卡、铜版卡、PE淋膜纸等,软包装塑料薄膜、玻璃纸、纸巾纸、油光纸、拷贝纸、胶版纸、真空镀铝纸、镭射纸等。瓦楞纸板厚度大,表面平整度特点,以及PE 淋膜纸、塑料薄膜、玻璃纸、纸巾纸、真空镀铝纸印刷工艺,从材料的特性和产品包装的安全、卫生质量方面考虑,适合于柔性版用水性油墨进行印刷,可较好地保证产品的质量。对于预印工艺的彩箱面纸、彩盒印刷的白板纸、牛皮卡;真空镀铝纸、镭 射纸等材料,数量大的可采用凹版或柔版工艺,可使印刷质量和生产成本都得到较好的兼顾。而对于数量在10 万印左右的白板纸、牛皮卡、白卡、玻璃卡、铜版卡产品,以及油光纸、拷贝纸、胶版纸、真空镀铝纸、镭射纸则可采用胶印工艺比较适宜。其中,油光纸、拷贝纸定量较低,不适合高速自动输纸,可采用低速的01 胶印机进行印刷,才能较好地保证产品的套印质量。 二、要注重印前版面设计的工艺技术控制 现在不少印刷品是由客户提供自己设计或广告公司设计、制作的电子稿件,由于他们对印刷工艺的不完全了解,往往造成制作出来的稿件,不能适应印刷工艺的要求。以同样网纹结构版面的系列印刷品为例,由于采用的印刷材料不一样,印刷颜色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就是同样用胶印工艺印刷的纸碟(白板纸材料)和纸杯(单面PE 淋膜纸)这两种产品,由于白板纸材料表面光滑度好,吸墨量就少,而单面 PE 淋膜纸表面相对较粗糙,吸墨量要大一些,用这两种材料印刷网纹结构相同的版面,颜色就会相差较大,一般单面PE 淋膜纸的印刷颜色明显浅于白板纸,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xx/G007-2013 受控状态: xxxx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管理体系文件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3年8月26日编制2013年8月26日实施xxxx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发布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 1.目的 对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工序设立质量控制点,实施重点管理,进行测量和监控,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实现过程持续满足其预定目的的能力进行确认。 3.职责 3.1技术质量部负责编制和提供各工序的技术标准和检验规程。 3.2技术质量部负责生产过程的半成品的检验和试验。 3.3生产车间配合做好过程检验和试验工作。 4.程序 4.1未通过的过程检验和试验的产品不能转序。 4.2过程测量和监控应按该产品有关标准和检验规范作为依据。 4.3过程测量和监控所用的检验器具应在有效检定周期内,使用前应进行校准。 4.4过程检验和试验 4.4.1过程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分为操作工的自检和检验员的首检及巡检。 4.4.2每班开机后,操作工生产的产品,按相关的过程产品检验和试验规程进行 自检,若产品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操作工应立即调整工艺参数或模具,使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自检合格后,检验员应及时到生产车间进行首检,首检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常生产,首检主要是检产品的结构、表面质量,重要的性能试验由检验员抽样回试验室进行抽样检验和试验。 4.4.3进入正常生产后,检验员应按有关文件规定的检验频次进行巡检,并按文 件的规定做好巡检记录,记录要真实、完整、结论明确,检验记录应由检验人员签名盖章。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5例外转序的控制 在所需要的检验和试验完成或必须的报告收到前不得将产品放行,如因生产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的措施

第九章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的措施主要内容包括: ▲桩基、主体、装饰等监理预控方案 ▲水电安装施工监理预控方案 ▲暖通工程监理预控方案 ▲消防工程监理预控方案 第一节桩基、主体、装饰工程施工 常见问题及预控措施 为确保本工程建设质量,作为监理人员应将如何精心监理、根治工程的质量通病看作是自己的重要职责。必须坚持在建设监理活动中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确保施工质量。本细则列举了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监控措施。 (一)、沉管灌注桩的监理方案 按照前面的分析,本工程桩基应采用沉管灌注桩,直径为377mm。根据我们大量的监理经验总结和对当地地质的仔细分析,我们认为重点控制桩的定位、垂直度、桩长、贯入度控制、沉渣厚度、砼灌注等方面,我方提出如下监理方案。 页脚内容1

1、沉管灌注桩的施工与质量控制 (1)对总包及分包单位质保体系组织审查 (A)、人员 为保证施工质量,现场项目管理班子必须配套,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员、安全员。现场操作人员工程要齐全,桩机操作员、钢筋工、砼工、班组长均持证上岗。 (B)、设备 为保证施工质量,必须配备的设备须到场,桩机应具备当地的许可证,设备性能满足工程要求及安全使用,砼搅拌机应具有讲题设备及备用搅拌机、电焊机,应配有确定桩位的经纬仪。 (C)、施工方案 在图纸会审的基础上,由施工单位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结合具体工程的特点,包括场地、地质、桩长等,要有保证施工质量的具体措施及异常情况的应急措施,还应有安全管理办法。 (2)工程材料监理 (A)、所有建筑材料的规格品种和性能必须满足设计技术要求和国家质量标准的要求。钢材及水泥必须有质保单及现场帛样检验报告,检验报告由主管部门批准的检测单位出具,散装水泥按批次进行抽样检验,钢筋搭接焊200个焊点为一批试焊送检。 (B)、砼浇捣 ①、试桩前砼级配应通过试验合格,施工过程中每台班做砼试块一组。 页脚内容2

关键工序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工序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 第一节隧道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集中专家编制科学、合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以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及一系列先进手段、先进工艺,保证隧道工程质量优良。 (一)认真操作,保证测量准确 采用电脑全站仪、精密水准仪、激光准直仪、激光断面仪和收敛仪等精测仪器,确保围岩监控测量信息准确、及时地反馈用以指导施工;确保隧道中线、标高和结构尺寸正确。 (二)采用光面爆破技术,保证开挖质量 1、根据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方法、掘进循环进尺、钻眼机具和爆破器材进行钻爆设计,审定批准后,据此严格施工。并根据爆破效果,及时调整有关参数。采用微震光面爆破,非电起爆技术,使硬岩、中硬岩、软岩残眼率分别达到90%、80%、60%以上,比规范分别提高十个百分点。越是软岩地段,越是要搞好光面爆破。 2、采用断面仪快速、准确测量洞室开挖轮廓线,数据及时反馈到施工中,提高开挖质量。 3、实行定人、定位、定责的岗位责任制,确保隧道开挖轮廓线平顺,线性超挖控制在10cm以内,无欠挖现象。 (三)一丝不苟,保证施工支护质量 本合同段的隧道工程施工支护设计采用素喷、网喷、钢筋网和系统锚杆,并视围岩情况相应采用了超前锚杆、超前小导管超前预支护

辅助措施和钢架加强支护。无论哪种支护方式,施工时:一是初期支护严格按设计要求的施工顺序紧随开挖,及时施作,以充分发挥围岩自承能力;二要喷射砼与围岩、钢件之间密实无隙,融为一体,消灭空洞现象;三要保证支护的厚度且大面平整,这对复合衬砌结构消灭初期支护与岩面之间、与防水板之间不密贴的质量通病打下基础,也是实施新奥法的必然要求。同时,对于二次衬砌,除不良地质地段要紧跟外,对于较好的围岩,开挖面与二衬间的距离不得超过200m。 1、超前预支护是保证隧道软弱围岩地段施工质量、安全的关键之一,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进行施工。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环向布置间距、孔位偏差不得大于5cm;?纵向搭接长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外插角范围,可根据地质情况科学进行调整,必须报请批准方可进行;?注浆施工应有效止浆,防止漏浆。超前灌浆锚杆采用孔口止浆塞止浆,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用喷砼封闭岩面;?注浆采用注浆压力控制,注浆压力控制采用逐级升压法;?必须在注浆效果达到预期目的后,方准进入下步工序施工。 2、系统锚杆的材质、密度、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浆液饱满。锚杆钻孔保持直线,并与所在部位的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锚杆安装前,除去油污锈蚀并将钻孔吹洗干净;所有锚杆必须安装垫板,当锚杆不垂直岩面时可用垫片调整,使垫板与岩面密贴。锚杆安装后外露长度不得超过10cm。每根锚杆的锚固力不得低于设计要求,每300根抽样一组进行抗拔试验,每组不少于3根。 3、钢筋网不得扎制成片,必须单根现场绑扎或焊接,起伏铺设

纸张质量控制方案

纸张质量控制方案 纸张是印刷行业所使用的重要的基本原料,纸张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由于所用纸张特性的不同,其印刷适性也有明显的区别。在印刷过程中,影响印刷质量的纸张特性有纸张的白度、纸张的吸墨性、表面的平滑度、酸碱度,还有纸张尺寸稳定性、纸张表面强度等。印刷品是一种靠视觉评判的商品和艺术品,其质量好坏取决于许多因素,纸张特性无疑是一重要因素。性能优良的纸张,能完整地完成油墨转移,使图文清晰、饱满地再现于纸张上,从而获得令人满意的复制效果。 纸张的质量指标 纸张的用途不一样,其质量要求也不一样。从应用需求出发,纸张的质量大体上可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 1.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指尘埃、孔洞、针眼、透明点、皱纹、褶子、条痕、网印、毛布痕、斑点、浆疙瘩、云彩花、裂口、色泽不一致等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缺陷。 2.基本物理性质 基本物理性质包括纸张的定量、厚度、紧度、平滑度、硬度、松软性、可压缩性、吸收性等纸张最为普遍的性能。 3.力学性质 分为静态强度和动态强度,静态强度主要包括下面几个质量指标:抗张强度、耐破度、撕裂度、耐折度、挺度等。动态强度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指标:戳穿强度环压强度、压缩强度等。 4.光学性质 光学性能指白度(亮度)、色泽度、光泽度、透明度、不透明度等。对印刷纸张来说,纸张的光学性能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印刷品的质量。 5.化学性质 纸张的化学性质包括纸张的化学组成、纸张的吸湿性、施胶度、酸碱性、耐久性。 6.特殊性能 主要有:水溶性、水不溶性、电气性能等。

纸张印刷性能评价的方法 纸张印刷性能能评价基本方法主要有一下几种: 1.直接印刷法 通过实际印刷机印刷后,以印刷效果来评价纸张的印刷性能,该方法耗费大,不适于科学研究。 2.间接印刷法 通过测定一些常规性质,如平滑度、吸收性、光泽度等,来间接预测纸张的印刷性能。 3.模拟印刷适应仪测试法 这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它模拟印刷机的条件和印刷方法,并能调节印刷压力、墨量和印刷速度,进行各种印刷试验来评价纸张的印刷性。在三种方法中这种方法较为科学,并由于仪器体积小,操作方便,而被广泛应用。 纸张质量检测的工具或仪器 一、纸张的外观质量检测 外观纸病,一般都可以用感官设别,感官设别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平面检查。 ②斜看检查 ③迎光检查 ④手触检查 ⑤耳听检查 ⑥比样检查 二、纸张的印刷适应检测 1.定量 定量:纸或纸板每平方米的质量,以g/m2表示。定量是纸和纸板重要的指标之一,定量的大小会影响纸张的技术性能,但为了节约原料,增加单位使用面积,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纸张的定量。 定量的测定主要采用天平。

关键工序及关键质量控制点

1.1.1 关键工序及关键质量控制点 各子系统工程均列出“关键工序”、“关键质量控制点”,并报工程监理确认,在工程实施中及时跟踪检验,对影响工程质量的进行严格控制。 1.2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我公司获得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拥有完整《质量手册》和质量管理要求与措施。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按照国家施工规范执行,保证工程达到国家合格验收标准,为达到上述的目标,具体的工程质量确保措施如下: 1.2.1 施工图的设计评审查 施工图是保证工程顺利如期完成和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我们建议由业主组织,我方和相关设计单位先对智能化系统图纸深化设计并和其它相关专业进行设计审查和协调。 参加人员: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各有关专业技术人员、项目经理、现场项目负责人、主要施工安装人员、设计单位甲方代表、监理单位。 评审内容:图纸技术文件完整性,设计选型器材是否合理,性价比是否最优,是否便于施工,是否能保证工程质量,能否保证施工安全,自身的装备及技术能力是否适合设计要求。 会审结论:确定是否修改设计或制定修改方案,办理设计变更手续。 审查施工图纸应有详细记录,发现问题及建议解决办法。 1.2.2 技术交底 参加工程的施工安装人员及管理人员,应在施工前对该工程的技术要求,施工方法进行技术交底。 各专业技术人员对分部、分项工程向参加施工管理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的内容应包括: ?工程概况、工程特点、施工特点、进度计划的原则安排; ?施工程序及工序穿插的安排;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执行的技术规范、标准; ?保证质量的主要措施;

主要的安全措施及要求。 1.2.3 工程质量自检和互检 为保证自检、互检的有效工作,应做好以下基础工作: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安装人员明确设计,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有关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对施工安装人员进行检查量测方法等有关基础知识培训; 对施工安装人员进行质量意识、质量要求的教育。 自检和互检应做到的质量保证: 施工安装人员应根据质量检验计划,按时按确定项目内容进行检查; 自检和互检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记录之一,施工安装人员应认真填写相应的自检记录,记录人和项目经理应分别在记录上签字; 专业检查人员应定期复核自检互检记录。 1.2.4 专业质量检查 专业质量检查是本项目的项目经理和各专业的工程督导对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各环节内容的操作所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检查。 专业质量检查应按定期检查和巡回检查形式进行: 定期检查:本项目的项目经理和各专业的工程督导根据质量检验或确定的重点,进行固定式核查确认和把关。 巡回检查:本项目的项目经理和各专业的工程督导不定时,不定点根据工序稳定状况采取有目标的机动检查。巡回检查的重点为: 从质量信息分析表面质量不稳定的工序。 工程的重要部位关键环节或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工序。 技术操作不熟练的新工人或质量不稳定,质量问题较多的施工安装人员所在的工序。 外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对工程质量有明显作用的工序。 专业质量检查的质量保证要求: 专检人员应提前熟悉检查对象的设计要求,判定合格的标准及检查程度; 对自检记录进行检查,检查后提出判定意见,对符合要求应予以签字确认; 对工序质量出现异常时,可作出暂停施工的决定,必要时可填写不合格报告;

印刷质量控制方案

印刷质量控制方案 制定:品管部 二零零七年九月一日

一、印前准备 印刷主任 1、根据生产计划与物料状况安排各机台的生产,针对不同的客户及订单明确其质量要求 2、各机台调校OK后负责确认首件 印刷机长:根据主任的安排,按生产流程指引进行产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机器运作状况,执行及维护保养 2、阅读工程单、样书,检查锌版 3、明确并分配各组员的工作及职责,监督组员不得乱动职责外的机器与零部件(例:双张控制器必须为机长调校,任何 二手不可随意调动更改) 4、按要求校版,校好版通知主任签样后方可批量生产 印刷二手: 1、阅读工单、样品,清楚其要求标准 2、根据分配的职责与分工进行机器的调校(装拆印版、补充油墨、调校飞达、装纸等) 3、对印刷纸张数量的确认 二、印刷过程 印刷主任:对各机台进行不定期的巡视稽查,避免过程中产生明显的色差与其它异常 印刷机长: 1、根据确认的首件进行批量生产,把握过程质量的控制,确保印张质量的稳定 2、根据客户要求、产品允收标准、排除过程产生的不良品 3、对车头数进行正确把控,防止订单欠数 印刷二手:除完成生产过程的机器操作外应根据其职责对过程质量的检查与控制 三、印后事项: 1、印刷完毕,机长确认此板产品为OK品即挂上产品标识卡 2、产品标识卡的填写项目包括:客户名称、工程单号、货品名称、订单数、此板产品实数、生产机台、机长姓 名、印刷完成时间、可收纸时间、质量确认、第几板共几板等

四、质量责任划分与处理细则 4.1时间划分的定义 质量责任确认时间:机长确认该板产品质量OK,挂上产品标识卡之时起,为质量责任有效确认时间 质量损耗时间:机长印刷完毕该板时所填写的可收纸时间以外的耗时为质量损耗时间(如:点墨屎、全检等) 可收纸时间:印出之后至印张表面层油墨干燥至不拖花、过底的时段为可收纸时间【通常受产品表面的墨量及吸墨性能而决定(粉纸类一般为3H,咭纸类一般为2H,书纸类一般为1H)】注:特殊情况除外,例如后加工急等着做货交客需特殊对待; 如大墨位、大墨量且其表面吸墨性能又差的产品其干燥时间可适当延长。 4.2损耗的定义 4.2.1正常损耗:指校机时所需及生产过程因中途停机再开机所需的损耗 4.2.2异常损耗:指在生产过程中因异常所产生的损耗 4.2.3合理损耗:指校机及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损耗不超过公司或订单规定的放数,均视为合理损耗 4.2.4特殊损耗:指因产品生产工艺难度大,正常损耗的放数不足于过程的损耗,经公司高层确认同意增加的损耗均可视为特殊损耗 4.2.5突发损耗:因机器故障等突发性情况所产生的损耗统称为突发损耗 4.3质量责任的划分: 4.3.1对发现未按流程规定进行作业(如未签首件批量生产、未阅读清楚工单、样书而生产、未对机器进行保养与性能调试便生产等)而未造成直接损失的给予责任机长、部门主任各20元/次予以扣款 4.3.2对发现未按流程规定进行作业(如未签首件批量生产、未阅读清楚工单、样书而生产、未对机器进行保养与性能调试便生产等)而造成直接损失的将按以下三种情况予以处理: A 第一次给予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的30%扣款(机长:20%、主管/二手各5%) B 第二次给予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的60%扣款(机长:40%、主管/二手各10%) C 第三次给予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的100%扣款(机长:60%、主管/二手各20%) 4.3.3对于校版纸、白页等致命缺陷的不良品流入到后加工的按10元一张计予扣款,对于流入到客户处的则给予20元一张的扣款(机长:60%、二手40%) 4.3.4因校版纸、白页等致命次品与客户不能接受的严重不良品导致返工的则按返工人数* 每人实际返工时数* 平均每人每小时的实际工资费用给予责任人扣款 4.3.5因校版纸、白页等致命次品与客户不能接收的严重不良品导致客户投诉则给予责任机长30元、责任二手20元每次的责任扣款 4.3.6因校版纸、白页等致命次品与客户不能接收的严重不良品导致客户退货的则按实际经济损失给予责任人扣款(处理原则参照4.3.2与4.3.4) 4.3.7异常损耗以补纸单上的金额损失给予责任人追究责任(处理原则参照4.3.2),突发性损耗超过500PCS将根据4.3.2的原则标准予以处理。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的措施

第九章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的措施 主要内容包括: ▲桩基、主体、装饰等监理预控方案 ▲水电安装施工监理预控方案 ▲暖通工程监理预控方案 ▲消防工程监理预控方案 第一节桩基、主体、装饰工程施工 常见问题及预控措施 为确保本工程建设质量,作为监理人员应将如何精心监理、根治工程的质量通病看作是自己的重要职责。必须坚持在建设监理活动中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确保施工质量。本细则列举了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监控措施。 (一)、沉管灌注桩的监理方案 按照前面的分析,本工程桩基应采用沉管灌注桩,直径为377mm。根据我们大量的监理经验总结和对当地地质的仔细分析,我们认为重点控制桩的定位、垂直度、桩长、贯入度控制、沉渣厚度、砼灌注等方面,我方提出如下监理方案。 1、沉管灌注桩的施工与质量控制 (1)对总包及分包单位质保体系组织审查 (A)、人员 为保证施工质量,现场项目管理班子必须配套,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员、安全员。现场操作人员工程要齐全,桩机操作员、钢筋工、砼工、班组长均持证上岗。 (B)、设备 为保证施工质量,必须配备的设备须到场,桩机应具备当地的许可证,设备性能满足工程要求及安全使用,砼搅拌机应具有讲题设备及备用搅拌机、电焊机,应配有确定桩位的经纬仪。 (C)、施工方案 在图纸会审的基础上,由施工单位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结合具体工程的特点,包括场地、地质、桩长等,要有保证施工质量的具体措施及异常情况的应急措施,还应有安全管理办法。 (2)工程材料监理 (A)、所有建筑材料的规格品种和性能必须满足设计技术要求和国家质量标准的要求。钢材及水泥必须有质保单及现场帛样检验报告,检验报告由主管部门批准的检测单位出具,散装水泥按批次进行抽样检验,钢筋搭接焊200个焊点为一批试焊送检。 (B)、砼浇捣

印刷质量控制流程

质量控制流程 一、目的:控制进料品质、检验生产过程、保障产品合格出厂。 二、范围:采购、生产、仓储、销售、物流。 三、流程: 3.1进料检验流程图: 3.1.1材料检验是指采购来的生产性原辅材料以及外协加工

的半成品、成品。 3.1.2材料进厂相关部门应在第一时间通知IQC进行检验,不允许未经检验即办理入库。 3.1.3检验依据和标准: 3.1.3.1客户要求质量标准或样品; 3.1.3.2与供应商双方确认标准; 3.1.3.3与采购单相符; 3.1.3.4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3.1.4抽检方法: 3.1. 4.1主要原辅材料、纸张、胶水、膜、亮皮、油 墨、淀粉;按每批到货50件以内的不低于3件,100件 以内的不低于5件,100件以上的每增加100件须增加3 件,有内包装的每件不低于3-5包。 3.1. 4.2化工类材料项目中的环保性和保质期抽检率 不低于20﹪。 3.1. 4.3从运输工具的上、中、下、左、右不同的地方抽样。 3.1.5检验合格处理流程:检验合格后的材料填写进 料检验记录表,通知仓库入库同时在入库单上签字。 3.1.6检验异常处理流程:检验有质量异常的材料不 能入库,立刻填写原辅材料采购质量异常报告,详细说明 质量异常原因。 3.1.6.1名称不符,级别不同,规格错误拒收; 3.1.6.2有明确要求的标准与实物不符拒收; 3.1.6.3过保质期或即将到保质期拒收;

3.1.6.4有破损、部分受潮、散落等能够通过返工 的,整改后复检合格的可入库;由IQC跟踪其使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1.6.5填写采购质量异常信息反馈表给采购部, 由采购部通知供应商整改; 3.1.6.6不良品整改结果复检报告和不合格品退货报告。 3.2生产过程检验流程图

点读书印刷质量控制文件

1.目的 规范SZ/HM外购点读书印刷规范,使点读功能得以保障 2.范围 使用于各种4C/5C印刷的碳感应类点读书 3.职责 3.1 AE负责撰写订单信息表,对跟色指示做规范描述;提供跟色色稿;提供点读笔和样书; 3.2 印刷部门负责执行印刷规范,并检验确认点读效果是否OK,并执行首签和过程抽检制度,并反馈任何点读异常 3.3 质量部负责监控印刷部按照本流程执行 4.点读原理 4.1数码点读书是一种能够“发声”的新型图书,就是在普通纸上加印了与特定声音具有密切联系的 隐形底码(OID码,即Optical Identify Digital)。用点读笔轻轻点击印有隐形底码的文字

或图片,就能听到悦耳的书声,包括单词、对话、插图、练习、游戏等等,图书便会“开口说话” 了。 OID是二维光学辨别编码,通过编码的不同组合识别不同的内容。这些编码的实际尺寸非常小,每个点通常相当于175线/英寸的5%网点的大小,通过普通四色胶印的方式印刷在普通纸张上,对图书的信息不会造成任何影响,但肉眼无法清晰分辨,就像完全隐身一样,所以也被形象地称为隐形码或隐形光学识别码。目前的第二代隐形码,有6万多个数值,可以将一整套图书做成一个文件,而其发音没有一个重复。 4.2点读书印刷一般先由设计公司用通用图文制作软件将图文制成三色(C、M、Y)电子文件,黑版空 白,留出来印编码。黑版除了二维码,不能有任何其他图文信息,也就是不能有普通四色分色产生的黑版图文信息。所有黑色说明文字,做成黄、品、青三色实地叠加,为保证套合准确精度,字体要选用笔画较粗的字体。图文制作完成后,制作公司将每页图文所在页面的具体位置(坐标)和发声要求写成脚本。将制作好的电子文件和文字脚本一起发给编码公司,编码公司根据图文内容和具体位置制成二维码,二维码由每个极小的方形黑点组成。制作公司取回二维码再合成到原先的制作文件中,将黑版翻到最上面(不能被其他色压住)。同时进行MP3灌音制作成音频文件。 4.3合成后的四色文件转成PDF格式,到印刷厂按正常四色出版印刷。由于二维码的方形点很小(输 出到CTP上的二维方形点大小约为175线/英寸的5%网点),出CTP版时,黑版不能加反补偿曲线。 印刷时用普通黑墨印刷即可,但在油墨使用上有严格的要求。点读书印刷有四色版印刷和五色版印刷二种。详见5.2.3点。 点读笔 5.质量控制点 5.1资料检验 5.1.1点读笔:是否完好;文件是否齐备;点读方法是否正确; 5.1.2点读样书:试点样书,确认各深色、空白、文字、图片是否能点读出来,如无法点读,则 需及时反馈 5.1.3蓝纸:检查是否有点读编码文件及蓝纸,如无与客户沟通是否可以提供;4C图片和文字蓝 纸需要与样书核对内容是否一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