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植物的优良种质及选育
- 格式:ppt
- 大小:9.22 MB
- 文档页数:34
药用植物栀子优良种质的初步筛选陈红;杨锐培;何国振【摘要】采用形态学和RAPD标记技术对来自樟树栀子种植基地的14个表型各异的栀子样品进行种质分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比较栀子果实的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依据综合得分筛选优良种质.形态学研究表明,栀子表型存在广泛的变异;RAPD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地栀子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聚类分析可将14份栀子样品分为4大类,且与形态学聚类结果较为吻合;结合分子鉴定和形态聚类分析可将14份样品分为6大类;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1、8、13、14号栀子综合表现较好.本研究初步筛选出4个优良种质,为种植基地栀子的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42)010【总页数】8页(P21-28)【关键词】栀子;表型;RAPD;种质资源【作者】陈红;杨锐培;何国振【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中药资源科学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1;R93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属茜草科常绿灌木,其干燥果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收载的正品药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1]。
栀子叶较大,长圆状椭圆形或圆状披针形,长度超过5.4 cm,宽2~7 cm;花小、单瓣;果卵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5~3.5 cm,直径1~1.5 cm,有纵棱5~9 条[2-3]。
这些特征明显区别于其他伪品原植物。
与正品栀子比较可知,雀舌栀子〔G.Jasminoides Ellis.var.radicans(Thunb.)Makino〕的叶小、大花栀子(G.jasminoides Ellis.var.grandiflora Wakai.)和重瓣栀子〔G.jasminoides Ellis.var.fortuniana(Lindl.)Hara〕的花较大、而水栀子(G.jasminoides Ellis.f.1ogicarpa Z.W.Xie et Okada.)果实较大[3]。
中药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研究一、引言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药用植物是中药的主要来源,种质资源研究对于中药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药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研究的意义、方法和应用。
二、意义1. 保存和鉴定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种质资源是指某一特定种类的生物体的遗传多样性。
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保存和鉴定对于保护和研究中药的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种质资源的保存和鉴定,可以确保植物的纯度和品质,为中药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有力支持。
2. 挖掘和利用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中药药用植物作为药物材料,其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对于中药的疗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种质资源研究可以帮助挖掘和发现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并研究其药理作用和应用价值。
通过研究种质资源,可以为新药的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方法1. 野外调查和收集样本种质资源研究的第一步是进行野外调查,了解药用植物的分布情况和数量。
根据调查结果,再进行样本的收集和保存,以保证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和完整性。
2. 形态和遗传特征的研究种质资源研究需要通过对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记录,了解不同品种的差异和特点。
同时,可以通过遗传学方法对不同品种之间的遗传关系进行研究,揭示药用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3. 化学成分的分析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是其药效的重要基础,种质资源研究需要对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通过先进的分析技术,可以对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进行鉴定和定量,为药物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四、应用1. 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种质资源研究对于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可以发现具有重要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优良品种,并进行繁育和推广,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 药材的质量控制种质资源研究可以为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不同品种的药用植物,可以了解其化学成分的差异和变化规律,从而制定合理的质量控制标准,保证药材的质量和疗效。
木通优良种质筛选方案学校:贵州大学学院:农学院专业: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姓名:张**学号:**********指导教师:刘**木通优良种质筛选木通为木通科木通属木通落叶或半常绿藤本植物。
木通的根、藤和果等均可入药,具有行水、生津、舒筋活络、安胎功效;花和果观赏效果良好,是山丘地造林及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有较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水土、气候及生产管理等情况不同及长期的人工栽培, 往往造成种质混杂、药用成分含量有所差异且质量不稳定等。
因此, 对木通优良种质资源进行评价、鉴定, 选育出高产、稳定、药用成分含量高的木通优良品种, 已迫在眉睫。
因此,在本校农场通过种植实验,对收集好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木通品种进行形态学测定,进行木通优良种质的筛选。
本次木通优良种质筛选研究主要针对从木通形态学方面来进行,并结合起生理学方面来进行筛选。
一、筛选目的对木通优良种质进行筛选,筛选出高产、稳定、药用成分含量高的木通优良种质及品种。
二、实验材料与收集先已收集好不同品种的木通,具有丰富的木通种质资源,并具有不同生物特性和遗传性状的品种。
三、木通材料的种植将收集好的木通种质资源种植于贵州大学农场,进行培土、施肥、追肥、除草等按常规种植方式进行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四、实验筛选方法优良类型(植株筛选),形态学指标筛选法对不同品种木通的苗期、营养生长期的茎干粗细、叶子大小、株高及长势等进行测量并记录,并对木通繁殖生长期的花、果也进行测量,包括花的大小、果的大小,调查和记录不同种质资源的生长情况和开花时间。
测量内容主要包括:株高、茎干粗细、叶子大小(长宽)、果实大小、花色、开华花时间、果形、果色、成熟期、平均单株重(g)、平均单株产量(g)、抗逆性。
对他们进行以上性状的对比分析,进而筛选出优良植株及优良种质筛选。
各指标测量计算方法:测量各种质需测内容(叶子长、宽,茎干粗细等),计算各种质形态指标的平均值。
也包括各种质的开花时间,取开花集中时间为准并记录。
中医药材的药材种质资源与保护中国是中医药的发源地,中医药材作为中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
然而,随着环境恶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珍贵的中草药材正面临着种质资源的丧失和减少,亟需保护。
本文将就中医药材的药材种质资源和保护问题展开论述。
一、中医药材的药材种质资源中医药材是指中医疗法所使用的草药材料。
这些草药材料一般以植物为主,也包括一些动物、矿物等。
中医药材的药材种质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植物资源:中国拥有广泛的生物多样性,其中许多植物具有药用价值。
比如,人参、黄芪、川芎等都是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中草药材。
2. 动物资源:一些动物的器官、组织、分泌物等也被用作中医药的药材。
比如,鹿茸、熊胆、蛤蟆皮等都是中草药材的重要代表。
3. 矿物资源:一些矿物质也被用于中医药的制备过程中。
比如,石膏、朱砂、硫黄等在中医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中医药材的药材种质资源丰富多样,是中医疗法能够发挥独特疗效的重要基础。
二、药材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对于维护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药材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所在:1. 保护中药材的多样性:中医药材的多样性是中医疗法的重要特点之一。
保护药材种质资源能够维护不同品种的中药材存在,使中医疗法能够充分发挥其多样性疗效。
2. 保护中药材的疗效:药材的疗效与其种质资源密切相关。
保护药材种质资源,能够确保中药材的品质和药效稳定性,使中医疗法的疗效得到保证。
3. 保护中药材的可持续利用:药材的可持续利用是中医药材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保护药材种质资源能够维护药材的持续供应,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药材种质资源保护的措施为了保护药材种质资源,采取以下措施是非常必要的:1. 建立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通过建立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限制人类活动对药材种质资源的破坏,确保药材的生存环境。
2. 推动科学种植和转基因技术:科学种植可以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对野生资源的依赖。
陕西农业科学2020,66(11):29-33,86Shaanxi Journat of Agriculturat Sciences桂郁金优良种质的筛选靳雅惠(西安外事学院,陕西西安710077)摘要:[目的]通过产量及化学成分分析,建立桂郁金优良种质筛选标准,优选桂郁金种质资源,提高桂郁金育种优势。
[方法]参考2015版《中国药典》要求对桂郁金产量进行测定,采用挥发油测定法对桂郁金挥发油进行提取以及GC-MS法分析,利用HPLC法对桂郁金姜黄素类成分(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进行含量测定,根据药用植物良种选育标准,确立更加严格的桂郁金优良种质筛选标准。
[结果]50份不同种质的桂郁金无论在产量还是化学成分(挥发油及姜黄素类)方面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根据桂郁金优良种质筛选标准,共筛选出了C104、C16、A81等9个优良种质,其中C104为最优良种质。
[结论]研究建立的优良种质筛选标准能够筛选出高产优质的桂郁金种质,这将有助于桂郁金良种繁育及后续药理学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桂郁金;种质筛选;化学成分桂郁金来源于姜科植物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的干燥块根,是《中国药典》规定的郁金的来源之一⑴,是广西的道地药材,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等功效,主治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等症。
桂郁金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及姜黄素类,其挥发油的药理作用包括保肝利胆、降血脂等)2~5*,姜黄素类的药理作用包括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10*,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但长期以来,桂郁金多为人工种植,基因和环境两方面共同作用导致药材品种混杂,品质良莠不齐,桂郁金的良种选育和改良工作未受到应有的关注。
由“种质论”可知,生殖细胞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称为种质,影响药效最直接的因素即为种质差异,因此,为了控制桂郁金药材质量,达到“药材好,效才好”的目标,亟需进行桂郁金育种研究。
中药材栽培与品质鉴定应用的探究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作为中医的临床治疗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然而,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生产方式的不断改变,中药材的品质和功效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引发了人们对中药材的栽培和品质鉴定的深入探究。
中药材的栽培问题是中医药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它涉及到中药材的品质、安全和稳定供应等方面。
中药材的栽培技术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二是优良品种的选育与培育。
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的重要基础。
中药材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药用价值,是我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生态资源。
因此,中药材的保护和利用是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的首要任务。
中药材的种质资源主要通过资源调查、收集、保护和研究等方式进行管理和利用。
在对中药材的种质资源进行管理和利用的同时,还应注重中药材的遗传多样性和地域性。
优良品种的选育与培育是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的重点。
选育和培育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中药材品种,是中药材种植的核心任务。
中药材的选育和培育工作,应根据不同的中药材特点和要求,采用合适的育种方法进行,如常规育种、突变育种、杂交育种等。
同时,还应注重对中药材的品质进行鉴定和评价,以确保中药材品质的稳定和优良。
中药材的品质鉴定是中药材研究的重要环节,它与中医药学的临床应用密切相关。
中药材品质的鉴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理指标鉴定。
生理指标鉴定是中药材品质鉴定的基础,旨在衡量中药材所含的有效成分的含量和比例。
通过生理指标鉴定,可以初步了解中药材的品质和功效。
二是化学成分鉴定。
中药材的品质和功效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密切相关。
通过化学成分鉴定,可以进一步确定中药材的品质和功效,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是微生物指标鉴定。
中药材的品质和安全受到微生物污染的影响。
通过微生物指标鉴定,可以了解中药材是否受到微生物污染和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消毒和处理。
四是外观和理化指标鉴定。
中药材良种繁育技术规范指导原则一、前言中药材良种繁育技术是提高中药材产量和稳定药材质量的重要措施,可在保持不断提高良种种性和生活力的前提下,迅速扩大良种数量,从而为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提供大量优质繁殖材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种畜禽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53号)、《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农业部令2016年第5号)、《农作物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管理办法》(2016年版)、《林木种子包装和标签管理办法》(林场发〔2016〕93号)、《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农业部令2015年第1号修订)、《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国办发〔2015〕27号)、《四川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川中医药强省办发〔2019〕6号)、《四川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2018年修订)等制定本技术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中药材良种繁育研究,包括制定新的中药材良种繁育技术规范和已有中药材良种繁育技术规范的修订。
本指导原则供中药材良种繁育生产者、科研院校等参考执行,随着先进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进展,本指导原则中的相关内容将不断完善。
二、基本要求1.本技术指导原则涉及的中药材良种应具有市场需求,在本地区有种植/养殖历史且符合法定标准的品种。
2.除另有规定外,良种繁育的研究所用术语、符号、计量单位、检验方法及相关要求等,均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中国药典》、《部颁标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 3543.1~3543.7-1995)、《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T 2772-1999)、《食用菌菌种检验规程》(NY/T 1846-2010)、《四川省中药材标准》(2010年版)、《四川省藏药材标准》(2014年版)等相关标准及法规的有关规定。
黄精的栽培技术及条件黄精,学名黄精菜,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极具药用和食用价值的植物。
黄精的栽培技术及条件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黄精的生态环境、土壤条件、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生态环境黄精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适宜生长的气温在15-25摄氏度之间,不耐寒冷和高温干旱。
光照充足,光照时间不少于8小时,同时需要较高的湿度,避免出现干旱和水涝现象。
2. 土壤条件黄精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沙质壤土或砂壤土为佳,土壤pH值在6.5-7.5之间较适宜。
土壤肥沃、排水性好、保水性强的土壤有利于黄精的生长。
3. 种子选育黄精的种子应选择种质优良、病虫害少的种子,避免使用变异种或次生种。
种子萌发前应进行种子处理,提高种子发芽率和生长速度。
4. 播种方法黄精的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可以选择直播或移栽的方法进行种植。
直播时,将种子均匀洒在整平的耕地上,覆土厚度以种子的直径为准,保持土壤湿润。
移栽时,将幼苗移栽到设置好的种植孔内,注意保持栽植深度和株距的均匀性。
5. 管理技术(1)灌溉管理:黄精生长期需要适量的水分供应,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导致根系病害。
采用滴灌或微喷灌等节水方法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2)施肥管理:在生长期适时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或化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
避免施肥过量导致水质污染或植株生长不良。
(3)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田间,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害扩散影响产量和品质。
(4)采摘管理:黄精茎叶肉质鲜嫩,一般在生长5-6个月后即可开始采摘,宜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采摘,保持茎叶的新鲜度。
(5)采后处理:采摘后的黄精应尽快进行清洗和加工,避免长时间暴晒或搁置导致品质下降。
综上所述,黄精的栽培技术及条件包括生态环境、土壤条件、种子选育、播种方法和管理技术等多个方面,只有合理科学地进行栽培管理,才能获得丰收的果实。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了解黄精的栽培技术及条件有所帮助。
药用植物优良品种选育的途径和方法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材料选育1. 选择优质种子或种苗作为材料,确保起始种质的优良性。
丹参种质资源与优良品种的选育研究作者:王剑来源:《农业灾害研究》2022年第01期摘要作为临床常见中药,丹参的价值十分明显。
丹参属于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可入药的部分为根茎、干燥根。
目前,我国种植丹参的地区有很多,比如四川、山东、河南等。
丹参的产量和品质保证最关键之处在于优良品种选育。
现阶段,丹参品种选育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丹参产业的发展。
基于此,着重分析了丹参种质资源和优良品种选育的相关内容,旨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丹参;种质资源;优良品种选育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2)01–0166–031 丹参资源分布1.1 地域分布我国丹参产地主要包括四川、山东、河南、陕西、安徽、湖北等,国外丹参多集中在地中海、中西亚等温热带地区。
野生丹参喜阳光,大多生长在山坡、草丛、溪旁等有陽光照射的位置,同时,丹参喜温暖湿润,相较于旱地土壤和黏质土壤,在砂质土壤中更利于丹参生长生存[1]。
此外,丹参分布地区从海拔高度来看,跨度较大,在低于1 000 m的地域或2 000~3 000 m的地域都能见到丹参的身影。
虽然丹参喜欢温暖,但却有着较强的抗寒性,其茎叶部分能够承受的最低温度为-5℃,而根部能够承受的最低温度可达-15℃。
1.2 种质资源正品丹参属于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根茎、干燥根可入药,而与之同属的植物根茎很多也会以丹参的身份入药。
从全球范围来看,在现有的统计数据中,有1 050种鼠尾草属,从其形态特征的不同,又划分为弧隔鼠尾草亚属、荔枝草亚属、美洲鼠尾草亚属以及鼠尾草亚属。
我国目前现有种类有78种,还有24个变种,8个变型,在我国诸多地区都有生长。
2 丹参种质鉴定2.1 性状鉴定丹参根茎短粗,顶端有时残留茎基。
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质硬而脆,断面疏松有裂隙;皮部棕红,木部灰黄,导管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微苦涩。
药材的种质
种质(germplasm)是指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丰富的遗传信息从亲代
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总体。
遗传物质是决定生物能否产生活性物质
的前提,是决定药材品质的内在因素,种质的优劣对药材的产量和质
量有决定性的影响。
各种药材含有的活性成分不同,其|生味功能不同,都与其具有的不同种质有关。
药材优良种质的筛选和优良品种的培育是保障和提高药材质量的
重要措施。
如人参,我国经过上百年的栽培,已形成了十多种不同种质,种质不同,其抗性、根部形态、产量、化学成分、药材质量等均
有较大差异;其中在根部形态不同的种质中,大马牙的是产量最高的
种质;而在果实颜色不同的种质中,果实颜色为黄色的种质是人参皂
苷含量最高的类型;在人参的规范化种植中可以选用不同的种质类型,达到药材生产的不同需求。
在遗传育种领域,把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可以用于育种、
栽培及其他生物学研究的各种生物类型总称为种质资源(germplasm re soHrces)。
种质资源是遗传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
对现有的中药种质
资源进行系统调查、收集和保存,建立种质资源圃和种子库,并根据
不同生产需求对各种质进行综合评价,从中选出具有不同优良特性的
优良种质加以利用,并开展良种提纯复壮工作,增强品种和繁殖材料
的抗性,提高产量和质量,是生产优质、高产药材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