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明目功与少林眼功
- 格式:docx
- 大小:87.82 KB
- 文档页数:5
五台山明目功治疗近视眼
廖嘉现
【期刊名称】《按摩与导引》
【年(卷),期】1991(000)004
【摘要】笔者深得五台山藏明法师真传,授予这套五台山明目功,并经过自己长期练功教功治疗眼疾的临床实践证明疗效显著,确有得气快、效应速,并能强身益智怡神。
本功法简单易学,实为广大青少年、各大中小学生防治近视眼和老年人防治散光、
老花眼的好功法。
今作介绍如下: 一、功理“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目能视。
”故《灵枢脉度篇》曰:“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
”五台山明目功正是根据
这一中医理论而创篇的。
久练可松驰眼睛周围的肌肉、血管、和畅肝血、使眼球得到更多的精血濡养,同时通过指压穴位,可疏通肝上联于目的经络而起作用,运到防治的目的。
【总页数】2页(P41-42)
【作者】廖嘉现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6.781.1
【相关文献】
1.运气眼功治疗大学生近视眼175例效果观察 [J], 王宗智;张金嵩
2.明目增视功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 [J], 刘兆杰
3.活法藏功自然疗眼法治疗近视眼撷萃 [J], 关斯桐
4.和血明目片治疗高度近视眼合并黄斑出血的临床观察 [J], 戴维智;郝晓琳;刘桦;魏海霞
5.“慧目功”治疗青少年近视眼74例疗效观察 [J], 贺良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武当五形养生功(武当不老回春功)一、源流该功法系武当山庙观内秘传内养功法,由还俗道人刘玉荣(别名华庭,字号顺心,道号道德,1944年作古)传其子刘德义(现78岁)。
据说,该功功理功法一直单传口授,隐藏民间近百年。
目前,刘德义老先生为武当五形养生秘功唯一传人。
据考证,这套养生功法与武当山龙门派三天门悟性气功24代传人朱诚德(1990年已作古)所练功法一脉相承,旨在健身悟性,延年益寿,实属罕见道家内养秘法。
二、功法特点这套养生功法分“坐、卧、立、行、滚”五种形式练功,融我国民间自我导引、按摩为一体,形成风格独具的优秀传统内养功法。
该功法修炼之时,讲究动静结合,神形兼备,始于静,归于静。
由无极生太极,行四象,走八卦,坐式胎息动静功还原,以意领气,以气运身,形体多变,转折灵敏,势承形圆,呼吸绵绵舒缓,力求自然,意行气行,意气相连。
要求“卧如弓,坐如松,行如风,滚如团子转”。
武当五形养生秘功之一坐功(盘坐功)1、双盘静养胎息功(调息法一)①宽衣解带,端坐于平坦舒适的坐褥上,先将左脚心向上翘起,放在右大腿上,然后将右脚盘压在左脚之上,足心向上。
要求右脚的“昆仑穴”(在足外踝后)压在左脚的“三阴交穴”(在足内踝上三寸上)。
妇女相反(注:若不能双盘,可采取单盘或自然盘,也有颇佳功效)②左手轻握拳,拳眼朝上。
右手轻抱左拳,中指、食指、无名指、小指并拢,附于左拳背面上,拇指一关节弯曲,放于左拳眼内,成合太极手法。
③将双拳放置于小腹(下丹田)前,呼吸自然,全身放松,一分钟静养(图1)④上述姿势不变。
口微闭,舌胝上腭。
眼光内敛,微睁。
微细绵长鼻吸一口气,至下丹田,然后口鼻闭息,小腹鼓动四次,鼻呼气。
如此重复,外静内动,共吸4口气,腹动16次。
功用:练习下丹,使真气鼓荡,元气充实旺盛。
下丹是真气升降、开合的基地。
是男子藏精、女子养胎的地方。
修炼丹田,可以调节阴阳,沟通心肾,使真气充实畅通八脉,恢复先天之生理机能,促进身体的健康长寿。
明目功法一:发气明目法步骤:1、预备式:自然站立(也可采用坐式),双膝微屈,两足与肩同宽,十趾抓地,双掌重叠,男右手在外,女左手在外,内外劳宫相对,轻附于下丹田。
头部正中,百会朝天,双目微闭,舌顶上颚,轻轻扣齿。
沉肩坠肘,松腰松胯,双膝微屈,从头至足,从内向外,将全身放松一遍,全身放松。
悠然自得,与宇宙融为一体,排除一切杂念。
自然呼吸36次。
2、慢慢翻转双手,两掌心相对,抬起置于腹前,着意于两掌心,想象两手抱一小球,两掌轻柔缓慢地合拢对挤和分离拉开。
两手开合的动作越慢效果越好。
全身放松,呼吸要自然。
两手不要接触,双手之间的距离灵活掌握。
两手十指微屈,放松。
也可采用坐式。
这样反复练习10~30分钟,就会感到两手心发麻、发胀、发热。
有的人会感到两手真像抱着一个球似的,两手不容易合拢,也不容易分开,像有某种磁力。
这就是气感,这是“得气”的好现象。
可能有的人,一开始练,没有这种感觉,也有的人练几天也没有。
说明这些人“得气”慢一些,不要着急,练功时,不要去想,要顺应自然,继续认真练习,这种感觉就会出现,就会“得气”。
3、有热或胀或麻感后,以意领气至两掌,将两手慢慢抬起,左手心靠近左眼睛,右手心靠近右眼睛。
手心劳宫穴正对着眼球,向眼睛慢慢靠拢,但不接触,最近距离约半寸左右。
也可寻找掌与眼的气感最佳距离,然后双手再慢慢远离眼睛,要慢,体会眼睛的感觉。
就这样做双手心慢慢接近眼睛,然后又慢慢远离的动作,在接近的过程中,意念手心发出一股外气,灌进眼睛里面。
远离的过程中,不用意念,可体会眼睛的感觉。
如此反复36次,会觉得手心与眼球都产生热涨的感觉,此乃外气进入眼球通达气血的效果。
全身放松,呼吸要自然。
4、两掌左右横向移动发气9次;虽然眼睛微闭,但眼球要随手左右横向移动,意念手心发出一股外气,灌进眼睛里面。
然后两掌上下移功发气9次。
眼球要随手左右横向移动,意念手心发出一股外气,灌进眼睛里面。
5、收功:收气于下丹田,双掌重叠,男右手在外,女左手在外,内外劳宫相对,轻附于下丹田。
健身气功成人版《明目功》练习要点预备势:并步站立,中正平和,面带微笑,目视前下方第一式:伸展乾坤舒木轮开左步,两臂侧起,提踵伸展。
落脚抬头,引气注目,内关眼睛。
合掌,摩运,抬臂,伸展,抬头,引气,内关,合掌,摩运,抬臂,伸展,抬头,引气,内关,合掌,摩运第二式:左右引臂运火轮腹前合掌,起身,伸臂,左引臂,近观远望,回旋,右引臂,近观远望,回旋,分掌,引气入目,内关眼睛,合掌,落臂,并步。
开右步,合掌,起身,伸臂,右引臂,回旋,左引臂,回旋,分掌,引气,内关,合掌,落臂,并步。
第三式:环臂转睛培土轮左环臂:左开步,前后摆臂,起身提臂,落,起,落,起,落,起,落臂,并步。
右环臂:右开步,前后摆臂,起身提臂,落,起,落,起,落,起,落臂,并步。
第四式:丹田开合调金轮左开步,腹前棚气,开(起身),合(蹲),开,合,开,合掌,起身,摩运眼周(1、2、3),落臂,并步。
右开步,腹前棚气,开(起身),合(蹲),开,合,开,合掌,起身,摩运眼周(1、2、3),落臂,并步。
第五式:推掌抚耳润水轮开左步,前后抬臂,转掌(左),推掌(蹲),起(右转),转,推(蹲),起(左),转,推(蹲),起(右),转,推(蹲),起(左),转,推(蹲),起(右),转,推(蹲),握固,起身,收半步,上抱,下引。
第六式:点穴鸣鼓和五轮腹前引气,起身,点按睛明(1、2、3、4、5、6),攒竹(1、2、3、4、5、6),鱼腰(1、2、3、4、5、6),瞳子髎(1、2、3、4、5、6),承泣(1、2、3、4、5、6),翳明(1、2、3、4、5、6),风池(1、2、3、4、5、6),鸣天鼓(1、2、3、4、5、6),扣齿(1、2、3、4、5、6),拔耳,胸前合掌收势虎口交叉,温去其轮;赤龙搅海,顺时针(1、2、3、4、5、6),逆时针(1、2、3、4、5、6),鼓漱6次,吞咽3次,抓地3次,落地并步,练功结束。
强肝明目功,辅助治疗眼疾,可以自学(好文)强肝明目功属导引派功法。
由吕选民发表于1987年。
临床应用:活血通络、调畅气机、通窍明目。
对近视、远视、散光等有一定疗效。
练功方法:①松静调息,松静站立,自然呼吸,意守丹田;②吸嘘练气:两手相叠于丹田,吸气时腿稍伸直,拇趾和足跟着力,提肛缩肾,意想气从大敦起沿肝经上行,经两肋入目;呼气时默念“嘘”字,气从口出,两膝稍曲,双眼圆睁,注视前方;②四稍开合:吸气,两臂以阴掌前平举,意想劳宫也在吸气;呼气,两臂回落,手心向后,意想劳宫也在呼气。
两臂前伸屈肘,指与发际平,两掌相对并内合,意想两手如按气球般,同时吸气;转呼气,分开两手、意想两手间有吸力相联。
最后两手经体前正中回落体侧;④调气怯邪:吸气,右臂上抬,曲肘,劳宫对准右眼,五指内曲呈抓物状,意想将眼中病气吸出;呼气翻掌,右手放回体侧,意想将病气呼出。
换手同法祛邪;⑤行气推拉:吸气,两手以阳掌上举,曲肘劳宫对准眼球,垂帘轻闭。
双手捧气,向眼靠近,并随呼吸而推拉;⑥运气转睛:两手绕眼睛转圆。
先左转,再右转,眼随手转,井意想劳宫之气带动眼球转动。
左转时吸转呼停,右转时呼转吸停;⑦导气入瞳:两手停于眼前,想象体内真气由劳宫放入瞳孔,运化眼球;⑧双掌熨目:双掌按抚眼眶,劳宫对准眼球。
双掌同时沿逆时针按摩眼部,吸摩呼停;再沿顺时针按摩,呼摩吸停;⑨浴面抚头:双手沿体前正中下落至腹部,闭气搓热,再沿鼻两侧上及前发际,然后分开由耳前至承浆;十指分开,由前发标向后顶部梳理。
双掌掩耳,食指背在中指上。
下弹枕部。
⑩静立养气:站桩样,意守上丹,片刻转下丹田。
以上为内功。
资料供学习参考。
武当道医舒肝明目震卦方舒肝明目丸震为雷。
八卦中震卦符号的产生,是古人在雷雨交作的日子里,看到闪电像数条玉龙在乌云中狂奔乱舞,接着便是天崩地裂的雷声。
于是便用一画出那厚厚实实的云层,用二二画出那一条一条酷似玉龙翻滚般的闪电,于是便产生了震卦,以象征雷。
于是,三三便成为震卦的符号。
震卦在天代表雷,在地理代表东方;在人事代表怒;在人物代表男;在时序代表三月,在五色代表青、绿;在五味代表酸;在人体代表肝、足、声音。
在医学上,肝开窍于目,其经络在足,循阴器,过少腹,夹咽喉,主情志,喜条达,为将军之官。
所以道教医学把治疗与肝有关的药方皆归于震卦。
夏初时季,人们易发内火瘀积,引起肝气不舒之疾,故特精选武当道门、中原民间及本人阅历方数例,以飨读者。
方1:仙人明目丹金精石、银精石各3两,夜明砂1两,石决明、枸杞子、桑椹子各2两,木贼、黄芩各1两,菊花、当归各2两,生苍术、熟地各3两,山药、茯苓各2两,青葙子3两,车前子、枣皮各2两,武当参3两,鲜羊肝一具。
制法:精选地道药材,洗净晒干,研为细末,鲜羊肝乘热与诸药末放人石臼内捣千余下,取出焙干,再研细面,炼蜜为丸,每丸重3钱,晒干,妥当存放。
用法:每日用霜桑叶煎水,送服药丸一粒,每日3次。
方药来源于《武当秘方》一书。
方药功效:补肝肾,明眼目,祛云翳。
治视力减退,夜盲症,眼前黑影遮睛之症,久服,老眼不花。
方2:清肝明目丸苦参2两,胆草、黄连、桑叶、菊花、荆芥各1两,密蒙花、泽泻各2两。
制法:上方精选地道药材,共研为细末,千里光煮水熬膏为丸,丸重3钱,每服一丸,每日3次。
方药来源于《正统道藏》。
方药功效:清肝明目,肝火过旺。
治暴发火眼,红肿热痛,见光痛甚,且有相互传染之症。
方3:红眼病外洗方黄连、桑叶、黄芩、白芷、食盐各10克。
用法:上药煎水,过滤去渣,乘温热熏眼,药水凉后,湿敷患眼,每次凉湿敷20分钟,每日3次。
方药系笔者阅历方。
方药功效:清热消肿,止痛止痒。
方4:舒肝爽咽方苏梗5钱,半夏、厚朴、柴胡、当归、白芍、山栀、丹皮、丹参、薄荷、元参、山豆根、桔梗、香附各3钱,生地5钱,甘草3钱。
武当复明功(清脑明目)武当复明功取于古老的武当明目功之精华,方法简单,容易收到清脑明目的功效。
坚持锻炼,可祛除眼病,对防治近视眼疗效更佳。
儿童如坚持锻炼,可使眼睛不近视。
一、松静站立方法:面北自然站立,全身放松,要舒眉松眼1分钟。
要求;要面带笑容,面部肌肉全部放松,会阴也要放松,全身松静自如。
二、闭目静养方法:接上式。
意念集中于双目,双眼皮轻轻合上,待3分钟后,要使双目有酸胀感为准。
要求:要将丹田内气集中于双眼球内。
三、双手心对搓方法:接上式。
将丹田内气集中于双手内劳宫处,这时两手合掌对擦50次,使双手心发热为止。
要求:擦时双掌心要粘连对擦,不可用力过大。
四、伏睛养神方法:接上式。
将丹田内气集中于双手劳宫内,随着吐气将双手内劳宫穴伏于双眼上三分钟,待双眼发胀为止。
要求:要将丹田的内气集中于双劳宫穴和双眼球内。
五、贯拉通经方法:接上式。
这时将丹田内气送人双手内劳宫穴,随即吸气,双手馒慢上提,双手心向上抬至眼高,这时气吸足,小腹外突,并松会阴。
随之慢馒吐气,双手心对着双眼球推去发功,当手靠近双眼球时,气吐净,小腹内收并提肛,接着慢慢吸气,双掌心渐渐离开双眼球,同时把眼球内浊气拉出,待气吸足时,双掌心离开双眼球也拉足,这时小腹前突并松会阴,这样一拉一推一吸一呼为一次,共5次。
要求:在呼气时,当双掌向双眼推的过程中,是要将自己丹田内气上升双掌内劳宫穴,再发于双眼球中。
在吸气时,当双掌在拉的过程中,是要求双掌十指和内劳宫要将双眼球内的独气拉出前面的空间处,要使双眼球内出现酸胀感和轻松感为止。
六、护山保睛方法:接上式。
将丹田内气集中于双手内劳宫穴处,这时将双手内劳宫穴伏于双眼太阳穴上3分钟,待双眼有酸胀感为止。
要求:要将丹田内气通过双手内劳穴贯人双眼球内。
七、拉贯穿通方法;接上式。
随即吸气,双手随着吸气慢慢向两边上托,双手掌心向上,待气吸足,小腹前突,并松会阴。
这时双掌提至肩高。
接着慢慢吐气,双掌内劳宫穴渐渐向双眼太阳穴推去,直至靠近太阳穴,这时气也吐净,接着吸气,双手也同时慢慢地向两眼太阳穴外面拉出去,待气吸足,双掌也拉足,共拉10次。
天下功夫保健40浅谈“健身气功·明目功”文/李姣姣2013年6月,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和河南中医学院分别承担针对青少年和成人的明目功研究。
马栩周老师特意将“养气明目功”加以精选和压缩(做完整套功法只需要10分钟),采撷其中精华改编成“明目功”,以求简便易学、适应性广、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青少年眼病。
健身气功·明目功的编写既是对以往创编成功经验的继承,也顺应了新时代的创新性要求。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人群具有针对性,有成人版和青少年版;二是注重整体调节与局部调节相结合,在突出功法的功能性上下工夫,既强调治未病的思想,也倡导体医融合促进。
健身气功·明目功主要以经络论、气化论、五轮学说等为理论依据进行编创。
五轮即是依据眼与脏腑密切相关的观点,将眼部组织分为5个部分,与五脏分别联属,并依其各自所属脏腑的生理特性命名,取类比象的冠以轮字,即肉轮、1.五轮与五脏的对应关系(1)肉轮部位指上下胞睑,分属于脾,脾主肌肉,故称肉轮。
脾与胃相表里,故胞睑的生理病理与脾胃有关。
(2)血轮部位指内外两眦及眦部血络,内应于心,心主血,故称血轮。
心与小肠相表里,故两眦的生理病理与心、小肠有关。
而大眦处上下眼睑间各有—细小孔窍,称之为泪堂,参与泪液的排泄。
泪为肝之液,泪堂通肺脏,故泪器疾病与肝、肺、心有关。
(3)气轮部位指白睛,包括表层的球结膜及里层的巩膜,质地较坚韧而色白,故分属于肺,肺主气,称之为气轮。
肺与大肠相表里,故白睛的生理病理与肺、大肠有关。
(4)风轮部位指黑睛,即角膜,由肝所主,肝主风,故称风轮。
肝与胆相表里,所以黑睛的生理病理与肝胆有关。
虽说黑睛指角膜,但临床上黄仁的病变亦与肝胆有关。
(5)水轮部位是指瞳神,内应于肾,肾主水,故称水轮。
肾与膀胱相表里,故认为瞳神的生理病理与肾、膀胱有关。
健身气功·明目功主要通过发音与脏腑的关系,有针对性地调理脏腑与气血,进行自我补泄调理,提高脏腑的生理功能,疏通经络,使精、气、血、津液运送到目,目得到滋润,使视力逐渐恢复。
武当明目功,眼功的修炼,即使到了古稀之年,仍能耳聪目明武当明目功武功技击最为重要的是能眼观六路,因为眼为察敌之先锋。
故而,许多武功家都特别重视眼睛的保护和眼功的修炼,即使他们到了古稀之年,仍能耳聪目明。
00全段分五步功法(一)意守明目1.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头正身直,舌抵上腭,两臂自然垂于体侧,全身放松,自然呼吸,仰首望天约1 分钟。
(如下图)2.低头望地约1 分钟。
(如下图)3.合目静坐。
坐时以三分之一臀部坐于凳子上,两腿分开与肩平,膝关节约成30 °;两臂下垂,两掌自然放于膝上,十指松开,劳宫穴对准髌骨之上。
合目时,上眼皮轻轻放下。
舌顶上腭,意守上丹田(印堂穴),闭目养神,使双目清凉,视力倍增;意守约2 分钟后开目,双目微开,引光入目,可滋补眼球。
(如下图)(二)视物明目1.自然站立,舌顶上腭通任督,意守天目穴。
(如下图)2.向远方找一目标(树木、房舍等),瞪大眼睛远视半分钟。
(如下图)3.再近视(亦找一目标)半分钟。
(如下图)如此交替进行,使眼睛增强调节远近功能。
(三)引气熨目1.自然站立,左脚向左前方跨出一大步,略宽于肩。
两掌从体侧慢慢抬起,成一字平肩势,掌心向下,指尖向外。
垂帘合目,舌顶上腭。
(如下图)2.两臂向胸前合拢、平抬,两臂平行与肩同宽;翻掌,使掌心向上,十指张开。
意守劳宫穴。
(如下图)3.两肘微屈,使两掌劳宫穴对准攒竹穴、鱼腰穴、丝竹空穴,贯气15 秒。
(如下图)两手离眼睛约5 厘米,合目。
然后两臂缓缓恢复原姿势。
如此反复12 次。
外气运于眼球,手掌心与眼中均产生热胀感觉,此乃外气进入眼中通达气血的效应。
4.12 次贯气完后,即以两掌覆盖于两眼之上,指尖向上,默数数至30,然后收功。
(如下图)5.收功时,将覆盖眼睛之两掌沿两边面颊而下,至下颌时合掌,左右食指在承浆穴部位相对。
然后十指向下,沿胸前任脉往下至腰间带脉,再向左右分开,沿腿两侧放下,微开双眼一线。
(如下图)(四)松紧吐纳自然站立,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舌顶上腭,合目静立。
陕西省健身气功·明目功推广路径研究概述一、明目功的特点和效果明目功是通过一系列特定的眼球运动、呼吸和身体动作来改善视力和缓解眼部疲劳的气功练习方式。
它通过调节眼球肌肉的运动和放松,促进眼睛的血液循环,增强眼部组织的营养供应,从而有效改善视力,缓解眼部疲劳,达到保护眼睛健康的效果。
明目功的特点在于简单易学、方便实践。
它不需要特殊的场地和器械,只需要通过一些简单的眼球运动和呼吸动作即可完成。
不论是在家庭、办公室还是户外都可以进行明目功练习,非常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目前,陕西省的明目功推广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一是在健康讲座、养生活动中进行宣传推广;二是在社区、学校等机构开展明目功教学和练习活动;三是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线上推广和宣传。
这些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明目功在陕西省的普及,但仍然存在着推广不够深入、受众覆盖范围不够广泛的问题。
1.加强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针对明目功的特点和效果,可以通过举办健康讲座、举办大型明目功展示活动等形式,加强对明目功的宣传推广力度。
可以邀请专业医生或气功大师进行科普讲解和示范,提升公众对明目功的知晓度和认可度,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明目功的练习中来。
2.开展定期培训和教学活动在社区、学校等场所开展明目功的定期培训和教学活动,通过专业的指导和指导者的示范,帮助参与者更好地掌握明目功的技巧和方法,提高练习效果和兴趣。
可以在各类健身中心、气功团体等专业机构设立明目功教学班,吸引更多的人参与。
3.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线上推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明目功的线上推广。
通过发布明目功的相关资讯、教学视频、案例分享等内容,吸引更多的关注和参与者,提升明目功在社会上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4.建立健身气功社区可以建立健身气功社区,为热爱健身气功的人们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定期举办明目功交流活动、练习活动等,增强社区气功健身文化的内涵和吸引力,从而推动明目功的推广和发展。
武术眼功训练法武术眼功训练法眼功又称瞳功,是武术必修高级功法,具有先知先觉的功能,是一种绝妙的武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武术眼功训练法。
欢迎阅读!一、武术眼功概述对于习武者来讲,一旦忽略了眼功训练,对武术技艺的提高便无从谈起。
拳语云:“心为主帅,眼为旗”“手到眼不到,真是瞎胡闹”“手去眼不去,必是偷来艺”“拳似流星,眼似闪电”等,这些都说明实战中眼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实战中,对方的桩式、手型、身型、距离、角度、劲力、招法、方位、远近、高低、动静、空档等等,都要用眼睛去观察、判断、捕捉,故有“眼观六路”之说。
否则,稍有不慎便会判断失误,以至遭受对方的攻击,令自身处于被动。
所以要牢记:眼既要明,又要快 !俗话说:“眼为心灵之窗”。
武术的灵魂是技击,而技击动作的攻防意识是通过眼功来体现的。
武术有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之说,习武者如不善眼功,动作就会没有生气,表现呆板,也就不能达到神形皆备的高境界了。
眼神有注视和随视两种。
注视是指眼睛紧紧盯住某一个目标,不随动作转移而移动视线的方向,做到正视必直,显而易夺。
随视是指眼睛随着动作的移动而移动,偏为睨视,凝而不眩。
如能用眼神观察出对手的攻防意图以及招数的细微变化,即可轻松应战,可以说,一切技战术的灵活运用无不建立在眼功的基础之上。
武术名家金一明先生在《武当拳术精艺》中说:“战场之上,须耳听八方,眼观四面,用尖锐之目光,观敌人之意向,伺隙蹈瑕,乘机而起,皆眼之作用。
”眼功是武者必须下功夫修练的内容,远近进退、攻防对搏,都依赖于锐利的目光。
实战中瞬间的眨眼,都有可能导致败势,正如“拳打一愣神”所言。
没有经过眼功训练的人,当招式袭来时惊慌失措,扭头闭眼, 终将败下阵来。
相反,锐利的目光,充满杀机的眼神, 能夺人魂魄,摧其斗志,令对手不敢正视,最终使对手不战而负。
二、武术眼功训练法(一) 练习者两脚开步站立,身体自然放松,两手叉腰,头部依循左右、上下、前后六个方位转动,同时双眼随着变换的方向随视,所视目标自定,每次练习20-50次。
眼功各种武术书刊中,对于拳脚功夫多有记叙,惟眼功练习法,鲜有述及。
鉴于此,笔者现将家传勍手螳螂门中有关眼功练习之法,归于一体,详加条陈,以飨武林同好。
一、眼功的作用关于眼功的作用,《勍手螳螂拳谱·内外五形论》中说:“距离远近,进退准确,端赖乎目光锐利,方不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民国时期,武术名家金一明先生在《武当拳术精艺》中说:“战场之上,须耳听八方,眼观四面,用尖锐之目光,观敌人之意向,伺隙蹈瑕,乘机而起,皆眼之作用。
”又因为眼功有如此作用,《拳谱·把势论》中才明言:“耳目手足,是为八势,此即功夫所练之处。
”以提示后学之士用功的方向。
二、眼功练习法眼功的练习有练养之法、明目之法、运使之法之别。
下面,笔者将三种练法详述于下。
(一)练养之法。
1.每日睡醒之后,不要立刻睁开双目,两手拇指先相合、搓热,而后两手大拇指由眉心向两侧揩目14次,接着双眼球顺时针转7次,逆时针转7次,此为童子功中的开合轮睛之法。
练习时切勿睁眼,左右14圈转毕之后,双目仍要紧闭默养一会儿。
2.双目紧闭默养一会儿后,突然睁开,以拇指指背曲骨按揉两攒竹穴72次,再以两手拇指侧摩两眉、颧上等眼部周围部位共30遍。
3.以双手按揉内外两眦(上下眼睑接合处),双掌再由下往上、由上往下做若干次洗脸动作。
最后,从两眉中间开始,两手向后捋发72次,吞咽唾液36口,咽下汨汨作响,意念将其送至下丹田(脐下一寸三分)。
说明:眼功的三种练法是层层递进的,其中练养之法是眼功练习的根基。
须知眼功只有经过练养,才能明目,进而方能运使。
无此练养之功,则明目、运使之法无可凭籍。
故练养之法极为重要,练习者切勿忽视。
(二)明目之法。
明目之法有以下四种练法:1.虎视法。
两腿跪坐,两手按地,用力回头,双目后视,左右各回头看5次。
2.水中望月之法。
取一盆干净的凉水,闭气闭目,将头浸入水中,而后睁开双目,凝视盆底。
此法所用之水必须是干净的凉水,不能用热水。
金警钟秘传浑元一气功之调和功来源: 作者: 点击: 1255 发布时间:2009-03-17 双击鼠标滚字体:[大中小]调和功分按摩功和散步功两种。
调和功是硬气功系统中不可或缺的。
如果练功中产生的明火暗疾不加以调和,没有放火除滞进行活血理气,将来容易致病。
练功者因此不可疏忽,否则反受练功之害,往往得不偿失。
一、按摩眉梢式身体直立,两脚分开,宽约同肩;用两手食指按于两眉梢凹陷处(攒竹穴),转揉小圈按摩,以消两眼之火;两眼极力张开(图1)。
大拇指可以扣贴食指以助按摩力度,余指握住。
注:练习调和功时用鼻呼吸,缓和自然,丹田镇静,胸开头顶。
以下皆同。
二、按摩眼眶式身体姿势不变;用两手食指按于上眼眶上,沿眼眶向外按摩(图2)。
如此按摩若干次,以消两眼之火,且理气舒肝。
两眼更极力张开,以两眼清朗、泪水流出为度。
以上两式,统称“明目功”。
三、按摩太阳式身体姿势不变;两手掌心向下,两手拇指分别按于两太阳穴上,强压通耳之筋络,向下向后按摩以消两颧之火,即耳上之火;两眼张开。
往复若干次(图3)。
四、按摩两耳式又名“聪耳功”。
身体姿势不变;两掌伸开分别按于两耳上,食指和中指分开,挟持两耳;两掌用按劲挟劲,向上向下来往按摩(图4)。
向上劲要小,向下劲要大而长,以消两耳之火;两眼更宜张开。
如此往复若干次,以耳中嗡嗡冒火而脑府清朗为度。
注:五官七窍大多相通声气。
笔者实际经验证明,硬功之火以走两目者为多,两耳次之,所以练功后要多加按摩两耳、两眼。
如按摩得法,决无耳朵发聋、眼起白云之弊。
五、按摩额心式身体姿势不变;左右手均可,用大拇指根部内侧按住额心,缓缓内圈摩动,五指弯曲,掌心向内;两眼张开。
此法可消额顶之火而清心祛邪(额骨通心)(图5)。
按摩时,另一手臂也可屈置背后命门处(叉腰也可,不必拘泥)(图6)。
六、按摩顶门式又名“摩顶功”。
身体姿势不变;左右手均可,单掌掌根按住顶门各部,缓缓内圈摩动;两眼极力开张,以消顶门操功吞吐之火(图7)。
武术对人的养生作用有哪些中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养生,而武术又是中国的一大亮点,将养生与武术结合在一起,练习武术也有一定的养生作用。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武术的养生作用有哪些,希望你们喜欢。
武术的养生作用一:武当道教的回春功具有很好的养生功效,经常练习能使人气血通畅,精神状态好转,调理人体内分泌功能,可以延缓人体的衰老,使人恢复青春的活力。
首先,回春功的腹式呼吸可以吐故纳新,使人体气血经络通畅。
第二,回春功可以舒筋活络,调节内分泌机能,改善性荷尔蒙的分泌。
第三,回春功可以协调脏腑,健脾和胃。
第四,回春功可以怡性养神,醒脑明目。
武术的养生作用二:武当太乙五行拳在行拳时要求“以胯带腰,腰随胯转”,“阴阳合太极,圆融显自然”,“升降开合,意注丹田”,强调胯关节的旋转作用,旋转大转子,以大转子为点,左右划太极。
习练太乙五行拳,盆腔行太极,以大转子为连线,在水平面划N。
要求腰胯带动四肢,内劲节节贯通,导引经络气血通畅,主要就是增强对肾的保护作用。
实际功效就是固肾,提高性腺系统功能,保持元气的聚集,实现还精补脑、健体养生之功效。
武术养生重视内炼精气,导引形体,讲究动静结合、内外结合、炼养结合、形神结合,使武术由技击之术的单一功能向养生之术、健身之术、修身之术演化,形成具有健身功能涵义的融技击与养生为一体的活动,成为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术练习肩臂的方法1、前压肩两脚开立,身体前俯、双臂伸直,向前扶住与胯等高德物体,利用身体上下振动或持续性向下用力,其力作用于肩部,使肩关节伸展。
或者面对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开步站立。
两手抓握肋木,上体前俯下振压肩。
两臂、两腿要伸直,力点集中于肩部。
下振压的振幅逐渐加大,力量逐渐加强。
肩压到极限时,静止不动耗肩片刻。
压肩与耗肩交替练习。
2、后压肩双手后伸,十指交叉,身体前俯,同时两臂用力向后上方振动。
也可由帮助练习者一手推腰,一手握住其双手,帮助用力压肩。
还可采用耗压法。
3、臂绕环臂绕环是以肩为圆心,直臂在体侧或体前沿立圆形路线抡动。
一、武当明目功
武当以其高超的内家功闻名于世,其护目功夫也独步一格,这套护目功是武当名家陆国柱先生传出来的,武当道人寿至古稀,仍耳聪目明,皆此套功法之效也!
武当明目功练习法
1、守意明目
自然站立,两腿与肩同宽平行,自然呼吸,仰首望天约一分钟,再低头望地一分钟。
然后合目静坐。
坐在凳子上,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手指放松,手心劳宫穴对准髌骨之上。
微微合目,舌顶上腭,意首上丹田(印堂穴)。
闭目养神,使眼睛清凉,视力倍增,意守2分钟后开目,双目微张,引光入目,可滋补眼珠。
2、视物明目
自然站立,舌顶上腭通任督,意守天目。
然后找一远处物体,,瞪大眼睛远视半分钟,再找一近的目标,近视半分钟。
如此交替进行,以恢复眼睛调节远近的功能。
3、引气烫目
自然站立,舌顶上腭通任督,双手成抱球状于面前,手心对准脸部,做双手心慢慢接近眼睛后又慢慢拉远的动作,在接近的过程中,意念手心发出一股外气,灌进眼睛里面。
拉开的过程中,不用意念。
如此反复12次,会觉得手心与眼球都产生热涨的感觉,此乃外气进入眼球通达气血的效果。
贯完12次后,将双手快速擦热,用手心覆盖在眼睛上,让余热烫目,然后搓一搓脸。
4、松紧吐纳
自然站立,两腿与肩同宽平行,舌顶上腭通任督,意念双眼。
开始合目静坐,自然呼吸,鼻吸口呼,吸气时收紧双眼球,呼气时放松,反复36次。
5、点穴吐纳
5.1. 按攒竹:以手指取穴,手法由轻到重,按时吸气,松手时呼气,共36次,然后轻柔36次。
5.2. 按精明:方法同上。
5.3. 按丝竹空:方法同上。
5.4. 按天应:方法同上。
5.5. 按承泣:方法同上。
5.6. 按四白:方法同上。
5.7. 旋转定穿眼:合目凝神,眼球左右转动14次,定神片刻,双眼忽然张开,注视前面一点约30秒钟。
5.8. 按太阳穴:方法同上。
5.9. 浴面:将双手搓热,干洗脸36次。
收功:合目,以左右手按住太阳穴,定位不动,以左右手指轻揉左右眼皮共16次。
然后张目起立。
武当明目功练功要求:
1、思想集中,无杂念,合目。
2、早晚练一次,如当日眼睛过于疲劳,可适当增加次数。
3、练功后穴位以达到微热及微酸麻感为宜。
二、夜视功练习法
此功专门锻炼眼肌与视神经,以改造和提高视力,保护眼睛的一种保健修炼功法,是武术内功的必修功法。
夜视功练功要领
取站位或坐位均可。
1. 站位时,两脚开立平行向前,与肩同宽,足趾轻抓地,膝微曲、松胯、收肛、收肾、收腹、含胸拨背,沉肩虚腋,头颈虚顶。
两手合于丹田(在脐下一寸半气海穴)。
男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女的左手在外,右手在内。
并且注意要使百会穴、丹田穴、会阴穴要在一条直线上。
还必须注意含胸拨背与松跨。
含胸者即胸略内含,使气深于丹田;拨背者即气贴于背也。
能含胸则自能拨背。
具体做法是肋骨内含,脊骨平背,自然含胸拨背,气略下沉。
松胯,即深吸一口气,略向后坐、后把气缓缓吐出、胯也随之放松。
2. 坐位凳的高度要适当。
身体端正、屈膝成九十度,两大腿平行、双足平踏地、两手置膝上。
其它要求同站势。
无论是站位或坐位、都必须微闭唇扣齿,舌抵上龈。
其目的在于沟通阴阳任督两脉。
练功时,气血运行时由快到慢,均匀无息。
夜视功练功方法
有运经功、运视功、运点功,运按功四步练法。
现分别阐述:
1. 运经功:指循足厥阴肝经运气去病法,功势与要领同前。
闭目、松体、意念循肝经起于大敦穴,(足拇指外侧处)沿小腿、大腿内侧入腹部上至章门穴、期门穴,再咽喉部上穿入水沟穴,至眼部承泣穴。
睁开眼视前方数米外固定目标,意想除去眼内浊气。
重复练习九次。
2. 运视功:指沿眼周围运视法。
功势要领同前,闭目、松体,意念集中,先闭目内视双眼上下,左右,正视,然后从左至右、后从右至左旋轻练习。
重复练习九次。
3. 运点功:指运气时选某一点的练法。
功势与要领同前。
闭目、松体、意念集中,先远望数米内的某一固定点。
(如树木或花草)眼目虎视即瞪视,然后闭目内视。
双眼一睁一合。
如此重复九次。
4. 运按功:即运气于手指以意点按眼部经穴法。
功势与要领同前,闭目、松体、意念集中,意领气于两手剑指(食指或中指)进行点按。
运按的路线有三条:甲:先从百会,然后气沿督脉,经神庭注入印堂穴(即百会→神庭→印堂)。
乙:再沿双眼周围循穴进行。
即从印堂→攒竹→鱼腰(沿眉)→丝竹空,眼角→球后→承泣→健明→崐终于睛明,运按一周。
即先从左眼眉弓至右眼眉弓,反自右眼眶下,顺逆方向各七圈。
丙:再从百会→印堂→分循两眉左右绕眼睛周围,经睛明下至鼻旁两迎香穴会于人中,顺前胸下至丹田重复练习。
夜视功收功
古人云:练功不收功、收获白白扔。
练功因此必须收功,练功出现的口中津液被古人尊为“圣水”,“神水”,必须分三口以意作用咽入下丹田。
双手缓缓向前提起至肩平、屈肘,指尖相对,手心朝下,轻轻下按经膻中、下丹田而自然放于体侧,或合掌以右手压左手(女性相反)贴于腹部丹田处,闭目休息片刻即可收功。
夜视功调心与调息
通过调心入静、自然呼吸闭目平气,展眉舒胸,睁眼时吸气,闭眼时呼气。
意念与呼吸协调配合进行练习。
练功效果
本功法简单易掌握、收效甚速。
月余即有明显效果。
上述功法每次做15-20分钟,每日做1-2次。
1. 良好反应:甲:医疗效果,能够改善眼功能,调节脑神经、纠正和提高青少年眼睛视力,对于老年视力衰弱、近视、远视、散光、弱视等也具有独特的功效。
并有健脑、强身作用。
此外,对于头痛、神经衰弱、失眠、肝病等也都有一定的效疗。
乙:增视效果;有气感反应,练功时有热或轻松感觉,或开始时有流泪等不同感觉,都属于练功后的正常现象。
随着功夫的进展,眼中会闪现出红、蓝、绿、紫、白等各种光色,其形状如点或环。
这些都是练功中难得的好现象,可顺其自然。
此后您的视力虽还不及神话中的“火眼金睛”,但你的眼力已大增。
武术中的基本功“眼观六路”及武林中的夜间交战之眼本领都是练好眼功得来的。
2. 不良反应:练功一至三周。
如出现眼花或流泪不适感觉时,应适当减少练功次数,纠正练功时用力过争。
呼吸稍缓此再继续练习。
三、少林眼功
少林七十二绝技当中的眼功“罗汉功”,供朋友们参考。
罗汉功
歌诀曰:
双目练成亮如灯,胜似白昼日月明。
目光视察如闪电,比武定能占上风。
罗汉功练法
1. 每日醒来不可开目,用两大拇指背面相对互相摩擦。
2. 两拇指互相擦热后,揩目14次,仍紧闭,反手使两拇指反背骨节揉眼睛,(由左向左上,向正上再向右下,向右上,向右再向右下,由右下向正下,向左下向左)轮转七周,此为少林童子功中开合轮睛功夫。
3. 两拇指背面揉眼后,二目仍紧合闭。
4. 二目紧闭多时以后,忽然睁开睁大,再用两手拇指背紧按两眉梢(攒竹穴)小穴72次,又用两手磨两颧上,及旋转耳根(耳根穴)30次。
又以手搓额,从两眉中间开始,收入头上至脑后发际72次,口中咽津液无数,此为醒后之功夫,又名佛顶摸珠。
5. 在暗室中,将大蜡烛燃着,外罩一层用淡绿纸糊成的风罩,练习者距离其一至二丈远近,取立势或盘膝跌坐势,也可坐凳上,静心息虑,聚精会神的向灯逼视。
视一炊时间,闭目使眼珠按前法轮转36次,接着再反向(即由右向左),轮转36次,然后再睁眼逼视灯烛,一炊时以后,即闭目练开合轮睛,仍左右行之。
照此每夜行一个时辰(即两小时)。
3个月之后将风灯纸色加深少许,位置移至一丈二尺至一丈五尺远,灯光微暗,仍如前法练习3个月。
6. 慢慢练习,至1年后灯烛,灯头可更小些,外边可加深灯纸,帖厚一些,距离可由一丈增至十丈远,如此继续练习。
7.灯烛缩小至豆粒大,外边加深蓝色纸,灯色黑暗,距离增至十五丈至二十丈,时间可由一个时辰增加至两个半时辰,至此时如法练习不断,功夫将骤长,这一步便可在黑暗之中视物,能在十丈以内辩人面目,罗汉功法就算大功告成。
注意练习时最好每日饭前食白煮羊肝少许,以资内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