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理工学院城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
- 格式:doc
- 大小:999.50 KB
- 文档页数:33
校区项目建设情况汇报为了全面推进校区建设工作,我们对校区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汇报和总结。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校区项目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下面就我们校区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1. 教学楼建设,目前,校区教学楼建设已经完成了主体结构的施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设施设备的安装工作。
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完工并投入使用。
2. 实验楼建设,实验楼的建设工作已经启动,目前正在进行土地平整和基础工程的施工,预计明年初完成主体结构的建设。
3. 学生宿舍建设,学生宿舍项目已经完成了规划设计,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在明年年中开始施工。
4. 图书馆建设,图书馆建设项目已经完成了招投标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施工单位的评选和合同签订,预计在明年初正式开工。
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1. 资金紧张,由于校区建设项目较多,资金需求较大,目前存在资金紧张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校区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
2. 施工进度,部分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度不够理想,需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和督导,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3. 设施配套,部分建设项目的设施配套工作还未跟上,需要加快推进设施配套工作,确保校区建设项目的全面完善。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 加大资金支持,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确保校区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2. 加强施工管理,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和督导,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3. 推进设施配套,加快推进设施配套工作,确保校区建设项目的全面完善。
4. 完善后勤保障,加强后勤保障工作,为校区建设项目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服务。
校区项目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校区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对校区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推动校区建设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就!。
建筑单体设计相关问题2010.12.9.前提条件:1.立项批复:已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2.建设用地: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3.总体规划已确定,修详规报批中4.设计所需资金已落实5.设计基础资料已经收集完成6.单体功能需求及建设标准已确定组织方式:公开招标依据:1.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部令82号)2.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2008【63】操作模式: 需按照邀请招标或认定知名建筑师进行方案前的沟通1.工作营模式-分配任务,核心营确认2.扩大的工作营模式-加入高校设计单位(同济、清华)3.校内评审确认程序的建立4.招标代理机构5.项目分块6.设计费控制额度7.限额设计评估机制工作内容:方案\可研报告编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期服务设计管理: 组建总工办,配备富有经验的水、暖、电专业工程师及各项目使用管理单位用户负责人项目管理:项目组织-用系统的方法-对项目及其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项目工作结构(WBS)、项目组织工具:●项目管理的模式●项目管理的组织●项目管理的责任分工与配合关系●项目管理的工作流程组织与标准制度体系项目的重要阶段:项目决策阶段:是智力或知识密集型的,工作成本在项目总投资中占比例最小,项目要素费用基本未发生,但决策的结果对项目投资和使用功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项目设计阶段:智力与技术的双重性。
工作成本占总投资比例较小(设计费用和土地费用),但具体设计方案对项目投资和使用功能具有重要影响;项目施工阶段:工作成本最高,对项目的投资和使用功能影响较小;〖普遍规律〗工程项目最后实现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是由设计工作决定的,而设计工作又体现和贯彻项目决策的意图,项目决策和设计上的失误是重大失误,项目决策和设计上的节约是重大节约。
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的管理、论证工作。
新校区项目开工前项目WBS制定项目管理目标管理目标是考核工作效果,兑现目标奖励的依据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办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天津市土地管理条例》4、《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5、其他法律、法规办事要件:1、预审的申请报告,内容包括拟建项目基本情况、拟选址情况、拟用地总规模和拟用地类型、补充耕地初步方案;;2、需审批的建设项目应提交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佚名
【期刊名称】《高校招生(高考指导)》
【年(卷),期】2024()7
【摘要】为进一步推动优异的研究能力和专业教育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并完善其高等教育空间布局,2020年初,香港城市大学与东莞市政府、东莞理工学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于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内建设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一一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学校位于松山湖科学城屏山东片区,莞深高速南侧,依山傍水,乃是营建高等学府的理想之地。
校园占地面积523亩,并预留200亩用地以支持未来发展。
【总页数】1页(PF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香港资讯管理专业教育分析—以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为例
2.香港高校人事管理特色及启示——以香港城市大学为例
3.广东东莞将继续引进香港人才提升城市档次
4.服务地方追求一流——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办最受东莞老百姓欢迎的大学
5.文脉要素作用于校园连接空间形变的设计探讨——以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招标方案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校项目建设汇报材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校项目建设汇报材料,希望能够帮到您,上站,发现学习。
学校项目建设汇报材料一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用地面积约34.32万平方米(约514亩),建筑面积约13.86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实训用房36136㎡;图书科技用房16491㎡;办公用房3159㎡;体育用房5071㎡;生活用房70451㎡;干训房6377㎡;其他用房928㎡)。
绿化率达45%以上,总投资约5.35亿元。
新校区建设新校区建设自开工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市各职能部门大力支持下,通过全体工程建设者的共同努力、顽强拼搏,总体进展顺利,态势良好,按照预期目标(9月1日在新校区开学)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新校区建设在院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指挥部全体同志针对工程建设进入后期关键施工阶段,面对任务重、工序多、时间紧,再加上黄梅雨季的到来,正在周密安排现场施工。
为确保按时完成预定目标,学院已成立了搬迁工作指挥部,由书记、院长任总指挥,并定于8月18日组织实施搬迁。
存在困难:因学院的大门设在钱藕路,为确保新校区9月1日如期开学,特请市有关部门协调在8月上旬完成钱藕路向东的延伸段道路沥青铺设。
无锡高等师范学校无锡高等师范学校建设项目占地382亩,建设面积13万平方米,总投资50700万元。
到2010年6月累计投入18330万元。
无锡高师建设项目于20xx 年5月31日已经奠基开工建设以来。
总体进展顺利,态势良好,预计20xx年底可全部完成建设。
无锡高等师范学校新校区项目,春节前20栋建筑单体用了4个月完成了结构封顶,春节后的三个多月中,已封顶的单体完成了二次结构及墙体施工,目前已经通过主体验收、文明工地验收及优质结构验收,进入内外装修阶段。
考虑到学校将于明年迎来百年华诞,花较多时间进行装饰方案、智能化方案、景观绿化方案的论证。
致力于提升学校建设的整体效果,同时又严格控制投资增长的矛盾。
目前学生宿舍、教工宿舍、食堂、浴室及学生活动中心,屋面、外墙保温已完成,现正在做室内水磨石地面和内墙粉刷,外墙面砖及铝门窗进入施工阶段,已完成工作量的70%。
学校新校区建设可行性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1.总论 (5)1.1项目概况 (5)1.2项目编制的依据 (8)1.3项目编制指导思想 (11)1.4项目编制的原则 (11)1.5研究范围 (12)1.6主要建设规模和内容 (12)1.7结论 (12)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3)2.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14)2.1项目提出的背景 (14)2.3建设的必要性 (15)3.建设地点和建设条件 (19)3.1建设地点 (19)3.2建设条件 (19)4.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23)4.1建设规模 (23)4.2建设用地 (23)4.3建设内容 (23)4.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6)5.1校区建设目标 (27)5.2建设指导思想 (27)5.3建筑方案 (29)5.4结构方案 (32)6.总平面布置及公共辅助工程 (34)6.1总平面布置 (34)6.2竖向设计 (39)6.3道路交通及景观规划 (40)6.3公共配套设施 (44)7.环境保护、消防及安全卫生 (57)7.1环境保护 (57)7.2消防 (60)7.3安全卫生 (62)7.4人民防空工程 (63)8.节能及节水措施 (65)8.1节能 (65)8.2节水 (66)9.项目建设管理 (67)9.1项目建设管理 (67)9.2招投标 (67)10.项目组织机构 (69)10.2人员编制 (69)10.3人才保障措施 (69)11.项目建设进度 (70)11.1建设工期 (70)11.2项目建设进度 (70)12.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72)12.1投资估算 (72)12.2资金筹措 (73)12.3贷款偿还分析 (73)13.项目社会评价 (75)13.1项目对社会影响的分析 (75)13.2项目与所在地区互适性分析 (76)13.3社会风险分析 (77)13.4社会评价结论 (77)14.研究结论 (79)1.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某某新校区工程项目1.1.2项目建设性质扩建1.1.3项目建设地点某某市某某县某某乡1.1.4承办单位概况1.1.4.1项目承担单位名称某某医学院某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1.4.2项目承担单位主管部门某某省教育厅1.1.4.3某某医学院某某医学院创建于1933年,其前身为东陆大学医学专修科,后为某某大学医学院,是全国创建较早的37所医科院校之一,1956年独立为某某医学院,1993年被某某省人民政府列为省属重点院校加快建设发展。
科学技术创新高校教学楼更新建设研究-以东莞中学为例刘静(广东广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3000)1概述教学楼建筑为开展教育交流工作的场所,主要服务对象为校内师生,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伴随当前我国不断推出实施新的高校扩招政策,将我国高等教育产业推上了新的高峰。
既有教学空间早已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教学需求。
因此各高校为解决空间资源不足的问题,开展大量教学建筑扩建与新建工程。
可持续是高校教学楼建筑更新建设工作必须遵守的建设原则,让建筑结合高度数字化与智能化的电子信息设备,不仅顺应了智能信息化潮流的同时,同时也可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校内师生的教育交流体验。
当前发达的绿色生态技术,大大的降低了传统教学楼能耗高的问题,也营造了更舒适的室内环境体验,从侧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品质,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而建筑的安全性是一切更新建设工作的基础,在建筑更新建设工作中要重点注意对原有教学楼的结构维护和改造工作,如果建筑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则是本末倒置,再舒适、优雅、美观的环境也是毫无意义的。
2高校教学楼更新注意事项及更新方式分析在功能使用上,高校教学楼是校园内数量最多且最重要的建筑类型,高校内主要教育资源都集中于此,是开展教育、研究、传播高等知识思想的主要场所,也是给校内师生提供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的主要环境,对于独特校园文化氛围的塑造工作也有着很强的推动建设作用。
当下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主张开放自由式的教育模式,摒弃传统的读死书思想,更加强调体验感,寓教于乐,真正实现在行动中学习,例如增加了师生讨论、学习、交流等活动。
如此一来对教学楼的交流空间就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设计原则、设计方法与既有高校教学楼公共交往空间的更新改造优化策略理应得到重视。
具体规划建设方向应分为内部与外部建设两部分,具体建设理念如表1、2。
教学用建筑更新工作是改建工作中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我们必须在这方面给与其足够多的重视,投入大量精力。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单位:江苏久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1年6月目录目录 (i)1 项目概况 (2)2 项目工程分析 (2)2.1施工期污染源 (4)2.2运营期污染源 (5)2.3外环境污染源 (8)3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8)4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4.1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4.2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1)4.3内、外环境因素对项目自身的影响分析 (14)5 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15)5.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8)5.2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19)6 环境风险分析 (21)7 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 (21)8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2)9选址与平面布局合理行分析 (23)10公众参与 (23)11综合结论 (28)1 项目概况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位于东莞市城区学院路251号,城市学院创办于2004年,是由东莞理工学院举办,按新机制运作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
学院坚持“依托母体保质量,面向市场谋创新,服务东莞求支持,追求卓越创品牌,科学发展作贡献”的办学指导思想;确立了“上水平、创特色、谋发展、树品牌,建设省内一流本科独立学院”的奋斗目标。
学院在专业设置上机制灵活,针对性强,具有超前意识,毕业生就业前景光-明。
目前,学院有本、专科专业45 个,涵盖工、文、理、管、经、法等学科门类。
现设有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机电工程系、管理系、财经系、文学与传媒系、政法系、城市与环境科学系、金融与贸易系、艺术系、体育教学部、高等职业技术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共12 个系部。
2009 年,学院超额10%完成2009 年招生计划,新生第一志愿出档率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新生专科文、理科录取分数线分别高出省线42 分、37 分;新生报到率达94.15%,创历年新高,居广东省高校的前列。
教学上,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被评为广东省精品课程,成为全省唯一拥有精品课程的独立学院;《新机制地方本科院校办学质量、特色的研究与实践》、《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环境保护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获广东省第六届优秀教学成果奖。
人才培养上,11 名学生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学生通过率达34%,居东莞市各报考单位之首;考研、专升本、出国游学的大学生大幅度增加;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较2008年提高11个百分点;学院学术氛围日益浓郁,不少名人名家前来讲学论道。
科研上,年科研经费突破200 万,科研项目不断提高,两项课题分获科技部、广东省科技厅立项,一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城市学院办学走在全省独立学院的前列,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口碑。
根据教育部2008 年颁布第26 号令《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下简称《办法》)的指导要求,城市学院作为一个独立办学实体,应具有独立的学校法人财产权。
《办法》明确规定:“本办法所称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院校”,“独立学院举办者的出资须经依法验资,于筹设期内过户到独立学院名下”。
还要求独立学院校区用地“不少于500 亩”。
如果城市学院设在东莞理工学院现有校区内,这两点均无法符合有关要求。
其原因有:一是城市学院目前使用的土地权归属东莞理工学院,现有部分校舍还是港澳同胞对东莞理工学院的捐资,难于过户到城市学院账户;二是目前城市学院校区面积实际只有331.54 亩,远少于“不少于500 亩”的规定。
加上学院在校生、教师规模近年不断壮大,以致出现人均面积少,学生与教师宿舍、教学用地紧张的情况。
因此,依照上级对独立学院提出的“优”“独”“民”的目标,为满足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的需求,东莞理工学院与广东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项目总投资183630 万元,建设城市学院新校区,争创国内一流的本科独立学院。
目前广东鸿发投资集团与东莞理工学院已签订合作协议,共同举办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具体合作内容是由广东鸿发投资集团全额出资建设城市学院新校区,由东莞理工学院负责教育教学管理。
广东鸿发投资集团还专门设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东莞市鸿发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全面负责新校区的投资建设。
目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已进入《东莞市2010 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名单》,正处于规划、立项、环评阶段。
项目用地选址已获得东莞市人民政府的批准(东府办复[2009]808 号、东府办复[2011]93 号)。
项目总用地面积为825530平方米,其中建设用地约533665平方米,其余约291865平方米为非开发的山地水体等生态控制用地。
项目总建筑面积696665平方米,新校区拟分两期建设(见图1-1),一期占地面积333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45277平方米,拟于2011~2012年开发建设;二期占地面积20016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1388平方米,拟于2013~2015年开发建设。
本项目建成后设有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机电工程系、管理系、财经系、文学与传媒系、政法系、城市与环境科学系、金融与贸易系、艺术系、体育教学部、高等职业技术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以及东莞市社区研究中心、东莞市情调研中心、东莞市青年创业研究中心、东莞市智能技术应用研究中心、东莞市企业管理研究与咨询中心、机械设备振动故障研究中心、东莞市民营企业财务研究中心、信息应用研究中心、语言测试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项目共设有各类课室219间,设有各类实验室130间(项目不设化学、生物、医药类实验室),在校学生规模控制在20000人以内(项目最大可容纳27500人)。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新校区位于东莞市寮步镇小坑村、井巷村、浮竹山村交界地块(该场地中心位置的经纬度坐标为:北纬22°59'01.53",东经113°49'58.85",地理位置见图1-2),项目建设资金已基本到位,已具备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东莞理工学院正式启动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新校项目建设,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新校区分二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总建筑面积445277平方米,一期计容建筑面积431946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3331平方米,一期项目设有27栋教学及学生宿舍等建筑;二期项目总建筑面积251388平方米,其中二期计容建筑面积233054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8334平方米,二期项目设有17栋教师住宅及实训楼等建筑。
本评价范围包括一期、二期项目。
本项目建设投资估算约为183630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500万元,按工程进度,项目分期分批投入使用,即通过边建设边投入使用的方法,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拟于2011年9月搬入新校区,再通过不断完善新校区的各种功能区,至2015年完成新校区的全部建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建设过程中或建成投入服务后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项目及区域开发建设项目,必须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和建成投入使用后,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受东莞理工学院委托,江苏久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承担了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经现场勘察、资料收集分析,并在东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协助下,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 项目工程分析2.1施工期污染源施工期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因子有:废污水、施工扬尘、施工噪声、固体废物、水土流失和景观影响等。
(1)施工期废水主要来源于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污水量约为35m3/d。
此外,还会有一定量的地表径流、浅层地下水、开挖和钻孔产生的泥浆水、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和清洗水等等。
(2)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施工扬尘,其次有施工车辆、挖土机等燃油燃烧时排放的SO2、NO2、CO、烃类等污染物以及装修期间有机溶剂废气等,但最为突出的是施工扬尘。
(3)施工期各设备噪声的噪声级在60~100dB(A),施工不同阶段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噪声污染。
(4)本项目施工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二个方面:项目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根据施工期工程分析结果,本项目施工期间建筑垃圾约为38316.58t,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约为60t/a。
(5)一系列土地开发项目的施工建设,必然会对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使现有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许多地表植被会消失,同时各种机械车辆碾压和施工人员的践踏及土石的堆放,也会对植被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和影响。
随着施工期的进行,征地范围内的一些植物种类将会消失,绝大部分的植物种类数量将会大大减少,区域生物多样性受到一定影响。
施工期对陆生动物的直接影响是施工人员集中活动和工程施工过程对动物惊扰。
间接影响是施工将严重破坏施工区域内的植被和土壤,造成部分陆生动物栖息地的丧失。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防治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覆绿。
2.2运营期污染源本项目在运营期间将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环境影响因子有:1、污水:(1)学生宿舍、教职工、幼儿园排放的生活污水;(2)各类食堂排放的含油废水;(3)各类教学、试验楼排放的生活污水;(4)冷却塔及其他排污。
项目各类污水日排放量4776.7m3/d。
表2-1 建设项目污水中污染物排放总量表2、废气:本项目排放的废气主要来自:①备用柴油发电机组尾气;②项目各类厨房产生的燃气废气和油烟废气;③室内外停车场机动车尾气等。
项目备用发电机、机动车尾气等各种污染物排情况见表2-2。
表2-2 建设项目各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表2、噪声:本项目建成后的噪声源主要有地下室通风机、消防水泵、备用柴油发电机组等设备噪声和交通噪声等。
3、固体废弃物:项目固体废物排放情况见表2-3。
表2-3 项目固废废物排放情况一览表表2-3 项目营运期污染物排放统计表2.3外环境污染源本项目受到的外环境污染源影响主要有莞深高速等周边市政道路的机动车尾气、噪声的影响及项目东北面及西面的部分工业企业污染源的影响。
3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水环境黄沙河监测断面部分水质监测项目均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限值要求,调查水域河段已受到有机污染,项目所在地地表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
这主要与黄沙河流域接纳了沿线部分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有关,导致水体呈现一定程度的有机污染。
(2)环境空气项目大气环境监测点NO2、SO2的小时平均值以及PM10日平均值监测结果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拟建项目所在地附近监测点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