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寄主选择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288.36 KB
- 文档页数:4
寄主植物对烟粉虱和小黑瓢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烟粉虱和小黑瓢虫是重要的农业害虫和天敌,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烟粉虱是一种多种植物寄主的蚜虫,可对烟草、棉花、果树等农作物造成严重的危害,导致产量大幅度下降。
小黑瓢虫则是烟粉虫的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烟粉虫的数量。
因此,研究寄主植物对烟粉虱和小黑瓢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对调整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选择烟草、棉花、果树等农作物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寄主植物对烟粉虱和小黑瓢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搜集烟粉虫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生长发育数据,比较烟草、棉花、果树等农作物对烟粉虫的影响,分析寄主植物对烟粉虫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2. 搜集小黑瓢虫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生长发育数据,比较烟草、棉花、果树等农作物对小黑瓢虫的影响,分析寄主植物对小黑瓢虫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3. 探究不同寄主植物对烟粉虫和小黑瓢虫互动关系的影响,分析寄主植物对烟粉虫和小黑瓢虫群体数量以及生长发育的协同或对立作用。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取实验室培养烟粉虫和小黑瓢虫,以烟草、棉花、果树等农作物为寄主植物,观察烟粉虫和小黑瓢虫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生长发育状况,测定其数量和繁殖率等生物学指标。
通过统计分析不同寄主植物对烟粉虫和小黑瓢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究不同寄主植物对其互动关系的影响。
四、预期结果研究预计得出不同寄主植物对烟粉虫和小黑瓢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程度,了解其互动规律。
结果可为优化种植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农作物产量以及增加农业生产效益。
同时,结果也可为烟粉虫与小黑瓢虫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推进绿色农业发展。
不同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种群保护酶和解毒酶的影响周奋启;陆艳艳;姚远;张云霞;祝树德【摘要】Protective enzymes and detoxification enzymes in Bemisia tabaci populations fed on different host plants were determined by enzyme activity assay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uperoxide dismutase ( SOD) activity of Bemisia tabaci fed on eggplant was 2. 64 times higher than that fed on tomato ( P<O. 05 ) , and the difference of SOD activity of Bemisia tabaci between abutilon theophrasti and tomato was also significant (P<O. 05 ) . Peroxidase ( POD) activity of Bemisia tabaci fed on eggplant was 3. 13 times higher than that fed on Abutilon theophrast ( P<O. 05 ) , and the difference of POD activity of Bemisia tabaci between abutilon theophrasti and tomato was also significant ( P<O. 05 ) . Carboxylesterase ( CarE ) activity of Bemisia tabaci fed on eggplant was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Abutilon theophrasti and tomato. The glutathione-stransferase ( GSTs) activity of the populations fed on cucumber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fed on other three plants ( P <O. 01 ) , and the difference of GSTs activiy of Bemisia tabaci between Abutilon theophrasti and eggplant was significant (P<O. 05).%采用酶活力测定法分析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B型烟粉虱种群保护酶和解毒酶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苘麻、番茄、茄子和黄瓜4种寄主植物中,取食茄子的B型烟粉虱种群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是取食番茄的2.64倍,且差异显著,取食苘麻与番茄的B型烟粉虱种群之间SOD活力的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取食茄子的B型烟粉虱过氧化物酶(POD)活力是取食苘麻的3.13倍,且差异显著,取食苘麻与番茄的B型烟粉虱种群之间的POD活力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4种寄主上的B型烟粉虱种群的羧酸酯酶(CarE)活力以取食茄子的最高,其次为苘麻、番茄,最低为黄瓜;取食黄瓜的与取食其他3种寄主植物的B型烟粉虱种群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力之间差异极显著,取食苘麻与茄子的B型烟粉虱种群GSTs活力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期刊名称】《江苏农业学报》【年(卷),期】2011(027)001【总页数】5页(P57-61)【关键词】烟粉虱;寄主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羧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作者】周奋启;陆艳艳;姚远;张云霞;祝树德【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3.3烟粉虱(Bemisia tabaci)属于同翅目,粉虱科,粉虱亚科,小粉虱属昆虫,1889年首次发现于烟草上[1]。
烟粉虱雌虫对单种植物选择性趋强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袁多食性昆虫往往面临着多种寄主植物同时存在的情况。
有研究表明,多种植物同时存在有利于蝗虫的生长发育,但对某几种鳞翅目和半翅目幼虫的发育无显著影响。
例如烟芽夜蛾、粉纹夜蛾、豆荚草盲蝽等。
自然环境中,多种因素影响多食性昆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如天敌干扰,寄主体内营养和防御物质、种间竞争、寄主空间分布、昆虫取食经验等。
烟粉虱,为多食性昆虫,其中,B型烟粉虱寄主范围广,存活力强,为害严重,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目前,对烟粉虱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袁然而化学防治易引起害虫抗药性,农药残留,害虫再猖獗等问题,应用寄生性,捕食性天敌或病原微生物等生物防治措施对条件要求苛刻,成本高昂,无法全面推广,因此有必要继续寻找有效措施。
为探究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成虫对寄主植物多样性的适应性,张凯等人采用生态测定和生化方法,比较了油菜、棉花、番茄、黄瓜4种寄主植物同时存在与单种寄主植物存在时对B型烟粉虱存活率、产卵量、总蛋白、海藻糖、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 SOD)、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KP)、海藻糖酶、蔗糖酶、淀粉酶等指标的影响,同时,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B型烟粉虱雌成虫对4种寄主混合共存和单独存在时的行为反应。
结果表明,与单种寄主植物相比,4种寄主植物混合共存时,烟粉虱9d时存活率显著降低,为64.0±3.8%,总产卵量为907±52.5粒,大于棉花,小于油菜和黄瓜与番茄无显著差异;海藻糖含量及SOD、AKP、海藻糖酶、蔗糖酶、淀粉酶活性相对增大;行为研究表明,4种寄主植物混合共存与单种植物存在时相比,除油菜外,B型烟粉虱雌虫对单种植物选择趋性较强.该结果以“单种或多种寄主植物混合共存对B型烟粉虱成虫的影响”为题,于10月30日发表在《植物保护学报》2014年第5期上。
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几种主要解毒酶活性的影响安志兰;褚栋;郭笃发;范仲学;陶云荔;刘国霞;张友军【摘要】研究测定了棉花、一品红、茄子和番茄4个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种群岐睳A羧酸酯酶、猹睳A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结果表明:岐睳A羧酸酯酶活性与猹睳A羧酸酯酶活性比值均大于1,说明B型烟粉虱水解岐睳A的能力高于对猹睳A的水解能力;B型烟粉虱不同寄主种群岐睳A羧酸酯酶、猹睳A羧酸酯酶活性个体分布频率均存在一定差异.B型烟粉虱番茄种群羧酸酯酶活性最高(93.06 mOD/(mg protein·min)),是棉花种群的1.49倍.B型烟粉虱茄子种群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寄主种群,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茄子种群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分布频率在>4U/mg protein区间段的分布高达85%,与其他3个寄主种群分布明显不同.B型烟粉虱茄子种群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最高,与其他3个寄主种群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上述结果表明,B型烟粉虱主要解毒酶活性在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具有一定的生理可塑性.研究有利于揭示该害虫寄主范围广和寄主适应性强的生理生态学基础.【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08(028)004【总页数】8页(P1536-1543)【关键词】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寄主植物;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生理可塑性【作者】安志兰;褚栋;郭笃发;范仲学;陶云荔;刘国霞;张友军【作者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济南,250100;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济南,250014;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济南,250100;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济南,250014;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济南,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济南,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济南,250100;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43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它是由许多具有一定遗传分化的种群组成的复合种 [1,2]。
烟粉虱对寄主植物的选择
罗宏伟;黄建;王竹红
【期刊名称】《热带农业工程》
【年(卷),期】2009(33)6
【摘要】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小黑瓢虫[Detphastus catalinae(Horn)]的捕食猎物之一.提供6种寄主植物进行烟粉虱的选择试验.发现寄主植物对烟粉虱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不明显,主要影响其成虫生殖力和种群增长.通过比较烟粉虱的种群增长指数(I),发现花椰菜、一品红、豇豆和烟草这4种寄主植物比较适合用于人工大量繁育烟粉虱,其中花椰菜的饲养效果最佳,最有利于烟粉虱种群的快速增长.
【总页数】4页(P1-4)
【作者】罗宏伟;黄建;王竹红
【作者单位】三亚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海南,三亚,572000;福建农林大学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76+.2
【相关文献】
1.烟粉虱对寄主植物选择性的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J], 陈奕磊;蔡冲
2.不同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寄主选择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J], 滕海媛;孙云;袁永达;
张天澍;史苹香;王冬生
3.烟粉虱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和适应性测试 [J], 王晶玲;张淑莲;陈志杰;廉振民;张锋;李英梅
4.Q型烟粉虱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选择性 [J], 尹飞;张万里;吴瑞杰;冯夏;李振宇;陈焕瑜;林庆胜;陈成果
5.Q型烟粉虱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选择性 [J], 尹飞; 张万里; 吴瑞杰; 冯夏; 李振宇; 陈焕瑜; 林庆胜; 陈成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种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生长发育的影响张大山;蒋金炜;丁识伯;姬琨;闫凤鸣【期刊名称】《河南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44)002【摘要】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和研究了B型烟粉虱(Bamisia tabaci)在4种寄主植物(黄瓜、茄子、2种烟草品种NC-89和K-326)上的体形差异、发育历期、存活率和生命参数.结果表明,B型烟粉虱在4种寄主植物上体型、发育历期、存活率、生命参数都存在显著差异.用生命表参数综合评价,黄瓜是最适合B型烟粉虱生长和繁殖的寄主植物,烟草K-326次之,茄子最不适宜.【总页数】5页(P180-184)【作者】张大山;蒋金炜;丁识伯;姬琨;闫凤鸣【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3【相关文献】1.不同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生长发育的影响 [J], 陈倩;刘玉升;朱国仁;肖利锋2.不同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种群保护酶和解毒酶的影响 [J], 周奋启;陆艳艳;姚远;张云霞;祝树德3.不同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寄主选择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J], 滕海媛;孙云;袁永达;张天澍;史苹香;王冬生4.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几种主要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J], 安志兰;褚栋;郭笃发;范仲学;陶云荔;刘国霞;张友军5.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个体发育和种群繁殖的影响 [J], 符伟;徐宝云;吴青君;王少丽;朱国仁;张友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型烟粉虱对23种寄主植物适应度的评估和聚类分析安新城;郭强;胡琼波【摘要】利用前期开发的两个寄主植物适应度评估模型对B型烟粉虱能够完成发育的23种寄主进行了寄主适应度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供试烟粉虱种群存在明显的寄主偏好性,黄瓜与甘蓝为嗜好寄主,繁殖力大,若虫成活率高,非常有利于烟粉虱的种群发育;而其它寄主在营养状况、物理性状及次生化合物的综合作用下,烟粉虱的寄主植物适应度变化较大且整体低于嗜好寄主,结果暗示烟粉虱的寄主生态位可能存在从核心到周缘的分层现象.比较了两个评估模型的分析结果,虽然在低层聚类中存在差异,但高层聚类的结果趋于一致.【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1(031)011【总页数】6页(P3150-3155)【关键词】烟粉虱;寄主评估;聚类分析【作者】安新城;郭强;胡琼波【作者单位】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州,510260;深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深圳,518048;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州,510642【正文语种】中文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又名棉粉虱、甘薯粉虱、一品红粉虱等,属同翅目Homoptera粉虱科Aleyrodidae小粉虱属Bemisia的多食性昆虫,由Gennadius[1]在希腊的烟草上发现并命名。
烟粉虱自1905年在印度棉花上造成严重危害后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2]。
虽然烟粉虱属于喜温昆虫,主要在热带、亚热带等一些温度相对较高的地区发生,但近几十年来,由于大量温室、大棚等保温栽培设施的出现,烟粉虱借助于人类的商业运输活动,通过花卉、苗木等载体已传播到整个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包括亚洲、欧洲、非洲、中美、北美、南美、地中海盆地、加勒比海、澳洲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3-4]。
烟粉虱除直接刺吸植株汁液、导致植株衰弱外,若虫和成虫还分泌蜜露,可诱发煤污病等病害发生,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严重时可导致植株死亡,同时该虫还可传播30多种病毒,引起70多种植物病害[5],使得全球重要粮食、蔬菜、花卉和其他经济作物上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数十亿美元[5-7]。
不同寄主植物对烟粉虱发育和繁殖的影响邱宝利;任顺祥;林莉;P.D.Musa【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03(023)006【摘要】研究了烟粉虱B型(Bemisia tabaci Gennadius)在番茄、茄子、黄瓜和甘蓝上的发育、存活和繁殖情况.在26±1℃的条件下,烟粉虱从卵发育到成虫的存活率以在甘蓝上的最高,为68.55%,黄瓜上的最低, 为46.28%;发育时间以在茄子上最短,为17.5d,黄瓜上最长,为19.3 d,差异显著;平均单雌产卵量以在甘蓝上最大,为143粒,黄瓜上最小,为98.25粒;成虫的寿命以在甘蓝上最长,平均为25.2d,黄瓜上为17.2d;内禀增长率rm以在茄子上的最大,为0.1416,黄瓜上最小,为0.1143.综合比较4种不同寄主植物,茄子是烟粉虱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最适宜的寄主.【总页数】6页(P1206-1211)【作者】邱宝利;任顺祥;林莉;P.D.Musa【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室,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室,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室,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室,广州,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68.1;S181【相关文献】1.寄主植物对烟粉虱捕食性天敌——小黑瓢虫发育、存活和繁殖力的影响 [J], 罗宏伟;王竹红;王联德;黄建2.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和温室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个体发育和种群繁殖的影响 [J], 罗晨;向玉勇;郭晓军;张帆;张芝利3.温度和寄主植物对B/Q隐种烟粉虱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联合影响 [J], 易胜;焦晓国;谢文;周小毛;王少丽;吴青君;张友军4.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个体发育和种群繁殖的影响 [J], 符伟;徐宝云;吴青君;王少丽;朱国仁;张友军5.寄主植物对螺旋粉虱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J], 韩冬银;张方平;邢楚明;牛黎明;符悦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植物营养对烟粉虱行为、发育和种群参数的影响的开题报
告
标题:植物营养对烟粉虱行为、发育和种群参数的影响
烟粉虱是一种广泛分布且严重危害烤烟、棉花等作物的害虫。
植物营养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关键因素,因此可能对烟粉虱生长发育和种群参数产生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究植物营养对烟粉虱的行为、发育和种群参数的影响,为制定有效的害虫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 确定不同植物营养处理对烟粉虱初、中、晚期发育的影响。
通过测量烟粉虱生长发育的体重、体长、发育时间等指标来评估植物营养的影响。
2. 探究不同植物营养处理对烟粉虱行为的影响。
以电子探伤技术为主要手段,观察烟粉虱在不同植物营养处理下的触须活动和寄主选择行为。
3. 考察不同植物营养处理对烟粉虱种群参数的影响,如种群密度、繁殖率和死亡率等指标。
为进一步理解植物营养对烟粉虱危害程度的影响,应从种群水平开展研究。
本研究将通过基于盆栽培养的实验设计,针对植物营养与烟粉虱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不同植物营养水平下的虫口位模型,并分析模型参数的意义和解释。
预期的研究结果将为烟粉虱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措施,并为营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农业科学,1992,25(3):9~131[6] 杨祁云,朱小源,伍尚忠1广东水稻品种抗性与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变化动态的关系[J].植物保护学报,1998,25(2):97~1021[7] 肖放华,黄费元,刘二明,等1水稻新品系96Z-330持久多抗研究初报[J].湖南农业科学,1998,(3):12~131[8] 孙国昌,孙漱沅1我国稻瘟病菌对水稻新品种(系)、新组合的致病性评价[J].中国水稻科学,1997,11(4):222~2261 [9] 陆 凡,史阿宝,陈志谊,等1江苏省稻瘟病菌的发生与水稻品种的关系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20(5):387~3911[10]范静华,曾千春,陈海如1云南高原粳稻新品种(品系)抗瘟性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11(4):239~2421[11]伍尚忠,徐羡明,刘景梅1东南亚及华南稻白叶枯病菌株在中国鉴别品种上的致病力比较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1983,13(4):21~251[12]曾列先,黄少华,伍尚忠1水稻新品种(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20(5):563~5661[13]沈 瑛1稻种资源抗病虫鉴定及持久抗性研究[J].作物品种资源,1996,(4):32~351[14]顾正远,王益民1水稻对褐稻虱抗性的筛选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1984,(10):22~231[15]巫国瑞,陶林勇,陈福云,等1水稻对白背飞虱抗性筛选方法的探讨[J].昆虫学报,1986,29(4):453~4551[16]谢振文,周少川,赵丽霞,等1优质水稻新品种丰矮占1号和丰矮占5号的选育[J].广东农业科学,2000,(2):4~51[17]黄发松,胡培松,唐绍清,等1食用优质稻米新品种的研究开发[J].中国稻米,1999,(6):24~261烟粉虱成虫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选择性Ξ张永军1, 梁革梅1, 倪云霞2, 吴孔明1, 郭予元1 (1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094; 21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沈阳 110161)摘要: 选用棉花、烟草、番茄、甘蓝进行非选择性和选择性试验研究,探讨烟粉虱成虫对4种寄主植物的嗜食性。
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为了解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生物学特性,以制定科学的综合治理措施,作者在27±1℃的条件下,研究测定了B 型烟粉虱在棉花(Gossypium hirsutum)、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黄瓜(Cucumis sativus)、西葫芦(Cucurbita pepo)、茄子(Solanum melongena)和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上各虫态大小、成活率、发育历期、成虫寿命、平均产卵量等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烟粉虱伪蛹在黄瓜和棉花上体型最大,在一品红上最小;烟粉虱从卵到成虫羽化,发育历期以在一品红上最长(22.0 d),黄瓜上最短(17.3 d);平均单雌产卵量以在番茄上最多(266.5粒/雌),一品红上最少(112.9粒/雌);成虫的寿命在番茄、黄瓜和茄子上显著长于在其他4种寄主植物上.烟粉虱从卵发育到成虫的存活率以在黄瓜上最高(77.8%),西葫芦上最低(55.6%),两者差异显著.综合比较7种寄主植物,黄瓜是烟粉虱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最适寄主.
作者:罗晨郭晓军岳梅向玉勇张芝利 Chen Luo Xiaojun Guo Mei Yue Yuyong Xiang Zhili Zhang 作者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89 刊名:生物多样性ISTIC PKU 英文刊名:BIODIVERSITY SCIENCE 年,卷(期):2006 14(4) 分类号:Q94 关键词:B型烟粉虱寄主植物虫体大小发育寿命产卵量存活率。
烟粉虱(Bemisia tabaci)的寄主选择性周福才;黄振;王勇;李传明;祝树德【摘要】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实验室嗅觉测定、笼内和培养皿内自由扩散观察,对烟粉虱的寄主选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田间,烟粉虱对不同的寄主植物存在明显的寄主选择性,其中对茄子、花椰菜、黄瓜等植物具有较强的嗜性,而对蕹菜、芹菜、苋菜等植物的嗜性较差;烟粉虱对同一植物的不同品种也有明显的选择性.烟粉虱对寄主植物颜色有明显的选择性,选择结果与烟粉虱对这些寄主的嗜性趋势基本一致.烟粉虱对单株寄主植物的嗅觉反应不敏感,但对植物叶片的乙醇抽提物有明显的嗅觉反应,并表现出较强的寄主选择性.在养虫笼内,烟粉虱从虫源皿向寄主植物自由扩散的过程中,在不同寄主植物和同一植物的不同品种上着落的成虫数量不同,并且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着落在寄主叶片上的虫量还会不断的发生变化.【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08(028)008【总页数】7页(P3825-3831)【关键词】烟粉虱;寄主选择性;嗅觉;视觉;味觉;触觉【作者】周福才;黄振;王勇;李传明;祝树德【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扬州,225009;华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广州,510642;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扬州,225009;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扬州,225009;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扬州,225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69昆虫对寄主植物选择的基本要求是满足其对特定的营养和生境的需求。
在自然状态下,植食性昆虫对远距离寄主植物的定向反应是昆虫相关感觉器官对一定信号刺激所形成的生理反应,这些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器官、嗅觉器官、味觉器官和触觉器官等。
对大部分植食性昆虫来说,视觉是搜寻寄主植物过程中最重要的感觉方式之一[1]。
昆虫对寄主植物的视觉刺激包括颜色、大小、形状等,如绿色、黄色、白色等可见光对一些昆虫的起飞和定向具有明显的刺激和诱导作用[2];在林间飞行的实蝇对涂成绿色、黄色或橙色的平板和约为苹果大小的深色球体有趋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