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混凝土浇筑及振捣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3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1、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3m时必须采取砼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
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展,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砼供给能力,一次浇筑方量,砼初凝时间,构造特点、钢筋疏密综合考虑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局部长度的1.25倍。
3、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展,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5—10cm,以使两层砼结合结实。
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及钢筋和模板。
外表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局部的边缘。
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展,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
〔当混凝土凝结时间小于2h时,那么应当执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5、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休整完好。
〔五〕、柱的混凝土浇筑1、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一样的减石子砂浆,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2、柱高在2m之,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2m时,应采取措施〔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洞口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
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洞模板封闭严实,并用箍箍牢。
3、柱子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应当经过计算确定,并且应当计算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量,用专制料斗容器称量,保证混凝土的分层准确,并用混凝土标尺杆计量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高度,混凝土振捣人员必须配备充足的照明设备,保证振捣人员能够看清混凝土的振捣情况。
4、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无梁楼板应留在柱帽下面。
混凝土浇筑振捣及养护注意事项首先,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对模板的检查和修整,确保模板平整,没有翘曲、裂缝等缺陷。
检查和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没有杂物和积水。
确定浇筑的厚度和坡度等技术要求,做好相应的标志和辅助设施。
浇筑前还需要统一计算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和配比,确保施工中按照正确的配比进行混凝土浇筑。
同时需要根据浇筑厚度和施工温度合理确定混凝土的施工方式和时间,避免因浇筑厚度过大或施工温度过高造成混凝土开裂或强度不够的情况。
另外,振捣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振捣可以使混凝土内部空隙和泡孔排除,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在振捣时,要注意避免过度振捣或振捣不足。
过度振捣会使混凝土群体过于湿稠,严重时会产生“泛浆”现象;振捣不足则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空隙无法排除,降低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浇筑振捣结束后,需要进行养护工作。
养护是指在混凝土浇注完毕后,通过适当的保湿、保温和硬化使混凝土充分发挥其设计强度和性能的一种施工工艺。
在养护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保持混凝土的湿润。
在混凝土凝固初期,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保持表面湿润状态,以促进混凝土的养护和硬化。
第二,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
在低温环境下,应使用保温绝热材料覆盖混凝土表面,使其充分保持较高的温度,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
第三,控制养护期。
混凝土的养护期一般为28天,但具体养护时间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和设计要求来确定,避免养护时间过短或过长而导致混凝土性能不达标。
第四,避免养护过程中的损伤。
在养护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重物冲击、踩踏或剧烈震动等可能对混凝土造成损伤的行为。
对于大型混凝土结构,还需要进行防裂措施。
常见的防裂措施包括在混凝土表面刷涂防裂材料、加设防裂缝等。
综上所述,混凝土浇筑振捣及养护是建筑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施工方法和养护措施能够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质量的合格。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浇筑过程中的振捣技术及注意事项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浇筑过程中的振捣技术及注意事项。
一、振捣技术的意义和作用振捣技术是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通过振动设备对混凝土进行振动,以达到排除气泡、提高混凝土密实度的目的。
振捣技术在混凝土工程中具有以下几个重要作用:1. 排除气孔:混凝土中的气孔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通过振捣技术,可以有效排除气孔,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增加其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2. 提高均质性:振捣技术可以使混凝土内的各种杂质、空隙等分散均匀,提高混凝土的均质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3. 减少声响和振动:振捣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声响和振动,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二、振捣技术的方法振捣技术主要有两种方法:内振和外振。
1. 内振:内振是指将振动器直接插入混凝土中进行振动。
内振通常适用于较小的混凝土构件,如柱子、墙体等。
内振要求振动器的振动范围能覆盖整个混凝土的浇筑区域,并且要确保振动器能够顺利插入混凝土中。
2. 外振:外振是指通过振动设备对混凝土模板进行振动,使混凝土整体产生振动。
外振适用于大面积的混凝土构件,如地板、桥梁等。
外振的振动平台应稳定,振动频率和振幅应根据混凝土的浇筑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三、振捣注意事项在进行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浇筑过程中的振捣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振捣时间:振捣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环境温度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情况下,振捣时间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进行,以充分排除气孔。
2. 振捣方法:在进行振捣时,应选择合适的振捣方法和设备。
振动应均匀、连续,不得有中断和错位。
振动设备的振动频率和振幅应根据施工需要进行合理调整。
3. 振捣层数:振捣时要注意控制振捣层数,以防止混凝土内部发生分层。
一般来说,振捣层数不宜超过50cm。
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通用版)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混凝土振捣工进行培训,使其了解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和掌握本工程混凝土的浇筑、振捣施工工艺和操作技能。
1、混凝土采用斜坡分层连续浇筑的方式进行施工,所有水平分层或水平构件的混凝土均用振动棒振捣密实,层间最长的间歇时间不应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水平构件的混凝土表面处用振动棒振捣外,还应在面层混凝土浇筑2~3小时后,用平板振动器进行纵横向振捣,顺边搭接振捣宽度不少于50mm。
剪力墙竖向施工缝周边的混凝土浇筑应放慢浇筑速度,待分层振捣密实后,方可继续向上浇捣混凝土,以保证施工缝处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2、墙体砼的浇筑从每仓墙体一端向另一端均匀推进浇筑,浇筑点不能过于集中,当墙体有洞口时,洞口两段混凝土浇筑高度要保持一致,墙体砼分层浇筑,每次浇筑高度为500MM。
3、在集水坑和底板高低跨相接处模板安装应注意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从模板两侧对称部位同时下料,振捣时振捣棒斜插入模板下口先振捣,由于模板底部开口,混凝土内气泡能泛出,故摸板下口部位的混凝土能保证振实。
4、在浇筑坑底部混凝土2~3h 后,待底部混凝土接近初凝时,再进行其他部分混凝土的浇筑。
5、砼的振捣一定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做到快插慢拨,快插是为了防止上层砼振实后而下层砼内气泡无法排出,慢拨是为了能使砼能填满棒所造成的空洞。
6、在振捣过程中,振捣棒略上下抽动,使砼振捣密实,插点要均匀,插点之间距离一般控制在40cm左右,振捣时间不超过15S,离开模板距离不大于25cm,采用单一的行列形式,不要与交错式混用,以免漏振。
7、振捣时间要掌握好,不要过长,也不要过短,一般控制在20~30s之间,宜在砼表面泛浆,不出现气泡,砼不再下沉为止。
8、在振捣过程中,不得触及钢筋,模板,以免其发生移位,出现跑模现象。
9、振捣上层砼时,振捣棒插入下层砼约50mm,以消除上下层之间冷缝,确保砼质量。
10、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的坡度,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中部布置三道振动器,主要通过混凝土的振动流淌达到均匀的铺坍的要求。
一、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1、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防止下落的混凝土离析,浇筑高度如超过3m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
2、浇筑前底部应先填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石子砂浆,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砼供应能力,一次浇筑方量,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砼初凝时间,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综合考虑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大体积混凝土不得超过500mm3、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20--30cm,)。
振拇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一lOcm,以使两层砼结合牢固。
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振动器使用时,振捣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0.5倍,且不宜紧靠模板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如必须间歇,其问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问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
(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小于2h时,则应当执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5、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正完好。
6、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
无梁楼板应留在柱帽下面。
在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
二、混凝土振捣掌握以下要领:垂直插入、快插、慢拔、‘三不靠’等。
1、插入时要快,拔出时要慢,以免在混凝土中留下空隙。
2、每次插入振捣的时间为20—30秒左右,并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开始泛浆时为准。
3、振捣时间不宜过久,太久会出现砂与水泥浆分离,石子下沉,并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砂层,影响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浇筑中的振捣技巧一、前言混凝土浇筑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振捣。
振捣可以使混凝土变得更加紧实,降低其孔隙率,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浇筑中的振捣技巧。
二、振捣的作用振捣是指通过振动的方式使混凝土变得更加紧实。
振捣可以起到以下作用:1. 去除混凝土中的气泡,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
2. 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3. 保证混凝土的一致性,避免出现混凝土中的分层和空洞。
三、振捣的要求振捣是一项技术活,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技能和经验。
以下是振捣的要求:1. 振捣的力度要适中,太强的振捣会破坏混凝土的结构,太弱的振捣则无法使混凝土达到预期的效果。
2. 振捣的时间要充分,一般来说,振捣的时间应该保持在20秒左右。
3. 振捣的频率要适当,一般来说,振捣的频率应该保持在50Hz左右。
4. 操作人员要根据混凝土的不同性质和用途来选择合适的振捣方式。
四、振捣的方法1. 手动振捣手动振捣是一种简单而又实用的振捣方式,适用于小面积的混凝土浇筑。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混凝土均匀地倒在浇筑区域内。
(2)用铁锹或者平板将混凝土压实,使其表面平整。
(3)用手动振捣器将混凝土振捣。
(4)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混凝土达到预期的效果。
2. 机械振捣机械振捣是一种高效而且能够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振捣方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混凝土均匀地倒在浇筑区域内。
(2)用平板或者振动棒将混凝土压实,使其表面平整。
(3)用机械振捣器将混凝土振捣,注意振捣的力度、时间和频率。
(4)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混凝土达到预期的效果。
3. 振动棒振捣振动棒振捣是一种常用的振捣方式,适用于小面积和较薄的混凝土浇筑。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混凝土均匀地倒在浇筑区域内。
(2)用平板或者振动棒将混凝土压实,使其表面平整。
(3)用振动棒将混凝土振捣,注意振捣的力度、时间和频率。
(4)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混凝土达到预期的效果。
混凝土浇筑的振捣方法混凝土的振捣是在浇筑混凝土时用振动设备对其进行振动以排除空隙、增加密实度的过程。
振捣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并保证结构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浇筑的几种常用振捣方法。
一、内部振捣法内部振捣法是指通过将振动器插入混凝土内部进行振动,使混凝土达到密实的目的。
常用的内部振捣方法有插入式振动器和振荡式振动器两种。
1. 插入式振动器插入式振动器是将振动器的振头完全插入混凝土内部,并按一定的间距进行振动,使混凝土充分密实。
振动时应将振动器插入混凝土中的不同位置,以便均匀振实。
同时,振动器的插入和拔出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空隙。
2. 振荡式振动器振荡式振动器通过振动头的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使混凝土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达到密实,适用于坍落度较大的混凝土。
在使用振荡式振动器时应注意振动头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以及振动头与混凝土的插入深度。
二、表面振捣法表面振捣法是指通过振动器在混凝土表面进行振动以实现密实的目的。
表面振捣方法常用于浇筑较厚的混凝土结构,如地板、半水平面或倾斜面等。
常见的表面振捣方法有手持振动器和板面振动器两种。
1. 手持振动器手持振动器是一种便携式振动设备,通过操纵手柄上的开关来启动振动。
在使用手持振动器时,应将振动器的振头贴近混凝土表面,并沿表面进行匀速移动,以达到均匀振实的效果。
同时,应注意避免振动过程中振动头与混凝土表面长时间停留,以免造成不均匀的振实效果。
2. 板面振动器板面振动器是一种较大振动设备,通过板面的振动来实现混凝土的密实。
板面振动器通常由一个大型振动板和一个传动部件组成。
在使用板面振动器时,应将振动板面放置在混凝土表面上,并按照规定的间距进行振动。
同时,应注意控制振动时间和振动力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密实。
三、外部振捣法外部振捣法是指通过外部振动设备对混凝土模板或模具进行振动,使混凝土达到密实的目的。
外部振捣方法常用于较大型的混凝土构件,如墙体、柱子等。
混凝土振捣的方法及要求混凝土振捣是指利用机械或人工的方式对正在施工中的混凝土进行振动处理,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充实度,确保混凝土在固化后获得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振捣的方法和要求对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下面将进行详细介绍。
一、混凝土振捣的方法1.机械振捣法:机械振捣是通过使用工业振动器或振动锤等机械设备对混凝土进行振动处理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先将夯实的细碎骨料铺满整个浇筑面。
(2)在混凝土浇筑后的最短时间内,用机械设备将工业振动器插入混凝土中并开始振动,振动的位置要均匀分布以确保整个混凝土的振动均匀。
(3)在整个振动过程中,要确保振动的持续时间和振动的力度是适当的,以避免对混凝土造成过度振动。
(4)振动结束后,待混凝土固化后进行修整和养护处理。
2.手工振捣法:手工振捣是指通过工人使用手工工具对混凝土进行振动处理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将夯实的细碎骨料铺满整个浇筑面。
(2)在混凝土刚刚浇筑好并呈现出液态时,工人用专用的手工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振动处理。
手工振捣器可以是木棍、钢筋或其他适合的工具。
(3)工人将手工振捣器插入混凝土中并进行旋转和上下振动的动作,使混凝土充分排除气泡,实现密实。
(4)振捣完成后,待混凝土固化后进行修整和养护。
二、混凝土振捣的要求1. 振捣时间和振动力度要适度:振捣时间过长或振动力过大会导致混凝土的分层和破坏,而振捣时间过短或振动力过小则会使混凝土的密实性不够,影响强度和耐久性。
一般来说,对于不同种类和用途的混凝土,都有相应的振捣时间和振动力度要求。
如在地面混凝土中,振捣时间一般为30秒到2分钟,振动力度为2到5mm;在墙体、柱子等结构混凝土中,振捣时间一般为1分钟到3分钟,振动力度为5到10mm。
2.振捣要均匀分布:振捣的位置应均匀分布在整个混凝土表面,以确保整个混凝土体的振动均匀。
如果振动位置不均匀,会导致混凝土的密实性不一致,产生缺陷和质量问题。
混凝土浇筑技巧与振捣方法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基础、结构和装饰工程中。
正确的混凝土浇筑技巧和振捣方法对于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混凝土浇筑的几个关键技巧和振捣方法,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1. 良好的施工准备在开始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前,良好的施工准备至关重要。
确保施工现场清洁,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检查和修正施工模板,确保其水平、垂直和尺寸等准确无误。
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搅拌机、水泥槽、浇注工具和振动器等。
2. 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混凝土中各成分的比例关系,对混凝土的性能和强度有着重要影响。
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试验数据,合理控制水泥、砂、石和水等成分的比例,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流动性和强度。
3. 精确的混凝土浇注混凝土的浇注过程应该尽可能精确和平稳。
将混凝土均匀地倒入模板中,避免一次性倒入过多,导致混凝土流动性不好或浇筑高度不均匀。
使用浇注工具轻轻挤压混凝土,填满以及排除空气和杂质。
这有助于避免混凝土中的空洞和裂缝,并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4. 振捣混凝土振捣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作用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振动器是常用的振捣工具,它通过震动和振荡的方式将混凝土中的空气和杂质排除出去。
在振捣时,应将振动器均匀地插入混凝土中,形成一定的振捣面积和间距,以确保整个混凝土体积受到充分的振动作用。
5. 控制浇筑速度和时间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时间也需要控制得当。
过快的浇注速度会导致混凝土的分层和松散,影响其密实性和强度。
过长的浇筑时间则会导致并浇层间的界面质量较差。
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混凝土性质合理控制浇筑速度和时间,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总结回顾:混凝土的浇筑技巧和振捣方法对于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至关重要。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应该注重施工准备,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精确浇注混凝土,并合理运用振捣工具进行振捣。
另外,控制浇筑速度和时间也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防止下落的混凝土离析,浇筑高度如超过3m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
浇筑前底部应先填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石子砂浆,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砼供应能力,一次浇筑方量,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砼初凝时间,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综合考虑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大体积混凝土不得超过500mm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20--30cm,)。
振拇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一lOcm,以使两层砼结合牢固。
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振动器使用时,振捣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0、5倍,且不宜紧靠模板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如必须间歇,其问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问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
(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小于2h时,则应当执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与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正完好。
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
无梁楼板应留在柱帽下面。
在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
二、混凝土振捣掌握以下要领:垂直插入、快插、慢拔、‘三不靠’等。
1、插入时要快,拔出时要慢,以免在混凝土中留下空隙。
2、每次插入振捣的时间为20—30秒左右,并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开始泛浆时为准。
3、振捣时间不宜过久,太久会出现砂与水泥浆分离,石子下沉,并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砂层,影响混凝土质量。
4、振捣时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10cm,以加强上下层混凝土的结合。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1.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首先要确保工地平整,并清除地面上的杂物和积水。
同时,还要做好模板支撑,确保模板牢固和水平。
在建筑高层结构的浇筑中,还需要设置混凝土坠落防护网,确保安全施工。
2.混凝土的配制要求。
混凝土的配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材料的选用和比例。
要确保水灰比合理,控制水泥用量,避免过水或不足水的情况。
同时,还要检查混凝土的骨料和砂的质量,确保其符合规定标准。
3.混凝土的浇筑要求。
混凝土的浇筑应从低处向高处进行,避免出现积水和气泡。
浇筑过程中要均匀分布,不得出现集中浇注或交错浇注的情况。
同时,还要注意浇筑层间的连接,避免浇筑不连续或出现浇筑缝隙。
在墙体或柱子的浇筑中,要采取分层浇筑和用筛网挡泥板等措施,防止太浆流失。
4.混凝土的振捣要求。
振捣是为了使混凝土内部排除空隙和气泡,提高其密实性和抗压强度。
振捣应在混凝土刚浇筑后立即进行,采取机械振捣或手工振捣均可。
振捣的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温度来确定,一般为30-60秒。
振捣的强度要适中,过度振捣会导致混凝土分层和溢出浆水,影响其强度和质量。
5.混凝土养护要求。
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养护,以保持其湿度和温度,促进混凝土的水化反应。
养护时间一般为7-14天,具体时间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环境条件而定。
养护时要避免混凝土的干燥、开裂和冻害,可采取覆盖湿布、喷水养护或使用养护剂等措施。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要求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只有按照一般要求进行施工,才能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延长其使用寿命。
因此,建筑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并加强质量监督和检验,以确保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质量。
混凝土浇筑路线、振捣要求
1、混凝土浇筑路线
墙根部铺砂浆→墙下灰→墙振捣→顶板下灰→顶板振捣
2、振捣要求
(1)内部振捣
1)内部振动器又称插入式振动器。
适用于振捣梁、柱、墙等构件和大体积混凝土。
2)插入式振动器操作要点:
①插入式振动器的振捣方法有两种:一是垂直振捣,即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二是斜向振捣,即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成约为40°~45°。
②振捣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达到均匀振实。
振动棒的移动,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如图2-1所示。
③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应将振动棒上下来回抽动50~100mm;同时,还应将振动棒深入下层混凝土中50mm左右,如图2-2所示。
④每一振捣点的振捣时间一般为20~30s。
⑤使用振动器时,不允许将其支承在结构钢筋上或碰撞钢筋,不宜紧靠模板振捣。
图2-1 振捣点的布置
行列式;(b)交错式R-振动棒有效作用半径
图2-2 插入式振动器的插入深度
1-新浇筑的混凝土;2-下层已振捣但尚未初凝的混凝土;3-模板R-有效作用半径;L-振动棒长度
(2)外部振动器
1)外部的振动器又称附着式振动器,它是直接安装在模板上进行振捣,利用偏心块旋转时产生的振动力通过模板传给混凝土,达到振实的目的。
2)适用于振捣断面较小或钢筋较密的柱子、梁、板等构件。
砼的浇筑砼浇筑前的准备工作⑴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及严密性,支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清理模板内垃圾、泥土、积水和钢筋上的油污,高温天气模板宜浇水湿润;⑵做好钢筋及预留预埋管线的验收和钢筋保护层检查,做好钢筋工程隐蔽记录;⑶准备和检查材料、机具等;⑷做好施工组织和技术、安全交底工作。
砼浇筑的一般要求⑴砼须在初凝前浇筑:如已有初凝现象,则应再进行一次强力搅拌方可入模。
如砼在浇筑前有离析现象,亦须重新拌合才能浇筑。
⑵砼浇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对于素砼或少筋砼,由料斗、漏斗进行浇筑时,倾落高度不超过2m;对竖向结构(柱、墙)倾落高度不超过3m;对于配筋较密或不便于捣实的结构倾落高度不超过60cm。
否则应采用串筒、溜槽和振动串筒下料,以防产生离析。
⑶浇筑竖向结构砼前,底部应先浇入50~100mm厚与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以避免产生蜂窝、麻面及烂根现象;⑷砼浇筑时的坍落度坍落度是判断砼施工和易性优劣的简单方法,应在砼浇筑地点进行坍落度测定,以检测砼搅拌质量,防止长时间、远距离砼运输引起和易性损失,影响砼成型质量。
砼浇筑时的坍落度(mm)⑸砼的分层厚度为使砼振捣密实,砼必须分层浇筑。
其浇筑层厚度见下表:砼浇筑层厚度(mm)⑹砼浇筑的允许间歇时间砼浇筑应连续进行,由于技术或施工组织上原因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尽可能缩短,并在下层砼未凝结前,将上层砼浇筑完毕。
砼运输、浇筑及间隙的全部不得超过下表的允许间歇时间:砼运输、浇筑和间隙的允许时间(min)⑺砼在初凝后、终凝前应防止振动当砼抗压强度达到1.2MPa时才允许在上面继续进行施工活动。
砼施工缝的留设由于施工技术或施工组织的原因,不能连续将结构整体浇筑完成,预计间隙时间将超过规定时间时,应预先选定适当的部位留置施工缝,施工缝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⑴柱子应留水平缝,柱子施工缝宜留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⑵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留在板底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面;⑶单向板的施工缝留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⑷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⑸墙体的施工缝可留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⑹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砼结构、拱、蓄水池、多层刚架的施工缝应按设计要求留置施工缝。
浇筑方案中的混凝土振捣与养护要求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材料,用于浇筑地基、柱子、梁等结构件。
而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与养护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本文将从混凝土振捣及养护的要求方面进行论述。
1.混凝土振捣要求混凝土振捣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后,利用振动设备将混凝土进行振动,以排除其中的空气和水泥浆,并实现浆体的致密化。
混凝土振捣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振捣时间。
振捣时间过长容易导致混凝土的脱水,形成疲劳裂缝,而振捣时间过短则会导致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够,影响强度的发挥。
一般来说,振捣时间应根据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在5~10分钟之间。
其次是振捣方式。
振捣方式有多种,如机械振捣、人工振捣等。
机械振捣效果更好,能够快速均匀地振捣混凝土。
而人工振捣则需要更多的人力和时间,效果相对较差。
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应优先选择机械振捣方式。
最后是振捣位置。
振捣应均匀进行,覆盖整个混凝土浇筑面积,避免出现振捣死角。
振捣位置应尽量靠近混凝土表面,避免振捣过深形成虚弱层。
2.混凝土养护要求混凝土养护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后,通过保湿和温度控制等措施,使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强度和耐久性的过程。
混凝土养护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保湿要求。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湿润状态,以避免水分的流失,并保证混凝土内部的水化反应继续进行。
一般来说,养护期间应保证混凝土表面不干裂,可采用喷水、覆盖湿布等方式进行保湿。
其次是温度控制。
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十分关键。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混凝土早期强度过高,使结构裂缝增多;过低的温度则会延缓混凝土的硬化速度,影响强度发挥。
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控制养护期间的温度。
最后是养护时间。
混凝土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情况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需要28天时间,因此养护期一般为28天。
总结:混凝土振捣与养护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混凝土浇筑时如何振捣最佳1.振捣时间与频率:振捣时间与频率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质和厚度来确定。
一般来说,振捣时间一般为30秒到2分钟。
较干的混凝土需要更长的振捣时间,而更湿的混凝土需要更短的振捣时间。
频率一般为50到200赫兹,取决于振捣设备的类型和混凝土的性质。
2.振捣设备选择:通常使用的振捣设备有振动锤、电动振动器和旋振器等。
选择适当的振捣设备应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厚度和形状来确定。
对于较薄的混凝土,振动锤或电动振动器比较适用;对于较厚的混凝土,旋振器可以更好地实现混凝土的均匀振捣。
3.振捣顺序:振捣的顺序应从内部向外部进行。
首先,在倾斜的扁平混凝土表面上振捣,然后逐渐向上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4.振捣方法:振捣方法有两种主要的类型:横向振捣和纵向振捣。
横向振捣是通过水平振动头在混凝土表面上来回移动,以排除混凝土中的空隙和气泡。
纵向振捣是通过将振动器插入混凝土中,以振荡整个混凝土体积。
这两种方法可以结合使用,以获得最佳的振捣效果。
5.振捣密度控制:振捣时应控制混凝土的密实度,不宜过度振捣。
过度振捣会使混凝土流动性增强,但同时也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
因此,振捣应适当控制,使混凝土达到所需的密实度,同时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
6.振捣注意事项:在进行振捣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振捣设备的悬挂方式应正确,确保设备与混凝土表面接触紧密。
-振捣应均匀进行,避免出现冷浆现象。
-混凝土表面应有足够的自由水,以确保振捣的有效性。
-大型或封闭空间的混凝土浇筑时,应选用振浆器来实现振捣效果。
综上所述,振捣混凝土时需要合理选择振捣设备、控制振捣时间与频率、合理的振捣顺序和方法,并注意振捣密度的控制。
通过科学的振捣操作,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确保工程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1.1.1.1.1混凝土浇筑及振捣
1.1.1.1.1.1一般要求
1、高强混凝土搅拌完毕后,为减少坍落度损失,应尽快输送至浇筑地点,保持泵送连续进行。
2、浇筑混凝土采用泵送,墙体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个施工流水段一次连续浇捣完毕。
3、振捣器应采用插入式高频振捣器,每次浇筑厚度500mm,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以防止分层,振捣应密实均匀。
4、在板与柱相交处设置水平施工缝。
均匀下灰,分层浇捣,每层厚度不超过50cm,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5、浇筑时特别注意柱插筋的位置,防止下灰及振捣造成倾斜及移位。
6、混凝土终凝前对柱子插筋位置进行复核,发现位移倾斜及时纠正。
7、浇筑后表面硬化后立即覆盖塑料布养护保水,使混凝土始终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7-14天。
8、混凝土到工地后,进行取样测定坍落度,坍落度达不到入泵要求时,此罐车混凝土按退回处理,严禁现场加水后再泵送利用。
混凝土罐车到现场后2小时内泵送完毕,混凝土在泵送浇筑的同时,用振捣棒加强各部位的振捣,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
9、若浇筑混凝土必须间歇时,尽量缩短其间歇时间,并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该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1.1.1.1.1.2墙体混凝土浇筑
(1)砼浇筑时的坍落度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施工中的坍落度应按砼实验室配合比进行测定和控制,并填写砼坍落度测试记录。
(2)厚与砼配合比相同减石子水泥砂浆。
(3)浇筑砼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得1.25倍,最大不超过500mm。
(4)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须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25倍(一般为300—400m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100mm,以消除两层间的连接。
(5)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
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间歇的最长时间按所用水泥品种、(6)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
(7)混凝土运输、浇筑和间歇的全部时间不超过规定,当超过规定时间应留置施工缝。
(8)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钢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正完好。
(9)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10)剪力墙混凝土浇筑:墙体浇筑混凝土时应用铁锹或混凝土输送泵管均匀入模,不应用吊斗直接灌入模内。
(11)墙体混凝土浇注采用地泵和布料杆配合,墙体高度大于2m时用灰槽下灰。
混凝土浇筑应先从墙体一端开始循环浇筑,要严格控制下灰厚度及混凝土振捣时间,每层浇筑厚度不得超过500mm,前后两次浇筑时间为前次混凝土停止流动,但在终凝前进行下次浇筑,混凝土振捣采用赶浆法,以保证新老混凝土接槎部位粘结良好,顶部拉线抹平、无松散混凝土、并且将粘附在钢筋及模板上的水泥浆及时清理干净,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墙体混凝土分层浇筑示意图如下:
(12)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左右进行分层浇注、振捣。
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
墙体连续进行浇注,间隔时间不超过2h。
墙体混凝土的施工缝宜设在门洞过梁跨中1/3区段。
1.1.1.1.1.3柱混凝土的浇筑
1、柱子采用汽车泵浇筑,每6根柱子为一组,循环下料。
从柱顶下料时,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如超过2m,加设串筒,均匀下灰。
柱子混凝土浇筑一次完成
浇筑高度超过梁底2cm,梁施工时剔除。
混凝土强度达1.2Mpa后进行施工缝处理,剔除浮浆层至露出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
2、混凝土浇筑前,应先浇筑5~10cm厚与混凝土相同配合比扣除石子的水泥砂浆,以便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密实。
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500mm以内。
3、混凝土的浇筑:泵送混凝土浇注速度快,柱子模板要进行二次校正,即在混凝土浇注后再进行一次校正。
4、浇筑分层厚度:浇筑层厚度≤振动棒作用部分的长度的1.25倍。
本工程柱采用50振动棒(作用部分长度为38.5cm)混凝土分层厚度为450mm。
现场制作混凝土浇筑厚度控制杆,随时探测,调整混凝土浇筑厚度。
混凝土下灰时用手电筒照明读取厚度控制杆上的数据,从而控制浇筑厚度。
5、混凝土振捣:振捣时间通过观察(混凝土表面泛出浆,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来确定,混凝土振捣必须密实。
1.1.1.1.1.4梁、板混凝土的浇筑
1、在专用钢筋马凳上铺脚手板作为浇筑马道,以防钢筋被踩变形。
2、梁板同时浇筑,浇筑的方法由一端开始下灰,振捣手密切配合,用“赶浆法”保持混凝土沿梁底向前推进,根据梁高分层浇筑,当达到板底部位后与板一起浇筑。
3、振捣采用振捣棒和平板振捣器相配合,振捣器快插慢拨,插点均匀。
4、板面采用平板振捣器,随振捣随用激光整平机整平,局部拐角处人工配合整平,抹好处禁止上人踩踏。
5、梁柱节点钢筋较密,用Φ30的小振动棒振捣,并准备一些小钢钎人工辅助振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