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水幕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井下防尘设施安设及使用标准1、转载点喷雾标准:每个转载点都必须安装喷雾洒水装置,数量1个。
2、净化水幕安装标准:(1)净化水幕长度要以巷道宽度而定,距帮间距不得大于200mm,距顶不得大于50mm,喷雾嘴间距400--500mm,净化水幕使用直径20mm的镀锌管加工制作,阀门安装位置要位于上风侧。
巷道有运输设备的要加装防水装置,净化水幕安装要避开机电设备上风侧2m,下风侧不得小于10m,喷头安装角度迎风30--45度。
(2)净化水幕安装地点规定:掘进工作面迎头40m内安装1道,巷道每50米安设一道,回采工作面的进回风巷距工作面50m安设一道防尘帘,每50m安装一道,矿井进风巷、回风巷每100m安装净化水幕装置。
掘进工作面在向前掘井时机电工区及时跟进安装,通防科不再另行通知。
3、主要运输巷防尘管路安装及要求:每隔50m进行安装一个三通阀,并安设水管以便应急,配备不少于20m长高压软管。
矿井总回风巷441103回风巷石门大巷煤15运输大巷15采区总回风巷41103运输巷避难硐室水仓煤15运输大巷主井41104巷41104中间巷411辅助下山4118运输巷41103回风巷4118运输巷3101巷43运巷。
净化水幕管理规定矿属各单位:为规范净化水幕的使用与管理,切实保障职工身体健康,防治粉尘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48号)、《煤矿安全规程》(安监总局令第37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第47号)、《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安监总局令第73号)、《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1051-2008)等相关规定,制订本规定:一、安装位置及数量1、采煤工作面距上、下出口不超过60m各设置两道。
2、掘进工作面距迎头不超过60m设置两道,距锚喷作业地点下风流方向100m内应设置两道以上(含两道)风流净化水幕,拌料地点下风流方向30m内设置一道风流净化水幕。
3、在装煤点下风侧20m内,必须设置一道风流净化水幕。
4、巷道维修喷浆作业地点下风流方向50m内应设置一道风流净化水幕。
5、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按照相关规定安设。
6、其它区域需增加水幕由通风区依据粉尘检测结果确定。
二、使用管理1、采掘工作面由施工单位负责管理,运输机巷由皮带管理单位负责,其他地点由通风区划定单位管理。
2、按照谁使用谁管理原则,由各单位指定人员负责维护与管理。
净化水幕出现损坏(或其他原因不能使用),由施工单位自行负责维修。
3、净化水幕开启后,水雾必须能够封闭巷道全断面、阀门灵敏可靠、喷雾飘逸距离不小于5m。
4、水幕在检修停工期间要关闭,锚喷作业(拌料)前开启喷雾、作业完毕后关闭。
5、装煤点下风流的水幕在皮带停止运行。
6、人员需要在水幕下方作业或人员频繁通过时,可以暂时关闭,但工作完成后必须立即恢复。
三、水幕引水沟施工标准1、在水幕的下方5~10m施工临时引水沟,防止水乱流恶化环境,影响现场文明卫生。
2、引水沟向排水沟有一定的流水坡度(>3‰),便于水流淌。
3、在耙装机至迎头区域安装水幕时,不再施工水沟,可根据水流方向引导水流向排水点;在耙装机后的水幕安装地点施工引水沟。
4、引水沟规格整齐,不得影响使用及观感。
掘进工作面净化水幕安设标准1. 前言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看似冷冰冰,但其实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那就是“掘进工作面净化水幕的安设标准”。
听起来像是工地上的专业术语,其实没那么复杂!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为“工地上的保护伞”,能够给我们的工作环境带来一丝清新和安全感。
毕竟,谁不想在干活的时候,能有个清凉的水幕,把那些灰尘和有害物质挡得远远的呢?2. 什么是净化水幕?2.1 定义好啦,咱们先捋一捋什么是“净化水幕”。
简单来说,它就是通过喷洒水雾,形成一层看不见的“屏障”,用来净化空气,降低工作面上的粉尘浓度。
就像夏天在阳光下洒上一些水,空气都变得清爽了,工作起来也更有劲儿!2.2 重要性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这有什么用呢?”我告诉你,水幕的好处可多了。
首先,它能有效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的侵扰,给大家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工作环境。
其次,干净的空气还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舒坦,避免呼吸道疾病,真是一举两得啊!所以,别小看这个小水幕,它可是工友们的“空气守护者”呢。
3. 安设标准3.1 安设位置接下来,咱们就来说说这个水幕的安设标准。
首先,水幕的喷洒位置可得讲究,得放在工作面前面、侧面和上方。
换句话说,就是要把这个水幕摆在“眼见为实”的位置,确保每个工人都能感受到它的保护。
试想一下,如果水幕像个“隐形人”,那可就没什么意义了,对吧?3.2 喷洒角度与流量再者,喷洒的角度和流量也得合适。
一般来说,喷洒角度最好在30到45度之间,流量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别问我为什么,这就像是给花浇水,要让每一片叶子都能喝到水,喷雾才能均匀。
如果流量太小,那简直就跟在干旱的沙漠里洒水一样,根本没啥效果!3.3 维护与检查说完了安设,再聊聊维护和检查。
水幕的工作可不是一劳永逸的,得定期检查喷头和水泵,确保它们工作正常。
就像咱们平时开车,要定期保养,才能安全上路。
要不然,万一哪天水幕罢工,那工作环境就成了“灰蒙蒙”的世界,谁都不想在这样的环境里苦哈哈地干活,对吧?4. 结语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一:防尘管路安装1:防尘管要放在指定地点,堆放整齐、牢稳,不得妨碍行人、运输和通风。
2:防尘管路应铺设到所有能产生粉尘和沉积粉尘的地点。
3:管路要吊挂或垫起,拐弯处设弯头不拐急弯,管子接头处的法兰牌必须加垫圈并上紧螺丝,做到不漏水。
4:水管应吊挂平、稳、直,距底板1.2m(连锁棚以上),吊挂在风管以上,距风管0.4m,吊挂间距3±0.5m。
5:需要用水冲洗和喷雾的巷道,每隔50m安设一个三通阀门,转载点必须多加设一个,三通及阀门安设在行人侧,向上并向巷中倾斜。
6:煤巷掘进工作面管路末端距迎头不大于20m;岩巷掘进工作面管路距末端距迎头不大于30m;采煤工作面上副巷管路末端距切巷不大于20m。
7:防尘管路接好后,要进行送水试验。
二:净化水幕安装1:净化水幕应逆风安装、固定牢固、灵敏可靠、雾化良好,喷雾能够覆盖全断面。
2:全断面喷嘴布置不少于10个,喷雾保持(0.8-1)t/h的耗水量。
3:掘进工作面距回风巷口30m,距迎头30-50m各安装一道;采煤工作面上、下副巷口以里50m,安全出口以外20-50m各安装一道。
4:水幕网距巷道顶、帮距离不大于20cm,水幕网上方安设防尘水幕,水幕管靠顶,喷嘴方向迎风设置。
5:每排水幕设专人管理和维护,必须保持所有喷头的喷雾状态良好,喷头损坏或堵塞时及时更换和处理。
6:采掘工作面水幕超过规定距离时应及时前移。
三:转载点喷雾安装1:所有煤(岩)装载点、转载点均应安装喷雾降尘设施或捕尘器。
2:采煤机内喷雾水压不得小于2MPa、外喷雾水压不得小于1.5MPa;掘进机内喷雾水压不得小于3MPa、外喷雾水压不得小于1.5MPa。
2:转载点喷雾安装在扬尘点的下风侧,斜对扬尘点,喷头距机头400mm,连接的软管要横平竖直。
3:喷雾装置应用专用架子固定牢固、灵敏可靠、雾化良好。
四:隔爆设施安装1:矿井两翼与井筒相连的主要大巷、相邻采区之间的集中运输巷和回风巷以及相邻煤层之间的运输石门和回风石门,均应安装主要隔爆设施。
关于矿井净化水幕使用与管理制度制度名称:矿井净化水幕使用与管理制度制度目的:规范矿井净化水幕的使用与管理,避免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权益和企业社会责任。
制度范围: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使用净化水幕的矿井和生产线。
制度制定程序:1.明确制定任务及责任人;2.收集、整理、分析有关资料和信息;3.制定草案,讨论、审查并适时修订;4.征求公司相关部门和职工的意见;5.领导批准后印发并在公司内部发布。
制度内容:1.净化水幕使用1.1净化水幕使用应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减少废水排放和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1.2净化水幕使用前应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水质符合要求。
1.3净化水幕的使用及运行应有专门的负责人,定期进行维护、检测和清洗,确保其正常运行。
2.净化水幕管理2.1公司应设立净化水幕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净化水幕的日常管理工作。
2.2净化水幕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测净化水幕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3净化水幕的管理部门应制定净化水幕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的发生。
3.责任与追究3.1净化水幕使用和管理的责任主体应为各级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
3.2净化水幕使用和管理的违规行为将会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行政处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制裁。
4.其他4.1公司应定期对净化水幕使用和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避免制度出现漏洞。
4.2矿井职工和使用人员应接受净化水幕使用和管理制度的培训和教育,明确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
收集、整理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政策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管理法》6.公司内部环境保护和企业安全规定7.公司内部岗位职责制度8.公司内部职工纪律处分制度以上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政策规定,以及制度内容的相关要求和规范,均应在制定本制度时得到充分的考虑和应用。
煤矿井下净化水幕控制装置在常村煤矿的应用摘要:针对常村煤矿井下巷道空气中存在着大量漂浮着的煤尘与岩尘,对井下工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主要进风大巷及进风斜井和掘进工作面都增加安装有净化风流的水幕,有效降低矿井粉尘浓度,矿井作业环境得到了改善和治理。
经现场使用证明,降尘效果明显,井下净化水幕控制装置为矿井高效、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井下净化水幕控制装置煤尘与岩尘降尘应用中图分类号:td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492-011. 引言煤矿井下巷道空气中存在着大量漂浮着的煤尘与岩尘,对井下工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主要进风大巷及进风斜井和掘进工作面都安装有净化风流的水幕,有效降低矿井粉尘浓度,矿井作业环境得到了改善和治理。
但现有的净化水幕大多只有一个控制开关,操作人员只能在一侧控制水幕停,若到另一侧去关水幕,需要经过水幕,经常被水幕淋湿,给操作人员带来很大不便。
2. 煤矿井下净化水幕控制装置在常村煤矿的实施应用洛阳龙门煤业有限公司常村煤矿是一个年产量为45万吨的中型矿井。
该矿工业广场布置有主井和副井两个井筒,副井用于提人、矸、大型材料,主井用于提煤,其中主井井筒净直径φ4.5m,井深503.7m,主井井口标高+193.7m,落底标高-310m,表土段采用冻结法施工,井筒内装备一对4t箕斗,提升最大静张力215kn,最大提升速度7.78m/s。
在正常的煤矿回采过程中,产生的煤尘与岩尘,对井下工人的人身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常村煤矿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煤矿井下净化水幕控制装置。
所述的煤矿井下净化水幕控制装置,其包括供水管、导水管和出水管,净化水幕两侧均设有一个直角式球阀开关,供水管通过直角式球阀开关a与两导水管一端连接,两导水管另一端通过直角式球阀开关b与出水管一端连接,出水管另一端与净化水幕连通。
井下喷雾及净化水幕安装管理规定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要求, 结合矿井的情况,特制定矿井喷雾及净化水幕安装管理规定:一、喷雾安装规定:1、井下煤仓、溜煤眼、皮带机头、溜子机头或各转载点, 必须安设有完善的喷雾装置或设置除尘器,保证其雾化好灵敏可靠使用正常。
2、井下各转载点喷雾必须钢化固定,设置除尘罩,固定位置正确,雾化良好,罩住落煤点。
二、净化水幕安装规定:1、矿井主要进、回风巷都必须安装净化水幕,水幕必须封闭巷道全断面,灵敏可靠,雾化好,使用正常。
2、采掘工作面回风流中必须按规定安设净化水幕。
3、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必须安设两道净化水幕,第一道距工作面30m-50m, 第二道距巷口30m-50m。
4、掘进工作面必须安装三道水幕,第一道距掘进工作面30m-50m,第二道距掘进工作面80m-100m,第三道距回风巷口30m-50m。
5、矿井主要进、回风巷及采区进、回风巷至少应各安设两道净化水幕。
6、在装煤点的下风侧20m内,必须安设一道净化水幕。
7、水幕迎风流,喷雾头与巷道顶板成300夹角且固定牢固可靠,供水管一律采用高压管,不准用普通胶管代替,水幕必须统一刷漆,颜色为白杆红头,转载点喷雾统一定为两个头的短水喷雾,安装方法统一加工成支架,不准随便固定在机头临时设施上,否则一律为不合格。
8、水幕或转载点喷雾的阀门或开关必须安设在巷道行人侧,开启方便。
9、净化水幕喷头的间距统一为300mm。
10、水幕或转载点喷雾支管用直径25mm的高压软管,水幕喷头的主管直径不低于20mm。
11、根据目前矿井的实际情况主井喷雾安设位置如下:(4)、随着基建工程的逐渐推进,应根据实际情况再作相应调整和补充。
井下防尘设施安设及使用标准
1、转载点喷雾标准:每个转载点都必须安装喷雾洒水装置,数量1个,喷雾头要固定牢固,正对煤流落下的方向,阀门安装位置,要以人员操作方便的地点进行安装,喷雾管路安装固定美观,不得随意就地放置。
2、净化水幕安装标准:
(1)净化水幕长度要以巷道宽度而定,距帮间距不得大于200mm,距顶不得大于50mm,喷雾嘴间距400--500mm,净化水幕使用直径20mm的镀锌管加工制作,阀门安装位置要位于上风侧。
巷道有运输设备的要加装防水装置,净化水幕安装要避开机电设备,上风侧2m,下风侧不得小于10m,喷头安装角度迎风30--45度。
(2)净化水幕安装地点规定:掘进工作面迎头40m内安装1道,巷道每50米安设一道,回采工作面距工作面50m安设一道防尘帘,每50m安装一道,矿井进风巷、回风巷每100m安装净化水幕装置。
3、主要运输巷防尘管路安装及要求:每隔50m进行安装一个三通阀,并安设水管以便应急,配备不少于20m长高压软管,以便割完煤和放炮后进行洒水防尘。
4、采掘连队负责本工作面巷道内的全面防尘工作,并要求各连队责任人,下班后到通风科填写防尘记录。
5、通风科对井下各防尘设施每7天进行检查一次,主要对防尘
设施的安装位置、是否出现漏水现象、能否正常使用等问题进行检查。
6、如未按以上规定进行执行罚除责任人100元。
通风设施安设标准一、风流净化水幕的安设。
1、水幕安设位置:掘进工作面风流净化水幕安设在距迎头100m范围内,其中一道距离巷道迎头的距离不得超过50m;避开料场、机电设备等,水幕道数至少为2道。
采煤工作面风流净化水幕安设在在距工作面煤壁100m范围内,其中一道距离工作面煤壁的距离不得超过50m;避开料场、机电设备等,水幕道数至少为2道。
2、水幕形状:水幕形状必须与巷道形状一致。
即拱形巷道的水幕必须为拱形;梯形巷道、矩形巷道的水幕必须与顶板平行。
3、水幕长度:梯形巷道水幕长度与巷道上宽之差不得大于300mm,矩形巷道水幕长度与巷道宽度之差不得大于200mm;拱形巷道的水幕长度不得小于顶部弧长80%。
4、喷嘴数量:水幕的喷嘴间隔必须均匀,最大间距不得超过600mm。
5、喷雾方向:水幕必须两头固定牢固,并保证喷雾方向与风流方向相反或垂直,不得与风流方向一致。
7、水幕阀门位置:水幕阀门必须位于人行道侧,方便开启喷雾降尘。
二、转载点、卸载点喷雾的安设。
1、普通转载点喷雾(1)、转载落差大于0.5m时:喷头数量至少2个,位置为机头前方0.8m处,喷雾中心方向与水平成 30°~40°角(见图1);(2)、转载落差小于0.5m时:喷头数量至少为2个,位置为机头上方0.4~0.5m,前方0.5~0.8m,喷雾中心方向与水平成30°~40°角(见图2)。
连接喷头与水源用的部分管子必须是铁管,且必须与帮或顶固定牢靠。
阀门可使用球阀,安设位置要便于操作,距机头距离不大于10m。
2、采煤工作面机头转载点喷雾(!)、综放工作面的前部溜子机头转载点喷雾。
用一个直角形铁支撑装置,固定在前部溜子机头转载处的老塘侧溜槽帮上,喷嘴位于溜槽中心偏支架侧100mm,喷嘴数量至少为2个。
喷雾中心线垂直于溜槽。
不得喷到电机齿轮箱上(图3)。
(2)、综放工作面的后部溜子机头转载点喷雾。
用一个直角形铁支撑装置,固定在后部溜子机头转载处的煤壁侧溜槽帮上,高度为500mm,喷嘴位于溜槽中心偏电机侧50mm,喷嘴数量至少为2个。
关于风流净化水幕及转载点喷雾和治理煤尘要求前言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城市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空气净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因此,新型的净化技术逐渐出现并被广泛使用。
本文将介绍风流净化水幕、转载点喷雾和治理煤尘的相关要求与应用,以期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新型净化技术。
风流净化水幕风流净化水幕是一种近年来广泛使用的空气净化技术。
它是通过利用空气动力原理,将空气通过喷水器喷出水幕,使水幕中的水分子能够与空气中的污染物发生反应,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具体来说,风流净化水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空气净化单元:包括喷水器和水幕两个部分,喷水器负责喷出高速水流,而水幕则负责将空气中的污染物吸附到水分子表面。
•循环水处理单元:主要对喷出的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污染物,保证水的清洁度和循环使用。
•风机系统:通过设置适当的吸风口和排风口,将净化后的空气排放到室外。
风流净化水幕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空气净化、工厂车间空气净化等领域,在城市环保和保障人民健康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转载点喷雾转载点喷雾也是一种空气净化技术,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喷雾的方式使得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沉降到地面上,从而净化空气。
具体来说,转载点喷雾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喷雾单元:包括喷雾头和水泵两个部分,喷雾头负责将水喷出,而水泵则负责提供喷雾所需的水源。
•控制系统:主要控制喷雾量和喷雾时间,从而达到最佳的净化效果。
•排污系统:主要负责对喷出的水进行处理和排放。
转载点喷雾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高速公路、工厂车间等场所,能够有效地净化空气,提高环境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治理煤尘要求煤尘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很大危害。
因此,治理煤尘已经成为了环保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
目前,治理煤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加强监管和管理:加强对煤矿、烟囱等污染源的监管和管理,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推广应用煤尘治理技术:包括喷洒降尘剂、安装除尘设施等,将技术手段应用于治理煤尘。
关于风流净化水幕及转载点喷雾和治理煤尘要求为了能够做到统一、规范、合理且符合《煤矿规程》要求及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现将水幕、喷雾和治理煤尘的具体要求从有关治理煤尘的资料中摘录,下发各矿,供各矿参考并遵照执行。
地面建设的永久性水池其容量不得小于200m3,或满足2h(天)以上的防尘用水量,并设有备用水池。
水池标高的选择应满足于用水点水压要求及考虑管材设备的耐压强度,如水池距离距井底高差太大,要采取降压措施。
管道冬季要考虑防冻等问题,尽可能的修筑地管道、地面用水管道与井下用水管道要分支管道、支阀门,管道与附件(法兰盘、弯头、阀门等)连接成一整体,井下若干条管路按要求相互联接,必须有过滤网,构成矿井防尘洒水管网系统。
井下防尘洒水管与消防水管一般可共用,但必须同时满足井下消防和井下防尘用水的需要,做到“巷中有管,管中有水”,管网供水流量、压力要求和管路、管材、选择、敷设要符合要求,安装平直,吊挂牢固(离地安装要高于0.3m)不得拐硬弯、死弯。
所有三通闸阀必须向下或者向上不得有碰头碰脸等易伤人现象,每趟管路三通阀门管径必须一致,不得先细后粗,存在水压或水量不足现象,电源电缆线路不得与管路并挂一勾,挂在巷道同一侧和同侧交叉并列悬挂,无条件不允许同侧悬挂时,水管必须敷设于电缆之下,距离不少于0.3m。
胶带斜井和胶带运输平巷和容易产生煤尘的巷道、管路,每隔50米必须设一个三通阀门,其他巷道管路每隔100米至少设一个三通阀门。
与胶管连接处焊接U型卡闸阀门便于防尘洒水时所用,所有管路必须是编号统一区分颜色,管路颜色为:静压管绿色,压风管黄色,排水管黑色,每条巷道支管必须有支阀门,阀门间距不得大于500m,井下所有运煤转载点必须有完善的喷雾装臵,其喷头固定安装于落煤点之上,便于降尘,起到实际降尘的作用,喷头数量,喷头眼数,水压满足于降尘需求即可,水量不得过大或不足,每班要对喷头进行检查不得出现堵塞喷头现象。
所安闸阀门,要便于操作,灵敏可靠,阀门管路接头不得漏水。
风流净化水幕吊挂实施标准
一、水幕固定:
1、岩巷打固定眼,固定眼内打木撅固定,用对折的10#铁丝固定水幕;架棚或锚网巷道把水幕用对折的10#铁丝固定在棚梁或锚网上。
铁丝固定水幕时拧紧3圈,多余铁丝剪断留20mm,把铁丝头弯向内侧,防止刮伤人员,每个水幕均匀固定不少于三处。
2、水幕距巷道顶部不得大于100mm。
二、水幕安装:
1、拱型断面的巷道采用与巷道断面相同的拱型水幕,两端最外喷头至底板的垂直距离不得超过2m;梯形和异形梯形断面的巷道采用平行于顶板的直线型水幕,两端最外喷头与两帮的距离不大于200mm。
2、水幕连接用软管或与水幕同直径的钢管平行或垂直巷帮敷设,用16#铁丝均匀固定在巷帮上,拐弯处要圆滑或使用弯头,软管多余部分用铁丝捆牢盘挂在巷帮上。
3、水幕使用标准节水喷嘴,喷嘴雾化扇面应根据巷道风速大小以适当的迎风角度安装喷嘴,并做到雾化好,能封闭整个断面;水幕的喷嘴间距不得大于600mm。
4、水幕连接用软管提倡使用回收复用的高压水管。
5、使用自动喷雾的水幕,其控制装置与水管同侧;使用联动喷雾的水幕,其控制装置要保持完好,确保正常使用。
关于净化水幕管理规定矿属各单位:为规范净化水幕的使用与管理,切实保障职工身体健康,防治粉尘危害,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根据《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1020-2006)、《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等相关规定,制订本规定:一、安装位置及数量1、采煤工作面距上下出口不超过30m各设置一道,运输顺槽破碎机下风侧不超过10m处再设置一道。
2、掘进工作面距迎头不超过50m设置一道,距锚喷作业地点下风流方向100m内应设置两道以上(含两道)风流净化水幕,拌料地点下风流方向30m内设置一道风流净化水幕。
3、在装煤点下风侧20m内,必须设置一道风流净化水幕。
4、巷道维修喷浆作业地点下风流方向50m内应设置一道风流净化水幕。
5、其它区域需增加水幕由通防科依据粉尘检测结果确定。
二、使用管理1、采掘工作面由施工单位负责管理,运输机巷由皮带管理单位负责,其他地点由矿划定单位管理。
2、各单位必须指定人员负责维护与管理。
3、净化水幕开启后,水雾必须能够封闭巷道全断面、阀门灵敏可靠、喷雾飘逸距离不小于5m。
4、水幕在检修停工期间要关闭,锚喷作业(拌料)前开启喷雾、作业完毕后关闭。
5、装煤点下风流的水幕在皮带停止运行、煤体湿润状态下关闭(指不扬尘状态)。
6、人员需要在水幕下方作业或人员频繁通过时,可以暂时关闭,但工作完成后必须立即恢复。
三、防尘用水的水质及水压要求1、悬浮物含量不得超过150mg/L。
2、悬浮物的粒度直径不得大于0.3mm。
3、向各地点水幕的供水水压不低于2.5×105---3.0×105Pa,每个喷咀流量不得小于4.5L/min。
4、通防工区每半年取防尘用水的末端用水送资质单位化验分析,各管理单位每次安装后用压力表测出供水水压,达不到要求时由矿安排解决。
四、水幕引水沟施工标准1、在水幕的下方5~10m施工临时引水沟,防止水乱流恶化环境,影响现场文明卫生。
三十九)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洒水系统。
永久性防尘水池容量不得小于200m3,且贮水量不得小于井下连续2小时的用水量,并设有备用水池,其贮水量不得小于永久性防尘水池的一半。
防尘管路应铺设到所有可能产生粉尘和沉积粉尘的地点,管道的规格应保证各用水点的水压能满足降尘需要,且必须安装水质过滤装置,保证水质清洁。
(四十)掘进井巷和硐室时,必须采用湿式钻眼,冲洗井壁巷帮,使用水炮泥,爆破过程中采用高压喷雾(喷雾压力不低于8MPa)或压气喷雾降尘、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
(四十一)在煤、岩层中钻孔,应采取湿式作业。
煤(岩)与瓦斯突出煤层或软煤层中瓦斯抽放钻孔难以采取湿式钻孔时,可采取干式钻孔,但必须采取捕尘、降尘措施,其降尘效率不得低于95%,并确保捕尘、降尘装置能在瓦斯浓度高于1%的条件下安全运行。
(四十二)炮采工作面应采取湿式钻眼法,使用水炮泥;爆破前、后应冲洗煤壁,爆破时应采用高压喷雾(喷雾压力不低于8MPa)或压气喷雾降尘,出煤时应当洒水降尘。
(四十三)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内喷雾压力不得低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得低于4MPa,如果内喷雾装置不能正常使用,外喷雾压力不得低于8MPa。
无水或喷雾装置不能正常使用时,必须停机;液压支架必须安装自动喷雾降尘装置,实现降柱、移架同步喷雾;破碎机必须安装防尘罩,并加装喷雾装置或用除尘器抽尘净化。
放顶煤采煤工作面的放煤口,必须安装高压喷雾装置(喷雾压力不低于8MPa)。
掘进机掘进作业时,应使用内、外喷雾装置和除尘器构成的综合防尘系统,并对掘进头含尘气流进行有效控制。
(四十四)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应安设至少2道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
(四十五)井下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以及地面带式输送机走廊,都必须安设喷雾装置或除尘器,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或用除尘器除尘。
其中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采用喷雾降尘时,喷雾压力不得低于8MPa。
(四十六)预先湿润煤体。
煤层注水过程中应当对注水流量、注水量及压力等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单孔注水总量应使该钻孔预湿煤体的平均水分含量增量不得低于1.5%,封孔深度应保证注水过程中煤壁及钻孔不漏水或跑水。
在厚煤层分层开采时,应采取在上一分层的采空区内灌水,对下一分层的煤体进行湿润。
(四十七)锚喷支护防尘。
打锚杆眼应实施湿式钻孔。
锚喷支护作业时,沙石混合料颗粒的粒径不得超过15mm,且应在下井前洒水预湿。
距离锚喷作业点下风流方向100m内,应设置2道以上风流净化水幕,且喷射混凝土时工作地点应采用除尘器抽尘净化。
(四十八)转载及运输防尘。
转载点落差应小于0.5m,若超过0.5m,必须安装溜槽或导向板。
各转载点应实施喷雾降尘(喷雾压力应大于0.7MPa)或采用密闭尘源除尘器抽尘净化措施。
在装煤点下风侧20m 内,必须设置一道风流净化水幕。
运输巷道内应设置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
(四十九)露天煤矿钻孔作业时,应采取湿式钻孔;破碎作业时应采取密闭、通风除尘措施;应加强对钻机、电铲、汽车等司机操作室的防护;电铲装车前,应对煤(岩)洒水,卸煤时应设喷雾装置;运输路面应经常洒水,加强维护,保持路面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