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 格式:docx
  • 大小:35.45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天文

【纪】古代以岁星(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如何四纪为天子。

【宿】古人选择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称为“二十八宿”。徘徊于斗牛之间。/龙光射牛斗之墟。

【分野】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黄道带分为十二次,各有定名,每次以二三个星宿(共二十八宿)为星宫,分别配属于各诸侯国(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称为某地在某星分野。扪参历井仰胁息。/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历法

【干支】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岁在癸丑。/壬戌之秋。/乙巳岁十一月也。

【六合①】指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适合,这叫“六合”。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黄昏】【人定】古时计算时间按十二地支将一日分为十二个“时辰”。“黄昏”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三秋】①秋季。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②季秋,指秋天的第三个月,即九月。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晦朔】每月的第一天叫做朔,最后一天叫做晦。朝菌不知晦朔。

【望】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既望】指望日后一天。七月既望。

【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一片神鸦社鼓。【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修禊事也。

【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修禊事也。【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夜,民间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妇女们便在这个夜晚于自家庭院中向织女进行乞巧活动,故也称“乞巧节”。当时七夕笑牵牛。/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乐律

【七音】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徵,变宫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地理

【六合②】指上下和四方,泛指天地或宇宙。履至尊而制六合。

【四海】【海内】古代认为中国四周环海,因而称四方为四海。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称国境之内为海内。海内存知己。

【州】相传尧时禹平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唐宋元时全国共有三百多个州,是行政区,明清改州为府。海外徒闻更九州。

【郡】行政区。秦分天下三十六郡,后增加至四十郡。隋代废郡。唐州郡更迭。宋废郡。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国】行政区,汉代诸侯王的封域。时国王骄奢。

【山东】战国时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后指太行山以东,或指华山以东。

【关中】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今陕西一带。沛公欲王关中。/自以为关中之固。

【三秦】关中地区。城阙辅三秦。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河】有时特指黄河。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西河】①黄河在西部地方南北流的一段。

②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会于西河外渑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古人以中原地区为中心,所以黄河以北称河内,黄河以南称河外。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江】有时特指长江。江左、江东:长江下游南岸地区。江右:①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区;②旧时江西省的别称。江表: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

【三吴】说法不一,《水经注》以吴兴(今属浙江)、吴郡(今江苏苏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为“三吴”。这里泛指江、浙一带。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常泛指南方地区。南取百越之地。

【京兆】①本指西汉国都长安及其附近的地区,也指京都。祖贯长安京兆人也。②指京兆尹,汉代辖治京兆地区的行政长官。

【京畿】国都及附近的地方。

【三辅】汉代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即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后亦指京师附近之地。游于三辅。

【上林】即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周围三百里。言天子射上林中。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豪人家多聚集在这一带。五陵年少争缠头。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职官

【将相】战国时各国国军之下分设将相,分掌文武二柄。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后成为文武官员的通称。

【将军】春秋时诸侯以卿统军,因此卿统称“将军”。战国时“将军”开始作为武官名,而卿仍有“将军”之称。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尹】令尹,楚国的执政官,相当于宰相。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左尹地位略高。楚左尹项伯者。后泛称县、府等地方行政长官。

【左司马】官名,将军下面的属官,掌管军事。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

【上卿】战国时最高的官阶。取阳晋,拜为上卿。

【上大夫】大夫中最高的官阶,比卿低一级。拜相如为上大夫。

【中庶子】战国时为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汉以后为太子的属官。

【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战国及汉初王公贵族都有舍人。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宋元后用以称呼权贵子弟,明代军卫应袭子弟也称“舍人”。

【丞相】尊称相国,通称宰相。秦设,禀承皇帝旨意佐理国政。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太尉】秦设,掌全国军事。后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宋时为最高一级武官。我因恶了高太尉。

【御史】监察官,记事兼纠察之职。战国时为史官。秦御史前书曰。秦汉并为亲近之职,其长官为御史大夫,西汉改称大司空。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朝廷大臣。编载史事兼掌天文历法。后职位渐低,秦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文历法。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魏晋以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至明清两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负责,又称翰林为太史。

【尚书】秦置,隶属少府,掌殿内文书。汉时设尚书员,掌群臣奏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隋、唐设尚书省,以左右仆射分管六部。明废中书省,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清末并六部,改尚书为大臣。

【三公】西汉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公府】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公署。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台阁】尚书台,后世称为尚书省。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部掌官吏任免、铨叙、考绩、升降等;户部掌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掌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掌全国军政;刑部掌刑法、狱讼等;工部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郎】汉代皇帝侍卫官的通称,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兄弟并为郎。

【郎中】秦、汉时,掌宫廷侍卫。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掌门户、车骑等事。公车特征拜郎中。晋时为尚书省的属官。诏书特下,拜臣郎中。隋代以后,为六部内各司之主管。【侍中】汉时再其本官职位外的加衔。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奉车】奉车都尉,汉置。皇帝出行时的侍从,掌管皇帝的车马。前长君为奉车。

【洗马】即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除臣洗马。

【宦骑】侍卫皇帝的骑马的宦官。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

【黄门驸马】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

【博士】职官名。秦、汉时设置。因其掌通古今,以备咨诣,为学术顾问的性质。

【学士】职官名。魏晋南北朝始设,为掌管典礼、撰述的官职;唐设学士院,称为“翰林学士”,为文学侍从,参理机务,起草诏书。

【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郡守】【太守】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秦代称郡守,汉代改称太守。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

【郡丞】辅助郡守(太守)的官。寻遣丞请还。

【主簿】太守的属官,主管文书簿籍。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

【相】汉朝王国的相,职权相当于郡的太守。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牧】古代称州的长官。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刺史】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实际上等于太守。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司马】州刺史的副职,隋唐时实际上已有职无权了。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召有司案图。【长吏】指职位较高的官吏。《汉书·百官公卿表》:“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宦官】①太监;②就是官宦,做官的人。说有兰家女,丞籍有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