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茅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在保健品开发中的应用

白茅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在保健品开发中的应用

白茅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在保健品开发中的应用

李立顺;时维静;王甫成

【摘要】白茅根用于防病保健已达2千年的历史,近年来在保健品开发中有广泛的应用.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2010版<中国药典>对白茅根尚无明确的质量控制方法.其主要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关系,尚须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建立白茅根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

【期刊名称】《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25)002

【总页数】4页(P61-64)

【关键词】白茅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保健品开发;综述

【作者】李立顺;时维静;王甫成

【作者单位】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凤阳,233100;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凤阳,233100;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亳州,236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1

白茅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白茅根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var.major(Nees)C.E.Hubb.的干燥根茎[1]。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其味甘,性寒。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效。历代医家常以单味或复方治疗淋证、血尿及乳糜尿,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黄疸型和无黄疸型肝炎等。近年来又发现白茅根具有降血压、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等作用[2]。卫生

部于2002年3月公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将其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

白茅根味道甘甜,口感醇厚,毒性小,食用比较安全,静脉注射LD50>20 g/kg [2]。具有极大的药用与食用价值,国内已开发出了许多以白茅根为主的保健饮料。本文将白茅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在保健品开发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白茅根的活性成分主要有三萜类、糖类、内酯类、有机酸类、香豆素类等,并含有钾、铁、钙等多种元素。

三萜类化合物有:芦竹素(Arundoin)、白茅素(Cylindrin)、羊齿烯醇(Fernenol)、乔木萜烷(Arborane)、异乔木萜烷(Isoarborinol)、西米杜鹃醇(Simiarenol)、乔木萜醇(Arborinol)、乔木萜醇甲醚(Arborinolmethyl ether)、乔木萜酮(Arborinone)和木栓酮(Friedelin)等[3,4]。糖类主要有多糖、葡萄糖、果糖和木糖等[5],目前对白茅根多糖的研究比较多[6-8]。含有内酯类主要是白头翁素、薏苡素等[9]。

白茅根所含有机酸类物质主要有绿原酸、棕榈酸、对羟基桂皮酸、柠檬酸、草酸、苹果酸等[13]。马长振等[14]运用UPLC-ESI-MSn法对白茅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参考文献和相关标准品的对比,鉴定了其中的8个化合物。咖啡酰奎尼酸类化合物(Caffeoylquinic acids)有:1-咖啡酰奎尼酸(1-O-caffeoylquinic acid,1-CQA)、3-咖啡酰奎尼酸(3-CQA)、5-咖啡酰奎尼酸(5-CQA)、4-咖啡酰奎尼酸(4-CQA);阿魏酰奎尼酸类化合物(Feruloylquinic acids):3-阿魏酰奎尼酸(3-FQA);咖啡酸(Caffeic acid);二咖啡酰奎尼酸(Dicaffeoylquinic acid,diCQA)其紫外吸收光谱与绿原酸相似;4,7-二甲氧基-5-甲基香豆素(Siderin)。在白茅根中首次发现含有1-CQA、3-CQA、4-CQA、3-FQA、diCQA。

赵燕燕等[10,11]认为白茅根中含的芦竹素和白茅素为禾本科竹亚科植物中普

遍含有,白茅根中香豆素类物质4,7-二甲氧基-5-甲基香豆素(siderin)为其特征性成分。10个不同产地白茅根中siderin的含量为8.00~52.8μg/g,禾本科其他植物和伪品中均不含有,建议siderin可做为白茅根质量控制和鉴别的对照物质。王明雷等[12]曾经在白茅根中分离得到含量甚微的联苯双酯,认为是治疗肝炎

的有效成分,近年研究者[10]均未发现联苯双酯的存在,可能与药材的生长环

境及采收加工有关。

白茅根中含有丰富的钾盐,被认为是其利尿的主要成分[15]。卑占宇等[16]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白茅根茎部的 Fe、Cu、Zn、Mn、Ca、Mg,其含

量分别为Fe 866.68μg/g、C u 6.39μg/g、Zn 36.34μg/g、Mn 156.43μg/g、

Ca 883.76μg/g、Mg 879.06 μg/g。这些金属元素在人体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参与体内各种生化反应。有的是酶的活性因子,起着激活酶的作用,有的参与激素的生理作用,促进激素作用的发挥[17]。松永公浩[18]还从白茅根中分离

得到新血管收缩抑制物质Cylindrene和血小板聚集阻碍物质Imperanene。

白茅根水浸剂经大鼠试验证明,具有显著的降压和利尿作用[19],其作用主要

在于缓解肾小球血管痉挛,从而使肾血流量及肾滤过率增加而产生利尿效果,并消除尿蛋白、红细胞及管型。临床治疗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有显著的效果,但对肝源性和心源性水肿疗效不显著[20]。白茅根还能够改善肾缺血,减少肾素产生,

使血压恢复正常。所以白茅根是治疗水肿、高血压、血尿和蛋白尿为主的急、慢性肾炎的常用中药。

白茅根煎剂在试管内对弗氏、宋内氏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对肺炎球菌、卡他球菌、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福氏、宋氏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而对志贺氏及舒氏痢疾杆菌却无作用[20]。

岳兴如等[21]对白茅根抗炎研究结果表明,白茅根水煎液能抑制二甲苯所致小

鼠耳廓肿胀、冰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对抗角叉菜胶和酵母多糖A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并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但对制霉菌素所致的炎症模型无明显的改善作用。

白茅根生品和炒炭均能明显缩短小鼠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对凝血第二阶段(凝血酶生成)有促进作用,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22]。

抗肝炎作用研究发现,白茅根具有一定的抗HBV病毒能力,对提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转阴率有显著效果,临床治疗乙肝患者的治愈率为35.0%,好转率为45.2%,总有效率为89.7%,并可同时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23]。何炜[24]以白茅根配伍的解酒清肝汤治疗酒精性肝病46例效果显著,总有效率95.65%。余卓文等[25]以白茅根配伍的消脂解酒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58例,总有效率86.2%。

王进[20]报道,小鼠给生药白茅根水煎液每日l次,连续20d,结果两剂量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均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显著提高,细胞的百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未见随药物剂量增加而提高,且对TS细胞的影响不明显;对脾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Ⅱ表现出的促生作用,对脾细胞产生的溶血抗体形成能力无明显影响。付嘉等[26]以正常小鼠及氢化可的松所致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为对照,观察白茅根水煎剂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结果表明,白茅根可提高正常及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LC)非特异性酯酶染色(ANAE)阳性细胞百分率。对TLC亚群细胞有一定影响:提高CD+4 TLC百分率,提高CD+4/CD+8比值,降低CD+8 TLC百分率。

历代有很多用白茅根治病的小单方和药膳方。如《肘后方》治虚后水肿,饮水多,小便不利,“用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水三升,煮干,去茅食豆,水随小便下也”。《外台秘要》治黄疸性肝炎,用“茅根一把,猪肉一斤,上二味合作羹,昼一服尽”。《妇人良方》“治血热鼻衄:白茅根汁一盒,饮之”,《圣惠方》“治

鼻衄不止:茅根为末,米泔水服二钱”。《本草纲目》治劳伤溺血“茅根、干姜等份,入蜜一匙,水二盅,煎一盅,日一服”。近代医家张锡纯也善于用白茅根治疗阳气郁结在里之热厥证[27]。

民间多用白茅根煮荸荠,清胃泻火以治小儿的疳渴;用白茅根30~60g,治疗小儿

外感发热。治疗急性肾炎,单味白茅根,250g水煎,每日分2~3次服,通常在1~2d内小便即显著增多,连服1~2周或至痊愈。凡水肿、小便发黄、小便混浊、小便疼痛时,都可用鲜白茅根100g,水煎代茶饮等。尤其在夏季,人们常因暑热出现小便发黄、鼻流血、热喘,甚至呕吐、茶饭不思等症,用白茅根熬水喝,会使这些病症迎刃而解。作为祛暑饮料,可将鲜白茅根切成1cm长的小段,用水浸泡或煎熬后放凉,淡饮或酌加白糖;或白茅根与竹笋同煎,夏季常饮,有预防中暑之效,还有助于预防疮疖、痱子。

白茅根味甘价廉,食用安全,在保健品开发应用具有广阔前景。如已开发的专利产品有:白茅根饮料(95103022)、白茅根茶(02119540)、白茅根保健面条(200510081285)、白茅根保健粉丝(200610075035)、香草兰白茅根茶(200610170543)。白玉昊[15]等研制了白茅根降压茶;王宏高[28]研制了白

茅根乌梅饮料;黄美娥[29]等研制了白茅根-甘蔗饮料。张爱忠[30]为开发新的天然烟用香料,对白茅根浸膏进行了卷烟加料试验,评吸结果表明,在烟丝中添加0.015% ~0.02%的白茅根浸膏可改善卷烟香气,减轻杂气,改善余味。

综上所述,白茅根用于防病保健已达2000年的历史,近年来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也逐步深入,但2010版《中国药典》对白茅根仅作了性状描述,尚无明确的质量控制方法。白茅根种属资源丰富,目前药材以野生采挖为主,很多地区存在着一些混用现象[31],严重影响了保健品的开发其质量。为进一步完善白茅根质

量标准,探索其主要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关系,建立一种国内外均可接受的完整

的质量控制体系,还有待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关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99. [2]焦坤,陈佩东,和颖颖,等.白茅根研究概况[J].江苏中医药,2008,40(1):91 -93. [3]Nishimoto K,Ito M,Narori S,et al.The Structures of arundoin,cylindrin and fernenol[J].Tetrahedron,1968,24(2):7355.

[4]Ohmoto T,Ikuse M,Natori S.Triterpenoids of the gramineae[J].Phytocemistry,1970,9(10):2137.

[5]Haginiwa J,Hori M,Yamazaki M.On the potassium and sugar in the rhizome of 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var.koenigii Durand et Schinz[J].Yakugaku Zasshi,1956,

76(7):863.

[6]王海侠,吴云,时维静,等.白茅根多糖的提取与含量测定[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2):55-57.

[7]丘丹萍,邹勇芳,黄锁义,等.白茅根多糖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酿造,2010,

18(1):108-120.

[8]王莹,孟宪生,包永睿,等.白茅根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含量测定[J].亚太传统医药,2009,5(11):24-26.

[9]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第一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441

[10]赵燕燕,曹悦,孙启时.RP-HPLC法测定白茅根中siderin含量[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7,24(2):86-88.

[11]赵燕燕,贾凌云,孙启时.白茅根药材的指纹图谱[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2,

19(5):352-354.

[12]王明雷,王素贤,孙启时,等.白茅根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6,

6(3):192-195.

[13]冯丽华,江丰,汪玢.HPLC法测定白茅根中绿原酸的含量[J].江西化工,2005,(4):104 [14]马长振,陈佩东,张丽.UPLC -ESI-MSn法分析白茅根中的化学成分[J].中成药,2010,32(4):625-628.

[15]白玉昊,时银英,段玉通.白茅根降压茶治疗原发性高血压98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

物应用,2007,(6):63.

[16]卑占宇,范小娜,李洪亮.中药白茅根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J].光谱实验室,2006,

23(6):1213-1215.

[17]曹治权.微量元素与中医药[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79.

[18]松永公浩.白茅根中分离到的新血管收缩抑制物质Cylindrene及血小板聚集阻碍物质

Imperanene的结构[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6,18(3):50

[19]时银英,白玉昊,兰志琼.白茅根降压茶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实验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31(6):57-58.

[20]王进.白茅根的药理研究及临床新用[J].中国医药指南,2007(17):44-45.

[21]岳兴如,侯宗霞,刘萍,等.白茅根抗炎的药理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3):85-87.

[22]宋劲诗,陈康.白茅根炒炭后的止血作用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20(5):45-48.

[23]魏中海.白茅根煎剂治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研究,1992,(4):30

[24]何炜.解酒清肝汤治疗酒精性肝病46例[J].陕西中医,2006,26(9):1074-1075. [25]余卓文,李杏儿,周丽仪.消脂解酒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58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6,38(6):28-29.

[26]付嘉,熊斌,白丰沛,等.白茅根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0,

23(2):17.

[27]田生望.浅谈白茅根的“通阳”功用[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6):426.

[28]王宏高.白茅根乌梅饮料的开发研制[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0,16(2):17-18. [29]黄美娥,高中松,张羽,等.白茅根-甘蔗饮料的研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

32(2):141-143.

[30]张爱忠.白茅根浸膏的制备及加料试验[J].烟草科技,2004,16(1):8-9.

[31]李永杰.白茅根及其伪品的比较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61.

白茅根功效与作用

白茅根功效与作用 白茅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几百年来在民间被广泛使用并被誉为“百草之王”。它的学名是Rhizoma Imperatae,属于禾本科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非常丰富,下面我将详细介绍。 白茅根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南和华东地区,生长在田野、草地等土壤肥沃、湿润的环境中。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着细长而坚韧的根茎,根部白色,故称为白茅根。 白茅根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包括淀粉、葡萄糖、甘露醇、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胡萝卜素、钙、铁等。这 些成分赋予了白茅根许多功效与作用。 首先,白茅根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白茅根入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润燥、解毒排脓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的热毒,适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扁桃体炎、腮腺炎等。此外,白茅根还有解热作用,能够降低体温,缓解发热症状。 第二,白茅根对出血具有止血作用。白茅根能够收敛血管,增强血管壁的弹性和抵抗力,从而有效地止血。它不仅适用于一般的外伤性出血,如皮肤擦伤、小血管破裂导致的鼻衄等,还对内脏出血有良好的疗效,如上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等。 第三,白茅根有利尿消肿的功效。白茅根具有利尿排湿的作用,能够增加尿量,加速体内废物的排出,从而达到消肿的目的。白茅根还能够促进体内的代谢,排除体内堆积的废物和毒素,

对肾炎、水肿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 第四,白茅根具有止血敛痛的功效。白茅根中含有一种叫做“茅矢”的化学成分,具有止血敛痛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疼痛以及出血性疾病,如痛经、腹痛、便血等。 第五,白茅根对肝脏有保护作用。现代研究发现,白茅根中的一些成分可以调节肝细胞的功能和代谢,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对肝炎、肝损伤等肝脏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第六,白茅根还有抗炎抗过敏的功效。白茅根中的一些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对过敏性疾病、皮肤炎、过敏性鼻炎等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此外,白茅根还可以用于调节血压,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肝胆功能,抗衰老等。白茅根具有很好的药用效果,并且使用起来非常安全,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白茅根可以制成茅根草粉、茅根汁等药物形式,也可以入药煎汤、浸泡酒。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食用白茅根来获得它的药用价值。例如,将白茅根加工成茅根粥、茅根汤等食物,既能满足口味需求,又能享受到白茅根的健康功效。 总之,白茅根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敛痛、利尿消肿、保肝护肝、抗炎抗过敏等多种功效与作用。它是一味非常重要的中药材,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白

芦根白茅根功效与作用

芦根白茅根功效与作用 芦根和白茅根都是常见的中药材,它们具有诸多功效与作用。芦根白茅根常被用于煮茶、炖汤、煲粥等烹饪方式,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以下是有关芦根和白茅根的详细功效与作用的介绍: 一、芦根的功效与作用: 1. 清热解毒:芦根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痈疡肿毒等症状。芦根含有挥发油、生物碱和多种维生素,这些活性成分能够促进体内代谢,加速排毒,并且还能起到抗菌作用,有效杀灭病菌。 2. 利尿消肿:芦根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能够促进体内水分代谢,加速水肿部位的淋巴液循环,减轻水肿症状。芦根还能够排出体内的多余盐分和尿酸,对于肾部结石、尿路感染等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3. 润肺止咳:芦根可以润燥化痰,对于干咳无痰、咽喉燥痛、声音嘶哑等肺燥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芦根中的草酸和其他成分可起到润肺止咳、止痛宁神的作用,对于支气管炎、咽炎等上呼吸道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4. 清热利咽:芦根煮水可以作为口咽炎、口腔溃疡等疾病的漱洗剂,能够温和地去除口腔内的病菌,缓解咽喉肿痛和炎症。此外,芦根还可以作为儿童疫情火灾的煎剂,用于抵抗高热、嗓子痛和肺炎等症状。

5. 养阴生津:芦根性味甘淡,有养阴生津的作用,适用于阴虚内热、口渴、便秘等症状。芦根中的锌、锰等微量元素,可以促进体内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调节机体的水电解平衡。 6. 改善皮肤:芦根内所含的维生素C、维生素B等成分对皮 肤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能够达到美白祛斑的效果。此外,芦根还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肤发黄和暗淡的问题。 7. 柔软血管:芦根中所含的甲醛和各种维生素成分具有降低血脂、降压、抗血小板凝聚等作用,能够保护心脑血管健康。长期服用芦根能够软化血管、增加血管弹性,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二、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 1. 清热解毒:白茅根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白茅根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消除自由基,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于痢疾、流感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 利尿消肿:白茅根具有明显的利尿消肿作用,能够促进尿酸的排泄,缓解关节疼痛和浮肿。白茅根还可以增加肾脏的排尿量,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3. 润肺止咳:白茅根可润燥化痰,对于咳嗽、喉痛、声音嘶哑等肺燥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白茅根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能够缓解肺部炎症,促进呼吸道的康复。

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白茅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功效与作用广泛,被广泛用于药用和保健领域。白茅根以其独特的药理成分,如苦杏仁苷和生物碱,具有许多药物活性。在中医药中,白茅根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祛风湿、止痛等方面。然而,由于其药物性质,白茅根使用时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和禁忌。以下是关于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一些禁忌的详细解释。 一、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 1. 清热解毒:白茅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中暑、感冒、喉咙痛等热毒引起的症状。白茅根中的生物碱成分可以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对炎症、感染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 利湿通淋:白茅根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尿液的排出量,帮助排除体内的湿气。同时,白茅根还可以通过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加快废物排出,起到通淋的作用。因此,白茅根被广泛用于治疗尿路感染、水肿等症状。 3. 祛风湿:白茅根具有祛风湿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白茅根中的药物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关节疼痛和肿胀,促进关节的恢复。 4. 止痛:由于其抗炎作用,白茅根也可以用于缓解各种疼痛症状。例如,白茅根可以用于缓解头痛、牙痛、痛经等疼痛症状。 以上是白茅根的主要功效与作用,但并不限于此,白茅根在中

医药中还有许多其他用途。 二、白茅根的禁忌: 尽管白茅根具有许多药用价值,但其使用仍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 1. 孕妇禁用:白茅根有一定的药物性质,尤其是苦杏仁苷成分,可能对胎儿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孕妇应避免使用白茅根。 2. 哺乳期妇女禁用:白茅根中的部分药物成分可能通过乳汁分泌至婴儿体内,对婴儿产生一定的影响。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白茅根。 3. 血糖异常患者慎用:白茅根具有降血糖作用,对血糖异常患者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使用白茅根前,血糖异常患者应咨询医生。 4.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白茅根经过肝脏和肾脏代谢排泄,如果肝肾功能不全,可能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因此,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白茅根。 5. 过敏体质患者慎用:白茅根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过敏体质的人应慎用。 6. 忌与某些药物或食物同时使用:白茅根与一些药物或食物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因此,在使用白茅根时,应避免同时使用其他药物或食物。

白茅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在保健品开发中的应用

白茅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在保健品开发中的应用 李立顺;时维静;王甫成 【摘要】白茅根用于防病保健已达2千年的历史,近年来在保健品开发中有广泛的应用.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2010版<中国药典>对白茅根尚无明确的质量控制方法.其主要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关系,尚须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建立白茅根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 【期刊名称】《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25)002 【总页数】4页(P61-64) 【关键词】白茅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保健品开发;综述 【作者】李立顺;时维静;王甫成 【作者单位】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凤阳,233100;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凤阳,233100;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亳州,236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1 白茅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白茅根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var.major(Nees)C.E.Hubb.的干燥根茎[1]。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其味甘,性寒。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效。历代医家常以单味或复方治疗淋证、血尿及乳糜尿,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黄疸型和无黄疸型肝炎等。近年来又发现白茅根具有降血压、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等作用[2]。卫生

部于2002年3月公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将其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 白茅根味道甘甜,口感醇厚,毒性小,食用比较安全,静脉注射LD50>20 g/kg [2]。具有极大的药用与食用价值,国内已开发出了许多以白茅根为主的保健饮料。本文将白茅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在保健品开发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白茅根的活性成分主要有三萜类、糖类、内酯类、有机酸类、香豆素类等,并含有钾、铁、钙等多种元素。 三萜类化合物有:芦竹素(Arundoin)、白茅素(Cylindrin)、羊齿烯醇(Fernenol)、乔木萜烷(Arborane)、异乔木萜烷(Isoarborinol)、西米杜鹃醇(Simiarenol)、乔木萜醇(Arborinol)、乔木萜醇甲醚(Arborinolmethyl ether)、乔木萜酮(Arborinone)和木栓酮(Friedelin)等[3,4]。糖类主要有多糖、葡萄糖、果糖和木糖等[5],目前对白茅根多糖的研究比较多[6-8]。含有内酯类主要是白头翁素、薏苡素等[9]。 白茅根所含有机酸类物质主要有绿原酸、棕榈酸、对羟基桂皮酸、柠檬酸、草酸、苹果酸等[13]。马长振等[14]运用UPLC-ESI-MSn法对白茅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参考文献和相关标准品的对比,鉴定了其中的8个化合物。咖啡酰奎尼酸类化合物(Caffeoylquinic acids)有:1-咖啡酰奎尼酸(1-O-caffeoylquinic acid,1-CQA)、3-咖啡酰奎尼酸(3-CQA)、5-咖啡酰奎尼酸(5-CQA)、4-咖啡酰奎尼酸(4-CQA);阿魏酰奎尼酸类化合物(Feruloylquinic acids):3-阿魏酰奎尼酸(3-FQA);咖啡酸(Caffeic acid);二咖啡酰奎尼酸(Dicaffeoylquinic acid,diCQA)其紫外吸收光谱与绿原酸相似;4,7-二甲氧基-5-甲基香豆素(Siderin)。在白茅根中首次发现含有1-CQA、3-CQA、4-CQA、3-FQA、diCQA。

白茅根和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

白茅根和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 白茅根和鱼腥草是两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本文将分别介绍白茅根和鱼腥草的植物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主要功效及使用方法等方面,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两种中药材。 一、白茅根 1. 植物特性 白茅根为禾本科植物白茅(Schizachyrium sanguineum)的根茎, 草原常见。植株高约25-50厘米,具有对称根系。外表为白色 根茎,内部含有浆状物。根茎是白茅的地下繁殖器官,能保护植物在恶劣环境中存活。 2. 化学成分 白茅根主要含有叶绿素、多糖、生物碱、多酚、氨基酸、挥发油、矿物质等。其中,叶绿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作用;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等效果;生物碱和多酚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 3. 药理作用 白茅根具有皮肤调理、抗菌、抗炎、解毒等药理作用。研究发现,白茅根不仅具有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还可以促进肉毒杆菌的生长。此外,白茅根还可以减轻皮肤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并且对某些致病菌有解毒作用。

4. 主要功效 白茅根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抗菌消炎、养肝明目、润肠通便等功效。在中医中,白茅根可用于治疗痢疾、湿疹、脓肿、疮疡等疾病。此外,白茅根还可以改善皮肤质量,减少皮肤暗淡、皱纹、粉刺等问题。 5. 使用方法 白茅根的使用方法多样,可以煎汤饮用、研粉搅拌敷面、炒熟磨粉加入食物等。一般来说,煎汤饮用的效果较好,可以将适量白茅根洗净切片,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煎煮10-20分钟,然后过滤取汁饮用。每日两次,每次50-100毫升。 二、鱼腥草 1. 植物特性 鱼腥草为鼠李科植物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的全草。植株高约20-70厘米,叶子呈心形或肾脏形,具有鱼腥味。鱼腥草适应性强,多分布在湿润的山野、水边、路边等地,是一种常见的野菜。 2. 化学成分 鱼腥草含有挥发油、生物碱、多酚、黄酮、鞣质、维生素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挥发油是鱼腥草独特的成分,主要包括薄荷烯、脱氢醋酸、丙三醇、茴香醛等,具有抗菌、抗病毒、抑制肿瘤细胞等作用。 3. 药理作用

白茅根提取物

白茅根提取物 [产品名称-KinGreen]: 白茅根提取物 [英文名称-KinGreen]: Cogon Grass Rhizome Extract [拉丁名称-KinGreen]: Rhizoma Imperatae [生产企业-KinGreen]: 西安金绿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0 2 9 -8 1 32 1 4 95} [原料别名-KinGreen]: 茅根、兰根、茹根(《神农本草经》),地菅、地筋(《名医别录》),白花茅根(《日华子本草》),地节根(《青海药材》),茅草根(《江苏植药志》),甜草根(《河北药材》),丝毛草根(《中药志》)。 [产品来源-KinGreen]: 白茅根提取物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 var. major (Nees)C. E. Hubb. 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捆成小把。

[原料形态-KinGreen]: 白茅(《本草经集注》),又名:白茅菅(陶弘景),丝茅(《纲目》),万根草(《铁岭县志》),茅草。多年生草本。根茎密生鳞片。秆丛生,直立,高30~90厘米,具2~3节,节上有长4~10毫米的柔毛。叶多丛集基部;叶鞘无毛,或上部及边缘和鞘口具纤毛,老时基部或破碎呈纤维状;叶舌干膜质,钝头,长约1毫米;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根生叶长,几与植株相等,茎生叶较短。圆锥花序柱状,长5~20厘米,宽1.5~3厘米,分枝短缩密集;小穗披针形或长圆形,长3~4毫米,基部密生长10~15毫米之丝状柔毛,具长短不等的小穗柄;两颖相等或第一颖稍短,除背面下部略呈草质外,余均膜质,边缘具纤毛,背面疏生丝状柔毛,第一颖较狭,具3~4脉,第二颖较宽,具4~6脉;第一外稃卵状长圆形,长约 1.5毫米,先端钝,内稃缺如;第二外稃披针形,长1.2毫米,先端尖,两侧略呈细齿状;内稃长约1.2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截平,具尖钝划、不同的数齿;雄蕊2,花药黄色,长约3毫米;柱头2枚,深紫色。颖果。花期夏、秋季。干燥的根茎,呈细长圆柱形,有时分枝,长短不一,通常长30~60厘米,直径约1.5毫米,表面乳白色或黄白色,有浅棕黄色、微隆起的节;节距约3厘米。质轻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中心黄白色,并有一小孔,外圈色白,充实,或有无数空隙如车轮状,外圈与中心极易剥离。气微,味微甘。

药用植物及其天然产物在保健食品中的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及其天然产物在保健食品中的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及其天然产物在保健食品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保健食品以其 天然、安全、具有保健功效等特点,被大众广泛接受和使用。而药用植物及其天然产物作 为保健食品的主要原料,具有多种医疗保健功能。 在保健食品中应用药用植物及其天然产物可以提供既定保健功能。近年来,随着人们 对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保健食品市场迅速发展。而在保健食品的研发过程中,药用植 物及其天然产物往往是研究的重点。葡萄籽提取物、蓝莓提取物、白茅根提取物等药用植 物及其天然产物在保健食品中被广泛应用,具有抗氧化、抗炎、减肥、降血压、降血脂等 保健功能,对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研究药用植物及其天然产物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探索其保健功能机制。药 用植物及其天然产物中的有效成分在保健食品中发挥作用的机制往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通过研究其作用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药用植物及其天然产物的保健功能,并进一步优化 保健食品的配方和生产工艺。通过研究葡萄籽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对皮肤的保护作用机制,可以为开发新型的抗皱保湿保健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药用植物及其天然产物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还可以开发出新的保健产品。药用植物及 其天然产物的丰富种类使得保健食品具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和 喜好,开发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保健产品。基于中草药成分的保健食品,针对不同人群的 膳食需求,研究开发出一系列具有特定功能的保健产品,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药用植物及其天然产物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相比于化学合成的保 健食品,药用植物及其天然产物更加天然,对身体的副作用较小。通过对药用植物及其天 然产物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挖掘其保健潜力,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 保健食品。 药用植物及其天然产物在保健食品中的研究对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满足人们对健 康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药用植物及其天然产物的保健功能、作用机制以及新产品的 开发,能够推动保健食品行业的进步与发展。还需要加大对药用植物及其天然产物在保健 食品中的研究力度,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使其在保健食品领域的应用能够更 加科学、准确、有效。

白茅根的本草考证

白茅根的本草考证 白茅根,又称白茅、根茅,为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其主要产地分布在中国的江苏、 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地。白茅根在中医药上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被认为具有清热 解毒、利水消肿、健脾和胃等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风湿骨伤、黄疸水肿、消化不良等疾病。关于白茅根的本草考证,我们有必要对其历史渊源和药理作一番深入的了解。 白茅根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白茅的记载。《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草药学著作之一,在其中记载了大量的中草药品种和其功效,对后世中医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神农本草经》中,白茅根被称为“茅根”, 记载其“去痰涎,润喉咽,伤中已入,灌溃赤子,及大风出血”,说明白茅根早在古代就 被用于治疗喉痹、湿疮、大风出血等疾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茅根在《本草纲目》、《本草拾遗》等后世草药学著作中也有详 细的记载。《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的一部综合性草药学著作,对草药的分类、性味、功效等作了系统的整理和记载。在《本草纲目》中,对白茅根的记载更加详细,将其 列入“茅根”一类,认为“味甘、性平、无毒”,“能清热泻火,利水消肿,凉血止血”。这些记载说明了白茅根在明代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中草药。 白茅根在《本草拾遗》、《别录》等其他草药学著作中也有相关记载。这些丰富的历 史文献资料为我们深入了解白茅根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从药理作用的角度来看,白茅根的主要功效包括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健脾和胃等。 清热解毒是白茅根的主要功效之一,主要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口渴咽干、喉痹、湿疮等症状。白茅根还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水肿、黄疸、消化不良等症。白茅根还具 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症。 在临床应用方面,白茅根主要用于治疗风湿骨伤、黄疸水肿、消化不良等多种疾病。 对于风湿骨伤患者,白茅根可起到清热、消肿、止痛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和 不适感。对于黄疸水肿患者,白茅根可通过利尿、消肿的作用,促进患者的排尿和水肿的 缓解。对于消化不良患者,白茅根可通过健脾和胃的作用,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提高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白茅根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白茅根的本草考证

白茅根的本草考证 白茅根是一种中药材,由白茅草的根茎经过煮制或曝晒等加工方式制成。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散瘀等功效,广泛用于中医临床治疗。 在中草药的应用中,药物的源头往往也是一个关键环节,因此本篇文章将从白茅根的 本草考证角度展开介绍,并结合相关中医理论和现代科学研究,探讨其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一、白茅根的形态特征 白茅草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特产品种,常生长于我国南方湿润气候环境中。白茅草的根 茎部分较为肥大,多呈类圆形,长两至五厘米,直径一至两厘米,表面呈灰褐色或浅棕色,质地坚硬,节间有节,节部稍微隆起。 二、白茅根的药理作用 1、清热解毒 中药鉴定上认为,白茅根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作用,可以清热解毒,凉血消炎,治疗 感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症。据研究发现,白茅根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茅菁、咖 啡酸、丹参酮等。这些物质能够促进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抗病毒、抗菌的能力,发挥清 热解毒作用。 2、利尿消肿 白茅根中所含活性成分具有利尿消肿作用,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内水盐平衡,增加尿量 并排出多余的水分,从而缓解体内水肿等不适症状。此外,白茅根还可以作为抗高血压药物,通过减少体内盐分的积累和排泄,降低血压。 3、止血散瘀 白茅根中所含活性成分还具有止血散瘀作用,可以通过调节机体的血液循环和凝血机制,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避免血管堵塞等不良反应。同时,白茅根还可以促 进新陈代谢功能,增加血液循环,加快血管废物的代谢和排泄,防止瘀血的产生。 三、临床应用 1、治疗流感等感冒症状 白茅根具有较为明显的清热解毒功效,可以缓解流感、喉痛、口腔疮和牙龈肿痛等感 冒症状。医学研究还发现,白茅根中的活性成分茅菁可以抑制流感病毒的生长,提高机体 的免疫力,对治疗流感感染具有一定的效果。

白茅根及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白茅根及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应 用 白茅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它主要生长在我国的华南地区。白茅根 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是一些中药方剂的重要成分之一。本文将围绕白 茅根及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来说。 第一步骤:白茅根的药理作用 1. 抗炎作用:白茅根内含有丰富的莨菪碱和茅根素等成分,它们可以 有效地抑制体内炎症的产生,缓解发热和疼痛等症状。 2. 抗菌消炎作用:白茅根对多种细菌和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 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 3. 解毒作用:白茅根可以中和体内的有害物质,起到解毒的作用。 4. 改善血液循环:白茅根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身体的血 液循环。 第二步骤:白茅根提取物的药理作用 1. 抗肿瘤作用:研究证明,白茅根提取物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 增殖和转移,具有很强的抗肿瘤作用。 2. 免疫调节作用:白茅根提取物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 的免疫力,预防和治疗疾病。 3. 抗氧化作用:白茅根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中和自由基,减缓细胞老化的速度。 4. 降血糖作用:白茅根提取物可以降低血糖,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5. 降血压作用:白茅根提取物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预防和治疗 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第三步骤:白茅根及其提取物的临床应用 由于白茅根及其提取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因此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 1. 感冒发热等症状的缓解 2. 疼痛的缓解 3. 肝炎的治疗 4. 乙肝病毒复制的抑制 5. 肿瘤的治疗 6. 糖尿病的治疗 7. 高血压的治疗 8. 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结论: 白茅根及其提取物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它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通过分步骤的介绍,我们了解到白茅根能够有效地改善身体的各种疾病,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虽然白茅根的药理作用已经得到了初步的研究,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以期更好地发挥其药理作用。

白茅根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白茅根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一、白茅根的概述 白茅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科学名称为Setaria viridis Beauv.。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部肥大且质地坚实,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白茅根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并且有许多作用和功能主治。 二、白茅根的主要成分 白茅根含有多种具有药理活性的成分,其中主要包括萜烯类化合物、多糖、黄 酮类、生物鹼、苯丙素类成分等。这些成分赋予了白茅根多种药理作用和功能。 三、白茅根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以下是白茅根的一些主要作用和功能主治的介绍: 1.清热解毒:白茅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热毒病症, 如口腔溃疡、疮疖肿毒等。 2.利水消肿:白茅根可通过增加尿量,促进体内水分的排出,从而起到 利水消肿的作用。它可用于治疗水肿、浮肿等症状。 3.抗炎止痛:白茅根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 病,如风湿性关节炎、骨伤等。 4.抗菌抗病毒:白茅根对多种细菌和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以用于 治疗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咽炎等。 5.提高免疫力:白茅根中的多糖等成分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 力,预防和治疗一些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 6.抗氧化:白茅根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 内的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预防一些慢性疾病。 7.调理肠胃:白茅根可用于调理肠胃功能,增加胃液分泌,促进胃肠蠕 动,缓解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8.抗过敏:白茅根对过敏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 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 四、白茅根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用法用量:一般可将白茅根煎汤服用,每次可取15-20克,连续服 用数天。也可将其制成粉末,每次可取适量,用开水冲服。

中药材中的白露代表白茅根

中药材中的白露代表白茅根 白露是中国传统节气之一,代表着秋季的开始。根据《二十四节气》的规定,白露的时间是在每年的9月7日或8日,表示秋季的露水开始凝结成白色,意味着秋季的到来。在中医药学中,白露也是一个重要 的代表性药材,主要指的是白茅根。 白茅根,又称为白露根或茅硝,是中药材中的一种。它是由天然植 物茅竹的根部干燥制成的,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白茅根在中医药研究 中被赋予了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和中药制剂的生 产中。 白茅根具有清热解毒、润燥止渴、利尿除湿等功效。它可以用于治 疗高热、热病引起的口渴、泄泻、尿路感染等症状。白茅根中的活性 成分主要包括茅硝和茅烯酮等,这些成分对于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 强免疫力,调节体液平衡等有一定作用。 由于白茅根的药用价值和广泛应用,许多制药公司和医药企业都将 其作为重要的原料进行采购和加工。白茅根常见的用途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用于制作中药制剂,例如白茅根颗粒、白茅根片等。这些制剂 适合于外用或内服,用于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缓解炎症和病症等。 另一类是将白茅根作为保健品的成分,常常被制成胶囊、口服液等形式,供人们长期服用,以维护身体健康。 在中药材市场上,白茅根的价格相对较高,这是由于其产地少、采 收难、加工复杂等原因造成的。白茅根的主要产地分布在安徽、湖南、贵州等地,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非常适宜茅竹的生长。然

而,由于采集茅竹根需要等到植株长到一定程度,以保证根部的药用成分,这导致白茅根的采收难度相对较大。此外,在白茅根加工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多道炮制工序,包括清洗、切片、炙烤等,这增加了其加工的复杂性。 总的来说,白茅根作为中药材中的代表性药材,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它不仅可以用于中药制剂的研发和生产,还可以作为保健品的主要成分。然而,由于白茅根的产地少、采集难、加工复杂等因素,使得其价格相对较高。在今后的科研和产业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白茅根的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以满足人们的药物和保健需求。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白茅根的质量控制和市场监管,确保其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和市场中。 中药材中的白露代表着秋季的到来,而白露中的白茅根作为中药材的重要代表,具有清热解毒、润燥止渴、利尿除湿等功效。它常被用于中药制剂和保健品,对于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缓解炎症和病症等具有一定作用。然而,白茅根的资源少、采集难、加工复杂等因素使其价格相对较高,需要加强资源保护和质量控制。随着科研和产业的发展,白茅根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白茅的作用与功效

白茅的作用与功效 白茅别名:茅针、丝茅草、茅根、茅草、兰根、拉丁学名:Imperata cylindrica (Linn.Beauv.))禾本科、白茅属多年生草本,具粗壮的长根状茎。秆直立,高30-80厘米,具1-3节,节无毛。根茎可入药。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介绍下白茅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白茅的功效和作用: 中药白茅根主治:治吐血,衄血,尿血,小便不利,小便热淋,反胃,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湿热黄疸,胃热呕吐,肺热咳嗽,气喘。 花序主治:治衄血,吐血,外伤出血。鼻塞,刀箭金疮,蒙药治尿闭,淋病,水肿,各种出血,中毒症,体虚。 白茅的化学成分 根茎含有三萜成分芦竹素(Arundoin 0.1%)、白茅素(Cylindrin0.001%)、羊齿烯醇(Fernenol)、异乔木萜醇(Isoarborinol)、西米杜鹃醇(simiarenol)、羊齿烯酮(Arborinone)、乔木萜醇(Arborinol)、无羁萜(Friedelin);叶含乔木萜醇甲醚,黄酮类化合物苜蓿素-5-葡萄糖甙、异荭草素(Iso-orientin)、异荭草素-7-O-葡萄糖甙等。此外,全草含5-羟色胺、木犀草定(Luteolinidin)、薏苡素等。 白茅的药理作用 家兔实验白茅花水煎剂可降低出血、凝血时间,并可降低血管通透性。白茅根粉能明显缩短兔血浆的复钙时间,若撒于狗或兔的股动脉出血处,压迫1-2分钟,有止血作用。白茅根煎剂有利尿作用,另有报道:白茅根水提物有抗尿作用,使大白鼠尿量减少。白茅根无解热作用,煎剂在试管内对福氏、宋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志贺氏和舒氏痢疾菌无抑制作用。 白茅的实用验方 1、治吐血不止:白茅根一握。水煎服之。(《千金翼方》)

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点

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点 白茅根是我国传统草药中的重要成员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养生和药用茶饮品中。它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药理作用,被用来治疗多种疾病和健康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 1. 清热解毒:白茅根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可以用来治疗热毒病症,如口腔溃疡、痈疖、痢疾等。其内含的白茅活性成分能有效消炎,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加速伤口愈合,减轻炎症和疼痛。 2. 利尿通便:白茅根有良好的利尿和通便作用,可以帮助清除体内之废物和毒素,减少水肿和囤积物。其利尿作用能有效解决水潴留问题,促进体内代谢的正常运作,预防尿路感染和肾脏结石等疾病。 3. 补血养颜:白茅根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如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它们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促进血红蛋白的生成,改善贫血情况,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 4. 润肺止咳:白茅根具有良好的润肺止咳作用,适用于治疗咳嗽、咯血、气管炎等病症。其内含丰富的粘液质可以润滑和保护呼吸道黏膜,减轻咳嗽和喉咙不适感,帮助祛痰排毒,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 5. 调节血糖:白茅根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中,

它能起到调节血糖的作用。其内含的活性成分可以降低血糖浓度,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胰岛素的释放,疏通血管,预防并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6. 强身健体:白茅根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能够满足人体对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的需求。它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和抗病能力。 7. 缓解压力:白茅根还被用于治疗精神压力和焦虑症等问题。其内含的活性成分能够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促进大脑神经传递物质的平衡,舒缓紧张不安的情绪,帮助人们放松身心,改善睡眠质量。 除了上述的功效与作用外,白茅根还可以用作药用茶饮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它在中医养生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被视为一种草药的明星。虽然白茅根具有很多的好处,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注意适量,避免过量食用。另外,由于个体差异和身体状况的不同,对白茅根可能存在一定的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所以在使用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 综上所述,白茅根作为一种传统草药,有着多种功效与作用。它能够清热解毒、利尿通便、补血养颜、润肺止咳、调节血糖、强身健体、缓解压力等。然而,在使用之前,我们需要正确了解草药的相关信息,注意适量使用,并避免过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大家更好地了解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提供帮助。

白茅根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白茅根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白茅根的功效和作用 1. 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白茅根能清肺胃之热,故适用于上述诸症,常作辅助药应用。又在麻疹出疹期与恢复期,均可用茅根煎汤作饮料,取它清热生津的功效。 2. 用于血热妄行、吐衄尿血等症。该品有凉血止血作用,治血热妄行之症,可以单用,也可配小蓟、藕节等同用。 白茅根的禁忌 茅根性寒,故脾胃虚寒、腹泻便溏者忌食。 白茅根的食用方法 白茅根瘦肉汤 材料:猪肉瘦250克,白茅根60克,盐3克 制作过程 1. 将白茅根洗净,切段; 2. 猪瘦肉洗净,切块; 3. 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一小时,调味即可。 小帖士 1. 清热生津、利湿退黄; 2. 急性黄疸型肝炎属淡热者,症见面目俱黄,色泽鲜明,小便不利,色如浓茶饮食 减少,亦可用于泌尿系感染而属湿热下注者; 3. 白茅根如用鲜品,效力更佳; 4. 鲜品的用量以90-120克为宜;脾胃虚寒者不宜饮用本汤 胡萝卜竹蔗茅根瘦肉汤 制作材料:胡萝卜250克,甘蔗150克,白茅根120克,猪肉瘦120克:盐3克 制作过程

1. 胡萝卜去皮、蒂,切厚件,用水洗净。 2. 竹蔗甘蔗去皮,斩段,劈开。 3. 茅根,瘦猪肉用水洗干净。 4. 将以上全部材料,放入已经煲滚了的水中。 5. 用中火煲3小时。 6. 以少许细盐调味,即可以饮用了。 小帖士 1. 胡萝卜解毒,透疹,竹蔗又可以清热,润燥,茅根清热,凉血,利尿,加上营养丰富的瘦猪肉,此汤具有清热利尿,润燥解毒的作用。 2. 出水痘的小孩除了药物治疗之外,也可用此汤给小孩子饮用作食疗。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白茅根功效与作用详细版

白茅根成效与作用 中药白茅根是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茅的根茎。中医认为白茅根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成效与作用。食用白茅根需注意副作用。下面我为您介绍。 成效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生津止渴。用于血热所致的吐血、衄血、咳血、尿血、血淋、崩漏、水肿、热病烦渴、肺热咳喘、胃热呕哕等。 白茅根应用 1.白茅根配栀子:白茅根能凉血止血,栀子请热泻火止血。两者配用,可治疗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之证,常再加大蓟、小蓟、侧柏叶同用。方如十灰散。 2.白茅根配芦根:白茅根有清热生津和胃之功,芦根能清热生津止呕。两者配伍,起协同作用,常用于胃热呕吐,食入即吐之症。 白茅根药理作用:利尿作用 白茅根煎剂和水浸剂灌服,对正常家兔有利尿作用,给药5-10天,利尿作用最为明显,20天左右即不明显。但所用剂量特别是动物进水量均不清楚,又无对照组,尚需进一步研究。也有人认为白茅根的利尿作用与其所含的丰富钾盐

有关。 白茅根药理作用:止血作用 白茅根粉能明显缩短兔血浆的复钙时间。但白茅根含钙较多,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白茅根粉撒于犬或兔的股动脉出血处,压迫1-2分钟,有止血作用。临床用白茅根治疗鼻衄。 白茅根药理作用:抗菌作用 白茅根煎剂在试管内对福氏及宋内氏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志贺氏及舒氏痢疾杆菌却无作用 白茅根药理作用:对心肌86Rb摄取量的影响 白茅根水醇综合提取物胙腔注射可使小鼠心肌对86Rb的摄取量增加。 白茅根药理作用:药毒理学 家兔灌服煎剂25g/kg,36小时后活动受抑制,运动缓慢,呼吸增快,但很快恢复。静脉注射10-15g/kg,那么出现呼吸增快,运动受抑制。1小时后逐渐恢复,剂量增加至25g/kg,6小时后死亡。 白茅根药理作用:其他作用 白茅根所含的薏苡素对骨骼肌的收缩及代谢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镇静、解热镇痛、热病烦渴、胃热呕逆、肺热喘咳、水肿、黄疸等作用。 白茅根临床报道

白茅根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

白茅根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 白茅根(Scutellaria baicalensis),又称黄芩,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治疗各种疾病。它的根部被认为具有多种功效和药理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肝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白茅根的作用与功效,并解释其药理作用的科学依据。 一、消化系统疾病 1.抗胃溃疡作用 白茅根具有明显的抗胃溃疡作用。研究发现,白茅根的黄酮类物质可以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胃酸的腐蚀性,从而保护胃粘膜不受损伤。此外,白茅根还可以促进胃粘膜的修复和再生,加速溃疡愈合。这些药理作用使白茅根成为治疗胃溃疡的重要中药。 2.抗胃炎作用 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白茅根可以减轻胃炎的症状和炎症程度。研究表明,白茅根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胃黏膜的炎症反应,从而缓解胃炎的症状。 3.抗腹泻作用

白茅根具有抗腹泻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腹泻和腹部不适。研究发现,白茅根中的黄酮类物质可以调节胃肠道运动,减少腹泻次数和排便时间。此外,白茅根还可以增加肠道对水分的吸收,减轻腹泻引起的脱水症状。 二、肝脏疾病 1.抗肝炎作用 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白茅根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减轻肝炎病毒对肝脏的损伤。此外,白茅根中的黄酮类物质可以增加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保护肝细胞不受氧化损伤。 2.抗肝纤维化作用 肝纤维化是肝脏疾病进展的一种表现,严重时可导致肝硬化。白茅根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可以减少肝脏纤维组织的形成和沉积,保护肝细胞不受纤维组织的包围和压迫。 3.保护肝细胞功能 白茅根具有保护肝细胞的功能,可以增强肝细胞的抗损伤能力,减少有害物质对肝细胞的损伤。研究发现,白茅根中的黄酮类物质可以抑制肝细胞凋亡,增加肝细胞的存活率。 三、呼吸系统疾病

白茅根作用与功效

白茅根作用与功效 白茅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它是百合科多羽草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白茅根早在古代就被用作药材,并且在中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白茅根的作用与功效。 一、白茅根的药理作用 白茅根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有白茅素、多肽、多糖、黄酮类、胡萝卜素等。这些成分赋予了白茅根许多药理作用,如抗氧化、抗病毒、抗感染、抗肿瘤、保护肝脏等作用。 1. 抗氧化作用 白茅根中的白茅素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缓细胞老化的速度。同时,白茅根中的其他成分也具有类似的作用,能够保护细胞免受氧自由基的损害。 2. 抗病毒作用 白茅根中的多肽成分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研究表明,白茅根提取物对多种病毒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包括流感病毒、肺炎病毒、肝炎病毒等。 3. 抗感染作用 白茅根中的多糖成分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感染。此外,白茅根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作用,对于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4. 抗肿瘤作用 白茅根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研究表明,白茅根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 5. 保护肝脏作用 白茅根中的胡萝卜素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可以减轻肝脏的损伤和炎症。研究表明,白茅根提取物可以降低肝脏中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和天门冬酰氨酶(AST)的含量,减少肝脏的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 二、白茅根的主要功效 白茅根作为一味药材,具有多种主要功效,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白茅根的主要功效。 1. 抗炎解毒 白茅根具有明显的抗炎解毒功效,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组织肿胀。因此,白茅根常用于治疗皮肤炎症、肠胃炎症、泌尿道炎症等疾病。 2. 润肺止咳 白茅根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可以缓解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疾病症状。白茅根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有助于舒张支气管,减少痰液的分泌,从而缓解咳嗽症状。

白茅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白茅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应用色谱法对白茅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应用波谱法结合文献报道的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其中3个苯丙素类成分,1(3,4,5三甲氧基苯基)1,2,3丙三醇(1),1O对香豆酰基甘油酯(2),4甲氧基5甲基香豆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3);4个有机酸类成分,对羟基苯甲酸(4),3,4二羟基苯甲酸(5),香草酸(6),3,4二羟基丁酸(7);1个酚类成分,水杨苷(8);以及5个三萜类成分,芦竹素(9),白茅素(10),羊齿烯醇(11),西米杜鹃醇(12),粘霉酮(13)。其中1~8为首次从白茅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白茅根;化学成分;分离鉴定 1 仪器与材料 Bruker DRX400和Bruker DRX500型核磁共振波谱仪(TMS为内标),LCQ DECA XPplus型质谱仪,Waters UPLC Premior QTOF飞行时间质谱仪,TRACE DSQ GCMS分析仪(Thermo),KrüssP800T旋光仪,低压快速分离制备系统(利穗科技有限公司)。硅胶柱色谱(青岛海洋化工厂),YMC GEL ODSA(12nm,S50μm,H&E),MCI Gel CHP20P(Mitsubishi Chemical Co),SephadexTM LH20(GE Healthcare)。薄层板为青岛海洋化工厂产品,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购自国药集团上海试剂有限公司。 白茅根由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经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吴立宏副研究员鉴定为I cylindrica var major的根茎,凭证标本(bmg100419)保存于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标本室。 2 提取与分离 白茅根(13.5kg),粉碎,用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810,540L),每次1h,提取液减压回收溶剂后得到浸膏760.0g。取浸膏580.0g用适量的水混悬,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液回收有机溶剂分别得到乙酸乙酯部分(480g),正丁醇部分(120.0g)。乙酸乙酯部分应用硅胶柱色谱(100~200目),经二氯甲烷甲醇系统(100∶1,50∶1,10∶1,0∶100)梯度洗脱,得到11个流分(Frs1~11)。Fr2(0.6g)过滤得到析出物9(750mg)和10(750mg)。Fr3(0.3g)应用硅胶柱色谱(300~400目),经石油醚乙酸乙酯(100∶0~100∶1)洗脱得到13(0.3mg)。Fr4(0.6g)应用flash柱色谱(硅胶H),经石油醚乙酸乙酯(50∶1)洗脱得到12(11.1mg)。Fr5(0.8g)应用低压快速分离制备系统(硅胶H),石油醚乙酸乙酯(50∶1)洗脱得到11(49mg)。Fr9(157g)依次经过硅胶柱色谱(300~400目,二氯甲烷甲醇),低压快速分离制备系统(硅胶H,石油醚丙酮)和Sephadex LH20(甲醇和二氯甲烷甲醇)分离得到4(30mg),6(20mg)和7(74mg)。Fr10(69g)依次经过低压快速分离制备系统(硅胶H,二氯甲烷甲醇水1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