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工商计算公式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134.00 KB
- 文档页数:3
中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计算公式汇总每年必考至少20分1.盈亏平衡点法是一种决策方法,其公式为Q= F/(P–v),表示盈亏平衡点销售量等于固定成本除以单价减去单位变动成本。
2.期望损益决策法的公式为期望损益值=∑该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该市场状态发生的概率。
3.乐观原则和悲观原则是两种决策原则,折中原则则是将两者折中得到一个折中损益值,选择折中损益值最大的方案。
4.后悔值准则是一种决策方法,其步骤包括确定标准值、计算后悔值、确定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以及选择最大后悔值最小的方案为最优的方案。
5.等概率收益平均值是一种决策原则,其公式为等概率收益平均值=(畅销状态下的损益值+一般状态下损益值+滞销状态下损益值)/3,选择平均值最大的方案。
6.成本导向定价法的公式为产品价格=产品单位成本×(1+加成率)。
7.目标利润定价法的公式为目标价格=单位成本+[(目标收益率×资本投资额)÷销售量]。
8.单一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核算是一种生产计算方法。
9.盈亏平衡分析法的公式包括利润、盈亏平衡点产量和销售收入。
10.期量标准的公式包括批量和生产间隔期。
11.在制品定额法的公式包括本车间出产量和本车间投入量。
12.提前期法是一种生产计算方法,包括本车间投入提前期、本车间出产提前期和提前量。
提前期法(累计编号法)的公式包括本车间出产累计号数和本车间投入累计号数。
13.经济订购批量的公式为EOQ=,其中P为商品的价格,C为技术开发中的物质消耗,V为技术开发中投入的人力消耗,β为技术复杂系数,γ研究开发的风险概率。
14.成本模型的公式为P=,其中C为技术开发中的物质消耗,V为技术开发中投入的人力消耗,β为技术复杂系数,γ研究开发的风险概率。
15.市场模拟模型是一种决策模型,用于模拟市场情况,帮助决策者做出更好的决策。
公式:P=P×a×b×c这个公式表示技术商品的价格,其中a、b、c分别是技术经济性能修正系数、时间修正系数和技术寿命修正系数。
1、盈亏平衡点法公式:Q0 = F/(P –v)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2、期望损益决策法公式:期望损益值= ∑该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该市场状态发生的概率3、乐观原则(大中取大)悲观原则(小中取大)折中原则折中损益值= ɑ×最大损益值+(1 - ɑ)×最小损益值选择折中损益值最大的方案4、后悔值准则(大中取小)①确定标准值(各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收益值或最小损失值)②计算后悔值:用第一步选出的各自然状态下的标准值减去各自然状态下的其他收益值③确定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④选择最大后悔值最小的方案为最优的方案5、等概率收益平均值=(畅销状态下的损益值+一般状态下损益值+滞销状态下损益值)/3决策原则:选择平均值最大的方案6、成本导向定价法公式:产品价格=产品单位成本×(1+加成率)7、目标利润定价法公式:目标价格=单位成本+[(目标收益率×资本投资额)÷销售量]8、单一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核算9、盈亏平衡分析法公式:(1)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产销量)(2)盈亏平衡点产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3)销售收入=产销量×单价10、期量标准公式:(1)批量=生产间隔期×平均日产量(2)生产间隔期=批量/平均日产量11、在制品定额法(1)、本车间出产量=后续车间投入量+本车间半成品外售量+(期末库存半成品定额-期初预计库存半成品结存量)(2)、本车间投入量=本车间出产量+本车间计划允许废品及损耗量+(本车间期末在制品定额-本车间期初在制品预计结存量)12、提前期法生产提前期的相关公式①本车间投入提前期=本车间出产提前期+本车间生产周期②本车间出产提前期=后车间投入提前期+保险期③提前量=提前期×平均日产量提前期法(累计编号法)公式:①本车间出产累计号数=最后车间出产累计号+本车间出产提前期×最后车间平均日产量②本车间投入累计号数=最后车间出产累计号+本车间投入提前期×最后车间平均日产量13、经济订购批量公式:EOQ===、成本模型:P=1βγ-(C+V) P为商品的价格,C为技术开发中的物质消耗,B. 固定增长股利政策公式:普通股资本成本率=(第一年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融资净额)+每年股利增长率 ②资产定价模型公式:普通股资本成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系数×(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26、综合资本成本公式:式中:K w ——综合和资本成本率K j ——第j 种资本成本率W j ——第j 种资本比例27、杠杆理论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额/(息税前利润额-债务年利息额)总杠杆系数:营业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28、现金流量估算(一)初始现金流量1、固定资产投资 包括:固定资产的购入或固定资产建造、运输成本、安装成本等。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公式大全定量决策方法1.确定型决策方法——盈亏平衡点法一、E=S-C=PQ-(F+V)=PQ-(F+vQ)=(P-v)Q-F其中,E为利润;S为销售额;C为总成本;P为销售单价;Q为销售量;F为固定成本;V为总变动成本;v为单位变动成本即:利润=销售额-总成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 固定成本二、盈亏平衡点即保本点或盈亏临界点,是指在一定销售量下企业的销售收入等于总成本,即利润为零:E=0,即(P - v)Q - F=0,计算可得:即: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2.不确定型决策方法3.风险型决策方法——期望损益决策法期望值=2损益值×概率期望损益值= Z该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该市场状态发生的概率期望损益值= Z该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该市场状态发生的概率= 市场状态 1 的损益值×市场状态1 发生的概率+市场状态2的损益值市场状态2发生的概率+ … +市场状态n发生的概率×市场状态n发生的概率式中:损益值是指收益值或损失值*注意:考试一般就涉及三种自然状态,如“畅销、一般、滞销”,则公式如下:期望损益值=畅销状态下的损益值×畅销状态发生的概率+一般状态下的损益值x一般状态发生的概率+滞销状态下的损益值×滞销状态发生的概率选择方案的原则:选择期望损益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成本导向定价法1.目标利润定价法(盈亏平衡定价法)盈亏平衡产量=固定成本÷(目标价格-单位可变成本)目标价格=单位成本+目标收益率×资本投资额÷销售量其中,产品单位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2.成本加成定价法在产品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定比例的加成后所制定出来的产品价格产品价格=单位成本×(1+加成率)生产能力的核算1.设备组生产能力的计算M=F×S×P或M=FS/t生产能力=单位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设备数量×产量定额生产能力=单位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设备数量/时间定额其中,M为设备组的生产能力;F为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S为设备数量;P为产量定额;t为时间定额2.作业场地生产能力的计算M=FA/at其中,M为作业场地的生产能力;F为单位面积有效工作时间;A为作业场地的生产面积;a 为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t为单位产品占用时间。
2017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计算汇总1、点弹性 弧弹性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3、总成本、总可变成本、总固定成本4、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平均固定成本5、完全垄断企业定价的一个简单法则 含义:左边为在边际成本上的加价额占价格的比例 ;它应该等于需求价格弹性倒数的相反数注意需求价格弹性是负数6、支出法GDP=消费C+ 投资I+政府支出G+净出口出口X-进口M 即支出法GDP = C + I + G+X-M7、投资储蓄恒等式:四部门:I=S+T-G+M-X 消费者居民、企业、政府、国外部门境外部门8、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1 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19、技术进步率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率-劳动份额 X 劳动增加率-资本份额 X 资本增长率例题:假设某国在2001-2004年期间;GDP 增长6%;资本存量增长5%;劳动力增长1%..如果资本在GDP 增长中所占的份额为40%;劳动力所占的份额为60%;那么该国这一时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了3.4%.. 10、投资乘数k 为边际储蓄倾向s 的倒数:k=1/s..11、平衡预算乘数 =税收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112、中位数计算:先排序①n 为奇数:中位数位置是21+n ;该位置所对应的数值就是中位数数值..②n 为偶数:中位数位置是介于2n 和2n+1之间;中位数就是这两个位置对应的数据的均值..13、离散系数=标准差/均值..14、发展速度=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0i y y 最初水平报告期水平定基发展速度=i a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两个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发展速度-1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 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15、 平均发展速度==∏=-nni bb 11n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平均发展速度nnn y y b 定基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16、1.例题:单选题某地区1999~2003年原煤产量如下:该地区1999~2003年的平均每年原煤产量为 万吨.. 时期序列:平均产量=45+46+59+68+72/5=58万吨..2.例题:单选题某超市2013年6月某商品的库存量记录见下表;该商品6月份的平均日库存量是 台..A. 48B. 40C. 45D.50 答案:A连续时点序列中指标值变动才登记..采用加权算数平均数的方法来计算..平均日库存量=50*9+60*6+40*12+50*3/30=483.例题:单选题某企业某月库存数单位:吨如下:则;该企业3-6月份平均库存数为C..A.1500吨 B.1400吨 C.1457吨 D. 1445吨月末库存数是时点指标;由此构成的时间序列为间断时点时间序列;而且间隔期均为1个月..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思想是“两次平均”第一次平均:1400+1500/2=1450; 1500+1460/2=1480;1460+1420/2=1440;第二次平均:1450+1480+1440/4-1=14574.例题:单选题某行业2000年至2008年的职工数量年底数的记录如下:则该行业2000年至2008年平均每年职工人数为 1325 万人..年末职工人数是时点指标;所对应的时间序列为间断时点序列;登记的间隔期不同;间隔不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算也采用“两次平均”的思路;且第一次的平均计算与间隔相等的间断序列相同;进行第二次平均时;由于各间隔不相等;所以应当用间隔长度作为权数;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第一次平均1000+1200/2=1100;1200+1600/2=1400;1600+1400/2=1500;第二次平均加权平均: 1100*3+1400*2+1500*3/8=1325万人..17、指数平滑法:预测值Ft+1=平滑系数α×第t期实际观察值+1-α×第t期预测值18、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19、行政单位财务会计报告:资产负债表①月报和季报按照“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②年报按照“资产-负债=净资产”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一般按照“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2017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计算汇总1、波士顿矩阵2、盈亏平衡点销售量Q0=F/P-v 销售单价P 销售量Q 固定成本F 总变动成本V3、不确定型决策通常遵循以下五种思考原则:1乐观原则 2悲观原则 3折中原则 4后悔值原则 5等概率原则1乐观原则大中取大例题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有关资料如表所示:第一:在各方案的损益值中找出最大者;即{50;70;100}第二;在所有方案的最大损益值中找出最大者;即max{50;70;100}=100所以;用该原则最优方案应该是方案Ⅲ2悲观原则小中取大例题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有关资料如表所示:第一:在各方案的损益值中找出最小者;即{20;0;-20}第二;在所有方案的最大损益值中找出最大者;即max{20;0;-20 }=20所以;用该原则最优方案应该是方案Ⅰ..3折中原则加权最大例题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有关资料如表所示:α =0.75a =0.75时的折中法方案..注:当a=0时;结果与悲观原则相同;当a =1时;结果与乐观原则相同..这样;悲观原则与乐观原则便成为折中原则的两个特例..4后悔值原则大中取小:最大后悔值中取最小的例题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有关资料如表所示:取其最小值min {50;30;40}=30;对应的方案Ⅱ即为最优选择5等概率原则例题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有关资料如表所示:求最大利润方案;应选方案II..4、5、企业经常使用的定价方法可概括为:成本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和竞争导向定价法..1.成本导向定价法它是一种以产品成本为主要依据的定价方法;包括成本加成定价法、目标利润定价法等.. 1成本加成定价法..即在产品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定比例的加成后所制定出来的产品价格..其公式为:产品价格= 产品单位成本x 1+加成率例题假设某儿童玩具制造商的成本和预期销售量为:单位可变成本为=10元固定成本= 40万元预期销售量=50 000则;该制造商的单位成本为:单位成本= 单位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销售量=10+ 400000÷ 50000=18元如果制造商希望销售收益率为20% ;则加成后的价格为:产品价格= 单位成本× 1+ 加成率=18 x 1+ 20% =21.6元2目标利润定价法..也叫作盈亏平衡定价法..总收入曲线和总成本曲线在某处相交;相交点就是损益平衡点;此时的销售量就是盈亏平衡产量..PQ=固定成本F+P可变成本vQ=F/P-v例题假设某儿童玩具制造商的成本和预期销售量为:单位可变成本为=10元固定成本= 40万预期销售量=50 000制造商投资额为100万元;投资收益率为20%;即20万元;则;该制造商的单位成本为:单位成本= 单位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销售量=10+ 400000÷ 50000=18元则;目标价格可由以下公式计算出:目标价格=单位成本+目标收益率x资本投资额÷销售量=18+20%×1000000÷50000=22元则;盈亏平衡产量= 固定成本/价格-单位可变成本 = 400000/22-10≈33 333个6、生产能力核算:1设备组生产能力的计算M为设备组的生产能力;F为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S为设备数量;P为产量定额;t为时间定额2作业场地生产能力的计算M为作业场地的生产能力;F为单位面积有效工作时间;A为作业场地的生产面积;a为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t为单位产品占用时间..3流水线生产能力计算M为流水线的生产能力;F为流水线有效工作时间;r为流水线节拍..7、生产作业计划编制:一在制品定额法按照工艺反顺序计算方法公式:本车间出产量= 后续车间投入量+ 本车间半成品外售量+ 本车间期末库存半成品定额-本车间期初预计库存半成品结存量本车间投入量= 本车间出产量+ 本车间计划允许废品及损耗量+ 本车间期末在制品定额-本车间期初在制品预计结存量例题:案例分析某企业的产品生产按照工艺顺序需连续经过甲车间、乙车间、丙车间、丁车间的生产才能完成..该企业运用在制品定额法来编制下一个生产周期的生产任务..在下一个生产周期;各车间;各车间的生产计划如下:丙车间出产量为1000件;计划允许废品及损耗量为50件;车间期末在制品定额为200件;期初预计在制品结存量为150件;乙车间投入量为1000件;甲车间半成品外销量为500件;期末库存半成品定额为200件;期初预计库存半成品结存量为100件..1.该企业运用在制品定额法编制生产作业计划;可以推测该企业的生产类型属于类型A.大批大量生产B.成批生产C.小批量生产D.单件生产答案:A在制品定额法适合大批大量生产企业..根据公式;本车间出产量=后续车间投入量+本车间半成品外售量+车间之间半成品占用定额-期初预计半成品库存量;该产品的工艺生产顺序为甲---乙----丙----丁;甲车间的出产量=乙车间的投入量+甲车间半成品外售量+车间之间半成品占用额—期初预计半成品库存量=1000+500+200-100=1600件..根据公式;本车间投入量=本车间出产量+本车间计划允许废品数+本车间期末在制品定额-本车间期初在制品预计数=1000+50+200-150=1100件..4.该企业应首先编制的生产作业计划A.甲车间B.乙车间C.丙车间D.丁车间答案:D在制品定额法是按照工艺反顺序法来调整车间的投入和出产数量;顺次确定各车间的生产任务;该企业的产品生产按照工艺顺序需连续经过甲车间、乙车间、丙车间、丁车间的生产才能完成;丁车间是最后一道车间;所以先从丁车间开始编制..二提前期法累计编号法1.适用于成批生产类型企业的生产作业计划编制在同一时间上;越是处于生产完工阶段上的产品;其编号越小;越是处于生产开始阶段的产品;其编号越大..公式如下:本车间投入提前期= 本车间出产提前期+ 本车间生产周期本车间出产提前期= 后车间投入提前期+ 保险期记:投胎本车间出生、出后投保提前量= 提前期 X 平均日产量提前量= 提前期 X 平均日产量本车间出产累计号数= 最后车间出产累计号 + 本车间的出产提前期 X 最后车间平均日产量本车间投入累计号=最后车间出产累计号 + 本车间投入提前期 X 最后车间平均日产量例题某企业运用提前期法来确定各车间的生产任务..六月份装配车间最后车间生产到500号 ;产品的平均日产量为6台..该产品在机械加工车间的出产提前期为50天;生产周期为50天..则机械加工车间六月份出产和投入的累计号计划..①机械加工车间出产累计号数= 装配车间出产累计号+ 机械加工车间的出产提前期x 装配车间平均日产量=500+ 50 x 6 = 800号;什么意思:出产提前量是生产到800号产品③机械加工车间投入提前期= 机械加工车间出产提前期+ 机械加工车间生产周期=50+50 =100天;②机械加工车间投入累计号数= 装配车间出产累计号+ 机械加工车间投入提前期X 装配车间平均日产量= 500 + 100 X 6 = 1100号什么意思:投入提前量是投入到1100号例题:单选题某企业运用提前期法来确定各车间的生产任务..装配车间最后车间10月份应生产到1000号;产品的平均日产量为10台..该产品在机械加工车间的出产提前期为50天;则机械加工车间10月份出产的累计号是..8、经济订货批量模型:c0为单次订货费;D 为货物的年需求量c1 为单位货物单位时间的保管费;P 为货物单价;H 为你单位保管费率 例题:单选题某种新材料的年需求量为4000吨;单价为16000元/吨;单次订货费用为800元;每吨年保管费率为1%;该种原材料的经济订货批量为 ..A.150 B.200 C.250 D.300答案:B根据经济订货批量模型EOQ=9、技术组合分析: 1珍珠第 I 象限 :项目具有较高的预期收益和很高的成功概率;项目的风险较小;属于比较有潜力的明星项目.. 联想记忆:宝贝 2牡蛎第Ⅳ象限:虽然潜在收益很高;但是技术开发成功的可能性较低;风险较大..如果企业想从此类项目获得稳定的收益;需要有一定的技术突破.. 联想记忆:造宝贝 3面包和黄油第 II 象限:是一些较小的、技术上比较简单的项目;技术风险低;开发成功率较高;但预期收益不是很好..大部分企业的产品开发项目都属于这类项目..联想记忆:小食;不是宝贝 4白象第Ⅲ象限:此类项目通常不仅风险较大;而且预期效益不好;不值得进行投资和开发.. 但事实上;多数公司多少都存在几个这种类型的项目.. 10、技术价值的评估方法 1. 成本模型①成本模型的基本出发点是:成本是价格的基本决定因素..该模型的公式为:P 为技术商品的价格;C 为技术开发中的物质消耗;V 为技术开发中投入的人力消耗;β为技术复杂系数β> 1 ; γ为研究开发的风险概率失败概率..②成本模型引入了不同于一般商品生产成本计量的“复杂系数”..它表明;技术生产的创造性劳动的等量时间和物质消耗得到的补偿应大于一般商品生产的消耗..在模型中还考虑了风险因素..这一模型在理论上表示了技术商品的价格应按照完全补偿技术生产消耗的原则来确定的原理..例题:单选题某企业拟开发一项技术;经评估;预计该技术开发的物质消耗为300万元;人力消耗为500万元;技术复200%11600080040002=⨯⨯⨯杂系数为 1.4研究开发的风险概率为60%;根据技术价值评估的成本模型;该技术成果的价格为万元..A.700 B.800 C.1120 D.2800答案:D根据成本模型公式P=1βγ-(C+V)=300+500*1.4/1-60%=2800万元..2.市场模拟模型主要是模拟市场条件;假定技术市场上交易时;估算可能的成交价格..其计算方法是;参照市场上已交易过的类似技术的价格;进行适当的修正..P = P0*a*b*c;P为技术商品的价格;P0为类似技术实际交易价格;a为技术经济性能修正系数;可通过比较被评估技术和交易实例技术的性能指标确定;比较时主要考虑技术的经济特性;b为时间修正系数;是实例技术贸易时间至评估日期间内技术价格水平变动修正系数;c为技术寿命修正系数..为被评估技术的寿命与实例技术从评估至停止使用的时间长度之比..例题某企业拟购买一项促进植物生长的植物生长调节技术..经过调查;2年前技术市场已有类似技术的交易;转让价格为15万元;技术寿命为12年..经过专家鉴定和研究发现;该项技术比实例交易技术效果要好;植物生长周期缩短10%;技术市场的交易价格水平比年前上升12%;技术寿命周期为15年;经查验专利授权书;拟购买的技术专利申请时间据评估日2年;实例交易技术剩余寿命为10年..P = P0*a*b*c=15*1.10*1.12*1.30=24.02万元 P0=15万元a技术经济性能修正系数=1+10%=1.10 b时间修正系数=1+12%=1.12 c技术寿命修正系数=15-2 / 10 = 1.30例题:单选某企业拟购买一项新技术..经调查;2年前类似技术交易转让价格为20万元..经专家鉴定;该项新技术的效果比2年前类似交易技术提高15%;技术交易市场的价格水平比2年前提高10%;技术寿命修正系数为1.2..根据市场模拟模型;该企业购买该项新技术的评估价格为万元..D.30.36寿命修正系数为1.2;时间修正系数为1+10%=1.1;技术经济性能修正系数为1+15%=1.15;根据 P=P0 ×a×b×c=20万*1.2*1.15*1.1=30.36万元..3.效益模型基本思路是:按技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来估算技术的价值..P为技术商品的价格;Bt为第t年被评估技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i为折现率;n为被评估技术的寿命..11、比例转换分析法:例题:单选某企业通过统计研究发现;年销售额每增加1000万元;需增加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共10名;新增人员中;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的比例是1:6:3..该企业预计2016年销售额比2015年销售额增加2000万元..根据转换比率分析法;该企业2016年需要新增销售人员D.12转换比率分析法:第一步;2016年需要增加的总体人数为2000/1000*10=20人..第二步;按照比率1:6:3进行分配;新增销售人员的数量为20*6/10=12人..12、管理人员接续计划法:例题:单选题某企业现有业务主管15人;预计明年将有2人提升为部门经理;退休1人;辞职2人..此外;该企业明年将从外部招聘3名业务主管;从业务员中提升2人为业务主管..采用管理人员接续计划法预测该企业明年业务主管的供给量为人..C .15管理人员接续计划法;15+3+2-2-1-2=15人..13、马尔可夫模型:例题:单选:某企业采用马尔可夫模型法进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现有业务员100人;业务主管10人;销售经理4人;销售总监1人;该企业人员变动矩阵如下:注:表中数据为员工调动概率的年平均百分比 该企业一年后业务主管内部供给量为人..B .17业务主管的供给量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留在业务主管的人数;一部分是由业务员晋升上来的;0.7*10+100*0.1=17人 14、15、投资必要报酬率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16、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期望报酬率 17、例题某公司采用固定增长股利政策;如果第1年的每股股利为1元 ;每年股利增长率为2%;普通股每股融资净额为10元 ;则该公司的普通股资本成本率为 Kc =1D P +G = 1 / 10 + 2% =12% 例题:单选某公司股票的风险系数为1.3;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2%;无风险报酬率为5%..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的该公司普通股筹资的资本成本率为 ..A .14.1% 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Kc =R f +βR m -R f =5%+1.3*12%—5%=14.1%..例题某公司发行面值100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为12%的长期债券..债券的票面金额是2000万元;企业按溢价发行;发行价为2200万元;筹资费用率为2%;公司所得税为25%;则公司发行该债券的资本成本率为资本成本率K b =(1)(1)b b I T B F --=2000*12%*1-25%/ 2200*1-2%=8.35%例题:单选:某公司从银行贷款l 亿元;期限3年;贷款年利率7.5%;约定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性还本..假设筹资费用率为0.1%;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则该公司该笔贷款的资本成本率是 .. C .5.63% 长期借款的资本成本率的计算;根据公式K l =11(1)(1)I T L F --=1*7.5%*1—25%/1*1—0.1%=5.63%18、综合资本成本率:例题某公司投资一项目需要筹资1000万元;公司采用三种筹集方式;向银行借入300万;资本成本率为10%;发行债券融资300万元;资本成本率为13%;发行普通股股票融资400万元;资本成本率为16%;则这笔钱的资本成本率为: K w =1njjj K W=∑=300÷1000×10%+300÷1000×13%+400÷1000×16%=13.3%18、例题S 公司准备上一个新产品的生产项目;项目的经济寿命为5年..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厂房为96万元;购置设备为64万元..采用直线法折旧;无残值..流动资产投资额为40万元..项目终结时厂房按30万元出售;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销售额增加320万元;每年固定成本不包括折旧增加62万元;变动成本总额增加192万元;设税率为25%;试估算现金流量..1.初始现金流量=96+64+40=200万元2.每年净营业现金流量为税后利润+折旧={320-62+192+96+64-30/5}*1-25%+96+64-30/5=56万元 3.终结现金流量 = 30+40 = 70万元1000万元;年付现成本增加750万元;年折旧额增加5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则该项目每年营业净现金流量是万元..C.200方法一:每年净现金流量NCF=净利+折旧=1000—750—50×1-25%+50=200万方法二:每年净现金流量NCF=每年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1000—750—1000—750—50×25%=20019、①投资回收期=200/56=3.57年注:不考虑时间价值;不考虑最后资金回收①平均报酬率ARR是投资项目寿命周期内平均的年投资报酬率..平均报酬率计算公式:平均报酬率=平均年现金流量/初始投资额平均报酬率=平均年现金流量/初始投资额=56=56+56+56+126/5 / 200 =35%。
盈亏平衡点法Q0=F/(P-v)期望值=损益值×概率折中原则加权平均值=最大值×乐观系数α+最小值×(1-乐观系数α)后悔值原则后悔值=最大损益值—该状态下各个损益值等概率原则:平均值=∑损益值×1/n对于品种单一、批量大的企业生产能力=设备组的生产能力·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产量定额或=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时间定额作业场地生产能力计算:M=单位面积有效工作时间·生产面积/单位产品占用面积·单位产品占用时间流水线生产能力计算:M=流水线的生产能力/流水线节拍6、多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核算(1步骤1步骤2步骤3Ki第i步骤4第i…n)wi=QdiwiQdiMi=wi·=(Qdi步骤1tj=∑wiwiti步骤2Mj=F·SMjF—————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S————设备数量tj—————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步骤3:根据设备组假定产品的生产能力,计算出设备组各种产品的生产能力,计算公式如下:Mi=Mj·wiMi——————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Mj——————以假定产品来计算生产能力wi——————第i种产品占总产量比重7、(一)在制品定额法————适合大批大量类型的企业根据大批大量生产的特点,用在制品定额作为调节生产任务数量的标准,以保证车间之间的衔接。
运用预先制定的在制品定额,按照工艺反顺序计算方法,调整车间的投入和出产数量,顺序确定各车间的生产任务。
公式一:本车间出产量=后续车间投入量+本车间半成品外售量+(车间之间半成品占用定额-期初预计半成品库存量)公式二:本车间投入量=本车间出产量+本车间计划允许废品数+(本车间期末在制品定额-本车间期初在制品预计数)8、提起期法:本车间出产累计号数=最后车间生产累计号+本车间的出产提前期×最后车间平均日产量本车间投入累计号数=最后车间出产累计号+本车间投入提前期×最后车间平均日产量9、1、基本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假设条件:Q————在每个订购点所需要的数量c0————单次订货费D————货物的年需求量c1PHnT年总成本PH)?1011K=1213按销售数量确定的营业杠杆=销售数量(单价-单位变得成本)/销售数量(单价-单位变得成本)-固定成本DOLQ=() ()Q P VQ P V F---按销售金额确定的营业杠杆=营业额-变动成本总额/营业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DOLS=S C S C F---14、财务杠杆系数DFL,DFL=息税前利润额/息税前利润额-债务年利息额DFL =EBITEBIT I -15、总杠杆系数DTL =营业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16、每股利润分析法111()(1)P EBIT I T D N ---=222()(1)P EBIT I T D N --- 其中:EBIT ————息税前利润平衡点,即每股利润无差别点1I 2I ——————两种资方式下的长期债务年利息DP1DP2————两种增资方式下的优先股年股利PI =。
1、盈亏平衡点法公式:Q0 = F/(P –v)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2、期望损益决策法公式:期望损益值= ∑该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该市场状态发生的概率3、乐观原则(大中取大)悲观原则(小中取大)折中原则折中损益值= ɑ×最大损益值+(1 - ɑ)×最小损益值选择折中损益值最大的方案4、后悔值准则(大中取小)①确定标准值(各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收益值或最小损失值)②计算后悔值:用第一步选出的各自然状态下的标准值减去各自然状态下的其他收益值③确定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④选择最大后悔值最小的方案为最优的方案5、等概率收益平均值=(畅销状态下的损益值+一般状态下损益值+滞销状态下损益值)/3决策原则:选择平均值最大的方案6、成本导向定价法公式:产品价格=产品单位成本×(1+加成率)7、目标利润定价法公式:目标价格=单位成本+[(目标收益率×资本投资额)÷销售量]8、单一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核算9、盈亏平衡分析法公式:(1)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产销量)(2)盈亏平衡点产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3)销售收入=产销量×单价10、期量标准公式:(1)批量=生产间隔期×平均日产量(2)生产间隔期=批量/平均日产量11、在制品定额法(1)、本车间出产量=后续车间投入量+本车间半成品外售量+(期末库存半成品定额-期初预计库存半成品结存量)(2)、本车间投入量=本车间出产量+本车间计划允许废品及损耗量+(本车间期末在制品定额-本车间期初在制品预计结存量)12、提前期法生产提前期的相关公式①本车间投入提前期=本车间出产提前期+本车间生产周期②本车间出产提前期=后车间投入提前期+保险期③提前量=提前期×平均日产量提前期法(累计编号法)公式:①本车间出产累计号数=最后车间出产累计号+本车间出产提前期×最后车间平均日产量②本车间投入累计号数=最后车间出产累计号+本车间投入提前期×最后车间平均日产量13、经济订购批量公式:EOQ===14、成本模型:P=1βγ-(C+V ) P 为商品的价格,C 为技术 开发中的物质消耗,V 为技术开发中投入的人力消耗,β为技术复杂系数,γ研究开发的风险概率。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全部计算公式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这部分的计算公式,那可真是不少啊!就像咱们厨房里的各种调料,少了哪样都做不出美味的菜肴。
比如说,边际贡献的计算公式。
边际贡献,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企业赚钱的“小帮手”。
它的公式就是:边际贡献 = 销售收入 - 变动成本。
这就好比你卖水果,卖出的总价钱就是销售收入,而进货的花费就是变动成本,两者一减,剩下的就是能帮你多赚钱的边际贡献啦!再说说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公式。
这个公式就像是找到企业不赔不赚的那个平衡点。
它是: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 固定成本 / (单价 - 单位变动成本)。
这就好像你开了个小商店,固定成本就是房租水电这些不管卖多少东西都得花的钱,单价是每个商品卖的价钱,单位变动成本是每个商品的进货成本。
找到了这个平衡点,你就知道得卖多少东西才能不亏本。
还有经济订货批量的计算公式。
这个公式就像是在给你的仓库找一个最合适的进货量。
公式是:经济订货批量= √[2×每次订货变动成本×存货年需要量÷单位储存变动成本] 。
想象一下,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就像是你打车去进货的车费,存货年需要量就是一年里需要的货物总量,单位储存变动成本就是仓库里存放货物的花费。
算好了这个量,就能让你的仓库既不缺货,又不积压太多货物。
资产负债率的计算公式也很重要呢!它就像是给企业的财务状况照镜子。
资产负债率 = 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100% 。
负债总额就是欠别人的钱,资产总额就是所有的家当。
这个比率能让你看出企业的债务负担重不重。
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公式,像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存货周转次数等等。
这些公式一个个都像是企业经营中的小工具,用好了就能让企业的经营更顺畅,就像开车掌握好了方向盘,能稳稳地朝着目标前进。
总之,这些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的计算公式,每一个都有它的用处和重要性。
咱们得把它们学透了,用熟了,才能在工商管理的道路上越走越顺,让企业发展得越来越好!难道不是吗?。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全书公式第一章企业战略与经营决策公式:P利润=S-C=P*Q-(F+V)=P*Q-(F+v*Q)=(P-v)*Q-F注:S:销售额,C:总成本,P:销售单价,Q:销售量,F:固定成本,V:总变动成本v:单位变动成本。
当在保本点或盈亏临界点时,销售收入等于总成本,即利润为零P利润=0即:(P-v)×Q—F=0 所以Q=F/(P-v)状态结点的期望值=∑(损益值*概率值)×经营年限方案净效果=该方案状态结点的期望值-该方案投资额第三章市场调研管理公式总体方差δ2= = ——样本方差总体标准差δ= = 一个店铺销售额计算公式:销售额=顾客人数*顾客人均购买额=动作路线长度*路过率*视认率*购买率*购买频数*商品单价第四章生产管理与控制单一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核算:1)设备组生产能力:M=F×S×P其中:M:设备组的生产能力,F: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P:产量定额(工作定额)S:设备数量T:时间定额2)作业场地生产能力:M=F:生产面积生产能力,A生产面积,a: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t:单位产品占用时间3)流水线生产能力:M=F/rF:流水线有效工作时间,r:流水线节拍多种产品来计算生产能力:1)Md=Md:计算生产能力F: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s设备数量td:产品时间定额2)Mi=Mi:具体产品生产能力ωi:产量比重Ki:换算系数3)Mj=Mj:以假定产品计算生产能力F:有效工作时间s:设备数量,tj:假定产品台时Mi= Mj×ωjωj:第i种产品占产品总量的比重Tr:销售收入利润——E=Tr-(F+VQ)F:固定成本V:单位产品变动成本P:产品价格Q:产销量本车间出产量=后续车间投入量+本车间半成品外售量+(本车间占用定额-期初预计半成品库存量)本车间投入量=本车间出产量+本车间计划允许废品数+(本车间期未在制品定额-本车间期初在制品预计数)本车间投入提前期=本车间出产提前期+本车间生产周期本车间出产提前期=后车间投入提前期+保险期提前量=提前期*平均日产量本车间出产累计号数=最后车间出产累计号+本车间出产提前期*最后车间平均日产量本车间投入累计号=最后车间出产累计号+本车间投入提前期*最后车间平均日产量第五章物流管理经济订购批量法:Ci:货物购储成本,C1:每单位货物储量保管费C2:每次采购费Ci=C3:某种货物单价Q:该种货物每次采购量U:该货物年需要量Q=Q为最小值第七章人力资源规划与薪酬管理一元回归法分析法当y=a+bxy是因变量,x是自变量,a,b为回归系数b=a=第八章企业投资决策及重组个别资本成本率—K=D/(p—f)=D/p(1-F)F=D/PP:筹资额f:筹资费用额F:筹资费用率长期借款资本成本率-K=It:长期借款年利息额,T:企业所得税率Ft长期借款筹资费用率借款利息费率L:长期借款筹资额(借款本金)长期债券资本成本率—Kb=Ib:债券每年支付利息Fb:债券筹资费用率B:债券筹资额按发行款确定普通股资本成本率P0 =Kc:普通股投资必要报酬率,普通股资本成本率Dt :普通肌第t年的股利综合资本成本率--Kw= (其中)Wj:第j种资本比例Kj:第j种资本成本率营业杠杆系数DOL=EBIT:息税前利润ΔEBIT:息税前利润变动额ΔS:营业税的变动额S:营业额DOLQ =DOLS=Q:销售数量F:固定成本总额V:单位销量变动成本额P:销售单位C:变动成本总额DOLQ:按销售额数量确定营业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DFL= = =EPS: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额I:债务年利息额ΔEAT:税后利润变动额EAT:税后利润ΔEPS: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变动额总杠杆系数—DTL=营业杠杆系数(DOL)×财务杠杆系数(DFL)=I1,I2两种增资方式下长期债务年利息,两种增资方式下优先股年股利N1 ,N2两种增资方式下普通股股数每年净现金流量(NCF)=每年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每年净现金流量(NCF)=净利+折旧投资回收期= 平均报酬率=×100%净现值NPV= —Cn:项目预计年限,(1+K)t:贴现率,NCFt:第t年现金净流量C:初始投资额内部报酬率IRR=n:开始投资到项目寿命终结年限CFATt:第t年现金净流量r :内部报酬率获利指数PI= =。
1、盈亏平衡点法定价=固定成本/数量+可变成本2、期望值=损益值(畅销、一般、滞销)×概率选择期望值最大3、折中原则加权平均值=最大值×乐观系数α+最小值×(1-乐观系数α)4、后悔值原则 a确定各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收益指或最小损失值;b用a所选择的值减去各个值;c确定各个方案的最大后悔值;d选择c中数字最小的那个5、乐观原则是在各方案中选择最大收益的方案6、等概率原则:平均值=∑损益值/n7、成本加成定价法的产品价格=产品单位成本*(1+加成率)目标利润定价法的产品价格=单位成本+目标收益率*资本投资额/销售量产品单位成本=固定成本/数量-单位可变成本8、新技术的评估价格=类似技术实际交易价格(几年前的价格)*技术经济性能修正系数(技术提高15%=1.15)*时间修正系数(价格水平挺高10%=1.1)*技术寿命修正系数预测使用几年后的效益模型,新技术的价格=每件产品提高的价格*第一年销量*复利现值+每件产品提高的价格*第二年销量*复利现值………..9、马尔科夫模型(人力内部供给量)=需要的人数*需要人的系数+总的人数*需要人表下总人的系数10、对于品种单一、批量大的企业生产能力=工作日天数*班制数*每班工作时间*设备数*(1-修理占用时间百分比)/单件产品时间定额作业场地生产能力计算:工作日天数*班制数*每班工作时间*生产面积/单件产品占用面积*单件产品时间定额流水线生产能力=流水线的生产能力/流水线节拍11、(一)在制品定额法————适合大批大量类型的企业根据大批大量生产的特点,用在制品定额作为调节生产任务数量的标准,以保证车间之间的衔接。
运用预先制定的在制品定额,按照工艺反顺序计算方法,调整车间的投入和出产数量,顺序确定各车间的生产任务。
a:本车间出产量=后续车间投入量+本车间半成品外售量+(车间之间半成品占用定额-期初预计半成品库存量)b:本车间投入量=本车间出产量+本车间计划允许废品数+(本车间期末在制品定额-本车间期初在制品预计数)12、提起期法:本车间出产累计号数=最后车间生产累计号+本车间的出产提前期×最后车间平均日产量本车间投入累计号数=最后车间出产累计号+本车间投入提前期×最后车间平均日产量13、基本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单位货物单位时间的保管费=货物单价·单位保管费率年订货成本=货物的年需求量×单次订货费/在每个订购点所需要的数量年储存成本=在每个订购点所需要的数量×单位货物单位时间的保管费/2=在每个订购点所需要的数量·货物单价·单位保管费率/2年购买成本=货物单价·货物的年需求量年总成本=年订货成本+年储存成本+年购买成本经济订货批量EOQ=(2×货物的年需求量×单次订货费/单位货物单位时间的保管费*单位价格)½(整个开根号)根据经济订货批量进行订货的情况下:年订货次数=(货物的年需求量*货物单价*单位保管费/2*单次订货费)½两次订货之间的时间间隔=每年工作天数/年订货次数14、个别资本成本率:是某一项筹资的用资费用与净筹资额的比率个别资本成本率=用资费用额/筹资额-筹资费用额15、营业杠杆A、按销售数量确定的营业杠杆=销售数量(单价-单位变得成本)/销售数量(单价-单位变得成本)-固定成本B、按销售金额确定的营业杠杆=营业额-变动成本总额/营业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16、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额/息税前利润额-债务年利息额=息税前利润额/息税前利润额-(资产总额*负债资本比率*综合债务利率)17、总杠杆系数=营业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18、每股收益=净利润=(息税前利润-债务利息-所得税)/普通股股数19、经营现金净流量=税后净利润+折旧=营业利润+折旧-所得税=营业收入-(总成本-折旧)-所得税=营业收入-经营成本(付现成本)-所得税20、平均报酬率(ARR)=平均现金流/初始投资额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平均报酬率=(每年净现金流量总和)/总投资*年数21、净现值:指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的每年净现金流量,按资本成本或企业要求达到的报酬率折算为现值,加总后减去初始投资以后的余额。
1、盈亏平衡点法
公式:Q0 = F/(P –v)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2、期望损益决策法
公式:期望损益值= ∑该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该市场状态发生的概率3、乐观原则(大中取大)悲观原则(小中取大)折中原则折中损益值= ɑ×最大损益值+(1 - ɑ)×最小损益值选择折中损益值最大的方案
4、后悔值准则(大中取小)
①确定标准值(各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收益值或最小损失值)
②计算后悔值:用第一步选出的各自然状态下的标准值减去各自然状态下的其他收益值
③确定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
④选择最大后悔值最小的方案为最优的方案
5、等概率收益平均值=(畅销状态下的损益值+一般状态下损益值+滞销状态下损益值)/3
决策原则:选择平均值最大的方案
6、成本导向定价法公式:产品价格=产品单位成本×(1+加成率)
7、目标利润定价法公式:目标价格=单位成本+[(目标收益率×资本投资额)÷销售量]
8、单一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核算
9、盈亏平衡分析法公式:
(1)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产销量)
(2)盈亏平衡点产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3)销售收入=产销量×单价10、期量标准
公式:(1)批量=生产间隔期×平均日产量(2)生产间隔期=批量/平均日产量
11、在制品定额法
(1)、本车间出产量=后续车间投入量+本车间半成品外售量+(期末库存半成品定额-期初预计库存半成品结存量)
(2)、本车间投入量=本车间出产量+本车间计划允许废品及损耗量+(本车间期末在制品定额-本车间期初在制品预计结存量)
12、提前期法
生产提前期的相关公式①本车间投入提前期=本车间出产提前期+本车间生产周期
②本车间出产提前期=后车间投入提前期+保险期
③提前量=提前期×平均日产量
提前期法(累计编号法)公式:
①本车间出产累计号数=最后车间出产累计号+本车间出产提前期×最后车间平均日产量
②本车间投入累计号数=最后车间出产累计号+本车间投入提前期×最后车间平均日产量
13、经济订购批量
公式:EOQ==
=
14为商品的价格,C 为技术开发中的物质消耗,V 为技术开发中投入的人力消耗,β为技术复杂系数,γ研究开发的风险概率。
15、市场模拟模型
公式:P=P 0 ×a ×b ×c 技术商品的价格=类似技术实际交易价格×技术经济性能修正系数×时间修正系数×技术寿命修正系数
16、效应模型——求出该技术带来的未来增加收益总现值
◆ 公式:P=∑=+n t t t NCF 1
i 1() 技术商品价格=第1年技术产生的经济效益×
折现率)(+11+第2年技术产生的经济效益×211折现率)(++…+第n 年技术产生的经济效益×n 折现率)
(+11 17、转换比率分析法
◆ 步骤:(1)根据企业业务增量与人力资源增量的关系,找出需增加的人员总数
(2)按比例进行分配各职位人员数量
18、一元回归分析 公式:y= a+bx
19、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方法
(一)马尔可夫模型——根据各职务的人员调动概率根据期初数计算出当前各职务人员的内部供给量
20、复利终值=现值×复利终值系数 * 注:复利终值系数=(1+利率)n
21、复利现值=终值×复利现值系数 * 注:复利现值系数=(1+利率)-n =1/(1+利率)n
22、后付年金的终值与现值 公式:(1)年金终值=每年支付金额×年金终值系数
* 注:年金终值系数=i
i n 1)1(-+ 23、年金现值=每年支付金额×年金现值系数 * 注:年金现值系数=i i n
-+-)1(1
①折现模型
A. 固定股利政策公式:普通股资本成本率=每年每股分派现金股利/普通股每股融资净额
B. 固定增长股利政策
公式:普通股资本成本率=(第一年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融资净额)+每年股利增长率 ②资产定价模型
公式:普通股资本成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系数×(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
26、综合资本成本公式:
式中:K w ——综合和资本成本率K j ——第j 种资本成本率W j ——第j 种资本比例
27、杠杆理论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额/(息税前利润额-债务年利息额)
总杠杆系数:营业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
28、现金流量估算
(一)初始现金流量
1、固定资产投资 包括:固定资产的购入或固定资产建造、运输成本、安装成本等。
2、流动资产投资 包括:对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现金等流动资产的投资
3、其他投资费用 包括:与长期投资有关的职工培训费、谈判费、注册费用等。
4、原有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 包括:固定资产更新时原有固定资产的变卖所得的现金收入。
29、营业现金流量 公式:
(1)每年净现金流量(NCF )=每年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2)每年净现金流量(NCF )=净利+折旧
* 注意:净利=利润-所得税税额=利润×(1-所得税税率)
30、终结现金流量 包括: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或变价收人、原来垫支在各种流动资产上的资金的收回、停止使用的土地的变价收入
31、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1、投资回收期
(1)每年的营业净现金流量(NCF )相等
◆ 公式:投资回收期=原始投资额/每年营业净现金流量
(2)每年营业现金流量(NCF )不相等
表8-5 项目投资回收期计算表
2、平均报酬率 公式:平均报酬率=(平均现金流量/初始投资额)×100%
32、贴现现金流量指标1、净现值
公式:净现值=未来报酬总现值-初始投资 =∑=-+n t t t C NCF 1k 1()
净现值=[第1年现金净流量×
贴现率)(+11+第2年现金净流量×211贴现率)(++…+第n 年现金净流量×n 贴现率)
(+11]-初始投资 2、获利指数 公式:获利指数=未来报酬总现值÷初始投资 =C NCF n t t t ÷+∑=1k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