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原创押题预测卷 02(新课标Ⅱ卷)(参考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65.62 KB
- 文档页数:3
考生姓名座位号(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让创新成为走向未来的不竭动力。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其重要特点是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
同以往历次科技革命相比,这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以指数级而非线性速度展开。
面对重大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努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我国科技创新已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要瞄准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消费升级的方向、供给侧的短板、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统筹部署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
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一是激活“企业实验室”的创新功能。
弘扬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二是促进传统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传统企业要积极同互联网接轨,以数字经济、智慧经济引领企业转型发展。
三是推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互补创新。
国有企业具有科研人员集中、研发能力较强等特点,应发挥国有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市场嗅觉敏锐的优势,努力形成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分工合作、协力发展的互补创新格局。
奏好政府职能“退、放、进”三部曲。
考生姓名座位号(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让创新成为走向未来的不竭动力。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其重要特点是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
同以往历次科技革命相比,这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以指数级而非线性速度展开。
面对重大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努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我国科技创新已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要瞄准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消费升级的方向、供给侧的短板、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统筹部署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
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一是激活“企业实验室”的创新功能。
弘扬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二是促进传统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传统企业要积极同互联网接轨,以数字经济、智慧经济引领企业转型发展。
三是推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互补创新。
国有企业具有科研人员集中、研发能力较强等特点,应发挥国有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市场嗅觉敏锐的优势,努力形成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分工合作、协力发展的互补创新格局。
奏好政府职能“退、放、进”三部曲。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以往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2018高考预测押题密卷》语文Ⅱ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与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陆地边疆治理结构的调整中国最早的边疆,是在陆地疆域内划定的。
在整个王朝国家时代,边疆基本上就是不同于华夏族的其他民族群体生活的区域。
有的学者指出:“在中国历史上,‘边疆’是一个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形成的概念。
它最初只是泛指相对于中原地区的‘四夷’,其地域并不确定。
”边疆治理尽管内容复杂且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是围绕处理族际关系而展开的,基本上是实行“内诸夏而外夷狄”的内外有别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实现了由王朝国家到民族国家的根本性转变,国家的边疆构架也随之而进行了调整。
但陆地边疆治理中的“族际主义”传统并未根本性地改变,“族际主义”的取向仍然在延续甚至得到强化。
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历史上“华夷之辨”的观念根深蒂固,另一方面则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陆地边疆,族际关系中的矛盾仍然是突出而典型的边疆问题,本身就十分复杂,同时还与其他的边疆问题纠缠在一起,并影响着其他边疆问题的解决。
于是,处理族际关系问题成为了陆地边疆治理的主要内容。
21世纪以来,以“族际主义”为基本取向的传统的陆地边疆治理,与国家发展形势和要求之间的不适应性更加突出。
一方面,随着国家发展形势和目标的改变,边疆的地理空间属性已经远远超越于传统的文化属性,而且还在继续增强。
在这样的形势下,对边疆的地理空间属性的忽视会影响到国家发展和国家治理战略的定位。
另一方面,陆地边疆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明显上升,已经从传统的边缘地带凸显成为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其支撑国家的对外战略、地缘政治战略和“一带一路”构想的作用日渐突出。
因此,必须抛弃陆地边疆治理中的“族际主义”取向,确立“区域主义”取向。
具体来说,就是要改变把陆地边疆界定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或“民族地区”的思维和定位,把陆地边疆明确界定为国家陆地疆域的边缘性区域;在陆地边疆治理中,改变传统的以解决族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为主要内容的做法,把边疆视为国家疆域的边缘性区域,着重于解决这个特殊区域内的区域性问题;在组成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群体之间的差异仍然存在的情况下,族际关系中的矛盾和问题不仅会继续存在,而且会在陆地边疆发展中具有较大的影响。
绝密★启封前全国卷II高考压轴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前我们的文化是以大为特征、以大来标榜的。
我们创造了大城市、大工厂、大烟囱、大流水线、大广场、大厦……可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忍受大污染、大拥堵等等。
可以说,对于“大”的迷恋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问题的症结所在。
与此同时,信息社会的来临却让我们发现了“微”的魅力和“小”的美好。
首先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把我们带入了微交往、微传播和信息微循环时代,为微文化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
随着这种技术向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其他领域的渗透,我们逐渐体会到,“微”和“小”其实是一种更亲切、随和、灵活、更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生活样态和文化风格。
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微时代”。
在这样一个时代,“微”已成为时代文化关键词。
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媒体、微广告、微支付、微信用、微管理、微投资、微生活……所有这些以动态化、碎片化、零散化、即时化、去中心化为特征的新兴的传播方式、文化形态乃至经济活动形态、日常生活形态,已经在潜移默化间深刻影响了我们的时代。
站在这个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历史性转型的高度看,“微文化”透露出转型的信息。
“微”不仅是一种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理想和审美理想,更标志着我们这个时代的转型。
在微时代,权利更加分散,微技术使得真正的“草根”更加便捷地参与社会。
微时代的经济更加尊重每一个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它提供的服务更加体贴入微。
“微时代的文化”众声喧哗,张扬个性,它是一种平民文化、草根文化,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由于低门槛和便捷性所带来的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自主性。
此外,它还打破了传统广播、电视等信息单向流动的特点,打破了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界限,实现了信息的充分交流、互动和对话,建构了一个新型的公共空间。
微文化也是一种充满青春朝气的生动活泼的文化。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生产和传播方式日新月异的时代,微文化已经成为青年的天堂,青年成为微文化的主力军。
绝密★启用前|试题命制中心2018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02【新课标Ⅱ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智慧之翼李青松1927年,世界上第一架无人机在英国皇家海军“堡垒”号军舰上问世。
中国无人机研制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刘亚楼、钱学森等都曾提出过“要造出我们自己的无人机”的构想。
1966年12月6日,“长空一号”首飞成功,共和国拥有了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无人机。
完整意义的无人机,指的是无人机系统。
这个系统是由无人机平台、任务载荷、起降系统、测控与信息传输系统及地面保障系统等组成。
无人机无人驾驶,因此被冠以“无人”,实际上,它具有多重有人驾驶飞行器的特征和功能。
有的无人机也可以载人,比如,以色列“空中骡子”无人机,它垂直起降,载人载物,不吝力气。
常见的无人机有三种类型。
其一,固定翼。
就是翅膀固定,靠流过机翼的风提供升力。
一般而言,军用无人机多是固定翼。
其二,是直升机。
靠一个或者两个主旋翼提供升力。
其三,是多旋翼。
就是具有四个或者更多旋翼的直升机。
按用途来分,无人机可分为军用无人机、面向行业应用的工业级无人机和面向大众玩家的消费级无人机。
工业级和消费级均属于民用范畴。
无人机系统种类繁多,在重量、航程、飞行高度、飞行速度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
美国的“全球鹰”是无人机中的巨无霸。
就续航时间、飞行距离和飞行高度而言,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无人机。
“彩虹”无人机系列,是中国军用无人机中的尖兵。
“彩虹”察打一体无人机(目前,察打一体无人机主要由中美两国设计制造),复合式挂架,可挂载十六枚空地导弹,载重量可达一吨,顷刻间就可以摧毁一个坦克连。
123478101112171819
D C C C B B C B D A C B 1.D
2.C
3.C
4.C
10.C
11.B
12.D
13.(1)裴政见闻广博,记忆力强,通晓当时的治理情况,被人们称赞。
(博闻:见闻广博;强记:记忆力强;达:通晓;称:称赞;被动句。
各1分,句子通顺1分)学科#网
(2)太子没有治刘荣的罪,却称赞裴政公平正直。
裴政喜欢当面指责别人的过错,但背后不再说什么。
(罪:治罪;面:名词作状语,当面;折:指责;短:过错。
各1分,句子通顺1分)
14.AB
15.①从“听”的角度,借农夫之口传达雨后新晴的喜讯;②从“视”的角度,写作者出村所见之景,湛
湛碧天,一行白鹭,表现“新晴”景象。
(每点3分)
16.(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有错字、多字、漏字的,该句不得分)
17.A
18.C
19.B
20.①如果你不运动②那到底该怎么做③是家务劳动(每句2分)。
2018 年高考《考试纲领》押题卷语文(第二模拟)【命题依照】本套试卷是在研究了 2018 年高考《考试纲领》和《考试说明》的有关要乞降变化的基础上精心命制的。
【命题特点】①切近考纲,论述类文本阅读设置了考察“剖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题目,文言文阅读设置了考察“常有的古代文化知识”的题目。
②选材富裕时代特点,适用类文本阅读选用了与我国城镇化发展有关的四则资料,语言文字运用部分选材波及我国“制造强国”的发展方向、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协调发展等。
③命题方向明确。
在题目设计上,重在考察考生正确表达和清楚阐释的能力。
【亮点试题】第 15 题,这道题目将词句与考生学过的诗歌联系,要求考生调换记忆,对照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着重从课内到课外的迁徙。
本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3 题。
①陇右指中国陇山以西,大概包含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的部分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一带。
陇右文化即是在这一特定地区孕育生成和演化发展的。
②陇右绚烂的史前文化曾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之船。
周、秦兴起秦陇之间,为中华古文化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两汉以降,内陆汉族居民的大批迁入进一步加快了陇右民族交融的进度,加之作为“丝路”主干道,中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荟萃于此的特点,更形成陇右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
这是汉唐开发陇右的文明之果,其影响远及封建社会的后期。
③自汉至唐,陇右人文之盛,蔚然可观。
据不完好统计,汉至唐正史传记中的陇籍人士就有400 多人。
他们或是身系社稷安危,或是笔关文场之变,对当时以致后代,都有过重要的影响。
④陇右自古多名将。
汉唐千年,仅正史有传的陇籍将领即达百余人之多。
从“汉之飞将军”李广到一代英主李世民,陇右诸多名将都曾在中国军事史上写下绚烂篇章。
在“志士每多登陇首,诗家端爱唱边声”的唐朝,他们的功业更成了世人追慕的高标,诗家吟咏的主题,留下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诸多千古名句。
2018年高考语文五月预测押题精选(二)(全国Ⅰ卷适用)第一卷一、现代文阅读卜白袁良才民国时期的上海,凭一张纸名满天下且赚得盆满钵满的,只有《申报》。
《申报》副刊《自由谈》更是牛气冲天,在上面发稿的多是鲁迅、郁达夫、茅盾、叶圣陶等这样的超级大腕。
文豪扬眉吐气,编辑、记者先生也神气活现,洋气十足。
但凡事都有例外。
卜白就是个例外,不,简直是个另类。
他是《申报》的资深编辑,陈寅恪的高足,国学功底不可作等闲观,然却土得掉渣,土得冒烟儿。
瘦高个儿,白净无须,常年着一袭青布长衫,足穿黑色方口布鞋,架着一副琇琅圆形近视眼镜,讲一口江南土语。
在报社,他专司划版、校对,有时副刊缺边少角的,主笔大人就会说一声,卜先生,您给补一点白吧。
卜白二话不说,展纸挥毫,须臾立就:或杂谈,或轶闻,或小幽默,或诗画配,虽短小得可怜,却鞭辟入里,妙趣横生,无不是锦绣文章。
不少读者就是冲着卜白的补白文章,才订买《申报》的。
其补白文字,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地理、历史,无所不包,涉笔成趣。
依其姓名谐音,人送雅号“补白大王”。
真是通才、捷才、怪才。
怪才必有怪癖。
他嗜茶。
西湖龙井、碧螺春、太平猴魁,他宁愿饿肚子也要设法买来饮。
有好事者悄悄作了统计,卜白每天饮茶能饮掉五瓶热水,可见嗜茶之深。
但他很少如厕,你说怪也不怪?一天,主笔大人对卜白说,卜先生,您也该给自己的人生补补白啦。
卜白会意,三十好几的人,竟酡红了脸,期期艾艾道,不急,不急。
事业未就,何以家为?主笔不由分说,扯着卜白的青布长衫袖口说,走,我陪您去见一位女士,我太太已候在那里了。
卜白见到那位神情忧伤的女士,得知她男人是谢晋元的部下,在淞沪战役中为国捐躯了,撇下孤儿寡母,卜白竟爽快地应承了这桩婚事,主笔夫妇大感意外,又惊又喜。
卜白一段话让女士为之涕泪交流:我虽一介书生,亦当为抗战效绵薄之力。
让我为你这个抗日英烈之家补白吧!再说,你的娘家福建安溪有好茶“铁观音”呢!卜白没啥业余爱好,除了饮茶,就是看看京戏,尤其迷梅兰芳的戏,一来二去,结识了梅兰芳,成为票友。
2018届全国卷Ⅱ高考压轴卷语文(扫描版)参考答案及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文阅读1.A (曲解文意。
原文是“对于‘大’的迷恋导致了现代问题的出现”,并非“大”这一特征导致的;不是“信息社会向我们展示了‘微’的魅力和‘小’的美好”,而是我们发现了其美好。
)2.D(偷换概念。
D项表述内容主语应该是“微技术”,而非“微文化”。
)3.C(原文“被消费主义裹挟的微生活可能……,从而丧失了现代公民所应该具备的责任、理想、视野和胸怀。
”这里将或然变为必然。
)(二)文学类阅读4.C(作品结尾写儿子向母亲询问自己的父亲,并没有交代姑姑的身世之谜。
)5.①以“我”的视角叙述人物零碎的生活片段,使姑姑的故事显得真实可信,留下了想象空间;②将人物的故事与情景描写相结合,有意淡化命运的残酷,便于揭示故事的人性内涵,赋予故事以诗意美。
(第一点2分,第二点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①“绳索桥”是过去年代的事物,象征了苦难的岁月和艰难的生存,它的消失暗示了人物境遇的改变;②“南山坡的野花”芬芳鲜艳,生命力顽强,象征了人物乐观的态度和坚忍的内心,烘托了人物的美;③“南山坡的野花”与“绳索桥”结合在一起,有利于营造作品哀而不伤的意境,含蓄地表达作品的主题。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7.(3分)B(“面试成绩”应为“综合素质评价”)8.(5分)AC(B“完全改变”有误;D“只有在经济发达地区才能推行走班制”有误;E归因于“物理学习难度大,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有误。
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选三项及以上不给分)9.(4分)示例:中学:如何科学安排走班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高校:如何适应学生科目的选择与组合,科学设置“院校专业组”;如何参考综合素质评价,选拔人才。
(一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0.C(根据句意大体可以断出)11.D(应该是祭天为封,祭地为禅。
1.D
2.B
3.D
4.C
10.D
11.C
12.C
13.(1)明成祖在北京,有人上奏说南京金融制度(或:纸币发行、流通、兑换的法令)被一些豪民破坏,明成祖派邝埜前往查访。
(“或”,“沮”,“廉视”,“为……”被动句,各1 分,句意1 分)
(2)你掌管法律,应当洗雪冤案、解决长期积压的案件,而不要有愧于你的官职,从哪里得到这件衣服,竟然用它来玷污我。
(“滞”“忝”“何从”“乃”,各1 分,句意1 分)
14.BD
15.春色不会随着一个朝代的灭亡而永远消失,每逢春天来临,凌歊台的野花仍然会像旧日一样盛开。
(2
分)揭示出自然规律不会因人事兴废而改变的道理,(2 分)表达出一种看透历史兴衰的平和心态。
(2
分)(意思对即可)
16.(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每空1 分,句中有误则该空不得分)
17.B
18.C
19.D
20.①当前群众内心普遍存在不安全感②一些民间机构创立了辟谣APP 和微信公众号③针对流传比较
广的说法进行科学论证(一句2 分)学科#网
21.②校园不对游客开放不能保证毁坏花草树木的事不会发生。
③没有毁坏花草树木的现象不能保证校外
人员和学生之间就没有冲突。
(答对一句给2 分,两句给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