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送教下乡初中英语培训心得---马丽娜
- 格式:docx
- 大小:18.66 KB
- 文档页数:4
初中英语“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沙河中学杨海云此次,我有幸参加了房县教育局举办的国培计划(2016)“送教下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该活动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诊断示范+集中送教”,是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展开;第二阶段是研课磨课,在这个环节,通过各位老师的示范、点评我也渐渐明白了写作课和阅读课的基本教学流程,以及一些教学方法、游戏,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教学心得;第三环节成果展示(赛课)和第四环节总结表彰。
各位专家团队所带来的示范课、展示课,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让我近距离地领略到每位老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听课就像照镜子,从这几节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英语课堂上,我不但发现了自己平时上课中存在的问题,也从中受到很大启发。
一、多媒体的使用现代化英语教学中,黑板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黑板了。
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的加入,使得黑板的内容更加丰富。
此次活动,老师们都运用了多媒体这现代的教学工具,以鲜艳的色彩、活动的图像和有声的对话,让教学内容更形象化,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教师基本功扎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各位教师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全堂使用英语教学,整堂课轻松、活泼。
师生配合默契,教师教态亲切,身体语言丰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平时我在这一方面做得不够好,因此,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各地老师不同的调动学生的方式,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怎样保持下去也很重要。
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清楚明确,难易适中。
只有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孩子会无从下手,太易又不用思考,这都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三、情境的设置英语的学习要求在语境中学习句子,在句子中学习单词。
这就是说我们在教给学生一句话、一个词时还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会用句子、词语。
所创设的情境如何即利于课文的导入,也利于重点单词、句子的引出是一节课成败的重要方面。
英语教师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Teaching is a noble profession that requires constant learning and self-improvement. As an English teacher, I recently had the opportunity to participate in a training program aimed at improving teaching skills and techniques for teaching in rural areas. This experience turned out to be eye-opening and enlightening, and I would like to share my reflections and insights from this training.First and foremost, the training program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the needs and backgrounds of students in rural areas. Many students in these areas come from underprivileged backgrounds, with limited resources and exposure to English language and culture. As such, it is essential for teachers to adapt their teaching methods and materials to suit the specific needs of these students. During the training, we were introduced to various teaching strategies, such as integrating local context and culture into the classroom, using real-life examples relevant to the students' lives, and incorporating visual aids and technology to engage students effectively. I found these strategies to be highly effective in capturing the students' attention and enhancing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English language.Another significant takeaway from the training is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relationships with students. In rural areas, teachers often serve as mentors and role models for their students. Establishing a strong rapport with the students is crucial for creating a conduc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training program emphasized the need for teachers to show care and empathy towards their students and to constantly motivate and inspire them. We were taught techniques such as organizing interactive groupactivities, conducting one-on-one discussions with students, and providing constructive feedback to encourage their progress. These techniques not only fostered a sense of belonging and camaraderie among the students but also helped to boost their confidence and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English.Furthermore, the training program shed light on the importance of involving the local community in the education process. In rural areas, the community plays a vital role in supporting and shaping the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of students. Engaging the community not only helps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 school and the community but also provides students with opportunities to practice English outside the classroom. We were introduced to innovative approaches, such as organizing language exchange programs with local residents, inviting community members as guest speakers to share their experiences, and involving parents in school activities. These initiatives promote a holistic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foster a sense of pride and ownership amongst the students.Additionally, the training program emphasized the significance of continuou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teachers. Teaching in rural areas can be challenging, with limited resources and support systems. Therefore, it is crucial for teachers to upgrade their knowledge and skills regularly. The training program provided us with opportunities to enhance our teaching skills through interactive workshops, seminars, and networking sessions. We learned effect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techniques, how to create engaging lesson plans, and how to utilize various teaching resources effectively. Moreover, the program encouraged us toreflect on our teaching practices and to develop a growth mindset. The training was also an excellent platform for teachers to share their experiences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This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was highly beneficial, as we gained valuable insights and practical ideas that we could implement in our classrooms.In conclusion, the training program for teaching in rural areas has been a transformative experience for me as an English teacher. It has opened my eyes to the uniqu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eaching in rural areas and has equipped me with the necessary skills and knowledge to make a positive impact on my students' lives. The program emphasized understanding and adapting to the specific needs of rural students, building relationships with them, involving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engaging in continuou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 am excited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that I have learned and to make a difference in the lives of my students.。
英语送教下乡心得体会青峰初中李光先我去县送教下乡”英语学科课堂教学的听课活动。
这次活动,全县所有英语任教教师都参加了,也得到了上级主管教育的领导的大力支持。
这次活动,她们都讲得非常精彩,其中有很多地方都是值得我学习借鉴的。
她们在课堂展示中,都采用了全英的教学方法,而且运用的非常贴切自然,也富有感情,营造了一个英语的教学氛围,深深吸引了学生,这一点是值得我学习的,其实不是说我上课不用英语组织教学,而是用的时候较少,总怕学生听不懂,所以习惯于用汉语,即使用,有时也要用汉语翻译一下,另一个原因自然是本身英语口语水平低,有些课堂用语不会说,今天听了这两个教师的课,自己都有些惭愧了,同是英语教师,为什么差距之大,我不由得暗下决心,一定自学好英语课堂的一些用语,也像这两位教师一样,能全用英语组织教学。
除了用英语组织课堂这个亮点外,她们在其他方面的教学方法也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使我可以借鉴学习,比如:在教授单词的时候,总是手持一张自制水果图片(香蕉、土豆、橙子、三明治),用反面对着学生,让学生猜,“What's this?”当然学生一般都不会,这时老师把图片转过来,教大家这个水果的英语名称,并顺带着说出句型“I like …”,这位老师在操练单词的时候,用的方法非常新颖,比如学习potato土豆这个单词,老师为了增加趣味性,让学生边甩胳膊边说potato,最后胳臂往前一伸,五指分开,大声并拉着长音说出potato,这时就看到学生积极性高涨起来,我也觉得挺有趣味的,另外,她还用了一个游戏来巩固单词和句子,做这个游戏时,先找四名同学到讲台前面,排好队,让下面同学说句子:What do you like?这时老师告诉学生反复说一个单词如olive,边说边随着老师拍手,转圈,突然老师说出“stop”,转圈的四名同学就快速地跑向自己座位,先坐下的为胜,底下同学一看挺有趣的,在做第二组游戏的时候,下面的同学就纷纷地举手,争相参加,我不得不佩服,这个教学方法太好了,学生不光学会了单词,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我回去再上英语课的时候,也试试看。
对初中英语复习课教学的反思——“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2016年3月31日—4月1日上午,我有幸参加了湖北省“送教下乡”培训活动。
首先聆听了三位专家老师精彩的复习课教学,接着倾听了扈华唯老师作的《关于复习课的思考》以及《关注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的报告,使我受益匪浅,收获很多,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
尤其是对复习课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一是教学内容要精。
复习课是对所学内容进行一个系统地复现,巩固与内化的教学活动,同时,它又是一个有针对性地诊断教学的过程。
通过复习,老师应解决一些学生混淆不清的知识,弥补一定的知识漏洞,并帮助他们建构起自身的知识体系,如秦妍辉老师在复习八下Unit3时,对重点词语和词组的辨析等,就总结出了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提炼出了知识点的重中之重以及罗列出了学生容易犯错的知识点,然后重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
二是教学方式要多样化,选材要新颖。
复习课既然是对所学知识的复现,那势必会存在一定的重复,而重复教学却是教学中最忌讳的。
学生生性好奇,他们热衷于新鲜的事物,一旦一样东西重复两次以上,他们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失去学习兴趣。
既然学习内容上的重复是不可避免的,那我们就应该尽量减少在教学方式上的重复。
通过多种渠道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课本资源及多媒体资源,采用比一比,赛一赛,说一说等多种方式开展活动,如王劲松老师在复习动词的过去式时,就采用做手势的教学方式,既避免了枯燥无味的单词复习,又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复习巩固了规则和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
同时选材要新颖,要贴近学生生活,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共鸣。
如王劲松老师在复习the simple past tense时,所选的他和儿子一起去长隆旅游的题材,学生非常感兴趣,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三是要有效设计练习。
在复习课上增加适量的笔头练习是必要的。
一方面,写作能力也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之一;另一方面,适当的笔头练习可以及时向老师反馈学生的学习状态,便于老师及时调整以下的教学步骤。
英语送教下乡听课心得体会导语:所谓送教下乡,就是把城市职业院校涉农专业的优质送到农村,把学校办到农民的家门口,把实践课放在田间地头、饲养场,让想上学的农民有学上。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品才网(..)。
从xx年底到现在,我们参加了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看了几位名师的示范课,我们自己也经历了听课,共同研究磨课,修改,上课。
评课的这一过程。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也从中学到了很多课堂的教育教学技巧。
也激发了我们农村英语教师对英语课堂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如何开展学生的合作学习,如何更好的实施课堂评价等。
几位优秀的英语教师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我受益匪浅。
让我们亲身体验了一些教学活动,让理论联系了实际,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更深刻、更透彻的领会了英语教学在农村中的含义。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一、重新认识了自我通过和几个学校的老师们的交流。
使我对英语老师这一角色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比如,三圣中学的刘念老师给人清新、活泼、多才多艺的感觉,所以作为一位英语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在英语的探究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英语教师不仅要把英语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而且还要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英语的道路上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
二、对英语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听课磨课,评课让我学到了一些教学技能以及课堂教学的一些经验和方法,我对英语课堂教学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英语课以不仅要以语言为对象,而且还要放眼看周围世界,还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兴趣,体验成功和自信的培养;还要在课程实施上注重创造学习环境和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注重参与实践和创新发展;在语言教学的目标上,注重培养语感和交际能力;在教学评价上,注重运用激励机制和多元评价。
英语送教下乡培训反思
为期两个月的“送教下乡”国培计划即将进入尾声,这两个月来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在这次活动中我经历了诊断示范阶段的讲课、听课,观摩了几位名师的示范课,磨课阶段的共同研课磨课,修改,讲课,评课的这一系列过程。
在这次培训中我从中学到了很多课堂的教育教学技巧。
对于如何开展阅读模式的三读模式,如何更好的让学生理解课文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有了深刻的认识。
几位优秀的英语教师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我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学习后我认识到三读阅读教学模式对于新式认识到初中英语课程改革力图体现“阅读教学模式的意义。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理念,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英语知识。
英语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唱、演、练、中悟出知识。
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重视英语的启迪,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同时让我认识到教师应善于反思,在反思中进步。
教师要在教学中常常反思,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
教师要在读书中反思,在工作中反思。
通过国培的学习,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英语阅读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
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英语教师下乡送教活动体会与感悟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有幸参加了一次下乡送教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乡村教育的现状和挑战,也收获了许多感悟。
首先,我发现乡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不高。
他们认为英语离他们的生活太远,学了也没用。
这种观念的根源,一方面是学生们对未来的生活没有清晰的规划和目标,另一方面则是英语教育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
所以,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英语能力,让他们知道学好英语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开拓未来。
其次,乡村教育资源的匮乏也给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教室条件较差,课本和教辅资料不足,甚至有些学校连教学黑板都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尽力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教学方式和途径,让学生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够学有所成。
最后,我认为这次下乡送教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乡村教育的重要性。
乡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大事。
希望更多的优秀教师能够走进乡村,为当地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这次下乡送教活动是一次难得的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同时也让我更加珍视自己的职业。
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乡村教育也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
- 1 -。
送教下乡心得体会英语Going to the countryside to teach is an experience that I will never forget. It was a unique and challenging opportunity that taught me a lot about myself and the world around me. This experience has given me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on life and opened my eyes to the realities faced by people in rural areas.Firstly, I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in rural communities. Many of the students I taught came from poor backgrounds and had limited access to educational resources. It was clear that education was their only hope for a better future. This motivated me to do my best in teaching and to mak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ir lives. Seeing the joy on their faces when they grasped a concept or learned something new was immensely satisfying. It made me appreciate the power of education in breaking the cycleof poverty.Secondly, I gained a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the simplicity and beauty of rural life. Living in a small village surrounded by nature was a refreshing change from the hustle and bustle of city life. I was amazed by the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and the supportiv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locals. They taught me the importance of slowing down, appreciating the little things, and finding happiness in the present moment. It was a valuable lesson that I will carry with me throughout my life.Moreover, I learned to be resourceful and adaptive in challenging situations. Teaching in a rural area came with its own set of difficulties, such as limited teaching materials and language barriers. However, I quickly learned to improvise and make thebest use of the available resources. I also worked closely with local teachers to understand the needs of the students and tailor my lessons accordingly. This experience taught me how to think creatively and adapt my teaching methods to suit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Lastly, this journey taught me the importance of gratitude and giving back to society. The kindness and generosity of the locals were overwhelming. They welcomed me into their homes, shared their food, and treated me like family. Their selflessness and unity inspired me to be more compassionate and to give back to the community. This experience ignited a desire in me to continue volunteering and making a difference in the lives of others.In conclusion, my experience of teaching in rural China was transformative and eye-opening. It taught me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the beauty of simplicity, the value of resourcefulness, and the power of gratitude. I will forever cherish the memories and carry the lessons I learned with me throughout my life. This experience has reinforced my passion for education and my commitment to making a positive impact in the world.。
第1篇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周的英语教研培训。
这次培训不仅让我在专业知识上得到了提升,更让我对英语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以下是我对这次教研培训的一些感想。
一、教学理念的提升在培训中,专家们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而现代教育理念则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践行这一理念,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让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二、教学方法的应用培训期间,专家们为我们介绍了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如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
这些方法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结合班级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1. 任务型教学: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英语。
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任务,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提高沟通能力。
3. 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发现知识、掌握技能。
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评价的改革培训中,专家们指出,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不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因此,我们需要改革教学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以下是我对教学评价改革的一些思考: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通过过程性评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教学策略。
2. 成果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如考试成绩、口语表达能力等。
英语教师下乡送教活动体会与感悟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参加了一次英语教师下乡送教活动。
这次活动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乡村教育的现状和挑战,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乡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
在这次活动中,我收获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
首先,我看到了乡村教育的现状和挑战。
在乡村学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都比城市的学校要差一些。
虽然政府加大了对乡村教育的投入,但是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此外,乡村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学习条件也比城市学生要差。
这些都给乡村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其次,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乡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
在活动中,我和学生们交流了很多,了解了他们的家庭和生活情况。
我发现,乡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和城市学生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更注重家庭和家人的关系,更注重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这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乡村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最后,这次活动让我有了更多的感悟。
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责任和担当,去支持乡村教育,去关注乡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注重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受益。
同时,我们也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为乡村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这次英语教师下乡送教活动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乡村教育的现状和挑战,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乡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
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采取更加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受益。
浅谈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房县“送教下乡”初中英语培训心得九道初中马丽娜2017年3月27-28日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16)”--- 房县“送教下乡”初中英语培训第三环节优质课观摩大赛,聆听了9节精彩的课。
通过这次的学习,受益匪浅。
这次活动让我领略到了出类拔萃的英语教师的教学风采,深厚的教学功底,以及精湛的教学艺术, 9位执教教师注意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英语歌曲、歌谣、或日常生活对话引入新课,运用“任务型”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教师和学生亲切交流,多媒体课件直观、实用性强,活动设计环环相扣,水到渠成。
虽然各个老师的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
一、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让我感受最深的要数各位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
教师语言对于一堂课来说无异于生命的源泉,口语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英语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语音语调要准确,并且优美、自然,课堂用语要既简练、准确又易懂,为学生创设很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如何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交际的平台,从而真正地让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这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经常思考的问题。
这次展示课上我们看到教师们语言能力优异,发音准确,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良好的示范。
老师们语言表达准确自如,教风沉稳、大气,让人有一种如浴春风的清新感觉,课堂时时处处都显示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每做一步都是为下一步铺垫,时时刻刻都在关注学生,而不是展示,可操作性强。
这些教师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后盾,词汇丰富,课堂教学语言充实。
教态亲切自然,表情丰富,教学手段灵活多样,课堂上富有激情,语言极具感染力,肢体语言丰富,这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动、自然而又幽默的风格使学生又放松又紧张,学生在这种放松的机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效率很高。
二、教学设计灵活、新颖,别具一格教师们从一个主题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以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将学习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小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并学会用英语,许多老师的教学思路设计的都很好。
首先,上课前就让孩子们做热身活动活跃课堂气氛,然后从单词的讲解,到听力练习或阅读,再到对话讨论,最后拓展,一环扣一环可以说衔接得非常自然,孩子们都能很好的理解和跟进,思维没有断点。
孩子们很自然地完成了接触、理解、使用等一系列过程。
老师们通过各种操练给了孩子们很大的空间,紧紧抓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特点,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使得学生在课堂中成为主角,而教师也不是单纯的旁观者,既是倾听者更是出色的指挥者,整个课堂中师生关系融洽有序。
其中崔吉娟老师的课堂设计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让我耳目一新。
老师们设计各种情景,采用听、说、读、写、做、玩、演等多种手段或形式,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语言。
课堂流程动静结合,张弛有度。
教师引导得法,在学生进行各项活动之前教师都先做个示范,学生虽然不一定听懂老师的指令,但就因为有她的示范表演,所以,学生总能很快领会老师的意图,积极地开始课堂活动,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在教学的设计上采用分解难点、分步呈现、逐步扩展、层层深入的方式,注意示范的质量,保证学生对语言意义的正确理解,通过各种模仿和操练活动,使学生掌握新的语言形式。
将单词和词组的学习与句子相融合,注意语言的整体性,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教学活动贯穿始终。
所设计的练习也都紧紧围绕语言的交际,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体验、参与合作和交流等学习方式来学习和运用语言,注意了语言的交际功能,促进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教语言的目的是在于运用,而不是学会多少个词、多少个句子,老师善于设置一些恰当的情景,让学生去运用所学的语言。
总之,整堂课学生都在不断地运用所学的语言来进行交流,切实做到了新课标所要求的英语教学的总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
三、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多采用小组竞赛的模式或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激起了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
平时我们在这一方面做得不够好。
因此,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老师不同的调动学生的方式。
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怎样保持下去也很重要。
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清楚明确,难易适中。
只有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孩子会无从下手,太易又不用思考,这都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四、整体感知、灵活运用教材有的老师在讲授新课时,不仅改用了教材顺序,还把课本里本是阅读的小短文设计成了需要填空的听力题,这种方式尤为独特,学生不但完成本来设计的阅读任务,又更深层次的联系了听力,改变方式后,学生觉得新颖,从而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强烈兴趣,能积极主动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同时也避免了英语教学总是围绕着英语课本转和机械操练,重复老内容,缺乏信息的新鲜感,以致造成学生注意力涣散,思维迟缓,产生被动消极情绪,失去学习兴趣,学习退步的后果。
这对老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我以后的教学中,我也会尝试使用这一方法,把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
五、注重情感价值观的升华这是我感受最为深刻的一点,让我认识到:我们不仅是一位英语老师还是一位教育工作者。
我们教师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情意和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态度、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项学习活动中去。
使学生既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又能培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特别注意情感价值的培养,虽然只需要寥寥几句,却可以使小课堂升华成为人生的大课堂。
六、专家精彩专业的点评几位专家结合自己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给出了幽默、中肯、切合实际且有真对性的点评。
这既给展示教师一定鼓励鞭策,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处理等方面给全体与会的教师以引领。
专家提出:初级教师what to teach; 中级教师how to teach; 高级教师是how to learn.这点让我感触颇深,单纯的讲授知识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更长需要努力的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始终以踏踏实实、谦虚好学的态度,不断努力,不断创新,争取早日成为优秀的英语教师。
七、及时总结经验,反思英语教学。
通过这次听课,我看到了自己有很多不足,以及自己与这些优秀教师的差距,同时我对自己也提出了很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语言更优美?怎样让孩子喜欢英语课?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1.努力不断学习,提升个人素质。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第一年参与初中的英语教学,最近我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初中英语教师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参加优质课展示的教师口语流利优美,全堂使用英语教学,整堂课轻松、活泼。
教师都是借班上课,但师生配合程度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口语流利、发音准确。
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孩子对课堂的理解、才能保证孩子学到正确的知识、地道的语言。
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后盾,词汇丰富,课堂充实。
在教学中能优化教学,提高效率,比如:亲切的问候和交流,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别出心裁的组织教学,唤起学生的注意,丰富多样的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以听说为主,多元化的练习。
教态亲切,身体语言丰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平时我在这一方面做得不够好。
因此,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老师不同的调动学生的方式。
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怎样保持下去也很重要。
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清楚明确,难易适中。
只有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孩子会无从下手,太易又不用思考,这都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课堂上用Big hands for you!/ Smart boy.等不同表达方式表扬、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使他们怀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英语的活动中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新的认识:首先是英语情境的设置,英语的学习要求在语境中学习句子,在句子中学习单词。
这就是说我们在教给学生一句话、一个词时还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会用句子、词语。
所创设的情境如何即利于课文的导入,也利于重点单词、句子的引出是一节课成败的重要方面。
这也让学生很自然地进入课堂。
我想以后多注意这一点,让学生编对话时,给他们设立一个情境,让他们更好的发挥,也让他们明白如何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
其次是注重基础,适当拓展延伸。
这次听的课没有想象中那么花哨,更多的是注重课文,注重基础知识。
在精讲精练课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拓展延伸。
由于前面将基础知识都夯实了,后面的拓展学生进行起来也就得心应手。
正是这种“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远见,提高了整节课的课堂效率。
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在教学中采取互动模式,采用小组讨论或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想象,激起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因此,在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各学校老师不同的教学方式。
本次活动就像是面镜子,从中折射出我们教学中的许多问题,例如:英语教师的门面——口语,课堂教学设计,重难点的把握等等。
记得某位专家曾说过,“教学就像一盘菜,呈现方式、教学的仪表、举止的完美就如一道菜是否具备色香味,而知识点的落实及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否有利就如这道菜是否有营养,只有有营养才是最具价值的,也是最有生命力的。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像厨师一样,不仅能做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来,更重要的是能做一道对学生来说能营养终身的菜来。
”成为这样的教师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多琢磨,多学习,要走出自我这个狭窄的区域,走到蓝蓝的天空下面,那么我们所看到的必然是明媚的蓝天!经过本次的深入系统的培训,让我开阔了眼界,明白了努力方向,让我可以更加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