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et、GATA-3在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 格式:pdf
- 大小:271.86 KB
- 文档页数: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目的探讨应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测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我院25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观察组),对照组(正常健康者)25例,对两组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CD3+,CD3+CD4+亚群明显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其CD3+CD8+亚群明显较对照组升高(P<0.05),且CD3+CD4+/ CD3+CD8+比值显著降低(P<0.05)。
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增高,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明显,与该病免疫机制有关。
标签: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流式细胞仪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由血小板自身抗体诱导血小板破坏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ITP起病隐袭,症状多变,感染时除发现血小板减少外,可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出现皮肤瘀点和瘀斑[1]。
目前临床病情复杂的准确诊断有一定困难,外周血中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已成为ITP 临床诊断、指导治疗季评估预后的只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应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测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入院治疗的35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男15例,女20例,年龄17~54岁,平均(38.5±5.8)岁,均为出诊患者,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的相关ITP诊断标准,排除其他免疫性疾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的表达及意义简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皮肤和黏膜出血等症状。
虽然病因尚不清楚,但已有研究表明,ITP患者体内存在与血小板相关的自身抗体,这些抗体与血小板表面抗原结合,导致血小板破坏和/或抗体介导的血小板减少。
本文将重点介绍ITP患者体内存在的血小板相关抗体的类型、获得途径与作用机制等。
血小板相关抗体类型ITP患者体内可检测到多种与血小板相关的自身抗体,常见的有抗GPⅡb/Ⅲa、抗GPⅠb/Ⅸ、抗GPⅠa/Ⅱa及抗GPⅣ抗体等。
抗GPⅡb/Ⅲa抗体GPⅡb/Ⅲa是血小板膜上最丰富的糖蛋白复合物,其在血小板聚集和粘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抗GPⅡb/Ⅲa抗体能与GPⅡb/Ⅲa结合,使血小板表面成为靶细胞,引发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破坏作用,从而导致ITP患者血小板减少等症状。
抗GPⅠb/Ⅸ抗体GPⅠb/Ⅸ是血小板表面发生凝血反应的关键分子。
抗GPⅠb/Ⅸ抗体被认为是ITP患者中最常见的抗体之一,能够抑制GPⅠb/Ⅸ与凝血因子的结合作用,阻碍正常的凝血功能。
抗GPⅠa/Ⅱa抗体GPⅠa/Ⅱa是血小板表面多肽,也是血小板收缩素生成途径的关键分子。
抗GPⅠa/Ⅱa抗体的存在使得ITP患者血小板表面形成新的自身抗原,引发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进一步破坏血小板。
抗GPⅣ抗体GPⅣ是一种非常小而稳定的血小板膜糖蛋白,与其他分子一起形成血小板粘附分子复合物(PAC-1)。
抗GPⅣ抗体的存在会使GPⅣ的功能丧失,PAC-1不能形成,从而导致患者血小板粘附和聚集能力下降。
抗体的获得途径ITP患者体内存在的抗体可以是自然产生的,也可以是人工获得的。
自然产生自然产生的抗体是由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产生的。
ITP患者中大约80%的患者存在着抗小板自身抗体。
T淋巴细胞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外周血表达的分析陈建安;周静;丁茜;何永明【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影响。
方法选取30例成年ITP患者,并且选取18例对照者正常的外周血标本,通过分离出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淋巴细胞亚群进行科学的检测,通过检测结果,将30例ITP患者和18例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30例ITP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CD3、CD4有所降低,而CD8有所升高。
CD4/CD8的比值降低。
ITP组与对照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TP患者的发病原因与细胞的免疫有着很大的关系。
对患者进行免疫系统的纠正对于治疗ITP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3(000)010【总页数】2页(P2202-2203)【关键词】T淋巴细胞;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流式细胞术【作者】陈建安;周静;丁茜;何永明【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检验科,广东东莞 523110;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检验科,广东东莞 523110;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检验科,广东东莞523110;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检验科,广东东莞 5231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8.2ITP患者的患病原因一般是自身免疫力出现问题,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其病发人群较广,从儿童到老年人,均可能患有ITP疾病[1]。
ITP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一般急性ITP无需进行治疗,病原菌的消失就可以恢复。
而慢性ITP治疗较麻烦,且不易恢复。
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失调或者存着异常,导致淋巴细胞的活性迅速增加,需要进行免疫治疗。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30例成年ITP患者。
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20~55(平均42)岁。
选取1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2~58(平均45)岁。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表达的研究熊荣;宋建新【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探讨它们在ITP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40例ITP患者治疗前后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并分析比较.结果 40例ITP患者治疗前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除无效组外,其表达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初诊组与无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组、良效组和进步组均明显高于无效组(P<0.05),但良效组和进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P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降低,但治疗后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升高,提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在ITP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1(000)013【总页数】2页(P1573-1574)【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作者】熊荣;宋建新【作者单位】云南省文山市人民医院检验科,663000;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昆明,650032【正文语种】中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儿童及青年女性常见的获得性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为特征。
临床表现为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1]。
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近年研究发现,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机体重要的T细胞亚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及维持自身内环境稳定和自身耐受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仪对ITP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以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ITP发病中的作用。
转录因子T-bet、GATA-3、RORgammat及FOXP3在肝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情况的研究硕士研究生:吴立旋1导师:刘晓平2 教授1、汕头大学医学院2006级临床硕士研究生汕头 5150312、深圳市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 518036中文摘要目的:一、了解肝癌患者外周血中是否存在Treg优势化现象。
二、研究肝癌患者外周血中Th1、Th2、Th17及Treg各自的主要转录因子T-bet、GATA-3、RORgammat及FOXP3的表达情况。
材料与方法:抽取实验组20例肝癌患者与对照组2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静脉血单个核细胞中CD4+CD25+T细胞占CD4+细胞比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静脉血单个核细胞中Th1、Th2、Th17及Treg各自的主要特异转录因子T-bet、GATA-3、RORgammat及FOXP3的mRNA表达情况。
结果:原发性肝癌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CD25+Treg占CD4+T细胞比例要显著高于对照组(17.72±4.97 VS 9.22±2.68, P<0.01),Treg的特异转录因子FOXP3 mRNA的表达肝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3.17±1.59 VS 1.39±1.13,P<0.01),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显示FOXP3 mRNA表达与CD4+CD25+Treg细胞量呈正相关(肝癌组r=0.761, P<0.01)。
Th1的特异转录因子T-bet mRNA的表达肝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52.34±34.07 VS 104.±56.00, P<0.01),而Th2的特异转录因子GATA-3 mRNA的表达则高于对照组(1.38±1.15 VS 0.58±0.65, P<0.05),T-bet mRNA/GATA-3 mRNA比值明显减小(86.01±116.71 VS 461.88±708.81, P<0.0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及白介素18的作用(一)作者:潘建玲,关秀茹,马学华,何昕【摘要】本研究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80、CD86及其配体CD28的表达水平及白介素18的作用。
应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4例ITP患者和34名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80、CD86及其配体CD28的表达,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血浆。
结果表明:IT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80、CD86表达率(4.21±2.27%,7.19±5.16%)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34±0.87%,4.08±1.96%,P0.01)。
ITP组血浆含量为(538.31±111.33)pg/ml,正常对照组血浆含量为(489.44±49.07)pg/ml。
含量与血小板数量呈显著性负相关(r=-0.395,P0.05)。
结论:ITP患者CD80和CD86共刺激分子过度表达,患者血浆中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共刺激分子CD80、CD86与ITP发病密切相关,在ITP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共刺激分子淋巴细胞CD80CD86CD28白介素18 Expressioentswith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 AbstractTheobjectiveofstudywastoinvestigatetheexpressionsofCD80,CD86anditsligandCD28onper ipherallymphocytesinpatientswith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toexploretheeffectofiD80,CD86anditsligandCD28)onperipherallymphocytesfrom34ITPpatientsand34normalhumansweredetectedbyimmunofluores cenceandflassay(ELISA).TheresultsshowedthattheexpressionsofCD80andCD86onperipherallymphocytesfromIT Ppatientswerehigherthanthatofthenormalcontrol( 4.21±2.27%,7.19±5.16%vs2.34±0.87%,4.08±1.96%)(P(538.31±111.33)(489.44±49.07)(r=-0.395,P0.05).ItisconcludedthattheCD28/CD80andCD28/CD86costimulatorymoleculesareovthogenesis. Keywords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costimulatorymolecule;lymphocyte;CD80;CD86;CD28;interleukin18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一种出血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的特点是患者体内抗血小板抗体增多,血小板破坏过多而出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血小板相关抗体变化及临床意义吴文仪;俞康;张君丽;沈志坚;胡晓霞【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03(43)16【摘要】用流式细胞术直接免疫法检测172例早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16、CD56),ELISA法检测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A、PAIgM).结果显示,ITP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CD4/CD8显著降低(P<0.01),CD8增高(P<0.05),CD19增高极为显著(P<0.01);ITP血小板表面PAIgG、PAIgA、PAIgM显著高于对照组;CD19升高和CD4/CD8下降与PAIgG、PAIgA、PAIgM增高有显著的相关性.认为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和比例失常、T细胞免疫调节机制紊乱在ITP的发病机制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总页数】2页(P13-14)【作者】吴文仪;俞康;张君丽;沈志坚;胡晓霞【作者单位】浙江省泰顺县人民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温州,325003;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温州,325003;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温州,325003;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温州,325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4.6【相关文献】1.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丁海;王森;高硕;徐学静;陈军浩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黄枝宁3.老年脓毒血症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 [J], 张雷;熊建琼;张彦;张永辉4.初治和复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沈洁;吴妹英;李苏梅5.儿童和青少年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J], 吴志敏;杨永煌;卞相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PO和TGF-β1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的表达和意义摘要】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purpura ,ITP)患者血小板生成调控因子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ITP和25例病例对照的TPO 和TGF-β1的水平。
25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
结果ITP患者血清TPO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例对照组TPO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ITP患者血清TGF-β1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病例对照组血清TGF-β1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但显著低于ITP患者(P<0.05)。
结论检测ITP患者的TPO及TGF-β1水平对其发病机制研究、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生成素转化生长因子β1【中图分类号】R55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102-02Levels of TPO and TGF-β1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Ayimunisa•Abudureheman,nueramina•yiminniyaziDepartment of Hematolog,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Kashi;Xinjiang, Kashi 844000,China【Abstract】 AIM: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thrombopoietin(TPO),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 and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黄枝宁【摘要】目的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评价其在ITP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49例及体检健康者45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8+、CD19+、CD16+56+)水平。
结果 ITP 组CD3+、CD4+T淋巴细胞、CD16+56+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TP 组CD8+T淋巴细胞、CD19+B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IT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异常,可能伴有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而这些免疫功能变化可能参与ITP的发病。
【期刊名称】《广西医学》【年(卷),期】2013(000)008【总页数】2页(P1021-1022)【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作者】黄枝宁【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西南医院暨百色市人民医院血液科,百色市,5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4.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为病毒感染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和调节机制紊乱而导致抗血小板抗体产生,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并促进血小板被巨噬细胞系统清除,造成血小板数量减少[1]。
近年研究发现细胞免疫异常对ITP发病的作用不可忽视,而T、B淋巴细胞的表达与功能状态在其中起关键作用[2]。
笔者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 IT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探讨其在ITP发病中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9年5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ITP患者49例为ITP组,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有关ITP诊断标准[3],并经血象及骨髓检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