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瑞塘河水环境问题分析及其治理
- 格式:pdf
- 大小:146.62 KB
- 文档页数:3
保护温瑞塘河作文范文一:保护美丽的温瑞塘河我是一名来自温瑞塘河周围的学生,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
温瑞塘河是我们家乡的母亲河,滋养着我们的生命。
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和工业的不断发展,温瑞塘河面临着巨大的污染和破坏。
为了保护温瑞塘河,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我们要加强环保意识,使每个人都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其次,我们要加强监管,禁止所有违法排污和破坏环境的行为。
同时,我们还要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态保护工程,尽可能减少环境破坏和污染。
保护温瑞塘河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共同守护我们的母亲河。
写作重点:本文以学生的口吻表达了对家乡母亲河的深情赞美和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其次提出了加强监管和加大投入的措施,并呼吁每个人都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用词分析:本文用词通俗易懂,字句简洁有力,表达了作者深刻的感情和思考,尤其在呼吁行动的部分,表述认真、直接。
范文二:爱河生态,我行动起来温瑞塘河畔,一蓑一笠一扁舟,一曲渔歌又一杯酒。
这是多少江南好风景,多少安逸的生活。
然而在现实中,温瑞塘河的生态环境却不容乐观。
为了保护家乡的美丽河流,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保护每一滴水,每一片绿。
首先,我们要尽可能减少污染,正确处理垃圾和废水。
其次,我们要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志愿行动,清理河岸和河面上的垃圾,种植绿植。
同时,我们还应该提高环保意识,鼓励家人、同学和朋友一起保护环境。
保护温瑞塘河需要每个人的行动,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家乡的河流更加美丽。
写作重点:本文以描述家乡好风景为开头,突出环保的重要性,接着提出了从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具体措施。
最后呼吁大家共同行动。
用词分析:本文语言简洁,表达清晰,用词贴近生活实际,具有启示性,尤其在鼓励大家参与环保行动的部分,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浅析温州塘河的改造与利用浅析温州塘河的改造与利用摘要:塘河为温州的母亲河,近年塘河传统文化濒临失传,一些传统街区格局、河街形态在城市化的大步推进下被湮没。
新的城市规划发展把塘河作为重点改造项目,这不仅给了一个城市新的发展格局,还给予市民更多的城市休闲空间,这里仅从文化商业的一个剖切点,分析国外的经验,结合我们自己的塘河,来浅谈塘河的改造和利用。
关键词:塘河改造文化商业引言:塘河全称是温瑞塘河,是温州境内十分重要的水系对温瑞平原的防洪、排涝、航运、灌溉、景观及生态维持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是温州市区连接郊县的水上交通运输大动脉,被誉为温州人的“母亲河”。
塘河水系河网总长度1178.4公里,灌溉面积48.2万亩,年径流量9.13亿立方米。
塘河开凿于东晋,迄今已逾1700多年历史,形成“八十里荷塘”景色,成为温州山水城市的重要标志。
塘河的主河道是从温州的小南门埠头通往瑞安东门的必经河道。
近年来,塘河传统文化濒临失传,一些传统街区格局、河街形态在城市化的大步推进下被湮没。
在这里如果谈塘河的系统改造,实在非一人之力,一家之言可以解决的,因为这牵涉很多部门,专业,历史和现实的问题,在这里我只想就政府提出的打造温州风情第一街这个角度进行一些探讨,仅仅从文化商业的一个剖切点,分析国外的经验,结合我们自己的塘河,来浅谈塘河的改造和利用。
一、塘河的历史秦汉之前,温州是沿海小岛群区域,东欧先民居住在高丘地带繁衍生息。
秦汉时期,温瑞塘河已渐趋雏形,群小岛连片成陆,塘河以西成为河谷平原,居民耕种以水稻为主的农作物,同时靠打渔拾贝狩猎维持生计。
当时民间有俗谚:“沉下还魂洋,浮起南仙洋。
”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温州设永嘉郡,著名堪舆学家郭璞为温州规划建城,采取“跨山面江通水”的思想。
温瑞塘河基本形成,主支流线横畅竖通。
唐宋时期,温瑞塘河两岸平原地带农耕得到迅速发展,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副业的发展。
唐高宗设温州郡,这是温州得名最早的历史记载。
温州市温瑞塘河保护管理办法一、总则温州市温瑞塘河保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旨在保护和管理温州市境内的温瑞塘河流域,促进河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本办法适用于温州市温瑞塘河流域范围内的河流保护与管理工作。
二、保护与管理目标1. 保护目标(1)保护温瑞塘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维护河流水质,保护河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保护温瑞塘河流域的文化遗产与历史遗迹,促进河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保护温瑞塘河流域的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并保障水资源的供给。
2. 管理目标(1)加强对温瑞塘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2)加强对温瑞塘河流域水资源的管理与调度,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加强对温瑞塘河河道的维护与管理,确保河道畅通,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
(4)加强对温瑞塘河流域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的保护与管理,促进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保护与管理措施1. 环境保护措施(1)制定并执行河流保护规划,保护温瑞塘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
(2)加大对温瑞塘河水质的监测与治理力度,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体系。
(3)加强对温瑞塘河河岸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禁止破坏河岸植被和动物栖息地的行为。
(4)加强对温瑞塘河流域的陆地生态环境保护,禁止污染和破坏土地资源的行为。
2. 水资源管理措施(1)建立完善温瑞塘河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机制,合理分配水资源,确保供需平衡。
(2)加强对温瑞塘河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3)推广水资源节约利用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提高用水单位的节水意识和水资源利用效益。
(4)加大对违法占用和污染温瑞塘河水资源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3. 河道维护管理措施(1)建立河道巡查和维护制度,定期对温瑞塘河河道进行巡查,及时清理杂物和堵塞物,保持河道畅通。
(2)加强对温瑞塘河河道疏浚和修复的管理与规划,确保河道的水量和水质。
浙江省温瑞塘河保护管理条例【发布部门】浙江省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2009.09.28【实施日期】2010.01.01【时效性】已被修改【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浙江省温瑞塘河保护管理条例(2009年9月28日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改善温瑞塘河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保护温瑞塘河历史文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温州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温瑞塘河保护区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温瑞塘河流域水环境保护应当遵守本条例有关规定。
本条例所称的温瑞塘河保护区,包括温瑞塘河骨干河道水域、温瑞塘河流域城市和镇建成区范围内温瑞塘河其他河道水域和骨干河道沿岸每侧一般不少于五十米、重要河道沿岸每侧一般不少于十五米、一般河道沿岸每侧一般不少于八米的陆地,具体范围由温州市人民政府划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条温州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温瑞塘河综合整治和保护管理工作的领导。
温瑞塘河的综合整治和保护管理应当纳入温州市和相关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综合整治和保护管理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温瑞塘河的综合整治和保护管理实行目标责任制,综合整治和保护管理目标完成情况应当作为对政府、政府有关部门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第四条温州市温瑞塘河保护管理机构行使温州市人民政府依法授予的温瑞塘河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督以及其他有关职权。
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瑞安市人民政府和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按照管理权限负责本区域的温瑞塘河规划实施和建设、保护、管理工作。
发展和改革、规划、市政、环境保护、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渔业、港航、市容环境卫生等部门,以及温瑞塘河流域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做好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温瑞塘河的义务,并有劝阻、制止或者举报违反本条例行为的权利。
瑞安市温瑞塘河综合整治规划(2003-2020)文本瑞安市温瑞塘河工程建设指挥部2004年8月《瑞安市温瑞塘河综合整治规划》编制组情况项目委托单位:瑞安市温瑞塘河工程建设指挥部项目承担单位: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陈吉宁教授项目负责人:杜鹏飞副教授主要编制人员:杜斌,钟丽锦,柏延臣,吕红亮,孙昊,徐速,吴娜娜,陈燕飞,杜娟报告校核:张天柱教授精品文档目录第1章总论 (1)第2章瑞安市温瑞塘河综合整治目标 (4)第3章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与主要问题识别 (6)第4章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分析评价 (8)第5章瑞安市温瑞塘河水环境容量计算与分配 (18)第6章温瑞塘河综合整治重点工程规划 (20)第7章综合整治工程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 (72)第8章规划方案的环境与社会影响分析 (80)第9章规划实施的支撑保障体系 (82)第1章总论第 1 条规划背景、目的与意义进入21世纪,追求环保、生态、绿色、健康的人居环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既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解决温饱之后的人们的普遍追求。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代表大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温瑞塘河的污染问题由来已久且日益突出,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改善的严重制约,因此,温瑞塘河综合整治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温瑞塘河是瑞安市重要的城市水体,是生态市建设的关键要素之一。
根据生态省、生态市以及瑞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城市建设目标,彻底整治塘河污染,综合改善塘河水体及周边环境,是一项紧迫的工作,也是建设浙江生态省、温州和瑞安生态市的必然要求。
为了进一步深化塘河治理工作,瑞安市温瑞塘河工程建设指挥部委托清华大学深入开展规划工作,结合瑞安市水系特征和各类污染源分布特点,提出优化的治河方案。
温州市温瑞塘河保护管理办法温州市温瑞塘河保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结合温州市温瑞塘河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以加强对温瑞塘河的保护和管理,提升水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温州市辖区内温瑞塘河及其流域范围内的水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温州市温瑞塘河保护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负责温瑞塘河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温瑞塘河水环境保护第四条温瑞塘河流域范围内的行政区划单位应当加强对温瑞塘河水环境的保护,制定并实施温瑞塘河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明确环境质量目标和排污口控制要求。
第五条温瑞塘河流经的各个行政区划单位应当加强温瑞塘河的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水污染行为,防止水污染物溢出、泄漏等情况的发生。
第六条温瑞塘河水环境质量达不到国家和本地区规定的标准时,行政区划单位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加强污染源的治理,保障温瑞塘河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和达标。
第三章温瑞塘河流域规划管理第七条温瑞塘河流域各行政区划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温瑞塘河流域规划,包括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水资源配置规划等,确保流域内的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八条温瑞塘河流域规划应当充分考虑流域内的水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状况、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区域性和分类性政策。
第九条温瑞塘河流域规划的制定、调整和实施应当依法经过环境评价和公众参与,并报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第四章温瑞塘河水资源管理第十条温瑞塘河流域各行政区划单位应当加强对温瑞塘河水资源的管理,制定并实施水资源保护规划和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合理调度和开发利用温瑞塘河的水资源。
第十一条温瑞塘河流域内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应当依法申请水资源利用许可,并按照相关规定履行相应手续。
第十二条温瑞塘河流域内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应当合理使用水资源,节约用水,降低水资源浪费。
第五章温瑞塘河生态修复第十三条温瑞塘河生态修复工作应当主要针对河道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通过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恢复温瑞塘河的生态功能。
温州市温瑞塘河保护管理办法温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17号《温州市温瑞塘河保护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市长赵一德二○一○年八月九日温州市温瑞塘河保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温瑞塘河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根据《浙江省温瑞塘河保护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温瑞塘河保护区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活动以及温瑞塘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活动。
第三条温瑞塘河规划建设与保护管理,应当遵循以治水为中心、统一规划、综合整治、科学管理、合理利用、生态和谐的原则。
第四条温瑞塘河流域设立温瑞塘河保护区,范围包括骨干河道水域、城市和镇建成区河道水域和沿岸保护管理的陆地。
温瑞塘河流域内骨干河道沿岸保护管理范围每侧不少于50米;重要河道保护管理范围每侧不少于15米;一般河道保护管理范围每侧不少于8米。
河道等级和保护管理范围由温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第五条温州市人民政府,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瑞安市人民政府和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温州生态园管委会应当设立温瑞塘河保护和建设专项资金。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积极参与温瑞塘河综合整治与保护管理活动。
温州市人民政府设立“母亲河”奖,对温瑞塘河综合整治与保护管理工作作出显著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瑞安市人民政府和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温州生态园管委会(以下简称区(市)人民政府和管委会),政府有关部门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第七条温州市人民政府领导温瑞塘河综合整治和保护管理工作。
温州市温瑞塘河保护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温瑞塘河综合整治和保护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考核工作。
区(市)人民政府和管委会按照管理权限负责本区域内温瑞塘河规划实施、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
区(市)人民政府和管委会设立温瑞塘河保护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温瑞塘河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督以及其他相关事务。
第11卷第3期中国水运V ol.11N o.32011年3月Chi na W at er Trans port M arch 2011收稿日期:作者简介:林喆,温州市鹿城区温瑞塘河保护管理委员会。
关于鹿城区温瑞塘河综合整治的思考林喆(温州市鹿城区温瑞塘河保护管理委员会,浙江温州325000)摘要:介绍了温瑞塘河的起源演变及其功能,并分析了温瑞塘河道污染现状及污水来源,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及手段。
关键词:环境问题;水体污染;综合整治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73(2011)03-0165-02一、温瑞塘河起源演变温瑞塘河是温州重要的河网水系,位于瓯江以南、飞云江以北的温瑞平原,水源主要来自瞿溪、雄溪、郭溪(通称三溪)以及大罗山和集云山的山涧溪流,流域面积740k m 2,水域面积22k m 2,主河道33.85k m ,大小河流共1178km ,正常蓄水量6,500万方,贯穿于鹿城、瓯海、龙湾、瑞安三区一市。
温瑞塘河主河道古称南塘河,明清称七铺塘河,北起鹿城区小南门跃进桥,向南流经梧埏、白象、帆游、河口塘、塘下、莘塍、九里,再向西至瑞安市城关东门白岩桥,全长33.85k m 。
二、温瑞塘河功能作用千百年来,温瑞塘河滋养了一代代的温州人民,孕育了璀璨的瓯越文化,也构筑了温州山水城市风貌的重要特征。
温瑞塘河对温州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提供生活、生产用水。
塘河不仅是温瑞平原重要的生活用水水源,而且大量的工业生产用水都取自塘河,温瑞平原近50万亩农田也依赖塘河进行灌溉。
2.保证防洪安全。
温瑞塘河流域梅雨期和台风期降雨量大,易造成洪涝灾害,众多的河道形成了泄洪排涝的通道,为城乡防洪安全提供了切实的保证。
3.便利水上交通。
温瑞平原素称“江南水乡”,密布的河道使城乡舟楫毕达,水上交通运输发达,是温瑞平原水上交通网。
4.提供养殖水域。
温瑞塘河水域广阔,是天然的养殖场,宜养殖各类鱼、虾、螺、蚌等水生动物和荷、莲、菱、萍等水生植物,水乡地方特色鲜明。
关于科学治理综合开发利用温瑞塘河的议案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的加速,河流的水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温瑞塘河作为位于中国湖南省的一条主要支流,其水质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及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提出了“关于科学治理综合开发利用温瑞塘河的议案”。
本文旨在对此议案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一、温瑞塘河的现状温瑞塘河是湖南省的一条主要支流,全长约160公里,流域面积近1200平方公里,涉及长沙、株洲、岳阳、淮阳等多个行政区域。
温瑞塘河的水质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主要表现为污染物含量高、水生生物种类减少、河流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
1. 污染物含量高温瑞塘河流域内的人口密集地区已成为排放污染物的重要源头,其中主要有污水、废水、工业废渣排放等。
这些污染物在流经温瑞塘河时无法有效处理,导致了温瑞塘河水质问题的严重化。
2. 水生生物种类减少由于水质问题的日益严重,温瑞塘河内的水生生物种类逐渐减少,甚至有些已经濒临灭绝。
这个现象进一步说明了温瑞塘河的生态系统已失衡。
二、综合开发利用温瑞塘河的必要性针对温瑞塘河的水质问题,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其中,综合开发利用温瑞塘河显得尤为重要。
1. 可以规范治理温瑞塘河综合开发利用温瑞塘河能够赋予其一个新的治理模式,通过新技术、新方法对温瑞塘河进行治理,能够促进其生态环境的恢复,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2. 可以有效地解决排放污染问题通过综合开发利用温瑞塘河,可以将温瑞塘河的水用作工业和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水源,从而降低排放污染物的数量。
3. 可以保障水资源利用的多元化综合开发利用温瑞塘河,除了水资源治理外,还可将温瑞塘河流域内的土地进行合理适度的分配,进一步转化为农业、渔业、旅游业等多种产业,满足当地经济的多元化需求。
三、科学治理综合开发利用温瑞塘河的措施1. 科学规划治理方案对温瑞塘河的治理应该采取科学规划方案,包括全面调查和监测温瑞塘河的水质和生态环境,建立水质污染防治体系和生态环境修复体系,制定合理的治理措施和规划方案。
《33在督查温瑞塘河综合整治工作时的讲话提纲》讲话提纲陈建明(xx年5月15日)同志们:今天我们乘船察看了塘河综合整治情况,刚才又听了虞利巧主任的工作汇报,总的感觉,整治工作抓得紧、抓得实,措施有力,重点突出,特别是温瑞塘河指挥部等有关部门以及沿线乡镇(街道)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的成效也比较明显。
但是,我们要看到塘河综合整治的成果还只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塘河水体黑臭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水质仍然属劣v 类,综合整治任务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下面,我就推进塘河综合整治工作,谈几点想法。
第一,要统一思想,坚定决心抓整治。
温瑞塘河是瑞安人民的“母亲河”,千百年来,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瑞安人,孕育了璀璨的城市文明。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高污染、高消耗、高投入的粗放式发展,造成塘河污染问题十分严重,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我们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增强抓好-1神把塘河整治这项民生工程抓紧抓好。
第二,要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抓整治。
整治温瑞塘河,总的目标就是“一年止污治乱,两年截污纳管,三年除黑消臭,四年修复巩固”。
xx年是塘河综合整治工作的攻坚之年,市里提出要实施六大整治工程(污水收集与处理系统建设、垃圾收集与处理系统建设、重点污染源整治、河道清淤疏浚工程、驳坎绿化工程、其他工程建设),共安排重点建设和整治管理项目102个,计划总投资2.33亿元,工作量非常大,任务非常艰巨。
从1-4月份情况看,六大整治工程已完成投资2412万元,但项目进展不平衡,个别项目进展缓慢。
下步要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务求实效。
一要加快截污纳管建设。
消除塘河水质黑臭问题,根本在于截污纳管。
要坚持先成系统、后在面上拓展,狠抓截污纳管建设,尽快开工建设莘塘片污水收集管网三期和泵站工程,加快安阳新区、旧城区污水收集管网二期和上望、塘下污水收集管网一期工程进度,争取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达4.7万吨以上。
关于温瑞塘河水质的研究总结关于温瑞塘河水质的研究高一2班傅选豪、林聪聪、吴卓舒、胡建连、王思瑶、蔡伟指导老师:朱海晓摘要:本文是以调查温瑞塘河的南塘河段进行调查的,分别选取了南塘河段的上游、中游、下游的水源进行水质监测,本调查小组还在南塘河段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发放问卷调查表进行了解温瑞塘河的现状。
调查表明:温瑞塘河的南塘河段的水源呈碱性,水源的周围存在大量的垃圾。
关键词:温瑞塘河南塘河段,水质检测引言:目前,人们的生活有了巨大的变化。
自文化大革命之后,随着时代的变化,各行的企业多到数不胜数!但人们也许还未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多年来,河水的污染与日俱增尤为明显。
根据调查表显示,温瑞塘河在60年代河水十分清澈。
有鱼、虾、螺蛳等等生物。
人们还在河里钓鱼、捉虾、捞螺蛳……可是现在的温瑞塘河,给人们的印象只有一个,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脏、臭。
以前成群的鱼虾,现在都已经在这里绝代了!60年代的河水清澈见底,人们都拿河水来淘米洗菜,洗衣服。
可是现在呢?人们的反映是,现在的河水让他们拿来洗拖把都嫌脏!有一句真实地记录了温瑞塘河60年代至90年代河水的变化:“六十年代淘米洗菜,七十年代雨污混战,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洗不净马桶盖。
”这便是现在的河水被污染后,人们对于温瑞塘河给予的反映。
据统计,2000年,全市废水排放总量为23846.61万吨,比上年增加了48.0%,其中生活污水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5.0%;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为14.93万吨,比上年增加了82.7%。
城市河水的污染,是如此之迅速!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坏境,造成水质恶化,引起坏境质量下降,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
温瑞塘河水污染问题,不但造成了生态坏境的恶化,影响温州市的美化坏境和经济发展而且还严重威胁着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
通过调查研究温瑞塘河的污染问题,有助于充分反映治理温瑞塘河的环境意义,体现水污染的危害性。
有利于我们共同出谋划策商讨治理温瑞塘河的计划方案,增强课题研究的科学性。
温瑞塘河温州位于强潮海岸,自人类定居在沿海平原之日起便产生了修建海塘拦阻海潮的需要。
因此,温州历史上的海塘修建活动极为频繁,虽然古方志上主要记载明清的海塘修建活动,但这并不能证明温州的海塘修建开始较晚,或者早期的海塘规模较小。
宋代以前的海塘未能引起后人注意的原因,在于这些海塘随着海岸线的后退,不再需要靠它们抵御潮水,逐渐演变成为仅供航行和灌溉的河流,即通常所说的“塘河”。
温瑞塘河位于瓯江以南、飞云江以北的温瑞平原,是温州市境内十分重要的河道水系,分属于鹿城、瓯海、龙湾、瑞安等“三区一市”管辖。
水源主要来自瞿溪、雄溪、郭溪(通称三溪)以及大罗山和集云山的山涧溪流,整个流域面积740平方公里,水面面积22平方公里,灌溉面积48.2万亩,多年平均降雨量1694.8毫米,年径流量9.13亿立方米。
水系河网总长度1178.4公里,在吴淞高程5米时,相应蓄水量6500万立方米。
温州早期的海塘及由其演变而来的塘河颇多,如横河埭—沙塘、坡南塘、东塘,都是早期的海塘,后来都演变成塘河。
在温州的海塘中,修建最早、长度最长的海塘,无疑要推南塘和万全塘。
由它们演变而来的温瑞塘河和瑞平塘河,至今仍是温州地区最重要的可供灌溉和通航的人工河流。
我还记得小学班主任说过,几十年前塘河的水是十分清澈,清得能看见水底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水中的鱼儿,还能看见石头底下的乌龟和小虾。
有时候,人们都塘河游泳,本领大的可以抓到一只又大又肥的鲜鱼;有的人口渴了,拿起碗,从塘河里叨起水喝,把塘河的水当做天然的矿泉水;有的人把塘河中的水去用来洗衣服,洗菜,做饭。
当年人们眼里美丽的温瑞塘河,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却产生了诸多水环境问题,美丽的塘河不再美丽了。
瑞安经济发达的非常迅速,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工厂也一家接一家的办了起来,生意办得红红火火。
浓浓的黑烟在河岸上空弥漫,河埠头变成垃圾场;塘河两岸,两三米就有一个排污管犹如炮眼一样,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在整日流淌。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度温瑞塘河综合整治考核
情况的通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温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0.02.27
•【字号】温政发[2010]15号
•【施行日期】2010.02.2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
正文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度温瑞塘河综合整治考核情况的
通报
(温政发〔2010〕1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2009年,温瑞塘河沿线各有关区(市)政府及相关管委会按照“科学治河、依法治河、全面治河”理念,对照省政府“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围绕“截污纳管、黑臭河道治理、巩固清脏拆违成果”等工作重点,进一步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各项整治措施,污水入河现象得到初步遏制,水体自净能力逐渐回升,全民治河氛围日益浓厚。
根据对各地温瑞塘河整治工作的综合测评,评定鹿城区政府、瑞安市政府为优秀,瓯海区政府、龙湾区政府、温州生态园管委会、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为良好。
2010年是温瑞塘河综合整治工作的攻坚决战年与验收考核年。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全力做好截污纳管、黑臭河道治理等工作,全面完成省政府“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要求的各项任务。
二○一○年二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