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课件 大全
- 格式:pptx
- 大小:9.27 MB
- 文档页数:42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共3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共36张PPT)诗人与酒诗人与酒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孟德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岑参李白孤独时要喝酒: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忧愁的时候离不开酒: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与友人相约高兴时要豪饮酒: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赏景时有酒助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作客时当然要有酒: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悼念时还是缺不了酒: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酒与李白酒与李白饮中八仙诗(节选)唐杜甫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李白是“诗仙”,也是“酒中仙”,在他写的一千五百首诗文中,提到酒的就多达一百七十余首,可谓是酒气熏天、酒香四溢,时人也号之为“酒圣”。
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现在。
知人论世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走近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725)奉诏入京供奉翰林(742)奸臣当道赐金返还(744)与友畅饮做《将进酒》(752)初入长安无功而返(730)李白的人生经历《将进酒》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即安史之乱前两三年光景。
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黑暗,社会腐败。
《将进酒》ppt课件37张出生背景成长经历诗歌成就030201李白生平简介唐代社会文化背景政治环境文化氛围诗歌发展对景描写情感表达象征手法语言运用李白诗歌风格特点创作背景及历史环境唐代盛世背景01李白的生平与创作02饮酒文化的盛行03主题思想阐释人生短暂,及时行乐抒发内心情感,追求自由蔑视权贵,反抗束缚诗中人物形象塑造豪放不羁的诗人形象饮酒作乐的友人形象清醒的旁观者形象010204篇章结构梳理开篇点题,引入酒文化描写宴饮场面,展现豪饮之态抒发人生感慨,表达及时行乐思想结尾呼应开头,强化主题03关键意象解读01020304酒黄河青丝、白发明月情感表达与内涵挖掘01020304比喻“朝如青丝暮成雪”、“陈王昔时宴平乐”等,运用比喻手法将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等抽象概念具象化,增强诗歌感染力。
夸张“黄河之水天上来”、“会须一饮三百杯”等,通过夸张手法表现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酒后的狂放状态。
对偶“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等,通过对偶句式使诗歌更具韵律感和节奏感。
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运用音韵、节奏等音乐性表现节奏音韵诗句的长短句结合,形成跌宕起伏的节奏感,如“君不见天上来,奔流到海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音调画面感呈现和审美体验画面感呈现审美体验唐代酒文化概述唐代酒的种类与酿造技术介绍唐代各种酒的特点及酿造工艺,如黄酒、绿酒、烧酒等。
唐代酒器的造型与工艺展示唐代酒器的丰富多样,如酒壶、酒杯、酒盏等,并分析其造型艺术和工艺特点。
唐代酒令与酒宴文化阐述唐代酒令的起源、发展和玩法,以及酒宴上的礼仪、娱乐和文化内涵。
酒在唐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酒在政治社交中的地位01酒与经济贸易的关系02酒在民俗生活中的作用03酒对唐代文学艺术的影响酒与唐代诗歌的密切关系酒与唐代书法的艺术交融酒与唐代绘画的创意表达东西方酒神精神起源与发展东方酒神精神的起源西方酒神精神的起源东方酒神精神的发展西方酒神精神的发展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酒神精神内涵差异东方酒神精神内涵注重酒的品质与口感,强调饮酒的礼仪和文化内涵,倡导适量饮酒、文明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