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_文化艺术和体育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20
第20课文化艺术和体育
学习导航
感知新课
本课向我们讲述了新中国文学艺术、体育事业的发展成就。
“双百”方针的提出使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文革”以后,文学创作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改革开放以来,影视、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百花齐放,大大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
体育方面,无论是群众性体育活动还是竞技体育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昔日的“东亚病夫”正在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学法指导
1.大家可以交流一下自己最喜爱的一部小说或绘画、音乐、戏剧等作品,或者是某个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的事迹,从中感悟新中国文艺和体育事业的辉煌成就。
2.学习体育方面的内容,可以分为群众性体育活动与竞技性体育两个部分,并且要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关系。
自主学习
问题归纳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完成下列各题:
1.改革开放以后,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什么新变化?
2.新中国建立后,群众性体育活动与竞技性体育为什么发展较快?发展的表现主要有哪些?
知识网络
一、基础巩固
1、1956年关于文学艺术创作,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方针是()
A.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B.推陈出新百花齐放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百家争鸣创作自由
2、下列文学艺术作品,不是创作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是()
A.《抉择》 B.《茶馆》
C.《开国大典》 D.《冬天里的春天》
3、为中国赢得第一块奥运金牌的运动员是()
A.容国团
B.邓亚萍
C.许海峰
D.刘翔
4、创下世界大赛“五连冠”纪录的是()
A.中国女子排球队
B.中国男子排球队
C.中国男子体操队
D.中国女子足。
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0课文化艺术与体育(第1课时)教案(华东师大版)第20课文化艺术与体育【内容标准】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文革”前新中国文化艺术的主要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艺术的创新和主要成果建国以来我国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与大事。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概括整理、即兴表演等方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活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概括整理、即兴表演等方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新中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巨大成就,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教学要点】重点:新中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巨大成就。
难点:本课内容丰富,知识广泛,人物事迹多,通过学生活动完成教学任务,需要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较广的知识面。
【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你知道新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彩色影片的片名吗?北京申奥成功,将主办 2008 年夏季奥运会,那么新中国首次参加夏季奥运会比赛是在哪一届?【新课探究】一、文化艺术的繁荣1、初放光芒 1949 - 1966(文革前):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导下,文化艺术工作者创作了一大批优秀作品。
A、让学生看课本第 116 页上图:电影《青春之歌》剧照。
教师可对剧情作简单介绍。
再让学生写出三总影响较大的电影或电视连续剧,并对其中的一部作扼要的解说。
这阶段,电视局未普及,进影剧院是欣赏文艺演出最主要的形式,其中电影最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其中《林则徐》和《青春之歌》是当时两部佳作。
提问:林则徐与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有关?介绍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林则徐的历史地位。
B、让学生看课本第 116 页下图:昆剧《十五贯》剧照。
请一位学生简要介绍《十五贯》的剧情,并说出一位著名的昆剧艺术家的名字。
请学生看课本第 117页下图: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纪念徽班进京200 周年、振兴京剧观摩研讨大会开幕式上与京剧演员的合影。
华师大版历史八下第20课文化艺术和体育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内容提要一、文化艺术的繁荣建国50年来,中国的文化艺术事业,成就辉煌二、体育事业的突飞猛进1973年,中国恢复在亚运会联合会的合法席位;1979年,中国重返奥运会。
从此,中国全面登上国际体坛,加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1984年,新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
2000年,在第27届奥运会上,中国名列金牌榜第三位,实现历史性突破,跻身世界竞技体育强国之林。
2001年7月,北京申奥成功,取得了2022年夏季奥运会(第29届)的主办权。
导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掌握新中国诞生后,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也步入了新时代,成就辉煌两个文学艺术创作高峰期里出现的代表性作品,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重大赛事中的夺冠人物)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讨论探索文艺作品与社会与人民大众的关系,体育事业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体育事业摆脱“东亚病夫”地位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是新中国历程的缩影和代表,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值得大力颂扬和学习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2溯源固本立志奉献文艺作品源于社会又反映社会、取之于民又奉献于民,这是文艺作家获得成功的历史经验,我们也要为将来事业的成功而不懈努力教学重点文艺作品在人民生活中所拥有的地位和作用体育事业的成长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一面旗帜教学难点文艺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形式:新授教师讲解导入新课文学的繁荣1为什么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人了新的时代?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33作家老舍在他的作品《茶馆》里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文学作品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源于社会而奉献于社会,取之于人民而回报给人民。
)艺术的发展1你知道哪些文学艺术作品的形式?(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方面的形式,还有音乐、影视、戏剧、舞蹈、杂技、绘画等艺术方面的形式。
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2.教学重点文艺作品在人民生活中所拥有的地位和作用体育事业的成长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一面旗帜3.教学难点文艺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4.教学课时:1课时5.教学方法:(1)、在教学中注意情境教学与问题探究式教学相结合。
(2)、精讲精练要体现师生互动。
让学生参与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学习、合作的意识。
(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6.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课件(2)、文艺、体育的影像资料等。
7.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的视频,它们体现了我国体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使全中国人民身受鼓舞,这组照片描述的是哪一事件?学生:北京申奥成功。
教师:对,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18时11分),是中国体育的一个历史性时刻,一个特大喜讯降临华夏大地: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权属于中国,属于北京。
申奥成功,炎黄子孙无不感到欢欣鼓舞,它不仅反应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巨大发展,更是对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综合国力提高的一个肯定。
除了体育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外,新中国的文学艺术也获得繁荣发展。
具体都有哪些内容?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吧!(课件显示标题: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一、文学的繁荣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入新的时代。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
它是50年代,党在指导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逐步提出来的,至今仍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195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向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医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们系统地阐述了党中央提出的“双百方针”,从而在文艺界和科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思想活跃起来,许多反映革命年代和现实生活、题材新颖、风格各异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教师让学生阅读文学的繁荣这一框的内容。
第20课文化艺术与体育内容提要一、文化艺术的繁荣建国50年来,中国的文化艺术事业,成就辉煌。
二、体育事业的突飞猛进1973年,中国恢复在亚运会联合会的合法席位;1979年,中国重返奥运会。
从此,中国全面登上国际体坛,加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1984年,新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
2000年,在第27届奥运会上,中国名列金牌榜第三位,实现历史性突破,跻身世界竞技体育强国之林。
2001年7月,北京申奥成功,取得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第29届)的主办权。
导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掌握新中国诞生后,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也步入了新时代,成就辉煌。
两个文学艺术创作高峰期里出现的代表性作品,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重大赛事中的夺冠人物)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获取信息有效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历史资源,收集整理自己所喜爱的文学艺术作品、体育明星等相关资料,形成准确的历史概念讨论探索文艺作品与社会与人民大众的关系,体育事业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体育事业摆脱“东亚病夫”地位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是新中国历程的缩影和代表,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值得大力颂扬和学习溯源固本立志奉献文艺作品源于社会又反映社会、取之于民又奉献于民,这是文艺作家获得成功的历史经验,我们也要为将来事业的成功而不懈努力教学重点文艺作品在人民生活中所拥有的地位和作用体育事业的成长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一面旗帜教学难点文艺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教师讲解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讨论回答:你有自己喜欢的文化名人和体育明星吗?能否向大家作些简单的介绍?(可以通过这样的联系,利用“追星效应”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真理的内在需求。
但要注意从讨论时间、思维理念等方面予以调控。
)承上启下,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介绍的事例都很生动感人,说明这些优秀作家、文艺明星和体育健儿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都留下了走向成功的轨迹,谱写了灿烂辉煌的历史。
我们怎样进一步从他们的成功体会到新中国的崛起呢?怎样为自己的将来也铺设出锦绣前程呢?(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文学的繁荣1为什么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人了新的时代?(A. 政策英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给文艺创作带来了和谐、宽松的创作氛围; B. 来源丰富:新旧社会交替阶段的社会风情千姿百态,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无穷的源泉。
第20课文化艺术和体育1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掌握新中国诞生后,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也步入了新时代,成就辉煌两个文学艺术创作高峰期里出现的代表性作品,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重大赛事中的夺冠人物)过程方法:阅读资料获取信息,有效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历史资源,收集整理自己所喜爱的文学艺术作品、体育明星等相关资料,形成准确的历史概念。
讨论探索- 文艺作品与社会与人民大众的关系,体育事业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 体育事业摆脱“东亚病夫”地位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是新中国历程的缩影和代表,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值得大力颂扬和学习。
溯源固本立志奉献文艺作品源于社会又反映社会、取之于民又奉献于民,这是文艺作家获得成功的历史经验,我们也要为将来事业的成功而不懈努力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文艺作品在人民生活中所拥有的地位和作用体育事业的成长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一面旗帜教学难点:文艺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3教学时间与形式一课时新授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新课组织学生阅读99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你有自己喜欢的文化名人和体育明星吗?能否向大家作些简单的介绍?(可以通过这样的联系,利用“追星效应”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真理的内在需求。
但要注意从讨论时间、思维理念等方面予以调控。
)承上启下,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介绍的事例都很生动感人,说明这些优秀作家、文艺明星和体育健儿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都留下了走向成功的轨迹,谱写了灿烂辉煌的历史。
我们怎样进一步从他们的成功体会到新中国的崛起呢?怎样为自己的将来也铺设出锦绣前程呢?(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活动2【导入】学习与探究一、文学的繁荣1为什么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人了新的时代?(A. 政策英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给文艺创作带来了和谐、宽松的创作氛围;B. 来源丰富:新旧社会交替阶段的社会风情千姿百态,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无穷的源泉。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文化艺术与体育(第3课时)教案华东师大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归纳各时期的文艺作品,了解这些作品的特点和时代性。
搜集我国运动健儿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了解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掌握搜集和归纳资料的技能。
2、过程方法与能力结合学过的和自己熟悉的文艺作品的内容,归类并分析文艺作品与时代的关系,提高鉴赏文艺作品的能力。
用大量的图片报道展示体育的魅力,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我国体育运动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提高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学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学习运动员热爱祖国、克服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增强抗挫折能力。
培养为国争光的意识。
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后,文化艺术和体育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难点:理解体育强国的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课时:1教学步骤:1、导入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双百”方针和“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号召的指引下,中国的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
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了,人们的体质在不断增强,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讲解一、文化艺术的繁荣本目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文学作品、戏剧、杂技、电影电视等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
关于新中国成立后文化艺术繁荣的原因,教师应解释和扩充下列知识:(1)“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毛泽东对此的解释是:“百花齐放是一种发展艺术的方法,百家争鸣是一种发展科学的方法。
这个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艺术上的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调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是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的。
”(2)“五个一工程”。
从1991年开始,中央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每年推出一本好书,一台好戏,一部优秀影片,一部优秀电视剧,一篇或几篇有创见、有说服力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