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82
第五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循环结构是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之一,也是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基本结构。
其特点是:在给定条件成立时,反复执行某程序段,直到给定条件不成立时为止。
给定的条件称为循环条件,反复执行的程序段称为循环体。
根据开始或结束循环的条件不同,在C 语言中可以用如下语句实现循环:1. 用goto语句和if语句构成循环。
2. 用while循环语句。
3. 用do-while循环语句。
4. 用for循环语句。
5.1 语句标号、goto语句及用goto语句构成的循环1.语句标号语句标号就是给程序中的某一个语句定义的标识符,标号可以是任意合法的标识符,但在语句标号和它所标识的语句之间必须加一个冒号作为分隔符。
C程序中的任何一个可执行语句之前都可以加上语句标号。
例如:stop:printf(“END\n”);通常,语句标号只是用作goto 语句的转向目标。
如:goto stop;如果程序中没有用goto语句改变程序的执行顺序,也就没有必要出现语句标号。
2.goto语句goto语句称为无条件转向语句,goto语句的一般形式为:goto 语句标号;goto语句的作用是把程序的执行转移到语句标号所在的位置,但这个语句标号必须与此goto语句在同一个函数之内。
goto语句不符合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因为无条件转向使得程序的结构没有规律、可读性差。
对于初学者来说应尽量避免使用goto语句,但如果使用goto语句能够大大地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也可以使用。
3.用goto语句构成的循环结构goto语句通常与if语句配合构成条件转移语句,用来实现构成循环或跳出循环等功能。
例5.1统计从键盘输入的一行字符的个数。
#include <stdio.h>main(){int n= 0;char ch;printf("input a string\n");loop: ch= getchar();n++;if(ch!='\n') /*字符'\n'是结束从键盘输入字符串的标志*/goto loop;n=n-1; /*不要统计字符'\n'*/printf("%d",n);}当用户从键盘上输入一个字符后,先执行n++进行计数,然后判断该字符是否为'\n'字符,若该字符不是'\n'字符,则转移至loop构成循环;否则不执行goto语句,程序在输出n的值后结束。
C语言程序设计课件教案第五章循环结构教学目的掌握循环结构中的while语句、dowhile语句、for语句的用法,掌握中断语句中break和continue语句的用法。
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while语句、dowhile语句、for语句2.熟练掌握break语句、continue语句重点和难点1.while语句、dowhile语句、for语句的使用2.break语句、continue语句的使用教学支撑环境与教学资源:1.笔记本电脑2.VC20103.投影仪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授课课时6课时教学过程AM一、课程引入计算1+2+3+...+n有几种方法,需要多少步骤?、循环结构语句什么时候用到循环结构:处理重复的问题的时候。
循环结构的三大语句:while语句、dowhile语句、for语句。
1.while语句while(循环条件表达式)循环体语句;执行过程:只有循环条件表达式的值为真就执行循环体语句,先判断后执行。
1.输出1---n之间的数intmain(void){inti=1;intn=0;printf("请输入n的值:");scanf("%d",&n);//1015while(i<=n)15printf("%d\n",i);i++;}return0;}2.计算m+...+n 的值intmain(void){inti=1;intn=0;intm=0;intsum=0;printf("请依次输入m 和n 的值:");scanf("%d%d",&m,&n);//m+...n10while(m<=n){sum=sum+m ;m++;}printf("sum=%d\n",sum);return0;}2.do...while 语句do循环体语句;}while(循环条件表达式);执行过程:先执行循环体语句,再检查循环条件表达式的值是否为真,如果为真则继续执行循环体语句,否则结束循环。
第五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1.用for循环语句编程输出1~20之间的所有整数,两数之间以空格分隔。
#include<stdio.h>void main(){int i;for(i=1;i<=20;i++)printf("%d ",i);printf("\n");}2.用for循环语句编程输出20~1之间的所有整数,两数之间以空格分隔。
#include<stdio.h>void main(){int i;for(i=20;i>=1;i--)printf("%d ",i);printf("\n");}3.用for循环语句编程输出A~Z之间的所有字符,两字母之间以空格分隔,要求一行输出8个字符。
#include<stdio.h>void main(){char c;for(c='A';c<='A'+25;c++){putchar(c);}}4.输出100~200之间所有能被3和7整除的数(每行输出4个数)。
#include<stdio.h>void main(){int i,j=0;for(i=100;i<=200;i++){if(i%21==0){ j++;printf("%12d",i);if(j%4==0) printf("\n");}}}5.输出1至1000之间所有满足用3除余2、用5除余3、用7除余2的数(要求每行只输出5个数)。
#include<stdio.h>void main(){for(i=1;i<=1000;i++){if((i%3==2)&&(i%5==3)&&(i%7==2)){ j++;printf("%12d",i);if(j%5==0) printf("\n");}}}6.先读入一个正整数n,然后计算并显示前n个偶数的和。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五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教学方法探讨在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中,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能力日益受到重视。
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是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之一。
而程序设计语言中的循环结构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探讨如何更好地教授八年级学生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一、基础知识培训循环逻辑在程序设计语言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理解循环逻辑的基本知识是进行程序设计的前提。
教师在教授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之前,必须让学生充分了解循环的概念、循环的种类以及各种不同循环结构的特点和优缺点。
在了解了循环结构的基本知识后,学生必须具备掌握编程语言中循环语句的使用方法。
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式讲授循环语句的使用方法,如讲解、例题演练、课上讨论、团队合作等。
这些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循环语句。
二、实践操作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并非只靠掌握基础知识就能够实现的,更需要通过实践操作形成对其深刻的认识。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实验室操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走进程序设计的实际应用场景,对循环结构有所了解。
在实践操作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不断尝试,让他们通过不断地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水平。
三、问题解决在实际编写程序时,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也应该及时帮助其解决,引导学生通过自行分析、自主思考等方式解决问题。
四、知识运用学生掌握了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方法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其应用到实际的程序设计项目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设计程序,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本质,从而对其掌握更加深入。
教学循环结构程序设计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能力,让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中更好地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实战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