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章就业和失业保险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460.00 KB
- 文档页数:23
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失业保险是指通过财政与社会补贴来保护失业者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是一种安抚失业者的情绪、保护其基本生活的补偿性社会保障项目。
国家对失业者的安全保障,主要依靠失业保险制度。
在我国,失业保险制度通过政府和政策来实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失业保险法》,失业保险制度由政府组织实施,政府全力支持失业保险制度,由政府财政直接负担由财政补助支付的部分,并通过与企业缴纳失业保险金来填补可能存在的不足或缺口。
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参保资格。
参保资格是认定失业的依据,规定了哪些人有资格获得失业保险金。
根据《失业保险法》,在中国,劳动者因正常就业被解雇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正常参加中小学学习期间实习经历、经历低工资或者由于身体原因未能从事正常从业等情况可以申请失业保险金,有资格参加失业保险。
二是参保要求。
参保要求是参与失业保险的前提条件,使得参保者有责任为自己的失业保险账户缴纳参保费用。
《失业保险法》对参保要求有明确规定,即在申请失业保险的过程中,申请人必须提供由本人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具的职工缴费及缴费期限证明书,以证明申请人在缴费期间缴纳了失业保险费。
三是参保费用。
参保费用是指当参保者缴费给失业保险基金时,偿付失业保险金的支出,根据《失业保险法》,参保费用的金额由劳动者、企业和政府一同分担。
劳动者按照规定比例缴纳失业保险费,企业按照规定比例缴纳失业保险费,政府按照规定用财政补贴补充失业保险基金,实行参保费用的分担。
四是失业保险金支付.《失业保险法》对失业保险金的支付有规定,即参保者满足申请条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失业保险机构负责支付失业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的金额由参保者在参保时缴纳的失业保险金的缴费期所决定。
同时,失业保险金的金额还受到了本地政府允许的最低金额的限制。
五是失业保险金的使用。
失业保险金的使用主要用于失业人员的生活支出,包括住房、饮食、衣着等基本费用。
失业保险金的使用需要符合《失业保险法》的规定,失业人员需要报告失业保险金使用情况,并向失业保险机构反映实际收入情况,以保证失业保险金的使用是合理的和有效的。
汇报人:2023-11-30contents •失业保险基本概念与原则•失业保险参保与缴费•失业保险待遇申领与发放•失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企业员工失业保险权益保障•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与发展趋势目录01失业保险基本概念与原则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
定义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共享发展成果。
作用失业保险定义及作用03其他相关法规如《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对失业保险制度有补充和完善作用。
0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覆盖范围、资金来源、待遇标准等。
02《失业保险条例》详细规定失业保险的实施细则,包括参保登记、缴费标准、待遇申领等。
失业保险法律法规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失业保险制度,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参加。
强制性失业保险基金由社会集中建立,实行社会统筹,互助共济,风险共担。
共济性失业保险待遇是对失业人员因失业而中断收入的补偿,以保障其基本生活。
补偿性失业保险制度不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还通过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措施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
预防性失业保险制度特点02失业保险参保与缴费等。
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如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等。
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如工会、妇联、残联等。
0102其他符合规定的单位和人员:如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等。
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如民办学校、民办医院等。
参保条件年龄在16周岁以上,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
已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且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参保条件。
. 具备缴费能力,按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
01020304根据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确定,具体比例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
缴费标准缴费方式缴费时间由用人单位按月代扣代缴,职工个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每月的缴费时间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规定,用人单位应按时缴纳。
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作用关于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作用的论文报告一、失业保险与就业政策的关系失业保险是承担失业风险的社会保险制度。
它对于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就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失业率越高,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也就越大。
因此,在制定就业政策时,应当考虑到失业保险的重要作用。
我们应当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在维持失业保险的基础上,促进就业的发展。
二、失业保险制度对就业的促进1. 增加就业机会为了增加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失业保险制度可以为失业人员提供生活保障,促进他们重新就业。
此外,失业保险制度还可以对于劳动力市场进行薪金调整,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并增加就业机会。
2. 鼓励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失业保险制度可以鼓励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
当一个人失去工作时,他就会在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其他工作机会,这样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就会增加。
失业保险制度还可以使失业人员接受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进一步增加他们重新就业的机会。
3. 保障社会稳定失业保险制度对于保障社会稳定也起到重要作用。
当一个失业者获得失业保险金时,他就可以有一定的生活保障,这样可以减轻因失业而产生的财务压力,从而帮助他们维持生活,并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
4. 寻求劳动力市场的平衡失业保险制度可以使失业人员获得一定的生活保障,并提高他们的重新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失业保险制度也可以对于劳动力市场进行一定的调控,使劳动力市场更加平衡健康,从而增强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和社会的稳定性。
5. 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失业保险制度还可以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效率。
对于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其他工作机会的人,失业保险发放帮助了他们重新就业,完成了其生活目标,带来了个人幸福感,也带来了整个劳动力市场的进步,整个就业和经济状况也会有所变化。
三、失业保险政策的实施问题1. 保险金水平过低在某些地区,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较低。
这往往会使一些人拒绝领取失业保险金,因为他们觉得领取失业保险金和打工是一样的,甚至不如打工收入高。
《社会保险法》失业保险解读一、失业保险制度概述(一)概念及特点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止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促进其再就业的基本制度。
失业保险制度具有三个特点:1、普遍性.是为了保障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失业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覆盖范围包括劳动力队伍中的大部分成员。
根据《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城镇所有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都必须参保.2、强制性。
《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在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内的单位及其职工,必须参加失业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不履行缴费义务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互济性.失业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单位、个人共同缴费,缴费比例、缴费方式相对稳定,所筹集的失业保险基金在统筹地区内统一调度使用以发挥互济功能.(二)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发展概况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对国营企业职工实行职工待业保险制度,标志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正式建立。
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和劳动制度改革。
1986年——1993年,是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形成和初步运行时期。
1993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这一规定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进入正常运行时期,该规定也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1999年,国务院发布了《失业保险条例》(国务院第258号令)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国务院第259号令),建立了我国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
2010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社会保险法》对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资金来源、享受待遇条件、失业保险金标准、领取期限和申领程序、失业人员医疗保险和遗属待遇、失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等作了规定。
(三)失业保险制度的功能失业保险制度20世纪初在法国诞生,历经百年,最初失业保险制度的功能在于抵御工人失业期间的生活费用损失.随着大工业时代到来,失业人数急剧增加,过高的失业救济金导致失业保险基金出现支付危机,同时高失业金并不能减缓或改善失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