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技计算机网络QoS仿真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计算机网络中的网络服务质量(QoS)保障技术概述计算机网络中的网络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QoS)保障技术是一种通过网络来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的方法。
QoS旨在保证网络中的不同应用程序和流量能够按照其特定需求得到适当的网络资源,以确保网络服务的可靠性、延迟、带宽和吞吐量等关键指标能够达到预期的水平。
QoS的重要性在当今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用户对网络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随着云计算、视频流媒体、语音通信等应用的普及,网络上的数据传输变得更加复杂,而传统的“尽力而为”(Best Effort)的服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因此,确保网络服务质量的保障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QoS的核心概念1. 带宽(Bandwidth):带宽是指网络中能够传输的最大数据量。
在QoS保障技术中,带宽是指网络资源分配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限制其他不重要的流量,为重要的应用程序或服务分配更多的带宽。
2. 延迟(Delay):延迟是指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需的时间。
对于一些实时应用,如语音通信和视频流媒体,延迟必须尽可能地降低,以确保实时性。
3. 抖动(Jitter):抖动是指数据包在网络中传输时出现的时间差异。
对于实时应用,如VoIP(Voice over IP),抖动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避免影响语音质量。
4. 丢包率(Packet Loss Rate):丢包率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丢失的数据包的比例。
在QoS保障技术中,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机制来减少数据包丢失,如优化路由算法、拥塞控制等。
QoS的保障技术1. 流量控制:流量控制是指通过限制传输速率来控制网络中的数据流量。
通过使用流量控制机制,网络可以根据不同应用程序的需求来分配资源,以提供更好的QoS。
2. 拥塞控制:拥塞控制是指通过调整传输速率以避免网络拥塞的发生。
拥塞控制技术通过监测网络拥塞状态并相应地调整传输速率,以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3. 优先级调度:优先级调度是指通过为不同类型的流量分配优先级来提供服务质量的保障。
计算机网络中的QoS保障技术研究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通过网络进行视频通话、在线游戏、观看高清电影、远程办公等等。
然而,在享受这些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常常面临网络延迟、卡顿、数据包丢失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网络体验。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网络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 QoS)保障技术应运而生。
QoS 保障技术的目标是为不同类型的网络应用和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以满足他们对于网络性能的不同需求。
例如,对于实时性要求极高的视频会议和在线游戏,需要保证低延迟和稳定的带宽;而对于文件下载等非实时性应用,则对延迟的要求相对较低,但需要较高的带宽。
在计算机网络中,实现 QoS 保障的技术手段多种多样。
其中,流量分类和标记是基础的一步。
网络管理员需要根据应用的类型、用户的优先级等因素,将网络流量进行分类,并为不同类别的流量打上相应的标记。
这样,网络中的设备就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流量,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带宽管理是 QoS 保障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限制某些应用或用户的带宽使用,确保关键应用能够获得足够的带宽资源。
比如,在一个企业网络中,可以限制员工在工作时间内使用 P2P 下载软件,以保证业务相关的应用能够流畅运行。
队列调度技术则决定了数据包在网络设备中的发送顺序。
常见的队列调度算法包括先进先出(FIFO)、优先级队列(PQ)、加权公平队列(WFQ)等。
FIFO 算法简单,但无法区分不同优先级的数据包;PQ 算法为高优先级的数据包提供优先发送的机会,但可能导致低优先级数据包的长时间等待;WFQ 算法则在保证公平性的基础上,根据数据包的优先级和权重进行调度。
拥塞控制也是 QoS 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网络中的流量超过其承载能力时,就会发生拥塞。
拥塞控制算法通过监测网络的拥塞状况,调整发送端的发送速率,以避免拥塞的发生或缓解拥塞的程度。
计算机网络中的QoS保证技术研究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中的应用日益丰富,用户对网络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由于网络资源有限,当网络拥塞或负载过大时,会导致网络服务质量降低,从而对网络应用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保证网络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成为了网络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在计算机网络中,QoS保证技术旨在通过优化网络资源分配和管理方式,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质量。
一、QoS保证技术的概述QoS保证技术包括以下方面:1. 流量控制:流量控制是一种基本的QoS保证技术。
通过对网络流量的调度、限制和控制,使网络中的流量资源得到最佳的利用,从而达到保证网络服务质量的目的。
实现流量控制技术需要对网络数据包进行优先级排序,以确保重要数据包能够得到优先处理。
通过对不同优先级数据包的流量控制,可以保证网络性能稳定,减少网络拥塞和延迟。
2. 带宽管理:带宽管理是一种重要的QoS保证技术,主要是为了解决网络资源的稀缺性问题。
通过动态管理网络资源,将网络带宽按照不同的应用规则进行分配,从而实现对带宽分配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在网络带宽有限的情况下,带宽管理技术能够使网络资源得到优化分配,从而保证网络服务质量。
3. 拥塞控制:拥塞控制技术是一种有效的QoS保证技术。
当网络流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拥塞现象,进而导致网络延迟、丢包等问题。
拥塞控制技术通过对网络拥塞现象的检测和响应,调整网络流量,以防止网络拥塞的发生。
通过拥塞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网络拥塞现象,提高网络服务质量。
4. 服务质量分类:服务质量分类主要是为了对不同的应用进行分类管理,并为这些应用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保证机制。
通过对网络流量进行分类管理,并为不同流量分配不同的服务质量,可以有效优化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网络服务的性能。
二、QoS保证技术的应用QoS保证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应用场景中,如实时视频流、VoIP、在线游戏等。
网络协议中的QoS技术与实现在当今高度互联的世界中,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每天都会使用网络进行各种活动,如浏览网页、发送电子邮件、观看视频和玩在线游戏等。
然而,网络的性能和效率却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带宽、延迟和丢包率等。
为了提高网络的性能和用户体验,网络协议中引入了QoS(Quality of Service)技术。
QoS技术旨在确保网络传输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及时性,以实现不同应用对网络服务质量的要求。
一、QoS的概念和原则QoS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带宽控制、流量控制、拥塞控制、优先级和服务质量保证等多个方面。
其基本原则是通过合理的资源管理和流量控制来保证网络传输的各种要求。
1. 带宽控制:通过限制网络上不同应用的带宽使用,确保网络资源的公平分配。
例如,对于实时视频应用,可以分配较高的带宽,而对于普通文件传输,则可以分配较低的带宽。
2. 流量控制:对网络上的数据流进行调度和管理,以避免拥塞和数据丢失。
通过设置流量限制和优先级规则,可以确保网络上数据的有序传输。
3. 拥塞控制:监测网络的流量情况,及时发现拥塞,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轻拥塞。
拥塞控制可以通过动态调整数据传输速率、分析网络拥塞点和排队管理来实现。
4. 优先级:根据不同应用对网络服务质量的需求,将网络流量划分为不同的优先级。
例如,对于实时的语音通话,可以将其设为最高优先级,以确保语音的实时传输。
5. 服务质量保证:通过对网络链路、路由和传输协议的优化,提供可靠的服务质量保证。
例如,通过使用差错纠正代码和重传机制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二、QoS的实现技术1. 分组调度:通过对网络数据包进行调度和排序,确保高优先级数据包的优先传输。
常用的调度算法包括最小带宽优先(Minimum Bandwidth Priority)、最小延迟优先(Minimum Delay Priority)和最小丢包优先(Minimum Loss Priority)等。
计算机网络中的QoS保障技术研究一、引言计算机网络是当今信息化社会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我们提供了高效快捷的信息传输平台。
但是,不同用户在同一时间对网络使用的需求和带宽占用的差异性,会导致网络阻塞,影响信息传输效率,这就需要QoS保障技术的介入。
二、QoS保障技术1、 QoS定义QoS(Quality of Service),即服务质量,是指网络对不同类型数据包和网络流量在性能、安全和服务承诺等方面进行限制和管理的一种方法,以确保满足特定的质量要求。
2、 QoS实现的重要性在网络中,可以看到使用网络的人自身网络需求不同。
比如,使用数据传输的人要求较低的网络延迟,而看流媒体的人则关注网络抖动和快速的下载速度,这就需要QoS技术对不同数据包进行区分。
QoS实现的重要性:2.1 保证网络带宽的公平性网络衔接内的时延与抖动和数据丢失等问题,对于同一个用户和不同用户在使用网络时,都会导致不同的网络体验。
在应用QoS技术之后,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使得网络的使用公平性得到更好的保障。
2.2 更好地支持多种应用类型当有多种应用类型同时在网络中运行时,QoS技术能够确保对于低时延应用(如电话),和大吞吐量应用(如视频),都能得到优先处理,从而提高了网络的效率和性能。
2.3 提高服务质量QoS技术能够保证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比如,当一个用户需要在线观看视频时,QoS能够给带宽进行调整,从而保证网络传输速度的稳定性,提高视频播放的效果。
3、 QoS保障技术原理与方法QoS技术的保障,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3.1 分类分类是QoS技术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
分类可以将数据流进行预处理并标记,使其具有不同的优先级。
在网络出口处,路由器等可根据数据包的不同标记级别,在服务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访问限制。
3.2 队列管理QoS保障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队列管理。
队列管理可以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拥塞调节。
高性能计算机网络中的QoS保障技术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性能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在高性能计算机网络中,QoS保障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从什么是QoS保障技术、QoS保障技术的意义以及QoS保障技术的现状和未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QoS保障技术QoS(Quality of Service)保障技术是指在网络传输时,保证数据包传输的延迟、丢包率、吞吐量等性能指标达到预期的技术。
当前,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大,网络流量的爆发式增长,热门应用如高清视频、在线游戏、云计算等,对QoS的要求越来越高。
QoS保障技术能够有效地保障数据传输的质量,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高效性,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网络体验。
二、QoS保障技术的意义高性能计算机网络是各种领域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基础设施,其中QoS保障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网络传输效率和质量。
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升级和网络流量的不断增大,QoS保障技术对于网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并且,QoS保障技术直接关系到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能够提升网络使用者的满意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三、QoS保障技术的现状和未来目前,QoS保障技术在高性能计算机网络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QoS保障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QoS保障技术在应用中的复杂性: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应用变得越来越复杂,QoS保障技术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更多高级的算法和协议来提高QoS保障的效果。
2. QoS保障技术的实现成本较高:QoS保障技术的实现需要大量的硬件设备、软件和网络设备,需要高昂的投资,这对于一些小型企业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3. QoS保障技术的应用范围有限:目前QoS保障技术主要应用在数据传输方面,但对于语音、视频等实时性要求更高的应用,QoS保障技术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QoS请解释几种常见的QoS技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普及使得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信息传输和网络通信。
然而,网络连接质量的变化和波动会导致网络性能的不稳定,例如延迟、带宽不足和丢包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计算机网络引入了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技术,旨在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网络性能。
QoS是指在网络中提供满足用户要求的服务质量的能力。
它通过有效管理网络资源和优化传输策略,以保证不同应用或服务在网络中能够得到适当的带宽、低延迟和可靠的连接。
下面将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QoS技术。
1. IntServ(Integrated Services,综合服务)IntServ是一种基于资源预留的QoS技术。
它使用了传统的电路交换思想,即在通信建立之前,先为特定应用程序分配一定的网络资源。
IntServ适用于对延迟和带宽要求较高的应用,如视频会议和实时音频传输。
然而,IntServ难以适应大规模网络的需求,资源预留的方式在大规模网络中管理起来较为困难。
2. DiffServ(Differentiated Services,差异化服务)DiffServ采用了分层次的QoS策略,即将网络流量按照不同的优先级进行分类处理。
它为网络中的不同流量提供了不同等级的服务质量保证,包括实时流量和非实时流量。
DiffServ将网络流量划分为多个类别,并为每个类别分配不同的优先级,然后根据优先级进行调度和传输。
DiffServ相对于IntServ来说,更适用于大规模网络,能够更好地满足网络的可扩展性需求。
3. 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是一种在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之间建立路径的技术。
通过引入标签交换的方式,MPLS可以对数据包进行快速转发和路由选择,以提高网络传输效率和降低延迟。
MPLS可以采用基于DiffServ的QoS 策略,为网络中的不同流量提供不同等级的服务质量。
计算机网络中的QoS保证方法及技术挑战概述:在计算机网络中,QoS(Quality of Service)是指为满足特定的服务需求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手段和方法。
QoS保证方法旨在提供对特定网络应用程序或用户的保障,确保数据包在网络中传输时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然而,实现QoS保证方法存在一些技术挑战,本文将探讨这些挑战及相关的解决方案。
一、QoS保证方法:1. 流量分类和标记(Traffic Classification and Marking):流量分类和标记是QoS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将流量进行细分和标记,可以为不同类型的应用程序或用户提供不同的优先级和带宽分配。
常用的流量分类和标记技术包括DiffServ (Differentiated Services)和IntServ(Integrated Services)。
2. 带宽管理(Bandwidth Management):带宽管理是实现QoS的核心概念,它通过控制带宽的分配和调度,以保证网络中不同应用程序或用户的带宽需求得到满足。
常见的带宽管理技术包括流量调度算法、公平队列调度算法(Fair Queuing)和权重公平队列调度算法(Weighted Fair Queuing)等。
3. 拥塞控制(Congestion Control):拥塞控制是保证网络中数据传输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动态监测网络状态和流量负载情况,拥塞控制机制可以在网络拥塞前提前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降低传输速率或丢弃数据包,以防止拥塞的发生。
常用的拥塞控制技术包括TCP拥塞控制机制和主动队列管理算法(Active Queue Management)。
4. 延迟和丢包控制(Delay and Loss Control):对于某些网络应用程序,如实时音视频传输、在线游戏等,延迟和丢包是非常敏感的因素。
QoS保证方法需要通过适当的技术手段来控制网络中的延迟和丢包,以提供较低的时延和更可靠的传输。
计算机网络中的QoS保障技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网络中,我们需要高效、稳定、安全地传输数据,而这就需要网络使用一些技术来保障网络的服务质量(QoS)。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中的QoS保障技术。
一、QoS保障技术概述QoS(Quality of Service)即服务质量保障,它是指在网络中为不同类型的数据流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保证。
在一些需要严格性和带宽限制的业务中,如VoIP、视频会议、在线班课等具有实时性的业务,QoS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QoS技术旨在实现对网络中不同数据流的分类处理,保证网络在传输数据时优先保证高优先级的流量传输,从而保障网络传输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带宽利用率。
二、垃圾桶算法垃圾桶算法是QoS保障技术中的一种算法。
其核心思想是在保证总体流量不超过预定阈值的前提下,优先保障高优先级数据的传输,而丢弃低优先级的数据。
简单来说,垃圾桶算法就是把网络设备的带宽看成一个“垃圾桶”,当网络的流量接近桶口容量和初始限制带宽了的时候,网络设备便会丢弃一部分低优先级数据,释放出一些带宽,保证高优先级的数据能够继续传输。
三、差量服务技术差量服务技术(Differentiated Services)又称为Diff-Serv技术,它是一种QoS保障技术。
差量服务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将整个网络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处理,每个类别可以设置不同的规则和优先级来保证不同业务的传输质量。
具体来说,网络管理者可以根据业务的不同,将数据包分为不同等级,然后根据每个等级分别设置传输的相关规则和优先级,从而达到不同服务质量的保障。
四、集中式QoS保障技术集中式QoS保障技术是指采用专用的QoS设备控制和管理网络中所有数据传输。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集中式的控制和管理,对网络中传输的数据进行优先级分类处理,从而达到保障高优先级数据传输的目的。
在集中式QoS保障技术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处理:数据传输标记、网络设备在传输数据包时进行访问控制,以及根据不同业务的传输需要来分配不同优先级的带宽。
QOS技术与介绍目录QOS技术与介绍 (1)1概述 (6)1.1应用需求 (6)1.2QoS的概念 (7)1.3QoS的目标 (8)1.4QoS的发展概述 (8)1.5研究QoS的推动力 (9)1.6QoS的定义和标准 (9)2当前的三种服务体系结构 (11)2.1综合服务体系结构IntServ (11)2.1.1概述 (11)2.1.2IntServ模型 (12)2.1.3IntServ服务类型 (13)2.1.3.1可控负载服务 (13)2.1.3.2质量保证服务 (14)2.1.4QoS控制的实现框架 (15)2.1.5预留资源协议RSVP (16)2.1.6IntServ的优点及局限性 (17)2.1.6.1IntServ的优点 (17)2.1.6.2IntServ的局限性 (18)2.2区分服务体系结构DiffServ (19)2.2.1概述 (19)2.2.2DiffServ的体系结构 (21)2.2.2.1DS区域与DS区 (21)2.2.2.2区分服务标记域与区分服务标记DSCP (22)2.2.2.3边界节点的传输分类与调度机制 (23)2.2.2.4逐点行为PHB (23)2.2.3DiffServ的优点及局限性 (24)2.2.3.1DiffServ的优点 (24)2.2.3.2DiffServ的局限性 (24)2.3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 (24)2.3.1标签交换(LabeISwap)机制 (26)2.3.2MPLS信令的实现 (27)2.3.3MPLS的网络构成 (27)2.3.4MPLS的工作原理 (28)2.3.5MPLS技术对QoS的保证 (29)2.4体系结构总结 (30)3DiffServ与IntServ相结合的端到端QoS提供机制 (31)3.1DiffServ网络支持IntServ/RSVP的意义 (32)3.2DiffServ网络区支持端到端IntServ的实现框架 (33)3.34 DiffServ网络区支持端到端IntServ的研究展望 (34)4基于IPV6的端到端QoS (35)4.1QoS模型 (35)4.2QoS获取过程 (37)4.3IPV6的QoS控制策略 (38)5QoS与多媒体应用 (39)5.1多媒体数据的特点 (39)5.2多媒体应用对网络的需求 (40)5.3流式传输 (42)5.4P2P技术 (43)5.5解决方案 (43)5.5.1基于源端的速率控制 (44)5.5.2基于收端的速率控制 (44)5.5.3混合速率控制 (45)6研究展望 (46)参考资料 (47)1概述服务质量是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字眼,它往往体现了消费者对服务者所提供的服务的满意程度,是对服务者服务水平的一种度量和评价。
中技计算机网络QoS仿真技术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通过对网络仿真技术的概念、特点、应用流程等的论述, 并使用opnet进行qos仿真,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仿真 opnet qos 设计
中图分类号:tm743 文献标识码:tm 文章编号:
1009-914x(2012)26-0260-01
一、网络仿真与opnet
网络仿真是一种利用数学建模和统计分析的方法模拟网络行为,从而获取特定的网络特性参数的技术。
数学建模包括网络建模(网络设备、通信链路等)和流量建模两个部分。
模拟网络行为是指模拟网络流量在实际网络中传输、交换和复用的过程。
网络仿真获取的网络特性参数包括网络全局性能统计量、网络节点的性能统计量、网络链路的流量和延迟等,由此既可以获取某些业务层的统计数据,也可以得到协议内部某些特殊的参数的统计结果。
网络仿真可以帮助客户进行网络结构、设备和应用的设计、建设、分析和管理,其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为网络的规划设计提供可靠的定量依据;验证实际方案或比较多个不同的设计方案. 由于网络仿真在网络
设计与性能分析方面具有突出的特点,目前来说主要在以下方面获得广泛应用:容量规划和sla 预测服务;故障分析;端到端的性能分析;使网络设计达最优的性价比;预测业务量的增长;指导新网络建设.
opnet是一种优秀的网络仿真和建模的工具,支持面向对象的建模方式,并提供图形化的编辑界面,更便于用户使用。
它强大的功能和全面性几乎可以模拟任何网络设备、支持各种网络技术,除了能够模拟固定通信模型外, opnet的无线建模器还可用于建立分组无线网和卫星通信网的模型。
同时,opnet在新网络的设计以及对现有网络的分析方面都有卓越表现。
它为通信协议和路由算法的研究提供与真实网络相同的环境。
此外,功能完善的结果分析器为网络性能的分析提供了有效又直观的工具。
opnet的molder是专门用于可视化原型设计的软件,它的使用既方便了网络模型的建立,又减少了编程的工作量。
molder中提供多种编辑器帮助用户完成网络建模和仿真运行,产品核心包括:
1、service provider guru,面向网络服务提供商的智能化网络管理软件,是opnet公司的最新产品。
2、opnetmodeler,为技术人员提供一个网络技术和产品开发平台。
可以帮助设计和分析网络、网络设备和通信协议。
3、it guru:帮助网络专业人士预测和分析网络和网络应用的性能,诊断问题,查找影响系统性能的瓶颈,提出并验证解决方案。
4、wdm guru,用于波分复用光纤网络的分析、评测。
modeler的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和图形化的编辑器反映了实际网络和网络组件的结构,因此实际的系统可以直观地映射到模型中。
modeler具有以往的网络仿真软件不具备的鲜明特点:
4.1 层次化的网络模型。
使用无限嵌套的子网来建立复杂的网
络拓扑结构。
4.2 简单明了的建模方法。
在“过程层次”模拟单个对象的行为,在“节点层次”将其互连成设备,在“网络层次”将这些设备互连组成网络。
几个不同的网络场景组成“项目”,以比较不同的设计。
4.3 有限状态机。
使用有限状态机来对协议和其他过程进行建模。
在有限状态机的状态和转移条件中使用c /c ++语言对任何过程进行模拟。
对协议编程全面支持。
4.4 400个库函数支持,以及书写风格简洁的协议模型。
二、opnet的qos仿真方法
qos体现了数据网络提供服务的能力。
衡量qos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带宽控制、传输延迟、读码特性、流量控制、抖动控制和实时特性等。
目前qos控制研究已有不少成果,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算法复杂性和qos控制效果之间的权衡。
qos管理、计费和qos测量的研究则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较少,标准尚未形成,是ip qos研究的新热点。
qos研究的另一发展趋势是多种技术的结合,即多层次,多平面(数据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的qos研究相结合,研究各层、各面之间的交互作用,将各种qos机制综合起来,改善ip网的服务质量。
使用opnet进行qos仿真步骤为:
1、选择拓扑结构。
“构建网络拓扑结构”中共描述了三种:完全结构、部分结构和单通路。
完全结构是指包含了网络中的所有设备和链路的拓扑结构。
2、设定数据流向在opnet中表示数据流。
实现方法有两种:外观法和后台法。
当我们想研究网络上的一个数据流向或其他的外观的交通时就应该选用后台法来设定数据流向,因为后台法不影响应用层的统计数据。
如果我们是对应用层的统计数据感兴趣,并想研究进程对qos的灵敏度,就应该选用外观法。
3、进行初始化仿真。
当选定了一个拓扑结构并指定了数据流向方式时,就可以选择希望分析的统计数据。
我们的qos研究统计数据包括链路利用率、路由器接口队列延迟、数据包丢弃、进程响应时间和进程的终端之间的延迟。
4、网络性能分析。
对于使用了较大结构的拓扑图形,“寻找顶层结果”对于定位负荷过度的和使用更少的链路是非常有用的,它还可以用来找出有最大队列延迟和数据包丢弃的路由器。
5、确定多用户响应时间的构成,确定并消除节点间的竞争。
三、qos仿真设计
我们利用opnet对网络队列处理模型共有普通(noqos) 、先进先出(fifo) 、优先权队列(priority queuing) 、普通队列(custom queuing) 、等权队列(wfq) 、没有指定访问率的网络(network without car ) 和指定访问率的网络(networkwith car)七个进行了仿真。
前五个模型是简单网络服务器———客户模型(由4 对影音客户服务组成) 。
4 个服务器(server tos)和4个客户(client tos)通过交换机和两个路由器连接成一个简单网络。
每对都使用远距离传输服务来传送数据,网络的瓶颈是两个路由器。
客户的服务
申请或服务器的服务提供根据网络类型采用了普通、先进先出、优先权队列、普通队列和等权队列五种方式。
仿真开始,首先要在网络编辑器中建立系统的仿真环境和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模型的建立可以选用opnet中提供的各种网络拓扑,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或创建网络设备和拓扑结构,然后定义网络中各通信实体,包括源节点、路由器、目的节点和通信线路等,并分别设置它们的属性。
网络节点内各功能需要通过在进程编辑器中进行状态描述和编程实现各自的功能。
1、队列处理
在进行qos仿真时要建立的网络模型有两类。
第一类是在路由器接口使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其模型构建过程如下:从file→new创建一个新的p roject,然后建立emp ty scenarios,选择所需的网元,建立将要模拟的网络模型。
编辑app lication config的属性,将其中的设置改为所需的,然后编辑profile config的属性,来设制后台交通。
可以看出4种tos所使用的数据流方式。
下一步就是在每个模型中具体设定qos configuration,其设置应与模型中的路由器的接口设置一致。
接下来就是为模型中各个具体的网元设定相应的属性,包括工作站、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
结束语:
网络仿真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网络规划设计方法,该技术以其独特的技术手段,成为一种经济、有效和其他传统方法不可替代的网
络设计的有力工具。
而opnet 公司的qos是当前业界最领先的网络技术开发环境,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建模、仿真以及分析的集成环境,大大减轻了编程和数据分析的工作量.
参考文献:
[1]杨宏宇,王兴隆,谢丽霞. 网络仿真软件opnet的应用与实践[j] . 计算机应用,2004
[2]杨路明,李谢华. 网络仿真软件比较分析及仿真过程探讨[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