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乳粉
- 格式:ppt
- 大小:2.06 MB
- 文档页数:55
乳制品企业生产技术管理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我国乳制品生产,促进乳制品工业健康发展,提高乳制品质量,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规定了乳制品定义与分类、奶源管理及生鲜乳收购、乳制品加工厂建设、乳制品加工设备、乳制品质量管理、乳制品厂卫生管理等内容。
第二章乳制品定义及分类第三条乳制品是指以生鲜牛(羊)乳及其制品为主要原料,经加工而制成的各种产品。
第四条乳制品分七个大类:(一)液体乳类(Liquit Milk)。
主要包括:杀菌乳GB 5408.1;灭菌乳GB 5408.2;酸牛乳GB 2746;配方乳等。
(二)乳粉类(Milk Powders)。
主要包括: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和调味乳粉GB 5410;婴幼儿乳粉GB 10765、GB 10766、GB 10767;其他配方乳粉。
(三)炼乳类(Condensed Milk)。
主要包括:全脂无糖炼乳(谈炼乳)。
全脂加糖炼乳GB 5417;调味炼乳;配方炼乳等。
(四)乳脂肪类(Milk Fats)。
主要包括:稀奶油GB 5414;奶油GB 5415;无水奶油等。
(五)干酪类(Cheese)GB 5420。
主要包括:原干酪;再制干酪等。
(六)乳冰淇淋类(Ice Cream)。
主要包括:乳冰淇淋;乳冰等。
(七)其他乳制品类。
主要包括:干酪素GB 5424;乳糖GB 5422;乳清粉;浓缩乳清蛋白等。
第三章奶源管理及生鲜乳收购第五条乳制品加工企业应有固定的奶源,并同原料乳供应单位签订生鲜乳收购合同或协议。
第六条乳制品加工企业应对奶源基地的奶畜登记造册,掌握畜群的数量、健康、饲养、繁殖、流动等情况。
第七条奶畜饲养单位和个人对奶畜的饲养与管理应执行《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 5046、《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 5047、《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NY 5048、《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管理准则》NY 5049。
第八条大力提倡和推广机械榨乳、以质论价收购生鲜乳。
课程编号:教案、讲稿总学时:30学时食品卫生检验第七章乳与乳制品中微生物及其检测(2学时)第一节鲜乳中的微生物及其检测第二节消毒乳中的微生物及其检测第三节乳制品中的微生物及其检测适用专业:食品工程与科学授课班级:食工2003(3)授课教师:王长远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2005年2月22日教学基本信息第七章乳与乳制品中微生物及其检测1、乳及乳制品的感官鉴别要点?感官鉴别乳及乳制品,主要指的是眼观其色泽和组织状态、嗅其气味和尝其滋味,应做到三者并重,缺一不可。
对于乳而言,应注意其色泽是否正常、质地是否均匀细腻、滋味是否纯正以及乳香味如何。
同时应留意杂质、沉淀、异味等情况,以便作出综合性的评价。
对于乳制品而言,除注意上述鉴别内容而外,有针对性地观察了解诸如酸乳有无乳清分离、奶粉有无结块,奶酪切面有无水珠和霉斑等情况,对于感官鉴别也有重要意义。
必要时可以将乳制品冲调后进行感官鉴别。
2、原料乳卫生状况对乳及乳制品质量的影响原料乳卫生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乳及乳制品的质量。
原料的卫生质量问题主要是病牛乳(结核病、乳房炎牛的乳)、高酸乳、胎乳、初乳,应用抗生素五天内的乳、掺伪乳以及变质乳等。
患结核病牛的乳汁不得作消毒乳供人饮用,只能加工成乳制品。
患乳房炎牛乳、产犊前十五天的胎乳、产犊后七天的初乳、应用抗生素五天内的乳及变质乳既不得作消毒乳也不得加工成乳制品。
高酸乳不得作消毒乳和良质乳品原料。
对掺伪的乳要分清情况处理,对加入了水、蔗糖、食盐、豆浆、淀粉等物的牛乳不得作消毒乳供人饮用,可用于加工乳制品。
对掺入了非食用物质的乳,不得食用或加工乳制品。
3、微生物污染对乳及乳制品质量的影响微生物的污染是引起乳及乳制品变质的重要原因。
在乳及乳制品加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灭菌、过滤、浓缩、发酵、干燥、包装等,都可能因为不按操作规程生产加工而造成微生物污染。
所以在乳及乳制品的加工过程中,对所有接触到乳及乳制品的容器、设备、管道、工具、包装材料等都要进行彻底的灭菌,防止微生物的污染,以保证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