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旅游经济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447.50 KB
- 文档页数:33
第一章旅游经济学概述一.旅游经济1.旅游经济的概念旅游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旅游活动采取了市场交换形式所形成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2.旅游经济实质旅游活动采用商品交换形式所形成的游客同旅游经营者之间的需求和供给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引起的旅游行业同政府和社会经济中其他相关行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3.旅游经济的主要矛盾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为什么?——这一矛盾贯穿于旅游经济活动过程的始终;这一矛盾决定了旅游经济领域内其他矛盾;这一矛盾规定了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4.旅游经济的运行(1)概念: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旅游经济系统的各个部分在相互关联和彼此协调中的不断运动过程,即旅游产品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实质上是旅游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旅游产品交换过程。
(2)环节1)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的基本环节:旅游产品的购买环节;旅游产品的销售环节.2)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的次环节①旅游产品购买的次环节:旅游产品购买发生;旅游产品购买方向②旅游产品销售的次环节:旅游市场推销;提供旅游服务③旅行社中间环节及两个次环节,即旅行社的中介买卖.5.旅游经济的性质旅游经济活动是一种商品化的旅游活动. (商品性)旅游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服务经济.(服务性)旅游经济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产业性)6.旅游经济的发展阶段(1)旅游经济的萌芽阶段(原始社会-产业革命前)(2)旅游经济的形成阶段(产业革命起-19世纪中叶)(3)旅游经济的发展阶段(19世纪后半叶-现在)7.二战以来旅游经济的特点(1)旅游经济活动的大众性;(2)旅游经济活动的全球性;(3)旅游经济活动的规范性;(4)旅游经济发展的持续性8.旅游经济产业化(形成发展过程)的特征(1)旅游经济产业是派生的;(2)旅游经济产业是相对独立的;(3)旅游经济产业是以服务为主的;(4)旅游经济产业形成了自己的产业结构体系9.旅游经济产业化的具体标志(1) 旅游消费需求的集中化(2) 旅游生产供给的专业化(3) 旅游经济运行的规范化10.旅游服务贸易的基本特征旅游服务贸易中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性;旅游服务贸易的不确定性;旅游服务贸易的高效益性;旅游服务贸易的财富转移性11.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A现代旅游业的概念:指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旅游者,为其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旅游产业不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其发展潜力巨大。
本文将探讨现代旅游产业经济体系的构成、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现代旅游产业经济体系的构成1. 旅游产品体系旅游产品是旅游产业的核心,主要包括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养生旅游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旅游产品体系逐渐丰富多样。
2. 旅游服务体系旅游服务体系包括旅行社、酒店、餐饮、交通、娱乐、购物等。
这些服务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体验,是旅游产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住宿、餐饮、通讯、旅游信息等。
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是保障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4. 旅游政策法规体系旅游政策法规体系是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游客权益、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5. 旅游人力资源体系旅游人力资源体系包括旅游企业员工、旅游教育培训、旅游行业协会等。
高素质的旅游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二、现代旅游产业经济体系的特点1. 产业融合度高现代旅游产业经济体系具有高度的产业融合性,与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个产业紧密相连。
这种融合有助于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实现产业共赢。
2. 消费升级明显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升级。
游客更加注重旅游体验、文化内涵和个性化服务。
3. 创新驱动显著现代旅游产业经济体系注重创新驱动,通过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手段,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
4. 国际化程度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旅游业已成为跨国界、跨文化的产业。
国际旅游市场的开放,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现代旅游产业经济体系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1. 优化产业结构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旅游产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特征,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增加就业机会旅游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旅游业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现代旅游经济的名词解释旅游经济是指以旅游活动为主要经济支柱的产业体系,涉及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运营和管理。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经济逐渐成为国际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旅游经济的定义旅游经济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含了旅游业本身以及与之相关的行业与活动。
旅游业是指以旅游为目的而进行的商业活动,如旅游服务、住宿、交通、餐饮等。
与之相关的行业包括旅游景区开发、文化遗产保护、旅游交通运输、酒店业、旅行社等。
旅游经济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旅游经济的特点1.产业链条长:旅游经济的发展与众多相关产业息息相关,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领域。
它们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条,相互促进、相互依赖。
2.综合性强:旅游经济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产业,需要各个领域的协同运作。
旅游经济的繁荣离不开良好的交通、优质的住宿、富有特色的餐饮,以及丰富多彩的旅游景点等。
3.过程性强:旅游经济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旅游需求不断变化,旅游产品也需要与时俱进,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4.地域性强:旅游经济的发展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文化底蕴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旅游资源,如海滨旅游、山地旅游、文化旅游等。
因此,旅游经济的发展也体现了地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三、旅游经济的影响1.经济增长:旅游经济对当地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文化传承:旅游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文化传承与保护。
通过旅游活动,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当地的文化,了解历史遗迹、风俗习惯等。
3.国际交流:旅游经济为全球范围内的国际交流提供了平台。
游客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有助于增进相互了解、推动国际合作。
4.环境保护: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护和利用自然环境,防止环境恶化。
因此,旅游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名词解释旅游经济是旅行活动采用商品交换形式所形成的游客同旅游经营者之间的需求和供给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引起的旅游业同政府和社会经济中其他相关行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旅游活动商品化旅游活动所依赖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劳务都成为商品,成为社会商品总体的一部分,必须通过交换才能购买。
旅游活动的社会化把个别的分散的旅游活动连接成集中的活动旅游产品构成间的互补关系:是指组成旅游产品各部分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表现在构成旅游产品的行、住、食、游、购、娱六部分中.旅游产品构成间的互代关系,是指旅游产品各部分中具有相同功能的组成成分之间存在互相替代的关系.旅游需求就是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和余暇时间的人们在一定时间内,愿意按照一定价格而购买某一旅游产品的数量。
旅游需求规律可以概括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旅游需求与人们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余暇时间的变化方向相同,而与旅游产品价格的变化方向相反。
入境旅游人次指一定时期内旅游者在某一旅游目的地国或地区旅游的人数总数。
供给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需求旅游供给是旅游目的地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的价格向旅游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的数量。
旅游消费者最大效用均衡是指游客在支出一定时间和费用额的条件下,通过合理的比例搭配购买旅游产品,进行旅游消费,从而获得精神上与物质上的最佳感受,即达到效用最大化。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个特定时间内,一个消费者从不断增加的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追加效用依次递减旅游宏观经济效益是指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社会投入的活劳动、物化劳动及自然和社会资源的占用和消耗,与旅游业及全社会效益的比较。
旅游宏观成本指为开展旅游活动而付出的社会总成本。
旅游宏观收益是指为开展旅游活动而获得的全社会的收益。
旅游卫星账户是指在国民账户之外设立一个虚拟账户,将于旅游业有关的相关部门的旅游增加值记入该账户中,以显示其重要性。
旅游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供求关系及旅游经济运行中所形成的旅游业内部各大型行业间的经济技术比例关系,是旅游产业的资源配置结构、生产能力结构和产出结构等的总和。
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旅游是一个高度综合的产业,可以产生大量的直接效益,通过旅游业的带动与联动,可以刺激其他产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经济上的连锁反应,产生更多的间接效益,旅游业有朝阳产业之称。
目前旅游业已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高速增长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旅游经济是以旅游活动为前提,以商品经济为基础,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反映旅游活动过程中,游者和旅游经营者之间,按照各种利益而发生经济交往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近年来我国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因此发展旅游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1.旅游经济的性质1.1旅游经济是一种商品化的旅游活动。
现代旅游经济活动是由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及旅游商品三方面有机结合的社会经济活动,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其规模、数量、消费水平、旅游目的及游览路线不仅影响着旅游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而且对旅游业的发展及内部结构具有影响。
旅游经营者是旅游经济活动实现的条件和手段,是旅游商品的主要供给者。
1.2旅游经济是一种以服务为主的综合性社会活动。
旅游经济是一个以提供服务为主,涉及众多行业的非生产性行业,他不仅促进旅游业自身各方面的发展,而且相应地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又带动相关物质部门的发展。
正是旅游经济的综合性带动功能,不仅促进和带动国民经济现有部门的发展,而且对调整国民经济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等方面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1.3旅游经济是独立性的经济行业。
旅游经济不仅是一个提供食、住、行、游、购、娱多样性服务的综合性产业,而且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已成为一个高速度、高增值、高就业、高创汇、高效益发展的新兴产业,其发展速度之快,经济效益之高,产业带动力之强,使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
2.旅游经济的作用2.1 增加国家外汇收入,平衡收支: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作为国家支付手段的外汇,其作用日益显著。
旅游经济学第一章旅游经济学概述⏹第一节旅游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际旅游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产生时间、地点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成为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发源地●1899,博迪奥[意](L.Bodio)《在意大利的外国人的流动及其消耗费用》被认为是旅游经济学的发端●20世纪20年代后,系统性的研究成果陆续出现:●1927、1928,意大利罗马大学讲师马里奥蒂(A.Mariotti)出版《旅游经济讲义》及其续编,对旅游经济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1931,博尔曼[德](A.Bormann)发表《旅游论》,认为―旅游论的所属是经济学‖●同年,诺威尔[英](A.Norval)出版《旅游业》,首次系统研究旅游业●1935,德国柏林大学的格里克斯曼(R.Glucksmann)出版《一般旅游论》,从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对旅游进行研究●二战后的旅游研究●1960年代之前,多为旅游经济学方面。
●1960年代以来,走向全面深入●旅游经济研究进一步繁荣。
●1995年专门的旅游经济学期刊Tourism Economics 创刊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征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一、学科特征●旅游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各种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总称。
●而旅游经济学则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
因此,旅游经济学同其它学科相比较,具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点。
●(一)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二)旅游经济学是一门部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三)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四)旅游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二、与其它学科的关系●1)旅游经济学与旅游科学的关系:特殊与一般、部分与总体;众多组成学科中的一门——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旅游相关问题;处于基础地位——旅游管理学、旅游市场学、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等旅游经济管理学科和旅游规划的基础2)旅游经济学与经济学科的关系:属于一门部门经济学,研究旅游产业的经济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