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光学-第六章-像差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25
相差理论概述这点东西呢,是比较初阶的,只能给您们一个概念性的认识,要对像差理论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还必须参看有关的教材。
谢谢日常使用的光学系统(简称镜头)由于受光学设计、加工工艺及装调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对一定大小的物体成理想象是不可能的,它实际所成的象与理想象总是有差异,这种成象的差异就称为镜头(或成象光学系统)的象差。
象差是由光学系统的物理条件(光学特性指标)所造成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何光学系统都存在有一定程度的象差,而且从理论上来讲总也不可能将它们完全消除。
肉眼和其他光能接收器也只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因此只要象差的数值小于一定的限度,我们就认为该系统的象差得到了矫正。
一、一级像差理论为了建立一个令人满意的像差理论,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从精确的光线追迹公式(请参考有关的书籍)着手,把其中每一角度的正弦函数按照麦克劳林定理展开成幂级数的形式,即sinθ=θ-θ3/3!+ θ5/5!- ……。
对于小角度,这个幂级数是一个迅速收敛的级数,每一项都比它的前一项小得多,这说明对近轴光线而言,因倾斜角很小,故在一级近似的情况下,除了第一项之外,其余各项都可以忽略不记。
二、三级像差理论如果在光线追迹公式中,把角的正弦函数全部用sinθ=θ-θ3/3!+ θ5/5!- ……,中的前两项代替,则所得的结果不论是什么形式的方程式,都代表三级理论的结果,这样方程式就可以对主要像差作出相当准确的说明了。
在这个理论中任何光线所产生的像差,即是相对于高斯公式所得的路径的偏差,可以用五个和(S1到S5)式来表示,这五个和叫作塞德耳和。
如果一个透镜的成像本领没有缺点,则这五个和全都应该为零。
但是没有一个光学系统能够同时满足所有的这些条件。
因此按照惯例,我们对每一个和分别考虑,如果其中某一个和为零,则与该和对应的像差就不存在。
例如,若轴上某一已知物点之塞德耳和S1=0,则相应像点之球差就不存在。
如果S2=0,则没有彗差。
第六章光线的光路计算及象差理论本章重点:像差的定义、分类、概念,像差对系统像质所产生的影响及校正的方法§6-1 概述一、基本概念在几何光学部分我们着重探讨了理想光学系统成象,但是实际光学系统中只有近轴区才具有理想光学系统性质(即只有当视场->0,孔径->0情况才能成完善象),实际的光学系统都是以一定的宽度的光束对具有一定大小的物体进行成象,这样由于该情形已不具有理想光学系统的性质,故不能成完善像,从而使象不能严格地表现出原物的形状,例如:点物经系统之后不是点象而是一个弥散斑,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象差。
1、象差定义:实际象与理想象之间的差异。
2、几何象差的分类(共七种)单色象差:光学系统对单色光成象时所产生的象差。
包含五种:球差、彗差、象散、场曲、畸变。
色差:位置色差及倍率色差3、象差产生的原因2、普通照相系统对F光校正单色象差;对D光、 G'光(G=434.1nm)校正色差;也有用D光校单色象差;C、F光校正色差。
§6-2 光路计算当我们分析物体经过系统成象时,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有的光线进行计算,一般情况下只选择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光线作光路计算。
主要有三大类:①子午面内的光线的光路计算:近轴光线计算->可求得理想象的大小及位置实际光线的计算->可求得实际象的大小及位置。
②轴外点沿主光线的光路计算;②空间光线的计算。
但并非所有的光学系统设计都必须对这三类光线进行计算,对于小视场光学系统,例如:望远系统、显微系统,只计算第一类光线即可。
对于大视场、大孔径的光学系统,则三类全应计算。
一、子午面内的光线的计算子午面是指轴外点与光轴构成的平面。
(一)近轴光计算1、轴上点近轴光的光路计算第一近轴光是指孔径角对入瞳边缘光线的取值。
对于单个折射面,当物在有限远时,我们采用的公式如下:物为无限远,则有:L=-∞,此时三、轴外点细光束的光路计算公式弧矢面:垂直于子午面并且经过主光线的平面。
像差理论1、6像差理论1、6。
1非理想光学系统和像差所谓理想光学系统,就是能够对任意大的空间以任意宽的光束成完善像的光学系统。
一个物体发出的光经过理想光学系统后将产生一个清晰的、与物貌完全相似的像。
理想光学系统具有下述性质:①光学系统物方一个点(物点)对应像方一个点(像点),这两个点称为共轭点。
②物方每条直线对应像方的一条直线,称共轭线;物方每个平面对应像方的一个平面,称为共轭面。
③主光轴上任一点的共轭点仍在主光轴上。
任何垂直于主光轴的平面,其共轭面仍与主光轴垂直。
④对垂直于主光轴的共轭平面,横向放大率为常量。
实际中不存在真正的理想光学系统,平面反射镜是个例外,但其横向放大率恒为1。
虽然在近轴区域共轴球面系统可近似地满足理想光学系统的要求,但是实际光学系统成像都是需要一定大小的成像空间以及光束孔径的,同时还由于成像光束多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同一种介质的折射率随波长而异)。
所以实际的光学系统成像都不是理想的,存在着一系列缺陷,这就是像差。
像差是指在光学系统中由透镜材料的特性或折射率(或反射)表面的集合形状引起实际像与理想像的偏差。
用高斯公式、牛顿公式或近轴光线追迹计算得到的像的位置和大小可以作为理想像的位置和大小,而实际光线追迹计算得到的像的位置和大小相对于理想像的偏差就可以作为像差的量度。
描述像差可以用几何像差和波像差(又叫光程差),本设计主要使用几何像差。
1、6。
2几何像差[2]几何像差主要有七种:其中单色像差有五种,即球差、彗差、像散、场曲和畸变;复色光成像像差有轴向色差和垂轴色差两种。
1、6。
2、1球差如图1-8表示的是轴上有限远同一物点发出的不同孔径的光线通过系统后不再交于一点,成像不理想。
为了表示这些对称光线在光轴方向上的离散程度,我''''A1、0、A0A0。
85表示,称为球差。
球们用不同孔径的光线对理想像点A0'的距离A0差是球面像差的简称,是由光学系统的口径而引起的,是光学系统口径的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