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拼音节”拼读法教学文稿
- 格式:doc
- 大小:402.00 KB
- 文档页数:5
三拼音节教案全文免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课《三拼音节》。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三个拼音节:ai, ei, ui,并能够正确拼读和书写。
同时,通过学习本节课,使学生能够理解拼音节的概念,能够准确地区分音节和音素。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拼读和书写三个拼音节ai, ei, ui。
2. 学生能够理解拼音节的概念,能够准确地区分音节和音素。
3. 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拼音节进行简单的交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拼读和书写三个拼音节ai, ei, ui。
难点:理解拼音节的概念,能够准确地区分音节和音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音节卡片。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图片中的物品都是由三个拼音节组成的。
让学生初步感知拼音节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拼音节ai(10分钟)(1)教师出示音节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卡片,发现卡片中有一个小熊,小熊的耳朵是两个小圆形,像拼音节ai的发音。
(2)教师讲解ai的发音方法,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发音。
(3)学生练习拼读音节ai,教师及时纠正发音错误。
3. 教学拼音节ei(10分钟)(1)教师出示音节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卡片,发现卡片中的小鸟在飞翔,翅膀像拼音节ei的发音。
(2)教师讲解ei的发音方法,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发音。
(3)学生练习拼读音节ei,教师及时纠正发音错误。
4. 教学拼音节ui(10分钟)(1)教师出示音节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卡片,发现卡片中的小鱼在游泳,尾巴像拼音节ui的发音。
(2)教师讲解ui的发音方法,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发音。
(3)学生练习拼读音节ui,教师及时纠正发音错误。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由三个拼音节组成的词语,让学生拼读并书写。
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
幼儿园拼音三拼音节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拼音教材第四单元《三拼音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三拼音节,学习三拼音节的发音规则,掌握三拼音节的拼写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三拼音节的发音、拼写规则,能正确拼读和书写三拼音节。
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三拼音节,提高学生的拼音识别和运用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拼音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三拼音节的发音、拼写规则。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拼读和书写三拼音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拼音卡片、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上有许多小朋友在公园玩耍。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片中的事物。
(3)教师挑选几个学生回答,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用三拼音节拼读事物名称。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PPT课件,讲解三拼音节的概念和发音规则。
(2)教师示范发音,让学生跟读。
(3)教师发放拼音卡片,让学生自主练习拼读。
3.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挑选几个典型例题,讲解三拼音节的拼写方法。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例题练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答案,进行讲解和点评。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三拼音节2. 内容:(1)三拼音节的概念(2)三拼音节的发音规则(3)三拼音节的拼写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bā ba、mā ma、gē ge、jiě jie、dì di、mèi mei(2)xiǎo huā、xiǎo cǎo、xiǎo niǎo、xiǎo māo、xiǎo gǒu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三拼音节的发音、拼写规则。
三拼音节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汉语拼音教程》的第三章“复韵母与鼻韵母”,主要详细内容为三拼音节的构成及发音规律。
三拼音节指的是由声母、介母和韵母组成的音节,如“li”(立)、“gu”(鼓)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拼音节的构成及发音方法。
2. 培养学生正确拼读和书写三拼音节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汉语拼音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三拼音节的发音及书写。
重点:三拼音节的构成及其发音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汉语拼音卡片、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实践情景,如小动物们在一起玩耍,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三拼音节。
2. 讲解(15分钟)(1)介绍三拼音节的构成,即声母、介母和韵母。
(2)讲解三拼音节的发音规律,举例说明。
(3)示范发音,让学生跟随练习。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拼音节进行讲解,如“li”、“gu”等,分析其构成及发音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拼读和书写三拼音节,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合作(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用汉语拼音卡片进行三拼音节接龙游戏,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三拼音节2. 内容:(1)三拼音节的构成:声母、介母、韵母(2)三拼音节的发音规律(3)例题及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写出五个三拼音节,并注明其声母、介母和韵母。
(2)用三拼音节组词,至少写三个。
2. 答案:(1)示例:li(li) gu(gu) kang(kang) hua(hua)zha(zha)(2)示例:立正(lizheng)鼓励(gulu)热闹(renao)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三拼音节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课后收集更多的三拼音节,了解其发音和书写。
(2)尝试用三拼音节编写小故事,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2024年幼儿园拼音三拼音节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拼音教材第三单元《三拼音节》,具体内容包括:认识三拼音节,学习三拼音节的构成及其发音规则,掌握三拼音节的书写。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三拼音节的概念,知道三拼音节的构成。
2. 学会三拼音节的发音规则,并能正确拼读。
3. 掌握三拼音节的书写方法,规范书写。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三拼音节的发音规则,正确拼读。
教学重点:三拼音节的构成,书写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拼音卡片、PPT、黑板、粉笔。
学具:幼儿拼音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幅动物园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中动物的名称,如“熊猫”、“猴子”等,从而引出三拼音节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熊猫”为例,讲解三拼音节的构成,即“熊猫”中的“熊”字由“xiong”三个音节组成,分别是“xi”、“ong”。
3. 发音规则学习(10分钟)通过拼音卡片,引导幼儿学习三拼音节的发音规则,如“xi”发“西”音,“ong”发“翁”音。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三拼音节的拼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书写方法学习(10分钟)示范三拼音节的书写方法,引导幼儿跟随书写。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三拼音节的构成、发音规则及书写方法。
六、板书设计1. 三拼音节2. 内容:(1)三拼音节的构成(2)发音规则(3)书写方法七、作业设计(1)xī yáng(2)hóng qí(3)māo dùn2. 答案:(1)xī yáng:西羊(2)hóng qí:红旗(3)māo dùn:毛端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三拼音节的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其他事物的名称,尝试用三拼音节进行拼读,提高幼儿的拼音应用能力。
文档过渡:上节课的内容你们掌握得真好!老师奖励你们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拼音国里。
1、认识三拼音音节。
(1)讲故事,明含义。
有一天,韵母o生病了,它的好朋友l准备到韵母o那里去看望。
(板书:l、o)走着走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
声母l发愁了:“这可怎么办呢?”这时,u跑过来,(板书:u)热心地说:“别着急,我来给你搭桥吧!”说着,u的身体变成了一座小桥,声母l顺利地走过了这座小桥,激动地拉着u 的手说:“谢谢你,韵母u。
”u摆摆手说:“在这里我可不叫韵母,我是给你们搭桥的介母。
”(板书:介母。
让学生齐说两遍)声母l、韵母o同时拉着介母u,说:“介母u,你真爱帮助人,我们喜欢和你在一起。
”从此,声母l、介母u、韵母o就成了要好的朋友,组成了音节luo。
(板书:luo)(2)指名回答:音节luo中,l是什么?像这样由声母、介母、韵母组成的音节,我们就叫它“三拼音音节”。
(板书:三拼音音节)(3)齐读两遍。
[说明:娓娓动听的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使他们在关注故事情节的同时认识了三拼音音节。
]2、拼读方法指导。
(1)过渡: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看,它是谁呀?(出示套偶小考拉)(2)小考拉看到这个音节,想给大家读一读,可它想了一会儿还是不会,于是就去请教老师。
老师说:“小考拉,你真是个不懂就问的好学生,我来教教你。
遇到三拼音音节,先读声母l,再读介母u,最后读韵母o,要做到‘声轻介快韵母响’,一口气完成,像这样(老师范读三遍,由慢到快)。
读时千万不能忘记读介母。
”小考拉高兴地跳起来,“我会了,三拼音音节我会读了,我读给您听。
”(小考拉读了两遍)老师连连夸奖小考拉聪明。
(3)指名读,教师随机指导。
(4)开火车读。
[说明:利用自制的教具将学生带时了一个童话的世界,让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寓教于乐,使学生初步掌握了三拼音音节的拼读方法,为下一步学习汉语拼音奠定了基础。
三拼音节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三拼音节》。
本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三拼音节的发音规律,能够正确拼读三拼音节词语,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语言环境中。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拼读三拼音节词语,掌握三拼音节的发音规律。
2. 学生能够通过拼音识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拼读三拼音节词语,掌握三拼音节的发音规律。
难点:学生能够准确辨别三拼音节与其他拼音节的区别,正确运用到实际的语言环境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卡片、拼音读物等。
学具:课本、作业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用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然后引导学生关注图片中的文字,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的文字都是由三个拼音节组成的。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三拼音节的发音规律,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让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发音。
3. 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三拼音节的词语,让学生拼读,并正确书写。
教师巡视课堂,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 应用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三拼音节词语进行口语表达,如:让学生用所学词语造句,或进行角色扮演等活动。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三拼音节的发音规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所学的三拼音节词语造句。
答案:(1)我妈妈在天安门看升旗。
(2)小明在动物园看大熊猫。
2. 作业题目:请用所学的三拼音节词语写一篇小短文。
答案:我喜欢春天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我和妈妈去公园玩。
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梨花。
桃花粉粉的,杏花白白的,梨花淡淡的紫色。
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在空中翩翩起舞。
大地穿上了绿衣裳,小草绿油油的,树木发芽了,树叶绿绿的。
春天真美呀!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三拼音节的掌握情况较好,能够在课堂上正确拼读三拼音节词语,并能运用到实际的语言环境中。
三拼音节教案拼读教案【篇一:三拼音节教案】过渡:上节课的内容你们掌握得真好!老师奖励你们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拼音国里。
1、认识三拼音音节。
(1)讲故事,明含义。
有一天,韵母o生病了,它的好朋友l准备到韵母o那里去看望。
(板书:l、o)走着走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
声母l发愁了:“这可怎么办呢?”这时,u跑过来,(板书:u)热心地说:“别着急,我来给你搭桥吧!”说着,u的身体变成了一座小桥,声母l顺利地走过了这座小桥,激动地拉着u的手说:“谢谢你,韵母u。
”u摆摆手说:“在这里我可不叫韵母,我是给你们搭桥的介母。
”(板书:介母。
让学生齐说两遍)声母l、韵母o同时拉着介母u,说:“介母u,你真爱帮助人,我们喜欢和你在一起。
”从此,声母l、介母u、韵母o就成了要好的朋友,组成了音节luo。
(板书:luo)(2)指名回答:音节luo中,l是什么?像这样由声母、介母、韵母组成的音节,我们就叫它“三拼音音节”。
(板书:三拼音音节)(3)齐读两遍。
[说明:娓娓动听的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使他们在关注故事情节的同时认识了三拼音音节。
]2、拼读方法指导。
(1)过渡: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看,它是谁呀?(出示套偶小考拉)(2)小考拉看到这个音节,想给大家读一读,可它想了一会儿还是不会,于是就去请教老师。
老师说:“小考拉,你真是个不懂就问的好学生,我来教教你。
遇到三拼音音节,先读声母l,再读介母u,最后读韵母o,要做到‘声轻介快韵母响’,一口气完成,像这样(老师范读三遍,由慢到快)。
读时千万不能忘记读介母。
”小考拉高兴地跳起来,“我会了,三拼音音节我会读了,我读给您听。
”(小考拉读了两遍)老师连连夸奖小考拉聪明。
(3)指名读,教师随机指导。
(4)开火车读。
[说明:利用自制的教具将学生带时了一个童话的世界,让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寓教于乐,使学生初步掌握了三拼音音节的拼读方法,为下一步学习汉语拼音奠定了基础。
三拼音节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汉语拼音》教材第四章中的三拼音节。
三拼音节是指由声母、介母、韵母组成的音节,它是汉语拼音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具体内容包括三拼音节的构成、发音规则以及书写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拼音节的构成,了解声母、介母、韵母的作用;2. 让学生学会正确拼读和书写三拼音节;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三拼音节的发音和书写。
教学重点:三拼音节的构成及拼读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拼音卡片、教学PPT、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幅含有三拼音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尝试拼读。
2. 新课导入(10分钟)(1)介绍三拼音节的构成,讲解声母、介母、韵母的作用;(2)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了解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3)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三拼音节的发音规律。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拼音卡片,让学生进行拼读练习;(2)学生互相检查拼读成果,共同讨论发音问题;(3)教师点评,纠正发音错误。
4. 写字教学(15分钟)(1)教师示范书写三拼音节,讲解书写要点;(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注意笔画顺序和结构;(3)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2)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三拼音节的构成:声母、介母、韵母;2. 拼音例句及发音规律;3. 书写示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三拼音节拼读下列词语: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2)请用三拼音节书写下列词语:猫咪、狗狗、花花、草草、树树。
2. 答案:(1)bà ba、mā ma、gē ge、jiě jie、dì di、mèi mei;(2)mī mī、gǒu gǒu、huā huā、cǎo cǎo、shù shù。
三拼音节公开课教案三拼音节公开课教案(通用6篇)三拼音节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借助图片,正确拼读g、k、h和介母u、单韵母ɑ、o组成的三拼音节,初步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学准备:字母卡片、音节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一、图片引入,学习三拼音节guā1.课件出示图片,引导说话:图上画的是什么?(西瓜、黄瓜、南瓜)同学们,你们还知道什么瓜?(丝瓜、苦瓜、冬瓜……)图片引入,把三拼音节guā和学生熟悉的“瓜”建立联系,激发拼读的兴趣,降低拼读的难度。
2.学习拼读三拼音节guā。
(1)认识三拼音节。
在学生充分说话的基础上,教师相机出示音节guā,并提问:音节guā和前几课学的音节有什么不同?教师板书guā的三拼过程:,并告诉学生:中间的u叫介母,像这样由声母、介母和韵母组成的音节叫三拼音节。
(2)学习拼读三拼音节guā。
教师示范三拼连读,学生跟读。
学生开火车、同桌互读,练习拼读三拼音节guā。
教师相机出示口诀“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帮助学生掌握拼读的要领。
(3)学生拓展拼读guǎ、guà。
在对比中加深对三拼音节的认识。
二、同伴合作,练读三拼音节1.出示三拼音节guà、kuā、huā、guō、ku、huǒ。
2.四人小组合作,练习拼读音节。
3.说说哪些词语里有这几个音节。
(“挂面”的“挂”、“郭老师”的“郭”……)4.出示“火”,巩固音节huǒ的拼读。
5.课件出示:(1)指导学生说话:这几幅图上的是什么?(2)教师出示三拼音节huā及其拼读过程,学生自己拼读。
(3)学生说说哪些词语里有这个音节。
(“桂花”的“花”、“牵牛花”的“花”、“牡丹花”的“花”……)将音节词与生活中的事物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音节词的价值和意义。
三拼音节公开课教案2计划思绪:本学期的拼音解说内容是进修6个单韵母和23个声母以及11个整体认读音节。
拼音解说举办了两个多月,幼儿已经进修了6个单韵母、14个声母的发音、誊写以及音节(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的拼读。
幼儿园拼音三拼音节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拼音教材第三章第三节,主要详细内容为三拼音节的认读与书写。
三拼音节是指由声母、介母和韵母组成的音节,是幼儿拼音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三拼音节的基本概念,能正确认读和书写三拼音节。
2. 培养幼儿对拼音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发音准确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三拼音节的书写顺序和发音技巧。
重点:三拼音节的认读和书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拼音卡片、黑板、粉笔、挂图。
学具:幼儿用书、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带有三拼音节的卡片,让幼儿尝试读出来,引导幼儿关注三拼音节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三拼音节的概念,通过例题展示三拼音节的组成,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读和写。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本和拼音卡片,让幼儿进行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活动(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三拼音节的接力赛,每个小组成员依次读出和写出三拼音节,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师邀请部分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三拼音节的概念和组成。
2. 例题展示。
3. 练习题目。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写出五个三拼音节,并读给家长听。
答案:如“kǎo、miàn、dàng、chuáng、zhuō”。
2. 家长签字确认,增强家校合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发音准确性,及时纠正错误,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三拼音节,让幼儿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鼓励幼儿尝试自己编写三拼音节,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易懂性;3. 教师在随堂练习中的巡回指导;4. 小组活动的组织与实施;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家校合作的落实;6. 课后反思的内容与拓展延伸的实践性。
三拼音节教案教案标题:三拼音节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正确发音三个拼音节的单词。
2. 学生能够识别和写出三个拼音节的单词。
3. 学生能够在阅读和听力活动中准确使用三个拼音节的单词。
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白板、黑板、教材、图片卡片等。
2. 教学资源:录音机或电脑音频播放器。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创造一个与三个拼音节相关的场景,如“在动物园里有很多奇怪的动物”。
2. 出示相关的图片卡片或使用幻灯片展示这些图片,让学生猜测并说出动物的名字。
3. 引导学生注意这些动物名字的特点,即每个名字都由三个拼音节组成。
步骤二:学习三个拼音节的发音(15分钟)1. 出示三个拼音节的基本图形:a、b、c。
2. 引导学生合唱练习发音,并重复几次,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发音。
3. 列举一些以这三个拼音节开头的单词,并让学生模仿发音。
步骤三:学习和训练三个拼音节的组合(20分钟)1. 将三个拼音节的基本图形组合在一起,形成各种可能的组合,如ab、bc、ca等。
2. 出示这些组合的图像、卡片或词语,让学生识别和模仿发音。
3. 引导学生从简单的组合开始,逐渐加深难度,例如:ab、ca,然后是abc、bca等。
4. 鼓励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互相练习和纠正发音。
步骤四:综合训练(15分钟)1. 提供一些包含三个拼音节的单词列表,让学生尝试读出这些单词,并纠正发音错误。
2. 进行听力活动,播放录音或朗读一些句子,学生需要听懂并写出这些句子中包含的三个拼音节的单词。
3. 定期进行口头练习,让学生用三个拼音节的单词进行对话或朗读。
步骤五:巩固和评估(10分钟)1. 给学生发放练习册或作业纸,要求他们写出一些具有三个拼音节的单词。
2. 教师检查和评估学生在识别和发音三个拼音节方面的掌握程度。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并记录使用三个拼音节的单词,并与同学分享。
扩展活动:1. 让学生用三个拼音节的单词编写小故事,以巩固他们的写作和创造能力。
《三拼音节》教学设计及反思赵镇二小梁丹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本教案精心营造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使学生想学、乐学、爱学。
并采用了游戏辅助的课堂教学活动。
通过情境、游戏把拼音课的枯燥乏味转变为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性,从而提高了拼音教学的效率。
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g、k、h 、j、q、x的发音及音节拼读。
2、复习巩固j、q、x与ü的拼读规则。
3、学习三拼音节,初步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学难点: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学重点:拼读三拼音节。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谈话激趣。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声母朋友和韵母宝宝到我们班来做客来了,我们一起瞧瞧都来了哪些朋友?2、开火车游戏,复习g、k、h、j、q、x、ī、ì、ǔ、ù、é、ě、ā、ǘ、ǚ、ǖ、ǜ。
3、出示卡片,复习两拼音节qī gù gē gù hā hú等。
4、送信游戏,复习jú xǔ qǔ xū jǔ qù,巩固j q x 与ü的拼读规则。
二、教学三拼音节。
1、拼音朋友来做客,还带来了礼物。
(出示图片:西瓜)2、西瓜的“瓜”的音节怎么写的,我们来看(出示三拼音节ɡ-u—ā→ɡuā)咦?它和刚才的音节有什么不一样吗?(出示两拼音节和ɡuā作对比)3、你们真会观察,像这样由三个字母组成的音节叫三拼音节。
跟我说,三拼音节(学生跟读)ɡ叫作声母,u在这里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介母,跟我说(生:介母),a还叫韵母。
4、三拼音怎么拼呢?讲解拼读要领:先读声母,声母要轻,再读介母,介母要快,最后读韵母,韵母要响,要一口气连读成音节,中间不能中断。
我们把它编成口诀:声母轻短,韵母响,中间介母要快读,三拼连读要迅速。
5、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的发音,我们比比谁学得快。
三拼音节教案教案三拼音节教学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三拼音节的构成,理解其发音规律。
2.培养学生正确拼读三拼音节的能力,提高发音准确性。
3.培养学生运用三拼音节进行口语表达和文字书写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三拼音节的构成:声母、介母、韵母。
2.三拼音节的发音规律:声母与介母拼读,介母与韵母拼读,声母、介母、韵母拼读。
3.三拼音节的书写规则:先写声母,再写介母,写韵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三拼音节的构成和发音规律。
2.教学难点:正确拼读和书写三拼音节。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具,引导学生复习声母、介母、韵母的概念,为新课做好铺垫。
2.讲解三拼音节的构成结合具体例子,讲解三拼音节的构成,让学生明白声母、介母、韵母的作用。
3.演示三拼音节的发音规律教师示范发音,引导学生跟读,让学生感受三拼音节的发音规律。
4.练习拼读三拼音节学生自主练习拼读,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错误。
5.讲解三拼音节的书写规则结合具体例子,讲解三拼音节的书写规则,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6.练习书写三拼音节学生自主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书写错误。
7.口语表达和文字书写练习设计相关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三拼音节进行口语表达和文字书写。
8.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给予表扬和鼓励,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课后作业1.抄写三拼音节,加强记忆。
2.练习拼读和书写三拼音节。
3.收集生活中含有三拼音节的词语,进行口语表达和文字书写练习。
六、教学反思1.及时总结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2.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加强课后辅导,巩固教学成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三拼音节的构成、发音规律和书写方法,提高学生的发音准确性和书写能力,培养学生运用三拼音节进行口语表达和文字书写的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三拼音节的发音规律补充和说明:三拼音节的发音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它是学生能否正确拼读和书写三拼音节的关键。
三拼音节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三拼音节》。
本课主要介绍了三拼音节的发音方法和练习,包括声母、韵母及声调的组合,让学生能够正确拼读和书写三拼音节。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三拼音节的发音方法,正确拼读和书写三拼音节。
2. 学生能够在日常交流中运用所学的三拼音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三拼音节的发音方法,正确拼读和书写三拼音节。
难点:声母、韵母及声调的组合,学生在日常交流中灵活运用三拼音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卡片、拼音挂图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引出本课的主题——三拼音节。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出现的动物名称,如“熊猫”、“小鸟”,让学生尝试拼读这些词语。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利用PPT、教学卡片和拼音挂图,讲解三拼音节的发音方法。
引导学生掌握声母、韵母及声调的组合规律,并通过例词、例句进行演示。
3. 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拼读和书写三拼音节。
教师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发音练习,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游戏互动(10分钟)教师设计一个拼音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三拼音节。
学生分组进行比赛,赢取奖品。
六、板书设计三拼音节:声母 + 韵母 + 声调七、作业设计熊猫(xióng māo)小鸟(xiǎo niǎo)月亮(yuè liàng)2. 请用所学的三拼音节写一句话:妈妈在做饭(mā ma zài zuò fàn)答案:1. 熊猫(xióng māo)小鸟(xiǎo niǎo)月亮(yuè liàng)2. 妈妈在做饭(mā ma zài zuò fàn)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讲解、练习、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了三拼音节的发音方法。
“三拼音节”拼读法
日前,一邻居问我“作业”的“作”的拼音“zuò”是两拼音节还是三拼音节。
“两拼!”我十分肯定地答道。
然后,我的面前呈现出了一张表情复杂的脸,他似乎很委屈。
原来他也是这么给他儿子说的,但老师却在这道题目的旁边评了一个叉。
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乍听之下顿失言语。
其实,这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但要作出正确的判断,首先必须要搞清楚“三拼音节”该三拼读还是两拼读。
关于“三拼音节”的拼读问题,我曾与同仁作过讨论,我的观点是:“三拼音节”是双拼音节的一种特殊形式,可以三拼读也可以两拼读,拼读出来的“音”是一样的。
现在,我仍坚持这个观点。
每个声母或韵母都有一个“音”,每一个汉字的拼音都是由声母、韵母表示,或由声母和韵母组合而成的,每一个汉字的“音”就是表示它的拼音的声母、韵母的“音”,或由组合成它的拼音的声母和韵母的“音”碰撞出来的“音”。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嘴上能发出来的“音”,不管这个“音”能不能用汉字书写出来,我们都可以用声母、韵母或声母和韵母的组合来给它注音。
直接用声母或韵母表示、“音”也是该声母或韵母的“音”的音节有ɑ、o、e、m(特殊声母,念“姆”)、ɑi、ei、ɑo、ou、ɑn、en、er、ɑnɡ、enɡ。
由声母和韵母组合成的音节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整体认读音节,声母和韵母组合在一起后读音仍和声母或
韵母的“音”一样,即不用拼或不能拼、直接认读的音节(个人定义),主要有zhi 、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ɑn、yin、yun、yinɡ、bo、po、mo、fo、de、te、nɑ、le、ɡe、ke、he、ji、qi、xi、nɡ。
另一类便是需要拼读,即需要声母和韵母的“音”的碰撞才能念出“音”来的音节,概而言之,是为双拼音节。
双拼音节又可以细分为两个小类。
一是纯粹的双拼音节,如:bi、bɑo、benɡ、pu、pen、pɑnɡ、mu、mie、menɡ、fɑn、fɑnɡ、fu、diu、donɡ、du、tɑo、tinɡ、tu、nü、nonɡ、nou、lɑ、linɡ、lüe、ɡɑo、ɡenɡ、ɡu、kɑ、konɡ、ken;hei、hɑnɡ、hu、jinɡ、jiu、ju、qie、you、wei、ze、zhɑnɡ、zhu、cɑnɡ、chun、shɑo、shenɡ、re、ronɡ以及juɑn、quɑn、xuɑn等等,这些音节的韵母是不能拆分的,拆分后将无法拼读。
双拼音节在拼读的时候需遵循“声母轻、韵母响”的碰撞(拼读)原理。
二是特殊的双拼音节——“三拼音节”,即由声母和韵头含有介音i、u的韵母组成的音节,主要有:biɑo;piɑo;miɑo;diɑ、diɑo、duɑn、duo;tiɑo、tuɑn、tuo;niɑnɡ、niɑo、nuɑn、nuo;liɑ、liɑnɡ、liɑo、luɑn、luo;ɡuɑ、ɡuɑi、ɡuɑnɡ、ɡuɑn、ɡuo;kuɑ、kuɑi、kuɑn、kuɑnɡ、kuo;huɑ、huɑi、huɑnɡ、huo、 huɑn;jiɑ、jiɑnɡ、jiɑo、jionɡ;qiɑ、qiɑnɡ、qiɑo、qionɡ;xiɑ、xiɑnɡ、xiɑo、xionɡ;zhuɑ、zhuɑi、zhu ɑn、zhuɑnɡ、zhuo、zuɑn、zuo;chuɑ、chuɑi、chuɑn、chuɑnɡ、chuo、cuɑn、cuo;shuɑ、shuɑi、shuo、shuɑn、shuɑnɡ、suɑn、suo;ruɑ、ru ɑn、ruo。
这类音节的介音和韵母既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也可以分成
两个部分。
当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时,它是一个拥有自己的特定“音”的韵母(详见文后所附的参考资料声母表韵母表),它和声母一起组合成的音节就是纯粹的双拼音节,要用两拼法拼读。
如:“闩”字的拼音“shuɑn”是由声母“sh”(诗)和韵母“uɑn”(弯)组成的,根据碰撞(拼读)原理,“闩”字的读音便是由声母“sh”和韵母“uɑn”的读音“诗”和“弯”碰撞而成的,即“诗轻弯响→闩”;“眶”字的拼音“kuɑnɡ”是由声母“k”(科)和韵母“uɑnɡ”(汪)组成的,读音为“科轻汪响→眶”;“搓”字的读音为“雌轻窝响→搓”。
如果把它们看成两个部分,即分为介音和韵母时,那它与声母组合而成的拼音便是三拼音节(因为一个音节中包含了声母、介音、韵母三部分),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自然就是三拼法,碰撞(拼读)原理为“声母轻、介音快、韵母响”。
如“闩”字的拼音“shuɑn”按三拼音来看,便是由声母“sh”(诗)、介音“u”(乌)、韵母“ɑn”(安)三部分组成,根据碰撞(拼读)原理,“闩”字的拼音的三拼法为“sh(诗)轻u(乌)快ɑn(安)响→闩”;“眶”字的拼音“kuɑnɡ”拼作“科轻乌快肮响→眶”;“搓”字的读音为“雌轻乌快喔响→搓”。
其余的“三拼音节”的拼读法都是这样的,在此我就不赘述了。
然而由介音“i”和韵母“ɑn”组成的特殊的“三拼音节”biɑn、piɑn、miɑn、diɑn、tiɑn、niɑn、liɑn、jiɑn、qiɑn、xiɑn等,只能算双拼音节。
在这几个音节中,如果将“iɑn”这一整体拆分成介音“i”和韵母“ɑn”两部分用三拼法拼读非但无法发音,反而让人难受。
例如“边”字的拼音“biān”用三拼法“玻轻衣快安响”来拼便是这种效果。
通过比较“闩”、“眶”、“搓”三个字的拼音的两种不同的拼读法,我们不难发现,这三个字的拼音无论是用两拼法还是三拼法来拼读,其读音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我做出如下结论:汉语拼音中的“三拼音节”既可以两拼,也可以三拼,其读音不发生改变;反过来,对于一个“三拼音节”,我们说它是两拼音节或三拼音节都是正确的。
也就是说,我们根本没有必要要求学生把“三拼音节”都用三拼法来拼读,也不能强迫学生牢记哪些音节是三拼音节,这样做不但于学生无益,还会严重打击学生对汉语拼音学习兴趣!
参考资料:
《实用新编字典》,杨合鸣主编,甘肃教育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