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国家发改委、工信部)
- 格式:pdf
- 大小:109.72 KB
- 文档页数:4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公布日期】2024.01.18•【文号】工信部联科〔2024〕12号•【施行日期】2024.01.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信部联科〔2024〕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教育、科技、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院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各有关单位: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围绕制造业主战场加快发展未来产业,支撑推进新型工业化,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以传统产业的高端化升级和前沿技术的产业化落地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场景为牵引,以标志性产品为抓手,遵循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规律,加强前瞻谋划、政策引导,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前瞻部署、梯次培育。
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战略必争领域,系统谋划,超前布局。
把握未来产业发展规律,分阶段培育,动态调整。
创新驱动、应用牵引。
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根据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结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现制定《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实施期为2009~2011年。
一、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产业总体规模持续保持全国前列,产业集群不断壮大,闽台合作不断深入,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强,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局面。
2004~2008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5%,产品出口规模扩大了2.23倍,吸引外资总额达65亿美元。
2008年,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9.2%,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达11.2%;销售总收入超过3100亿元,其中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2150亿元,完成出口额184亿美元,占全省出口额近三分之一。
我省显示器、计算机等23种产品产量长期位居全国前五位,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机、GSM移动手机、路由交换机、白光LED、继电器以及动漫游戏产品、行业应用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等领域的研发水平处于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
福厦沿海地区被列为全国首批9个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
2008年下半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下,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尤其是信息产品制造业受到较大冲击,出口大幅回落,利用外资明显减少,销售收入增速不断下降,部分重点骨干企业经营困难,企业亏损面继续扩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同时,电子信息产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信息产品制造业仍以加工贸易为主,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价值链低端,关键技术和高端配套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软件业虽然增幅较大,但占产业的比重仍然较低,软件、集成电路和新型元器件等核心战略性产业发展滞后于整机发展。
在外资尤其是台资新一轮IT产业转移中承接乏力,新的有影响力的大型项目落户较少,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支撑产业发展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滞后,高级人才的引进和储备不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比例较低,产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2011年电子元件柔性封装基板制造业分析报告目录一、行业管理体制和行业政策 (4)二、行业发展概况 (6)1、柔性印制电路板行业发展状况 (6)(1)全球市场发展状况 (6)(2)中国市场发展状况 (8)2、柔性印制电路板行业市场前景 (10)(1)手机FPC市场 (10)(3)笔记本电脑FPC市场 (11)(3)液晶显示器及等离子显示器FPC市场 (12)(4)数码相机以及硬盘、光驱、移动存储等PC配件FPC市场 (12)3、柔性印制电路板行业竞争格局 (13)(1)全球市场竞争格局 (13)(2)中国市场竞争格局 (15)三、细分市场的基本情况 (16)1、COF柔性封装基板 (16)(1)封装基板定义及分类 (16)(2)COF柔性封装基板特点 (18)(3)COF柔性封装基板市场基本情况 (20)(4)COF柔性封装基板市场前景 (23)(5)COF柔性封装基板市场竞争格局 (24)2、COF产品 (26)(1)COF产品结构 (26)(2)COF产品市场现状 (27)(3)COF产品市场前景 (28)(4)COF产品市场竞争格局 (30)四、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31)1、有利因素 (31)(1)产业政策环境持续向好 (31)(2)科技进步对行业的促进作用 (32)(3)下游产业持续推动 (32)(4)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 (33)2、不利因素 (33)(1)国内产品与技术标准制订宽松且不及时,影响产品出口竞争力 (33)(2)人民币汇率变化将对产品出口产生重要影响 (33)五、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34)1、综合技术障碍 (34)2、规模和资金障碍 (34)3、产品品质认证障碍 (34)六、行业技术水平、经营模式及行业生命周期 (35)1、行业技术水平 (35)2、行业经营模式 (36)3、行业的周期性、季节性特征 (36)七、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36)八、上下游行业发展对柔性印制电路板行业的影响 (37)一、行业管理体制和行业政策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4754-2002),FPC和COF柔性封装基板属于电子元件制造业(行业代码:C406)中的PCB印制电路板制造业(行业代码:C4062),COF产品属于柔性电路板与芯片封装相结合的新兴产品,国内只有极少数公司能够生产此类产品,尚无相关行业资料或数据。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建立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库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日期】2009.11.11•【字号】豫工信[2009]282号•【施行日期】2009.11.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子信息正文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建立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库的通知(豫工信〔2009〕282号)各省辖市工业主管部门,省属重点企业:根据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组织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豫发改高技[2009]1625号)和《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豫政[2009]68号)的要求,为掌握全省电子信息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情况,做好企业及项目的监督管理、跟踪服务、投融资、招商引资和争取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申报前期准备工作,我厅决定建立项目管理库。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范围和原则(一)、在河南境内注册的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及研发项目。
(二)、项目符合国家工信部、发改委发布的《电子信息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
(三)、项目符合《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的要求。
二、项目分类根据项目的实际工作进度,分为完成项目、在建项目、拟建项目和规划项目四类。
其中,完成项目指2008年后开始建设,现已完成的项目;在建项目指建设手续齐全、建设资金已基本落实、截止2009年10月底已正式开工的项目;拟建项目指建设手续基本齐全、建设资金已基本落实,已经政府有关部门备案或核准并于2010年开工建设的项目;规划项目指完成了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项目。
三、要求各省辖市工业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项目的范围和原则统一组织、认真审核,切实做好入库项目推荐工作,确保上报项目符合条件、材料真实、数字准确,并于2009年12月20日前以正式文件将《电子信息产业建设项目汇总表》、《电子信息产业建设项目情况表》(见附件)一式三份(含电子版)报省厅高技术工业处。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开展2013年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有关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12.11•【字号】•【施行日期】2012.12.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开展2013年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有关工作的通知各区县发展改革委、经济信息化委,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根据2013年新增中央投资安排方案和有关要求,为做好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情况2013年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启动,支持方向为移动通信、软件和集成电路。
二、工作原则和重点(一)2013年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继续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管理办法(暂行)》(发改产业〔2009〕795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等办法和规定。
(二)中央预算内资金仍采用补助方式下达,为集中资金支持重点领域,补助资金比例严格按照《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三)2013年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工作要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落实好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进一步关注产业发展关键环节,突出区域产业发展重点,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请各有关单位严格按照年度支持重点方向组织项目。
三、项目申报条件及材料要求(一)符合年度支持重点要求的行业及领域的技术改造项目(具体支持领域参见附表);(二)按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及配套规定进行了核准或备案;(三)项目已经开工建设且原则上形象进度不超过70%;(四)项目须按照《招投标法》、《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我委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时核准招标内容的意见的通知》(发改办法规〔2005〕824号)等有关规定要求进行招投标。
2024年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总结____年,电子信息产业经历了一轮深刻的调整和转型。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技术变革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以其强大的实力和创新潜力,成功应对了各种挑战,实现了全面转型升级。
本文将对____年电子信息产业的调整进行总结,主要涉及行业发展趋势、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企业发展等方面。
一、行业发展趋势____年,电子信息产业呈现出几个明显的发展趋势。
首先是物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应用。
随着5G和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各类智能终端设备开始大规模普及,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和规模不断扩大,为电子信息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其次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
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电子信息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再次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的推动下,电子信息产业需要更加注重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加强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
二、政策支持____年,政府继续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持力度,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首先是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支持。
政府将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和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和保护。
其次是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政府将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再次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政府将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支持力度,鼓励高校和企业合作,培养电子信息产业急需的各类人才。
三、技术创新____年,电子信息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首先是5G技术的商用化。
经过几年的研发和推广,5G技术在____年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商业化。
5G技术的快速推广和应用,为电子信息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其次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在____年,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动驾驶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电子信息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再次是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的快速发展。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开始进入普通家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