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低渗油气田增产改造技术-2013
- 格式:ppt
- 大小:10.95 MB
- 文档页数:52
低渗油气田增油技术研究一、前言低渗油气田指的是渗透率低于10mD的油气藏。
这类油气藏因为渗透率较低,导致油气流动性较差,开采难度较大,且开采的单井产量较低,效益不高。
因此,研究低渗油气田增油技术是极其重要的。
二、低渗油气藏开发现状低渗油气藏开采遇到的困难主要是两个方面:渗透率低和油层厚度小。
1. 渗透率低:低渗油气藏渗透率一般在1-10mD之间,导致油气的渗透性差。
工业水平较低的油田采用的是自然驱动开采方法,但对于低渗油气藏,自然驱动开采方法显不够可行。
2. 油层厚度小:低渗油气田的油层厚度一般只有10m以下,无法采用常规的油气藏开采技术,如水平井等。
三、低渗油气藏增油技术1. 工艺流程设计当渗透率低、厚度小的油田采用自然驱动开采道路不可行,则可以采用人工驱动方法,即通过增加油层渗透率,达到提高开采量的目的。
具体方法如下:(1)油藏评价与合理开采层位确定:进行地质勘探,评价油田结构和地质储层,确定合理开采层位。
(2)人工压裂:通过油井井筒向油层内注入物质以控制水压力,切断产油层与水层的沟通,在产油层中注入水泥浆或其它优质物质,取得良好的压裂效果。
(3)注水增压:向井底注入一定压强的水和治理剂,改变油层的渗透性质,改善油藏油水分布模式,提高驱动力和开采效率。
(4)改善驱替效果:为了提高驱替效果,可以通过采取提高渗透率的措施,改变毛管力,调整浸润角度,在油层中注入某些物质。
2. 技术措施(1)压裂技术:对于低渗气藏,可以采用水力压裂技术,钻孔井筒将水压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将高压液体注入油气层内,以达到裂缝效应,扩大渗透度,提高油气采收率的目的。
(2)提高油层渗透系数:在低渗油气藏内注入某些物质,如迸发性气体渗透油储层、压裂剂和其他渗透剂等,提高油层的渗透系数,改善流体在油气层内的流动性。
(3)提高油的驱动力:可以通过油层注水等方式改善油藏的驱动力,使得油藏内的油更加充分地开采,提高开采效率。
四、技术示范案例低渗油气田增油技术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长庆第十采油厂简介长庆第十采油厂也就是,第二采油技术服务处(超低渗透油藏第二项目部)主要从事华庆超低渗透油田开发及部分采油技术服务业务。
所辖生产区域分布在甘肃省华池县和平凉市境内,管理矿权面积5513.4平方公里,其中华庆地区1973.2平方公里,平凉地区3540.2平方公里。
目前主要负责华庆超低渗透油田开发管理业务。
第二采油技术服务处现有乔河、五蛟、元城、华庆、试采5个采油作业区,管理着华庆、元城、华池、白豹、山庄等5个油田16个区块。
未上市业务主要从事井下作业、维修抢险、地面建设等油田支撑业务。
全处用工总量2437人。
生产指挥中心位于甘肃省庆城县。
第二采油技术服务处2009年接管华庆超低渗透油田以来,面对油田开发地质条件复杂、单井产量低、稳产上产难度大等诸多挑战,全处上下紧紧围绕华庆超低渗透油藏开发建设这一中心任务,解放思想,更新理念、,转变方式促发展,精雕细刻抓管理,技术攻关求突破,油田开发、生产管理、基层建设、人力资源优化、安全环保、企业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特别是在产能建设、水平井开发、精细分层注水、油井混合水压裂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超低渗透油田开发新模式。
2012年,率先建成了中石油首个20万吨超低渗油藏水平井规模开发示范区,实现了华庆油田效益开发和跨越式发展。
2009年生产原油40.32万吨,2010年生产原油69万吨,2011年生产原油75.7万吨,2012年生产原油91万吨,2013年12月18日原油年产量突破100万吨大关,成为长庆油田建设“西部大庆”和陇东油区上产新的增长极。
第二采油技术服务处在快速发展中先后涌现出了以刘玲玲为代表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甘肃省劳动模范”、“甘肃省十大杰出青年”等一大批国家、省部级英模群体。
先后荣获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模范职工小家、青年文明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状、甘肃省文明单位等集体荣誉。
低渗透油藏挖潜增产技术与应用低渗透油藏是指地下岩石孔隙度低、渗透率小的油藏,其开发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产量低、开采难度大、开发成本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低渗透油藏的这些问题,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油田公司采用了一系列挖潜增产技术,在实践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一、水平井技术水平井技术是开发低渗透油藏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原理是在油层水平方向钻探,增大油井与油层的接触面积,提高采油效率。
水平井技术可分为精细定向井和侧钻井两种,前者是在一般方向钻探的油井上进行调整,将井眼转向水平方向,以增大油与岩石的接触面积;后者是在井眼线以外打侧孔,进而延伸井眼,增大开采面积。
二、增油剂技术增油剂技术是一种通过加入化学剂来改变原油物理、化学性质,促进原油流动并提高采收率的技术。
常用的增油剂包括表面活性剂、聚合物、油溶剂等,它们能够改变油藏孔隙的表面张力,减小孔隙压力,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增油剂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和优化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人工压裂技术人工压裂技术是将深层岩石通过压裂将其切断,并在岩石空隙中注入高压水,使油藏中的原油通过空隙流动,提高采收率的一种技术。
在低渗透油藏中,人工压裂技术可帮助原油穿过厚压力层和多层岩石,流到井口,提高采收率。
该技术在国内外均得到广泛应用,常见的人工压裂方式包括穿过压力层压裂、均质压裂、局限性压裂等。
四、地下水驱技术地下水驱技术是通过向油藏注入地下水或添加水驱剂,使原油温度、粘度降低,从而提高采收率的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高粘度、低渗透或深埋油藏中,能够降低开采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地下水驱技术可分为天然水驱和人工水驱两种,前者指原油层天然地含有足够的水,可利用其水驱作用提高采收率,后者是通过注入非天然地下水或添加水驱剂来实现采收率的提高。
总之,针对低渗透油藏开发面临的问题,依托高新技术、创新开发方式和完善管理体系等,油田公司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保证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努力。
低渗透油藏挖潜增产技术与应用
低渗透油藏是指地下储层渗透率较低的油藏,渗透率一般小于0.1mD。
由于地下储层
的渗透率较低,油井生产能力有限,开采效果不理想。
为了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采效果,
需要应用挖潜增产技术。
低渗透油藏挖潜增产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提高低渗透油藏的有效渗透率,增强油藏开采能力,从而实现增产的目的。
1. 水平井技术:通过将水平井钻进低渗透油藏的稀油层,利用水平段延长油井与油
层的接触面积,增强有效渗透率,提高油井的生产能力。
水平井还可以采用人工增强采油
措施,如酸化、压裂等,进一步提高油井产能。
2. 插水增效技术:在低渗透油藏中,通过插入高压水驱使油层中的油向油井移动,
增加油井的产能。
插水增效技术可以采用常规的注水井,也可以采用注水井+抽油井的方式。
3. 低渗透油藏改造技术:通过改造低渗透油藏的储集层,提高渗透率。
常用的低渗
透油藏改造技术包括酸化、压裂、注气等。
酸化可以通过注入酸液降低储集岩的酸溶性,
增加孔隙度,提高储集层的渗透率。
4. 油藏压裂技术:通过注入高压液体使低渗透油藏的储集岩产生裂缝,从而增加油
层的渗透率。
油藏压裂技术可以采用水力压裂、气体压裂、化学压裂等不同方式进行。
低渗透油藏挖潜增产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采率,增加油井的产量。
挖潜增产技术的应用需要充分考虑地下储层的特点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进行有
效的实施。
挖潜增产技术的应用还需要与现有的油田开采方案相协调,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提高整体的开采效果。
1351 特低渗油藏的储层特征 特低渗油藏的主要特征就是其渗透率很低,一般低于10×10-3um 2 ,油气赖以流动的通道很微细、渗流阻力大、液固界面及液液界面相互作用力显著。
2 传统的注水工艺技术及存在的问题油田开发初期,注水开发按照常规油田进行布井、完井和井网完善。
由于井距偏大,渗透性低,无形中造成了注水开发中压力增高,随着特低渗油藏逐步开发,受当时酸化、压力增注技术的限制,特低渗油藏改造增注后有效期短、经济效益差。
3 适应特低渗油藏的注水工艺技术以我国最为典型的特低渗油田长庆油田,低压、低渗、低产的特点为例,通过总结,摸索,提出以下适应特低渗油藏特征的注水工艺技术。
3.1 精细注水工艺技术3.1.1 不压裂投注技术为了寻找特低渗油田的经济有效的投注方式,根据储层性质差,但具有天然微裂缝,吸水能力强等特点,开展了水力加砂压裂,深穿透负压射孔,挤活性水,高能气体爆燃压裂投注实验,经过对比分析。
3.1.2 深穿透负压射孔挤活性水技术聚能射孔技术增大了射孔孔径及穿透,同时降低井孔液面,使液柱压力低于地层流体压力,减少射孔液对地层的污染。
这种聚能射孔与井筒负压相结合,就是深穿透负压射孔。
常用射孔弹有102型,127型,其穿透深度最大可达900mm,适应于大部分侏罗延安组储层,以及物性较好的延长组储层。
3.1.3 挤注活性水挤投注挤注活性水挤投注是在不压开地层的前提下,利用泵注设备,向地层中注人一定量的含有表面活性剂,黏土稳定剂等添加剂成分的活性水,一般挤入半径3~5m,使这一周围的孔隙扩张,沟通和延伸,降低孔隙毛管力的影响。
3.1.4 水质处理技术“水质”是指那些对油层、油井和地面设备造成影响,从而可能导致注水成功或失败的水的性质。
水质处理技术是保证注入水的水质,保证管线防腐需要,满足注水要求的重要手段。
3.1.5 注采同步技术根据特低渗透油藏压力低、下降快的特点,采用同步注水可以及时补充能量,地层压力保持在原始地层压力附近,有利于油井稳产、增产、高产,安塞油田王窑区不同注水时机开发实践证明这一点。
长庆低渗透储层安全环保石油压裂技术【摘要】长庆油田以低渗、低压、低产为特点,本文分析在当地使用的渗透储层的石油压裂技术,同时也介绍安全环保的石油压裂技术。
【关键词】长庆低渗透领导安全环保石油压裂技术鄂尔多斯盆地的长庆油田主要开发层系为三叠系延长组和穆罗系延安组油层,延长组油层平均渗透率小于3×10-3μm3,得[寻组业岐不明无法糁透率为10×10-3μm3,该地的油田特点是低渗、低压、低产,属于低渗油田和特低渗油田,无法自然产能,若需要开采石油,需要进行压裂改造投产。
挑战“低渗透储存极限安全环保”是长庆石油努力实现的方向,目前通过不懈的努力,长庆石油在低涌透储存极限安全环保等各方法均作出突出成果,也解决了复杂地貌、臻密储层、低品位油气藏三大世界性难体。
1 压裂技术的概念压裂技术是指在采油或者采气的过程当中,利用水力的作用,把油水层形成裂缝,该种技术也可称为水力压裂。
油气层的压裂工艺,一般使用压裂车,它的过程是把高压大排量子力学,又有一定粘度的液体挤入油层,把油层压出裂缝之后,加入如石英砂等一类支撑剂充填进裂缝,提高油气层的渗透能力,以增加油井田的产油量。
目前常用的压裂液有水基压裂液、乳状压裂液、油基压裂液、泡沫压裂液、酸基压裂液等类型。
压裂选井的基本原则有:油气层受污染或者堵塞较大的井;注不进去水或注水不见效的井。
2 低渗透油田压裂技术对长庆这种低渗、特低渗的油田开发区中,压裂技术是提高油气产量、可采储量的关键技术,长期以来,长庆的低渗油田开发中,一直以提高单井产量的开发效益为目标,在多年研究与矿场试验为基础,形成了从压裂地质研究、室内试验、压裂液支撑剂优化、优化设计实施、压裂实时监测控制、压完评估完备的增产措施技术模式,同时也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
长庆的压裂技术从单项压裂技术发展为一系列整体压裂技术。
目前,通过引进、集成创新、发展、重点攻关的技术有直井分层压裂技术、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
低渗透性油藏油田开发及该技术的发展低渗透性油藏是指储层渗透率较低的油藏,其特点是油水两相的迁移速度较慢,开发难度较大。
然而,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低渗透性油藏的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低渗透性油藏油田开发以及该技术的发展趋势。
对于低渗透性油藏的开发,一种常用的技术是水平井技术。
水平井是一种通过特殊钻井工艺在注水或采油井中钻出一段接近水平的井筒,以增加井筒和储层的接触面积,提高油气产量。
水平井技术在低渗透性油藏的开发中具有突出的优势。
它能够在较少的地质资源下获得更高的产能,延长油田的生产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油气采收率,并减少环境影响。
近年来,随着水平井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应用于低渗透性油藏的新兴技术,如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
该技术是通过将水平井划分为多个段,分别进行射孔和压裂操作,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储层的有效压裂面积和产能。
与传统的水平井技术相比,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能够更好地克服低渗透性油藏开发中的难题,并提高开采效果。
另外,随着油田开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一些新型工程技术也逐渐应用于低渗透性油藏的开发中,如地震预测技术和电子井壁阻挠剂技术。
地震预测技术可以通过检测地下岩石体的声波传播和反射特征,提供准确的储层参数和边界信息,为低渗透性油藏的定位和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电子井壁阻挠剂技术是一种在水平井中注入的化学物质,可以改变储层孔隙结构和渗透性,增加油水接触面积,提高油气采收率。
此外,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油藏模拟技术也在低渗透性油藏的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油藏模拟技术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储层的地质特征和物理性质,以预测油藏的产能和开采方案,并为开发设计提供决策依据。
油藏模拟技术能够帮助工程师更好地了解低渗透性油藏的开发潜力,优化井网布置,减少开发成本,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油气采收率。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低渗透性油藏的油田开发技术将继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对于低渗透性油藏的开发,我们应该加强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高油气采收率,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