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1出自论语的173个成语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1出自论语的173个成语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1出自论语的173个成语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1出自论语的173个成语

出自论语的173个成语

一:《学而》篇(16个)

1.1.1 学而时习之《新成》P504

1.1.2 不亦乐乎《成》P67

1.2.3 犯上作乱《成》P176

1.3.4 巧言令色《成》P478 (重出,参后5.25)

1.4.5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成》P806 (朱熹批注)

1.6.6 行有余力《新成》P496

1.7.7 言而有信《成》P727

1.8.8 知过必改《新成》P591 (此篇与后篇9.25重出)

1.9.9 慎终追远《新成》P380

1.10.10 过化存神《成》P241

1.10.11 温良谦恭让《新成》P457 (朱熹批注;另见<孟子.尽心上>) 1.1

2.12 小大由之《成》P695

1.14.13 贫而乐道《新成》P306

1.15.14 切磋琢磨《成》P479 (原句出于<诗经.卫风.淇澳>)

1.15.15 精益求精《成》P327 (朱熹批注)

1.15.16 告往知来《新成》P148

二:《为政》篇(15个)

2.1.1 北辰星拱《新成》P18

2.1.2 众星拱北《新成》P602

2.2.3 一言以蔽之《成》P768

2.4.4 而立之年《新成》P115

2.4.5 不惑之年《成》P51

2.4.6 知命之年《成》P838

2.4.7 从心所欲《成》P117

2.5.8 因材施教《成》P789 (朱熹批注;另参后6.21也为朱熹批注) 2.11.9 温故知新《成》P654

2.14.10 周而不比《成》P854

2.11.11 比而不周《成》P30

2.16.12 异端邪说《新成》P548

2.19.13 举直错枉《成》P335 (与<颜渊>篇12.22中同出)

2.22.14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新成》P344

2,24.15 见义勇为《成》P304

三:《八佾》篇(9个)

3.1.1 是可忍,孰不可忍《新成》P396

3.9.2 杞宋无征《成》P462

3.11.3 了如指掌《新成》P254

3.16.4 力不同科《成》P365

3.17.5 告朔饩羊《成》P228

3.20.6 乐而不淫《成》P336

3.21.7 成事不说《成》P95

3.21.8 既往不咎《成》P292

3.25.9 尽善尽美《成》P322

四:《里仁》篇(13个)

4.5.1 颠沛流离《成》P146 (也作流离颠沛,参〈成〉P379) 4.6.2 心有余而力不足《新成》P492

4.7.3 观过知仁《成》P232 (另参<新成>P160)

4.8.4 朝闻夕死《成》P831

4.9.5 恶衣恶食《成》P167 (另参<新成>P115)

4.1

5.6 一以贯之《成》P769

4.17.7 见贤思齐《成》P303

4.17.8 反躬自省《新成》P121

4.18.9 劳而不怨《成》P357 (参后<尧曰>篇-2,相同,以后不再出) 4.19.10 父母在,不远游《新成》P131

4.19.11 游必有方《新成》P560

4.20.12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成》P770

4.24.13 讷言敏行《新成》P291

五:《公治长》篇(8个)

5.10.1 朽木不雕《成》P714

5.10.2 朽木粪土《成》P714

5.15.3 不耻下问《成》P47

5.17.4 善与人交《新成》P372

5.20.5 三思而行《成》P531

5.21.6 愚不可及《成》P809

5.23.7 不念旧恶《成》P58

5.24.8 掠美市恩《成》P391 (朱熹批注)

六:《雍也》篇(16个)

6.3.1 迁怒与人《新成》P321

6.4.2 裘马轻肥《新成》P337

6.11.3 一箪一瓢《成》P747

6.11.5 泰然处之《新成》P416 (朱熹批注)

6.11.6 处之泰然《成》P106

6.12.7 中道而废《新成》P599

6.14.8 行不由径《新成》P495

6.18.9 文质彬彬《成》P656

6.22.10 敬而远之《成》P329

6.22.11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成》P60

6.22.12 先难后获《成》P685

6.22.13 乐山乐水《成》P740

6.26.14 从井救人《成》P116

6.29.15 中庸之道《新成》P599

6.30.16 能近取譬《成》P429

七:《述而》篇(19个)

7.1.1 述而不作《成》P580

7.1.2 信而好古《新成》P494

7.2.3 学而不厌《成》P719

7.2.4 诲人不倦《成》P277 (后7.34同出,不重复) 7.8.5 举一反三《成》P335

7.8.6 一偶三反《成》P769

7.11.7 用行舍藏《成》P799

7.11.8 暴虎冯河《成》P25 (原出<诗经.小雅.小旻>) 7.11.9 死而无悔《新成》P408

7.11.10 临事而惧《新成》P254

7.14.11 不知肉味《新成》P47

7.15.12 求仁得仁《成》P495

7.16.13 富贵浮云《成》P203

7.19.14 发奋忘食《成》P171

7.19.15 乐以忘忧《新成》P246

7.20.16 生而知之《新成》P381

7.20.17 怪力乱神《新成》P159

7.22.18 三人行必有我师《成》P530

7.22.19 择善而从《成》P824

八:《泰伯》篇(12个)

8.3.1 战战兢兢《成》P827 (原出<诗经.小雅.小旻>) 8.3.2 临深履薄《成》P375 (原出<诗经.小雅.小旻>)

8.6.4 六尺之孤《成》P380

8.6.5 大节不夺《新成》P87

8.7.6 任重道远《成》P513

8.7.7 身体力行《成》P548

8.7.8 一息尚存《新成》P534

8.7.9 死而后以《成》P585

8.9.10 家喻户晓《成》P295

8.13.11 守死善道《成》P575

8.14.12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成》P68 (另参14.26,同出)

九:《子罕》篇(17个)

9.5.1 斯文扫地《新成》P407 (另参<成>P588,成语相同而出处不同)

9.8.2 空空如也《成》P346

9.11.3 循循善诱《成》P722

9.11.4 欲罢不能《成》P813

9.13.5 善贾(价)而沽《成》P540

9.14.6 待价而沽《成》P131

9.17.7 逝者如斯《新成》P396

9.17.8 川流不息《成》P108

9.17.9 不舍昼夜《新成》P41

9.19.10 积少成多《成》P285 (朱熹批注,原出<尚书>)

9.22.11 苗而不秀《成》P407

9.22.12 秀而不食《成》P715

9.23.13 后生可畏《成》P260

9.23.14 年富力强《成》P431 (朱熹批注)

9.26.15 匹夫不可夺志《成》P446

9.28.16 岁寒松柏《成》P597

9.29.17 勇者不惧《新成》P558

十:《乡党》篇(4个)

10.0.1 待人接物《成》P131 (朱熹对<乡党>篇的评价批注,故编为10.0.1) 10.2.2 侃侃而谈《成》P341

10.8.3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新成》P390

10.8.4 适可而止《成》P572

十一:《先进》篇(9个)

11.14.1 一仍旧贯《成》P760

11.15.3 升堂入室《成》P552 (另参“登堂入室”〈成〉P142) 11.16.4 有过之而无不及《新成》P561

11.16.5 过犹不及《成》P242

11.17.6 鸣鼓而攻之《成》P416 (也作“群起而攻之”,<成>P502) 11.25.7 理屈词穷《成》P364 (朱熹批注)

11.26.8 一日之长《新成》P531

11.26.9 舍己为人《成》P545 (朱熹批注)

十二:《颜渊》篇(16个)

12.1.1 克己复礼《成》P344

12.2.2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成》P291

12.4.3 内省不疚《成》P429

12.5.4 死生有命《成》P589

12.5.5 四海之内皆兄弟《成》P590

12.7.6 足食足兵《新成》P616

12.7.7 必不得已《成》P31

12.8.8 驷不及舌《成》P592

12.8.9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新成》P535

12.9.10 通力合作《成》P621 (朱熹批注)

12.12.11 片言折狱《成》P448

12.16.12 成人之美《成》P92

12.19.13 草偃风从《成》P79

12.19.14 风行草偃《成》P190

12.20.15 察言观色《成》P81

12.24.16 以文会友《成》P782

十三:《子路》篇(10个)

13.3.1 名正言顺《成》P412

13.7.2 鲁卫之政《成》P384

13.15.3 一言兴邦《成》P768

13.15.4 一言丧邦《成》P767

13.16.5 近悦远来《成》P323 (另同“悦近来远”,<成>P819)

13.20.6 行已有耻《新成》P496

13.20.7 言必信,行必果《成》P726

13.20.8 斗箾之器《成》P155

13.23.9 和而不同《成》P253

13.27.10 刚毅木讷《新成》P145

十四:《宪问》篇(18个)

14.3.1 危言危行《新成》P451

14.7.2 禽犊之爱《成》P481 (朱熹批注;另参〈成〉P572舐犊情深,舐犊之爱、舐犊之私)

14.12.3 见利思义《成》P302

14.12.4 见危授命《成》P303

14.16.5 忍心害理《成》P512 (朱熹批注)

14.17.6 匹夫匹妇《成》P446

14.20.7 大言不惭《成》P129 (朱熹批注)

14.26.8 思不出位《成》P589

14.32.9 栖栖惶惶《成》P677

14.34.10 以德报怨《成》P777

14.34.11 以直报怨《成》P784

14.34.12 以德报德《成》P777

14.35.13 怨天尤人《成》P817

14.35.14 循序渐进《成》P722 (朱熹批注)

14.38.15 知其不可而为之《成》P839

14.39.16 硁硁之愚《新成》P235

14.39.17 深厉浅揭《成》P549 (原出<诗经.邶风.匏有枯叶)?

14.42.18 如斯而已《成》P578

十五:《卫灵公》篇(22个)

15.2.1 在陈之厄《成》P82

15.2.2 穷斯滥已《成》P492

15.5.3 无为而治《成》P467

15.9.4 成仁取义《成》P92

15.9.5 杀身成仁《成》P537

15.9.6 志士仁人《成》P846

15.10.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成》P217

15.12.8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成》P509

15.17.9 言不及义《成》P727

15.17.10 好行小惠《成》P250

15.21.11 求人不如求己《新成》P337

15.22.12 群而不党《新成》P341

15.23.13 不以人废言《成》P66

15.23.14 以人废言《成》P780

15.23.15 因人废言《成》P790

15.25.16 直道而行《成》P841

15.27.17 小不忍则乱大谋《成》P695

15.34.18 大受小知《成》P128

15.36.19 当仁不让《成》P135

15.39.20 有教无类《成》P503

15.40.21 道不同不相为谋《成》P138

15.40.22 不相为谋《新成》P44

十六:《季氏》篇(8个)

16.1.1 社稷之臣《新成》P376

16.1.2 危而不持《新成》P451

16.1.3 虎兕出柙《成》P265

16.1.4 既来之则安之《成》P292

16.1.5 祸起萧墙《成》P281

16.1.6 衅起萧墙《成》P707

16.4.7 和颜悦色《新成》P172

16.7.8 血气方刚《成》P721

十七:《阳货》篇(14个)

17.1.1 时不我与《成》P563

17.4.2 割鸡焉用牛刀《成》P213 (另参<成>P536“杀鸡焉用牛刀”)

17.7.3 涅而不缁《成》P433

17.7.4 匏瓜悬空《新成》P301

17.10.5 面墙而立《成》P406

17.12.6 色厉内荏《成》P535

17.13.7 同流合污《成》P622 (朱熹批注)

17.14.8 道听途说《成》P139

17.15.9 患得患失《成》P271

17.15.10 无所不至《新成》P466

17.15.11 吮痈舔痔《成》P584

17.18.12 恶紫夺朱《成》P676

17.22.13 饱食终日《成》P22

17.22.14 无所用心《成》P668

十八:《微子》篇(7个)

18.2.1 父母之邦《成》P201

18.2.2 枉道事人《新成》P449

18.5.3 来者可追《新成》P241

18.7.4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新成》P591 18.8.5 降志辱身《成》P307

18.8.6 无可无不可《成》P665

18.10.7 故旧不弃《新成》P157

十九:《子张》(5个)

19.6.1 博学笃志《成》P44

19.8.2 文过饰非《新成》P457

19.12.3 有始有终《新成》P563

19.13.4 学而优则仕《新成》P504

19.25.5 生死荣哀《成》P554

二十:《尧曰》(4个)

20.1.1 兴灭继绝《成》P707

20.2.2 惠而不费《成》P277

20.2.3 望而畏之《新成》P450

20.2.4 不教而诛《成》P5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必背内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必背课文 ★卫风·氓(背诵全文)《诗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涉江采芙蓉(背诵全文)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秋兴八首(其一)(背诵全文)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咏怀古迹(其三)(背诵全文)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棘,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登高(背诵全文)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锦瑟(背诵全文)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马嵬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蜀道难(背诵全文)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二基础知识总结 沁园春·长沙 1、给加点字注音: 分泌( )沁园春( )百舸( ) 坎坷( )拜谒( )遏制( )竭力( ) 挥斥( )干坼( )遒劲( )酋长( )谩骂( )散漫( )花蔓( )惆怅( )稠密( )绸缪( )寥廓( )峥嵘( )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2、文学常识: 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是我国传统的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最初的词都是配合曲调来歌唱的,后来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一种纯粹的文学样式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词牌:古人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与作品内容无太大关系同一词牌的词结构格式相同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格 雨巷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寂寥( )彷徨( )彳亍( )颓圮( )舷梯( )娴熟( )悬崖勒马( )弦外之音( )按捺( )刚毅木讷( )方凿圆枘( )静谧( )猕猴( )所向披靡( )奢靡( )矫揉造作( )繁衍( )挑衅( ) 2、成语 悬崖勒马:比喻临到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 再别康桥

青荇( )长篙( )蒿里行( )枯槁( ) 浮藻( )缫丝( )漫溯( )晦朔( ) 斑斓( )阑干( )波澜( )笙箫( ) 萧瑟( ) 大堰河—我的保姆 1、字音 大堰河( ) 荆棘( ) 火钵( ) 忸怩( )冰屑( )凌侮( )叱骂( ) 团箕( )给予( )碾了三番( ) 2、字形 大堰河/偃旗息鼓凌侮/诲人不倦 叱骂/诧异红漆/膝盖豆浆/船桨 辗转/碾了三番 3、词语 童养媳:旧社会中领养人家的女孩做儿媳妇,等儿子长大后结婚,叫童养童养的儿媳妇叫童养媳 瓦菲:生长在瓦缝中的野草 火钵:用来盛火取暖的瓦盆钵,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小 团箕:一种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圆形器具,用来盛晒粮食等 典押:典和当 忸怩不安: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咒语:说希望人不顺利的话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1~5名著导读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1~5名著导读梳理 名著导读是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重要的板块之一。必修1~5出现的多篇名著:比如《大卫·科波菲尔》、《家》、《巴黎圣母院》、《红楼梦》、《高老头》、《三国演义》、《唐吉珂德》等。今天小简老师帮同学们整理了必修1~5中出现的名著,对于同学们积累作文素材,提升阅读能力有很重要的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一、《大卫-科波菲尔》(必修一) 作者是英国作家狄更斯。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自幼受尽继父的虐待,因反抗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母亲死后,就被送去当童工。后在姨婆的抚养下成为名作家。作品围绕大卫的生活遭遇生动描绘了维多利亚时代一幅幅社会画面,揭露了司法界的黑暗,会议对人民的欺压,资产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寄宿学校对儿童的虐待;刻画了形形色色得人物,特别是下层劳动者的形象。 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部教育小说,它通过主人公经个人奋斗成为名作家的经历,赞美了忠诚正直、勤奋坚毅的品质,贬斥了贪婪伪善的恶习,鼓励人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对生活充满信心。 二、《家》(必修二) 艺术成就 《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从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

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长篇小说《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 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作品在揭露这个封建家庭罪恶的同时,还侧重表现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摧残和迫害。同时还表现了以觉慧为代表的一代觉醒了的青年同这个罪恶家族的斗争。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学生运动,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最后,他们真正敲响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丧钟。 《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品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同时,作品还以极大的激情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以及他们与罪恶的封建家庭的决裂。 人物鉴赏 1.觉新

高中语文必修1~5课本中的成语

高中教材中的成语 必修一 1【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2【风华正茂】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3【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4【百舸争流】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5【天伦叙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6【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7【从谏如流】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8【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9【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10【化险为夷】将危险转化为平安。放浪形骸:指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11【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12【图穷匕现】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13【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14【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15【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16【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17【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18【秋毫不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9【劳苦功高】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20【约法三章】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刘邦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2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22【长歌当哭】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23【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24【耳不忍闻】耳朵不忍听知。形容消息极其悲惨。 25【百折不回】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也说百折不挠。 26【殒身不恤】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28【步履稳健】表面意思指步伐稳重,用在特定场合也可以指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很稳健。 29【博闻强记】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30【屏息以待】抑止气息静静的等待。 31【世人瞩目】全世界都在关注某事或人。 32【婆娑起舞】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 33【引人注目】吸引人们注意。 34【发人深思】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35【耸入云天】形容高山或者参天巨树的高大,比云还要高。 36【扭转乾坤】比喻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局面。

人教版高中语文目录必修一到必修

人教版高中语文目录必修一到必修五 2019-08-20 09:26:15 文/尹乙晴 高中语文都学了些什么?下面小编汇总的人教版高中语文目录,供大家参考。 1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目录 第一单元 沁园春长沙 诗两首 雨巷 再别康桥 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二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 荆轲刺秦王 鸿门宴 第三单元 记念刘和珍君 小狗包弟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第四单元 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包身工 飞向太空的航程 2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目录第一单元 荷塘月色 故都的秋 囚绿记 第二单元 《诗经》两首 氓 采薇 离骚 孔雀东南飞并序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第三单元 兰亭集序 赤壁赋 游褒禅山记 第四单元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我有一个梦想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目录第一单元 林黛玉进贾府 祝福 老人与海 第二单元 蜀道难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其三) 登高 琵琶行并序 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 马嵬(其二) 第三单元 寡人之于国也 劝学 过秦论

师说 第四单元 动物游戏之迷 宇宙的边疆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目录第一单元 窦娥冤 雷雨 哈姆莱特 第二单元 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东南形胜) 雨霖铃(寒蝉凄切) 苏轼词两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李清照词两首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声声慢(寻寻觅觅) 第三单元 拿来主义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短文三篇 热爱生命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信条 5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目录第一单元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装在套子里的人 边城 第二单元 归去来兮辞并序 滕王阁序 逍遥游 陈情表 第三单元 咬文嚼字 说“木叶” 谈中国诗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的成语

高中语文全部成语 必修一 1.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2.风华正茂: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3.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4.百舸争流: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5.天伦叙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6.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7.从谏如流: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8.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9.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10.化险为夷:将危险转化为平安。放浪形骸:指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11.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12.图穷匕首: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13.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14.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15.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16.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17.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18.秋毫不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9.劳苦功高: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20.约法三章: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刘邦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2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22.长歌当哭: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23.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24.耳不忍闻:耳朵不忍听知。形容消息极其悲惨。 25.百折不回:挫折。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也说百折不挠。 26.殒身不恤: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28.步履稳健:表面意思指步伐稳重,用在特定场合也可以指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很稳健。29.博闻强记: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30.屏息以待:抑止气息静静的等待。 31.世人瞩目:全世界都在关注某事或人32.婆娑起舞: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 33.引人注目:吸引人们注意。 34.发人深思: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35.耸入云天:形容,高山,或者参天巨树的高大,比云还要高。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名著导读练习

《名着导读》知识梳理 《论语》 1.《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记载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 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 3.《论语》全书共分20篇。在形式上,有的是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有的采用问答的形式,也有的是交谈的形式,还有少量的夹叙夹议性的。 4.《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仁”堪称全书的统率。但孔子对这一思想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他总是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角度的阐述。 5.“克己复礼”实际上就是提倡人们要以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调和社会矛盾。 6.《论语》对后人的启发主要在三个方面,即治学、从政、修身养性。 7.解释下列言论中所包含的孔子的思想: (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认为,仁爱是做人的根本。孔子不仅是一个仁爱的宣传者,同时也是一个仁爱的实践者。孔子提出,人只要能做到恭、宽,信,敏、惠这五点,就可以称之为志士仁人。(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 代表了孔子为政的思想,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原则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4)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表明了孔子举一反三式的启发式教育思想 《大卫?科波菲尔》 1.《大卫?科波菲尔》的作者查尔斯·狄更斯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国籍)小说家 他在二十三岁时发表的长篇小说《匹克维克外传》为他赢得声名, 他一生共创作了 14 部半长篇小说,被认为是唯一能与莎士比亚比肩的英语作家。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一.一词多义“之” ①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②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③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④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⑥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以”“而”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 ②敢以烦执事(介词,拿)③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④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⑤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④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③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二.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③秦伯说(同“悦”) ④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③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⑤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⑦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四.古今异义 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②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五.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A.以其无礼于晋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佚之狐言于郑伯(2)省略句 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略主语)C.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以之)(3)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小结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二、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背诵篇目

高中语文必修一背诵篇目 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诗两首》 (1)、《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2)、《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4、《荆轲刺秦王》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5、《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一成语大全

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一成语大全 1.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2.风华正茂: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3.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4.百舸争流: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5.天伦叙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6.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7.从谏如流: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8.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9.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10.化险为夷:将危险转化为平安。 10.放浪形骸:指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11.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12.图穷匕首: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13.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14.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15.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16.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17.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18.秋毫不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9.劳苦功高: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20.约法三章: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刘邦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2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22.长歌当哭: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23.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24.耳不忍闻:耳朵不忍听知。形容消息极其悲惨。 25.百折不回: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也说百折不挠。 26.殒身不恤: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28.步履稳健:表面意思指步伐稳重,用在特定场合也可以指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很稳健。 29.博闻强记: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30.屏息以待:抑止气息静静的等待。 31.世人瞩目:全世界都在关注某事或人。 32.婆娑起舞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 33.引人注目:吸引人们注意。 34.发人深思: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35.耸入云天:形容高山,或者参天巨树的高大,比云还要高。 36.扭转乾坤比喻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局面。 高中语文必修二成语大全 1.蓊蓊郁郁:多形容草木蓬勃茂盛的样子。 2.混混沌沌: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3.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4.二三其德:形容三心二意。 5.载笑载言:边笑边说话。 6.信誓旦旦: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7.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8.杨柳依依: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9.九死不悔: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10.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高中语文必修一到必修五的成语

高中语文必修一到必修五的成语 必修一 1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2风华正茂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3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4百舸争流。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5天伦叙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6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7从谏如流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8【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9【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10【化险为夷】将危险转化为平安。放浪形骸:指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11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12图穷匕首: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13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14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15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16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17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18秋毫不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9劳苦功高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20约法三章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刘邦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2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22长歌当哭: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23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24耳不忍闻:耳朵不忍听知。形容消息极其悲惨。 25百折不回:挫折。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也说百折不挠。 26殒身不恤: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28步履稳健表面意思指步伐稳重,用在特定场合也可以指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很稳健。 29博闻强记。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30屏息以待抑止气息静静的等待。 31世人瞩目全世界都在关注某事或人 32婆娑起舞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 33引人注目。吸引人们注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必背课文

必修1 沁园春·长沙(全文)毛泽东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雨巷(全文)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再别康桥(全文)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记念刘和珍君(二、四节)鲁迅 二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四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到必修五的成语及解释

必修一 1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2风华正茂: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 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3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4百舸争流: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5天伦叙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6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7从谏如流: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8【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 常清楚。 9【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 或战术。 10【化险为夷】将危险转化为平安。放浪形骸:指行为 放纵,不受约束。 11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12图穷匕首: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 出来。 13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 气氛。 14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15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16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 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17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18秋毫不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9劳苦功高: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20约法三章: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刘邦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2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22长歌当哭: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23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24耳不忍闻:耳朵不忍听知。形容消息极其悲惨。 25百折不回:挫折。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也说百折不挠。 26殒身不恤: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28步履稳健:表面意思指步伐稳重,用在特定场合也可以指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很稳健。 29博闻强记: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30屏息以待:抑止气息静静的等待。 31世人瞩目:全世界都在关注某事或人 32婆娑起舞: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 33引人注目:吸引人们注意。 34发人深思: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35耸入云天:形容,高山,或者参天巨树的高大,比云还要高。

人教版高中语文名著版本推荐

人教版高中语文名著版本推荐 必修一:《论语》《大卫·科波菲尔》 必修二:《家》《巴黎圣母院》 必修三:《红楼梦》《高老头》 必修四:莎士比亚戏剧《谈美》 必修五:《三国演义》《堂吉诃徳》 推荐: 1、《论语》,推荐中华书局的杨伯峻译注版,认识繁体字的可选繁体字版 蔡志忠漫画《孔子说》《论语》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 百家讲坛于丹《论语》心得 央视网视频:https://www.doczj.com/doc/5411169826.html,/video/C18892/4677f1bfadc54ed7ad673090ba67812b 2、《大卫·科波菲尔》,推荐中央编译出版社的董秋斯译本,上下两册

《大卫·科波菲尔》(BBC上下两集)(国语配音)1.38GB 百度云:https://https://www.doczj.com/doc/5411169826.html,/s/1X81T3DrtecdPJA2MA-Dcqg 提取码:7tue 3、《家》 百度云:https://https://www.doczj.com/doc/5411169826.html,/s/1uegblnqdZohMPb-Tlveasg 提取码:ikl0 4、《巴黎圣母院》,推荐推荐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陈敬容译本 《巴黎圣母院》(上译国配)605.72MB

百度云:https://https://www.doczj.com/doc/5411169826.html,/s/1N572bmpotmcFvAoxCQ7VPA 提取码:vbmc 5、《红楼梦》,推荐脂评本《红楼梦》,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红楼梦〉名家汇评本》上下两册 电视剧《红楼梦》(1987年)23.70GB 百度云:https://https://www.doczj.com/doc/5411169826.html,/s/1vPcj92d9I5bO2TWpw3QV7Q 提取码:bbvm 周汝昌《红楼小讲》 百家讲坛《红楼六家谈》12集 央视网视频:https://www.doczj.com/doc/5411169826.html,/videoset/C33059 百家讲坛《刘心武揭秘〈红楼梦〉》45集 哔哩哔哩: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5411169826.html,/video/av37013078?from=search&seid=5308694385631143796 百家讲坛《新解红楼梦》18集 哔哩哔哩:https://https://www.doczj.com/doc/5411169826.html,/video/av3836602/ 6、《高老头》,推荐浙江文艺出版社的傅雷译本,或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张冠尧译本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课文成语积累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课文成语积累 必修一 1、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2、风华正茂: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3、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4、百舸争流: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5、天伦叙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6、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7、从谏如流: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8、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9、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10、化险为夷:将危险转化为平安。放浪形骸:指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11、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12、图穷匕首: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13、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14、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15、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16、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17、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18、秋毫不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9、劳苦功高: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20、约法三章: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刘邦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2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22、长歌当哭: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23、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24、耳不忍闻:耳朵不忍听知。形容消息极其悲惨。 25、百折不回:挫折。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也说百折不挠。 26、殒身不恤: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28、步履稳健:表面意思指步伐稳重,用在特定场合也可以指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很稳健。

(完整)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全解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全解 第一单元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 【单元概览】 这个单元主要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选编的7首中国诗歌,2首外国诗歌,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九首诗的主题可以用一个“情”字来贯穿:《沁园人?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错误》中思妇对“归人”的怨情……阅读时,把握这些贯穿全诗的情感线索,每一首诗的内容和形式就不难理解了。在学习中,我们主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并通过对诗中意象的分析,去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的诗歌,也都是意象运用的成功典范。对它们思想感情的理解,离不开对诗中意象的分析。意象,就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象是客观事物在人心灵中的投影,是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诗歌的情感表态一般都要借助意象。我国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一些意象如“明月”、“杨柳”、“秋风”、“斜阳”等,其内涵早已超越客观事物本身,而在千百年的文化传承中积淀了强烈的主观感情。读者在作品中一看到这些词语,就会产生丰富的联想,掀起心中情感的波澜。 【方法指要】 《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鉴赏中,了解现代诗歌基本体例及表现手法,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在阅读鉴赏中,能感受诗歌的形象,品味它们的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要做到这些比较深层次的阅读要求,就需要我们对诗歌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对作品进行真正的阅读鉴赏。 从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现代诗歌鉴赏的原材料,一般有两大来源:一是现代

高中语文必修一二册成语积累

必修教材成语积累 必修一成语积累 第一专题 ? 囤积居奇:把稀少的货物储藏起来。指商人囤积大量商品,等待高价出卖,牟 取暴利。囤、居:积聚;奇:稀少的物品。 ? 激浊扬清: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清除坏的,发扬好的。激:冲刷,引申为冲击、抨击。 ?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安:习惯于;重:看得重,不轻易。 ? 寡廉鲜耻:没有操守,不知廉耻。寡、鲜:少。 ? 藏头露尾:藏起了头,露出了尾。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 来。 ? 藏污纳垢: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污、垢:肮脏的东西。 ? 似水流年:年华流逝如水,形容青春易逝。流年:光阴。 ? 光宗耀祖:为宗族争光,使祖先显耀。光:增光;耀:显耀。 ?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常形容专心致志。废:停止。 ? 引吭高歌:放开嗓子大声歌唱。引:拉长;吭:嗓子,喉咙。 ? 引吭试啼:形容小公鸡仰起脖子拉长喉咙准备啼叫。 ? 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 痴心妄想: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痴心:沉迷于某人或某事的心思;妄想:荒诞的打算。 ? 怨天尤人: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地抱怨上天,责怪别人。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 ? 入不敷出:收入不够开支;形容非常贫穷。 敷:够,足。 ? 幸灾乐祸:比喻人或某物缺乏善意,在别人遇到灾祸时感到高兴,同情心之缺 乏,甚至冷酷自私的态度。幸:高兴;乐:欢喜。 ? 至高无上:再也没有更高的了;形容地位很高。 ?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 ?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非议:批评指责。 ? 战战兢兢:形容因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做事非常谨慎小心。出 自《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林林总总:形容杂乱众多 。 ? 色彩斑斓:形容色彩灿烂的样子或形容生活或文学作品等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斑斓:灿烂多彩 ?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壮丽而多变化。 ? 瞠目结舌: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人窘迫或惊呆的样子。瞠:瞪着眼睛; 结舌:不敢说话的样子。 ? 苟延残喘 :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比喻勉强维持生存 。苟:苟且,勉强; 延:延续;残喘:临死前的喘息。 ?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多用来表示不同意。然:正确,对。 ?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 ? 不露声色: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声,说话的声音;色,脸 上的表情。 ? 稍逊一筹:比较起来,稍微差一点。稍:稍微;逊:逊色。 ? 冥思苦想:绞尽脑汁,苦思苦想。冥 :深奥,深沉。 ? 举棋不定:比喻做事多有顾忌,犹豫不决。 ? 肝肠寸断:比喻伤心到极点 。 ? 势不两立:指敌对的事物不能同时存在,形容双方矛盾或仇恨很深,无法化解 或调和。 ? 掎角之势:原指从两方面夹攻敌人。现比喻战争中互相配合、夹击敌人的态势, 或分出一部分兵力以牵制敌人。掎:拉住,指拉住腿;角:指抓住角;掎角:夹击敌人。 ? 百无聊赖:指生活或感情上的依托,形容非常无聊。百:泛指多;各个方面;

最新高一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整理

名著导读之《论语》 一、论语的文学常识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二十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是记录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一部书。《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二、论语名句翻译 1、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译文: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译文: 3、子曰:“知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译文: 4、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同“拱”,环绕)之。” ★译文: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6、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 7、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译文: 三、名句默写 1、子曰:“岁寒,。” 2、,必先利其器。 3、君子坦荡荡,。 4、,匹夫不可夺志也 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6、,,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7、,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四、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论语·季氏》) ⑴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