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词语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4
沪教版初三上册语文知识点解释词语(1)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2)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3)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常用来比喻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4)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5) 弥留之际:病重快要死了的时候。
(6) 媚上欺下:讨好巴结上级,欺负下级。
(7) 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
(8) 恪尽职守:严格遵守,尽职尽责。
(9) 荒凉、冷落的意思。
萧索(10) 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兼发抖。
瑟索(11) 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惘然(12) 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隔膜(13) 看不起。
鄙夷(14)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15)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16)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17)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都做不成。
(18)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19) 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20) 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推敲(21) 创造性的见解或意见。
创意(22) 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模式(23) 还没有经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
素材(24) 格物致知;穷究事物的原理和法则,而总结出理性的知识。
(25)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26)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27)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8) 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29)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
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30)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31) 吹毛求疵:这里指细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32) 狂妄自大:极端的自高自大。
(33) 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刻理解。
不求甚解(24) 一下子弄通了某个道理。
豁然贯通(35) 读书总有好处。
开卷有益(36)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
中考篇目复习第一部分:诗词曲鉴赏篇一、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一、文学常识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二、词语注释1.临:登上,来到2.何:多么3.澹澹:水波摇动的样子4.竦峙:高高耸立5.竦:通“耸”,高6.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7.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8.星汉:银河9.幸:庆幸10.咏:歌吟11.咏志:即表达心志三、主旨本诗以“观”字总领全篇,借写大海的雄伟壮阔之景,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四、填空题1.总领全篇内容的诗句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诗人借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得胜归来的壮志豪情)。
3.表达诗人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五、选择题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从动静结合的角度描写大海及周边景物的壮观景象。
B.“秋风萧瑟”点明了诗人登山观海的时间,也暗示了他对未来前程的担忧。
C.“日月”和“星汉”两句运用想象和夸张表现诗人博大胸怀和远大理想。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诗歌套语,但从中也能读出诗人所抒发的豪情壮志。
2.本篇作者曾出现在以下哪篇课文中?(B )A.《武松打虎》B.《煮酒论英雄》C.《明湖居听书》D.《劳山道士》3.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了诗人特意去碣石山观海。
B.“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显现大海宁静,山岛耸立的景象。
C.“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萧瑟的秋风呼啸,波涛滚滚。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表现了眼前大海吞吐日月的情景。
4.下列与本诗中所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B )A.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B.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C.乱花渐入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所有重点诗词字词注释文学常识和中心观沧海1①选自《____________》。
这首诗是曹操以乐府旧题“________”创作的五首诗中的第二首。
曹操(155~220),字____,____时期____家、____家和____。
沛国谯人。
谯,今安徽亳(bó)州。
②临:____。
③碣石:山名。
④何:____。
⑤澹(dàn)澹:____________。
⑥竦峙(sǒng zhì):________。
竦,通“____”, ____。
⑦萧瑟(xiāo sè):________。
⑧洪波:____________。
⑨星汉:____。
⑩幸甚至哉,歌以咏志:________________。
⑪幸,____。
咏,____。
咏志,即________。
中心:诗人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在________的景物描写和____________的浪漫想象中,融入诗人________________。
望岳1①选自《____________》。
作者____字____,自称________。
____代诗人。
②岱宗夫如何:岱宗,________。
泰山是“五岳之首。
夫如何,____。
③齐鲁青未了:齐鲁,原是春秋战国时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________。
未了,____。
④造化:____。
⑤钟:____。
⑥阴阳割昏晓:古代山南叫“____”山北叫“____”。
此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决眦(zì)入归鸟:决,____。
眦,____。
决眦,________。
入,____________。
⑧会当凌绝顶:会当,________。
凌,____。
中心:描写了____________的景象,____________的气象,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
前六句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词鉴赏(字词篇)(一)观沧海作者______ 临:何:澹澹:竦峙:萧瑟:洪波:星汉:(二)望岳作者______ 岱宗:夫如何:齐鲁:未了:造化:钟:阴:阳:决眦:决:眦:入:会当:凌:(三)钱塘湖春行作者______ 钱塘湖:云脚:乱花:足:阴:(四)卖炭翁作者______ 题注:何所营:营:翩翩:骑:黄衣使者:白衫儿:敕:驱将:直:(五)黄鹤楼作者______ 历历:萋萋:乡关:(六)山居秋暝作者______暝:浣女:春芳歇:歇:王孙:留:(七)送友人作者______郭:孤蓬:浮云:落日:班马:萧萧:(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______ 酬:乐天:见赠:巴山楚水:二十三年:闻笛赋:烂柯人:(九)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______ 空人心:万籁:但余:(十)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______ 潋滟:方好:空蒙:西子:(十一)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______ 聊:黄:擎:苍:锦帽貂裘:千骑:骑:太守:霜:会:天狼:孙郎:持节……冯唐:(十二)蝶恋花作者______ 伫:危楼:望极:黯黯:烟光:会:阑:拟把:疏狂:强乐:强:衣带渐宽:(十三)如梦令作者______ 雨疏风骤:卷帘人:绿肥红瘦:绿:红:肥:瘦:(十四)诉衷情作者______万里:觅封侯:关河:梦断:胡:鬓先秋:天山:沧洲:万里觅封侯:尘暗旧貂裘:(十五)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作者______少年:不识:强:识尽:欲说还休:却道…: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作者______八百里:麾下:麾: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兵:作:霹雳:了却:天下事:赢得:身后:可怜:(十七)四块玉•别情作者______ 杨花雪:斜:(十八)天净沙•秋作者______飞鸿:(十九)天净沙•秋思作者______ 昏鸦:断肠人:(二十)水仙子•咏江南作者______ 晴岚:芰荷:飐:杀:。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一、文学常识:本诗选自《曹操集译注》,作者曹操朝代三国。
二、字词解释:1.澹澹水波摇动的样子 4.咏志表达心志2.竦峙高高耸立 5.临来临3.星汉银河 6.竦通“耸”高三、判断题:√ X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登临的地点和目的。
( T √)2.“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之景。
( F X)3.“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写诗人等上山后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T √)4.“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描写大海全景。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静景,表现了岛上的生机勃勃。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动景,表现大海的磅礴气势。
(T √)5.从“秋风萧瑟”可以得出当时季节为秋天,作者因万物凋敝的景象而感伤。
( F X)6.“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的博大胸襟。
( F X )7.最后两句是乐府诗结束时的附加语,直接点明诗歌中心。
( F X )8.最后两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初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 F X )9.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雄心壮志。
(T √)10.全诗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进取精神。
( F X)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文学常识:本诗选自《杜少陵译注》,作者杜甫朝代唐。
二、字词解释:1.岱宗对泰山的尊称 5.决眦极力张大眼睛2.造化大自然 6.眦眼眶3.钟聚集 7.会当应当,定要4.阴阳古代山南叫阳,山北叫阴 8.凌登上9.荡胸心胸荡漾三、判断题:1.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蓬勃的朝气。
上海中考古诗词赏析及默写要点观沧海[东汉末年]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
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篇,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也是一首写景状物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杭州美丽的湖光山色冲淡了苏轼内心的烦恼和抑郁,也唤醒了他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的热爱。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选自南朝梁萧统编《文选》收录的《古诗十九首》,本诗是其中的第十首,本来没有题目,后人用诗的首句为题后加上的,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惨的爱情画面。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
也是一首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言律诗。
这首诗写早春的西湖极有特色,读后会同诗人一样,爱上这湖光山色。
【古诗文】沪教版九年级上古诗汇总及译文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来自魔都语文园地00:0004:081《咏绣障》唐·胡令能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译文】傍晚时分,堂屋前面的花朵开放得鲜艳美丽,女工们拿着描花的彩笔,精心地把花朵描在绷着绣布的绣架上。
绣成的屏风摆放在春天的花园里,因绣得精巧逼真,竟引逗得黄莺飞下柳条,向着绣障中的花间飞来。
2《春日偶吟》清·袁枚拢袖观棋有所思,分明楚汉两举时。
非常欢喜非常恼,不看棋人总不知。
【译文】拢起袖子静静地观看别人下棋若有所思,下棋的双方分明就是楚汉两军对峙。
这其中真正的高兴与苦恼,不是棋迷是体会不到的。
3《沈园二首》其一南宋·陆游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译文】城墙上的角声仿佛也在哀痛,沈园已经不是原来的亭台池阁。
那座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当年这里我曾经见到她美丽的侧影惊鸿一现。
4《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明亮。
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了衣裳。
5《自题小像》鲁迅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译文】我的心无法逃避爱神射来的神箭,我炽爱着仍遭受侵略和封建压迫的家园。
这份情感寄托给天上的星星却没有人明了,我誓将我的一腔热血报效我的祖国。
6《自嘲》鲁迅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译文】交了不好的运气我又能怎么办呢?想摆脱却被碰得头破血流。
破帽遮脸穿过热闹的集市,像用漏船载酒驶于水中一样危险。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春望重点字词
《春望》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第一步掌握字词大家做的怎样了呢?快来看看
春望重点字词吧!
字词解释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陷落。
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
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
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
欲:想,要,就要。
胜:受不住,不能。
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古今异义:
国破山河在古义:国都今义:国家
浑欲不胜簪古义:简直今义:浑浊;糊涂
家书抵万金古义:信今义:装订成册的著作
春望重点字词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更多的精彩内容请点击初三语文知识点栏目了解详情,预祝大家在新学期可以更好的学习。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春望重点字词】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xxxx语文二模古诗注解(沪教版)望xx赠张丞相xxxx:xx:,指。
xx:。
云梦泽:云梦:。
在湖北省大江南北,江南为,江北为,后世大部分淤成。
欲济无舟楫:济:。
端居耻xx:端居:。
耻xx:。
徒有羡鱼情:徒:。
xx岱宗夫如何:岱宗:。
泰山是〝〞。
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齐鲁:原是,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
未了:。
造化xx神秀:造化:。
xx:。
阴阳割昏晓:古代山南叫〝〞,山北叫〝〞。
此句意思是。
决眦入归鸟:决:。
眦:。
决眦:。
入:。
会当xx绝顶:会当:。
xx:。
饮湖上初睛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潋滟:。
方好:。
山色xx雨亦奇:xx:。
欲把西湖比西子:西子:。
时代国著名的美女。
xx晴川历历xx树:历历:。
芳草萋萋鹦鹉洲:萋萋:。
山居秋暝山居秋暝:暝:。
竹喧归浣女:浣女:。
随意xx歇:xx歇:。
歇:。
王孙自可留:原指,后来也泛指,此处指。
送友人孤蓬万里征:孤蓬:。
这里xx指。
挥手自兹去:自:。
兹:。
去:。
xxxx鸣:xx:。
xx:。
这里指。
登高渚清沙白鸟飞回:渚:。
无边落木xx下:xx:。
艰难苦恨繁霜鬓: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潦倒:。
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何所营:。
营:。
xx两骑来是谁:xx:。
这里形容。
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
白衫儿:指。
手把文书口称敕:敕:。
宫使驱将惜不得:驱将:。
惜:。
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代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
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
此处是指。
系向牛头充炭直:直:。
酬xxxx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古时属国,等地属于国。
曾被贬到这些地方做官,此处指。
二十三年弃置身:二十三年:指。
弃置身:指。
怀旧空吟闻笛赋:闻笛赋:指所作的«»。
这里指听到到乡翻似烂柯人:翻似:。
烂柯人:指。
作者以此典故表达暂凭杯酒长精神:长精神:。
题破xx后禅院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万籁:。
钟磐:磬:。
江城子·密州出猎xx聊发少年狂:聊:。
沪教版九年级所有重点篇目文言文带点字全文翻译和中心(精准校正))沪教版九年级所有重点篇目文言文带点字全文翻译和中心逐字精准校正)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XXX谪(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守(做州郡的长官)巴陵郡。
越(到了)明年(第二年),政(政事)通(顺利)人(百姓)和(和乐),百(许许多多)废(荒废的事业)具(同“俱”,全)兴(兴办)。
乃(于是)重(重新)修岳阳楼,增(扩大)其(它的,指岳阳楼)旧(原有的)制(建筑规模),刻(雕刻)XXX今人诗赋于(在)其上。
属(同“嘱”,嘱咐)予(我,代范仲淹)作(写)文(文章)以(来)记(记述)之(它,代这件事)。
予观夫(指示代词,那)巴陵胜状(优美景色),在洞庭一湖。
衔(连接)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水势很大的样子),横(宽阔)无际涯(边际);朝(早上)晖(日光)夕(傍晚)阴(阴天),气象(景物的变化)万千(极言其多)。
此(这)则岳阳楼之大观(雄伟景象)也。
前人之述(记述)备(详尽)矣。
然(这样)则(那么)北(向北)通(通向)巫峡,南(向南)极(直达)潇湘,迁客(被贬谪流迁的人)骚人(诗人),多(大多)会(聚会)于此(在这里),览物(观赏景物)之情(思想感情),得无异乎?(莫非…吧,大概…吧)XXX(像那)霪雨(绵延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连月(整月)不开(放晴),阴(阴冷)风怒号(怒吼),浊浪排(冲向)空;日星隐(躲藏)耀(光辉),山岳潜(躲藏)形(踪迹);商旅不可(出行),樯(桅杆)倾(倾倒)楫(船桨)摧(折断);薄(迫近)暮(薄暮)冥冥(暗淡的样子),虎啸猿啼。
登斯(这,代岳阳楼)楼也,则有去(分开)国(京都)怀(思念)乡(家乡),忧(忧郁)谗(说坏话)畏(害怕)讥(讥讽),满目萧然(凄凉的样子),感极(顶点)而悲(悲伤)者矣。
至若(像那)春(春天的天气)和(和暖)景(阳光)明(普照),波澜不惊(起),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极言其广);沙鸥翔集(飞翔,栖息),锦鳞(美丽的鱼)游泳(或浮或沉);岸芷(香草)汀兰(小洲上的兰花),郁郁青青(颜色青葱)。
上海市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资料(一)(一)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杜甫唐诗人主题: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诗人不甘平庸,勇于攀登人生高峰,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的朝气。
前六句描写了泰山雄壮的气势,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后两句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表现了青年杜甫对人生和未来的雄心和抱负。
一1.“造化”的意思是.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首两句用疑问的语气,勾勒出泰山在齐鲁大地连绵不断,望不尽头的情景。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二1.“阴阳割昏晓”中的“阴阳”指2.《望岳》一诗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乍见泰山时情感,并别出心裁地用“青未了”这种切身的体验。
B。
颔联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
“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割”字本是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突出山之高。
C.颈联写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同时“入归鸟”三个字也可看出诗人羡慕鸟归,意欲归隐的心愿.D。
尾联中“会当”是“一定要"的意思,“凌绝顶”富有雄心和气概,“小"有俯视一切的信心.这两句诗,写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他能成为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三1.“决眦”的意思是四1.这首诗是朝诗人的作品。
2.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远望之色。
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表现了诗人初见泰山时激动喜悦、惊叹不已的心情。
B、颔联写近望之势。
“钟”字,写大自然格外倾情,把奇景凝聚在泰山;“割”字,写挺拔的山峰使得山南山北一明一暗.C、颈联写细望之景。
山中层云缭绕,使心灵受到涤荡。
极目远眺,飞鸟还巢,可知诗人瞩望之专注。
上海中考145个文言文实词详解01、比:①并列,靠近②及,等到(……的时候)02、鄙:①边疆,边远的地方②浅陋无知,见识短浅03、兵:①兵器,武器②军队③战争04、病:①生病②毛病③辱,耻辱05、乘:坐、架(车)06、持:①拿着,握着②掌握③保持④一只手从下托扶⑤控制,挟制⑥对立,对峙07、从:①跟从,跟随(求学于) ②听从,顺从③采取某一种办法④自,由08、达:①通②豁达,心怀宽阔③表达,传达④得志,显贵⑤通行的,共同的09、当:①在(某时,某处) ②应当,应该③将要,就要④占着,挡着,阻挡⑤对着,面对⑥掌管,主持10、道:①路,途②道理,规律③道义④说,讲11、得:①得到,收获(看到,看见)(领会)(找到)②能够,可以③同“德”,感恩12、尔:①第二人称代词,你(们),你(们)的②指示代词,这,那③近④形容词或副词词尾⑤语气词,通“耳”,相当于“而已”13、伐:①砍伐②攻打,讨伐14、犯:①侵害,危害②触犯,违犯15、方:①方圆,周围②区域,地方③将,将要16、负:背,以背载物17、赋:一种文体18、更:①交替,轮换,更换②又,另,还③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19、苟:①苟且,不严肃②姑且,暂且③连词,如果,假设。
20、故:①过去,原来,照旧②原因,缘故③所以,因此④特意21、顾:①回头看,看,看见(环顾,四顾) ②拜访③还,反而22、观:①仔细看,看(观赏) ②景象23、归:①归来,返回②归还③归属,归依(归到一处)24、过:①经过②次,回,遍③过去,过后④过失,过错⑤犯过失,犯错⑥过分,过于⑦超过,过了25、好:喜欢,爱好26、号:①大叫,呼啸②称号,别号27、还:①返回②交还,归还28、会:①会合,聚会,集会②盟会,宴会③适逢,正好,恰巧29、惠:①恩惠,(给人以)好处②同“慧”,聪明30、及:①到,至②等到……时③比得上④以及,和,与31、极:①尽头,极点,穷尽②到极点(直达) ③很,非常32、计:①计算,计量②盘算,谋划,商议③计谋,诡计,策略33、济:有利,有益34、假:①假装,与“真”相对②借35、间:①中间②期间③间或,偶尔④夹杂,参与36、简:①挑选②选拔37、见:①看见,看到②拜见,谒见③表示“被动”,相当于“被”38、竭:尽,完(耗尽,消失) (全部用上)39、尽:①完,没有了(吃光) ②全部,都(毫无保留)40、进:①前进,与“退”相对②到朝廷,出来做官③进献,奉献41、居:①停留②居住,安居③处在,处于(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42、举:①举起,抬起②选拔,推荐43、具:①具备,具有②器具,用具③通“俱”,全部,详细地44、俱:①一起,在一起②全,都45、聚:集合,征集46、遽:①立即②就,竟47、决:①决断,判定②解决48、绝:①断②与世隔绝的③极,非常④停止,消失49、类:①类推,类比②类似,像50、临:①靠近②来到③面对,对着④正当,将要,就要51、虑:①考虑,打算②思虑,思想,心思③担心,顾虑52、论:①说②议论,谈论③评定,判定53、漫:随意,随便54、明:①明亮,光明(透亮)(普照,明媚) ②清楚,明白,明确③英明④次,下一个55、名:①名字,名称②命名,给……取名③名声,名望④有名,出名⑤说出,指出56、命:①命令,号令②任命,委派③教导,告诫④生命,性命⑤规律,法则57、难:①不容易,困难②灾难③反驳,驳诘,诘问58、平:①平坦②填平,铲平③平常,往常④公平,公正59、戚:①悲伤,忧愁②亲属(指族外)60、强:①强悍,强大②竭力,尽力(勉强,硬要) ③有余,略多61、窃:偷取62、请:①请求,请你(允许)我做(某事) ②请求,请你做某事63、穷:①生活困难②穷尽,完结(走到尽头,走完) ③极64、求:①寻找,寻求②探求,探索,追求,谋求,奢求③索取,要求,需求④乞求,请求65、取:①拿②索取(要回) ③获得,讨取(招致)(开辟)④选取,采用66、去:离开②失去,损失(花掉) ③去除,除掉④距,距离67、全:①完整,整个②保全68、任:①责任,职责②委任,任用③处理69、入:进入,与“出”相对(深入)(跳入)(注入)(进宫廷)(进入朝廷,在国内)70、若:①香草名,杜若。
古诗词鉴赏自2009年始,上海市中考针对古诗词的考查,已不再局限于读读背背,触角已延伸到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赏析。
既包含以下两层意思:1、理解,即了解诗词的内容,把握诗人抒发的思想情感,理解诗词的主旨,如这首诗词描绘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些诗句有什么含义?2、赏析,即理解诗词运用的艺术特色,如:诗人是怎样借景抒情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哪些词语用得特别好?由于所选古诗词都是规定篇目(20首),因此就题目难度而言不是很大。
题型也以填空、选择题居多。
这种考查方式上的渐变,其实也正是新课程理念的一种体现,应引起我们足够关注。
经梳理和归类,现提出如下复习策略:(一)内容感知整体把握诗词的主要内容,即明确诗词写了什么?这类题型可以借助诗词中的有效信息加以领会。
1、看题材①、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
②、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等。
如:思乡诗:《黄鹤楼》;送别诗:《送友人》;酬赠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山水田园诗:《山居秋暝》;讽喻诗:《卖炭翁》等2、品语言(1).注重对字词的分析。
晁补之说:“诗以一字论工拙。
”诗人非常注重炼字。
凡在节骨眼处皆炼得好字,画龙点睛,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的,便是所谓“诗眼”。
“诗眼”一是表现为一首诗思想的凝聚点,揭示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
发现了它就等于抓住了诗的中心。
二是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词语,或增强诗歌的形象性,使诗歌充满情趣,给人以丰富的想像;或使诗意更精确,或使诗句翻出新意。
这是局部的诗眼。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断肠”是“诗眼”,表达词人羁旅在外,思念家乡的寂寞悲凉的情感。
又如:“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一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山水的情致,表达诗人热爱田园生活以及退隐后淡泊宁静的心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一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2).理解词句的深层含义。
由于古典诗词重凝炼、重意象、重含蓄,使很多诗词并不只有单一的字面上的意思,而是有着丰富的含义。
上海中考古诗注解序号标题诗句解释3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湖上的水气吧天河空都包含进去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水汽的蒸腾把江南江北的云梦泽都笼罩了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垂钓者暗指“张九龄”32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究竟是怎样的雄伟壮观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造化 “大自然” 割“泰山如刀”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归鸟“投林还巢的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总有一天,我一定要攀登到山的绝顶,到那时,俯瞰群峰,它们将是多么的矮小33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在灿然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蒙雨亦奇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34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念故乡的情怀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此时颇具绘画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35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反映了诗人追求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36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抒发了诗人对朋友漂泊天涯的深切关怀和对友人的忆念不舍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面对浩瀚的湖水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出来做事对不起这个时代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37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沉郁悲伤的意境无边落木萧萧下来表达诗人常年漂泊,世事艰难,忧国忧民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39巴山楚水凄凉地酬:答诗二十三年弃置身无限辛酸愤愤不平怀旧空吟闻笛赋千帆竞发景象壮丽到乡翻似烂柯人乘舟侧畔千帆过后变为慷慨激昂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40提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籁:此指大自然一切声音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自由自在,超凡脱俗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静,但余钟磬音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古诗词鉴赏(字词篇)
(一)观沧海作者______ 临:
何:
澹澹:
竦峙:
萧瑟:
洪波:
星汉:
(二)望岳作者______ 岱宗:
夫如何:
齐鲁:
未了:
造化:
钟:
阴:
阳:
决眦:
决:
眦:
入:会当:
凌:
(三)钱塘湖春行作者______ 钱塘湖:
云脚:
乱花:
足:
阴:
(四)卖炭翁作者______ 题注:
何所营:
营:
翩翩:
骑:
黄衣使者:
白衫儿:
敕:
驱将:
直:
(五)黄鹤楼作者______
历历:
萋萋:
乡关:
(六)山居秋暝作者______
暝:
浣女:
春芳歇:
歇:
王孙:
留:
(七)送友人作者______
郭:
孤蓬:
浮云:
落日:
班马:
萧萧:
(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______ 酬:
乐天:
见赠:巴山楚水:
二十三年:
长精神:
闻笛赋:
烂柯人:
(九)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______ 空人心:
万籁:
但余:
(十)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______ 潋滟:
方好:
空蒙:
西子:
(十一)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______ 聊:
黄:
擎:
苍:
锦帽貂裘:
千骑:
骑:
太守:
尚:
霜:
会:
天狼:
孙郎:
持节……冯唐:
(十二)蝶恋花作者______ 伫:
危楼:
望极:
黯黯:
烟光:
会:
阑:
拟把:
疏狂:
强乐:
强:
衣带渐宽:
(十三)如梦令作者______
雨疏风骤:
浓睡:
卷帘人:
绿肥红瘦:
绿:
红:
肥:
瘦:
(十四)诉衷情作者______
万里:
觅封侯:
关河:
梦断:
胡:
鬓先秋:
天山:
沧洲:
万里觅封侯:
尘暗旧貂裘:
(十五)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作者______
少年:
不识:
层楼:
强:
识尽:
欲说还休:
却道…: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作者______八百里:
麾下:
麾:
炙:
五十弦:
翻:
塞外声:
沙场:
点兵:
作:
霹雳:
了却:
天下事:
赢得:身后:
可怜:
(十七)四块玉•别情作者______ 杨花雪:
斜:
(十八)天净沙•秋作者______飞鸿:
(十九)天净沙•秋思作者______ 昏鸦:
断肠人:
(二十)水仙子•咏江南作者______ 晴岚:
芰荷:
飐:
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