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前卫生学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7
《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供学前教育专业一年级使用)一、课程性质与地位学前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是构成幼儿教师完整的知识结构的一个重要部分。
主要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和和生长发育规律,为以后的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学前卫生学与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及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指导等学科都有着密切联系,并为学习这些相关的学科奠定了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1、能够记住、理解教材中个重要的术语、概念和观点。
2、能够主动学习学前卫生学。
3、能够运用《学前卫生学》的一般原理和理论,分析和解决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实践中所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理解学前卫生学的定义、性质、任务、目的、研究对象及范围;了解本学科主要内容、关联学科及研究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学前教育学的兴趣和愿望。
第一章人体概述(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人体的基本形态(2))熟悉人体的基本结构(3))了解人体的调节及化学成分(二)教学内容1 .人体的基本形态2 .人体的基本结构3 .人体功能的调节4 .人体内的化学成分5 .人体的新陈代谢(三)教学形式及方法课堂讲授、图示法和讨论。
(四)作业布置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及基本功能。
第二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学前儿童八大系统及保育器官的保育要点(2))熟悉学前儿童八大系统及感觉器官的特点(3))了解人体八大系统、感觉器官的组成及主要功能(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运动系统1、骨骼2、骨骼肌3、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4、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第二节循环系统1、血液循环系统2、淋巴系统3、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4、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保育要点第三节呼吸系统1、概述2、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3、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保育要点第四节消化系统1、概述2、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3、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保育要点第五节泌尿系统1、概述2、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特点3、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保育要点第六节神经系统1、神经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2、神经系统活动的方式3、大脑皮质活动的特性4、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特点5、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保育要点1、眼第七节感觉器官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视觉的形成;屈光不正;学前儿童眼的特点;学前儿童眼的保育要点。
自学考试《学前卫生学》课件一、引言学前卫生学作为一门研究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健康与卫生问题的学科,对于保障儿童身心健康、预防疾病、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件旨在为自学考试提供系统的学前卫生学知识,帮助考生掌握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卫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教育实践中的卫生保健能力。
二、学前儿童生理卫生1.生长发育:介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体格指标的正常范围,以及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2.营养与饮食卫生:阐述学前儿童营养需求、合理膳食的构成,以及饮食卫生管理的基本原则。
3.体育锻炼:分析学前儿童体育锻炼的意义、原则和方法,以及如何科学安排体育活动。
4.睡眠与休息:探讨学前儿童睡眠卫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和休息条件。
5.个人卫生:讲解学前儿童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包括洗手、刷牙、洗澡等方面。
三、学前儿童心理卫生1.心理健康概述: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对学前儿童的重要性,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
2.心理发展特点:分析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以及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3.情绪管理:探讨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以及如何引导儿童合理表达和调节情绪。
4.人际关系:讲解学前儿童与同伴、家长、教师等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如何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5.心理问题预防与干预:阐述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预防措施,以及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方法。
四、学前卫生保健实践1.环境卫生:介绍学前儿童生活环境的卫生要求,包括空气质量、饮用水、餐具卫生等方面。
2.传染病预防:讲解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策略。
3.意外伤害预防:分析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原因和预防方法,以及急救技能的培训。
4.健康教育:探讨如何开展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5.家庭、学校、社区合作:阐述家庭、学校、社区在学前卫生保健中的合作模式,以及如何共同为儿童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幼儿园学前卫生学(最终版)第一篇:幼儿园学前卫生学(最终版)(二)学前卫生学模块1.幼儿生长发育特点与卫生保健(1)幼儿身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生长发育特点与卫生保健(2)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3)生长发育评价 2.幼儿膳食(1)安排幼儿膳食的原则(2)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3.幼儿常见疾病和意外事故的防护(1)幼儿常见病的种类和预防(2)传染病的特性、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措施(3)幼儿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和预防(4)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防护和急救4.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卫生要求与指导(1)生活活动(进餐、睡眠、盥洗等)(2)教学活动(3)游戏活动(4)户外活动 5.幼儿安全与教育(1)组织幼儿活动的安全措施(2)幼儿安全教育6.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与矫正(1)情绪障碍(2)睡眠障碍(3)语言障碍幼儿生长发育特点与卫生保健(1)幼儿身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生长发育特点与卫生保健一、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特点:1、骨骼的特点骨骼在生长:需要维生素D 腕骨没钙化好:所以婴幼儿的手劲儿小,为他们准备的玩具要轻,精细动作时间不宜过长。
骨盆还没长结实:婴幼儿的骨盆和成人不同,还没长结实。
在蹦蹦跳跳时,要注意安全。
比如,幼儿从挺高的地方往硬地上跳,就可能伤着骨盆的骨头,使骨盆变形。
骨头柔嫩:易发生弯曲,要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姿势(不良姿势易致脊柱变形:脊椎骨脊柱是人体的主要支柱。
从背面看脊柱,它又正又直。
但从侧面看脊柱,它并非一根“直棍儿”,而是从上到下有四道弯儿。
这四道弯儿叫做“脊柱生理性弯曲”。
上述生理性弯曲是随着婴幼儿动作的发育逐渐形成的。
但要到发育成熟的年龄,这些生理性弯曲才能完全固定下来。
在脊柱未完成定型以前,不良的体姿可以导致脊柱变形,发生不该有的弯曲,脊柱的功能也将受到影响。
)2、肌肉的特点:一是肌肉收缩力差,容易疲劳;二是大小肌肉群发育不同速。
组织户外活动时要适当让幼儿休息,避免适度疲劳3、关节和韧带:牢固性差。
《学前卫生学》课程标准课程编码:学时:72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身体健康,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的一门科学。
它是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与“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并称“三学”。
本课程是学习“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等课程的基础。
学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各部分机能尚不成熟,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
因此,了解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做好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学前儿童的健康水平,是一项日常重要的工作,关系到下一代人的身体素质。
通过《学前卫生学》课程内容的学习与实践活动,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理解并掌握幼儿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幼儿的心理卫生知识、幼儿园教育活动卫生以及物质环境卫生、幼儿的营养膳食以及常见疾病、常见的护理技术和急救技术等。
能分析幼儿实际生活中的卫生现象,采取正确的措施保证幼儿的健康,同时提高自身的卫生水平,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做好准备。
(二)课程定位《学前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主干理论课。
是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管理者必备的基础性强、应用范围广的教学和实践指导性课程。
是《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的前沿课程。
该课程涉及综合了生物、心理、教育和社会学等学科,因此具有多面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属于学前教育专业中具有边缘学科性质的主干课程。
《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科学,也是幼儿教师培养学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学前儿童机体发育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探讨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各种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保育措施,为学前儿童创造良好的发育环境,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从培养目标看,我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到幼教机构从事学前教育和保育工作,而幼教机构强调“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结合,保教并重”。
《学前卫生学》新型活页式教材申报书一、教材基本信息教材名称:《学前卫生学》新型活页式教材主编:[主编姓名](职称:[教授/副教授/其他])副主编及编写团队:[副主编姓名](职称:[教授/副教授/其他])及[编写团队成员姓名、职称及专业背景]申报单位:[申报单位全称]申报日期:[具体日期,如2024年12月]二、教材编写背景与意义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幼儿健康日益增长的关注,学前卫生学作为保障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学科,其教学内容和方式亟需更新与优化。
传统教材在内容灵活性、时效性以及与实践结合度等方面存在不足,难以满足当前学前教育领域的需求。
因此,开发《学前卫生学》新型活页式教材,旨在通过灵活多样的教材形式,及时反映学前卫生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提高教材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为培养具备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素养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三、教材编写目标与内容(一)编写目标1.体现时代性:紧跟学前卫生领域的发展步伐,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
2.增强灵活性:采用活页式设计,便于教师根据教学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顺序。
3.促进学以致用:融入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内容,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强化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卫生习惯,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二)编写内容本教材将围绕学前卫生学的核心内容,设计多个模块,具体包括但不限于:1.婴幼儿生理特点与保健:介绍婴幼儿的生理发育特点、常见生理问题及保健措施。
2.婴幼儿生长发育:阐述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
3.婴幼儿常见疾病与护理:讲解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识别及基本护理技术。
4.婴幼儿营养与饮食卫生:分析婴幼儿的营养需求、合理膳食搭配及饮食卫生习惯的培养。
5.幼儿园卫生与安全教育:介绍幼儿园的生活制度、卫生要求及安全教育内容,包括常见意外的预防与处理。
学前卫生学ppt课件•学前卫生学概述•学前儿童生理特点及保健•学前儿童营养与饮食卫生•学前儿童生活与教育环境卫生目录•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预防•疾病预防与健康教育学前卫生学概述学前卫生学的定义与重要性定义重要性01研究对象:0-6岁儿童,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和学龄前期儿童。
02任务03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04研究儿童营养需求及合理膳食;05研究儿童常见疾病防治和保健措施;06研究儿童心理卫生和教育方法。
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学前卫生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与心理学的关系与医学的关系学前卫生学与心理学密切相关,涉及儿童心理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与教育学的关系学前儿童生理特点及保健01020304体格发育神经系统发育感官发育免疫系统发育通过感官接触和感知觉经验积累,逐渐形成对事物的初步认识和概念。
词汇量增加,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思维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情绪体验丰富多样,情感表达逐渐内化,自我意识和自尊心逐渐形成。
逐渐学会与他人相处和合作,形成初步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感知觉发展语言与认知发展情绪与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提供均衡、多样化的膳食,保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合理膳食定期进行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等方面的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定期体检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和身体的恢复。
充足睡眠适量运动按照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儿童对传染病的免疫力。
预防接种0201030405学前儿童保健原则与措施学前儿童营养与饮食卫生学前儿童营养需求及特点热量需求蛋白质需求矿物质和维生素需求膳食纤维需求平衡膳食适量控制零食饮水充足个性化食谱编制学前儿童合理膳食与食谱编制学前儿童饮食卫生与疾病预防饮食卫生习惯培养食品卫生监管预防食物中毒疾病预防与控制学前儿童生活与教育环境卫生住房卫生饮食卫生个人卫生030201活动场所卫生玩具和教具卫生睡眠环境卫生长期吸入污染空气可导致呼吸道疾病、肺功能下降等,应减少户外活动时间,使用空气净化器等措施。
精品文档试题学前卫生学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8=8分)1.对幼儿运动系统特点阐述错误的是( )。
A.小肌肉发育早,大肌肉发育晚B.骨骼富于弹性C.骨骼处于骨化过程中D.肌肉容易疲劳,但消失也快2.乳牙共20颗,于( )出齐。
A.1岁半左右B.2岁左右C.2岁半左右D.3岁左右3.( )是指视力低下,但查不出眼睛有器质性病变。
A.斜视B.斜眼C.近视D.弱视4.下列哪种家教类型不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危害( )。
A.奢望型 B. 专制型 C.自流型 D. 说服型5.水痘属于( )。
A.肠道性传染病B.虫媒传染病C.呼吸道传染病D.医源性传染病6.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生成( )。
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D7.()应做为热量的主要来源。
A.脂肪B.碳水化合物C.维生素D.蛋白质8.增进抗龋齿能力的最主要微量元素是( )。
A.钙B.氟C.磷D.维生素D二、填空题(每空1分,1×20=20分)1.循环系统是一个密闭的、________的管道系统,它包括_______、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_______。
其中,________是指生来就具备的本能,是较低级的神经活动。
3.我们将6岁以前这段时期分为胎儿期、______期、乳儿期、______期、幼儿期等五个时期。
4.在人体内有一些含量甚微的矿物质元素,如铁、铜、碘和钴等,被称为_______,目前已知有_______种是人体所必需的。
5.夜盲症与缺乏维生素____有关,它属于_____溶性维生素。
6.1792________提出废除对精神病人的约束,被视为心理卫生运动的首创者。
1908年比尔斯写了一本名叫________的书,呼吁全社会制止对精神病人的非人待遇,并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
7.幼儿的各种心理过程带有________性和不随意性,________能力和随意性刚刚开始发展。
《学前卫生学》教案
第一章生理基础
重点:各系统的特点、保健、生长发育的规律需用十五学时
第一节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与保健
一、运动系统
骨、骨连接、肌肉特点与保健
二、呼吸系统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特点与保健
三、循环系统
心脏、血管、血液特点与保健
四、消化系统
口腔、食道、胃、肠、肝脏、胰腺特点与保健
五、泌尿系统
肾、膀胱、尿道特点与保健
六、免疫系统
主动免疫、被动免疫特点与保健
七、内分泌系统
脑垂体、甲状腺、性腺特点与保健
八、生殖系统
生殖器官发育特点与保健
九、神经系统
代谢特点与保健
十、感觉器官
眼、耳特点与保健
第二节生长发育
一、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第二章儿童营养
重点:营养素功能、婴幼儿平衡膳食原则需用十二学时
第一节营养基础知识
一、营养素
二、能量
三、蛋白质
四、脂类
五、碳水化合物
六、无机盐
七、维生素
八、水
第二节婴儿喂养
一、母乳喂养
二、人工喂养与混合喂养
三、辅食添加
第三节幼儿膳食
一、计划膳食原则
二、集体进餐卫生
第三章预防常见病
重点:优生措施、几种常见病、几种急救术需用时九学时
第一节预防出生缺陷
一、遗传病
二、优生措施
第二节婴幼儿常见病
一、佝偻病
二、贫血
三、腹泻
四、感冒
第三节常用护理与急救
一、常用护理术
二、常用急救术
第四章预防传染病
重点:传染病特点、传播环节
需用时六学时
第一节传染病
一、传染病
二、传染病流行环节
第二节传染病预防
一、常见传染病
二、传染病预防
第五章健康教育与评价
重点:幼儿健康教育内容、健康检查、心理健康本章需十二学时
第一节健康教育
一、健康教育
二、幼儿健康教育
第二节健康评价(操作)
一、健康检查
二、结果评价
第三节儿童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
二、心理健康保健
幼师科电子教案
崔红英:
课题幼儿卫生学-----消化系统课型新授
教材分析本节课在教材中属于基础部分,是人体解剖八大系统之一。
让学生了解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掌握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及保育要点。
并能结合理论为孩子合理配备膳食。
学习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学过生物,对消化系统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幼儿消化系统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希望学生能结合事例掌握本节理论知识
教学目标掌握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和保育要点、幼儿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从而保护孩子的消化系统,胜任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和教育工作。
教学重点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和保育要点
教学难点消化系统和幼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教学设计思想讲解相关理论,结合图片和挂图讲解重点和难点,通过回忆自己的胃肠情况(腹泻等),学习相应的保育要点。
媒体设计思
路
消化系统的挂图、上网下载幼儿园孩子保护消化系统的相关图片
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资源)
和教学方式
备
注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二: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讲解组成部分
(包括每部分
的特点和功能)
讲解孩子的出
牙情况及为什
么要保护乳牙
请个别学生上讲台指出
挂图中的各组成部分
讨论:孩子为什么会发
生龋齿?(请代表回答)
出示消化系统挂
图
1.牙齿乳牙的生理功能
2.六龄齿、
流涎
3.婴儿漾奶
4.容易发生脱肛
三:消化系统的保育要点
1.保护乳牙和六龄齿
2.减少婴儿漾奶
3.培养定时排便的习惯讲解六龄齿、流
涎的概念及保
护六龄齿的重
要性
讲解婴儿胃的
特点及为什么
会漾奶?
讲解什么是脱
肛
讲解怎样保护
乳牙和六龄齿
讲解操作方法
讲解“胃结肠反
射”的概念及定
时排便的好处
提问:孩子为什么会流
涎?(个别回答)
讨论:你认为该如何保
护?
(请个别同学回答)
请学生看两副胃图有何
区别(个别回答后教师
补充)
讨论:为何要培养幼儿
定时排便,你们是否这
样做?不这样做有何害
处?
出示幼儿园孩子
刷牙、漱口的照
片
孩子漾奶的相关
图片
母亲抱孩子晒太
阳孩子漱口、刷
牙的照片
4.预防脱肛讲解引起脱肛
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出示幼儿胃和成人胃的图片
板书设计消化系统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二.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
三.幼儿消化系统的保育要点
1.保护乳牙和六龄齿
2.减少婴儿漾奶
3.培养定时排便习惯
4.预防脱肛
作业(测验)
设计1.消化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幼儿消化系统的有何特点?
3.如何保护幼儿消化系统?
4.从我做起督促家人及周围人注意保护自己的消化系统
教学评价(反思)学生听讲认真,所选的图片比较适合教学,教学效果较好。
但备课用时较长。
补充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