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社会发展经济数据:6 - 10 云南省对主要国家或地区出口总额(2017-2018年)
- 格式:xls
- 大小:81.50 KB
- 文档页数:3
云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2012年4月2011年,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下,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大力推进“两强一堡”建设,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落脚点,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口,在调结构、转方式,强产业、增动力,惠民生、促和谐上狠下功夫,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云南“十二五”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2](GDP)完成8750.95亿元,比上年增长13.7%,高于全国4.5个百分点。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07.81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3990.97亿元,增长18.0%;第三产业增加值3352.17亿元,增长11.8%。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4:44.6:40.0调整为16.1:45.6:38.3。
全省人均生产总值(GDP)达到18957元,比上年增长13.0%。
非公经济创造增加值3679.78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2.1%,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图1 2006-2011年云南省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2258.2亿元,比上年增长24.8%。
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10.83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其中增值税完成136.64亿元,增长 21.2%;营业税277.71亿元,增长17.0%;企业所得税110.6亿元,增长34.4%。
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929.59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其中,用于农林水事务、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支出、社会保障与就业的支出分别增长25.2%、28.9%、29.0%、35.3%和26.8%。
图2 2006-2011年云南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5%。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4.7%。
学号:2010311603 姓名:李红如专业:城规云南与东南亚各国贸易、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的论述前言:云南省西与缅甸交界、南与老挝、越南接壤、并邻近泰国。
云南边境地区多是少数民族地区,与邻国有着江路相通、村寨相联的地缘优势,有不少跨国而居,语言和风俗习惯相同的同一民族的亲缘关系,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这里的边境贸易历史尤为源远流长。
随着云南面向东南亚全方位的开放、边境贸易迅速发展,不仅成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成为云南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一个特有渠道。
在云南与东南亚各国经济关系现状的分析中,已对云南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经济技术合作等作了详尽的分析。
总体而言,由于云南与东南亚国家具有相对的地缘优势和经济技术的互补性,云南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在云南对外经济关系中占有较大比重。
以1995年为例,1995年,云南省与东南亚国家的双边贸易额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3.6%,签订与东南亚国家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额7793万美元,完成营业额3884万美元,分别占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同额和营业额的33.5%和36.9%。
到1997年,累计吸收东南亚国家直接投资(协议外资)32988万美元,占全省协议外资总额的17.74%。
东南亚国家是云南贸易、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伙伴。
一、云南与东南亚贸易结构与经济合作的现状5年来,云南累计完成外贸及出口总额460亿美元,对东盟国家的贸易额增长了2.6倍,对南亚国家的贸易额增长了4倍。
东南亚、南亚各国对云南的出口也不断攀升,今年一季度,印度对云南贸易总值增长211.6%,孟加拉国对云南贸易总值增长217%,而泰国更是增长469%。
一般贸易稳定增长的同时,在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的边境线及口岸上,边境小额贸易也欣欣向荣。
正因如此,云南整合边境地区资源,探索建设中越河口—老街、中缅木姐—姐告和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以产业、贸易、仓储物流等为龙头带动边境地区的发展。
一、鳍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28954.20亿元,比上年增长4.3%o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12.18亿元,比上年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0471.20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14470.82亿元,增长3.1%o三次产业结构为13.8:36.2:50.O o 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1716元,比上年增长4.7%o民营经济增加值15011.30亿元,增长4.4%,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1.8%,与上年持平。
图12018-2023年云南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全年全省财政总收入3456.74亿元,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同口径下降0・9队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8.6%o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49.32亿元,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同口径增长2.0%,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4.4%o其中税收收入1197.19亿元,同口径增长3.8%,自然口径下降20.9%;增值税322.82亿元,同口径增长22.5%,自然口径下降42.7%o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699.74亿元,比上年增长10%。
其中,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增长18.4%;交通运输支出增长5.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4.0%;教育支出增长19机图22018-2023年云南地方一般公共情算收入及0. 增长速度.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7%。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5.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7.9%o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3.3%o率均值为5.1%,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2.20万人,全年全省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1%o图32018-2023年云南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全年全省农民工总量[4]IO1O.6万人。
其中,本地农民工386.4万人,比上年增加25.1万人,增长7.0%外出农民工624.2万人,比上年增加21.4万人,增长3.5%。
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5]9.92万元/人,比上年提高5.0%o图42018-2023年云南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35.80亿元,比上年增长5.5%o其中,农业产值3629.90亿元,增长5.1%;林业产值492.20亿元,增长6.9%;牧业产值2192.30亿元,增长5.%;渔业产值119.90亿元,增长3.0%;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01.50亿元,增长7.1%。
2010年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和百年不遇特大干旱带来的重重困难,大力推进“两强一堡”建设,团结拼搏,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全面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国民经济保持了巩固回升向好的态势,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GDP)完成7220.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05.81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3223.93亿元,增长15.8%;第三产业增加值2890.4亿元,增长11.5%。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3:41.9:40.8调整为15.3:44.7:40.0。
全省人均GDP达到15749元(按年末汇率折合2378美元),比上年增长11. 6%。
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增加值2931.38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0.6%,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图1 2006-2010年云南省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1809.3亿元,比上年增长21.4%。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71.19亿元,比上年增长24.8 %;其中增值税完成112.78亿元,增长 15.6%;营业税237.26亿元,增长35.0%;企业所得税82.28亿元,增长26.0 %。
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285.72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用于农林水事务、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支出、社会保障与就业的支出分别增长22.4%、21.6%、21.4%、63.6%和16.3%。
图2 2006-2010年云南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3.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8.4%。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8.8%。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0%。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7%。
2023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参考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
每小题2分,共48分)1.小欣对幽默风趣、多才多艺的异性同学小宇心怀好感。
面对这份美好情感,小欣应该()A.慎重对待,理智处理B.封闭自我,拒绝交往C.大胆交往,无所顾忌D.顺其自然,秘密交往2.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自知”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②要全面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③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定是准确的④自知的前提是必须塑造完美的自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真正的朋友,会在你成功的时候为你高兴,会在你悲伤的时候给你鼓励,会在你犯错的时候给你正确的批评。
”这说明() A.要真诚地和所有人交朋友 B.美好友谊是一种亲密单向的关系C.朋友决定我们成长的历程 D.真挚友谊对我们成长有重要意义4“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谁说对弈平凡的不算英雄”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孤勇者>的歌词寄寓了词作者勇敢抗癌的心路历程,唱出了普通人为生活拼搏的样子,人们从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这启示我们() A.生活中,只有英雄才能战胜挫折 B.保持乐观的心态就不会遭遇挫折 C.正确对待挫折和逆境,增强生命韧性 D.面对挫折,产生负面情绪是不正常的5.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充盈的过程。
下列做法能让生命充盈的是()A.小波不想被“哥们”看不起,于是和他们一起抽烟B.小明爱打篮球,积极组织同学参加学校篮球赛C.小彤喜欢阅读,看到阅览室的书就随手拿走D.小琳为了追星,逼着父母多给自己零花钱6.某食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不讲诚信,为降低生产成本,购进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土坑”酸菜用于生产。
2022年4月,该公司受到停产和主要责任人罚款200万元的处罚。
这说明()①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②任何失信行为都是违法的③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④企业要发展就不能讲诚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敬人者,人恒敬之。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通用知识试题汇编【2011年-2021 年整理版】 (二)1、单选题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的数量_____。
A : 增加B : 减少C : 不变D : 增减不变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社会 (部门) 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增多、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的数量不变、单位产品所包含的价值量下降。
第 1 题所属考点-《政治经济学》2、单选题美国科学家在一海底河床表面发现了一些古生物的足迹化石,经考证,留下这些足迹的生物距今 5.7 亿年,这把世界上最早的有腿生物生活的年代向前推进了 3000 万年。
科学家们曾经以为,在寒武纪之前地球上主要存在的可能仅仅是一些微生物以及一些简单的单细胞动物。
地球科学教授Loren Babock 表示:“我们一直都在研究在埃迪卡拉纪时期出现复杂生物如软珊瑚、节肢动物以及扁虫的可能性,但所得到的研究证据都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
但当我们发现了象这种利用腿走路的动物化石足迹后,该项推测的可能性就大大被提高了。
”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_____A : 科学家们认为,在寒武纪之前地球上不可能存在生物B : 可以肯定,5.7 亿年前的有腿生物生活在海底水世界C : 埃迪卡拉纪时期比寒武纪时期距离今天的时间更久远D : 在此之前,对有腿生物的研究仅限于微生物及单细胞动物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C 考点细节判断题解析根据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C 选项正确,材料中说科学家曾认为在寒武纪之前地球上可能只有一些微生物和简单的单细胞动物,他们一直在研究埃迪卡拉纪时期出现复杂生物的可能性,由此可知埃迪卡拉纪时期出现在寒武纪之前。
A 项错误,文段中是说“科学家们曾经以为,在寒武纪之前主要存在的可能仅仅是一些微生物以及一些简单的单细胞动物” ,而不是“不可能存在生物” 。
B 项“一海底河床”是指现在的海底河床,根据地质变化的规律,现在的河床可能是以前的高山,故 B 项错误。
云南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云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2014年4月2013年,云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审时度势、科学谋划,统筹部署、攻坚克难,协调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全省呈现经济稳中向好、社会和谐稳定、民生不断改善、改革深入推进、对外开放水平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增长初步核算,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2](GDP)达11720.9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高于全国4.4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895.34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927.82亿元,增长13.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897.75亿元,增长12.4%。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0:42.9:41.1调整为16.2:42.0:41.8。
全省人均生产总值(GDP)达25083元(折合4050美元),比上年增长11.4%。
非公经济增加值实现5397.48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1%,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图1.2008-2013年云南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全省公共财政实力不断增强。
全年财政总收入达2975.6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
全省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10.69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增值税完成147.68亿元,下降0.2%;营业税完成418.58亿元,增长22.9%;企业所得税完成146.33亿元,增长7.7%。
全省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4096.56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和交通运输支出分别增长1.7%、15.1%、12.5%、3.9%和76.9%。
图2.2008-2013年云南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全年稳定物价成效明显。
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3.1,比上年上涨3.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5%。
云南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云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2016年3月2015年,面对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的形势,云南省委、省政府积极谋划部署,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不断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的政策措施,保持了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有好的良好态势,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族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圆满收官。
一、经济增长国民经济稳中有进。
初步核算,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2](GDP)达13717.88亿元,比上年增长8.7%,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055.71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492.76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169.41亿元,增长9.6%。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5:41.2:43.3调整为15.0:40.0:45.0。
全省人均生产总值(GDP)达29015元,比上年增长8.1%。
非公经济增加值实现6389.69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6%,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省公共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财政总收入达3250.02亿元,比上年增长3.0%。
全省地方公共一般预算收入1808.14亿元,比上年增长6.5 %;其中增值税完成190.25亿元,增长2.2%;营业税367.68亿元,下降7.2%;企业所得税完成147.44亿元,下降7.6%。
全省地方公共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712.9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农林水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和教育支出分别增长11.0%、20.0%、8.0%、29.4%和13.7%。
全年稳定物价成效明显。
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1.9,比上年上涨1.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5.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0.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1.3%。
专题八: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测试题(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1.2023年1月17日,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2022年央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去年,在疫情冲击给中小企业带来很大困难的情况下,我们专门出台了中央企业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促进协同发展27条举措,要求中央企业做好相关工作,推动中央企业既真金白银让利,解中小企业燃眉之急,又要着眼长远,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材料表明我国()A.鼓励、支持、引导中小企业的发展B.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C.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D.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取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材料表明我国鼓励、支持、引导中小企业的发展,所以A正确;国有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所以B错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所以C错误;非公有制经济不能取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所以D错误;故本题选A。
2.2022年11月1日,《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正式施行,进一步明确了个体工商户的法律地位,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权益保护,促进个体工商户持续健康发展。
对于以上新闻,下列评论不正确的是()A.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B.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C.我国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D.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知识。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B符合题目要求;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
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所以我国要促进个体工商户持续健康发展,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ACD不符合题目要求;故本题选B。
“泛珠江”区域广东/福建/广西/云南四省经济比较关于《“泛珠江”区域广东/福建/广西/云南四省经济比较》,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基于差异性和互补性的区域经济合作不但为经济发达地区在产业转移和市场开拓上有益,更重要的是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快速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经济欠发达地区能否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关键是能否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合作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本文在“泛珠江”区域合作背景下,通过四省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认为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在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格局变化的今天,有着多层次、多模式的合作基础。
下载论文网/2/view-13086553.htm关键词“泛珠江”区域经济合作;差异性;互补性中国经济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越来越突出。
从地区差距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来看,中国地区间的差距的形成有着时代、自然和自身因素的特点。
广东、福建、广西、云南四省经济的分析,基本突出了中国当前东西部经济发展中的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现状。
四省经济梯度发展的特征非常明显,经济总量、人均水平、吸引外资量、投资规模等都呈从东到西逐步减弱的趋势。
虽然,西部大开发对西部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但是,按照当前的发展模式,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有着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自然资源禀赋、劳动力素质、科技创新能力、交通运输条件、地理区位、国家发展政策、投资环境、历史因素等多方面。
从绝对优势来讲,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是资源开发型产业的规模优势,多方面处于劣势地位。
但是,从相对比较优势来讲,经济欠发达地区有一定加以利用赶上发达地区的条件,但是这些潜在的优势能否得以充分利用,需要很多支撑条件和发展的机遇。
全球经济一体化、次区域经济合作、国家西部大开发都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腾飞提供了诸多的机遇,但也带来众多挑战。
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份国民经济数据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统计局•【公布日期】2024.11.15•【分类】其他正文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回升明显(2024年11月15日)国家统计局10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持续显效,消费、服务业、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有升。
一、工业生产增势稳定,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较快增长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41%。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制造业增长5.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4%。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4%,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和4.1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股份制企业增长5.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9%;私营企业增长4.8%。
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8.6%、33.4%、11.8%。
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与1-9月份持平。
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0%,上升2.0个百分点。
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2282亿元,同比下降3.5%。
二、服务业明显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好10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3%,比上月加快1.2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10.2%、9.5%、8.8%,分别快于服务业生产指数3.9、3.2、2.5个百分点。
1-10月云南省对外贸易额1420.9亿元10月份外贸增幅出现回落据海关统计,2014年1-10月,云南省外贸进出口1420.9亿元人民币(下同),较上年同期(下同)增长33.7%,全省外贸额排名全国省区市第20位。
其中出口851.4亿元,增长34.2%;进口569.5亿元,增长32.9%,进、出口增幅均位居全国第5,贸易顺差281.9亿元,扩大37%。
以美元计价,1-10月全省外贸进出口231.3亿美元,增长35.3%。
其中出口138.6亿美元,增长35.6%;进口92.7亿美元,增长34.8%,贸易顺差45.9亿美元。
一、1-10月云南省外贸运行状况及主要特点(一)10月单月出口保持高位运行,进口动力不足。
10月份,全省外贸进出口159.8亿元,同比增长7.9%,环比下降1.6%,增幅出现回落。
其中出口116.2亿元,同比增长1.9%,环比下降1.2%,已连续3个月突破百亿元高位运行;进口43.6亿元,同比增长28%,环比下降2.7%,进口额下滑至12个月以来新低。
(二)东盟稳居全省最大贸易伙伴,发达贸易市场增势良好。
1-10月,全省与东盟贸易额697.6亿元,增长50.7%,占全省外贸额的49.1%,比重上升5.5个百分点,其中与缅甸贸易增长1.1倍,与老挝贸易增长2倍;同时,全省与香港地区贸易额164亿元,增长19.9%;与美国和韩国贸易额分别为84.4亿和49.6亿元,分别增长76.9%和87.5%;与欧盟贸易额82.7亿元,增长4.7%。
(三)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稳健,保税物流贸易倍增。
1-10月,全省一般贸易进出口803.1亿元,增长27.7%,占全省外贸额的56.5%,其中出口543.3亿元,增长28.1%,进口259.8亿元,增长26.9%;同时,加工贸易进出口249.8亿元,增长42.1%,占17.6%;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186.5亿元,增长16.5%,占13.1%;保税物流贸易的海关特殊监管方式进出口170亿元,增长1.4倍,占12%。
2006年昆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02-07 来源:昆明日报昆明市统计局2006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锐意进取,务实创新,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全市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203.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3%,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是近十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1.55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561.90亿元,比上年增长15.7%,第三产业实现559.6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三次产业结构为6.8:46.7:46.5。
人均生产总值达19663元。
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48.75亿元,增长13.9%。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8.48亿元,增长19.0%。
地方财政支出159.40亿元,增长19.5%。
农业全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经济稳步增长。
初步统计,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3.74亿元,比上年增长5.3%。
农业产值68.83亿元。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4.65万公顷,产量113.17万吨;蔬菜种植面积5.89万公顷,产量174.25万吨,分别增长3.6%和3.1 %;花卉种植面积5889公顷,产量32.14亿枝;水果种植面积23879公顷,产量增长13.7 %。
表1 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 2006年比上年±%粮食万吨 113.17 -0.2#稻谷万吨 37.22 -0.7油料万吨 1.45 6.8#油菜籽万吨 1.17 4.7烤烟万吨 8.83 2.5蔬菜万吨 174.25 3.1花卉亿枝 32.14 1.8水果万吨 10.95 13.7畜牧业产值43.20亿元。
云南与东盟和南亚外贸进出口额均创历史新高来源:云南日报作者:杨红川标签:云南外贸进出口额评论打印收藏字号最小较小默认较大最大背景默认-白色今年1—11月云南省外贸实现进出口总额144.8亿美元,同比增幅为19.1%。
与此同时,与东盟和南亚国家外贸进出口额均创历史新高,分别迈上50亿美元和10亿美元新台阶,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桥头堡建设的加速推进,彻底改变了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中的边缘状态,通过不断优化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和经贸合作往来,拓展“走出去”的国际空间,提高经济国际化的发展水平,近年来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各国贸易往来日趋活跃。
目前,云南对外贸易十大伙伴中,东南亚、南亚国家就有6个,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贸易总额占全省进出口总量的44.1%。
东盟云南外贸在转型中增长截至11月,我省与东盟各国实现进出口交易53.7亿美元,同比增长34.6%,达到历史新高。
其中,缅甸、越南、马来西亚占据我省与东盟贸易的前三位,贸易额分别达18.3亿美元、11.3亿美元和8.2亿美元。
我省出口商品以机电产品、农产品为主,在从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的转变中继续保持稳定的平均增幅。
其中,农产品出口近74.5万吨,出口额首次超过15亿美元,纺织品、运输工具、电子产品出口也有增长。
同时,进口商品更加多元化,保持了进口贸易整体的稳定增长。
由于国内市场对棕榈油产品需求的增加,使云南从马来西亚的进口总额较去年同期几乎翻了一番。
随着昆曼公路全线贯通,以及中泰两国共同推进贸易运输便利化水平的不懈努力,云南省蔬菜、花卉出口和热带水果进口规模不断扩大,滇泰贸易额持续快速攀升,成为我省与东盟南亚贸易的新亮点。
据统计,1—11月,滇泰贸易实现进出口额6.8亿美元,同比增长68.7%,其中进口3.2亿美元,同比增长达193.3%,这也使得滇泰贸易结构更加平衡。
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形势与政策》一、云南经济发展阶段1、探索起步阶段(1981以前):此阶段主要是在十一届三中会精神的指引下,结合国务院于1979年确定的上海与云南进行对口支援的安排部署,省委、省政府于1980年决定撤消云南省计委物资办公室,单独成立云南省经济协作办公室,归口云南省计委管理,行政级别为正处级单位。
这一时期,云南省的对内开放主要是与国内有关省(市)区进行物资串换,以弥补省内生产生活资料的不足。
余缺互补、拾遗补缺的物资串换与协作成为这一时期对内开放的主要内容。
2、初期发展阶段(1982~1991年):此阶段主要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积极推进物资、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的合理配臵。
1982年5月,省政府在昆明举办经济技术协作会议,此次会议由国务院11个部委和18个省区市的代表参加,拉开了云南对内开放的序幕;其后,云南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搞好全省经济技术协作的通知》、《云南省经济技术协作管理暂行办法》,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若干问题的规定》,积极开展资金、技术、人才三位一体的联合协作。
1983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云南向全国开放、昆明向全省开放的决定。
1984年,撤消云南省经济协作办公室,成立副厅级云南省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
这一时期,云南省在深化滇沪对口支援关系的同时,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参与发起成立了由云南、四川、贵州、广西、重庆、西藏等参加的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会。
经过协调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先后促成了南昆铁路、内昆铁路的建设,促成了“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举办。
云南省通过与国内相关省(市)区进行对口支援、区域合作及多形式的合作,有效地打破了市场的条块分割与生产要素的地区封锁,促进了以物资串换为特征的对内开放向以对口支援、区域合作为特征的对内开放转变。
这一阶段累计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2.7亿元,物资协作金额75亿元,形成了以区域合作、滇沪对口支援为重点的合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