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云制药在研仿制药市场前景分析

绿云制药在研仿制药市场前景分析

绿云制药在研仿制药市场前景分析
绿云制药在研仿制药市场前景分析

绿云制药项目的市场情况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和专业网站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部分企业既有按新药申报的、也有按仿制药申报的,因此新药申报单位和仿制药申报单位合计数可能大于申报企业总数,网站数据截止到2016年8月10日。

1、盐酸厄洛替尼(原料药及各剂型,下同):申报企业47个,其中申报新药29家,制证完毕-已发批件的25家。申报仿制药28家,制证完毕-已发批件26家。目前,国内已批准7个进口药品文号。

厄洛替尼由日本Astellas原研,瑞士Hoffmann-La Roche获得授权,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2004年获得美国FDA批准,最早在美国上市。2007年我国批准进口盐酸厄洛替尼片,商品名:“特罗凯”。国内化合物专利96102992.7,2016年3月到期,另有制备方法及晶型专利00817848.8需要注意。

据全球畅销药数据统计,2014年,厄洛替尼销售额18.7亿美元,较同期下降1.5%;本品已被列入我国国家医保目录,2014年国内市场销售额约2亿元。

2、来那度胺:申报企业18个,其中申报新药13家、制证完毕-已发批件的11家。申报仿制药5家,制证完毕-已发批件5家。目前,国内已批准4个进口药品文号。

原研企业是美国新基药业,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核心专利2017年7月到期,部分专利2024年到期。据全球畅销药数据统计,2014年,来那度胺销售额49.8亿美元,较同期增长16.3%;

中国市场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药物主要是杨森的万珂(硼替佐米)

和Celgene的来那度胺。2015年使用万珂的患者数约6000人,全年销售额约6.5个亿。使用来那度胺(瑞复美)的患者大约1000人,销售额大约1个亿。这两个药品的市场规模相加不足8亿元。多发性骨髓瘤在中国年每年新发病例约1.5~2万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约4~5年,中国患病人数大约8~10万例。按照Celgene在国内的定价水平(年治疗费用约60万元),国内7万患者,估计来那度胺存量市场高达420亿元。如果按印度仿制药的价格,不考虑万珂的市场,预计市场空间在20亿元左右。

目前,双鹭药业来那度胺突破美国公司的专利保护,获得CFDA优先审评,第一家上市的可能性极大,估计3-5年内能拿到2亿元的市场份额。

3、安立生坦:申报企业14个,其中申报新药14家、制证完毕-已发批件的新药14家。申报仿制药14家,制证完毕-已发批件14家。目前,国内已批准2个进口药品文号。

原研企业是美国葛兰素史克,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与安立生坦相关的产品专利US7109205和US5703017分别于2015年10月7日和2014年12月30日到期。安立生坦2013年全球销售额为6.69亿美元,同比增长10.4%。

4、卡培他滨:申报企业68个,其中申报新药4家、制证完毕-已发批件的2家。申报仿制药53家,制证完毕-已发批件的12家。目前,国内已批准6个进口药品文号,12个国产药品文号。国内生产企业8家(不含罗氏公司),分别是:江苏盛迪医药有限公司、淄博万杰制药有限公司、齐鲁天和惠世制药有限公司、连云港润众制药有限公司、连云港贵科药业有限公司、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原研企业是瑞士罗氏的希罗达,用于治疗胃癌、结肠癌、乳腺癌。专利在2013年12月17日到期。卡培他滨在治疗乳腺癌、胃肠肿瘤方面的优异

表现,已经列入医保,2012年罗氏公司在国内的销售额超过20亿元。首仿企业为恒瑞医药、齐鲁制药,其次为正大天晴。

5、依折麦布:申报企业81个,其中申报新药39家、制证完毕-已发批件的29家。申报仿制药42家,制证完毕-已发批件的37家。目前,国内已批准11个进口药品文号。

先灵葆雅和默沙东共同研制开发的首个选择性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专利2014年到期。2014年全球销售额为26.8亿美元。国内22个城市样本医院依折麦布用药金额从2008年的200万元增长到2014年的2067万元。

6、匹伐他汀钙:申报企业66个,其中申报新药46家、制证完毕-已发批件的18家。申报仿制药15家,制证完毕-已发批件的2家。目前,国内已批准5个进口药品文号,12个国产药品文号。国内生产企业7家,分别是: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徐州万邦金桥制药有限公司、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上虞京新药业有限公司、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原研企业日本兴和株式会社,用于治疗高胆固醇症。化合物专利已经到期。2012年全球销售额只有1.4亿美元,预计该品种在全球很难做到较大的市场规模,但考虑该产品颇具特色,参考同类品种中阿托伐他汀巅峰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瑞舒伐他汀巅峰销售额超过70亿美元,预计匹伐他汀仍有可能取得可观的销售量。2012年样本医院用药金额约1200万,预计终端市场规模接近2亿元。

7、注射用兰索拉咄:申报企业101个,其中申报新药54家、制证完毕-已发批件的31家;申报仿制药45家,制证完毕-已发批件的2家。目前,国内已批准14个国产药品文号。国内生产企业14家,分别是:江苏

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制药厂、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海南中化联合制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普生制药有限公司、上海上药新亚药业有限公司、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优科制药有限公司、南京海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金丝利药业有限公司、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百裕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

兰索拉唑是由日本武田公司开发的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该药1997-2005年市场上升较快,但2006-2014年则快速下降。2003年,其销售额超过奥美拉唑,达到46.6亿美元,在全球拉唑类药物中排名第一位,2007开始市场快速下降。该药2009年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注射用兰索拉咄2015年在样本亿元的销售额13.5亿元,在城市公立医药的销售额为43亿元。从样本医院数据来看,2015年,兰索拉唑市场已有30多家企业参与竞争,销售额排名前5位的企业是江苏奥赛康药业、山东罗欣药业、北京悦康药业、江苏常州四药制药、天津武田,销售额分别为5.0亿元、3.2亿元、1.7亿元、1.1亿元和5429万元。其中,江苏奥赛康市场占比为36.8%,山东罗欣药业占24.2%,北京悦康药业占12.4%。从2015年销售额来看,前五位企业占据了85.6%的市场份额,前四位都是本土企业。

备注:兰索拉唑的各类产品(原料药、胶囊、片剂、注射液等)共有11个进口药品文号,103个国产药品文号。

8、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申报企业88个,其中申报新药1家、制证完毕-已发批件的1家。申报仿制药82家,证完毕-已发批件的2家。目前,国内已批准1个进口药品文号,3个国产药品文号

埃索美拉唑是英国阿斯利康公司2002年推出的产品,商品名为“耐信”,用于治疗短期胃食管反流疾病。2007年销售额高达52.2亿美元,在全球单

品种销售排名第三位。2005年飙升至质子泵抑制剂产品第1位,并连续7年保持第一位。随着专利到期,从2008年开始该产品全球市场持续下降。

埃索美拉唑于2003年由阿斯利康在中国上市,剂型为口服肠溶片。2013年埃索美拉唑镁(预制肠溶微丸)获得生产批文。从样本医院数据来看,2005-2015年,埃索美拉唑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2005年用药金额仅为2540万元,2015年已达8.1亿元,近10年增长32倍。目前国内市场

只有2家企业参与竞争,竞争程度相对缓和。其中,阿斯利康的产品在样本医院2015年用药金额为7.3亿元,重庆莱美药业的产品用药金额为893万元。进口企业的产品占据绝对优势,而重庆莱美药业的产品正处于市场培育期。

备注:埃索美拉咄原料药和胶囊国内有2个生产批号,生产企业为:重庆莱美隆宇药业有限公司、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9、甲磺酸伊马替尼:申报企业54个,其中申报新药24家、制证完毕-已发批件的23家。申报仿制药34家,证完毕-已发批件的23家。目前,国内有3个进口药品文号,7个国产药品文号。国内生产企业4家,分别是: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连云港润众制药有限公司、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原研企业为瑞士诺华,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化合物专利:93103566,保护期至2013.04.02,2012年该药全球销售额达到47亿美元。进口药每人每年费用约30万元,国产约3-4万元,国产药的价格约为进口药价格的十分之一。

10、吡非尼酮:申报企业22个,其中申报新药21家、制证完毕-已发批件的20家。目前,国内有3个国产药生产文号,生产企业1家,北京康蒂尼药业有限公司。

原研企业为美国marnac公司,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吡非尼酮化合物相关的专利是DE2555411(1994年),该专利已过期。美国Solomon Margolin公司于1994年申请一项与吡非尼酮相关的合成、抑制纤维化作用的美国专利US5310562,该专利在中国无同族专利。尽管美国英特姆尼(InterMune)在中国申请了多项与本品相关的中国专利,但这些专利目前均未获得授权,均处于实质审查阶段。美国生产商2014年上半年的销售额0.66亿元,美国市场估计2019年全球市场容量10亿美元。

上海睿星基因技术有限公司以1.1类新药成功开发了吡非尼酮原料和胶囊剂,并于2011年9月获新药证书。2013年,上海睿星基因的关联公司北京康蒂尼药业有限公司获生产批件,并于2014年年初在中国正式推出吡非尼酮胶囊。据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供的信息吡非尼酮胶囊自今年3月投产以来,截至11月,共计生产2万瓶,销售收入1500万元。按上述数据推算,8个月销售1500万元,平均月销售187.5万元。2015年全国22个城市样本医院销售额460万元。这一数据和有关机构预测上市后首年销售额2至3亿元差距甚远。

11、替加环素:申报企业30个,其中申报新药15家、制证完毕-已发批件的13家。申报仿制药10家,证完毕-已发批件的5家。目前,国内有一个进口药品文号,10个国产药生产文号。国内生产企业7家,分别是: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海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润众制药有限公司、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海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原研企业为美国惠氏,用于治疗深度感染。专利申请号:CN92112130.X,保护期至2012年10月。制备方法(中间体)专利申请号:CN93107463.0,保护期至2013年6月。2012年为全球销售额3.65亿美元。

根据2016年6月14日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发布的《关于通过新版药品GMP认证的提示性公告》显示:注射用替加环素(剂型:冻干粉针)目前主要生产厂家为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该药品2015年全球的销售收入约为2.8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的销售收入为3,960万美元(数据来源IMS)。2015年公司该药品销售收入为8258万元。

备注:首仿企业为浙江海正2014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净利润3.08亿元。2015年收入87.67亿元,利润1356万元(受控股子公司供货原因影响)。

12、附件:国内主要仿制药企业经济指标

国内化学仿制药市场目前处于寡头垄断格局,恒瑞、正大天晴、石药、豪森、齐鲁等几个大企业将获得所有仿制药中80%以上的首仿,凭借成熟的销售体系,后进入者取得好的市场份额可能性很低。恒瑞医药是A股上市公司,2015年市值961亿元,销售收入93.16亿元,净利润22.24亿元,净利润率达到23.87%。正大天晴2015年销售收入约133.6亿元(2014年销售额106.9亿元,2015年同比增长25%),税收16亿元。石药集团是香港上市公司,2015年销售收入212.4亿元,利润20.05亿元,利润率9.44%。齐鲁制药2015年销售收入128.30亿元,上交税金12.7亿元。豪森药业位列2015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第23位(恒瑞医药是第19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