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6
论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发展状态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了建筑业的一个重要趋势。
在国内外,绿色建筑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就国内外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与发展状态做出比较。
中国是世界上建筑市场最强劲的国家之一,绿色建筑也是中国建筑业的未来重点战略方向。
根据《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报告(2017)》,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的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了全球绿色建筑的一个最重要部分。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推动力量主要来自于政府政策。
政府不断加大绿色建筑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行业加速转型升级。
其中,国家绿色建筑标准的制定是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验收中心积极制定了《中国绿色建筑标准(GB/T 50378-2019)》。
除此之外,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两大关键支撑。
在绿色金融方面,我国正逐步构建起一整套完整的绿色金融体系。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我国正积极倡导低碳生活,调整经济结构,推动节能减排。
然而,当前我国绿色建筑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建筑业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创新。
其次,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仍面临一定程度的不足。
最后,一些绿色建筑标准的执行力度还不够。
与我国相比,国外的绿色建筑发展更为成熟。
在很多发达国家,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都非常重视绿色建筑,从而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快速发展。
欧洲是全球绿色建筑的最先行者之一,欧盟对建筑节能的标准和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投入巨大,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建筑节能法规和政策框架,同时也积极推广了测试认证等方面的工作。
美国则以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Design)认证体系为主推绿色建筑。
LEED是以节能、节水、环境友好、资源利用和室内环境质量等为标准的国际性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
绿色建筑面临的挑战是再利用资源和减排控制。
为更好地推广绿色建筑,国外也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并探索更加合理的绿色建筑认证标准。
国内外建筑节能的发展现状浅析摘要:居住建筑能耗是建筑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它所占的比例也将越来越高。
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较晚,特别是居住建筑节能的发展与国外的差距甚大,所以建筑节能尤其是居住建筑的节能,应予以高度重视并作为重要课题来研究。
关键词:建筑;节能;意义前言长期以来我国经济都是粗放式增长,与之伴随的是高能耗、高污染,带来诸多社会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能耗成为迫切任务。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求,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日益扩大,因此降低建筑能耗对建立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节能的内涵建筑节能是指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和生活工作质量的条件下,在建筑物使用的全过程中合理有效地使用能源,即降低能耗,提高能效。
狭义的建筑能耗是在建筑正常使用期限内,为了维持建筑正常功能所消耗的能耗。
我们一般使用的建筑能耗是指狭义的建筑能耗。
与之相对应,建筑节能也衍生两个层次的概念:广义的建筑节能——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从建筑材料(建筑设备)的开采、生产、运输,到建筑寿命期终止销毁建筑、建筑材料(建筑设备)这一期限内,在每个环节上充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可再生材料和能源,在保证建筑功能和要求的前提下,达到降低能源消耗、降低环境负荷的目的。
狭义的建筑节能——在建筑物正常使用期限内,提高建筑设备的能效系数,降低建筑物通过外围护结构的能量损失,同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功能和要求的前提下,达到降低能源消耗、降低环境负荷的目的。
二、国外建筑节能的发展现状法国的建筑节能法规出台最早,目前正在实行的是2000年的节能标准相对于1974年以前住宅的能耗水平,节能率达到61.2%。
英国的建筑节能标准每隔四、五年就修订一次。
为达到更高的节能标准,英国相继采取了一系列节能措施,住宅内部的舒适度也因节能构造的增强得到了明显地提高,按新标准设计的节能型住宅比传统住宅节能75%。
建筑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对建筑行业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建筑行业现状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涉及到房地产、基础设施、工业厂房等多个领域。
目前,建筑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1 市场规模庞大建筑行业的市场规模庞大,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房地产建设不断扩大,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也蓬勃发展。
因此,建筑行业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1.2 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建筑行业也在积极追求技术创新。
例如,3D打印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使得建筑设计更加灵活多样化。
智能建筑系统的出现,使得建筑更加智能化、高效化。
1.3 环保意识提升环保意识的提升对建筑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建筑业开始重视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的建设,采用可再生材料和清洁能源等,以减少建筑活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二、建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需求的不断升级,建筑行业也在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2.1 数字化和智能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将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将使得建筑行业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降低建筑成本和提升建筑品质。
2.2 绿色建筑的兴起绿色建筑将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将推动建筑行业逐渐向着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绿色建筑不仅能够节约资源和能源,还能提高居住和工作的舒适性。
2.3 建筑工艺和材料的创新建筑工艺和材料的创新也将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例如,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如碳纳米管、透明铝等,将改变建筑结构和外观的设计方式。
建筑工艺的创新也将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2.4 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将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重要内容。
浅谈建筑节能的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随着建立节约型社会理念的提出,能源问题已然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作为建筑行业来说,实现建筑节能对建设节约型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统计,我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建筑能耗的管理,以实现“节能减排”,建立节约型社会。
关键词:建筑节能;能耗;能源建筑节能具体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
一、国内外建筑节能的管理现状1.1国外建筑节能的管理现状对于建筑节能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普遍都把其列为国家的大政方针,执行强制性规制。
首先,是建立各类建筑节能的标准体系;其次,是通过立法明确建筑节能的管理模式和具体的实施办法,保证建筑节能标准的有效执行。
以下就从建筑节能管理方面分析美国、欧洲等国家的状况。
美国政府十分重视节能和环保, 采取市场化方式,由政府机构做好服务工作, 并充分运用市场工具, 让公众感受到节能对自身的好处。
在建筑节能方面,美国是由能源部负责全国的能源的使用工作。
1973年,美国政府开始实行联邦政府能源管理计划(FEMP)。
该计划用于引导政府各部门更为有效地利用能源。
它除了涵盖新建建筑、建筑改造、设备采购、水电煤气和负荷管理外,重点包括建筑节能管理、运行和维护。
其职责是帮助政府机构用最有效的办法实施能源管理,获得更高的能源效率以节省纳税人的费用。
该计划的实行成为了降低能源使用费用、减少美国政府财政赤字的重要措施之一。
现在,FEMP已成为美国政府能源政策的一部分,并用立法和政府命令的形式固定下来。
欧洲各国也将节能列为政府工作重点, 努力培养全民节能意识, 构建节能生活方式, 使民众树立新型的生活观。
节能建筑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烈。
全球化的能源危机导致人们对低碳经济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因此节能建筑的概念进入人们的视野。
作为节能建筑无法绕开与回避的重要环节,节能建筑的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论文阐述了节能建筑设计的现状,并对其在今后的发展前景与趋势进行了分析论述。
【关键词】节能建筑设计;现状;发展趋势随着节能建筑概念的提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至今为止已在发达国家经历了三个阶段。
最初的时候,称为建筑节能。
随后更改为在建筑中保持减少能源的损失。
而最新的观点则是要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的效率。
直到第三阶段,节能建筑的概念才算成熟,第三阶段的节能建筑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是能源的节省,还包括积极地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该概念在我国虽然称为建筑节能,也就是西方国家的第一阶段,但是意义上已经上升到第三阶段的意思。
总的来说,节能建筑的设计就是要求既要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建筑舒适度、方便等需求的满足,还要避免能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低碳环保。
一、节能建筑设计的现状分析1.节能建筑设计在我国的发展一般来说,建筑的设计理念在国外来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工业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建筑设计主要是为了解决大量人口的住房需求;第二阶段开始,人们逐渐关注建筑的质量与性能;从第三阶段开始,人们把目光转向建筑的设计与人类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上,目前发达国家基本处于第三阶段。
在我国,因为种种原因,建筑设计的理念刚走出第一阶段,正在向着第二阶段迈进。
面对人们对生态环保等方面的需求,我国正在逐步发展节能建筑,所以可以说目前我国建筑设计正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直接走向第三阶段。
因此对我国来说,目前的建筑设计的理念就是不论居民的住宅建筑设计,还是公共建筑设计,都在考虑生态、资源、健康等要素,这也就是节能建筑设计的理念。
众所周知,发展节能建筑,既可以缓解我国能源极度紧张与匮乏的问题,也能提升环境质量,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国内外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的能源产业消费源头将变为建筑的能耗,建筑能耗会组建成为我国消费增长点,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维持,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的建筑工程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于当前节能技术进行总结,通过对于建筑物、建筑设备以及环境控制三个角度的分析对于我国的建筑节能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和回顾。
同时对于当前节能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力图在当前的基础上对于我国的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建筑节能;回顾和展望;关键技术;趋势;现状前言:在国内外许多建筑行业都在向节能化和轻量化消耗方向发展。
所有的国家都在尽可能的发展本国的建筑节能关键技术,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的节约本国的资源,让建筑行业更加完善同时创造最大的利益和价值。
一.建筑节能关键技术在国外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1.房间空调器日本一直是世界上空调制造行业的翘楚,可以说,大部分的市场都被日本所占有,同时日本的电子制造技术一直维持在世界的前列,其空调的制造水平也较高。
其空调制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优势,第一便是空调的高效节能优势。
日本的空调相比较其他国家的空调来讲更加小型化,同时空调的能耗较低,没有过多的早已你,不易损坏,很少出现损耗,同时空调的制冷以及制暖效果都十分良好,让室内环境相对变得十分舒适,同时日本的空调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温度控制,而是更具室内特性进行自主的综合控制,十分先进和人性化、多功能化。
相对于日本的高技术空调,美国的中央空调普及率十分高,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美国的经济水平较为发达,因此其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经济收入都较高,这边导致了电子产品尤其是空调这类必备的电子产品在美国的家庭中十分普及,同时,美国的居民往往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十分高,这种情况也间接的促进了美国小型中央空调的使用和普及。
另外,相比较其他国家的建筑,美国的建筑大多是宽敞高达的别墅型住宅,空间面积巨大,因此美国对于空调的使用质量以及舒适性要求也十分高,风管式系统空调是美国居民的首选,十分普及。
国内外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摘要]建筑能耗将是我国未来能源消费的主要增长点,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应用将对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此,本文对当前国内外的建筑节能关键技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并从建筑物本体、建筑设备和建筑环境控制系统三个角度重点回顾了我国的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取得的成果的同时研究了各种关键技术的发展障碍。
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我国未来建筑节能的重点发展领域,并指出了未来应该重点支持的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
1 国外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1.1 房间空调器在世界空调器行业中,60%的市场被日本所占有,并且在制造技术、控制技术上都处于世界最前沿。
现以日本空调器的发展为例来说明其变迁过程。
空调器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在其发展过程中,变频技术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房间空调器上的应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为创造舒适环境、实现空调器的高效节能运行提供了技术保证,而且为VRV 空调系统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技术基础。
日本空调器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追求空调器的高效节能,特别是在1972年石油危机以后,改善压缩机、热交换器、风扇的性能,加强对制冷循环特性的研究,优化制冷系统,实现了空调系统的小型化、低能耗、低噪音、高可靠性;追求室内环境的高舒适性,从单一的温度控制发展到室内热环境特性(如PMV等)的综合控制,从简单的双位控制发展到人工神经网络与模糊技术相结合的智能控制,以实现人们对舒适性的要求;追求空调系统的多功能化、多元化,从单冷型窗式空调器发展到热回收型VRV空调系统,极大地拓广了冷剂式空调系统的使用范围,开辟了集中空调系统的新领域。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对舒适性的要求,趋向于自然环境的特征。
人们希望空调环境具有能感觉到温度和气流的变化、能感觉到温暖和凉爽、有音乐声、有芳香感和明亮感等特征。
总的目的是让人处于一个精神愉快的空调环境中,这就是人们追求的“感知空调阶段或动态自然环境阶段”。
要实现这种模拟自然环境,必须采用包括“人体感觉输入控制”、“热环境因素综合控制”、“空气质量控制”、“声、光控制”在内的“环境变化控制技术”,环境变化控制技术的实现不仅需要开发出相应的传感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套符合人体生理和心理需要的人工环境智能控制理论。
1.2 小型中央空调1.2.1 美国小型中央空调发展现状美国的小型中央空调普及率较高,这与其良好的居住条件以及较高的生活水平是分不开的。
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人民生活水准较高,对居住的舒适性要求也较高,这些都促进了该国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的普及使用。
美国的别墅型住宅(Single House)具有宽敞、高大的特点,通常由中、高收入的家庭居住。
由于其层高较大,具有足够的建筑空间用于布置风道,因此在美国,风管式系统在家用小型中央空调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
同时,由于美国居民对家用空调舒适性的要求较高,因此多采用有新风的风管式系统。
目前,美国风管式系统的年产量约为600万台/a,占其家用空调产量的一半左右。
美国的公寓型住宅适合于中、低收入的人群居住,其消费水平偏低,其家用空调的型式以窗式空调器为主,也有采用小区供冷/热水的,一般不使用家用小型中央空调。
目前美国窗式空调器年产量约为600万台/a,占其家用空调产量的一半左右。
美国的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的型式以风管式系统为主,其具体形式多种多样。
风管式单元空调系统和风管式空调箱系统在美国的应用都很广泛,此外,集成了燃气炉的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系统在美国的应用也非常普遍。
此种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系统在供冷季由制冷机组提供冷量,在供热季由燃气炉提供热量,对室内回风和新风进行处理,消除房间空调负荷,同时也可以满足家庭生活热水的需求。
1.2.2 日本小型中央空调发展现状与美国以风管式系统为主的特点不同,日本的小型中央空调走的是一条“氟系统”为主的发展道路,从窗式空调器到定速分体式空调器,再到变频分体式空调器。
同样,日本的家用小型中央空调也以变频空调即VRV系统(包括一拖多)为主。
VRV空调系统的研究起源于日本,在日本已有多家公司拥有此项技术。
三洋电机、日本电器HE、松下电器产业、大金工业、日立制作所、东芝、三菱电机、三菱重工、夏普、长府制作所等是世界最主要的变频空调器生产企业,其变频空调系统及控制器的开发能力都很强,且各家均有自己的特色。
其中大金工业、三菱电机、日立制作所、松下电器产业、东芝、三菱重工、夏普等几家拥有多元VRV系统的开发、生产能力。
大金工业、三菱电机、日立制作所、东芝四家企业的产品比较最为先进,大金工业的市场占有率最高,约为世界60%~70%。
在世界空调行业中,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60%的市场被日本所占有,并且在设备开发和控制技术上都处于世界最前沿。
这为日本发展VRV系统提供了技术保证。
同时,日本国土面积小而人口众多,人口密度非常大,其住宅多属于高密度住宅,建筑结构较为紧凑。
一般层高均较低,不适合于布置需要占用较大层高的风管式空调系统。
而且日本是个国内资源匮乏的国家,其能源消耗主要依赖于从国外进口,因此该国非常强调节能。
家用空调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其节能技术的开发尤其受到重视。
VRV系统的节能性是其在日本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对于专业的空调安装队伍来讲,VRV系统的安装非常规范,施工费用低。
以上这些因素决定了日本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的型式以VRV系统为主。
此外,在日本,对于比较高档的别墅住宅,也有采用风管式系统的,风管式单元空调系统和风管式空调箱系统都有应用。
对于面积很大的高级住宅还采用新风机组+风管式空调箱系统,通过新风道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运行时需要关闭房间所有的窗户,原则上可实现全年连续运行。
对于中级住宅或规模较小的高级住宅也有采用冷/热水机组的,在这种系统中,室内末端装置多采用落地式风机盘管,当采用吊顶式风机盘管,在冬季供热时,室内上下温差太大,通常辅以电热壁毯作为辅助热源。
小型空调系统的控制技术,至今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日本空调界现在所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减少空调系统对环境、电网的污染,加速空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开发方面。
①削减氟里昂的使用量。
现在小型空调系统的制冷剂主要采用HCFC22,由于削减计划的逐渐实施,替代制冷剂大多偏向于采用混合工质方案,但关于采用新工质制冷系统的控制问题的研究仍属空白。
②解决变频系统电磁兼容性问题。
高次谐波会降低空调系统的功率因数,造成配电系统的容量增大。
对此方面的研究虽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③抑制漏电电流。
压缩机电动机采用PWM控制,由电动机线圈和压缩机外壳之间的静电产生漏电电流,特别是为降低压缩机噪声,提高载波频率,会使漏电电流增大。
虽对压缩机电动机进行了强化绝缘处理,但仍需在变频回路设计上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④提高节能效果。
家庭和办公室,其空调系统的能耗占绝大部分。
空调系统的节能,不仅要提高单台设备的能源利用率,而且应对全家或整栋大楼的空调设备进行综合控制和管理,以提高节能效果。
1.3 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其内涵既通过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先进适用技术的综合集成,极大地减少建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并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与自然和谐的工作及生活环境。
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国外从80年代就已开始研究,目前已有较成体系的设计方法、评估方法,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
一些发达国家还组织起来,共同探索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如:加拿大的“绿色建筑挑战”(GREEN BUILDING CHA.LLENGE)行动,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实行综合优化设计,使建筑在满足使用需要的基础上所消耗的资源、能源最少。
日本颁布了《住宅建设计划法》,提出“重新组织大城市居住空间(环境)”的要求,满足21世纪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适应住房需求变化。
欧盟国家推动“焦耳2”行动计划,因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在多个欧盟国家,选择典型的具有示范性的绿色建筑设计项目,进行绿色建筑技术示范的行动计划。
其目的是验证各种绿色技术,例如太阳能利用技术、地热能和水能利用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和实践中的应用。
德国在90年代开始推行适应生态环境的住区政策,以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法国在80年代进行了包括改善居住区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住区改造工作。
瑞典实施了“百万套住宅计划”,在居住区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城市生态建筑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不少发达国家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了实践示范。
比较典型的有英国BRE的环境样板楼、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办公楼、Integer示范房屋、美国匹兹堡的CCI中心、英国新国会大厦、德国柏林的新议会大厦、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澳大利亚悉尼的奥林匹克村、丹麦KAB咨询所设计的斯科特帕肯低能耗建筑等。
这些绿色生态建筑通过精妙的总体设计,结合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充分展示了生态建筑的魅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围绕推广绿色建筑的目标,国外近年来发展了一些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并且有相应的标准和模拟软件来评价。
例如美国LEED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德国的LNB、英国的BREEM评估体系、澳大利亚的NABERS、加拿大的GBTools,挪威的Eco Profile、法国的ESCALE等。
此外,日本和台湾省也相继推出了针对绿色建筑设计的评价体系。
此外,在这些评估体系中都制定了定量的分级体系。
例如美国的LEED,英国的BREEM评估体系、加拿大的GBTools都要求用建筑能耗模拟预测程序DOE-2对被评估建筑的能耗状况进行详细的模拟计算和预测;加拿大的GBTools和台湾的绿建筑评估手册则要求对园区的二氧化碳排放和吸收平衡、水的平衡以及建筑材料采掘、制造及运输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及对环境对影响进行全面的定量计算,再依据其结果进行评估。
对于难以定量预测的内容,则采用定性分析、分级打分的方法。
这些评估体系的制定及推广应用对以上国家或地区在城市建设中倡导“绿色”概念,引导建造者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1.4热电冷联供技术美国近年来热电联产发展迅速,热电联产装机容量在1980-1995年的15年间由12GW增加至45GW。
目前,热电联产装机容1量已占美国总装机容量的约7%。
在日本能源供应领域中,主要以热电联产系统为热源的区域供热/冷系统是仅次于燃气、电力的第三大公益事业,到1996年共有132个区域供热/冷系统。
燃气轮机热电冷联产和汽轮机驱动压缩式制冷设备是日本热电冷联产的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