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鹿的故事课文原文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
狼三则。
其一,狼欲得鹿,逐之。
鹿走,得其角。
狼不得鹿,反为鹿角所害。
其二,狼欲得羊,逐之。
羊走,得其角。
狼不得羊,反为羊角所害。
其三,狼欲得牛,逐之。
牛走,得其角。
狼不得牛,反为牛角所害。
【译文】狼有三则故事。
第一则,狼想要捕捉鹿,便追赶它。
鹿奔跑时,抓住了鹿的角。
狼未能捕捉到鹿,反而被鹿的角所伤害。
第二则,狼想要捕捉羊,便追赶它。
羊奔跑时,抓住了羊的角。
狼未能捕捉到羊,反而被羊的角所伤害。
第三则,狼想要捕捉牛,便追赶它。
牛奔跑时,抓住了牛的角。
狼未能捕捉到牛,反而被牛的角所伤害。
【原文】狼之所以为狼,以其有狼之心也。
狼之心,贪欲无厌,狡猾多变。
故狼之逐鹿、羊、牛,皆因其贪欲无厌也。
然而,狼之心虽贪,却亦有所忌惮。
忌惮者,鹿、羊、牛之角也。
鹿、羊、牛之角,虽不足以制狼之死命,然足以令狼痛苦不堪。
故狼虽贪,不敢轻举妄动,恐为鹿、羊、牛之角所害。
【译文】狼之所以成为狼,是因为它拥有狼的本性。
狼的本性,贪婪无止境,狡猾多变。
所以狼追逐鹿、羊、牛,都是因为它贪婪无止境。
然而,狼虽然贪婪,却也有所忌惮。
忌惮的是鹿、羊、牛的角。
鹿、羊、牛的角,虽然不足以致命于狼,却足以让狼痛苦不堪。
因此,狼虽然贪婪,却不敢轻举妄动,害怕被鹿、羊、牛的角所伤害。
【原文】人亦然。
人之心,亦贪欲无厌,狡猾多变。
故人亦常为贪欲所驱使,追逐名利,不知疲倦。
然而,人之心亦有所忌惮。
忌惮者,道德、法律、良心也。
道德、法律、良心,虽不足以制人之死命,然足以令人之心灵痛苦不堪。
故人虽贪,不敢轻举妄动,恐为道德、法律、良心所害。
【译文】人也是如此。
人的本性,也是贪婪无止境,狡猾多变。
所以人们也常常被贪婪所驱使,追逐名利,不知疲倦。
然而,人的本性也有所忌惮。
忌惮的是道德、法律、良心。
道德、法律、良心,虽然不足以致命于人,却足以让人心灵痛苦不堪。
因此,人虽然贪婪,却不敢轻举妄动,害怕被道德、法律、良心所伤害。
是以,狼三则,亦为人之鉴。
人当以狼为鉴,警惕自己的贪婪之心,克制自己的欲望,坚守道德、法律、良心,方能成就一番事业,成就一番人生。
7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狼吃鹿看起来残忍,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
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森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
同时,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
而罗斯福下定决心要保护的鹿,一旦数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就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
也就是说,过多的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
8这与人们对狼和鹿的认识似乎是相悖的。
童话中,狼几乎永远担着欺负弱小的恶名。
如,中国“大灰狼”的故事和西方“小红帽”的故事。
而鹿则几乎总是美丽、善良的化身。
狼是凶残的,所以要消灭;鹿是善良的,所以要保护。
罗斯福保护鹿群的政策,就是根据这种习惯看法和童话原则制定的。
9 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生态的“舞台”上,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
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
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
狼和鹿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林子里有一只大灰狼和一只梅花鹿。
由于他们不在一个地方,一个东头一个西头,所以它们谁也不招惹谁,就这样和平地生活在一起。
在一次食物匮乏的冬季,这只又饥又渴的狼在林子里到处寻找食物,它坐在一棵树下叹息:“唉,我堂堂大灰狼也会因找不到食物受饿呀!”忽然,它眼睛一转,兴奋地大叫一声:“我想起来了!我可以到小鹿家,假装是她的朋友小松鼠做客!要是他开了门,我就扑上去,把他给吃了,这样我就不会在这挨饿受冻了!”大灰狼赶紧向梅花鹿家跑去。
这些话刚好被在树上的小松鼠听见,小松鼠赶紧向梅花鹿家跑去。
小松鼠十万火急的跑到梅花鹿家,向梅花鹿告诉大灰狼说的话。
梅花鹿听了,吓得不知所措,问小松鼠这可怎么办?小松鼠回答,不如我们将计就计,来个瓮中捉鳖......
不一会大灰狼就来了,说:“我是小松鼠,我到你家来做客了”屋里的小松鼠听着心里发笑。
小鹿说:“是小松鼠呀,我来给你开门。
”门一开,大灰狼就往前一扑,扑到了一个大坑里。
小鹿说:“大灰狼,我们井水不犯河水,你为什么要吃我?”大灰狼说:“我三天三夜没吃饭了,快饿死了。
”梅花鹿听了,动了怜悯之心,给了大灰狼一些水果,放它走了。
从此以后,大灰狼再也不找梅花鹿麻烦。
作者:李轩佑。
狼和鹿的故事篇一:狼和鹿的故事课文原文20世纪初,亚利桑那州北部的烤肉串森林仍然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森林里大约有4000只鹿出没。
凶猛残忍的狼是鹿的大敌。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很想让凯巴伯森林里的鹿得到有效的保护,繁殖得更多一些。
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
枪声在森林中回荡。
在猎人冰冷的口吻下,狼一个接一个地尖叫着死了。
经过25年的捕猎,数千只狼被杀。
森林中捕食鹿的其他野生动物(如豹子)也被杀死。
这种受到特殊保护的鹿已成为烤肉串森林中的“宠物”。
在这个“自由王国”,它们自由生长繁殖,自由吃树,过着没有危险和充足食物的幸福生活。
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总数超过了十万只。
十万多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食大树的树皮??一切能被鹿吃的植物都难逃厄运。
森林中的绿色植被在一天天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在一天天扩大。
灾难终于降临到鹿身上。
首先,饥饿导致大量鹿死亡,然后疾病流行,无数鹿消失。
两年后,鹿的总数从10万头急剧下降到4万头。
到1942年,整个烤肉串森林中只剩下不到8000只患病的鹿。
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狼吃鹿看起来残忍,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
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森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
同时,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
而罗斯福下定决心要保护的鹿,一旦数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就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
也就是说,过多的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
这似乎与人们对狼和鹿的理解相矛盾。
在童话故事中,狼几乎总是恶名昭彰地欺负弱者。
例如,中国的“大灰狼”故事和西方的“小红帽”故事。
鹿几乎总是美丽和善良的化身。
狼很凶猛,所以必须消灭它;鹿是善良的,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罗斯福保护鹿群的政策是基于这种传统观点和童话原则。
狼和鹿寓言故事狼和鹿寓言故事(通用20篇)狼和鹿寓言故事篇1故事发生在九十多年前,那时候美国郁郁葱葱的凯巴伯森林中,生活着四千来只活泼可爱的鹿。
这一方水土又同时养育了差不多数量的贪婪的狼,这对鹿的生存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罗斯福总统下令调集精兵强将,组建灭狼大军,决心将凶残的狼全部捕杀,使凯巴伯森林成为太平祥和的鹿的王国。
狼群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后,立即派遣外交大臣找灭狼大军统帅交涉:“尊敬的统帅,请转告总统阁下,你们的举措将会自食其果:在这片大森林里,如果鹿群消失了,狼群自然无法生存;反过来,如果狼群被消灭了,鹿群同样将面临灭顶之灾啊!我们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切莫人为地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必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统帅大怒道:“这是强盗逻辑!在这片森林里,如果鹿群消失了,狼群自然无法生存;相反地,如果狼群被消灭了,鹿群只会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怎么会有灭顶之灾呢!”狼大使还想说什么,灭狼统帅早已不耐烦了,立即下令将狼大使斩首示众。
不多久,在灭狼大军的围歼下,狼群全军覆没了。
从前,在狼群的迫杀过程中,能够躲过灾难而继续繁衍后代的必然是鹿群中最强壮的个体;那些掉队的病鹿为狼群源源不断地提供美餐。
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使鹿群始终保持强健的体魄、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如今,狼群消失了,大森林里风和日丽,草木茂盛,鹿群不再担忧狼群的追杀,不再东躲西藏、东奔西逃,所有的鹿——当然也包括老弱病残者,全都无忧无虑地开始繁殖下一代。
这样,虽然鹿群的数量急剧增长,但鹿群的健康素质却急骤下降了。
终于有一天,瘟疫开始流行。
体质已经严重下降的鹿群很快受到传染,没过多久,凯巴伯森林里再也找不到鹿群活动的踪迹了。
罗斯福总统做梦也不曾想到会有这样的悲惨结局,他从鹿群的衰亡中得到了两个教训:一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是不可人为地破坏生物链。
生物链环环紧扣,互为因果,它正是大自然的杰作啊!狼和鹿寓言故事篇2一天,一只兔子在山洞前写论文。
一只狼过来,问兔子:‘你在写什么?” 答:“论文” 狼问:“你的论文的主题是什么?” 答:“<论兔子如何吃掉狼>”。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鹿和狼的故事课文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六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20世纪初,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
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大敌。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很想让凯巴伯森林里的鹿得到有效的保护,繁殖得更多一些。
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
枪声在森林中回荡。
在猎人冰冷的枪口下,狼接连发出惨叫,一命呜呼。
经过25年的猎捕,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
森林中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野兽(如豹子)也被猎杀了很多。
得到特别保护的鹿成了凯巴伯森林中的“宠儿”,在这个“自由王国”中,它们自由自在地生长繁育,自由自在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总数超过了十万只。
十万多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食大树的树皮……一切能被鹿吃的植物都难逃厄运。
森林中的绿色植被在一天天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在一天天扩大。
灾难终于降临到鹿群头上。
先是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接着又是疾病流行,无数只鹿消失了踪影。
两年之后,鹿群的总量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
到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尽管狼吃鹿,它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
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森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
小学生鹿和狼的故事今天我学习了一篇文章叫做《狼和鹿的故事》,课文讲述的是20世纪初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有4000只左右的鹿和狼群在林间出没,狼是鹿的天敌。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鹿和狼的故事,供大家参考。
鹿和狼的故事1在很久很久以前,林子里有一只大灰狼和一只梅花鹿。
由于他们不在一个地方,一个东头一个西头,所以它们谁也不招惹谁,就这样和平地生活在一起。
在一次食物匮乏的冬季,这只又饥又渴的狼在林子里到处寻找食物,它坐在一棵树下叹息:“唉,我堂堂大灰狼也会因找不到食物受饿呀!”忽然,它眼睛一转,兴奋地大叫一声:“我想起来了!我可以到小鹿家,假装是她的朋友小松鼠做客!要是他开了门,我就扑上去,把他给吃了,这样我就不会在这挨饿受冻了!”大灰狼赶紧向梅花鹿家跑去。
这些话刚好被在树上的小松鼠听见,小松鼠赶紧向梅花鹿家跑去。
小松鼠十万火急的跑到梅花鹿家,向梅花鹿告诉大灰狼说的话。
梅花鹿听了,吓得不知所措,问小松鼠这可怎么办?小松鼠回答,不如我们将计就计,来个瓮中捉鳖……不一会大灰狼就来了,说:“我是小松鼠,我到你家来做客了”屋里的小松鼠听着心里发笑。
小鹿说:“是小松鼠呀,我来给你开门。
”门一开,大灰狼就往前一扑,扑到了一个大坑里。
小鹿说:“大灰狼,我们井水不犯河水,你为什么要吃我?”大灰狼说:“我三天三夜没吃饭了,快饿死了。
”梅花鹿听了,动了怜悯之心,给了大灰狼一些水果,放它走了。
从此以后,大灰狼再也不找梅花鹿麻烦。
鹿和狼的故事2大自然是一位千姿百态的魔术师,它变出了贪念重生的人类,变出了可爱至极的动物,更是变出了千变万化的植物,在几百年前,他们朝夕相处,今天他们互相残杀,惨不忍睹,造成这已无可挽回的是贪得无厌的人类……20世纪美国的一方土地上,生机勃勃,有残忍的狼,还有温顺的鹿。
总统想让鹿多一些。
经过25年的追捕,狼的总数日益下降,鹿虽没有了天敌的追捕,但并没有因此增多,反而锐减。
总统怎么也没有想到,狼竟是森林的保护者……大自然是我们朝夕相处的好朋友,同时也是动物的守护者,据统计20世纪有110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以及139种和亚种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了。
鹿和狼的故事发生在九十多年前,那时候美国郁郁葱葱的凯巴伯森林中,生活着四千来只活泼可爱的鹿。
这一方水土又同时养育了差不多数量的贪婪的狼,这对鹿的生存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罗斯福总统下令调集精兵强将,组建灭狼大军,决心将凶残的狼全部捕杀,使凯巴伯森林成为太平祥和的鹿的王国。
狼群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后,立即派遣外交大臣找灭狼大军统帅交涉:“尊敬的统帅,请转告总统阁下,你们的举措将会自食其果:在这片大森林里,如果鹿群消失了,狼群自然无法生存;反过来,如果狼群被消灭了,鹿群同样将面临灭顶之灾啊!我们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切莫人为地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必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统帅大怒道:“这是强盗逻辑!在这片森林里,如果鹿群消失了,狼群自然无法生存;相反地,如果狼群被消灭了,鹿群只会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怎么会有灭顶之灾呢!”狼大使还想说什么,灭狼统帅早已不耐烦了,立即下令将狼大使斩首示众。
不多久,在灭狼大军的围歼下,狼群全军覆没了。
从前,在狼群的迫杀过程中,能够躲过灾难而继续繁衍后代的必然是鹿群中最强壮的个体;那些掉队的病鹿为狼群源源不断地提供美餐。
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使鹿群始终保持强健的体魄、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如今,狼群消失了,大森林里风和日丽,草木茂盛,鹿群不再担忧狼群的追杀,不再东躲西藏、东奔西逃,所有的鹿——当然也包括老弱病残者,全都无忧无虑地开始繁殖下一代。
这样,虽然鹿群的数量急剧增长,但鹿群的健康素质却急骤下降了。
终于有一天,瘟疫开始流行。
体质已经严重下降的鹿群很快受到传染,没过多久,凯巴伯森林里再也找不到鹿群活动的踪迹了。
罗斯福总统做梦也不曾想到会有这样的悲惨结局,他从鹿群的衰亡中得到了两个教训:一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是不可人为地破坏生物链。
生物链环环紧扣,互为因果,它正是大自然的杰作啊!-- 1 --。
狼和鹿课文
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
但鹿群的后面,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
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人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
当地居民恨透了狼。
他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
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
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个跟着一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
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6千多只。
凯巴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
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
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
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
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
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
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
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鹿和狼的故事》课文原文《鹿和狼的故事》课文原文20世纪初,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
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大敌。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很想让凯巴伯森林里的鹿得到有效的保护,繁殖得更多一些。
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
枪声在森林中回荡。
在猎人冰冷的枪口下,狼接连发出惨叫,一命呜呼。
经过25年的猎捕,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
森林中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野兽(如豹子)也被猎杀了很多。
得到特别保护的鹿成了凯巴伯森林中的宠儿,在这个自由王国中,它们自由自在地生长繁育,自由自在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总数超过了十万只。
十万多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食大树的树皮一切能被鹿吃的植物都难逃厄运。
森林中的绿色植被在一天天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在一天天扩大。
灾难终于降临到鹿群头上。
先是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接着又是疾病流行,无数只鹿消失了踪影。
两年之后,鹿群的总量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
到_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尽管狼吃鹿,它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
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森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
同时,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
而罗斯福下定决心要保护的鹿,一旦数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就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
也就是说,过多的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
这与人们对狼和鹿的认识似乎是相悖的。
在任何一个民族,凡是以动物为题材的童话,狼几乎永远担着一个欺负弱小的恶名。
如,中国大灰狼的故事和西方小红帽的故事。
而鹿则几乎总是美丽、善良的化身。
狼是凶残的,所以要消灭;鹿是善良的,所以要保护。
狼行山中,见一鹿,逐之。
鹿走,入林中。
狼随入,林深,鹿无所逃,遂止。
狼伺之,伺久,鹿困。
狼伺其不备,跃而扑之。
鹿惊,跃而起,欲逃,不得。
狼得鹿,饱食而去。
翻译成现代汉语:狼在山中行走,看到一只鹿,便追赶它。
鹿奔跑,逃进树林中。
狼也跟进去,树林很深,鹿无处可逃,于是停下来。
狼暗中观察,等了很久,鹿累得不行。
狼趁鹿不备,猛地跳起来扑向它。
鹿惊慌失措,跃起身来想要逃跑,但已经来不及了。
狼捉到鹿后,饱餐一顿便离开了。
故事版:在遥远的山林之中,有一只狡猾的狼,它每天都会在山林间游荡,寻找着美味的猎物。
这一天,狼像往常一样,悠然自得地穿梭在密林之间,突然,它的目光被前方的一只鹿吸引住了。
狼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它加快脚步,悄无声息地接近了那只鹿。
鹿似乎察觉到了狼的靠近,它警觉地抬头望了望,然后迅速地逃窜进了一片浓密的树林。
狼紧随其后,小心翼翼地穿过了茂密的树林。
它们在林中追逐,鹿在树丛中穿梭,狼在树后潜伏。
就这样,它们在林中周旋了许久,鹿终于体力不支,它再也跑不动了。
狼见状,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它趁机悄悄地绕到了鹿的身后。
此时,鹿已经疲惫不堪,它无力再逃,只能停下脚步,等待着命运的降临。
狼见猎物已到嘴边,它毫不客气地猛扑上去。
鹿惊恐地回过头,想要挣扎,但它的力量已经耗尽,无法反抗。
狼轻而易举地捉住了鹿,它满意地品尝着这顿丰盛的美餐。
吃饱喝足之后,狼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这片树林。
而那只可怜的鹿,则永远地留在了这片它曾经熟悉而又陌生的山林之中。
从此,狼在山林中威名远扬,它用狡猾和机智,征服了一个又一个猎物。
而鹿,则成为了狼口中的美味,它的故事也流传在山林之间,警示着后来的生灵们:在这片险恶的山林中,生存法则就是弱肉强食。
关于鹿和狼的童话故事1一天,鹿正在茂密的树林里散步,忽然听到一声声“救命”。
鹿跑过去一看,见是一只狼掉进了猎人的陷阱里,怎么也爬不上来。
狼见到鹿,亲切地说:“亲爱的鹿小姐,你如果能救我出去,我一定会报答你的。
”鹿见狼很可怜的样子,就用角顶断了一棵树,放倒在陷阱里。
狼顺着树爬了上来,对鹿说:“谢谢你救了我!可是我太饿了,我要吃了你。
”鹿一听,生气地说:“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亏你还说得出口,难道这就是报答吗?”“是的,因为你的目的是要救我,现在我没有吃的,一样会饿死,这与在陷阱里死有什么两样呢?所以我成全你,我不死,只好吃了你。
这样你实现了目的,我也算报答了你!”狼振振有辞地说。
鹿哭笑不得,只好说:“你狡辩,我们去找人评评理,不然我会死不瞑目的。
”狼答应了。
他们就一起往前走,正好遇到一只狗,鹿就把事情的前后经过一一和狗说了一遍,希望狗能秉公评理。
那狗一看鹿身后的狼,就有点发怵。
还未说话,就见狼亲热地蹿了上来,“哎呀,这不是狗弟吗?咱们五百年前就是一家了,想当初,咱们狼兄狗弟……”狼一边说,一边还用前爪轻轻地擂着狗的胸脯。
狗本来和鹿是好朋友,可看狼套着近乎,又捶来捶去,心理直发毛,只好对着天,胡乱地吠了几声就走了,可是谁也未听懂他的意思。
于是他们又走,正好遇到一只羊。
狼一见,就大声地唱起情歌——《狼爱上羊》,羊也兴奋地跑上来,和狼亲热地拥抱起来。
看得鹿小姐脸红心跳,连忙跑开了。
“哎,你不是找人评理吗?怎么不说就跑啊?”狼大声地喊。
“你们是情人,不算!”鹿生气地说。
他们又走,一直到傍晚也未见到一个动物。
唉,也难怪,现在的动物是越来越少了。
忽然,一只乌鸦从头顶飞过。
鹿小姐忙喊道:“哎。
乌鸦先生,你好!”乌鸦一听就不高兴了,说:“我是小姐,不是先生!”“对不起,对不起,我看你穿着黑衣服,我以为你是……”鹿小姐连声道歉。
“穿黑的就是先生吗?你真没有审美观!”乌鸦说,“你看,我这是黑色蕾丝,搭配着黄色花边,这叫内衣外穿,最时尚的了,你这个傻样?!”乌鸦边梳着羽毛边愤恨不平地说。
狼给鹿治病寓言故事在一片大森林里,住着一群鹿。
这些鹿呀,整天在森林里蹦蹦跳跳,吃着鲜嫩的草,过着悠哉游哉的小日子。
有一天,一只鹿不小心在森林里摔了一跤,腿擦破了一大块皮。
这只鹿一瘸一拐的,看起来可难受了。
其他的鹿围在它身边,着急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因为它们可不懂怎么治病呀。
这时候,一只狼出现了。
这只狼呀,眼睛咕噜噜一转,心里就打起了小算盘。
它跑到鹿的面前,假惺惺地说:“鹿兄弟,你这腿受伤可严重了。
不过别怕,我能给你治病呢!”鹿们一听,都很惊讶。
一只小鹿怯生生地说:“狼先生,你可是会吃我们的,你怎么会好心给我们治病呢?”狼咧开嘴,露出一口尖牙笑着说:“那都是以前的事儿了。
现在我改吃素了,我就想做个森林里的好医生呢。
”受伤的鹿听了狼的话,半信半疑。
可是它腿实在太疼了,也没有别的办法,就说:“那狼先生,你就给我看看吧。
”狼凑到鹿的伤口前,假装仔细地看了看,然后说:“你这个伤口啊,里面有好多坏东西,我得把它们咬出来。
”说着,狼就张开大嘴朝着鹿的伤口咬了下去。
“啊!”鹿疼得大叫起来,“你这是在治病还是在咬我呀?”狼满嘴是血,还狡辩说:“这是治病的正常过程,你忍着点。
”旁边的鹿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这狼根本不是在治病,而是借着治病的名义来伤害自己的同伴呢。
它们一起冲上去,用鹿角把狼顶得远远的,边顶还边说:“你这个坏蛋,我们才不会再相信你呢!”从那以后,鹿们明白了,那些本性坏的家伙,不管怎么伪装,都不能轻易相信呀。
而那只狼呢,灰溜溜地跑了,它的阴谋没有得逞,还被撞得浑身是伤,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呢。
狼行山中,群狼逐之。
群狼嗥鸣,声震山谷。
狼顾左右,意欲前驱。
群狼乃伏,伺其动静。
狼行数里,至一溪边,见一鹿,鹿见狼,惊走。
狼逐之,鹿奔入林。
狼亦随入林,行甚速。
鹿疲,不能速走,狼乃止。
鹿视狼,狼亦视鹿,相持久,鹿力竭,狼遂得之。
鹿既得,狼欲食之。
狼顾群狼,群狼皆应。
狼乃噬鹿,吞之。
群狼皆喜,围绕狼,欲共食之。
狼曰:“吾先得之,尔等不得争。
”群狼乃散。
狼食鹿,饱而归。
明日,群狼复至。
狼行山中,见一兔,兔见狼,跃入林。
狼逐之,兔亦随入林。
狼亦随入林,行甚速。
兔疲,不能速走,狼乃止。
兔视狼,狼亦视兔,相持久,兔力竭,狼遂得之。
兔既得,狼欲食之。
狼顾群狼,群狼皆应。
狼乃噬兔,吞之。
群狼皆喜,围绕狼,欲共食之。
狼曰:“吾先得之,尔等不得争。
”群狼乃散。
狼食兔,饱而归。
注释:1. 狼:古代汉语中指狼,一种肉食性动物。
2. 山中:指山中。
3. 群狼:一群狼。
4. 嗥鸣:狼的叫声。
5. 顾:看。
6. 伏:蹲下。
7. 溪:小河。
8. 鹿:古代汉语中指鹿,一种有角的哺乳动物。
9. 林:树林。
10. 疲:疲惫。
11. 噬:咬。
12. 食:吃。
13. 饱:吃饱。
14. 明日:第二天。
翻译:狼在山中行走,一群狼追逐着它。
群狼嗥叫,声音震动山谷。
狼左右顾盼,似乎想要前进。
群狼便蹲下,等待它的动静。
狼行走了数里,来到一条溪边,看见一只鹿,鹿见到狼,惊慌地逃跑。
狼追赶它,鹿逃入树林。
狼也跟随进入树林,行动迅速。
鹿疲惫不堪,无法快速奔跑,狼便停下。
鹿看着狼,狼也看着鹿,相互对峙许久,鹿力气耗尽,狼于是捕获了它。
捕获鹿后,狼想要吃掉它。
狼看着群狼,群狼都应声。
狼便咬住鹿,吞食它。
群狼都高兴,围绕着狼,想要一起分享食物。
狼说:“我先得到的,你们不能争抢。
”群狼于是散去。
狼吃掉鹿,吃饱后返回。
第二天,群狼再次来到。
狼在山中行走,看见一只兔子,兔子见到狼,跳跃进入树林。
狼追赶它,兔子也跟随进入树林。
狼也跟随进入树林,行动迅速。
兔子疲惫不堪,无法快速奔跑,狼便停下。
励志故事《狼和鹿》及感悟:人生路上需要“狼”这是我今天听“同课异构课”时知道的故事。
是一个关于生态平衡的故事。
讲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听课中,我脑海中出现了一些胡思乱想。
我想到了森里里需要狼来维持生态平衡,那么人生的路上也需要有“狼”在侧。
想到少年时,父母经常在家里议论:“这么多的地,累死了也要争气啊,你看庄上很多人家都盖了新房子,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新房子啊。
”想到童年时时,老师对我们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啊,念书的学生这么多,而工作岗位那么少,如果不努力,就没有正规的工作,就回家刨那二亩田去吧。
”想到工作时,领导对我们说:“要好好干,要多学习,争取超过别人,要像那些名师学习,要做一个良师。
课文中的狼是鹿的对手,是敌人,是可以致对方于死命的人;人生中,也随时充满着对手,充满着竞争:儿时的竞争是学习成绩,青年竞争的是工作的成绩,中年往往竞争工作的岗位和机会。
当森林里有狼时,鹿会充满着危机感,随时警惕、小心,随时准备奔跑、躲闪,不断的运动、聆听、观察,锻炼了鹿的机敏;当人有了竞争时,内心会有压力,压力会催生“内驱力”,让人去取得更大的成绩。
课文中阐述的至高道理是:自然本和谐,何必去干扰。
我想,人生的环境中如果有了矛盾、有了对手,也不必过分担忧,要知道竞争是永恒的法则,有竞争才会有进步。
人生的路上很多时候需要有“狼”在自己的周身徘徊的。
它激励、刺激或者说逼迫自己去拼搏。
---附励志故事《狼和鹿》原文:狼和鹿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
但鹿群的后面,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
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它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
当地居民恨透了狼。
他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
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
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只跟着一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
《狼和鹿》课文原文
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
但鹿群的后面,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
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人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
当地居民恨透了狼。
他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
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
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个跟着一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
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6千多只。
凯巴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
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
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
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
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
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
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第 1 页。
狼给鹿治病儿童睡前故事
美丽的梅花鹿,接二连三地被狼咬死。
鹿们胆战心惊,寝食不安。
有只鹿提议:我们迁移吧。
rsquo;rsquo;鹿们开始行动起来,悄悄地摆脱狼的跟踪,往很远很远的地方跑去。
终于,找到了一处草儿丰茂。
流水清清的好地方。
鹿们过上了安静的生活。
它们悠闲地吃草,慢悠悠地饮水,个个长得膘肥肉厚。
也不知过了多少日子,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由于吃了睡,睡了吃,长年累月躺在树荫下晒不到阳光,鹿们逐渐变得身体虚胖,四腿软弱,走路开始摇摇晃晃了。
这种病很快蔓延开来。
正在这时,狼群出现了。
鹿们魂飞魄散,挣扎着东逃西躲。
狼追逐着,鹿们撒蹄奔跑。
说来奇怪,它们的软骨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不久,便个个变得精壮强健,跑起来像箭一般飞快。
20世纪初,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
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大敌。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很想让凯巴伯森林里的鹿得到有效的保护,繁殖得更多一些。
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
枪声在森林中回荡。
在猎人冰冷的枪口下,狼接连发出惨叫,一命呜呼。
经过25年的猎捕,有数千只狼先后毙命。
森林中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野兽(如豹子)也被猎杀了很多。
得到特别保护的鹿成了凯巴伯森林中的“宠儿”,在这个“自由王国”里,它们自由自在地生长繁育,自由自在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总数超过了十万只。
十万多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食大树的树皮……一切能被鹿吃的植物都难逃厄运。
森林中的绿色植被在一天天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在一天天扩大。
灾难终于降临到鹿群头上。
先是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接着又是疾病流行,无数只鹿消失了踪影。
两年之后,鹿群的总量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
到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狼吃鹿看起来残忍,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
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森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
同时,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
而罗斯福下定决心要保护的鹿,一旦数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就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
也就是说,过多的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
这与人们对狼和鹿的认识似乎是相悖的。
童话中,狼几乎永远担着欺负弱小的恶名。
如,中国“大灰狼”的故事和西方“小红帽”的故事。
而鹿则几乎总是美丽、善良的化身。
狼是凶残的,所以要消灭;鹿是善良的,所以要保护。
罗斯福保护鹿群的政策,就是根据这种习惯看法和童话原则制定的。
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生态的“舞台”上,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
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
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