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法玻璃成型工
- 格式:doc
- 大小:79.50 KB
- 文档页数:10
浮法玻璃成型工技术等级考核浮法玻璃成型工技术等级考核应知应会试题及参考答案编码:25-024工种名称:浮法玻璃成型工工种范围:用锡槽、退火窑进行浮法玻璃成型适用范围:锡槽、退火窑等级线:初、中、高培训期:两年初级工试题一、应知A、名词解释1、玻璃的退火:运用适当的温度制度,连续地把成型后的玻璃降至室温,使玻璃中应力减小到所同意的范围的过程,叫玻璃的退火。
2、挡边器:是锡槽的附属设备,是阻止玻璃带跑偏的石墨材质。
3、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企业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把专有技术、经营管理、数据统计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从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活动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从而用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
4、玻璃成型:使无固定的热玻璃熔体制成为具有一定形状与要求的玻璃制品的全部过程。
5、拉边机:是一种具有节流、拉薄或者积厚、操纵原板走向作业的设施,锡槽附属设备之一6、小组:即质量管理小组,是企业中广大职工自愿组织起来,参加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群众性组织。
7、卷机头:在生产中玻璃液卷到机头上的现象,叫卷机头。
8、产品质量:即产品的使用价值,是产品满足使用要求所具备的特性。
9、锡槽保护气体:往锡槽内填充的用来保护锡液面不被氧化的气体。
10、浮法成型工艺:玻璃液漂浮在熔融的金属液面上成型而生产平板玻璃的成型方法叫玻璃的浮法成型工艺。
11、退火窑:是运用适当的温度制度,连续地把成型后的玻璃降至室温,使玻璃中应力减少到所同意的范围内的热工设备。
B、填空1、玻璃液在流槽处的温度通常为1100℃,生产中气体波动范围为±1℃左右。
摊平区的温度范围通常为1050℃到960℃。
2、平板玻璃的成型方法,除浮法与垂直引上法外,还有无槽引上法、对辊法、平拉法、压延法。
3、锡槽节流闸板材质要求是耐腐蚀、耐冲刷、热稳固性好、致密性好、绝热性能好4、流槽砖的形状,我国目前多使用直槽形与唇砖,其宽度约为生产玻璃带宽度的1/3左右,材质多使用αβ—电熔刚玉。
浮法玻璃成型工技术等级考核浮法玻璃成型工技术等级考核是指对于从事浮法玻璃生产的工人进行技术能力评估和认证的一种评估考核制度。
在现代工业中,玻璃制造业是一项重要的生产领域,浮法玻璃是其中的重要种类之一。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浮法玻璃成型工的技术水平也逐步得到提高,而通过技术等级考核可以有效提升浮法玻璃成型工的技术能力和工作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浮法玻璃成型工技术等级考核的内容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两部分。
理论考试主要包括浮法玻璃制造原理、生产工艺、设备维护和维修等方面的知识。
实际操作考核主要包括玻璃质量、产品成形、设备调试和维护等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的双重评估,对浮法玻璃成型工的技术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和认证。
浮法玻璃成型工技术等级考核的目的是提高浮法玻璃成型工的技术水平,让他们具备专业技能和强大的工作能力。
只有通过技术等级考核取得相应的技能认证,才能有充分表现自己和提高工作能力的机会。
此外,通过技术等级考核,企业也可以掌握员工的技能水平,对员工实施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计划。
浮法玻璃成型工技术等级考核具有以下优点:1. 评估标准统一:通过设定统一的评估标准,可以降低员工因为工作经验不同,对技术水平很难进行绝对评估的问题。
2. 提高工作质量:技术等级考核认证是对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的认可,员工也更加注重工作细节和质量。
3. 提高工作积极性:认证后的员工自信心更增强、工作积极性更高、职业技能更强,在生产效率方面也会有更积极的表现。
4. 提高员工专业素质:技术等级考核认证是对员工工作能力和技能水平的考验,能够提高员工专业素质。
5.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认证后的员工能够展示出专业技能和强大的工作能力,会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浮法玻璃成型工技术等级考核实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考核评估的标准和流程要合理,确保公正、透明,防止弊端。
2. 调动员工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确保员工参与度高。
浮法玻璃成型工艺详解第一部分浮法玻璃成型工艺浮法玻璃成型工艺流程:经熔化、澄清并冷却至1100℃左右的玻璃液,经流道(包括安全闸板和流量调节闸板)和流槽流进锡槽内的熔融锡液面上,在自身重力及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玻璃液开始进行摊开、抛光、均匀降温,在拉边机的作用下,进行拉薄或积厚形成一定厚度的玻璃带,在水包的强制冷却和槽体自热的降温的双重作用下,成型后的玻璃带降温到600℃左右,通过过渡辊台,出锡槽进入退火窑。
一、锡槽的工艺分区1.抛光区锡槽抛光区的功能是使从流槽流入锡槽的玻璃液在这里摊平抛光。
所谓抛光就是玻璃液在其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达到平衡,使玻璃表面光滑平整。
此区必须要有足够高的温度,而且横向温度必须均匀,以使玻璃的粘度小而均匀,才能使玻璃得以充分摊平。
●玻璃液在此区的粘度102.7---103.2Pa·s。
●玻璃液在此区的温度1000--1065℃。
●玻璃液在此区的冷却速度不得大于60℃/min。
●玻璃液在此区的停留时间不得小于72秒。
玻璃带的流动和边部液流玻璃液经唇砖流落在锡液面上,分为两部分流动,大部分玻璃液向下游流去,形成玻璃带的主体部分,很少一部分玻璃液反向流动,与背衬砖接触,然后缓慢的分成左右两股玻璃液流沿背衬砖和八字砖形成玻璃的左边部和右边部,这样与耐火材料接触的玻璃液形成的玻璃带边部质量较差,都将在冷端掰边作业中除去。
2.预冷区●玻璃液在此区的粘度103- 104Pa·s。
●玻璃液在此区的温度1000-900℃。
3.成型区●玻璃液在此区的粘度104.25- 105.75 Pa·s。
●玻璃液在此区的温度900-780℃。
4.冷却区冷却区长度包括收缩段在内的后面窄段的全部长度。
玻璃液在此区由于快速冷却,粘度急剧增大而不再收缩。
●玻璃液在此区的粘度范围105.75-107 Pa·s。
●玻璃液在此区的温度780-590℃。
二、锡槽的成型机理1.玻璃的粘度粘度是液体的一种内摩擦系数.当某层液体以速度ü运动时,邻近液层也将一起运动,不过速度要小些,并且距离愈远,速度愈小.这种流动称为粘滞流动。
一种浮法玻璃成型工艺用锡槽的制作方法
一种浮法玻璃成型工艺用锡槽的制作方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材料准备:准备锡合金、铝板、不锈钢板等材料。
2. 制作锡槽底板:将铝板或不锈钢板按照锡槽的尺寸要求切割成合适的尺寸,并进行抛光处理,确保表面光滑。
3. 制作锡槽壁板:根据锡槽的高度要求,将铝板或不锈钢板切割成合适的尺寸,并进行抛光处理。
4. 组装锡槽:将锡槽底板和壁板按照要求进行组装,使用螺钉、焊接等方式进行固定。
确保锡槽底部和壁板之间的接缝处无缝隙。
5. 准备锡合金:根据浮法玻璃工艺的要求,制备合适的锡合金。
一般情况下,锡合金由锡、铅和其他助熔剂组成。
6. 倾注锡合金:将制备好的锡合金倒入锡槽中,注意控制倾注速度和温度,确保锡合金充分融化且均匀分布在锡槽内。
7. 锡槽保温:根据浮法玻璃工艺的要求,对锡槽进行保温处理,使锡合金保持适宜的温度范围。
8. 调整锡槽温度:根据具体工艺要求,通过调节锡槽温度来控制浮法玻璃的成型过程,确保玻璃板的厚度和平整度。
9. 维护和清洁:定期检查和维护锡槽,清理锡槽内的杂质和残留物,确保锡槽的正常使用。
制作浮法玻璃时,锡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提供稳定的融化锡合金,并形成一层适宜的厚度,使玻璃原料浮在其上形成平整的玻璃板。
以上制作方法是一种常见的浮法玻璃用锡槽制作方法,具体操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浮法玻璃生产工艺的介绍
浮法玻璃是一种常见的平板玻璃,用于建筑、汽车、电子等行业。
浮法玻璃生产工艺相对于传统的窑火熔玻璃和拉丝法制玻璃来说,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优质的玻璃产品。
下面将对浮法玻璃生产工艺进行介绍。
第一步:原料制备
一般使用的原料是石英砂、碳酸钠、石灰石、锰砂、钛白粉等,这些原料经过精心挑选和混合,在高温下融化成澄清的玻璃液体。
第二步:玻璃液制备
将原料按配方要求投入到电炉中,电炉装置内的电极会产生高温将原料熔化后,制成玻璃液体。
这个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配料比例,保证制出的玻璃精细均匀。
第三步:浮法成型
制成的玻璃液体通过浮法成型机的分级分段(包括上料槽、预加热、热工反应等工艺环节),在玻璃液表面留下一层平稳且均匀的玻璃液面,这个液面逐步进入热辐射区域,逐渐冷却固化。
这个过程中快速冷却的玻璃表面逐渐形成了叫做玻璃带的、均匀的结晶体,而下面则保持了较好的热量贮存。
热辐射区域的温度和工艺条件,会真正成为玻璃质量的保证要素。
第四步:玻璃切割和淬火
将固化的玻璃板取出后,经过切割和淬火处理,成为不同尺寸和要求的玻璃单板。
这个过程是为了保证玻璃产品强度和硬度的稳定性,使其更加耐久和安全。
总结起来,浮法玻璃生产工艺是一种实现自动制造的先进技术,它大大缩短了玻璃生产周期、提高了玻璃板的质量和稳定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为社会制造了更多的价值和美好构建。
国家职工标准――浮法玻璃成型工1.1职业名称浮法玻璃成型工(工种代码6-18-01-03)1.2职业定义使用锡槽、退火窑及辅助设备进行浮法玻璃成型的人员。
1.3职业等级本职业区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8.2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术工学校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浮法玻璃的成型工艺原理一.成型工艺原理熔融的玻璃液由熔窑末端经流道和流槽进入锡槽。
此时的玻璃液温度约为1050℃,玻璃液在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逐渐摊开展平,经过适当的时间,便形成表面平整光洁的玻璃带。
玻璃带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对钠钙硅浮法玻璃而言,其成型厚度约为7mm,即称为玻璃的平衡厚度。
玻璃带在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则可根据施加于玻璃带上力的方向及其大小不同,生产出各种需要厚度的玻璃。
成型后的玻璃带温度在750℃以上,还处于塑性状态,经过在锡槽内进一步的冷却,使玻璃带板面温度降至600℃左右,此时便可以离开锡槽,经过渡辊台进入退火窑进行退火。
二.厚玻璃、薄玻璃的生产原理及措施浮法玻璃在成型过程中,在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可以生产出各种厚度的玻璃板。
在正常生产时,通常作用于玻璃带上的力为纵向拉力和横向力。
纵向拉力是由退火窑辊道提供的,该力起到把玻璃带拉薄和拉出锡槽的作用。
在生产小于平衡厚度的玻璃板即薄玻璃时,是在锡槽适当位置设置若干对拉边机,对玻璃带施加横向拉力,以保证玻璃带的厚度和宽度都满足要求。
生产玻璃的厚度不同,设置的拉边机对数不同。
一般情况下,生产的玻璃板越薄,设置的拉边机就越多。
拉边机摆角以正角度配置,即向锡槽出口端倾斜一定角度,使玻璃带边部产生向外拉的力,阻止玻璃带收缩,从而到达拉薄的目的。
在生产大于平衡厚度的玻璃板即厚玻璃时,也是在锡槽适当位置设置若干对拉边机,对玻璃带施加横向推力,以保证玻璃带的厚度和宽度都满足要求。
一般情况下,生产的玻璃板越厚,设置的拉边机就越多。
拉边机摆角以负角度配置,即向锡槽进口端倾斜一定角度,使玻璃带边部产生向里推挡的力,阻止玻璃液因重力向两边摊开,从而到达增厚的目的。
浮法玻璃生产工艺技术:原料的加工--配合料的制备--玻璃的溶质--玻璃的成型--玻璃的退火--玻璃的切裁,检验包装--玻璃的存储运输。
平板玻璃成型方法的分类:垂直有槽引上法,垂直无槽引上法,压延法,平拉法,浮法。
所谓浮法:熔融玻璃液漂浮在熔融锡槽液表面成型平板玻璃法。
玻璃成分设计原则:1,玻璃成分必须在相图中的玻璃形成区,可以形成玻璃而不析晶,。
2玻璃性质必须达到要求的指标.3必须符合工艺性能的需要_熔制,成型,退火等工艺要求,4,必须符合绿色设计,绿色制造。
绿色产品的要求,保护环境环境协调。
5,原料能大量供应,质量稳定,生产成本低廉。
浮法玻璃成分的特点:高钙,浮法玻璃拉引速度快在成型中必须采用硬化速度快的短性玻璃成分,即调整Cao到4%~8%。
中镁,Cao的增加使玻璃发脆并易析出硅灰石,需要Mgo控制在4%左右以改变玻璃的析晶性能。
低铝。
铝能增加玻璃的粘度不利于均化和澄清,所以在1.3%以下。
微铁:熔化时着色能力强的Fe2+被氧化成着色能力弱的Fe3+但在锡槽又被还原成fe2+,因此严格控制在0.1%以内。
什么是原料,选料的原则是什么:引入玻璃中主要成分的原料,原则1玻璃的质量要符合要求,成分粒度氧化还原值,水分。
2易于加工处理3成本低廉,储量丰富供应可靠4对耐火材料的侵害小5尽量采用适用于熔制和无害的原料。
玻璃厂选用钾长石引入Al2O3的原因:钾长石不仅可以提供Al2O3,同时可以引入部分的碱。
节省成本。
由于混碱效应和钾能改善玻璃的光泽。
所以企业侧重于钾长石。
玻璃厂为什么倾向于重质碱作为引入Na2O的原料:1,颗粒大,表面致密,吸潮性轻。
2密度大节省包装,省空间。
3粒级少,储存称量混合过程中减少飞尘和分层。
4改善操作环境,减少对耐火材料的侵蚀,提高熔窑寿命。
对于主要原料的要求:同一批原料,化学组成波动小。
相邻批次要求化学组成要向近。
芒硝作为澄清剂时加入碳粉的原因:1降低硫酸盐分解温度,提高分解速率。
浮法玻璃工艺概述
浮法玻璃工艺是一种生产平板玻璃的成型过程,主要特点是在保护气体(主要是氮气和氢气)环境下的锡槽中进行。
熔融的玻璃从池窑中连续流入,漂浮在锡液表面上。
在重力和表面张力的共同作用下,玻璃液在锡液面上铺开、摊平,形成上下表面平整的玻璃带。
这个过程继续进行,直到玻璃硬化并冷却,然后被引上过渡辊台。
辊子的转动将玻璃带拉出锡槽,进入退火窑进行退火和切裁,最终得到浮法玻璃产品。
与其他成型方法相比,浮法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如能高效率地制造优质平板玻璃,其产品特征包括无波筋、厚度均匀、上下表面平整且互相平行;生产线的规模不受成形方法的限制,单位产品的能耗低;成品利用率高;更易于实现科学化管理和全线机械化、自动化,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此外,连续作业周期可长达几年,有利于稳定地生产。
浮法玻璃的成分特点为“高钙、中镁、低铝”,以Na-Ca-Si三元系统为主,以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生产工艺要求和生产成本要求。
浮法玻璃生产工艺浮法玻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子、光学等领域的高品质玻璃。
它具有平整度高、透光性好、耐热、耐腐蚀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浮法玻璃的生产工艺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得到高品质的玻璃产品。
本文将介绍浮法玻璃生产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关键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
一、基本原理浮法玻璃生产工艺是利用玻璃的高温熔融状态和液态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将玻璃液均匀地浮在锡液上,形成一层均匀的玻璃膜。
玻璃膜在锡液上自由流动,逐渐降温凝固,最终形成一块平整、透明、硬度高的玻璃板。
浮法玻璃生产过程中,玻璃液和锡液之间形成的界面称为浮法槽,玻璃板从浮法槽的一端进入,经过一系列处理后从另一端出口。
二、工艺流程浮法玻璃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材料准备、玻璃熔制、浮法成型、冷却、切割和检验等过程。
下面将具体介绍每个工艺环节的主要流程。
1. 原材料准备浮法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砂、碳酸钠、石灰石、铝矾土等。
这些原料经过混合、研磨、筛分等处理后成为玻璃熔料。
同时,还需要准备锡液、氧化铝、硼酸、氟化物等辅助材料。
2. 玻璃熔制将准备好的原料放入玻璃窑中进行熔融,熔融温度一般在1500℃左右。
在熔融过程中,要控制玻璃的成分、温度、气氛等参数,以确保玻璃质量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3. 浮法成型将熔融的玻璃液从玻璃窑中倒入浮法槽中,浮法槽内填充有锡液。
玻璃液在锡液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玻璃膜,然后在锡液上自由流动,逐渐降温凝固。
在浮法成型过程中,需要控制浮法槽的温度、厚度、速度等参数,以确保玻璃板的平整度和透明度。
4. 冷却玻璃板从浮法槽中出口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使其逐渐凝固成硬的玻璃板。
在冷却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湿度等参数,以确保玻璃板的质量和稳定性。
5. 切割和检验玻璃板经过冷却后,需要进行切割和检验。
切割过程中,玻璃板被分割成不同尺寸的玻璃板。
检验过程中,对玻璃板的平整度、透明度、硬度等进行检测,以确保玻璃板符合质量标准。
浮法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浮法玻璃是一种常见的平板玻璃,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汽
车等领域。
其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熔制、成形、淬火、切割和包装等环节。
首先,原料准备是浮法玻璃生产的第一步。
主要原料包括石英砂、石灰石、碳酸钠和其他辅助原料。
这些原料经过称量、混合后,送入玻璃窑炉中进行熔制。
熔制是浮法玻璃生产的关键环节。
原料混合物在玻璃窑炉中加
热至高温,熔化成玻璃液体。
玻璃液体在玻璃浇铸池上方形成一层
均匀的玻璃带,然后缓缓流动到浮法成形机上。
成形是指将玻璃液体从浮法成形机上均匀地流出,经过一系列
的冷却和固化过程,最终形成平整的平板玻璃。
在这个过程中,需
要控制玻璃的厚度、宽度和表面质量,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淬火是为了增强玻璃的强度和耐热性。
将成形后的玻璃通过淬
火炉,迅速冷却玻璃表面,使其产生压缩应力,提高玻璃的抗弯强
度和抗冲击性能。
切割是将成品玻璃按照客户需求进行定尺寸的切割。
通常采用自动切割机进行切割,以确保玻璃的尺寸精准和表面光滑。
最后,经过切割的玻璃经过清洗、检验和包装,成为最终的产品。
清洗是为了去除玻璃表面的污染物,检验是为了确保玻璃的质量符合标准,包装是为了保护玻璃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受损坏。
总的来说,浮法玻璃生产工艺流程涵盖了原料准备、熔制、成形、淬火、切割和包装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密的操作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最终生产出高质量的平板玻璃产品。
浮法玻璃生产工艺流程浮法玻璃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生产工艺流程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成为一种高效、稳定的生产方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浮法玻璃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原料准备。
浮法玻璃的主要原料包括石英砂、碳酸钠、石灰石和其他辅助原料。
这些原料首先需要经过精细的加工和配比,确保原料的质量和稳定性,为后续的生产工艺提供可靠的保障。
接下来是熔融过程。
原料混合后,需要将其送入玻璃窑进行熔融。
玻璃窑通常采用天然气或重油作为燃料,通过高温熔融原料,使其成为玻璃液体。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熔融温度和时间,确保玻璃液体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然后是成型工艺。
熔融的玻璃液体会流入到一个装满液锡的槽中,玻璃液体会在液锡表面逐渐冷却凝固,形成一块平整的玻璃。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玻璃的厚度和表面质量,确保玻璃的成型质量达到要求。
接着是淬火工艺。
经过成型的玻璃会被送入淬火炉中进行快速冷却,使其表面和内部产生压缩应力,提高玻璃的强度和韧性。
淬火后的玻璃不仅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而且在发生破碎时会以小颗粒的形式散落,减少对人身的伤害。
最后是切割和检验。
淬火后的玻璃会经过切割和打磨,制成符合规格要求的玻璃产品。
同时,还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包括对玻璃的厚度、平整度、透光性等指标进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达标。
总的来说,浮法玻璃的生产工艺流程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成为一种高效、稳定的生产方式。
通过严格控制原料配比、熔融过程、成型工艺、淬火工艺和质量检验,可以生产出高质量、高性能的浮法玻璃产品,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希望本文对浮法玻璃生产工艺流程有所帮助。
浮法玻璃成型工
国家职工标准
1.1 职业名称
浮法玻璃成型工
1.2职业定义
使用锡槽、退火窑及辅助设备进行浮法玻璃成型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区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术工学校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
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3.1初级
3.5 高级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