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初二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新人教初二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新人教初二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新人教初二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新人教初二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

A.受到向前的摩擦力B.受到向后的摩擦力

C.不受力D.受到汽车对它的牵引力.

2.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此时两液面齐平.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两液面仍保持齐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和压力F A、F B的关系是()

A.p A<p B,F A=F B B.p A<p B,F A>F B

C.p A>p B,F A=F B D.p A>p B,F A<F B

3.如图所示,乒乓球是我国人民群众最喜爱的运动项自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兵乓球被击出后,仍受到球拍的弹力作用

B.击球时球拍对乒乓球的力大于乒乓球对球拍的力

C.乒乓球在空中飞行时不受力的作用

D.运动的乒乓球在碰到桌面后会改变运动方向,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如图所示,物体在木板小车上,随车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对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只受重力

B.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摩擦力

C.受重力和支持力

D.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左摩擦力

5.如图是教材中的几幅图,对图中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踢出去的足球在继续“飞行”时受到重力、脚的踢力及空气的阻力

B.跳远运动员通过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因为身体受到惯性的作用

C.男孩水平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等于车所受的摩擦力

D.两手指挤压铅笔时,右指受到的压力大于左指受到的压力

6.现实当中,人们的许多活动、做法都跟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对涉及压强和浮力的事例论述不正确的是()

A.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嘴里,其实是大气压强的作用

B.石头扔进河里会沉入水底说明石头在水中不受浮力

C.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加大使液体(锅内的水)的沸点升高

D.拦河坝坝堤筑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坝里的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

7.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A.甲最大B.乙最大

C.丙最大D.一样大

8.下列四幅图对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某同学沿杆匀速向上爬开时,他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B.图乙中力F水平向左抽出木板B的速度越快,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越大

C.图丙中的高压锅是根据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升高而降低的原理而制作的

D .图丁中物体A 压在墙上静止时,压力F 逐渐增大时,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也逐渐增大 9.某人用嘴将小空瓶内的空气吸出,小瓶马上挂在嘴唇上,原因是( )

A .嘴把瓶子吸住

B .大气压把小瓶压在嘴唇上

C .嘴边的唾液把瓶粘住

D .瓶内所剩的空气作用的结果

10.如图,质量相同的A 、B 、C 三容器盛有同种液体,且液面相平,容器的底面积均为S ,下列关于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p A >p

B >p

C F A >F B >F C B .p A =p B =p C F A >F B >F C C .p A =p B =p C F A =F B =F C

D .p A >p B >p C F A =F B =F C

11.烟台南站是高铁站,在其站台与铁轨之间设有安全线。动车进站时,人若越过安全线,有可能被吸进铁轨,发生危险。因此,在站台上候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外,以确保安全。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其原因是动车通过时,乘客与动车之间( ) A .空气流速比外侧慢,压强增大 B .空气流速比外侧快,压强增大 C .空气流速比外侧慢,压强减小 D .空气流速比外侧快,压强减小

12.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比例,则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力F F 甲乙、和压强P P 甲乙、的关系是

A .F F P P =甲乙甲乙,>

B .F F P P 甲乙甲乙>,<

C .F F P P 甲乙甲乙<,<

D .F F P P =甲乙甲乙,<

二、填空题

13.如图,重为30N 的物体A 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以5m/s 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A 的底面积为100cm 2,A 受到的摩擦力为5N ,则物体A 对水平面的压强是______Pa ,拉力F=_____,拉力F 的功率为_____W 。

14.用力F =40N,按住一重10N的木块,如图所示,当木块沿竖直方向匀速下滑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N,摩擦力的方向______.

15.一列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A处有方小球。若车箱中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如图(俯视图)中的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判断列车在

________________(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行驶中,并且向

__________________(选填“东”、“南”、“西”或“北”)转弯。

16.图中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A),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B).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 A_________p B.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关系为F A__________F B,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关系为p A’_______p B’(填“>”、“<”或“=”).

17.三个相同的烧杯如图所示,甲杯放盐水,乙杯放清水,丙杯放油,杯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ρ盐水>ρ水>ρ油)

(1)画出乙杯和丙杯内液面的大概位置_________;

(2)杯内液体质量的大小关系是:m盐水_________m水_________m油(选填“>”“<”或“=”)。

18.放学后,同学们在球场上踢足球.小明用力把球踢了出去,感到脚上有点疼,这是因为__________;足球最后停了下来,这说明足球受到了______力的作用.

19.熟透了的杏子离开树枝后,总是落向地面,这是由于杏子受_________力作用的原因,施力物体是____。泥瓦工人通常用线拴一小石子,来检验砌的墙是否竖直,这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20.一物体在月球称得质量为10kg,当在地球上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N,天平的示数为:________kg.

21.如图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N,分度值是___,所测拉力F的大小是_________.

22.重104N的车厢,在103N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车厢受到的阻力

________103N;若将拉力增大,则车厢将加速运动,此时车厢受到的阻力________103N;若拉力减小,则车厢将减速运动,此时车厢受到的阻力________103N.(以上三空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作图题

23.如图,请画出潜水艇悬浮时受力的示意图。

(________)

24.如图所示,一瓶镇江香醋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它所受力的示意图。

(_________)

25.一位同学沿水平方向用60N的力推箱子,请画出木箱受到的推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26.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应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______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分析图甲和图______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分析图甲和图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说明:______一定时,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4)实验中发现很难使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选填“不需要”或“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27.如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1)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_____(填写正确选项前字母)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3)比较乙图、丙图和丁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_____.

(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若在步骤(4)时,图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5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_____Pa.(ρ盐水=1.2×103kg/m3,ρ水=1.0×103kg/m3,g=

10N/Kg)

28.35.物理小组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的拉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弹簧下悬挂50 g的物体,物体静止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______N。

(2)探究过程中,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在下图中作出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的拉力的关系图线______。

(3)弹簧的伸长量为3.5 c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________N。

(4)由图线得出,弹簧的伸长量和其受到的拉力成________。

29.如图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甲图所示,将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所示,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丙图所示,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它上面放一个砝码.

(1)甲、乙、丙实验中,观察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比较_________两图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当压力一定时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此实验中除了运用到转换法还运用到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

(5)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_______P丁(选填“>”"<"或“=”)。

30.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同学提出了一些猜想,并对猜想进行验证。(1)下列A、B、C是小红同学提出的三个猜想,题中已经写出一个,请你帮小红写出另外两个:

猜想A: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面积__有关;

猜想B: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_______有关;

猜想C: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_______有关。

(2)如果影响液体的压强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在科学探究中被称作___________。

(3)如图是小红同学设计的用U型管压强计研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

请你在认真观察每个实验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1是想验证液体的__________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_的关系;

实验2是想验证液体的__________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_的关系;

实验3验证了液体的_____和_____都相同时,液体向____________的压强都_______。【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①人和车之间既无相对运动也无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故而没有摩擦力存在于车河人之间,故A、B选项是错误的.

②汽车的牵引力受力物体是汽车,故而人并不会受到牵引力的作用,故D是错误的.所以站在车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

故选C.

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摩擦力阻碍物体运动的力,摩擦力是否存在取决于物体是否发生了相对运动,或者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2.A

解析:A

【详解】

AB.由题意可知,两液体的质量的高度都相等,可推知,相等高度的液体的质量是相等的,当抽出的液体等高时,抽出的质量也是相等的,故剩下的质量也是相等,所以底部所受到的压力也是相等,故A正确,B错误;

CD.由图示可知,甲容器中液体的体积较大,由于两容器中液体的质量相等,故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小,由于抽出液体后,液面仍相平,所以液体密度较小的甲底部的压强较小,故CD错误。

应选A。

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乒乓球被击出,不受球拍的作用力,由于惯性而继续飞行,故A错误。

B、击球时球拍对乒乓球的力和乒乓球对球拍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力大小相等,故B 错误。

C、乒乓球在空中飞行时受重力的作用,故C错误;

D、运动的乒乓球在碰到桌边后,受到了桌边给的力后改变了运动方向,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4.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根据车此时的状态判断它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利用平衡状态的条件,对力进行分析,判断此力的有无.

解:小车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处于平衡状态,

先分析竖直方向,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这是一对平衡力;再分析水平方向,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摩擦力,

假若有摩擦力,不管是向左还是向右,若只有摩擦力,那么水平方向便不能平衡,物体便不是处于平衡状态了,

所以水平方向没有摩擦力.

故选C.

5.C

解析:C

【详解】

A.当足球离开脚以后,脚和足球之间的作用就会消失,所以踢出去的足球就不再受到脚的踢力;重力是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物体间的引力是不需要接触仍能产生的,所以在空中运动的足球仍然会受到重力作用;而且足球在空中飞行的时候会与空气摩擦,所以还会受到空气的阻力,故A错误;

B.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要助跑,运动员在腾空后,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跳得更远,利用了身体的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B错误;

C.男孩水平用力推车但没推动,车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受到的是平衡力,即他的推力等于车所受的摩擦力,故C正确;

D.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6.B

解析:B

【详解】

A.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嘴里,其实是大气压强的作用,A正确;

B.石头扔进河里会沉入水底,石头仍受到浮力作用,B错误;

C.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加大使液体(锅内的水)的沸点升高,C正确;D.拦河坝坝堤筑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坝里的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D正确。故选B。

7.A

解析:A

【详解】

因为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容器底面积相同,所以三种液体体积

V甲<V乙<V丙

因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容器底面积相同,所以桌面受压力相等,而F=G,三个容器质量相同(容器重相同),所以三种液体重相同(质量相同)由①②根据密度公式m

ρ=可知

V

ρ甲>ρ乙>ρ丙

因为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h相同,所以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

p甲>p乙>p丙

故选A。

8.A

解析:A

【详解】

A.图甲中某同学沿杆匀速向上爬开时,他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故A正确;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与力F水平向左抽出木板的速度无关,故B错误;

C.高压锅密闭较好,内部压强大,水的沸点高,这样高压锅内的温度就会更高一些,就会更快煮熟食物,所以高压锅是利用增大锅内气体的压强,提高水的沸点来提高锅内温度的,故C错误;

D.图丁中物体A压在墙上静止时,压力F逐渐增大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始终等于重力,重力大小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9.B

解析:B

【详解】

用嘴将小空瓶内的空气吸出,那么小空瓶内气压变小,外界气压较大,那么大气压把小瓶压在嘴唇上。不是嘴把瓶子吸住,也不是嘴边的唾液把瓶粘住或者瓶内所剩的空气作用的结果。

故选B。

10.B

解析:B

【详解】

三个容器内装有高度相同的同种液体,由液体压强公式p gh ρ=可知,三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装有相同高度的液体。则体积关系为

A B C V V V >>

由于容器中都装有高度相同的同种液体,根据m V ρ=可知

A B C m m m >>

因为

F G G m m g =+=+容液容液()

而且三个容器质量相等,所以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 A >F B >F C

故选B 。

11.D

解析:D 【分析】

本题考查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详解】

动车进站时,乘客与动车间的空气由于动车的运动而变快,而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故D 说法正确,ABC 说法都不正确。 故选D 。

12.D

解析:D 【详解】

甲、乙是质量相同的实心均匀正方体,所以,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同,即为F mg =,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比例,则质量会切去相同的比例,故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力仍相等,即F F m g ==甲乙剩;正方体物体放置在地面上,地面受到的压强是:

m g

F G p S S s

=

==

剩,由于S ?S 甲乙>,所以, p p <甲乙,故只有D 正确,故选D . 二、填空题

13.5 25 【解析】 【详解】

第一空.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即压力为30N ,受力面积为100cm2,则物体A 对水平面的压强是: ;

第二空.物体作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

解析:5 25

【详解】

第一空.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即压力为30N ,受力面积为100cm 2,则物体A 对水平面的压强是:

4230N 3000Pa 10010m

F p S -=

==?; 第二空.物体作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所以F =f =5N ; 第三空.根据W Fs P Fv t t

=

==得,拉力F 的功率为: 5N 5m/s 25W W Fs

P Fv t t

=

===?=。 14.10N 竖直向上 【详解】

(1)木块下滑,相对于墙壁向下运动,墙壁会给它一个向上的摩擦力.由于木块是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下滑,其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

解析:10N 竖直向上 【详解】

(1)木块下滑,相对于墙壁向下运动,墙壁会给它一个向上的摩擦力.由于木块是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下滑,其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2)木块受到的重力是10N ,由于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摩擦力大小也等于10N ,方向竖直向上.

15.减速 南 【详解】

[1][2]火车以速度v 匀速行驶,球突然向前运动,说明火车正在减速,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速度,故相对火车前进;球同时相对火车向北运动,说明火车向南转弯,球由于惯性

解析:减速 南 【详解】

[1][2]火车以速度v 匀速行驶,球突然向前运动,说明火车正在减速,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速度,故相对火车前进;球同时相对火车向北运动,说明火车向南转弯,球由于惯性在南北方向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相对与火车向北运动。

16.> = < 【详解】

由于杯子是上宽下窄,所以倒立时,杯中液面的高度要小于正立时的液面高度,根据液体压强p=ρgh,倒立时,深度变小,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变小,即p

水平

解析:> = < 【详解】

由于杯子是上宽下窄,所以倒立时,杯中液面的高度要小于正立时的液面高度,根据液体压强p=ρgh ,倒立时,深度变小,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变小,即p A >p B ; 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两种放置方式中,这杯橙汁的质量不变,重力不变,压力不变,即F A =F B ;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应用公式P=F/S ,压力一定,倒置后受力面积变大,压强变小.

17.= = 【详解】

(1)[1]已知ρ盐水>ρ水>ρ油,且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根据公式可知,液体密度越大,液体深度越小,液体密度越小,液体深度越大,所以三液体深度,如图所示

解析: = =

【详解】

(1)[1]已知ρ盐水>ρ水>ρ油,且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根据公式p gh ρ=可知,液体密度越大,液体深度越小,液体密度越小,液体深度越大,所以三液体深度

h h h <<盐水水油,如图所示

(2)[2][3]由图可知,三个相同的烧杯的底面积相同,液体对容器的压强相同,由F p S

=

可得三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力都相等,则三种液体的重力都相等,由G mg =可得,三种液体的质量都相等。

18.力的作力是相互的 摩擦

【解析】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小明用力把球踢了出去,球对脚也有力的作用,所以感到脚上有点疼;

足球最后停了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了地面对它的摩擦力的作用。

解析: 力的作力是相互的 摩擦

【解析】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小明用力把球踢了出去,球对脚也有力的作用,所

以感到脚上有点疼;

足球最后停了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了地面对它的摩擦力的作用。

19.重地球竖直向下

【解析】杏子受重力的作用由静止落下,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泥瓦工人通常用线拴着一小石子,来检验墙是否砌得竖直,这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只要墙壁与悬挂重物的细线重合

解析:重地球竖直向下

【解析】杏子受重力的作用由静止落下,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泥瓦工人通常用线拴着一小石子,来检验墙是否砌得竖直,这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只要墙壁与悬挂重物的细线重合或平行,就标志着墙壁是竖直的.

故答案为:重;地球;竖直向下.

20.10

【解析】

(1)∵该物体的质量m=10kg;

∴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是:G=mg=10kg×10N/kg=100N.

(2)∵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位置、形状、状态、温度的变化而

解析:10

【解析】

(1)∵该物体的质量m=10kg;

∴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是:G=mg=10kg×10N/kg=100N.

(2)∵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位置、形状、状态、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该物体由月球带到地球上,位置变化,质量不变;故在地球上的质量为10kg,即天平的示数为10kg.

故答案为98;10

21.0~5;0.2N;3.2N

【分析】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其测量范围,读数前应先明确分度值。

【详解】

由图知,一大格为1N,弹簧测力计共五个大格,故测力计的量程为0~5N,一大格又等分为五个小格,故

解析:0~5;0.2N;3.2N

【分析】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其测量范围,读数前应先明确分度值。

【详解】

由图知,一大格为1N,弹簧测力计共五个大格,故测力计的量程为0~5N,一大格又等分

为五个小格,故分度值为1

5

N

0.2N,指针指到三个大格,一个小格处,故示数为

+=3.2N.

3N0.2N

22.等于等于等于

【详解】

由题意可知,车厢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车厢受到的阻力等于103 N.运动的车厢受到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

解析:等于等于等于

【详解】

由题意可知,车厢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车厢受到的阻力等于103 N.运动的车厢受到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所以及时加速或者减速,它受到的阻力都等于103 N

三、作图题

23.

【解析】

【详解】

潜水艇悬浮时受力平衡,即受到的浮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竖直向下,浮力竖直向上,如图:

24.

【详解】

香醋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所以它应到平衡力的作用,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支持力,作用点画在重心上,两线段等长。如图:

25.

【解析】

试题分析:箱子受到60N的推力,方向水平向右,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按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画出力,并标出力的符号和大小.

【考点定位】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26.匀速直线等于乙压力接粗面越粗糙不需要

【详解】

(1)[1][2]要测滑动摩擦力,需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此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3]图甲、乙两次实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是不同的,且压力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故可以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4][5]图甲、丙两次实验,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不同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同,且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故可以得出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6]物体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受到测力计的拉力与受到木板施加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该装置的优点是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27.高度差B相等变大500

【分析】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用了转换法;(2)U形管右端上方是和大气相通的,等于大气压强;U形管右端液面比较高,就说明U形管左端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只要取下软管,让U形管左端液面和大气相通,这样U 形管两端的液面就是相平的;(3)在相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是控制深度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观察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是否相等,得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5)根据p=ρgh求出液体产生的压强即为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详解】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进行调节时,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的话,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

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 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

(3)因为乙图、丙图和丁图中压强计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相同,金属盒所处的方向不同,但U 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相等,所以可以得出结论为: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因为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其他条件不变,控制深度不变,根据P gh 液,ρ=压强增大,故可以观察到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变大;

(5)图乙中U 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为5cm 即5210-?m ,所以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p ρ=液gh 31.010=?kg/3m ?10N/kg 2510-??m 500Pa =. 故答案为(1)高度差;(2)B ;(3)相等;(4)变大;(5)500.

28.5

1.75 正比

【解析】解答:(1)弹簧受到的拉力G =mg =0.05kg×10N/kg =0.5N. (2)根据实验数据,利用描点法,绘制出图象如下:

(3)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拉力每增加0.5N ,弹簧伸长1cm ,所以当弹簧的伸长量为3.5cm 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1.75N ;

(4)从图象可以看出:在一定限度内,各点的位置在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上。因此由此实验可得: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点睛:(1)根据G =mg 可求得弹簧受到的拉力;(2)横坐标表示钩码对弹簧的拉力,纵坐标表示弹簧的长度,用数学上的描点法可以画出弹簧长度L 随拉力F 变化的关系图象;(3)该实验探究的是弹簧的伸长与拉力之间的关系,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拉力每增加0.5N ,弹簧伸长1cm ,然后可求得弹簧的伸长量为3.5cm 时,弹簧受到的拉力;(4)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9.海绵被压下的深浅 甲乙 受力面积越小 控制变量法 = 【解析】 【详解】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当小桌放在海绵上时,海绵会发生形变,所以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浅(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分析图甲和图乙可知,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海绵凹陷程度越大,故可得结论:

在受力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分析图乙和图丙可知,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海绵凹陷程度越大,故可得结论:在压力大小相同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实验中除了运用到转换法以外,还主要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5)根据p=F

S

,压力和受力面积都相同,故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

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p丁。30.面积深度密度控制变量密度深度深度密度密度深度各个方向相同

【解析】

(1)下列A、B、C是小红同学提出的三个猜想,题中已经写出一个,请你帮小红写出另外两个:

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可知,液体压强还可能与液体的密度及液体的深度有关。

(2)如果影响液体的压强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在科学探究中被称作控制变量法。

(3)如图是小红同学设计的用U型管压强计研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如图实验1中都在水中,液体密度相同,在水中的深度不同,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不同,可以想验证液体的密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的关系;

实验2分别在水和酒精中,即液体密度不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不同,可以想验证液体的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

实验3同在水中,即密度相同,深度相同,而探头的方向不同,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相同,可以验证液体的密度和深度都相同时,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